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关于孝的名言

关于孝的名言

2016-01-06 09:44:0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孝的名言篇一《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

关于孝的名言篇一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孝顺的故事

★大白香象

在久远的过去,有两个国王,一是迦尸国王,一是比提醯国王.比提醯王因为拥有一只力大无穷的香象,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迦尸王的军队打败,迦尸国王为了一雪前耻,便对全国下达命令:「若有人能为国王抓来强壮的香象,必定重赏.」

当时,在山里住了一只大白香象,被人发现了,国王立刻派军队上山围捕.这只强壮的大象竟然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温驯的被带回了宫中.国王得到这头珍贵的白香象非常欢喜,为它盖了一个漂亮的屋子,里面铺了非常柔软的毯子,又给它上好的饮食,还请人弹琴给他听,可是香象却始终不愿意进食.

迦尸国王非常著急,亲自来看这头香象,问道:「你为什麼不吃东西呢 」香象回答:「我的父母住在山里,年纪又老,眼睛也瞎了,无法自己去找水草来吃,一定饿坏了,只要想到这里,我就难过的吃不下东西……大王,您能不能放我回去孝养父母,等将来父母老死了,我会主动回来为陛下效命.」

迦尸国王听了深受感动,便放这头香象回到山中,同时颁令,全国皆要孝养,恭敬父母,若不孝者,将处以重罪.

过了几年,老象往生了,大香象依约回到王宫,迦尸王高兴极了,立刻派它进攻比提醯国.但是,香象却反倒劝国王化干戈为玉帛,并愿意前往比提醯国,作和平的使者,果然,香象真的化解了怨结,使两国人民都能安居乐业.

★ 瀑布成美酒

从前在日本美浓国〈现在的日本歧埠县〉有一位非常孝顺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过世了,长久以来与父亲俩人相依为命.他们的生活穷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

父亲很爱喝酒,可是连买米的钱都没有,哪来的钱买酒喝呢 年轻人知道父亲一直想喝酒,每天出门的时候总会对父亲说:「爸爸,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给您买些酒回来,请您多忍耐!」,可是,砍了一整天的木柴所卖的钱也只能买一顿饭菜回来,一想到父亲有酒喝时高兴的样子,年轻人忍不住难过起来,一步一步拖著疲惫的身子回家.

做父亲的实在也不忍心看著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工作却吃不饱一顿饭还要顾虑他有没有酒喝,看儿子满脸忧戚的样子,他赶紧安慰儿子:「别烦恼了,我的好儿子啊,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酒不喝没什麼关系的.」,听到父亲反过来安慰他,年轻人更难过,心想:「明天,明天我一定要买酒回来给父亲喝.」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年轻人便出门往山里头去,从清早到黄昏,年轻人拼命砍柴,得到的数量也比平常多,「这样应该够买一壶酒了.」年轻人很满意地看著今天努力的成绩,然后背起捆好的木柴准备下山去卖,不过,天色已晚,年轻人又太慌忙,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进山谷里去了!

当他朦朦胧胧醒来时,听到附近有流水声,口渴的年轻人撑起摔疼的身体往流水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就在附近的悬崖上有一条小瀑布,而且水质非常清澈.他弯下腰来掬起水尝了一口,「哇!真好喝!」......「咦,这水好像有酒味 」年轻人觉得不可思议便再喝一口,「这是真的酒吧 嗯,是酒没错.还是上等美味的酒呢!」,年轻人试了好几次,最后他肯定这条小瀑布的水就是酒,便将系在腰间的空葫芦取下来用来装瀑布的酒水,想要带回家去给父亲喝.

年轻人连跑带跳地回家,向等候已久的父亲致歉「:爸爸对不起我今天回来晚了,因为不小心掉进山谷的缘故,让您担心了,请您原谅!」,父亲看到儿子满身污泥又全身是伤,心疼地抚摸儿子的头发说:「平安回来就好,哪里摔著了 赶紧擦擦药吧!」

「爸爸,我没关系.有件奇怪的事情要告诉您.我在掉进山谷后发现一条小瀑布,瀑布的水简直是世上罕见!那水是上等的酒啊!您一定要喝喝看.这是做儿子的我送给您的礼物」,年轻人急忙拿下葫芦并倒出酒来给父亲享用.「真的吗 我来喝喝看.」父亲惊讶地看著儿子倒出葫芦里的水,半信半疑地试喝了一口,「啊,真的是酒,而且还是上等的好酒.」父亲感动得都掉下泪来.「我的好儿子,这一定是你的孝心感动上天,才会赐给我们这麼宝贵的礼物.」父亲拥抱著儿子泪流满面.父亲不仅有酒可以喝,因为儿子每天都去瀑布取回酒水而天天饮用,长年的驼背竟然变直了!这件事情传开来后,美浓国的君主也知道了年轻人的孝行,他传来年轻人当面奖赏他:「你真是一位孝顺的好孩子,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实在令人钦佩,正符合武士精神,特此封你为美浓国的武士,你要努力唷!」从此以后,人们把那条流著酒水的小瀑布称为「养老瀑布」.

孝经故事

★孝感动天

三皇五帝的虞朝(音如,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帝王舜(音信)本是个普通平民,父亲瞽叟(瞽:音鼓,盲眼.叟:音手,老者.)是个瞎子,且品性固执,不懂礼仪.舜母早逝,瞽叟再娶,后母刁顽,常作恶言,并唆使舜父欲杀舜.后母生子名象,为人傲慢,亦对舜仇视.但是舜仍然对父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爱,设法避免祸害,但却毫不怨恨,并承担全家的劳动工作,常在历山耕种.因为舜的孝行这麼难得,感动了上天,致使他耕种的时候,有象出来协助,有鸟帮他锄草.

舜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事迹已传播很远,到他三十岁的时候,当时的领袖帝尧为找寻替任的接班人而问计於四岳(四时之官),四岳一齐推荐了舜.於是帝尧决定深入对舜进行考察,便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又命九个儿子和舜一起工作,观察他对内对外的为人.

舜成亲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媳妇之道,关照弟弟,尽嫂嫂的本分,不可以因妻子的高贵出身而破坏家庭的规矩.舜对尧的九个儿子要求也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使他们为人更敦厚谨慎,事事心存尊敬的态度.

舜在历山耕作,由於和气谦让,同他一起开荒种地的人受到感染,变得能够互让,和洽相处,田界也不计较.舜去雷泽钓鱼,那里的人慢慢都能放下争执,互敬互让.舜在河边造陶器,仔细认真,不合格就重做,那些马虎的人见了,感到惭愧,跟著渐渐也就做得精致了.舜的品德在大家中产生很大感召力,人们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很偏僻,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年成了邑,三年成了都.

帝尧於是很赏识舜,奖赏给他高级衣料做的衣服,一架名贵的琴,一群牛羊,又为他修建了粮仓.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象看到,很为妒忌,一心暗害他,占为己有.瞽叟叫舜去清洁粮仓那高高的上盖,然后暗中纵火,要烧死他.幸得娥皇,女英预先给舜准备了竹笠,一手一个张开如鸟的翅膀,乘风飘下而不死.瞽叟又与象设计让舜修井,然后推下沙泥土块活埋他,得手之后三个人瓜分舜的财产,象要琴和舜的两个妻子,而牛羊衣物粮仓归瞽叟及后母.幸舜在两个妻子安排下,预先在井旁凿开一洞,下井后即藏身而得不死.他出来的时候,象正占据舜的房子抚弄那架名贵的琴,见到舜而终於感到惭愧不已.舜心中明知瞽叟,后母和象合计害他,但仍然和过去一样,孝敬父母,友爱弟弟,并没有一丝埋怨.

帝尧对舜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又分派工作让舜去做,终於认为舜的品德确实好,而且能干,能凝聚天下有能之士,使更多能人愿意出来辅助政事,治理的地方父有义,母有慈,子女孝顺,兄长爱护弟妹,弟妹恭敬兄长,远近的部族都对舜异常尊敬,便将帝位传给这贤人,这就是历史上的所谓禅让.舜以一介平民,一跃而为虞朝的帝王,纯是孝与忠所致. 吕纯阳师尊在《吕祖全书》中介绍了七十二位忠神,三十六位孝神,另五位忠孝神,合共一百一十三位,虞舜帝排於第一位,为

「旋转乾坤,纯忠纯孝,揖让大德神圣,有虞大舜帝,无极至尊」,备极尊崇礼敬,要求我道中人,对各忠孝神之忠孝精神要「坚志奉行,细心体会」,「朝夕拜诵,广布人间」.

三十六孝的故事

★舜的故事

黄帝的后裔舜,父亲又聋又瞎,性情十分暴躁,母亲则十分贤淑,使舜在母亲的照料下,幼年过得相当美满.

但后来他的母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自母亲去世后,他父亲的性情变得更坏.后来父亲聚了继室,生下了弟弟象.从此父亲对继母更加宠爱,而继母是一心空狭窄的人,常在父亲面前说舜的坏话,使舜常被父亲责打.

但孝顺的舜没有因此而心生埋怨,仍然百般孝顺.但继母还是恐怕他会分去大半家业,因此常想把舜除掉.亦一次又一次设计陷害他.

虽然继母和弟弟的不继怕害,但舜从不介意,当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孝行传遍千里,天子尧亦由地方官吏的推荐而得见舜,他亦非常赞赏他的为人,便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而舜的孝行最终亦感动了继母和弟弟,一家人最终和和乐乐的过日子.而尧亦禅让给舜.在舜的治理下,国家得以兴盛太平.

★中兴报国 (孝是显扬父母的名声,不只荣耀祖先,更便后代景仰)

夏朝王位传到相的时候,寒浞把帝相杀了,谋夺了江山.而皇后这时已怀孕并逃回了娘家.没多久便生了太子少康.皇后一手把少康带大并常常告诉他要光复华夏.

当少康二十岁的时候,少康便遵从母亲的教诲.离开了母后对达虞国.虞王见少康后,觉得他能成大业,因此把女儿嫁给他,还把纶县及一旅的兵力送给他.

只有田一成,兵一旅的少康,励精图治,国富民安.相反,在京都安邑,在寒浞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少康眼见复国时机已到,就联络父亲之旧臣,一举攻进京都,光复了国土.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顺的人,善於继承祖先的志愿,善於记载祖先的事迹.在这裏,少康做到的,便是继承祖先的志愿.

★纯孝感君 (孝是当自己有福时,要顾及双亲)

周朝颍孝叔,是春秋郑国人,生平事母至孝.家裏有甚麼好吃的东西,都一定让母亲先吃.

当时,郑国君主庄公因为母后和弟弟叔段造反,十分悲痛,在平乱后,把叔段打入天牢,而太后则被放逐到城颍,并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

一日,庄公请颍孝叔作客,但孝叔竟不吃眼前的一碗美味的肉.庄公感到奇怪并问其原因,孝叔则表示当看著美味的肉时便想起家中的母亲,母亲从未吃过如此美味的肉,因此自己也不敢吃,并希望庄公能把肉赏给母亲吃.

当庄公听到此番话后,突然显得沈默悲痛的模样.孝叔见状便问个究竟,庄公便把母亲和弟弟造反的经过说一遍,并把立誓「不到地下,不再相见」的经过告知孝叔.

孝叔想了一会,便指出只要掘一个地道,在地道中相会不就得了吗 庄公立刻同意并派人处理,结果庄公便在地道中与母后相见,和好如初.孝叔不但自己行孝,还感动国君孝母,后人都称他为「纯孝」.

★立身行直 (我们不但要行孝,还要劝人行孝)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朝春秋鲁国人,父亲叔梁纥,是一饱学之士,母亲颜徵,是叔梁纥的继娶夫人.

孔子三岁时,父亲不幸过世了,而由母亲颜氏来抚养.仲尼自幼聪颖过人,而且事母至孝.

颜氏为了仲尼的将来,特地将当时有名的学者请来,教导仲尼.在母,严师的教导下,仲尼把当时所有的书籍册册读通.而且对自身的学术和品德修养,更是不时的注意与求进.所以在年轻时的他,就已略有名望.

后来,孔子在鲁国教学,宣扬仁爱之道,来自各方的学生,多至三千人,有特殊成就的就有七十二人.他教学生是身教重於言教,而且依各人的性向,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并且常常以「不学礼,无以立」来教导学生.另外,孔子还从事著述工作,把为大的仁爱精神传扬开去.

★彩衣娱亲 (孝顺没有老幼之分,也没有终止的时刻.)

老莱子,是周朝春秋时的楚国人,他自幼便十分孝顺,在他七十岁时,两老还健在.但两老看见儿子日渐老去,便有自己已经去日无多的怠慨.老莱子见状,便想了一个办法,老莱子把自己打扮成孩童模样,蹦蹦跳跳的到了父母面前,一边嘻嘻哈哈大笑,一边做出孩童嬉戏的动作.两老看到儿子滑稽的动作,乐得呵呵大笑,把烦恼忧闷都忘了!从此,老莱子在父母前绝不提老字,而且还常常扮成孩童模样,使两老得到快乐的晚年.

★伍太太的故事

伍女士生长在十分穷困的家里,总共有八个兄弟姊妹,而她是年纪最大的孩子.在她读完小学之后,没有钱可上国中,於是开始到工厂中做事.她兴趣广泛,曾在餐厅洗盘子,曾在路边卖花,也曾在饭厅中煮菜.若干年前,他开始替工厂的老板准备餐点,顿顿美味可口,深得老板一家人倾心.

她今年五十出头,膝下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孝顺的不得了.在儿女们的不忍下,她坚持在工作之余读夜校,做一位年纪大的工人,年轻的学生.这跟近几年来很注重的终身学习不谋而合,她确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虽然夜间补校中,有的是比她更为年长的老公公,老太太,但要像她这样在忙碌的繁务后,仍能孜孜不倦的学习,恐怕是少之又少了!而最使子女感到窝心的,是这位母亲不论多累,总还会花上一大段时间与他们谈心.对他们来说,这个女人已非单纯的母亲,同时更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母亲节到了,两个孩子殚心竭虑的考虑著,要送什麼礼物给妈妈呢 几年来,他们都未曾庆祝过父亲节,总要把这份情压在母亲节加倍送出.听了他们的谈话,让人真的觉得,这两个孩子好乖,好孝顺!

「单霓,怎麼办 那些手表都好贵,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不过,有一些不是那麼贵呀!」

「可是,那些便宜的都像玩具一样,让人不喜欢!」

「我有个朋友,买了支名牌手表,价钱不可思议的低,我们要不要也买买看 可是,那大概是仿冒品.」

「这个点子不好,妈妈她最讨厌违法的事情,我们不能这样做.」......突然,一辆公车在远方停著,「那是几号啊 我看不清楚......啊!我有个好主意了!」

於是,两个孩子决定送母亲一副眼镜,以解除母亲随著年纪增长而每况愈下的视力所带来的困扰.在孩子如此用心的积极筹画下,伍太太过了一个又一个相当愉快的母亲节.最使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的孝顺,不只在母亲节.

★不肯吃饭的孩子----李家同

关于孝的名言篇二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关于孝的名言篇三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道的名言警句

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9、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3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5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5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5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5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60、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6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69、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7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7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7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8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8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8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84、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关于孝的名言篇四
《关于孝道的名言》

关于孝道的名言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箴言〉

『愚妄人藐视父亲的管教。』〈箴言〉

『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

『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申命记〉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

「人的双亲是最自然、最恰当的教育家。」〈哈巴特 Herbert〉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哈巴特 George Herbert〉

「聪明之父,必认识自己的儿女。」〈莎士比亚 W.Shakespeare〉

「父亲的价值,要等到父亲死后才知道;正如盐的价值,要到用完之后才知道。」〈坦米尔族谚语〉

「上帝,假使我配称为你的子民,那是由于你赐给我一位母亲。」〈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

「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威廉.柴克莱William Thakeray〉

「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Johann Goethe〉

「我以往的成就,都得归功于年幼时,母亲和我同读一段圣经,还要我背诵一段。」 〈温德.腓利Wendell Phillips〉

「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比虔诚的慈母之心更加温馨。」〈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不孝父母而尽情于他人,无益也。」〈苏格拉底Socrates〉

「每一母亲都像摩西,为儿女们预备了应许美地,自己却不能进去。」〈教皇保禄第四Pope PaulⅣ〉

「女人是弱者,可是母亲是强者,没有比母亲更强的人。」〈毕托.虖哥Victor Hugo〉

「母亲的甜美、与慈爱的声音,使家庭像天堂一样。」〈犹太谚语〉

「轻摇摇篮的手,能推动全世界。」〈法国谚语〉

「父母的爱,为诸德之基。」〈英国谚语〉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为我劬劳。」〈诗经〉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礼记〉

「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孔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唐诗』〉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²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²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²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²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² 长幼有序。——孟子

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²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²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²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²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²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²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²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²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²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²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²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²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²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²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²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²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²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²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²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²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²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²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²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²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²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关于孝的名言篇五
《有关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关于孝的名言篇六
《关于孝心的名人名言》

关于孝心的名人名言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罗隐

3、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 骄则无礼。——《国语·周语》

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颜元

6、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9、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10、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孙武

11、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2、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13、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14、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15、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16、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也。——葛洪

17、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苏洵

18、 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9、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得到一切。——蒙塔古

20、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1、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金缨

22、 待人宽厚,才能与别人团结友爱,融洽相处,更好地学习、工作。 ——韩愈

23、 也只有为别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懂得生命的意义。 ——张海迪

24、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5、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

26、 礼貌是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7、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知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 会成为逗趣,朴质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约翰·洛克

28、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 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漠克里特

29、 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0、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31、 对人有礼,无非是善意地表示真正的善意。——瑟斯庞

32、 礼仪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夫

33、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34、 礼仪能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美国谚语

35、 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36、 最好的人也有很多短处,最坏的人也有很多长处;我们最好不说长道短。

37、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罗曼·罗兰

38、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39、 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贺拉斯

40、 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培根

41、 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而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才能做成事业。———培根

42、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神福科

43、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西塞罗

44、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5、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美国)

46、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古

47、 礼貌是后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先天性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 真美德的习惯。——杰弗逊

48、 关心他人是成功的关键。——艾森豪威尔

49、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0、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应体现在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关于孝的名言篇七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和孝的故事最佳答案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

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

关于孝的故事

二十四孝应该是指《二十四孝图》上所描绘的二十四个故事: 01 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03 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04 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致思》)

05 芦衣顺母

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

“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6 鹿乳奉亲

郯子是春秋时期的人。郯子父母年老时患眼疾,需要饮用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常身穿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08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09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

关于孝的名言篇八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关于孝的名言篇九
《关于孝心的名言》

关于孝心的名言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注释: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注释: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7、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8、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9、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0、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1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

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1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

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1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6、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18、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注释: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19、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0、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2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23、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

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2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25、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2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注释: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27、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出自《孝经》。

注释:孝是天经地义的。

28、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注释: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2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增广贤文》。

注释: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3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注释: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3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32、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注释: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论孝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人连亲人都不敬爱,又如何爱人?不能"齐家",如何"治国,平天下"?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可见,一个人是否孝弟,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

影响也渐渐的被局限在家庭之中,从"治国,平天下"的领域退入道德和个人修养领域之中。特别是对城市生活的人群,随着工作变动,居无定所,家庭观念逐渐淡薄;而且"独生子女"制度也使得很多人根本没有"弟"可言。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孝的问题呢?我认为,孔子所论"孝弟"实是爱人之心在家族之中的体现,世易时移,当今家族既已淡弱,我们实应求其"爱人"之本。只要由自己所爱之人,推而爱及他人,比之孝弟,其用同也!

无论什么时代,爱父母之"孝"都不会过时。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又曰:"出则弟"。父母疼爱之心,只有"孝"以为报,再由对父母之孝推及兄弟、族人,则可平家。孔子所说孝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要"三年无改于父道",才可说是"孝"。《中庸》亦云"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是说,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完成先人未竞的事业。可是别说当世,就算远如孔子的时代,能"无改于父道"的,又有几人?更何况,父行恶,子何为?孔子这种"先贤"的崇拜我实不敢苟同。继不继父志,要看个人志向以及"义之所在",它似乎不应与孝与不孝挂钩。

对父母孝与不孝,要看其心。祭义篇》说,"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又有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不管是否能养,是否为老人劳,只要内心没有敬意,便失去了孝道的根本。

""见父母有错而不加以劝阻,是陷父母于不义;劝阻而不恭敬委婉,是为不孝;"见志不从"而不敬且违,是为忤逆。新文化运动以来,父母的权威虽然已经没有那么严厉,但是为人子者,终须情理兼顾,求其中庸之道,不可失掉敬父母之心。

"母直至终老,不远游,恐误送终,以成憾事。但如今通信交通之发达已非古时能比,所以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即:"父母在,不远游",以便能使父母得享天伦,不致年老无倚;"游必有方",以安父母之心。

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添寿而喜,为年高而惧。不仅年事之数,父母生活、心情各方面,都应该关心。父母为子女操劳一世,为人子女,实应让父母安享晚年,事事为之操劳,以尽孝道.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寸草之心",即使不能侍奉父母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仁恕之道。

补充: 关于孝的论文

谈 孝

作为一个信仰伊斯兰的穆斯林,一生履行两方面的义务,即主道义务和人道义务。而人道方面的义务第一条便是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敬父母,不仅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之一,而且更是我们作为一个穆斯林所必须尽职的主命之一,所以,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持何种观点——

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可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怜仃的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血地将他们培养成才,可是,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妻儿对老父老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听到,或者我们本身就在做的真实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许,每一位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你们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唤,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走对我们的挂念和他们的口唤,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古兰经》: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待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

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你们的主是最知道你们的心情的,如果你们是善良的,那

听,这是真主安拉的声音。赶快为你们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礼拜后的一个好都尔,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道家常小菜;也许是听他摆以前的事,做个耐心的听众;也许是任他们唠叨,撒气;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双鞋垫……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父母的恩情即便背着父母徒步朝觐往返七次,亦不能尽,所以,穆圣说:“天堂在母亲趁我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关于孝的名言相关热词搜索:关于孝的故事 关于孝的作文 关于孝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孝的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孝的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116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