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好词 >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

2015-12-28 02:15:3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一《表达离情别意的古诗词名句》 ...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一
《表达离情别意的古诗词名句》

表达离情别意的古诗词名句(引用)

1 柳永 凤栖梧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诗经·邶风·击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3 秦观 鹊桥仙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5 佚名 凤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 狂。

6 郑愁予 赋别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9 曹植 明月上高楼

10 纳兰性德 虞美人

11 张籍 节妇吟

12 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13 陈衡恪 题春绮遗像

14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

15 徐干 室思

16 司马光 西江月

17 龚自珍 己亥杂诗

18 张先 千秋岁

19 黄景仁 绮怀诗二首其一

20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三

21 李商隐 暮秋独游曲江

22 纳兰性德 摊破浣溪沙

23 李商隐 锦瑟

24 张仲素 燕子楼

25 元好问 摸鱼儿二首其一

26 李商隐 无题

27 张可久 塞鸿秋

28 徐再思 折桂令

29 李冠 蝶恋花

30 苏轼 江城子

31 佚名 诗经·唐风·绸缪

32 白居易 长恨歌

33 白居易 长恨歌

34 文廷式 蝶恋花

35 曹雪芹 枉凝眉

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36 李商隐 无题

37 况周颐 减字浣溪沙

38 欧阳修 玉楼春

39 佚名 诗经·周南·关雎

40 欧阳修 玉楼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1 柳永 雨霖铃

说。

42 李之仪 卜算子

43 晏几道 临江仙二首其二

44 陈陶 陇西行

45 辛弃疾 摸鱼儿

46 温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明。

47 苏武 结发为夫妻

48 聂胜琼 鹧鸪天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箇窗儿滴到明。

49 柳永 昼夜乐

50 李白 长相思二首其一

51 席慕蓉 印记

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车遥遥篇

53 戴叔伦 相思曲

54 柳永 雨霖铃

55 元稹 遣悲怀三首其二

56 顾敻 诉衷情

57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58 李商隐 无题六首其六

59 乐婉 卜算子

60 白居易 浪淘沙

61 温庭筠 杨柳枝

62 邵瑞彭 蝶恋花

63 晏殊 玉楼春

64 曹雪芹 终身误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彦 玉楼春

66 曹雪芹 红豆词

67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一

68 冯小青 怨

69 朱彝尊 高阳台

处难寻。

70 贺铸 横塘路

71 张泌 寄人

72 刘禹锡 竹枝词四首其二

73 晏殊 山亭柳·赠歌者

74 范仲淹 苏幕遮

75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76 苏武 结发为夫妻

77 陈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78 朱彝尊 鸳鸯湖棹歌

79 韦庄 女冠子二首其一

80 佚名 涉江采芙蓉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秦观 晏几道 柳永 晏殊 元稹 韦庄 卢仝 卢仝 晏几道 欧阳修 八六子 鹧鸪天三首其一 雨霖铃 玉楼春 遣悲怀三首其三 应天长 有所思 楼上女儿曲 鹧鸪天三首其二 踏莎行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91 辛弃疾

92 曹雪芹

93 晏殊

94 白居易

95 陈端生

96 苏曼殊

鹧鸪天 红楼梦引子 鹊踏枝 长恨歌 寄外 本事诗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二
《古诗词》

 古典诗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 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

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

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三
《古诗文阅读》

一、常见古典诗歌的分类

古诗按格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古体诗(古诗、古风)与近体诗相对

特点:句数自由(四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字数、平仄、用韵、对仗自由。

体例: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琵琶行》)、引(《李凭箜篌引》)、吟(《秦中吟》)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1、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特点: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律诗特点:一韵到底,二、四、六、八字压韵(一可押可不押)、颔颈联对仗(首尾不论) 旧体诗:古典诗、词、曲(与新诗相对)

词: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

古诗按思想内容,主要分为这样几种:

1.送别赠别诗。这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①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②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咏史怀古诗。其主题不外乎两大类。①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刘禹锡的《石头城》、。②通过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怀古伤今)。如杜甫的《蜀相》、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③通过昔盛今衰的变化,表现时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伤。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3.边塞征战诗。大都是以描写战争为主题,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①或者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或者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理想。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或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②往往和战争或贬谪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望与妻儿团聚,渴望过安宁生活等内容;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之情。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4.羁旅行役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便不可视作山水诗。这类所表达主旨主要有①人在旅途或身在异地他乡思亲怀远,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②或者诗人因贬谪以及其它原因被迫流浪,感怀身世,抒发一种漂泊之感,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

5.托物言志诗(咏物诗)。常与言志连在一起,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或寄寓,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盛理想。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6.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抱负。“一切景语皆情语”,思想感情与景物是高度一致的。如杜甫的《登高》。

7、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8、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为题材的诗,体现了一种隐逸的乐趣。①表现了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人的自得其乐和怡然自得。如陶渊明的《饮酒》、王维的《山居秋瞑》等。②表现了诗人远离红尘俗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9、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10、咏怀述志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弄清楚要鉴赏的诗歌属于哪一类诗,可以快速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例如怀古类诗歌主旨大致有三:一是抒发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二是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三是借“古”来自喻自况自比,以叙解自己报国无门,楚雄迟暮的个人感喟。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甚至可以直接答题。下面看2004年的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还有: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骏马”喻志向,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甫《房兵曹胡马诗》);以“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牛峤《感恩多》);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以“杨花”写离情,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以“青草”喻离恨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雨打芭蕉”写离愁别绪,如“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以“折梅”写离情,如“折梅逢驿使,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机《赠范晔》);以“长(短)亭”写离情,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以“春雨”喻愁绪,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以“丝麻”喻愁绪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以“大海”喻愁绪,如“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朱弁《春阴》);以“大山”喻愁绪,如“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赵嘏);以“西风”写愁绪,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以“猿啼”写愁绪,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以“鸳鸯”喻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以“比翼鸟”喻指相爱而不分离的男女,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自居易《长恨歌》);以“精卫鸟”喻指报仇的人或努力奋斗的人,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陶渊明《读山海经》);而“乌鸦”因其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常用以描写荒凉的景色,表现凄清的氛围,如 “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等等。

古诗词常见意象集释(补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暮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 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逆境 不屈不挠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 荒凉 偏僻 离恨 /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鹄:理想 追求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秋冬 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 玉:高洁 脱俗

簪缨(冠):官位 名望

示例:2007年福建省高考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表达了破国亡家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这句诗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三、鉴赏古代诗歌的意境

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意境是作家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歌讲究意境;散文吸收诗歌精髓,因而也讲究意境,两者有相同之处。

意境交融的几种方式:

(1)移情入景。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先有所感,然后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他所要表现的事物中。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触景生情。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因接触外在事物而有所悟,生发情感,予以表现。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闲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用情景构成意境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1)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时巴山夜雨。”

(2)以情为主,真切感人。如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3)以景为主,寓情于景。如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又分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有我之境:意境中的主观感情色彩鲜明强烈,一般较易于识别。如冯延巳的《鹊踏枝》“泪眼问花话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无我之境:把主观感情完全融汇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最简单的意境中的情景关系可分为两种: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

常见意境鉴赏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我们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主要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修辞方法

1、比喻

在诗歌语言里,可以说比喻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辞格。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比喻的作用:⑴使语言生动、形象;⑵是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的表现出来。

2、比拟

所谓比拟,兼含拟人和拟物两个内容的一种修辞格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

比拟的作用:⑴色彩鲜明;⑵描绘形象;⑶表意丰富。

3、借代

一种事物,不用其本来名称,而用另一种与之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它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借代。借代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鲜明、生动,避免词语重复,给人以新奇感,也易于产生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借代的作用:⑴使语言富于变化,丰富多彩;⑵使语言具体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⑶使语言简洁、精炼。

4、夸张

夸张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式。作者为了突出艺术效果,对现实中的人或事物故意作夸大或缩小描写,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夸张的作用:⑴突出地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⑵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⑶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对仗)

对偶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并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格式。对偶又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正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林则徐。反对)

串对,就是构成对偶的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在意义上又相承、因果、假设等种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因为这种对偶行同流水,上下衔接很紧,所以又叫“流水对”。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对偶的作用:⑴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⑵具有音乐的美;⑶表意凝练,肃清酣畅。

6、设问

设问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而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以引起读者积极思考。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设问的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7、反问

反问使用疑问语气表达相反的意义。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表达强烈感情,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效果。

8、反复

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增强某种感情色彩,有意将诗歌中某些词语句加以重复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式叫反复。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9、对比(对照)

把内容相反或相关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相互对照,这种修辞方式就叫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10、通感

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唐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10、引用(用典)

在诗歌语言中,凡是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或别的诗文作品中语句,都叫引用辞格。引用的基本类型有:引用典故类、引用语句类、摘引原文词语的。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典故)

11、双关

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又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2、反语

反语就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去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换句话说,反语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13、顶真(顶针、连环)

顶真(顶针、连环),就是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无名氏《西洲曲》)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四
《古诗》

古诗 冯巧云

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

(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

(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

:(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1、诗歌的语言分为以下几种

:(1)意象语言:如松、竹、梅、菊等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征人坚强、高洁、清高等品格。

(2)情感语言:如“悲”、“喜”、“孤”等直接表露出诗人的情感。

(3)象征语言:有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4)特定称谓语言:如“杨柳”喻指分别;“秋水”指眼睛;“盗泉”指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等等。

:(1)风格特点:主要包括“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沉郁”等。

三、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结合、比兴、直抒胸臆等表达方式方法的运用。

l、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运用各种修辞,以加强表达效果。如:比喻除了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外,还可以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腺语、双关等修辞能委婉

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排比、反复等修辞能表达诗人强烈的情感等等。

2、表现手法(1)象征: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等等。(2)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3)注重写景:诗歌贵在含蓄,因此常用借景抒情手法,写景方式主要有侧面烘托、以景衬情、静动结合、虚实结合、卒章显志等。

古诗中常见的主题包括以下几种:l、思乡主题:如赞颂壮丽河山;抒发羁旅愁思;思念家乡等。

2、咏人主题:如同情劳动人民;反映离乱痛苦生活;思念亲友;依依惜别、情深意长等。

3、慰己主题:如抒发凌云壮志、施展才华抱负;悲叹年华早逝、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告慰生平的喜悦等。

4、报国主题: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感叹:山河沦丧的感叹;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等。

5、伤世主题: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等。

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第一课:修辞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2.拟人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

3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析〙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用抒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4.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5.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8.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

9.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0.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 〘析〙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1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了解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20、鸿鹄;《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 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

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较难理解的几种修辞: 1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A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臵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臵,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臵,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

互文见义常见诗句: (1)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见"与"闻"互文见义)(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3)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行"与"灿烂"互补见义) (5)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当句互文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10).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凡指互文: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13)十三能织素, 十六诵诗书。

2.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 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艺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如: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强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撕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剩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意境开阔。②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受到良好的表达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五
《古诗词思想感情》

古诗词思想感情 (郝军:整理)

1. 回乡偶书:表达诗人老来还乡,感到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百感交集的思想感情。 2. 夜雨寄北:表达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反衬) 3. 淮上与友人别:表达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对离别赴任的友人的宽慰和劝勉,以及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7. 江南春: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情怀,表现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8. 登飞来峰: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借景抒怀,富有哲理)

9. 望岳:描绘泰山雄伟高大、神奇秀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观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借景抒怀、想象)

11.饮酒: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闲适心情,反映了作者厌恶官场、陶醉自然、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情、景、理相结合)12.次北固山下:抒写了作者泊舟北固山下,见江南残冬风光而产生的乡思。(小中见大、哲理)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的敏感和喜爱之情。(比喻、对比)

14.雁门太守行:描绘了将士们在边境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美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15.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羁旅之思)。(景物渲染、烘托,铺垫)

16.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得想见的神话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遇挫折而痛苦忧伤的感情。

17.渡荆门送别:描绘长江壮阔、奇伟的景象抒发了诗人远别壮游、心胸开阔的激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想象、比喻、拟人)

18.春望:写春城败象,饱含哀叹;抒思乡之情,充满了离愁。表现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以景衬情)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和惆怅之情。(想象奇丽,以雪景衬送别)

20.西江月:描绘了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优美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农事丰收的喜悦。(以动衬静)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借写自己茅屋被破的痛苦,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美好理想。

22.过故有庄:写了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意,也流露了诗人对自然、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23.游山西村: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习俗,描绘了优美的乡村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景中寓含哲理)

24.漁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描写了边地的荒凉和守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将士们大功未建、归乡无计的凄怆情怀。(格调苍凉、慷慨悲壮)

25.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写了暮春时节兰溪雨后的景象,由眼前之景感悟到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执著的生活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26.观刈麦:通过目睹夏日收割的劳动景象,听贫困村妇的悲惨诉说,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疾苦和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心理描写)

27.赤壁:通过一支断戟抒发奇想,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生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感慨。(或表达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观点)

28.过零丁洋:概括了诗人一生的主要经历,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的民族气节。

29.己亥杂诗:诗人以落红自喻,展现了诗人不甘沉沦,不忘国事,要继续为国家为民族效力的奉献精神,也含蓄地表达诗人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之情。

30.山坡羊•潼关怀古:揭示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最后受苦受难的都是老百姓的深刻主题,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的愤慨。

31.采薇:写一个久经征战的士卒在归乡途中的感受。表现了归途的艰辛、士卒的思乡之情和悲苦之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2.十五从军征:写一个久经征战归乡的老翁所见所为所感,表现了他的悲凉凄楚之情,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写实手法)

33.送别:抓住具有象征意义的杨柳,抒写了离愁别绪。(另一种理解:讽刺隋朝统治者)

34.清平乐•村居: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江南农村淳朴、清新、恬淡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35.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愤恨之情。(借物咏怀、于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中寓抨击之意)

36.长歌行:借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鼓励人们珍惜光阴、奋发努力、趁少年有所作为。(触景生情、由情入理、富有哲理)

3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象,委婉地表达了渴望有人引荐,得以入仕,一展才华的急切心情。(写景大气磅礴,表意委婉含蓄)

38.山居秋暝:描写山中月夜优美的景色,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

山林的志向。(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9.漁家傲:通过梦境展示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图画,并通过梦境的问答抒发胸臆,感叹自己空有卓越才华,终因遭遇不幸而未能找到光明出路。最后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寻找幸福。(想象奇特、气势磅礴、格调雄奇)

40.长相思:写词人的孤寂、伤感,含蓄地透露他厌倦扈从生活的情绪。

41.使至塞上:写出使边塞的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的风光,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抑郁孤寂之情。

42.泊秦淮:讽喻那些不知忧国,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苟且偷安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愤。(用典、曲笔) 43.无题:写离别之苦和别后悠长的相思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爱情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春蚕”一联,融比兴、象征、双关为一体,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喻纯真、执著的爱情,表现了一种明知无望与痛苦仍要追求不已的殉情精神,在极度伤感中透出热烈与执著,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其中融入诗人深刻的人生感受,极具感染力。)

4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表达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再的伤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4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怀人,有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探索;流露出在现实中苦闷矛盾的情绪,更表现出诗人豁达超脱的广阔胸襟。(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对官军胜利的喜悦,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向往安定生活的思想。

47.滁州西涧:描写滁州西涧的美景,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48.约客: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候客不至的情景。(细节、心理描写) 49.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反映诗人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关切,表现词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

50.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借写山水抒发了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切忧虑之感。

51.关雎:写一位“君子”对美丽善良的“淑女”的思恋和爱慕之情,表现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渴望求而得之的喜悦。表达了一种真挚、热烈、健康、美好的情感。(比兴)

52.蒹葭:描写主人公在蒹苍露白的曲水之畔寻求他的心上人但终不可得,表现了主人公执著的爱情追求以及对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欲求而不可得的怅惘情怀。(朦胧美、含蓄美、音韵美) 53.黄鹤楼:写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壮阔) 54.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早春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55.相见欢: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丝喻愁,以无形喻有形,把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形象化,比喻生动而贴切,极言离愁之纷繁难解和绵绵不尽)

56江城子•密州出猎:上片写打猎盛况,下片抒报国之情。表现了诗人决心抗击侵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风格豪放雄壮)

57.行路难:集中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对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艰难感到苦闷、抑郁和茫然;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以施展抱负;在逆境中仍坚信终有一天能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乐观、自信、豪迈的气概。(用典、比喻;浪漫主义色彩)

58.凉州词:写征戍将士饮酒作乐的情景,抒发了一种慷慨、豪放而悲壮的感情。

59.咏煤炭:作者以煤炭自喻,通过对煤炭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的高风亮节。(托物言志)

60.虞美人:这首亦是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附:几篇古文的思想感情

1. 三峡: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在景色描写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三峡、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2.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3. 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君子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 小石潭记: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贬谪生活的抑郁、凄苦、忧伤的感情。

5.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承天寺月夜美景,反映了作者解脱世俗、忘情自然的恬淡旷达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愤懑。

6. 游恒山记:记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的精神。

7. 满井游记:描绘了满井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思想感情。

8. 桃花源记: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宁静安乐的桃花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寄托了作者的社会和政治理想,也反映了人民的美好意愿。(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当时只是空想,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9. 岳阳楼记: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阐发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主张,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抱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思想境界。 10.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记叙游山宴饮的乐趣,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也含蓄地表达了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1.湖心亭看雪:本文的文眼是“痴”,通过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之小的渲染,寄托了作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故国之思。

12.捕蛇者说:通过一个捕蛇者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宁愿冒死捕蛇的经历的自述,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达了作者

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13.马说: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表达了对在位者不识人才、摧残有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中心句:其真不知马也)

14.与朱元思书:通过放舟江上的所见与从流飘荡的切身感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热爱家乡山川和意欲归隐的情怀。

15.与妻书:本文是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表现了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拳拳深情。

16.答司马谏议书:通过回答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和攻击,揭露了反对派保守庸俗思想和用心,表明了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展现了他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六
《古诗表达方式》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七
《古诗词赏析》

1、《望岳》

1、《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高大巍峨

2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气概?

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

1、 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2、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忧国思家之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

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

感时伤世、忧国思家的情怀。

5、“望”字有几层意思?

“望”字有“希望”“观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

望战火平息;盼望与亲人团聚。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你朗读“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两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最应该重读“怒号”,这儿把秋风拟人化了,读之如闻秋风咆哮,风势极

大,声音极大。

2、谈谈你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解?

诗人希望有千万间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为此他宁可住茅屋受冻而死。表达了诗

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杜甫的几间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

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己以利人的

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写雪景,以春花喻冬雪,以春景写冬景,以暖衬寒

想象奇特,境界奇绝,表现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这一画面,

并说说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我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归去,离去时茫茫大雪封住了天山道路。道路沿着山势延伸,

终于望不见了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着马踏过的路蹄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路途

艰险的担忧,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3、请结合全诗,赏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画出瑰奇壮丽的边塞雪景,以为送别安排了

一个典型的环境,如此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必将是无比艰辛的,“愁”隐约对离别

作了暗示。

5、《早春》

1

2、这首诗的前两句在与满城烟柳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

的青青之色;当你走近细看时,小草以似乎悄悄的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是什么

颜色。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巴 山 楚 水/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弃 置 身。

3、这首诗的颈联蕴含了什么哲理?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同时也

表达出豁达的情怀,现在人们赋于这两句诗以新意,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

旧事物。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典故?

“闻笛赋”诗人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

念。“烂柯人”诗人借这个典故来比喻自己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仿佛有隔世

之感。

7、《观刈麦》

1、作者在这首诗中将农民和自己进行了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惭愧②对统治者的批评③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这首诗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句为人所称道,请作具体的赏析。

劳动人民不顾炎阳灼晒,不顾筋疲力尽,拼命干活,却还要珍惜这么长的的炎热

的天气,表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辛。“惜”字生动反映农民的一种反

常矛盾心理,令人心酸,震人心魂。

8、《钱塘湖春行》

1、作者在这首诗中最迷恋“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一景致。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

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说说句中的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啼鸣;;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

又在湖边不停的衔泥筑巢。

“争”“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衔泥筑巢的动态场景,

生动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色的无比赞美和喜爱之

情。

9、《关雎》

1、诗的第一章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兴的手法

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并运用“比”的手法

点出爱情主题。

2、请对“悠哉游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悠哉游哉”,写其情意绵绵,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

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忧思和深深的

思念之情。

3、本诗中的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

君子好逑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10《蒹葭》

1、请对本诗的写作手法进行简要的赏析。

本诗以写景起兴,移情于景,用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造成一种飘渺空灵

的抒情意境。

2、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追慕和深深的相思之情。

11、《观沧海》

1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次写海面的苍茫动荡的气势,最后写天空的日月星辰。

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

现手法。

思想内容: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群星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

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

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

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

12、《饮酒》

1、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诗人心灵的惬意和自由。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送别”经典,被人们久久传诵,试对这两

句诗作简要的赏析。

本联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在极为凝练的诗句中透露出朋友间的真挚情谊,是劝

慰朋友,同时也是自勉,表达了诗人开朗,旷达、豪放的胸怀。

2、如何理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所表达的意思。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要在这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水沾湿了手巾。

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14、《次北固山下》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分

析一下“悬 ”字的妙处。

潮水上涌,江面顿开,连两岸都望不到了;晚风吹来,不徐不急,船帆直悬,舟

行平稳而快速。“悬”字是端端正正高挂的样子。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视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

景表现出来。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3、请对“海是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进行赏析。

这里的“生”与“入”二字用得特别好,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

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而且还因之而

生动起来。这一“生”字实在是形象极了。太阳刚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

但黑夜已撕破,夜是被动的,它生了太阳,却又因太阳而消退!而“入”字更生动,

任你江南虽还是旧年的冬天,但是春天却已将江边的柳树涂上了一层春色。这一

“入”字写出了新生的锐气。

15、《使至塞上》

1、为什么说为上一首边塞诗,结合具体诗句说明。

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 等词语(地

名和官名)可以看出,从诗歌的题目也可以看出。

3、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直” 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以苍

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

人的孤寂情绪。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风格。

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者在首句中运用“杨花”“子规”两种事物有何作用?

借景抒情,杨花落尽、子规哀啼增加了离别之人飘零离恨之感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作

简要赏析国。

在这两句诗中,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自己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意境深远,

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关切之情。

17《行路难》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2.分析最后两句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

追求。

3、形象的比喻和善于用典是这首诗的写作特点,试结合诗句做具体说明。

“行路难” 比喻仕途受阻,典故:长风破浪。(垂钓碧溪、乘舟日边)用意:希

望实现政治理想。

18、雁门太守行

1、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誓死报国,英勇赴敌的精神。

2、“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

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的提示出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

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19、赤壁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

2、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首诗进行赏析。

诗人借“东风”对赤壁之战加以评述,又虚拟出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结局,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外,还曲折的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20、泊秦淮

1、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写出两个笼字好在什么地方。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具有什么特点?

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形成朦胧凄凉的气氛。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的特点是:朦胧、冷寂

2、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的感情

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真正不知亡国恨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历史人物是陈后主

21、夜雨寄北

1、对未来相聚的欢乐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3、“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诗中诗人写雨的作用是什么

渲染了诗人离别的愁绪,设想来日重逢,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以此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余味无穷。

22无题

1、请根据诗的内容和情感为本诗拟一个题目?

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

2、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烛炬

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

语言、写法:运用比喻对偶双关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

23相见欢

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作为亡国之君的哀痛之情。

3、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下片词意作简要赏析。

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把“离愁”的特点极其形象地写了出来。深切地写出了昔日帝王今日沦为囚徒屈辱、悲苦的人生感受。

24、渔家傲

1、请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首词中作用。

时间上是上阕“长烟落日”的延续;借景抒情,写出了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建、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闭了城门的情景,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八
《古诗总结》

 古典诗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

 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

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 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

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

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 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a.词类活用:

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b.互文见义:

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c.倒装

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寓理于事: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2、修辞手法: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

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九
《了解古诗词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

了解古诗词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

如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见其动,后睹其物。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

了解古诗词抒情方法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要学会写赏析文章 写赏析文章就是把我们对古诗词的鉴赏成果用文字表达出来,这种题型,既考阅读,又考写作,因此很为命题者所青睐。写赏析文章,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从哪里切入。这要看试题的指向。如果试题有明确的要求,就按照它的要求去写。例如,今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要求就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一诗中“荒矶鸥鸟满烟芜”这一句,结合全诗写一段鉴赏文字。命题者提示考生按“情与景”的关系方面去鉴赏,照此切入就是。如果试题对切入点没有明确的要求,那考生得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自己选择一个觉得有把握的角度。一般来说,考生可从诗歌的思想内容、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去考虑。每一方面又可以结合具体作品选择某一个切入“点”。譬如思想内容方面的“悲”与“欢”,表达技

巧方面的“显”与“隐”,语言风格方面的“阴柔”与“阳刚”,等等。角度宜小不宜大,最好抓住作品比较突出的某一点,深入开掘下去,这样可以说得细一点、透一点。

我的经验是,按句分析。先解释每句写的是什么,注意,不是翻译,是说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是什么景象、时间地点或是感情。再分析每句中重点的字或词以及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最后着重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抒情还是言志,抒什么情,言什么志等。 中间加点修饰语,比如:作者用...写...,把它写得生动形象,或者作者通过...的情景将...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意一定要具体,就诗论诗,不能空洞,重在感情~~

1、 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1、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

3、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诗词赏析方法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或对。。。。。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正确地判定。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

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有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留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有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有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篇十
《古诗词鉴赏00》

古诗词鉴赏:怎样判断10种常见古诗题材分类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古诗文阅读讲座(一)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

一、导入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二、初步感知:

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

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

三、因例说法: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

2、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

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骤归纳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演练

1、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

一、导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二、回顾

1、 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归纳:

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

四、方法明确: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五、鉴赏举隅: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六、练习:

1、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2003年苏州二模

商山早行


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相关热词搜索:表达爱慕之情的句子 表达爱慕之情的诗句 表达对美女的爱慕之情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表达爱慕之情的古诗词"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haoci/9152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