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

2016-01-13 08:54:2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一《魏征的名言 填空》 ...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一
《魏征的名言 填空》

小学语文练习作业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魏征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二
《谏臣魏征流传千古的名句》

谏臣魏征流传千古的名句

1、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4、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5、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8、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9、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三
《魏征教案》

《魏征》教案

[日期:2011-11-11]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一代名相 千秋金鉴

谏臣——魏征

胶州市第七中学 张晓刚

教学目标:

1、了解魏征的生平。

2、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3、学习魏征当敢于给别人纠正错误的“人镜”、雕刻“美玉”的良工。

4、牢记魏征的告诫,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文本、理解本课所阐释内容。

2.成为传统文化精华自觉的继承者和享用者。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魏征的资料。

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能够不畏国君敢于直谏的谏官,后人誉为一代名相、千秋金鉴,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征。

二、走近人物

同学回家查阅魏征的资料,知道魏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知道的关于魏征的资料,组长记录汇交流结果。

师:在“贞观”17年间,魏征进言十万,有历史记载的200多次,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典故,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三、疏通文意

谁能给大家讲这段视频的故事情节?(便于掌握文意)

我们来学习第一则短文: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过度:魏征经常给让太宗提意见,找毛病,唐太宗是不是很讨厌魏征呢?

看下面这段视频:雕刻美玉的良工

师:唐太宗把当做雕刻美玉的良工,而把自己比喻为一块璞玉,一块普通的石头,是因为魏征的打磨,才有唐太宗的今天,成为开明、仁义的君主,才有繁荣、昌盛、国强、民安的“贞观”盛世。太宗把功劳归功于魏征,把当做自己的导师。不仅誉为雕刻美玉的良工,也被誉为“人镜”,后人为“帝王之境”。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史,太宗痛苦流泣,对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话流传一千四百多年,依然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则短文: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挑战自我):背诵第二则短文(屏幕展示)

(休息一下):快乐的十二种技巧(屏幕展示)

四、灵犀一点

马锐是初一、二班的学生,喜爱读书,善于思考,几乎每堂课他都会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还会当面指出老师课堂上的一些纰漏,使老师在同学面前很尴尬。假如你是马锐的老师,碰巧这天她向你提出了关于上课的几点意见,这些意见虽然不免过激,但对你很有启发和帮助,那你该怎么办呢?你对马锐同学的这种做法是如何看待的呢?

五、真我风采:朋友之间,友情是最可贵的。

1、以小组为单位,分为正反方进行讨论;

2、全班分正反方辩论。

正方观点:友情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为朋友可以牺牲一切,永远和朋友站在一条线上。 反方观点: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朋友的过错,不包庇纵容朋友,即使朋友和自己闹翻脸也要坚持自己的做法。

六、博古通今

让大家搜集魏征的进谏的故事,谁能讲讲,让大家知道魏征进谏成功的原因。

魏征魏征能够进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三个故事:1.寓贬于褒

2.竭泽而渔

3.一一于法

师:老师在整理魏征的资料的时候,摘取了魏征告诫太宗的部分警世名言,对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很大的影响,送给大家。

(魏征的告诫)(屏幕展示)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七、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畅谈)

(结束语)师:同学历史是一面镜子,反观过去,映射未来,我们不仅学习魏征敢于、善于进谏的精神,也要把魏征的告诫当做一面镜子,时刻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学习太宗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把老师当做雕刻美玉的良工,让老师不停的打磨你,把你打造成一块没有瑕疵的美玉。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四
《魅力语文我爱学》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五
《选修4唐太宗》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期间对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兼收并蓄,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知识点一 登上政治舞台

1.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李世民劝说李渊在晋阳起兵,并为其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2.统一战争胜利以后,李世民设立“文学馆”,收罗四方名士,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政治顾问。

3.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掉政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成为太子,626年,登上皇位。

判断“叛乱”或者“政变”的实质,关键是把握“叛乱”者或者“政变”者的阶级属性,同时也要考虑“叛乱”或者“政变”的背景和目的。“玄武门之变”应当属于政变,是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斗争。但其进步作用却是使深谙治国之道的李世民被立为太子,这为唐初“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政治前提。

【拓展应用1】 玄武门之变实质上是( ) 答案 B

A.中央和地方权力之争的反映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反映 C.革新与守旧势力之间的斗争 D.民主与专制势力的较量

知识点二 “贞观之治”

1.实行清明的政治统治

(1)措施:

①善于用人,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②“存百姓”: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慎用刑法:从民本的思想出发,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④以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2)结果:经过唐太宗的治理,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措施:

①629年,派李责力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经常骚扰唐朝边境的少数民族,随后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

②东突厥归附后,唐政府在其旧地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此后该制度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③630年,接受西北各族首领“天可汗”的尊称,唐政府负责册封这些首领的后嗣。 ④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⑤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使唐朝与边境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促进了唐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结果: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3.加强对外交流

(1)鼓励对外交往:

①政府在六部下设置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税收,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③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2)对外来宗教的开明政策:

①大量翻译佛教经典,景教、回教、摩尼教也传入中国。

②玄奘去天竺取佛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3)重视传播唐文化:

①在朝鲜半岛上,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广泛传播,高丽、百济,特别是新罗,大量吸收汉文化。

②贞观年间,在唐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发生了学习唐朝文化、废除氏族制度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进程。

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方式有哪些?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1)统治方式:武力讨伐;册封;设置机构(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治联姻)等。

(2)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先后建立,加快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边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内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中央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立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实现了当时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使高度发达的汉文化被各族人民认同和接受。

【拓展应用2】 《步辇图》描绘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答案 A

A.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B.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知识点三 晚年的反省

1.晚年唐太宗仍要求大臣进谏,并撰写《帝范》,反省

自己的过失,教育太子李治以古代的明贤帝王为典范。

2.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他对自己一生“功大过小”的评价是贴切的。

【拓展应用3】 “告诉我,历史有什么作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 答案 C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史料文本】

昭陵六骏之一飒露紫 昭陵六骏之一拳毛騧

【信息解读】

1.“昭陵六骏”是原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战争中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1914年被盗卖到美国,现存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2.上面的两幅图片史料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唐朝历史和浮雕石刻艺术的第一手史料。

【史料应用】

1.飒露紫和拳毛騧,见证了哪一段历史?

2.唐太宗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1.李世民为李渊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而征战的历史。

2.炫耀一生战功,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

1.西周时期,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确立,成为保卫国家权最高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的理想模式。但是,有时或因嫡出无人,或皇帝以个人好恶‚废嫡立爱‛,或权臣、外戚干扰破坏,继承皇位的并非是嫡长子。加上嫡长子继承制既不能凭贤能,也不靠功勋,嫡长子的品质与君主专制政体的需要之间常常脱节,于是皇位的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

思考:你怎样看待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答案提示 嫡长子继承制对富有才干但庶子出身的皇室子弟取得帝位非常不利,因此这种制度不利于选拔贤能之人统治国家,且容易造成皇室内部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玄武门之变就体现了这种残酷性。但是李渊之子中,只有次子李世民具有取得帝位的实力、统治国家的能力与智慧。因此,这场争夺帝位的残酷斗争并未影响唐王朝的基业,反而将唐王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

【变式训练1】 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 答案 C

A.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 D.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

2.“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

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 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白,要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施政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够高效、全面地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任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后者则提醒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帝王的骄纵思想。

【变式训练2】 君主善于纳谏、臣下敢于劝谏突出体现在下列哪一对君臣( B )

A.秦始皇与赵高 B.唐太宗与魏征

C.唐太宗与房玄龄 D.唐太宗与杜如晦

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思考:从这段话中你怎样看晚年的唐太宗?

答案提示 表现了唐太宗晚年具有非常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为了能将国基与帝业稳固下去,他对继承者提出了终其一生而总结出的为君之道,特别是作为封建帝王应该拥有的品德和修养,对国家、百姓的责任。由此也可以说明唐太宗的确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变式训练3】 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 ) 答案 B

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

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

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

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

一、本课测评

1.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答案提示 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因而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其表现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国泰民安。

【变式训练4】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答案 C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导致了该局面的出现

2.探讨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答案提示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代明君。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大大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的升平景象,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很多制度对后世还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唐太宗一生的为君之道,特别是其晚年的反省和总结,也为中国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因此,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变式训练5】 下列有关唐太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答案 B

A.是封建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B.推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开明政策

C.在纳谏、用贤方面为后世帝王作出表率

D.具有极强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判的精神

3.唐朝的文化对朝鲜、日本有什么影响?这与唐太宗实行的对外政策有什么关系?

答案提示 唐朝文化对朝鲜、日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得其僧人、学者慕名而来,接受盛唐文化的熏陶。在朝鲜半岛,中国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得到广泛传播;而日本遣唐使、僧人对唐文化的研究促成其国内的大化改新,大大促进了日本封建化的进程。唐文化对朝鲜、日本的巨大影响恰恰说明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是积极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这非常有利于中外交往的发展和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

【变式训练6】 唐朝时期,周边国家中,大量吸收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 答案 D

A.高丽 B.百济

C.新罗 D.日本

二、学习延伸

1.你认为唐太宗的晚年为什么不愿纳谏了?能不能说他晚年变成了昏君?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提示 ①隋亡的教训远去,魏征的去世等。

②不能。

③应从皇权独尊、束缚力小等角度思考。

2.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宼盗,百姓之仇也。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想一想,你赞同哪种意见?为什么?

提示 回答本题,可赞同任何一种观点。同意第一种观点:把突厥族驱赶回故土,可以缓解突厥对唐朝边境的威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意第二种观点:对突厥族实行羁縻政策,对他们进行教化,施恩威于他们的首领和百姓,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突厥对边疆地区的威胁,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六
《领导引用的名言警句》

温家宝语录 2003-2005年温家宝总理引用的诗文名言: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3年3月18 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 2.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2003年6月29日, 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3.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4. 知屋漏者再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4年3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政治思想。 5.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004年3月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丘逢甲一生以台湾回归祖国为志,渴望祖国“山河终一统”。 6.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2004年3月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当代乡土文学家钟理和《原乡人》中的诗句。 7.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管子·形势解》中这两句古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形象注解。 8.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04年3月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毛主席1935年2月长征途中创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中公教育·成就你的未来 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04年3月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名作《离骚》。 10. 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2005年3月14 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舒尔茨的名言。 11.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12. 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5年3月14 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印度经典《奥义书》。 2006年3月14 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语、诗文和典籍: 13.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招待会开始时,温家宝说。“其中,“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14. 思所以危则安, 思所以乱则治, 思所以亡则存。 ——这句话出自 《新唐书·魏征传》,原句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1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回答两岸关系的问题时温家宝说。这句古语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16.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温家宝说。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受业难,知难不难。” 17. 我想先引用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的老报人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铁和公共汽车”。——在回答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因特网的问题时温家宝说。“自由意味着责任”出自萧伯纳的剧作《人与超人》。 318. 今年是中印友好年,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梵典与华章”,中印文化的交流。 ——在回答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关于中印关系的问题时, 温家宝说。 2005年4月,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印度, 将中印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访问期间,双方宣布将2006年定为“中印友好年”。这是中印两国在两千年的交往史上第一次举行这样的活动。“梵典与华章”出自我国一本学术著作《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 2007年3月16 日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诗文: 19.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温家宝总理在谈到中日两国关系时说。其中,“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召远,招纳远方的人。大意是: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20.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温家宝在谈到民生问题时,借用了诗人艾青的一句诗。这句诗出自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诗作《窗外的争吵》。大意是:开花的大地快乐,因为它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解冻的河流快乐,因为它冲破禁锢、化解磨难、奔流不息。 21. 沉舟侧

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谈到海峡两岸关系时,温家宝引用唐诗。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间赠》。大意是:沉船事件发生后,千帆仍然浩浩荡荡;这里的树木腐败了,那边的树木还十分茂盛。后人用它来形容在腐朽事务即将消亡的同时,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起来。 22. 让每个干部和领导者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语出自《贞观政要·政体》,魏征在与唐太宗关于历代兴衰的对话中引用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早的类似表述出自《荀子》中的《王制》和《衰公》,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孔子家语·五仪解》中也有相似的说法。 23.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温家宝在谈到中国经济存在的机构性问题时说。这一古语出自宋代苏轼的《晁错论》,原文是:“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大意是:天下最难的事, 4莫过于在天下看起来太平和谐,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时候。如果任其发展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恐怕事态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2008年3月18 日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的古语和诗文: 24. 行事见于当时, 是非公于后世——出自 《明太祖宝训》 朱元璋语。 原文为“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2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名句。 26.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大意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 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 人们的言论也不用担心。以上三句均是在回答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诗句。 27.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在谈到抑制物价上涨的问题时温家宝总理说。语出《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28.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在回答台湾记者有关问题时,温家宝总理引用的,是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中的两句。原作全文是:“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南宋灭亡后,郑思肖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这首诗表达的就是对国家统一的愿望。‘下泉’典出《诗经·曹风》。 29.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语出自鲁迅的《题三义塔》。 30.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自《诗经·大雅》,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使命”。 31.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诗品》,原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不断创新诗境。以上两句均是在谈到有关思想解放的问题时温家宝所引用的。 2008年温家宝访美语录: 32. 我希望留给后人两点精神遗产:第一,当遇到灾难时不要退缩,要勇于面对,并且带领人民去克服,这需要坚定、勇气和信心;第二,一个政府,除了对人民的负责、服务、献身和廉洁以外,不应该有任何特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为了人民。 33. 我们即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美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美关系也实现了巨大发展。这一切与其说是历史的巧合,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曾经说过,“时代要求我们大胆地相信,人类经过努力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 2008年汶川地震后温家宝语录: 34. “就是走也要走到汶川” ——到达灾区伊始,温总理部署工作,要求救援要抓紧时间。 35. “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桥梁倒塌,彭州10万群众被堵山中,总理在电话中对救灾人员发怒。 36. “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 37. “早到一秒钟,就可能多拯救一名群众的生命” ——总理多次对救援人员讲这句话。 38. “我给遗体三鞠躬” ——看到都江堰聚源镇中学广场摆放的遇难者遗体,总理心情沉重。 39. “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在都江堰,看见救援人员在废墟里抢救一名被困小学生,总理蹲坐在废墟上对着孩子说。 40. “我应该把你们照顾好” ——总理哽咽着对绵阳地震孤儿刘小桦说。 41. “你们的幸福生活就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总理在川北县看望震灾幸存者。 近几年温家宝其他经典语录: 42.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43. 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 44.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 45. 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 46. 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是因的话,后者就是果。 47. 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48.

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49. 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 50. 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51. 如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抑制通货膨胀,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52. 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必须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来解决就业的压力,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53. 要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有新的突破,重点抓好两个环节:就是扩大内需和自主创新。 54. 我相信13亿人民微笑着面对世界,全世界人民也会微笑着对待中国。 55. 政府及其所有的机构都是属于人民的,遵守宪法及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人的自由、财产和安全。 56. 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公开、透明。 57. 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够进步;也只有人民了解政府行为的真实情况,人民才能给政府以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 58.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59. 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到了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 60. 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应该突出哪些方面呢?我想有三点:第一就是要继续破除迷信,反对本本主义。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第二,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大胆的探索、实验和创新;第三,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 61. 无论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 62. 应对金融危机不仅不能减缓改革,而且要加快改革,因为只有解决机制和体制上的问题,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63.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温家宝4月5日至6 日在河北考察农业和春耕生产时指出。 64.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温家宝总理称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 65.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七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一、重要成语

垂拱而治:___________________

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___________________ 择善而从 :___________________ 善始善终: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___________________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___________________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①________________

貌恭而不心服 ②_______________ 江海下百川 ③_______________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择善而从之 则思正身以黜恶 ④_______________ 智者尽其谋 ⑤_______________ 简能而任之 惧谗邪 ⑥_______________ 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知止以安人 正身以黜恶 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重要虚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___________________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___________________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___________________

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___________________

虽:

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董之以严刑 ___________________

以: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___________________ 虽董之以严刑。 ___________________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___________________ 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垂拱而治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___________________ 五、特殊句式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六、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___________________ 七、一词多义 下:

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________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________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___________ 当:

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____________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_____ ③安步当dàng车:__________ 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____________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______________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______________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___________ 信:

①信者效其忠:_______________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_______________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忌不自信:__________ 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___________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____________

治:

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_____________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___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____ 八、翻译下列语句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3.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5.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魏征进谏故事二则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

(一)

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是不答应,不知是何缘故?”未等长孙无忌答话,魏征接过话头说:“陛下做事不对,我才进谏。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又立即顺从陛下的意见,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岂不违背了我进谏的初衷了吗?”太宗说:“你当时应承一下,顾全我的体面,退朝之后,再单独向我进谏,难道不行吗?”魏征解释道:“从前,舜告诫群臣,不要当面顺从我,背后又另讲一套,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现,而是阳奉阴违的奸佞行为。对于您的看法,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赞赏魏征的意见。(因人而异)

在国家大政方针上,尤其是大乱之后拨乱反正,魏征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时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征:“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需要百年的功夫吧?”魏征不同意太宗的想法,他说:“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象声音立刻就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二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理好呢?”尚书仆射((ye)封德彝嘲笑魏征的看法,魏征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象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太宗听从了魏征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魏征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唐朝原定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一次,为了多征兵巩固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男子全部应征,魏征坚决不同意。他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征举了三个例子。太宗虽然觉得言词尖刻,难听刺耳,但心中仍很高兴,认为魏征忠于朝廷,是以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八
《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

2013年十大语文差错

2013年,国人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24日对此进行了盘点。这十大语文差错主要来源于热点社会新闻事件,其中包括“棱镜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高考等。

1.王立军“服法”并非“伏法”

2013年,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不少媒体报道称:“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其中的“伏法”均是“服法”之误。

其实,“伏法”指犯人已被执行死刑,“服法”则指犯人服从判决。

2.“棱镜门”事件“泄密”不是“泄秘”

二者都有不为人知的意思,但“秘”强调客观上不为人所知,如“秘方”“秘史”“揭秘”等,而“密”则强调主观上不想让人知道,如“密谈”“机密”“泄密”等。

3.温岭“杀医案”误为“弑医案”

2013年10月,浙江温岭市某医院三名医生被患者持刀捅伤,其中一位医生不幸遇难。多家媒体在报道时称之为“弑医案”。

“弑”是古语词,指臣子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医生与患者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不能用“弑”字,只能用“杀”。

4.文职干部误称“文职将军”

李某某涉轮奸案在2013年备受关注,媒体大量报道提及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并冠以“文职将军”头衔。

据悉,在我国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享受将官相应的工资标准、生活待遇,但并没有授予相应的军衔。在我军法规条例中,也并无“文职将军”这一名称。2013年8月,解放军总政治部颁发了《关于规范大型文艺演出、加强文艺队伍教育管理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军队中“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不得称将军或者文职将军”。

5.浙江高考作文题“摆乌龙”,英国作家变成美国作家

浙江省2013年高考作文题出错,把英国作家戈尔丁在《蝇王》中的名言张冠李戴安放到了美国作家菲尔丁身上。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随即认错,并向全体考

生道歉。

威廉·戈尔丁是英国小说家、诗人,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6.央视汉字听写大会将“鸡土从菌”误为“鸡枞菌”

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主考官李梓萌出题jīcōngjūn,荧屏公布的答案为“鸡枞菌”。其实,正确的写法是“鸡土从菌”,“土从”应读“zōng”。鸡土从菌是食用菌,味美如鸡。而“枞”有两读,一读“cōng”,是树木名;二读“zōng”,是地名。安徽省有“枞阳县”。

7.易混淆的字是:“蜇”与“蛰”

8.常写错的字是:“冒”

“冒”人人都认识,但很可能落笔即错,被誉为汉字中的“第一易错字”。“冒”上部下不封口,两短横与左右竖不相连,而许多人错写成“曰”或“日”。

9.常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

2013年经常被混淆的词是“受权”和“授权”。为了解决纠纷,企业或个人有时委托律师全权处理,律师常为当事人发布“律师受权声明”。“受权”即接受他人赋予的权力。而“授权”则是把权力授予他人。

10.街头店招中的常见差错是:“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羊蝎子是大众美食,指羊的脊椎骨,因形状像蝎子,俗称“羊蝎子”。但因蝎、羯形似,不少街头饮食店的店招中,将“蝎”写成了“羯”。

“羯”字有两个意思,一指阉割了的公羊,二指我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匈奴的一个别支,与“羊羯子”毫无关系。

【新闻链接】

自2006年以来,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2012年12月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的“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公布,包含了常读错的字“酵”,也有媒体常会搞混的“酒驾”和“醉驾”,还有明星们经常犯的错,比如大S误用的“贱内”等。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字(应读xuān),因其日常实用性不高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

2006年榜单

《咬文嚼字》公布2006年中国人十大常犯语文差错分别是:

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

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

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发。如:“美容美发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髪”也不能写作“美发”。“发”音fā,是“出发”的“发”;“髪”音fà,是“头发”的“发”。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6.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

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

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

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

10.孟子的“食色,性也”,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2007年榜单

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家父”、“无间道”、“戴上紧箍咒”、“九洲”、“娈童”、“海上升明月”、“碳烧咖啡”、“吋”、“权力”/“权利”、“唇枪舌战”。

这10条差错是从集中收集的500条差错中选出来的,最带有年度特色的、在社会语文生活中意义尤其重大的,很多来自于媒体。《咬文嚼字》杂志还透露,它们将在全国设立100个监测点,监测全国媒体。

比如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问候别人说:“家父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这个差错最典型的案例是朱军在《艺术人生》中的那次

主持节目出错,其实许多文化名人的文章中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随着电影《无间道》迅速走红的佛教词语“无间道”。诸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的用法比比皆是。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来,“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报章上常见的搭配错误还有:“戴上紧箍咒”。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另外,地名中特别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洲”来加以区别。“九州”为中国的代称。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比如:娈童。“娈童”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其实“娈”是形容词,指“美好的样子”,而在“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等新闻中,“娈”字一律被误解为了“侵犯、猥亵”等动词含义。还有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升明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诗的意境。

商品名称中的常见用字错误是:碳烧(烤)。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中之一。

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还有,权力/权利;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是“唇枪舌剑”误为“唇枪舌战”。

2008年榜单

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分别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â误读成了yuâ。2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

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íng àn,但国人普遍将其误读为qīng ān。

高考中,许多中学生使用“震憾”一词形容汶川大地震,正确用词应该是“震撼”。“撼”为手旁,意思是以手摇物。“憾”为心旁,意思是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

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狙击/阻击。2008

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

1.年末全球性金融危机来势汹汹,“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等标题频频出现于报纸、网络上,其实这里的“狙击”应写为“阻击”。“狙击”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才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2.旅游景点爱用繁体字书写名人故居的说明牌,却往往将“故里”误写为“故裏”。“里”字本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

3.社会机构称谓中,“非营利机构”常被误写为“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4.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是:期间,如“期间,我参加了一次考试”。“期间”不能单独放在句首使用,应该写成“其间”。

出版物上容易混淆的成语是:“望其项背”和“望尘莫及”。前者表示差距不大,后者表示相差悬殊。一些著名作家的笔下,竟然也会出现“只能望其项背”这样的病句。

财经术语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有时会被新闻媒体混为一谈。前者是指银行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红楼梦》被影视剧屡屡翻拍,“红学”登上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但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派,一再被讲坛学者们误称为“索引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而“索引”专指图书检索。两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九
《温总理引用名言汇编》

温总理引用的名言名句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3 年 3 月 18 日,温家宝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德新社记者关于工 作风格的提问时,引述中国晚清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句。 2、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03 年 6 月 29 日,温家宝在香港礼宾府出席 CEPA 协议签字仪式后 发表演讲,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 3、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2003 年 10 月 1 日,陕西省 13 万民众受灾于洪水。在看望了灾民后, 温家宝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 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 4、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2004 年 3 月 4 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汉 代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中的这句话,阐述其治政思想。 5、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004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题答 —— 记者问时,引用台湾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作。 6、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同上时间,温家宝总理引用《管子·形势解》中这两句古语,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了形象注解。 谈中日关系: 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 7、 谈中日关系:“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 ——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国有一句古话, 招远在修近, 闭祸在除怨。 这是管子的话……如果说安倍首相去年 10 月访问中国是一次破冰之旅,我希望 我 4 月份对日本的访问将成为一次融冰之旅。(诗词解释:“招远在修近,闭祸 诗词解释: 招远在修近, 诗词解释 在除怨” 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召远:招纳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 闭:堵塞。除怨:消除民怨。大意为: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整治好国内; 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在于消除人怨。) 8、谈中国经济尚不能评功摆好:“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谈中国经济尚不能评功摆好: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 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

构性的问题。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 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诗词解释: 诗词解释: 诗词解释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出自苏东坡《晁错论》的开篇第一句,原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 文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 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意思是: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在天下看起来太 平和谐,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时候。如果任起发展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恐怕事态 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9、温总理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当《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 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 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 第一句是晚清名臣左宗棠 23 岁结婚时在新房门口写的对联:“身无半亩, “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第二句是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句是屈原的 《离骚》 中的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第四句是以“难得糊涂”闻名于世的清朝文人郑板桥的诗作《潍县署中 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第五句“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 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 道德定律”,出自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名著《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后 道德定律” 来成为刻在他的墓碑上的名言。 第六句出自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 “ 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0、 10、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葬我于 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唯有痛哭! 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 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 国有殇。 国有殇。” 于佑任先生(1879-1964)《望大陆》: 这首又被命名为《国殇》的传世佳作

,曾使无数爱国志士热泪流淌。温 家宝总理在他就任国务院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记者有关台湾的问题 时,曾极带感情地背诵了于佑任老人的这一诗篇,令所有在场的国内外记者 为之感动! 11、 此时、此地、此身” 11、“此时、此地、此身” 温家宝到湖南大学看望广大师生并同应届毕业生座谈。他希望同学们记住 6 个字: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 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 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 别人。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12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语出《宋史·王安石列传》 。这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 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所谓“天变不足畏”,即打破 对“天象”的迷信,不再以自然规律的恒定来类比社会秩序;所谓“祖宗不 足法”,是要从前人的历史经验中找到社会发展新的动力,而非全盘固守与 维持;所谓“人言不足恤”,更是宣示了一种革新的决心与勇气,不为各种 流言所动摇。温总理在连任总理之际,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面对亿万人民 的信任与厚望,引用王安石的这一论断,展现出了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 决心与勇气,解读着他“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责 任与情怀,向世人宣示本届政府推进改革的巨大决心。13、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3、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当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温总理说:“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 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 仇。’”“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出自宋代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 。意 思是说,我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 笑泯恩仇。”出自鲁迅先生的<<题三义塔>>,这句话意思是:经历劫难之后 方能显现出真正的兄弟情谊。两个人若是有仇,见了面喝一顿笑两声,拍拍 肩膀就化解了。温总理借来比喻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统一的心情。 14、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14、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时,引用了“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温家宝所引用的两句诗,关键是“维新”和“为新”,但他也 充分注意到在“旧邦”“

与古”传统基础上,如何开拓未来的问题。“周虽 旧邦,其命惟新”,出自《诗经·大雅》 ,大意是“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 却禀受了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只有不断改革开放,中国才能大踏步的继续 前进,焕发青春。“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原 文说的是文艺创作中的体会,说大自然美景难以穷尽,只要深入体察,就能 不断创新诗境。意思是说有些事情好像没有穷尽,反反复复,常常可以见到, 但还是有差异的,其实你现在见到的光景是巳经更新过了的,中国虽然是古 国,但坚持改革开放,可以保持活力,万古长青,永不僵化。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表达发愤图强、坚忍不拔、与时俱进的精 神。 秉承“强不执弱”、 “富不侮贫”的精神, 主张“协和万邦”。 提倡“海 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16、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16、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2004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两岸问 题答记者问时,引用台湾当代乡土文学家钟理和《原乡人》中的诗句。 1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4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时,引用毛主席 1935 年 2 月长征途中创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18、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18、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 ---- 2005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史记·淮南衡 山 列传》。 19、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 19、愿我们同受庇佑,愿我们同受保护,愿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 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文化辉煌。不要仇恨,永远和平、和平、和平。 ----2005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印度经典《奥义 书》。 20、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20、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2006 年 3 月 14 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招待会开始时引 用“兢慎”见唐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 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21、花径不曾缘客扫, 2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006 年 9 月 5 日,在访问欧洲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各国

媒 体采访的开场白中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引自杜甫诗《客至》 。原诗全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2、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22、“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 这句话出自《新唐书·魏征传》,原句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 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23、 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 23、“中国的总理懂得一个道理,就是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 退缩,不言失败。 退缩,不言失败。” 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的提问时说,“其中“知难不难”出自《儒林外史》第 二十二回所引对联“读书好, 耕田好, 学好更好; 创业难, 受业难, 知难不难。 ” 24、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24、“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回答香港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诗句,出自《明太祖宝训》朱元璋语。原文为“自 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 以载之”。 25、 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25、“食之者众,生之者寡”。 税费改革 最重要的是要精简机构和人员――中国古代《大学》中说,生财有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 生之者寡”。 26、“请问开化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 26、 请问开化的大地, 请问解冻的河流” 解决民生问题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记者也许问,什么叫快乐?我 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 27、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 27、“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总理坚定有力的话语,令人振奋。28、华山再高, 28、华山再高,顶有过路尽管华山很高,但其山顶仍有人走过的路。困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困 难再大,也会有迎刃而解的办法。 2010 年 3 月 14 日上午 10 时国务院总理温家 宝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说道:我们要坚定信心,华山再 高,顶有过路。解决困难唯一的办法、出路和希望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深深 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 和起伏。29、亦余心之所向兮, 29、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源自屈原《离骚》。代表诗人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伟大人格。 3 月 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篇十
《温总理说过的名言,面试时候不错哦》

1.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2.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

3.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

4.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是因的话,后者就是果。

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6.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

7.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8.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是一个具有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的国家。

9.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让人们幸福快乐地过得更好,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在世界赢得应有的尊严,我愿献出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

10.他们(网民)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11.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

12.要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有新的突破,重点抓好两个环节:就是扩大内需和自主创新。

13.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14.我们所说的公共服务,就是要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15.要使政府的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这就需要公开、透明。

16.只有政府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情况,它才能够进步;也只有人民了解政府行为的真实情况,人民才能给政府以有力的支持和合理的批评。

17.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18.我一直很重视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19.中国是一个既老又新的国家,五千多年来,中国的前进是同它不断的变革维新分不开的。

20.“什么叫本色?”温总理为我们作出了诠释,那就是“求真、特别叫真,有时候有点犟,不计较生活,热爱科学,热爱祖国„„

21.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22.有人可能会问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还要进行多久,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将永不停止,一直到中国现代化的成功,到了那时也还需要解放思想。


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魏征的名言有哪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魏征的名言有哪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3085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