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鲁迅人性的名言

鲁迅人性的名言

2016-01-14 10:37:4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一《鲁迅先生名言选》 ...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一
《鲁迅先生名言选》

鲁迅先生名言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从来如此,便对吗?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选自天津社会科学院《鲁迅警世名言》一书。)

鲁迅的当代价值

张梦阳

现在有些人极力否定毛泽东,同时也诋毁他对鲁迅的评价。尽管我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也持批评态度,并曾经深受其害,但在对鲁迅的评价上,却仍然感佩毛泽东的智慧。

古希腊大思想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我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而其中的大半又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鲁迅研究。走在人生最后途程的时刻,一个问题总在我的心中萦绕:我为之贡献出大半生的鲁迅研究有没有价值呢?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要问,鲁迅在当代还有没有价值呢?如有,那么我的人生也有价值。如没有,我的人生真是白过了。

否定性的回答是经常听到的。一次老同学聚会,一位还当过图书馆馆长的同学就说我陪了鲁迅一辈子,是“亏”了。还有一次,一位学林业的老教授一听说我是研究鲁迅的,马上不屑地说:“鲁迅跟他亲弟弟还打架呢,有什么可研究的。”

对此,我默默无言,只感到悲凉,想到郁达夫《怀鲁迅》中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

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那么,鲁迅究竟有没有价值呢?如有,价值又在哪里呢?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

在各种探索中,自然是毛泽东的回答影响最大。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现在有些人极力否定毛泽东,同时也诋毁他对鲁迅的评价。尽管我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也持批评态度,并曾经深受其害,但在对鲁迅的评价上,却仍然感佩毛泽东的智慧。因为在众多的文化人无视甚至诋毁鲁迅的时候,毛泽东和瞿秋白竟能力排众议、慧眼识珠,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不管怎样,都是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慧。

不过,我觉得不能止步不前,还须做进一步的阐发: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认为:一言以蔽之,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用长一些的话解释,就是: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仆,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悟性,则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而理性,则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

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启悟人们为改造自身和本民族的精神以及整个人类的人性而努力。

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是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总之,鲁迅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倾心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他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日本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丸山昇等鲁迅学家对鲁迅“抗拒为奴”思想的共鸣就是明证。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一个读鲁迅的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二
《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1、(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创

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灯下漫笔》

普及指数:★★★★ 深刻指数:★★★★★★

鱼语:千百年来,无数的的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穷尽一生苦苦探索人类历史的规律,答

案可以说五花八门。然而鲁迅独辟蹊径,指出了人类历史其实只存在三个时代,就是想做奴

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没有奴隶的时代。而过去的中国实际上只有前面

两个时代,第三样时代则需要现代的青年去努力奋斗。鲁迅对历史的这一概括,可以称得上

是简单明了的天才创造。那么今天,我们生活在哪个时代呢?我们青年人都在做些什么呢?

凭借超出五星级的深刻指数,位列榜首。

2、救救孩子!——《狂人日记

普及指数:★★★★★ 沉痛指数:★★★★★

鱼语:《狂人日记》揭示了中国数千年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

几乎没有不记得这样一个情节:狂人在翻开历史的时候,见到每页都写满“仁义道德”几个

字,可是研究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到满本都写着“吃人”二字。中国人从一出生时起就要

接受所谓的“仁义道德”的教育的,其实,不过是在教授着如何吃人罢了。然而,没有吃过

人的孩子,或许还有。鲁迅通过狂人的嘴巴喊出了: “救救孩子!”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纪念刘和珍君》

普及指数:★★★★★ 悲壮指数:★★★★★

鱼语: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为他遇害的学生写了一篇悼念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在这

句句是血,字字带泪的千古名文中,鲁迅歌颂牲者为“真的猛士”,而蔑称自己是“苟活者”。

鲁迅称他们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哀痛者,即为自己的民族的贫弱而哀痛;幸福者,

即为自己能够献身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幸福。鲁迅的这篇文章,保存了那个时代一幅全新的妇

女的影像。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4、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普及指数:★★★★★ 激愤指数:★★★★★

鱼语:一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大屠杀已经令人惨不忍睹了,一些流言家们还要撰文

对手无寸铁的请愿者进行无端诬蔑。鲁迅为此激愤的说道:“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

息的缘由了。”然而鲁迅在此提出了他的预言:沉默过后,不是爆发就是灭亡。鲁迅的预言

其实也是忠告。可是,专制制度是一种容易让人上瘾的制度,多少人明白了鲁迅的忠告,又

多少人在意了鲁迅的忠告。

所以,民众在政府门前喋血的事总在不断发生。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普及指数:★★★★★ 鲜明指数:★★★★★

鱼语:这是高度概括鲁迅一生的诗句。柏杨说鲁迅只有战斗性,而缺乏包容性,该罚他背诵

这句诗一万遍。其实战斗性和包容性并不矛盾,只是实施对象不同罢了。一个人只知爱,不

知恨,那是没有是非的滥爱;一个人只有恨,没有爱,那就已经走上了反人类的邪路了。鲜

明的爱憎,正是鲁迅丰富性的体现。

据说现在青少年学生最恨的就是鲁迅,冤哉,鲁迅最爱的就是你们啊!

6、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普及指数:★★★★★ 哲理指数:★★★★

鱼语:《故乡》中,“我”希望将来宏儿和水生不要再像“我”和闰土那样相互隔膜起来。然

而这希望又是那样的茫远。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这样的希望,是不是也会变成现实呢?鲁迅

在文末用路来作比喻告诉我们答案。

其实地上本没有民主,追求的人多了,也便„„

7、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死》

普及指数:★★★ 决绝指数:★★★★★

鱼语:鲁迅死前,希望爱人“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希望儿子长大后“莫做空头文学家”,

希望朋友“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但是对于怨敌,鲁迅则强硬的指出:“让他们怨恨

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呵呵,鲁迅最为“正人君子”所诟病的正是这句话。其实,我发

现所有人都没有明白这句话中的“也”字的含义。鲁迅的潜在意思是说,如果我死了,他们

就没有怨恨了,那么我也可以宽恕他们。但鲁迅对人性的了解是很深的,他知道自己死后怨

敌必然鞭尸不断。如果现在表示了宽恕他们,死后他们就心安理得的鞭尸了。不如,给他们

留点骨鲠,让他们鞭尸时不那么舒服自在。果然,鲁迅死后,怨敌们提到他时往往吞吞吐吐,

既想鞭尸,又想立一座客观公正的牌坊,搞得浑身不自在,正是这句话的威力。

死诸葛吓跑活司马,鲁迅辈也!

8、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

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普及指数:★★★ 激励指数:★★★★★

鱼语:很多人说,鲁迅老是把中国人骂得一文不值,好像中国人是低等民族一样。其实实在

是冤枉。鲁迅是民族的精神医生,当然主要的任务是指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出什么了毛病。如

果我患了癌症去看医生,医生却告诉我我的手还能活动,脚还能走路,嘴巴还可以吃饭,没

事,回家睡觉去吧。砰!这样的突然RRR5医生我死前首先把要他给枪毙掉。鲁迅是不是认

为我们中国人一文不值呢,《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很好的答案。

9、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

就是中国的脊梁!”

普及指数:★★★★★ 争议指数:★★★★

鱼语:其实这是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在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提起。直到八十年代后期至九

十年代初期,把鲁迅拉下神坛成为一种潮流时,好像首先是一位语文老师发难,拿出这句作

为例子,说明鲁迅的文章也有病句。从此,关于这句是否病句就一直争论不断,而这么一句

很平常的句子,也摇身一变成为妇孺皆知的经典名句。

鲁迅在地下窃笑:在我的身后,可以看见两个争论不休的傻子,一个不知道我写了什么,还

有一个也不知道我写了什么。

10、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

普及指数:★★★★ 哲理指数:★★★

鱼语:鲁迅不是哲学家,鲁迅带有一定哲理的句子其实都不算很深奥,这句也是。但是因为

比喻得很恰当,很贴切,所以流传很广,引用很多。鲁迅说这句话,原是批评汉字难写难学,

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但联想到鲁迅一生,他确实也深受浪费时间之害。很多青年作家热爱

鲁迅,经常把稿子寄给他。但是有些人总是写得很潦草,让他看着吃力;有些把初稿给他,

让他改得吃力;有些要求把稿子发表出去,鲁迅不仅要帮他改稿,还要把稿子誊抄好。鲁迅

为了扶持青年作家,常常不顾有病在身,默默的忍受了。

有时候,浪费别人时间的人,虽然谋了别人的财害了别人的命,自己却往往一无所获。

先觉者与群众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

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张着嘴看剥羊,

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世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

愉快也就忘却了。

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只好使他们无戏可看倒是疗救„„

《坟·娜拉走后怎样》

人类是喜欢看看戏的,文学家自己来做戏给大家看,或是绑出去砍头,或是在最近墙角下

枪毙,都可以热闹一下子\。且如上海巡捕用棒打人,大家围着去看,他们自己虽然不愿意

挨打,但看见人家挨打,倒觉得颇有趣的。

《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关于奴隶与奴才

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

还可笑。

《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国民性批判

“你自以为你是‘人’,我却以为非也。我是畜类,现在我就叫你爹爹。你既然是畜类

的爹爹,当然也就是畜类了。”

《华盖集·论辩的灵魂》

暴君治下的臣民,大抵比暴君更暴;暴君的暴政,时常还不能餍足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欲

望。

……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薄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玩赏,很慰安。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

„„西班牙是人和牛斗,我们是使牛和牛斗。

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军阀们只管自己斗争着,人民不与闻,只是看。

然而军阀们也不是自己亲身在斗争,是使士兵们相斗争„„

……

然而人民一任他们玩把戏,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 *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一、鲁迅旧体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三
《必修一 表达交流 人性光辉 走近鲁迅》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四
《鲁迅经典语录》

鲁迅经典语录.txt我不奢望什么,只希望你以后的女人一个不如一个。真怀念小时候啊,天热的时候我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光膀子!翻出鲁迅的名言,才发现我国一个世纪以来在原地踏步1,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 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 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2.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三年     3.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填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忽然想到》一九二五年     4.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能打这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碰壁之后》一九二五年     5.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汉重孝廉有埋儿刻木,宋重理学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且夫』『然则』。总而言之:那魂灵就有做官──行官势,摆官腔,打官话。」《学界的三魂》一九二六年     6.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谚语》一九三三年     7.其实,中国人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胡涂,误认他为肥胖。《立此存照》一九三六年     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孩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杂感》一九二五年     9.酷的教育,使人们见酷而不再觉其酷,例如无端杀死几个民众,先前是大家就会嚷来的,现在只是如见了日常茶饭事。人民真被治得好象厚皮的,没有 感觉的癞象一样了,但正因为成了癞皮,所以又会踏残酷前进,这也是虎吏和暴吏所不及料,而即使料及,也还是毫无办法的。」《偶成》一九三三年     10.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 遇

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文艺 与政治的歧途》一九二七年     11.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2.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 sù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 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4.谁说中国人不善于改变呢?每一新的事物进来,起初虽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会改变。不过并非将自己变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将新事物变得合于自己而已。」《补白》一九二五年    15.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 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 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注:本文选自《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16.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

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的。●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错的。然而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药》里面的一句:“一摸,硬硬的还在”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所以所有的文字都显得空虚!正经有余,胡说不足。鲁迅语录 (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致赖少麟》一九三五年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说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随感录四十一》一九一八年 (3)「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甚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4)看罢,他们是战胜军国主义的,他们的评论家还是自己责备自己,有许多不满。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不满》一九一九年 (5)「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6)「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六年 (7

)「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二》一九一九年 (8)「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9)「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10)「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11)「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即恐惧颤抖),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一九二六年 (12)「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13)「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4)「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妙不可言。」《随感录三十九》一九一九年 (15)「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一九二五年 (16)「中国人不但「不以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以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

」《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17)「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为翻译辩护》一九三三年 (1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一九二六年 (19)「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一九一八年 (20)「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21)「愈是无聊赖,没出色的脚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片,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古书与白话》一九二六年 (22)「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23)「中国人没记性,因为没记性,所以昨天听过的话,今天忘记了,明天再听到,还是觉得很新鲜。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坏了的事,今天忘记了,明天做起来,也还不是「仍旧贯」的老调子。」《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24)「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25)「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转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随感录二十五》一九一八年 (26)「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27)「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可恶罪》一九二七年 (28)「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五
《鲁迅的墨学观》

40鲁迅的墨学观

薛柏成

(吉林师范大学,  摘要:。鲁迅忧国忧民及关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苦行救世思想、,同时鲁迅创造性地转化了墨家的思想,并把它。研究鲁迅对墨家思想的取舍与转化,探讨鲁迅思想与墨家思想的关联性,对墨家思想及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思想;墨学观;墨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8-0040-05

  鲁迅思想中有很多来自中国传统墨家思想的内容。鲁迅思想受墨家影响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其中包括近代“墨学复兴”以及五四反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鲁迅少年时代家庭变故和对下层人民的接触也为他接受墨家思想提供了可能。鲁迅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也受其老师章太炎墨家思想的影响,鲁迅的杂文素以讽刺的笔致见长,讽刺的矛头穿过中国社会的世态人心直指其背后以儒学传统为中心的中国历史。这种批判的眼光和尖锐的笔锋正是受章太炎墨家思想的影响。

鲁迅思想中的坚韧与不妥协、正义与公平、民主与科学等内容与墨家的兼爱、平等、为民谋利的思想有许多一致性,同时鲁迅的墨学观创造性地转化墨家的兼爱、非攻、贵义等思想价值,与墨家学说保持了最为深厚的思想联系。

一、鲁迅墨学观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鲁迅反传统思想主要是反对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思想,而以“平民文化”著称的墨家思想一直受到旧时代统治者的冷落,其自然会成为鲁迅反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鲁迅墨学观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1.鲁迅吸收与改造墨家“兼爱”等思想,形成了其忧国忧民及国民性改造思想

鲁迅的忧国忧民思想受到墨家兼爱思想较大的影响。墨家认为“兼爱”就是要人们爱人如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墨子・兼

)而且特别强调爱人就是利人,应该做到“爱中》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

)从而使人们做到强不欺弱,富不侮贫,贵不傲贱。爱人与爱己是对等互报人。”(《墨子・尚贤下》

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在鲁迅的伦理观念中,也有着与墨子极为相近的思想。墨子的“兼爱”、“互利”思想对他有重要的影响。许寿裳回忆说,1902年在东京弘文学院与鲁迅初识时,发现鲁迅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

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在讨论中,鲁迅认为他发现中国

①鲁迅认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重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

②。于自他两为,“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

利,正是墨子“仁,爱也。义,利也”思想的现代通俗说法。基于这样的伦理观,鲁迅难做“乏同

③情心多残忍性”的看客,对“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

的“正人君子”极为鄙夷,而对困窘艰危的人,则伸出援助的手。

④“鲁迅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俯首甘为孺子

牛”所体现的是他对祖国、人民的博大深沉的爱”思想。鲁迅爱祖国、爱人民,对民族前途的忧患使他“、朋友、亲人、老师、学生、子女。:“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

⑤“故园。,”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

“宇,无情未必真豪杰”,才是他最真实最感人的心声。爱得深所

以恨得坚决、。鲁迅的伟大就在于他对人民一往情深的爱。鲁迅不仅是这么说,而且也是这么做的。他的夫人许广平在所写的《欣慰的纪念》一书中曾经透露:鲁迅讲自己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血。

鲁迅在吸收墨家兼爱思想的同时,以提升国民精神为己任,恪守“立人为本”。“立人为本”思想,是鲁迅对墨家平民思想进行改造利用的一个例子。他认为第一紧要的事情,是改变人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决心放弃仙台医专学业,投身文艺活动,他转向改造国民性,感受于同胞的愚弱,感悟到“立国”必先“立人”。所以,我们认为鲁迅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受到了墨家“兼爱”思想较大的影响。

2.鲁迅吸收与改造墨家“有力者疾以助人”思想,形成了其苦行救世思想

墨家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

)鲁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吸收了墨家的苦行济世思想。鲁迅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上》

对墨家苦行救世、身体力行的精神大加赞同,他曾说过:“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言则为儒,行则为墨。”鲁迅反对虚言逞辩,而重视亲身践行。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墨子,亦鲁人,名翟。盖后于孔子百三四十年(约威烈王一至十年生),而尚夏道,兼爱尚同,非古之礼乐,亦非儒。有书,七十一篇,今存者作十五卷。然儒者崇实,墨家尚质,故《论语》、《墨子》,

⑦寥寥数语概括墨学主旨,但对墨学的倾心或许并非由于其思其文辞皆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

想,而在于实践其学说的方法及所表现的兴天下之利而“摩顶放踵”“赴汤蹈火”的墨者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这些内容在《故事新编》中为鲁迅创造性地转化墨家思想价值,在融会古今中外价值的基础上探讨现代人及现代伦理精神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鲁迅小说《理水》里的大禹,作为墨家的代言形象,“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忙于治水,体现的是苦行济世的精神。大禹是墨家学派推崇的“大圣”,大禹的人格精神是墨家所推崇的人格精神。《理水》的题材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作品一方面叙写了考察大员的腐败和文人学者的无耻,一方面描述了大禹忘我地为民除害兴利的感人事迹,运用对比手法塑造出一个公而忘私、拼命硬干的古代

陈漱渝:《现代贤儒———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北京:台海出版社,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998年。57页。298页。87页。

英雄形象。大禹的性格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尚空谈,注重考察实情,敢于改变祖宗成法等。但最突出的是他那“孽孽”不息为天下的崇高品质。他看到洪水滔天,“下民都浸在水里”,心急如焚。为了平息洪水,他“讨过老婆,四天就走;生了阿启,也不当他儿子看;风里雨里,四处奔波;得了

①。小说描写的是大禹的事情,从鲁迅对《‘鹤膝风’,也不肯休息”理水》的创作可以看出是对墨家

思想精神的肯定和赞扬。虽然墨家思想具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墨家学说是先秦时期最具人民性的一种学说,同时墨家的兼爱学说与西方的博爱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理水》以肯定和赞扬墨家学说和墨家人格精神的原因。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欺骗,。”,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②“有为民请命的人,。”中国的脊梁”的论点是鲁迅与墨家

,鲁迅终于找到了个人的道德完整性和社会责任感、个人的内在;这种“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较之儒家的割裂道德与事功,道家的割裂思想与行动,显然,更能为鲁迅的文化选择提供支持和启示。所以从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理水》、“中国的脊梁”所体现的无疑就是墨家所提倡的“有力者疾以助人”的精神。

鲁迅不光在思想上与墨家的苦行济世思想一致,并且是身体力行的表达着墨家的行为方式。鲁迅

③许广平在鲁迅灵前的献为民代言,为民做主,鲁迅说自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辞这样回忆鲁迅,“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这是鲁迅身体力行对济世思想的生动写照。他写出了不少深刻反映民众艰难困苦、受欺受害的现实主义杰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火一般的热情关爱他们、亲近他们,坚持说真话、道实情,敢于真实反映民声、民意、民情。1930年代初华岗在山东被捕入狱,夫人葛琴为了援救而向鲁迅借款,鲁迅慨然相陈。当时在场的内山完造担心鲁迅受骗,鲁迅说:“在这时候,如果你有钱,就不能拒绝。不论怎么样也应该帮助,这是中国人的传统。”鲁迅为受伤的车夫送药治疗,对素不相识的青年无私帮助,这正是墨家身体力行的伟大思想的再现。

3.鲁迅吸收与改造墨家“贵义”“非攻”等思想,形成了其独特的“侠义观”

墨子认为“万事莫贵于义”,在遭受到不公正的欺凌时,则有必要进行合理的反抗。这使得墨家普遍讲求勇武自强,如陆贾《新语》所谓“墨子之门多勇士”。《淮南子・泰族训》里也说:“墨子

④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墨家门派重侠义、轻死生的品格。服役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对于此等态度,鲁迅显然也是颇为心仪的。鲁迅的叛逆性格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那就是先秦墨家质直严峻的殉道气概,其思想渊源当是墨家侠义思想。就鲁迅作品《摩罗诗力说》中的人物形象而论,他们大多刚烈勇猛、侠肝义胆、雄强悲壮、命运多舛,为达理想,将生死置之度外。譬如,拜伦作品中的人物,“皆禀种种思,具种种行,或以不平而厌世,远离人群,宁与天地为侪偶,如哈洛尔特;或厌世至极,乃希灭亡,如曼弗列特;或被人天之楚毒,至于刻骨,乃咸希破坏,以复仇雠,如康拉德与卢希飞勒;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堂祥。其非然者,则尊侠尚

⑤。义,扶弱者而平不平,颠仆有力之蠢愚,虽获罪于全群无惧”

鲁迅明确提出了“墨子之徒为侠”的命题并勾勒出了“侠”的变迁史,第一次将孔子与墨子的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73页。第72页。

思想做了鲜明细致的区分:“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儒者,柔也’,当然不会危险的。惟侠

①鲁迅的侠义思想和古代墨家思想是一脉相老实,所以墨者的末流,至于以‘死’为终极的目的。”

承的,侠义精神的传统内涵,是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侠义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为国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鲁迅历史小说《铸剑》及作于1929年底的杂文《流氓的变迁》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铸剑》的主要情节之一是侠客宴之敖者为眉间尺报仇。他替人报仇、勇于献身的动机,不是为了博取“仗义”或“同情弱者”的美名,而是为了兼爱天下、解人困厄。如《中的一段:“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唉,孩子,,“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我只

②不过要给你报仇!”

《铸剑》“的形态,鲁迅在融会古今中外价值的基础上,综合尼采、的思想气质,创造了自己的“侠义观”,经他传承的侠义精神,,已非早期侠义精神的见义勇为、除暴安良,而发展为为国为民、、杀身成仁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他的历史小说《非攻》就是一个明证。《非攻》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非攻》中的墨子,是一个以民为本位的思想家的形象,作品写他衣衫褴褛、脐手服足,然而却又勇敢、机智,充满忘我的精神。《非攻》肯定了墨家学说并赞扬墨子的人格精神,从生活细节、事功经验、外交智慧、精神品质各方面作传神的“速写”,塑造一个“为万民兴利除害”、为制止不义的侵略战争、“勇于振世救弊”的仁、智、勇、信的侠义形象。

二、鲁迅墨学观的历史启示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西方先进科学思想文化的传入,使鲁迅接受了中国传统墨家思想,但鲁迅在对墨家学说加以吸收借鉴时,还是做了必要的取舍。例如,他有意剔除了墨家学说中的维护专制统治与迷信天道的思想。显示出鲁迅对于墨家学说所采取的一种积极态度。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鲁迅本人就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的一位具有浓厚现代意识的墨家学派之真正传人。

鲁迅并不是简单地认同墨子思想,而是从中西文化比较的高度,从墨子与西方文化的某些相通性上有所批判、吸收。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状况是有深刻了解的。因此,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通过历史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弃儒、道而扬墨,以反传统的态度重估了传统文化,其意义是值得重视的。鲁迅对传统民族文化抱着基本否定或批判的态度,对现实生活采取了阶级斗争的立场或借助西方哲学文化,搜集、挖掘民间文化的精髓与糟粕,以取得现代审美批判的价值尺度;或借助科学民主思想,以启唤民众反抗暴政,救国自立。

鲁迅文化代表的是精英文化的内容,但受墨家平民思想的影响,站在平民的立场说话,为平民创造利益,他是从民众的视角观看着世界,在思想上上升到了指导中国思想进步的高度。鲁迅思想中平民精神与精英精神的有机结合,给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提供了借鉴。文化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阶级社会的文化,有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之分,“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文化’。所谓两种文化,就是指的剥削阶级的文化和被剥

③正确处理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构建当今和谐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削阶级的文化。”

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是按阶级性质将文化进行的分类,两者的特点主要在于精英文化是统治阶层推崇

的符合统治者意图的文化,而平民文化是产生于民间的被统治者的文化。一个民族的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产生于共同的经济和政治背景之下,必然有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相对于精英文化而言,平民文化、大众文化的特点应该是具有广泛性,流动在民众之间被民众信奉的文化,平民文化不具有主流文化的支配地位。关于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学界早已展开,传统思想文化的应用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如将封建社会的文化内容全盘挪用到当今社会是行不通的,即使是把当今发达的文化运用到仍然是落后的原始部落同样是不适宜的,思想文化的应用要与时俱进,想的联系,即是鲁迅对现实社会作出的反映,,一定的高度,变其为社会所用的文化内容。保留与抛弃尤为必要。

。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吸收传统文化的方法上,,鲁迅的平民视角和鲁迅精神的精英成分,。

综上,,要求必须重视平民文化,打破文化知识垄断,使文化回归于平民阶层中。需要将利与爱联系起来,使利成为爱的助力、贤人政治、以“兼爱”为理论基础的“和平主义”、“强本节用”的经济生产观都是以人为本的平民文化,因而,文化内核中的继承性要求在当今时代,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共生共存,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合而成。鲁迅的墨学观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思考,是对解救中华民族在思想上的尝试。对这一尝试的探讨,对今天把“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有机对接,优化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消融西方文化,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张利明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六
《名言名句》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四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上邪下难正,众枉不可矫。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二 刘邦《大风歌》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维《使至塞上》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五 李白《望庐山瀑布》 岳飞《满江红》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陆游《游山西村》 杜牧《遗怀》 何承天《上邪篇》 李清照《绝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雨。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玉人何处教吹箫。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我以我血荐轩辕

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中亡。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水浒传》 白居易《琵琶行》 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陆游《夜泊水村》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杜甫《曲江》之一 白居易《暮江吟》 鲁迅

杨万里《小池》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李商隐《乐游原》 杜甫 鲁迅 《水浒传》

《木兰诗二首》之一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州生气恃春雷,万马齐喑究可衰。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 李白《将进酒》 苏轼《蝶恋花》 白居易《琵琶行》 于谦《石灰吟》 柳宗元《江雪》 《诗经》

岑参《白雪歇送武判官归京》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赵翼《论诗》 俞文豹《清夜录》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之一

《论语·颜渊》 《论语·述而 毛泽东 曹操

杜甫《月夜忆舍弟》 屈原《离骚》 王勃《滕王阁序》 杜牧《江南春绝句》 李开先《宝剑记》 《史记·苏秦列传》 林升《题临安邸》 陶渊明《移居》 杜甫《蜀相》 《论语·子罕》 苏轼《水调歌头》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毛泽东

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琵琶行》 冯梦龙《古今小说》 苏轼《洗儿》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详《过零丁洋》

留取丹心照汗青。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唐·李白《送友人》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水槛遣心》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唐·王维《观猎》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温故而之新,可以为师矣。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唐·温庭筠《望江南》

肠断白蓣洲。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宋·周敦颐《爱莲说》 《乐府诗集·木兰诗》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唐·白居易《卖炭翁》 《论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晏殊《浣溪沙》 宋·朱淑真《生查子》 唐·王翰《凉州词》 唐·杜牧《秋夕》

唐·高(马并)《山亭夏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杜牧《泊秦淮》 唐·郑谷《淮上与友人送》 《左传·曹刿论战》 唐·刘禹锡《乌衣巷》 唐·李白《子夜吴歌》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黄巢《题菊花》 宋·李清照《武陵春》 唐·杜甫《望岳》 唐·杜甫《咏怀古迹》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史记·张仪列传》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徐霞客 《晋书》 《武王伐纣平话》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彼得斐诗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品德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清·吴梅村《圆圆曲》 朱熹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论语·微子篇》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宋·文天祥《扬子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晋·陶渊明《饮酒》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 《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名言警句之成功篇

大胆尝试是成功的一半。 ——英国谚语

成功之路无他,凡事全力以赴,不可存沽名钓誉之心。——朗费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贺拉斯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惠特曼 名言警句之失败篇

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拿破仑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

名言警句之幸福篇

任何幸福,都不会十分纯粹,多少总掺杂着一些悲哀。 ——塞万提斯

通往幸福的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享乐和奢华生活。 ——叔本华

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 ——谢乐 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 ——梭罗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雨果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罗曼•罗兰

心满意足才是世间最大的幸福。 ——阿狄生 名言警句之奋斗篇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 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里。——王尔德 名言警句之意志篇

丈夫四海志,安可辞固穷。 ——杜甫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伟大的目标产生于伟大的毅力。 ——斯大林

名言警句之创造篇

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 ——舒曼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上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七
《名言警句整理》

名言警句之成功篇

大胆尝试是成功的一半。 ——英国谚语

成功之路无他,凡事全力以赴,不可存沽名钓誉之心。——朗费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贺拉斯

名言警句之失败篇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惠特曼

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霍奇斯

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拿破仑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 ——毛姆

名言警句之幸福篇

任何幸福,都不会十分纯粹,多少总掺杂着一些悲哀。

——塞万提斯

通往幸福的最错误的途径,莫过于名利、享乐和奢华生活。

——叔本华

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 ——谢乐

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 ——梭罗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雨果

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会变得没有目标。——罗曼?

罗兰

心满意足才是世间最大的幸福。 ——阿狄生

名言警句之奋斗篇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贝多芬

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里。——王尔德

名言警句之意志篇

丈夫四海志,安可辞固穷。 ——杜甫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吴敬梓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

的顶点。 ——马克思

伟大的目标产生于伟大的毅力。 ——斯大林

名言警句之创造篇

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 ——舒曼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上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名言警句之智慧篇

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 ——狄德罗

名言警句之才能篇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名言警句之求知篇

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马克思

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 ——培根

不学无术的人的想像力不过只有翅膀没有脚。 ——富兰克林

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 ——加里宁

书,要算是人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高尔基

名言警句之谦虚篇

真正的谦虚是最崇高的美德,是美德之母。 ——丁尼生

妄自尊大只不过是无知的假面具而已。 ——伏尓泰

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契诃夫

任何时候也不要认为你什么都懂。不管别人怎样称赞你,你时时刻刻都要有勇气对自己

说,我是个门外汉。 ——巴甫洛夫

名言警句之机遇篇

生命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时机从不会出现两次。必须当机立断,不然就永远别要。 ——罗曼?罗兰

你应该寻觅机遇,而不能静候它来敲你的门。——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名言警句之友谊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友谊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巴金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 ——西塞罗

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珍惜的生命。

——索福克勒斯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纯洁的朋友。

——爱因斯坦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忘不掉。 ——纪伯伦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

名言警句之尊严篇

名誉,务必争取;尊严,不可丧失。没有名誉,就是默默无闻,这只是一种消极现象;

但,丧失了尊严,就是羞耻,这就具有积极品格了。 ——叔本华

我们的尊严不在于我们做什么,而在于我们懂得什么。

——桑塔亚那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毛姆

无论是别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 ——毕达哥拉斯

真有血气的人,既不曲意求人重视,又不能忍受忽视。

——拜伦

名言警句之宽容篇

得饶人处且饶人。 ——曹雪芹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屠格涅夫

化敌为友者的广阔胸怀,能承担整个世界。 ——瓦鲁瓦尔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

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 梭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八
《鲁迅与高尔基文学比较》

题目:鲁迅与高尔基文学比较

姓名:李梦玲

学号:201130280132

班级:1132801

鲁迅与高尔基文学比较

摘要:所谓时世造英雄,相同的时代背景,造就类似的文学人物。鲁迅,他一生重在唤起国民的意识,一生用尖锐的笔杆写下了不朽的著作,类似也产生了代表旧时代爱国精神的高尔基。

关键词:鲁迅,高尔基,文学

从《阿Q正传》到《孔乙己》,从《药》到<《狂人日记》,从《彷徨》到《呐喊》。鲁迅先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及“我吃的是草,而挤出来的是奶”的至理名言,他一生都为改变着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疾病的状态疾苦而激发了他弃医从文的念头,此后,他决心用自己手中的改变中国的思想,他就是具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进步开放进步的伟大文学家鲁迅,同时代也出现了伟大文学家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曾被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最伟大的代表者》。他外国并没有这样的作家,他们的角度和鲁迅都不同,虽然批判现实但并没有将根节点归到国民性上,比如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只是反应一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而鲁迅并不是一个支持共产党的革命者,他只是在情感上比较同情共产党(这里的同情不同于怜悯)有人将鲁迅与高尔基相提并论,称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这是因为他们都关注底层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擅长于写小人物的故事,有着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等,在这一点上他们确实有相似之处。二者 生活在相同时代的背景之下,几乎类似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们相同的精神内涵,19世纪末20年代初的中国,俄国都处于内忧外患的痛苦转型时期,就在这时,高尔基从社会底层中走出来,以“霸气”的语言和不可阻挡的锐气,喊出了这个社会全部的苦闷与挣扎,希望与苛求,而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鲁迅用自己的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他的作品常常直入人生生活困境,反应奴隶,下等阶级人民等的需求。 为此,产生了代表着各种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作家——鲁迅与高尔基。鲁迅被誉为“文化革命的旗手”。而高尔基则被称为“俄罗斯政治革命的、暴风雨的使者与宣传者”。被称为“中国的鲁迅”。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关注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平民,在他们的作品中,通过“社会与人”的矛盾形式,对本民族的国民性弱点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但是由于民族特征和个人精神的气质不同,他们的文化抉择,信仰与追求具有一定的差异;

(一)不同创作特征

高尔基的创作特征方面,他一贯强调文学必须用“形象来影响读者。”早在1904年,他在给位青年作家信中指出:“一般说来,必须避免多用字句,要用更多的形象来影响读者。”比如他说“您对城市的描写是出色的,这正是用形象啊!无论字句怎样优美,形象总比字句给人印象深刻些,”①高尔基还说:“在诗篇中,在诗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必须是形象-即表现在形象中心的思想,他比披着字句外衣,尤其比披着过分陈腐的字句的外衣的思想更为有力。”②高尔基常说:“作家必须把他头脑中所想的东西

描绘出来,而不是叙述出来”。除此之外,高尔基还反对把文学作品写成哲学论文,他说:“真正的诗,是很少谈论哲理的,他着于大发议论”。③“当一个文学家在现代文学中开始以哲学,辩证法或唯物论的方式讲话时,他就糟糕了,”同时他还说:“不要教训作为读者的我,要给我出色,精明的形象。至于结论,我自己会思索出来的。”④总之,“要把你的见解,你的观念体现出来,要用形象把他表现出来。到那时候,读者也许才你能严肃地对待您的作品。”

鲁迅的创作特点:他一生重在唤起国民的意识,对国民麻木不仁的劣根性给予沉痛而尖锐的揭露,外国并没有这样的作家,他们的角度和鲁迅都不同,虽然批判现实但并没有将根节点归到国民性上去。比如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只是反应一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而鲁迅并不是一个支持共产党的革命者,他只是在情感上比较同情共产党。有人将鲁迅与高尔基相提并论,称鲁迅为“中国的高尔基”,这是因为他们都关注底层人民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擅长于写小人物的故事,有着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等,在这一点上他们确实有相似之处。 高尔基创作风格: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中期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后期揭露帝国主义战争的掠夺本质,还建立了“帆”出版社,致力介绍俄国民族文化高尔基的写作特点:

⑴ 多视角的描写方法

《童年》术上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去描写。作品主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例如对于阿廖沙父亲这死的一段描写: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指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曲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以上一段话的描写十分真实地表现了一个3岁男孩的心态。因为他年纪不,还不懂死亡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注意的是那些他认为有趣、奇怪的事情,例如父亲的脚趾奇怪地张开着,难看地龇着牙等等。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有思想性和哲理性。

⑵语言艺术

《童年》的语言十分生动活泼,场面描写栩栩如生。例如对外祖父家打架时场面的描写: 两个舅舅忽地一声站起来,把身子伸过桌子,冲着外祖父大叫大吼,像狗似的冤屈地龇着牙,哆嗦着。外祖父用羹匙敲着桌子,满脸通红,叫声像公鸡打鸣似的响: “叫你们全给我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得面孔都变样儿了,说: “全都分给他们吧,你也好落物耳根子清静,分吧!” “住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叫喊着,两眼直发光。真怪,别看他个子小,叫起来却震天动地。 这段文字虽然不长,却把一具乱七八糟的打架场面写得很有层次,把每一个人的动作、表情、心情都鲜明地描写出来,读后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⑶独特的选材

《童年》取材于作家的自身经历,然而它不是作家早年生活的简单再现。它一方面真实地描写了阿廖沙的成长过程和他的所见所闻,大量运用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努力挖掘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对他们进行了提炼和加工,使他们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因此,在《童年》中,人物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人,而成为某一类人的代表。外祖父的家已不是一个一般的家庭,而是旧俄时代那个由沉重的劳动、家长制手工业的生产关系和无聊生活造就的小市民社会的缩影。

㈡ 文学共性

由于社会背景的相似,使他们都把自己的目光投向现实,关注国家和天下苍生的命运,家庭的变故,动荡以及童年生活的苦楚,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世态的炎凉,以及人性自私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无论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中得人物形象,还是高尔基笔下的“流浪汉系列”以及“奥库罗大三部曲”中的俄罗斯小市民形象,也无论是鲁迅“似匕首,似投抢”的杂文,还是高尔基的《不合适宜的思想》等许多论文,都对本民族的国民性弱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鲁迅类似,高尔基的创作同样抓住:“社会与人”这一矛盾进行的,揭示了社会环境压迫下人性扭曲的特点,体现社会的罪恶性,他的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等都显出对当时国民性的批判。高尔基的作品主要是从剖析小市民着手,他以锐利的笔锋揭示出揭示出人民精神心理的弱点,为此,与鲁迅弃医从文一样,他通过自己的作品使人们看清自身的处境和缺陷,以此来启发和鼓励他们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同时唤醒人民对自由,对和平与幸福的向往;

对此,瞿秋白说:“高尔基的论文,也和鲁迅的杂感一样,是他自己创作的注释。”跟鲁迅的杂文相似,高尔基也写下了许多论文,这不仅对当时的俄国人民精神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唤醒了当时众多贫苦人民,犹如鲁迅笔下的阿Q,高尔基也写下的与其类似的“空想家”。他们从没自己的主见,凡是一味的听天由命。不知进取;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都着重于对人性化弱点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的无知而批判,即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抗拒改革的国民性弱点而批判;其中鲁迅作

品中着重体现对双性人格的批判,如阿Q,他可以说是当时最没本事,最具有麻木性特点的典型代表,他虽然穷的连住的地方都没有,连自己的姓氏都不知道;但是他却不在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是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狂妄自大,看不起别人,遇到被人欺辱了他就用精神胜利法取胜自己说“他们都是龟孙子”;他爱斗殴,爱和别人打架,爱偷摸。甚至无知到连自己身上的虱子没别人多他都以为是一件可耻的事,他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常常被人欺压,可他一点不在乎,常常以一种不可救药的精神高尔基作品在《奥库罗夫三部曲》中,奥库罗夫镇以愚昧,无知,庸俗,自私,阴险狡诈为一体的小市民形象,他既是当时小市民环境,小市民习习气的受害者,又是构成恶性习气的一份子,同时体现了他悲剧,惨淡,碌碌无为的一生,把他的小市民习性的腐败性及被毒害性尽殆尽;他他通过亲身体验俄罗斯“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深动细致地描写了一批批居于贫困,悲惨,深受极度折磨和迫害的贫苦人民,与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他们虽然受到压迫,但是他也知道干活,知道寻求生计,知道为自己谋生,他们都有种一种对生活的向往和激情,有着充沛的强力和苛求。

参考文献:

①《高尔基文学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上海卷第205页

②《高尔基文学书简》.上海卷第302页

③《高尔基文学书卷》.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卷第483页 .

④《高尔基文学书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上海卷

⑤【21】【22】矛盾:《在鲁迅先生诞生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61年9月26日.

鲁迅人性的名言篇九
《鲁迅人格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

2006年第6期

(总第30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BORDERECONOMYANDCUCTURENo1612006

General1No130鲁迅人格对其作品风格的影响

赵学英

(七台河职业学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 要:作家的个性、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鲁迅具有爱憎分明、

刚烈、韧性、开放等人格特征,这就决定了他在作品中更多地对各种各样的丑态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形

成了作品风格内容上鲜明的审丑取向。而鲁迅人格构成中的开放性特征又使他能博采众长,敢于/拿来0,更

善于/创新0,这决定了鲁迅作品创作方法上的兼容性和独创性。

关键词:鲁迅;人格;原创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06)06-0085-02

一、作品风格与作者人格

我们说风格即人格,强调的是人格与风格的统一。但并非把人格、创作个性看作是决定风格的唯一因素,将风格与人格绝对等同看待。清代学者纪昀在评论刘勰关于/表里必符0的命题时说,/此亦约略大概言之,不必皆确。万世以下,何由得其性情。人与文绝不类者,况又不知其几也。0现代学者钱钟书则认为:/心声心画,本为成事之说,实是先见之明。然后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豪迈人之秉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而不在彼也。0由于伪饰,风格与人格有时并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但从根本上说,/文如其人0或/风格就是人0的命题具有普遍意义。

风格就是作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个性。比如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一个浪漫、一个现实;辛弃疾的词与李清照的词,一个豪爽、一个婉约,就是他们不同的个性、人格使然。作家的个性、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鲁迅具有爱憎分明、刚烈、韧性、开放等人格特点,这就决定了鲁迅作品风格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审丑性,在艺术上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二、鲁迅的人格特点

鲁迅以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人格魅力对所处世纪的中国历史、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著名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0,集威严刚强与宽厚仁爱与一体。他的老友许寿裳曾在5仙台学医6中概括道:/他的举动言笑,几乎没有一件不显露着仁爱和刚强。这些特质,充满在他的生命中,也洋溢在他的作品上,以成为伟大的作家0。毛泽东高度赞扬和肯定了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0,敢说、敢笑、敢怒、敢骂、敢打,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呈现出刚烈、韧性、倔强、不屈、开放等人格魅力,这些人格特征可以从他的言论和作品中得到印证。

鲁迅把自己整个的生命都溶入到作品里去,他的作品真率地表现着他的人格、他的个性和他的气质。可以说他的人即其文,文亦如其人。鲁迅是追求韧性的战斗者。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充满了斗争。他始终抗拒中庸,痛恨媚态。/生命不息,斗争不止0,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在5许广平忆鲁迅6中,写有鲁迅的名言:/我是要战斗,到死才完了。0在他的全部遗作中,最闪光、最有价值的就是那些充满着战斗精神的文章。5秋夜6中那两棵枣树,尽管/简直落尽了叶子,单剩干子0,但它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0的执著精神,不就是鲁迅人格的写照吗?

当然,鲁迅是不乏/爱0的。钱里群先生称鲁迅是/人间至爱者0,认为鲁迅的性格特征是把最大的爱的热烈和死的冷峻两个极端交织在一起,我以为这种感觉是直逼鲁迅的本体的,正是因为/爱0得深,才会/恨0得切吧!或者如鲁迅自己所说,是/爱憎不相离0,他认为爱是伟大的,憎也是伟大的,因此,

收稿日期:2005-12-12

作者简介:赵学英(1962-),女,黑龙江七台河人,七台河职业学院高级讲师,从事中文教学研究。

BIAN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年第6期文化论坛

他主张彻底的不妥协的战斗,主张不宽恕。

鲁迅是刚烈的、倔强的、愤怒的、尖锐的,但他并不狭隘。他用犀利的笔作匕首,刺向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同时又坚决反对国粹主义和固步自封。他对全盘西化的倾向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同时又大力主张广泛吸取世界各国的一切长处。鲁迅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倡导的/拿来主义0,正显示了他人格构成中可贵的开放性特征。

三、鲁迅作品的审丑性

纵观鲁迅的全部作品,其内容上的/审丑0取向是显而易见的。/鲁迅的5呐喊6、5彷徨6审视了人物之丑、灵魂之丑、人际关系之丑、环境之丑0。的确,鲁迅的作品中更多地描绘了丑陋、病态、荒诞、畸形和低劣这些否定性审美范畴内的东西,塑造了一系列丑陋的人物形象。除对权势者、卫道士等冷酷、虚伪和卑鄙的本质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外,更多地着眼于对愚弱国民的严峻剖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0,冷峻的风格里透射着力的光芒。鲁迅通过一系列丑陋形象的塑造,对现实黑暗势力、传统封建文化、民族病态心理及人的猥琐性格进行了严厉批判,对使人异化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给予了彻底的否定。

鲁迅鲜明、刚烈、韧性的人格特征决定了他在作品中建构了这样一种以暴露为基点的/审丑0取向,无情地暴露社会生活中各色各样的丑态,审视现实生活中各色各类丑态的人生、丑态的社会。刘再复说:/鲁迅是坚决主张暴露生活中的丑的,并在艺术实践中无情地撕毁丑恶的假面,他也是一个具有深刻的审丑力的对于丑恶的大审判家。0在5阿Q正传6中,鲁迅暴露、讽刺的利剑几乎穿刺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层。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鲁迅实现了其对几千年封建政治、礼教、文化的彻底批判和对国民性弱点的深刻剖析。在5狂人日记6中,通过/狂人0之口,他向人们昭示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礼教/仁义道德0掩盖下的/吃人0本质。鲁迅正是以坚忍、刚烈、不屈、义无反顾的精神,对中国社会、文化以及国民内心的黑暗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和解剖;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不断地剖析自己、反省自己。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0/我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0

鲁迅的这种批判的精神始终是坚定的,甚至是严厉的、冷酷的。如此彻底地不妥协地反传统,表现出鲁迅直面人生的勇气,对人性的忠诚,以及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准确感受,体现了鲁迅思想家的深刻和睿智。鲁迅创作的一系列剖析国民性弱点、暴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是还丑以丑的本来面目,在展示种种丑陋的过程中渗透了作家的忧患意识和人格精神。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0可以说,也正因为鲁迅主体人格的伟大刚强,他才能直面人生、直面黑暗现实,并执著地追求超越,从而创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富有历史穿透力的伟大艺术作品。

四、鲁迅作品的创新性

在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方面,鲁迅堪称光辉的典范。茅盾在5读呐喊6中就评论说:/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5呐喊6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0鲁迅特有的/拿来主义0的开放性思维方式和人格特征,形成了他创作方法上的多样兼容性和结构体式上的独创性。鲁迅是一位敢于/拿来0更善于/创新0的艺术大师,他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又吸纳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创作方法。

鲁迅是主张/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0,提倡现实主义的。但他的作品,包括小说与散文,并不受现实主义的/真实描写0所限制,而十分重视主观感受和主观抒情。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与人生时,并不是纯客观的叙写,而是溶进了他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指向,如5狂人日记65故乡6等对启蒙精神的呐喊,5在酒楼上65孤独者6等对主观精神世界的剖析与揭示,都体现出一种侧重主观情感抒发、表现理想愿望的浪漫主义色彩。

鲁迅的文学创作也吸收了现代主义,充分体现了他的创作方法上的开放性特点。他在5狂人日记6里运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融合的艺术手法,/吃人0成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本质的象征。同类的象征手法在鲁迅作品中随处可见,如夏瑜坟上的花环、阿Q的癞疮疤、孔乙己的长衫、润土的烛台等等。

鲁迅作品艺术上的创新性还体现在小说形式的创新和体式的多样性上。鲁迅曾说他的5狂人日记6不仅以/表现的深切0,而且以/格式的特别0/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0。鲁迅的这一自我评价适合于他所有的小说,实际上正说出了他极富个人特色的艺术独创性。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

[2]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

[3] 李卓吾.读律肤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4] 朱庆华.论5呐喊65彷徨6的审丑话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5] 茅 盾.谈5呐喊6[N].时事新报,1923-10-1811责任编辑:杨无为2U


鲁迅人性的名言相关热词搜索:鲁迅对中国人性的解读 鲁迅人性 鲁迅的名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鲁迅人性的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鲁迅人性的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356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