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王夫之的名言

王夫之的名言

2016-01-05 03:42:2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王夫之的名言篇一《王夫之的“六然”养生格言 docx》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王夫之的名言》,希望能帮助到你。

王夫之的名言篇一
《王夫之的“六然”养生格言.docx》

王夫之的“六然”养生格言

自处超然

自处超然,就是自己处于生活之中,对待自己,对待生、老、病、死,要有超然达观的思想境界,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人到了老年,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历程,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老年人如能采取超然达观的态度,就会跳出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圈子,就能站在高处去领略、观照生命现象。

处人蔼然

处人蔼然是重要的养心之道。与人为善,融洽相处,多行善事,乐于助人,可以激发友爱的感情,有益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唐代百岁医学家、养生家孙思邈说:“性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内作,此养生之大经也。”现代研究证实,与人和善相处,乐于帮助他人,可以从中得到来自大脑的一种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是自然的镇静剂,可使人获得内心温暖,缓缓地解除心中常有的烦恼。科学家还发现,与人为善的行为有利于神经系统沟通大脑和骨髓及脾脏,使人产生抵抗感染的细胞,免受各种疾病的侵袭。

无事澄然

澄然,就是清澄,安宁的意思。老年人大多数时间是无事的,“无事”容易生非。有的老人虽然已经退休,而欲望不减,心胸狭窄,常为一点芝麻绿豆的事情部心存芥蒂,甚至大动干戈,惹出不必要的麻烦。战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庄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内心终日不得安宁,思绪不能止息,定会百病丛生。因而他主张“忘我,无欲”,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当代生理学家认为,人若能无事静养,神经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呼吸、心律、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自然使寿命延长。

有事斩然

斩然,就是果断。人们常说:“当断不断必有后患。”遇事犹豫不决,处于摇摆不定的矛盾心态中,往往给人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证实,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患病机率和死亡机率明显增高。因此,有事要立即选择最明智的作法和计划,决不可拖拖延延,优柔寡断。

得意淡然

老年人应淡化得失心理,不能得意而忘形,否则将会对身体健康带来莫大损坏。

失意泰然

失意,是人生常发生的事,如何做到泰然处之,不忧患、不烦恼,对善于养生者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夫之的名言篇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王夫之流传千古的名句》

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王夫之流传千古的名句

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纳士于圣人之教,童而习之,穷年而究之,涵泳其中而引伸之。

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唯其大且精者之不能即摄小且粗者而共为本末,故曰大小精粗,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

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洒扫应对,形也。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倡之者初所不谋,固后所必至也。

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夫君子亦有所必为者矣,子之事父也,臣之事君也,进之必以礼也,得之必以义也。

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立圣人之言于此以求似,无不可似也。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有微言焉,如玉之韫于山,珠之函于渊,不可浅而获也。

大张之余,必仍之以弛;大弛之余,必仍之以张。

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之主。

自致与尽己不同。尽己者,尽己之所当尽也。自致者,尽乎用情之极致也。

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

君子之道,有必不为,无必为。

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

知者,务知其所以言之密藏,而非徒以言也。

是者有功,而功不必如其所期;非者无功,而功固已施于世。

小人之道,有必为,无必不为。

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原其学于夫子之时,年已过矣,习气已深而不易革矣;唯天资之高,故亦能以圣人为法则,而不陷于邪。

天有成象,春其春,秋其秋,人其人,物其物,秩然名定而无所推移,此其所昭示而可言者也。

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

焉。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大而理一贯也。

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进以礼者,但无非礼之进,而非必进;得以义者,但无非义之得,而非必得。则抑但有所必不为,而无必为者矣。

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学愈博则思愈远。

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所贵乎经义者,显其所藏,达其所推,辨其所异于异端,会其所同于百王,证其所得于常人之心,而验其所能于可为之事,斯焉尚矣。

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

王夫之的名言篇三
《名人名言大全!只此一篇,古今中外全包络》

名人名言大全!只此一篇,古今中外全包络 名人名言大全!只此一篇,古今中外全包络北雁南飞

名人名言大全!只此一篇,古今中外全包络

·曾国藩的经典励志名言

·名人名言·真理篇

·经典英文哲理名言

·人生格言激励名言100句

·泰戈尔、毛泽东经典短篇座右铭

·极品人生座右铭

·哲理文学的座右铭

·人生领悟10条

·自信的名言 有关自信乐观的名言

·净空法师经典语录全集

·经典人生的语录,经典人生的座右

·【座右铭】的由来及传说

·经典名人座右铭

·人生小酌

·格言警句大全

·精辟的人生格言

·记住这些话 他会帮你变得更完美

·做人处世三十条 美丽人生一百分

·名人名言·劳动篇

·孔子的名言

·幸福人生的46句座右铭

·安妮宝贝的经典语录大全

·经典格言警句20条

·曾国藩经典语录精华集锦

·关于感恩的作文,关于感恩的名言

·中国名人名言大全

·英语名言集锦

·关于事业工作的经典座右铭

·几米 我不是完美小孩的经典语录

·英文的名言警句 英文名言警句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励志名言佳句推荐

·教育孩子的座右铭 当老师的智慧

·成功者必读:激励格言170精选

·幸福人生格言

·青春励志座右铭

·人类历史上最智慧的169条警世箴

·读书语录,座右铭

·英汉名言小语精选

·很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英语句子

·爱情语录,句句经典,句句揪心 ·最具有教育意义的经典语句 ·76条社会座右铭

·孟子的名言警句

·经典人生格言

·有关信任的名言

·一语中的,道破天机

·诗经中的经典名句有哪些 ·希特勒的名言

·哲理名言:名人名言经典名句 ·有关苏格拉底的名言名句大全 ·王夫之名言

·关于道德的格言警句

·萨马兰奇名言

·关于名人学习的名言警句 ·富含哲理的股市名言.警句

·哲理人生的座右铭,哲理一生的座 ·英语谚语30句

·人生经典座右铭

·佛经禅语 禅静思语

·莎士比亚经典名言

·美国成功人士的十五条座右铭 ·许四多经典语录

·人生格言经典大全

·成吉思汗的名言

·经典哲理名言

·关于雷锋的名人名言

·教师座右铭集锦 优秀教师座右铭 ·经典名人名言

·珍惜时间的经典座右铭

·名人名言·青春篇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励志座右铭,经典名句大汇集 ·值得人一生回味的百句凡语

·本人收藏的名人名言给大家一些鼓 ·经典座右铭100条

·关于护士用的经典座右铭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关于学习的警句格言大全 ·我最喜欢的人生格言

·名人名言·思想篇

·座右铭的传说

·英文励志座右铭

·人生智慧语句50条

·精选人生格言

·关于人生哲理的名言 人生哲理 ·有关尊严的名言 关于尊严的名言 ·《男人帮》顾小白经典语录 ·2012最新经典雷人语录 ·邓小平名言名句警句大全 ·开学了,新学期学习座右铭 ·名人名言·理智篇

·经典人生格言150条

·人生格言精选

·简单人生哲理

·有关诚实,机智,勇敢的格言 ·饶雪漫的经典语录

·给80后30个忠告

·人生格言精选

·做人做事的名言警句

·人生理想格言精选座右铭_成功座 ·生活的15个思考

·离开状态经典语句

·七堇年经典语句

·100本书的100句话

·英语的名人名言

·佛洛依德名言

·励志经典座右铭

·好听的英文句子

·名言名句大全

·经典人生箴言

·名人名言·心灵篇

·提高英文素质的名言名句---励志 ·名人名言·美德篇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人生格言经典格言人生哲理篇 ·经典禅语 佛言佛语

·古语名言

·关于描写长江的诗句大全 ·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理想抱负经典座右铭

·关于社会经验的经典座右铭 ·只有五句话的哲理名言

·经典名言

·与宽容大度的名言警句

·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经典语录 ·名人名言·读书篇

·经典人生格言

·关于亲情的英文名言

·让你回味一生的100句凡人语录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人生格言

·热爱生命的名人名言

·亦舒经典语录

·关于母爱的名人名言

·鲁迅警世名言

·爱国名人名言

·谦虚让人进步,娇傲让人退步_名人 ·名言警句大全(英汉互译)

·兔子安东尼经典语录语句大全 ·健康名言,健康座右铭

·名人名言修养篇

·陈独秀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人生篇

·微笑面对失败的格言谚语 ·座右铭大全百句

·语句很美的英文名言

·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

·工作人生格言

·一些护士的座右铭.名言 ·为人处事经典人生座右铭

·经典的关于爱的英文名言 一些好 ·孔子的哲理名言警句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鲁迅珍惜时 ·英文励志短语(英文励志名言、英 ·圣经里的人生格言

·世界名人名言,改变自己的座右铭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拿破仑经典名言

·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光棍语录大全

·做人原则

·经典座右铭推荐

·鼓励人的经典语句

·优秀经典励志座右铭

·名家名言

·名人名言·智慧篇

·十条经典座右铭

·莎士比亚的经典语录名句 ·优秀座右铭精选

·关于金钱的名言警句

·经典语录 太经典了

·人生经典格言赏析

·名人名言·成败篇

·人生的哲学名言

·经典的英语座右铭大全

·我的座右铭 一句话哲理 ·人生感悟17条

·荀子名言名句汇集

·名人名言·愿望篇

·名人名言·奉献篇

·奥林匹克运动格言和名言 ·人生哲理精选

·经典精辟的人生格言大全

·李清照的人物生平简介,李清照的 ·名人传的读后感,名人传摘抄 ·让你受益匪浅的一些话集合 ·感恩座右铭-感恩的语录

·改变自己命运的经典名言短语 ·爱因斯坦的名言成功 爱因斯坦经 ·学习座右铭-努力学习的座右铭 ·2012年一句话的经典语录 ·2010最为经典的座右铭100条 ·智慧声音>言论《读者》杂志2007 ·周恩来的座右铭及名人名言 ·名言隽语

·励志名言名句 励志格言语录 ·英语名人名言 励志

·有关于love 的英文名言 ·人生格言经典大全

·庄子名言|庄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钱钟书经典语录

·胜女的代价经典台词

·快乐人生经典语句

·经典人生座右铭

·名人名言经典英文

·张小娴经典语录

·富有哲理的语句

·人生格言谚语大全

·翻译有关企业工作的座右铭 ·精选哲理名言15条

·教师座右铭_老师座右铭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 ·四字经典人生格言

·马云经典创业语录 马云经典励志

王夫之的名言篇四
《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王夫之流传千古的名句》

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王夫之流传千古的名句

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之自悟。

纳士于圣人之教,童而习之,穷年而究之,涵泳其中而引伸之。

吾之与学者相接也,教无不可施。吾则因其所可知,而示之知焉;因其所可行,而示之行焉。其未能知,而引之以知焉;其未能行,而勉之以行焉。未尝无有以诲之也。

唯其大且精者之不能即摄小且粗者而共为本末,故曰大小精粗,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

取天下之可有得者以自矜其不取而为德也,此固近似圣言而无实矣。

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洒扫应对,形也。有形,则必有形而上者。精义入神,形而上者也。然形而上,则固有其形矣。

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倡之者初所不谋,固后所必至也。

以能言为长,以贬削为荣,以罢闲为乐,任意以尽言,而惟恐不给。

夫君子亦有所必为者矣,子之事父也,臣之事君也,进之必以礼也,得之必以义也。

唯于圣人之言,洗心藏密,以察其精义;则天之时,物之变,极乎深而研以其几。

夫君子之于道,虽无或疑之也,虽未尝不率循之也,而穷变通久以曲成夫道者。

苛政兴,足以病国虐民,而尚未足以亡;政虽苛,犹然政也。

立圣人之言于此以求似,无不可似也。

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

有微言焉,如玉之韫于山,珠之函于渊,不可浅而获也。

大张之余,必仍之以弛;大弛之余,必仍之以张。

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

是故苛政之足以败亡,非徒政也,与小人为类,而害乃因缘以蔓延。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

故圣人见天于心,而后以其所见之天为神之主。

自致与尽己不同。尽己者,尽己之所当尽也。自致者,尽乎用情之极致也。

无大臣而小臣瓦解;小臣无可效之忠,而宵小高张;皆事理之必然者。

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

君子之道,有必不为,无必为。

情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

杂用其心以求德于天下,则其所谓德者,岂其能以自喻而有以自慊乎?

知者,务知其所以言之密藏,而非徒以言也。

是者有功,而功不必如其所期;非者无功,而功固已施于世。

小人之道,有必为,无必不为。

性藉才以成用,才有不善,遂累其性,而不知者遂咎性之恶,此古今言性者,皆不知才性各有从来,而以才为性尔。

原其学于夫子之时,年已过矣,习气已深而不易革矣;唯天资之高,故亦能以圣人为法则,而不陷于邪。

天有成象,春其春,秋其秋,人其人,物其物,秩然名定而无所推移,此其所昭示而可言者也。

日减日削,所存不给,有司抑有不容已之务,酷吏又以意为差遣,则条鞭之外,役又兴

焉。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方祭乃思敬,则必不能敬;方丧乃思哀,则必不能哀。

乃自初学言之,则事亦有其小大,理亦有其小大;而自上达言之,则事自分小大而理一贯也。

君子择交莫恶于易与,莫善于胜己。

进以礼者,但无非礼之进,而非必进;得以义者,但无非义之得,而非必得。则抑但有所必不为,而无必为者矣。

君知否?雁字云沉,难写伤心句。

盖心原以应事,而事必有其理。其事其理,则皆散见于文而可学也。

若思吾之当哀而哀焉,是以哀为不得已,而聊相应酬,吾恐其有声而无泪,有泪而不生于心。

学校者,国之教也,士之所步趋而进退也。

学愈博则思愈远。

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所贵乎经义者,显其所藏,达其所推,辨其所异于异端,会其所同于百王,证其所得于常人之心,而验其所能于可为之事,斯焉尚矣。

故苛政之兴,君子必力与之争;而争之之权,抑必有所归,而不可以泛。

王夫之的名言篇五
《其他的名言名句》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陈亮(宋)

尹明善谈用人观:八分人才 九分使用 十分待遇

厚德育人,实践成才。

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其才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清·王夫之《周易外传·震》:“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名人名言—人才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暮气沉沉的人强。

——列宁(苏)

●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斯大林(苏)

●一个文明的真正考验不在于人口的多寡,也不在于城市的大小,更不是粮食的产量——这一切都不是,而是这个国家所培育出来的人才。

——爱默生(美)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 ——《吕氏春秋·不苟轮·赞能》(战国)

●得士者强,失士则亡。

——东方朔(汉)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司马迁(汉)

●智士者,国之器。

——刘向(汉)

●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杨泉(晋)

●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

——范仲淹(宋)

●文武之功,未有不以得人而成者也。

——苏轼(宋)

●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朱元璋(明)

●贤才,国之宝也。

——朱元璋(明)

●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才。

——余继登(明)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罗贯中(明)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

——汤斌(清)

●对于某些人才,必须允许他们各有千秋。

——歌德(德)

●把大师们的绘画胡乱地堆在博物馆里是一种灾难;一百个杰出的才智之士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

——荣格(瑞士)

●一群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人在一起工作,难免会对许多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戴维·科恩(美)

●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 ——杜拉克(美)

●吞周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

——《吕氏春秋·审分览·慎势》(战国)

●骅骝良马,一日千里,然其使之搏兔,不如豺狼,伎能殊也。

——《淮南子·主术训》(汉)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刘向(汉)

●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乃在槛阱之中,摇尾而乞食。

——班固(汉)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

——王符(汉)

●鸾凤食粒于庭,则受辱于鸡鹜也。

——葛洪(晋)

●神龙失势,与蚯蚓同。

——范晔(南朝·宋)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白居易(唐)

●地薄者大木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

——张商英(宋)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吴承恩(明)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也。

——翟灏(清)

●一个人无论禀有着什么奇才异能,倘然不把那种才能传达别人的身上,他就等于一无所有;也只有在把才能发展出去以后所博得的赞美声中,才可以认识他本身的价值。

——莎士比亚(英)

●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尚书·洪范》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无车马,则无所见其能。

——韩婴(汉)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东方朔(汉)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曹操(汉)

●良材美器,宜在尽用之地。

——李延寿(唐)

●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唐)

●天地生一世人,自足了一世事。但恨人不能尽用天下之才,此其不能大治。

——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宋)

●人才以用而见其能否。安坐而能者,不足恃也。

——陈亮(宋)

●金石之有声,击之而后鸣;舟航之能运,操之而后动;贤者只有才,用之而后见。 ——余继登(明)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孙中山(中)

●人才问题,并不取决于每个人有多大的能力,而取决于能否把他们组成一个集体,能否以总体的力量来取胜。

——德田虎雄(日)

●对人用六成力,对工作用四成力,应可获得最佳的结果。

——田山芳雄(日)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大禹谟》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孔子(春秋)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韩非(战国)

●用人不以私害公。

——刘向(汉)

●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桓宽(汉)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汉)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受叙,无隔疏贱。

——吴兢(唐)

●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旧唐书·魏徵转》

●拱默取容,以徇一身之利者,亦当罢而去之。

——包拯(宋)

●取士之方, 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

——欧阳修(宋)

●宁可限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欧阳修(宋)

●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是至公。

——黄庭坚(宋)

●忠贤既用,奸邪自息。

——胡居仁(明)

●宽收严试,久任超迁。此八字,用人之良法。

——陆世仪(清)

●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择举之。

——《墨子·尚贤上》(战国)

●贤能不待次而举。

——荀况(战国)

●苟有所见,虽布衣之贱,远守之微,亦可施用。

——刘禹锡(唐)

●用人不限资品,但择有才。

——欧阳修(宋)

●资格为用人之害。

——平步青(清)

●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邓小平(中)

●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是一无是处。

——杜拉克(美)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春秋)

●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战国策·齐策三》

●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善者不疵细瑕。

——班固(汉)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

——葛洪(晋)

●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

——葛洪(晋)

●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

——范晔(南朝·宋)

●士者贵其用也,不必求备。

——范晔(南朝·宋)

●人各有能,因艺受任。

——范晔(南朝·宋)

●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吴兢(唐)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

——韩愈(唐)

●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贵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陆贽(唐)

●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才,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撙其贫贱。 ——欧阳修(宋)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

所长非所用也。

——司马光(宋)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司马光(宋)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司马光(宋)

●才有长短,取其长则不问其短;情有忠伪,信其忠则不疑其伪。

——王安石(宋)

●取人之直恕其戆;取人之朴恕其愚;取人之介恕其隘;取人之敏恕其疏;取人之辩恕其肆;取人之信恕其拘;所谓人有所长,必有所短也,可因短以见长,不可忌长以摘短。 ——吕坤(明)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魏源(清)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

——魏源(清)

●听其言,迹其形,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

——《墨子·尚贤中》(战国)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战国)

●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韩非子(战国)

●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

——《淮南子·主术训》(汉)

●量才而授者,不求功于器外;揆能而受者,不负责于力尽。

——葛洪(晋)

●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范晔(南朝·宋)

●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

——白居易(唐)

●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

——白居易(唐)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其安业。

——柳宗元(唐)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司马光(宋)

●用人不可不慎。才不称事,事何以立。

——薛瑄(明)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

——张居正(明)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

——约里奥·居里(法)

王夫之的名言篇六
《名人名言》

名人名言

贪多务得,细小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韩愈 学,成于聚,新故相资新其故。思,得于水,微显相次察于微。 ——王夫之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路是脚走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写着自己的历史。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便可得事物之真理。 ——陶行知 为一身谋则愚,为天下谋则智。 ——苏洵 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 ——莎士比亚 精彩的生活总是以坎坷作底色的。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露万叶枯。

顶峰属有志之人,困难欺无能之辈。

人之为学,日不进则日退。 ——顾炎武 拾穗虽利,不如恭耕。

真正的征服,唯一不是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 ——拿破仑 善下斯为大,能虚自有容。 ——袁牧 贵尔六尺躯,莫为名所趋。

吾辈读书人,不当尤人,但当克己。 ——蒲松龄 弃燕雀之小志,幕鸿鹄以高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 ——林则徐 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祥,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陆游 问世间情为何物,值叫人生死相许 ——元好问 悲观者抱怨风,乐观者希望风向变,现实者调整风帆。

因为有月,夜才不会黑暗,因为有愿,生活才充满期盼。

君子之学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

只要我们不停地向前,就不必担心我们的脚印会消失。

失败对强者是逗号,对弱者是句号。

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告而不以实者,不信。

青春应是一头醒智的狮,一团智慧的火,醒智的狮,为理性的美而吼,智慧的火为理想的美而燃。

人生并不都像蜂蜜那样甜,就像土地上不可能只生长甘蔗一样。

这个世界对思考的人而言是喜剧,对感觉的人而言是悲剧。

讨教也许感到一分钟的耻辱,而无知则使你终生都耻辱。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刘向 薄于责人而非匿其过,不苟于论人而非求其全。 ——王安石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汗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淮南子》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爱人者人爱之,敬人者人敬之。

苟延残喘地活着,不如从容的燃烧。

要如昆仑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寰宇。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况 忍小怒而就大谋。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人生不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诗,也不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是阳光与风雨的搏击,是快乐与痛苦的交响。

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 ——左拉 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犹豫和盐一样,多了就会成为灾难。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左转》 得意失意切莫大意,顺境逆境切莫止境。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韩愈 孤身野旅时背水一战,拼死搏击后朗声大笑。

自卑往往伴随着怠情,往往是为了替自己在其有限的恶俗气氛中苟活下去作辩解。

——黑格尔 人若把一生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 ——萨迪 诚实和勤勉应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躺在床上,虽然可以想的很远,但毕竟没有前行半步。

人是自己志向的创造者,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走上通往智慧科学创造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天下之事,虑在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张居正 仰不愧天,俯不愧心,内不愧心。

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 ——毕淑敏 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

拙者能勉,与巧者同功。

衣缺不补日益甚,防漏不塞日以滋。 ——桓宽 当你被成功拥抱而神魂颠倒时,颓丧失败便在一旁伺机向你扑来。

浪漫之人释放生命,抑郁之人沉淀生命。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成功者想千计万计,失败者叹千难万难。

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贪,以忍为力则不惧。

不苟一时之利,图为利于无穷。 ——欧阳修 冬雷阵阵下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鹤颈虽长,削之则悲,凫颈虽短,续之则哀。

忠者不饰行以侥荣,信者不食言以从利。 ——王安石 莫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莫谓一丝微,既缁难在白。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春花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人聚则强,人散则尪。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礼记》 人之为学当入乎耳,且著于心。

有事断然,无事超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君子赠人言,庶人赠人财。

年轻人需要做的十件事:储蓄友谊,学会放手,播种善良,懂得音乐,避开得不到和钟情之苦,学会承受,常怀感恩心,热爱工作,勤于学习,享受运动。

丈夫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刘过 男人的胸怀是用冤枉撑大的。 ——阿里巴巴总裁马云 把宇宙缩小到一个人,把一个人扩大到上帝,这才是爱情。 ——雨果 昨天已经过期了,今天正新鲜,别让早就过期的东西腐坏了你现在的心情。

对待人生就像对待冰箱一样——装满是为了掏空,不是为了保存。

别人分钟完成的事,如果你在分钟内完成,你就拥有别倍的时间。

感受生活的好坏,有人用胃囊,有人用脑袋。

为学做事,忌求近功,近功则自画气沮,渊源莫及。 ——黄宗曦 学者用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不足,岁计则有余。

把你的智慧与体力卖给出价最高的人,但永远不要为自己的灵魂和人格出价。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可以没有开枪的机会,但机会来了你不可以没有子弹。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时间是一笔款,即使再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今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今天一旦逝去,将永远无法找回。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已不可自大。

信念就是冬末催醒春日的嫩芽,一旦有春风召唤,他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光。

只有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能是成功者。

勤勉而顽强的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工作是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

优良的品质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托这品质的事良好的教养。

我简单所以我快乐,我平凡所以我丰富,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作出不平凡的事业。 对目标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要着眼于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一心只想结果。

没有一个征服者相信机会。

我们生活在行动中,不是生活在岁月里,我们生活在思想中,而不是生活在呼吸中。 诚信实免费的广告,是人生重要的名片。

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操千曲儿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一个人的品德不应由他的特殊行为来衡量,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艾默生 志适不期贵,道存岂偷生。

生活中有两种:一种是燃烧,一种是腐烂。

反省是向过去说再见,后悔是重新走向过去。

爱是包药的糖衣,我囫囵吞下,享受那刹那的错觉。 ——非主流

把抱负放在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米慢炖,再加上判断作调味料,就会煮出美味的成功。 品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莎士比亚 你必须学会忍受失败,但决不能接收成功。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不一定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不愿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陶渊明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生命是一组括号,左边的括号是出生,右边的括号是死亡,我们要做的就是填括号。 胜人者必无自胜,论人者必无自论,知人者必先自知。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只有回顾过去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的好,则必须展望未来。

拦路石和垫脚石往往是同一块石头。

只要有心耕种,收获是早晚的事。

只要我们做了应该做的,我们不必期待每个人都来赞赏。

事业的“根”应深植心中,坚忍不拔,不随外物迁移,外物常变,如果心随物迁,则花开花落,月圆月缺,此心哪有安宁的日子?

救寒莫若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志,气之帅也。

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 ——《三国志》 黄鹤垂翅同燕雀,青松有心任风霜。 ——刘长卿 特立而独行,道方而事实,卷舒不随乎时。 ——韩愈 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苏轼 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维之事。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刘禹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勤奋是智慧的双胞胎,懒惰是愚蠢的亲兄弟。

当困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包袱,当你战胜了困难,它就是你的财富。

自是桃李树,何谓不成蹊。 ——李贺

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比尔盖茨 要学松柏千年绿,莫做桃李一时红。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 ——刘向 跻其高可以广吾视,泳其清可以濯吾缨。

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 ——爱因斯坦

王夫之的名言篇七
《从王夫之看》

从王夫之看“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2-03 15:12:00 ] 作者:崔海峰 编辑:studa0714

摘要: 王夫之生逢乱世,有感于诗教与世道人心的因应关系,试图振兴业已衰落的诗教。他以博古通今的方式继承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较充分地吸取历代审美诗学的理论成果和艺术精神,赋予诗教以丰富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 王夫之;温柔敦厚;诗教

诗教,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艺术教育方式之一,代表着儒家最基本的诗学观念。诗教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孔子,在汉代的《毛诗序》等论著中得到较为明确的表述。不少范畴和命题,如“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义”等,彰显出诗教的丰富内涵及其在儒家政教诗学中的核心地位。王夫之生逢乱世,有感于诗教与世道人心的因应关系,试图振兴业已衰落的诗教。他的诗教论,既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也有普遍的理论意义。从对诗教的重视程度、阐释的系统性和创新性等方面看,他在这个学术领域的贡献大于以往的诗学家。可以说,他使传统的儒家诗教扬长避短、别开生面。

一、“温柔敦厚”的提出

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代称,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故《诗》之失,愚;……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疏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诗》主敦厚,若不节之,则失在于愚。……此一经以《诗》化民,虽用敦厚,能以义节之。欲使民虽敦厚,不至于愚,则是在上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以《诗》教民也,故云深于《诗》者也。” 王夫之说:“„为人‟,谓学者言行趣尚之别也。„温柔‟,情之和也;„敦厚‟,情之固也。……„愚‟者,懦茸而不能断之谓。……„深‟者,择之精而得其实之谓。《六经》之教,皆穷理尽性,本无有失,立教者得其精意以导学者于大中至正之矩,则人皆兴起于至善而风俗完美,……”(《礼记章句》卷二十六)。

作为《诗》教功能的集中体现,温柔敦厚是就人的言行趣尚、气质情性或品德修养而言的,主要是指经过《诗》的陶冶,人们富有温良的善意、诚朴宽厚的人格底蕴、温厚和平的性情、从容深厚的风俗。温柔敦厚虽然是具有共通性或普遍意义的性情基调,但并非性情和《诗》教的全部内涵,应与人的心灵的其他要素相辅相成,以免造成“愚”的偏失。《礼记·经解》意识到温柔敦厚可能有所偏失,因而强调深于诗者“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后世不少论者在批评“温柔敦厚”的《诗》教时忽视了“不愚”的一面,导致误读。 孔颖达借用《毛诗序》的观点,以“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来解释温柔敦厚,仅仅揭示《诗》的一大特征及温柔敦厚的一大动因,未从“《诗》可以兴”、“上以风化下”等角度立论,有片面之嫌。他认为使民众不至于愚的关键是“以义节之”,施教者深达于《诗》之义理,能使温柔敦厚的性情与礼义的节度相协调。“以义节之”,近于《荀子·不苟篇》所说的“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大意是君子能以义随变而应,其所知所行恰当于是非曲直。

从根本上讲,“不愚”就是明智、聪慧,有真知。按照王夫之的注解,可以说,不愚意味着人能明断真假、善恶、美丑、是非。《荀子·修身篇》有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段话的大意在于:明辨是非则不愚。朱熹在解释《论语·先进》中“柴也愚”时说: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由此可见,人在温柔敦厚的同时若有较丰富的知识或智慧则不愚。在这个问题上,王夫之的观点与荀子和朱熹大致相同。

温柔敦厚主要是德的体现,不愚是智的体现。“温柔敦厚而不愚”的命题,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彰显出《诗》教在德育、智育两大方面的功能,但缺乏审美的自觉,有待后人从审美的角度、通达的立场予以调整和改造。这个命题及《礼记·经解》中关于《诗》教的那段话未必出自孔子之口,但符合孔子的思想。《论语》中有里仁为美、民德归厚、温良恭俭让等说法,孔子注重《诗》在修身(涵养性情)、从政(通达事物情理)、交往(使于四方以《诗》专对)等方面的功用。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朱熹《论语集注》解释说:“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可以说,孔子的中和气质就是温柔敦厚。 温柔敦厚是一种性情中和的基调,不是对人的性情的单向度的规定,不妨碍性情中其他因素的多样呈现,这正如王夫之所说,温柔、敦厚是情之和、情之固。情之和偏重于外在的精神风貌,情之固偏重于内在的人格底蕴。

二、从温柔敦厚到温厚和平

温柔敦厚的《诗》教观提出后,在从六朝到唐以前这段时间,并未得到大力张扬。难怪王夫之在评江淹《爱远山》时说:“夕秀初含,朝华已启,庶几温柔宽厚之旨,旷百世而嗣音矣。”(《楚辞通释》卷十四) 江淹(444-505)生活的年代,仅距汉末就已二百多年,距屈原的时代则更远。梁简文帝萧纲有一段名言: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这段名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六朝时期文艺的主流观念,与温柔敦厚即便不相反,也是相左的。可惜的是,萧纲所处的齐梁时期的诗并未因此而真正繁荣起来。

但正因为温柔敦厚有着广远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基础,后世在诗歌评论与创作方面才总会有所响应。宋代以降,温柔敦厚常被表述为温厚和平。北宋张载认为,置心平易,从容涵泳,然后可以言诗,求《诗》者贵平易,不要崎岖求合,盖诗人之情性,温厚平易老成,诗人之志至平易,故无艰险之言,大率所言皆目前事,而义理存乎其中。[1]他所说的温厚平易,既是对作者气质情性的指认,也是对读者的心态或心境的要求。朱熹《论语集注》对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加以解释: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此外,他说:古人情意温厚宽和,道得言语自恁地好”。(《朱子语类》卷八十) “《诗》本人情,该物理,可以验风俗之盛衰,见政治之得失。其言温厚和平,长于风谕。故诵之者,必达于政而能言也。”(《论语集注》卷七) 温厚宽和、温厚平易与温厚和平是一个意思,温厚是温柔敦厚的缩写,和平可谓中和、平易,中和即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易即心平气和、从容大度。与温柔敦厚相比,温厚和平并未附加多少政治方面的影响,不过是强化了作者心气平易、艺术表现方式的中和、读者因从容涵泳而自得等方面的因素,与宋代梅尧臣、欧阳修等人提倡的平淡诗风相因应。温厚和平的观念,虽与现实政治有或隐或显的关联,但主要是张载、朱熹等人在学理和诗艺的立场上有所自得的结果。尽管其中有浓重的理学气息,但却基本上承传着抒情传统,是自觉的,而非被动、压抑的。

《易·系辞下传》有言: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王夫之《周易内传》解释说:易,平也,易其心,不以极喜极忧而迫于言也。其《周易外传》又说:其心易者其辞易,

故《书》简而直,《诗》至而和。“至而和”即至和,谓和顺温厚之至。易其心而后语,可以说是后世诗心宽和、平易观念的较早的思想渊源,而《中庸》则为温厚和平提供了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在元、明、清时期,揭傒斯、高棅、李梦阳、胡应麟、胡震亨、陆时雍等人都在具体的诗歌评论中运用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使之与审美的艺术精神渐趋融合,他们常用优柔、柔厚、忠厚、温厚和平、优游敦厚等词语评诗。这些词语是从温柔敦厚中派生出来的,切近具体的评论对象的思想与艺术特征,随所用而在意义上略有差别。如胡应麟《诗薮·内编》说:《国风》、《雅》、《颂》,温厚和平;优柔敦厚,周也。这里所说的温厚和平可能偏重于文体风格特征,优柔敦厚则是指时代风格,其间的意义差别不明显。

三、别开生面——王夫之的诗教观

王夫之以博古通今的方式继承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较充分地吸取历代审美诗学的理论成果和艺术精神,赋予诗教以丰富的审美意义,推崇委婉含蓄,反对直露促迫的诗风。他说:“微而婉,则《诗》教存矣。”(《诗经稗疏》卷一) “可以直促处且不直促,故曰温厚和平。结语又磬然而止,方合天籁。”(《古诗评选》卷五 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评语) “盖诗自有教,或温或惨,总不可以赤颊热耳争也。”(《古诗评选》卷二嵇康《酒会》评语) 这几段评语主要是从诗的艺术表现方式上立论的,从中可以看出:温厚和平与委婉含蓄、从容不迫并无二致,以这样的方式抒写喜怒哀乐,是诗教的应有之义。温柔敦厚原是就《诗》教陶冶性情的效果而言的。张载、朱熹等人把温柔敦厚的尺度从效果立场扩展开,兼顾作品、作者和评论家。如朱熹《诗序辨说》对毛诗《小序》把诸多诗篇解释为美刺时君国政的作法不满,认为“其轻躁险薄,尤有害于温柔敦厚之教”。王夫之也把温柔敦厚的尺度运用到诗的各个环节或领域中。他认为诗的关键不仅在于写什么,也在于怎么写。所以,他非常注重诗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其视为诗教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坚信诗的艺术价值与诗教是相辅相成的。 本着温柔敦厚的尺度,王夫之对出自杜甫的“健笔纵横”说加以抨击,他说:“……故闻温柔之为诗教,未闻其以健也。健笔者,酷吏以之成爰书而杀人。艺苑有健讼之言,不足为人心忧乎?况乎纵横云者,小人之技,初非雅士之所问津。”(《古诗评选》卷五 庾信《咏怀》之《日色临平乐》评语) 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以此对庾信晚年的创作成就予以高度评价,不赞成人们对庾信所作的“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亡国之音”和“词赋之罪人”等指责。在王夫之看来,庾信情较深,才较大,晚岁经历变故,感激发越,遂弃早年为宫体所染的习气,偶尔狂吟,抒其悲愤,初不自立一宗,却无端为杜甫所推崇,被誉为“清新”、“健笔纵横”,被后人竞相仿效。王夫之并不一概反对清、新、健,他反对的是有违温厚平易、和缓迂回之旨的“趋新而僻、尚健而野、过清而寒、务纵横而莽者”。他也不反对健讼之言,只是不希望诗如同讼言。

王夫之何以近乎偏激地批评“健笔纵横”说、担忧艺苑有健讼之言呢?除了政治方面的考虑(如他不希望诗人因“健笔”而受迫害)外,主要是因为他要维护诗的相对独立性或审美与艺术特质。杨慎说过,六经各有体,《诗》以道性情,“若诗者,其体其旨,与《易》、《书》、《春秋》判然矣”(《升庵诗话》)。与此相应,王夫之认为诗不能容纳、担当一切,“如可穷六合,亘万汇,而一之于诗,则言天不必《易》,言王不必《书》,权衡王道不必《春秋》,……断狱不必律,敷陈不必笺奏,传经不必注疏,弹劾不必章案,问罪不必符檄,称述不必记序,但一诗而已足。既已有彼数者,则又何用夫诗?又况其离经破轨,率尔之谈,调笑之说,咒

诅之恶口,率以供其纵横之用哉!”(《古诗评选》卷五)在明清之际,文章体裁齐全,文艺门类丰富,仅纯文学就已形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较完备的系列。诗与其他体裁的文章各有所长,各尽其能,在表现方式、风格、功能等方面基本上不能混淆或替代。时过境迁,诗不可能也没必要像先秦时期的《诗》那样承担政教或实用的诸多功能。那些功能并未完全失落,但终究不是诗的天职。人们乐于用审美与艺术的眼光看诗,但文学中的其他门类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与艺术价值,而且大多比诗更通俗,更有娱乐性。诗在回归自身、彰显本色的同时似乎也面临种种危机。诗歌创作的衰微之势由来已久,“时诗”、“恶诗”层出不穷,诗坛的不良风气此起彼伏,诗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及其实际影响似乎微不足道。在这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境遇中,诗的独特魅力与效能究竟是什么?诗如何具备和发挥独特的魅力与效能?王夫之既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他重申诗以道性情的古训,推崇审美情感和审美感兴,以乐论诗,强调诗的委婉含蓄、优柔和缓的表现方式及艺术特性,把陶冶性情视为诗的首要功能,把温柔敦厚纳入诗歌艺术美学的轨道。

有论者认为,中国尽管有“阳刚”、“大美”、“风骨”、“雄浑”,但由于这些都被囚禁在“温柔敦厚”的规范之中,其“雄浑”范畴当然不可能走向“反抗挑战”、“野蛮”、“粗犷”的西方式崇高,而只能走向偏于平和敦厚的柔美。[2]也有人说,温厚和平是对不平之情的压抑,优柔敦厚是在长期专制淫威下形成的顺从、软弱的性格。这些看法都是既有一定道理又失之偏颇。王夫之的观点可以加深我们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创调也。要以俯仰物理而咏叹之,用见理随物显,唯人所感,皆可类通;初非有所指斥一人一事,不敢明言,而姑为隐语也。若他诗有所指斥,则皇父、尹氏、暴公,不惮直斥其名,历数其慝,而且自显其为家父,为寺人孟子,无所规避。《诗》教虽云温厚,然光昭之志,无畏于天,无恤于人,揭日月而行,岂女子小人半含不吐之态乎?《离骚》虽多引喻,而直言处亦无所讳。宋人骑两头马,欲博忠直之名,又畏祸及,多作影子语,巧相弹射,然以此受祸者不少。既示人以可疑之端,则虽无所诽诮,亦可加以罗织。”(《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似此方可云温厚,可云元气。近人以翁妪嗫嚅语为温厚,蹇讷莽撞语为元气,名惟其所自命,虽屈抑亦无可如何也。”(《古诗评选》卷四 左思《咏史》之《皓天舒白日》评语) 在中国历史上,常有政治严苛及文网繁密的年代,诗人常处于尴尬、困顿的境地。白居易自称“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与元九书》)。晚明陈子龙感叹道:“称人之美,未有不喜也。言人之非,未有不怒也。为人所喜,未有非谀也。为人所怒,未有弗罪也。呜呼!三代以后,文章之士,不亦难乎!……后之儒者,则曰忠厚,又曰居下位不言上之非,以自文其缩。然自儒者之言出,而小人以文章杀人也日益甚。”(《诗论》)忠厚,成了有些文人掩饰自身软弱、退缩的借口,也成了不少恶人以文章杀人的招牌。因而,温柔敦厚屡为世人所诟病。其中的是非难以一概而论。诗人若因畏惧而不敢诚心作诗,诗就成了畏途;反之,若在诗中肆意谩骂、诽谤,诗就成了佞府。王夫之不赞成诗人因不敢明言而在诗中有所影射(“作影子语,巧相弹射”),认为那种作法既无益于诗的审美价值,又可能招来祸患。

诗向来以比、兴见长,又具有长言咏叹(一唱三叹)的音乐性,从而形成“不道破一句”的委婉含蓄的抒情传统。王夫之说:“长言咏叹,以写缠绵悱恻之情,诗本教也。”(《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长言咏叹,即“俯仰物理而咏叹之”,语言凝炼,情意简约而又深长,不言理而理自至(“理随物显”),声情动人。读者在感兴中尽可以引譬连类(“唯人所感,皆可类通”),也就是有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作者不道破一句,其言其情微而婉,其寄托或讽谕若有若无,这种温厚、含蓄并非源于作者对权势的畏惧,而主要是基于艺术的感性形式的要求。正如王夫之所说,真正的诗人有光昭之志,无畏于天,无恤于人,揭日月而行。所以,温厚不是“半含不吐之态”和“翁妪嗫嚅语”,不是对不平之情的压抑,也基本上不是专制淫威或政治高压的产物。诗中长言咏叹的缠绵悱恻之情并不都是柔情,体现在作品

风格上也不见得偏重于优美。杨松年指出:温柔敦厚一语,影响后世诗论不小,论者应以持平的态度对待,温柔敦厚与豪迈的诗风并不相悖,诗风豪迈而有它的蕴藉的内涵,也应视为温柔敦厚;相反的,为求温柔敦厚,而故作忸怩之态,半吞不吐,反而会距离温柔敦厚的目标越来越远,基于此,可以说《三百篇》、屈原等人的感愤之作符合温柔敦厚的标准,而一些诗人的婉约之作并不一定具备温柔敦厚的条件。[3]受王夫之的启发,这种看法是从作品的艺术表现方式上立论的,把含蓄、自然当作温柔敦厚的要义。

王夫之对温柔敦厚的富于创见的阐释与黄宗羲若合符节。黄宗羲说:“今之论诗者,谁不言本于性情?顾非烹炼使银铜铅铁之尽去,则性情不可出。彼以为温柔敦厚之诗教,必委蛇颓堕,有怀而不吐,将相趋于厌厌无气而后已。若是,则四时之发敛寒暑,必发敛乃为温柔敦厚,寒暑则非矣。人之喜怒哀乐,必喜乐乃为温柔敦厚,怒哀则非矣。其人之为诗者,亦必闲散放荡,岩居川观,无所事事而后可。亦必茗碗薰垆,法书名画,位置雅洁,入其室者,萧然如睹云林海岳之风而后可。然吾观夫子所删,非无《考槃》、《丘中》之什厝于其间,而讽之令人低徊而不能去者,必于变风变雅归焉。盖其疾恶思古,指事陈情,不异薰风之南来,履冰之中骨,怒则掣电流虹,哀则凄楚蕴结,激扬以抵和平,方可谓之温柔敦厚也。”(《万贞一诗序》)黄宗羲侧重从性情及作者创作的角度立论,反对狭隘的诗教观,他明确强调:温柔敦厚并不意味着“委蛇颓堕,有怀而不吐”和“厌厌无气”,并不要求诗人只写喜乐而不写怒哀,并不等于诗人处在闲适、雅致的境遇中。在明清易代之际,他正当盛年,气节刚正,不做清朝的官,心中常怀家国沦亡之痛。因而,他对《诗经》中的变风变雅之作深有共鸣之感,赞赏其“疾恶思古”、爱憎分明、胸怀坦荡、“激扬以抵和平”的格调,认为这种性情和格调就是温柔敦厚。黄宗羲通过对温柔敦厚的新阐释,有力地冲击了狭隘的政教诗学观,强化了温柔敦厚在不平之情的抒发这个层面上的思想意义。他在谈到变风变雅之作的“怒则掣电流虹,哀则凄楚蕴结”的抒情特色时,点出其“激扬以抵和平”的指归。这样,他在学理上仍未背离温柔敦厚的和平之旨。而和平之旨恰恰是温柔敦厚的基本要素。我们不能误以为他注重哀怨愤怒之情的抒发就是提倡“不和平”。因而,我以为王夫之与黄宗羲的观点在这方面若合符节。当然,两人的诗学观点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黄宗羲虽未忽视诗的艺术性,但远不像王夫之那样把诗教与诗的艺术性紧密联系起来并加以深入阐发。

参考文献:

[1]参见朱熹《诗传纲领》,朱杰人等主篇《朱子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年,第349页。

[2]参见曹顺庆、王南《雄浑与沉郁》,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3]参见杨松年《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版,第283页。

王夫之的名言篇八
《名人名言》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名人名言对应的知识点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恩格斯名言: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知识点:哲学的智慧产生于实践活动。

2、马克思名言: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知识点: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恩格斯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就已经辩正地思考问题了。

知识点: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4、马克思名言: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知识点:科学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指导作用。

5、恩格斯名言: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知识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6、《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

知识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朱熹说,“理生万物”,

知识点:唯心主义。

8、恩格斯名言: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字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知识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9、恩格斯名言:正象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 知识点: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0、马克思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他们相结合,体现了哲学的阶级性。

11、马克思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3、恩格斯名言: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随着实践而发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恩格斯名言: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知识点: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2、列宁名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知识点: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恩格斯名言: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知识点: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4、恩格斯名言: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知识点: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5、《易传》,“日往则月来,月往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知识点:物质是运动的。

6、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升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说,“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知识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错误。

7、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知识点: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8、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江河竞注而不流。”芝诺:“飞矢不动”。

知识点: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9、荀子名言:“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知识点: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10、荀子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知识点:第一句说明规律是客观的;第二句说明认识和利用规律。

11、鲁迅名言:“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划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知识点: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2、列宁明言: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知识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3、毛泽东名言: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4、恩格斯名言: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该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到此时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

知识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5、毛泽东名言:“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6、毛泽东名言:“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赖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知识点:真理具有客观性。

17、毛泽东名言:“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知识点: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

18、毛泽东名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知识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1、恩格斯名言: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知识点:联系是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亚里士多德名言: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恩格斯名言: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 知识点: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不能离开整体。

3、韩愈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知识点:把握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4、列宁名言: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知识点: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知识点:量变引起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6、赫拉克利特名言: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知识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7、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知识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8、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知识点: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9、毛泽东名言: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知识点: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敢于承认矛盾,解决矛盾。

10、福楼拜: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

知识点:不同的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事物的特殊本质。

11、毛泽东名言: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的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矛盾。

知识点: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抓住重点。

12、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同病异治。

知识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3、别林斯基: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知识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14、江泽民名言: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知识点:辩证法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15、江泽民名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知识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 恩格斯名言: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知识点:宗教观念也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反映。

2、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知识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 马克思名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知识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邓小平名言: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知识点: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马克思恩格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知识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6、 邓小平名言: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知识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7、爱因斯坦名言: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知识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8、 孟子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韩愈: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知识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9、马克思名言: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

知识点: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10、马克思名言: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

知识点:劳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11、马克思名言: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知识点: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12、马克思名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

知识点:个人与社会相统一。个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一、区分下列观点的派别

(1)古希腊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古希腊哲学家泰利斯认为,万物产生于水,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3)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欧洲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不能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组成的,开始从物质结构上研究世界的本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战国时期荀子认为,物质性的、统一的气构成自然界的万物,而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6)荀子还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可贵命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范缜在说明神形关系时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9)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0)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者有培根、霍布斯、洛克;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有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霍尔巴赫;十九世纪德国的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近代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

(11)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物体是不依赖于人们思想的东西,它是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础。

(12)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主观唯心主义)

(13)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 (主观唯心主义)

(14)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 (主观唯心主义)

(15)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 (主观唯心主义)

(16)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主观唯心主义)

(17)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 (主观唯心主义)

(18)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主观唯心主义)

(19)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 (主观唯心主义)

(20)尼采的“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主观唯心主义)

(21)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主观唯心主义)

(22)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 (主观唯心主义)

(23)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主观唯心主义)

(24)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约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客观唯心主义)

(25)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 (客观唯心主义)

(26)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 (客观唯心主义)

(27)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 (客观唯心主义)

(28)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主观唯心主义)

(30)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主观唯心主义)

(3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主观唯心主义)

(32)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主观唯心主义)

二、如何理解下列观点

(1)《易传》: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恩格斯: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唯心主义运动观)

(3)比尔生: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唯心主义运动观)

(4)黑格尔: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唯心主义运动观)

(5)柏格森: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唯心主义运动观)

(6)王夫之: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7)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8)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9)僧肇: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10)芝诺:飞矢不动(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王夫之的名言篇九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试卷含答案》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人,唤起了希望。这体现了:

B学而不思者罔,思而不学则贻’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台

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2015.11

政 治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

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2

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

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

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

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

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

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形态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总结了自然科学成就,丰富和发展了唯

物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4.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

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

空间观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

间观念。这表明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 时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

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6.‘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是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

脚步。’与这句话内涵一致的是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人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7.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4.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尽情领略满天的星斗:将脚步放慢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 ⑤学习如逆水一点我们才能潜心阅读经典中的智慧;将脚步放慢一点我们才能听行舟,不进则退 到别人的心声。面对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压力,这种对生活的感悟与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下列选项包含哲理相同的是 8.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后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 C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D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了王安石的“三不足”论断,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其哲学寓意是: ①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王夫之的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王夫之名言 王夫之名言解释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王夫之的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王夫之的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095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