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政治的名言

政治的名言

2016-01-24 08:32:3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政治的名言篇一《名人名言之政治篇》 ...

政治的名言篇一
《名人名言之政治篇》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政治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为了别的目的,而仅仅是为了保障每个人今生财产的所有权。 ——洛克(英)

●政治是经济的女儿,所以他照顾自己的女儿是很自然的。

——高尔基(苏)

●政治是某些物质利益的代名词,诸如好的食物、好的衣服、好的住房以及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

——阿卜杜拉·侯赛因(巴基斯坦)

●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孙中山(中)

●在政治上,是没有人,只有主义,没有感情,只有利害。在政治上,我们不是杀一个人,而是移去一个障碍物。

——大仲马(法)

●政治是运用国家的;国家是实行政治的。

——孙中山(中)

●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孙中山(中)

●政治里面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底潮流,一个是秩序底潮流。

——孙中山(中)

●人类的所以能进步,国家的所以能富强,社会的所以能安定,根本就都在于政治。 ——郁达夫

●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

——钱钟书(中)

●腐化落后的政治环境是一切腐化落后的思想的温床。

——柯灵(中)

●能够在实际上为最大多数的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创造最大的幸福的政治,便是最好的政治。 ——欧文(英)

●政治是一把磨钝了的挫刀,他挫着挫着,慢慢地达到它的目的。

——孟德斯鸠(法)

●一个共和国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阴谋秘计的时候。这情形发生在人们用金钱腐化了人民的情况下。这时人民变得冷静了,热衷于金钱,而不再热衷于国事了。

——孟德斯鸠(法)

●在那些厌恶压迫的人们中,却有许多人喜欢压迫别人。

——拿破仑(法)

●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

——巴尔扎克(法)

●我们赞赏那种真正的政治家,就像赞赏那种给我们写下了人间最宏伟的的诗篇的人一样。永远放眼未来,赶在命运的前头,超越于权利之上。

——巴尔扎克(法)

● 政治的后台老板总是金钱。

——罗曼·罗兰(法)

●在政治上,如同在宗教上一样,要想用火与剑迫使人们改变信仰,是同样荒谬的。

——汉密尔顿(美)

●讲到国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权;至于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于有能的专家们。 ——孙中山(中)

政治的名言篇二
《政治学名言》

政治学名言

(一)

1、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仕风变,天下治亦。

———【明】吕坤《呻吟语•治道》

2、没有忠诚的反对派的观念,没有对表达的保护这一观念的宪法条款的坚持,民主政治就不能被恰当地引导或长久的维持。

———【美】罗尔斯《正义论》

3、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德】马丁神父

4、因为恐惧失去自己的工作,中学老师讲授他们并不相信的东西,因为恐惧自己的前途不稳定,学生跟在老师后面重复他的话,因为恐惧自己不被继续自己的学业,青年人加入共青团参加不论是否有必要的活动。在这种畸形的制度下,因为恐惧自己和„自愿‟的方式去做每一件被要求的事。恐惧拒绝的后果,导致人们参加选举,给推荐出来的候选人投票,并且假装他们认为,这种形同虚设的走过场是真正的选举。

———【捷】哈维尔

5、理想主义者无法持久,除非他是个现实主义者,而现实主义者也无法持久,除非他是个理想主义者。

———Talleyrand

6、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于权力的人们,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端。

———【美】托马斯•杰弗逊

7、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德】F•荷尔德林

8、是我们首先主张,文明的形态越复杂,个人自由也必定变得越受限制。

———【意】B•墨索里尼

9、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把民主看成受到威胁的主流价值,而专心于此的流行做法,并非不存在危险。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对这种错误的和无稽的信念负责,这种信念就是,只要权力的最终来源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就不会是专横的。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0、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单是对有产者,而且对无产者也是一样。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个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1、在一个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旧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原则所取代。

———【俄】托洛斯基于1937

12、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

———列宁于1917

13、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除魅。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它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14、保存自由是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的保护性原因。但还有一个建设性的原因。不管建筑还是绘画,科学还是文学,工业还是农业,文明的巨大进展从没有来自集权的政府。哥仑布并不是由于响应议会大多数的指令才出发去找寻通往中国的道路,虽然他的部分资金来自具有绝对权威的王朝。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和博尔,莎士比亚、米尔顿和帕斯特纳克,惠特尼、麦考密克、爱迪生和福特,简•亚当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和艾伯特•施韦特,这些在人类知识和理解方面,在文学方面,在技术可能性方面,或在减轻人类痛苦方面开拓新领域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出自响应政府的指令。他们的成就是个人天才的产物,是强烈坚持少数观点的产物,是允许多样化和差异的一种社会风气的产物。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15、因为我们生活于一个基本上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倾向于忘掉象政治自由这样的东西在世界上的存在,从时间和地区来看都是很有限的,人类典型的情况是:专制、奴役和痛苦。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16、罗马人和英国都坚持同一个理念:法律是有待于发现的东西,而不是可以制定颁布的东西,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将自己的意志等同于国家之法律。

———【意】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

(二)

1、 手里一只鸟,胜过林中两只鸟。

——英国谚语

2、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像在私人生活中一样,有些是善良的,有些是邪恶的,提升前者,贬抑后者,是一切真正政策之首要目标。相反,一种政体,既不遵循制度,也没有直接的目的,并且不把事务交付到最可信的人手中,而是将整个执政体系,留交给某个人不受控制的喜好,那么不仅这个政体的成员是有缺陷的,政体的每个部分也都必然是错误的。

——(英国)

3、 政府是人类智慧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立的,人们有权要求自己的需求由人类智慧来满足。在公共社会中,必须对人的激情予以充分制约,激情也应算作诸多需求当中的一种。社会不仅仅要求个人的激情应该受到节制,即使组成了群体和团体,人们的本能倾向也应得到克制,欲望也应受到节制,不羁的激情也应受到驯化。要实现这一点,只能借助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当这种发挥功用时,不会屈服于欲望和激情。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人类及其自由进行约束同样可被视为人们的权利。但是,自由和约束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有无数的变数,因而,不能依据任何抽象的规则来决定它们。

——(英国)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 69~70

4、 规则乃是我们应对我们所具有的那种构成性无知(constitutional

ignorance)的一种手段,因为在那些已就所有不同目的之相对重要性达成共识的全知全能者当中,实是无须有规则的。因此,任何有关道德秩序或法律秩序的讨论,如果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论,都是无法探及个中核心问题的。

——(英国)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5、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某些地方,宪法政府因其无能而被专制政府取而代之。在意大利,如果不是议会政治的无能与腐败,使其自身受人鄙视,法西斯就不可能取胜。政府的无能不是宪法的保障,而通常是宪政被颠覆的罪魁。

——(美)麦基文《宪政古今》120

6、 像过去所有时代一样,法律和意志的平衡现在依然是政治实践的核心问题。所有爱好自由的人,迄今为止奋斗不息的宪政,有两个相关的根本要素,它们是对专断权力的法律限制和政府对被统治者全面的政治责任。

——(美)麦基文《宪政古今》122

7、 权力发号施令,并在必要时援之以强制;权威则“呼吁”,它没有惩罚的功能,一旦它进行强制,便不再是权威了。因此,权威是一种权力形式,一种影响力的形式,它来自人们自发的授权,它从自愿服从、为民认可中得到力量。……(权威)一词最简单的含义可以被译成“道德影响力”。

使民主增加了价值的理想不是夺取权力,恰恰相反,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是用“有权威者”取代“有权者”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212-213

8、 如果失去权力会威胁到掌权者的利益甚至他的生命,他便不会拱手让出权力。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养尊处优的保障是“有权”,人们就会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进行野蛮的权力争夺。换句话说,和平的政治方式决定了从政的风险不是太大,这就要求以宪政的合法性来约束政治。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政治的名言篇三
《名人名言 社会和政治》

War is peace. Freedom is slavery. Ignorance is strength.

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George Orwell

You can build a throne with bayonets, but you can't sit on it for long.

你可以用刺刀建造王位,却无法久坐其上。

——Boris Yeltsin

Money is better than poverty, if only for financial reasons.

如果只从金融方面讲,有钱是比没钱好。

——Woody Allen

The very essence of leadership is that you have to have a vision. You can't blow an uncertain trumpet.

做领导最本质的是你得有眼力,不能无目的地吹号。——Theodore Hesburgh

◇社会和政治◇

You can't get rid of poverty by giving people money.

济贫不能除贫。——P. J. O'Rourke

There is always hope when people are forced to listen to both sides.

如果人们不得不听听两面之辞,总是有希望的。——John Mill

Pay attention to your enemies, for they are the first to discover your mistakes.

注意你的敌人,因为他们总是第一个发现你的错误。——Antisthenes

It is easy to take liberty for granted, when you have never had it taken from you.

如果从没有失去过自由,很容易将自由当做想当然的事情。——Dick Cheney

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

我们合则存,分则亡。——Aesop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世界是个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表演者。——William Shakespeare

The health of nation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民的健康比财富更重要。——Durant

Liberty is the only thing you cannot have unless you give it to others.

自由是唯一一种你不给予别人,自己也无法得到的东西。——W.A.White

◇社会和政治◇

Good order is the foundation of all things.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事物的基础。——Burke

Unless it goes hand in hand with science, democracy will have no future.

民主只有和科学携手共进,才能有未来。

——Gorky

Discontent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gress of a man or a nation.

不满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前进的第一步。——Oscar Wilde

Kindness is the golden chain by which society is bound together.

宽容是联系社会的金链。——Goethe

History is but a picture of crimes and misfortunes.

历史不过是一幅罪恶与不幸的图画。

——Voltaire

The tongue is sharper than the sword's edge.

利舌胜剑。——Sophocles

It takes at least two to make a peace, but one can make a war.

和平需双方共同谋求,但一方就可挑起战争。——Neville Chamberlain

Punishment is hate.

惩罚即仇恨。——A.S.Neil

◇社会和政治◇

Making peace is harder than making war.

休战比发动战争更难。

——Adlai Stevenson

Gold and power, the chief causes of war.

对金钱和权力的追逐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Tacitus

Be nice to people on your way up because you'll meet them on your way down.

上坡时,对别人好一些,因为下坡时,你还会遇见他们。——Wilson Mizner

The law makes the crime.

法律导致犯罪。——A.S.Neil

政治的名言篇四
考研政治名言警句》

Copyright © Yao Y.P.

名言警句

1、立志当高远

毛泽东“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立志须躬行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3、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4、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自强不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7、注重整体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书经·周官》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忧,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8、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兼相爱,交相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恭敬之心,礼也”“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不学礼,无以立”“事思敬”“不居功”“择善而从”

10、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养心莫善于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

Copyright © Yao Y.P.

言而有信”“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11、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是非之心,智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做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而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为不成”

政治的名言篇五
《政治名人名言汇编(总)》

名人名言汇编

1、人无完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3、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谚语

4、适当的悲伤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莎士比亚

5、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胡锦涛

6、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皮亚杰

7、人生有趣心常乐,不羡王侯食万钱。 ——王瓒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

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

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胡锦涛

10、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

安,中国就大有希望。——邓小平

11、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

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

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胡锦涛

12、发展中国家不搞开放,就发展不起来。如果不懂得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又闭关自守

术,根本不可能发展。 ——邓小平

13、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邓小平

14、人来有许多高尚的品德,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1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P6

1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P7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P12

1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P12

1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14

20、天生我材必有用。P26

2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P35

22、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P37

2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P47

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48

25、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P50

26、志当存高远。P51

2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P52

2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P54

29、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

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P62

30、困难只能吓到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P63

3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P64

3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P65

33、失败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有一样的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

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P66

34、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是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P70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P74

36、失败乃成功之母p76

37、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就是这园圃的园丁。无论我们插蓖麻,种莴苣,

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育一种草木,或者把全园种得百卉纷呈,或者让它荒

废也好,或者把他辛勤耕耘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P76

38、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用尽所有的力量应对一

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P77

39、自我批评是最严格的批评,也是最有益的。P80

40、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P81

41、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

能忍受。P83

42、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P99

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P99

4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P100

45、小洞不补大洞吃苦。P100

4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P100

47、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48、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维吾尔族谚语

49、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50、古人学问无余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

5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5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罗曼·罗兰

5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58、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

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塞缪尔·斯迈尔斯

59、困难只能吓到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茅以升

6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6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62、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

我才知道做好一线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爱迪生

63、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是我们比较聪明起来,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毛泽东

6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5、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毅志就是这园圃的园丁。无论我们插荨麻,种莴苣,

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单独培育一种草木,或把全园种的万卉纷呈,或者让它荒废也

好,或者把它辛勤耕耘也好,那权利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66、我从来不曾幸运过,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用尽所有的力量应对

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居里夫人

67、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

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 ——邓小平

68、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毛泽东

69、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

的过程。 ——邓小平

70、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

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胡锦涛

7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

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

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

——江泽民

72、如果生活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

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塞缪尔斯﹒迈尔斯

73、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茅以升

74、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5、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

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

76、错误和挫折教训我们,使我们比较的聪明起来了,我们的事情就办的好一些。

——毛泽东

7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78、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园圃,我们的意志就是这园圃的园丁。无论我们插蓖麻,种莴

苣,栽下牛膝草,拔起百里香,或者单独培育一种草本,或者把全园种的万卉纷呈,或者让

它荒废也好,或者把它辛勤耕耘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莎士比亚

79、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用尽所有的力量应

对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居里夫人

80、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邓小平

81、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会什么

也不能忍受。——卢梭

82、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谚语

83、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迹。——卢梭

84、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

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85、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

86、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

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邓小平

8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8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89、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

句空话。 ——毛泽东

9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

9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语

92、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 ----马克思

9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古语

9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语

9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9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

9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9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9、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这样两把——“谢谢”和“劳驾”。——《古童谣》

100、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1、不敢同冠军较量,就永远争不到冠军。——德谟克利特

102、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休谟

10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谚语

104、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雨果

105、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巴尔扎克

106、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07、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胡锦涛

108、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109、我们都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锋

110、自由式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111、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马克思

112、道德义务、责任不是什么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要这样行动而不要那样行动的内在需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

113、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他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德沃金 114、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李益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6、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17、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

118、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江泽民

119、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 ——苏步青

12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

政治的名言篇六
《高中政治名言警句哲理分析》

唐宋经典名言的哲理赏析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2、“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到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6、“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其意为:从书上学到的知识终究显得浅薄,要真正弄懂所学的知识,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该句强调了实践的观点。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其喻意为: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的高尚情操。

考点透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该句折射出一种高尚的人生价值取向。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其意为:喝醉了躺倒在沙场上,请不要见笑,自古以来沙场征战,有几人能活者回来? 考点透视: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也有很重要影响,该名句反映了守边卫国的将士们那种视死如归的价值观。

格言名句成语典故蕴涵的哲学道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踏花归来马蹄香: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

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独木不成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

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5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5.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7.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8.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59.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

6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6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62.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63.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64.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5.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6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68.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69.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人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不能总以旧眼光看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7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1.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7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73.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7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

75.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76.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7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79.有志者,事竟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0.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1.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82.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4.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85.“一着妙棋,满盘皆活”;“一失足成千古恨”;“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箭定乾坤”;“成败在此一举”;“细节决定成败”:部分影响、服务于整体

86.“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部分制约整体

87.“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整体统率着部分

88.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发展的普遍性。

89.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停滞不前、小富即安、一成不变;只看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利益;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时间,不讲效率;只讲规模速度、不讲质量效益;只见顺利,不见挫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

90.“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9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发展的普遍性

92.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雪莱:“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吃亏是福;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尽甜来终有蜜;苦尽甘来;“梅花香自苦寒来”; “若非一身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合抱之末,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防微杜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

9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尽信书不如无书”;“谦受益,满招损”;“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变废为宝;哀兵必胜, 骄兵必败;化险为夷;弄巧成拙:体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95.“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解铃还需系铃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政治的名言篇七
考研政治马哲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方法论

第一部分 辩证唯物论部分

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16.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18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19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属唯心主义。

20恩格斯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1恩格斯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这句话告诉我们宗教观念仍然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

2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意思是说,宇宙万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天地、阴阳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承认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3“有信路路畅通,无信步步难行”体现了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4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李时珍说:“人的记忆皆在于脑。”这些论断的共同点在于人们的思考活动,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器官作基础。 25“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6“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客观事实的评论也会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受到主观因素的制约。

2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体现的哲学观点是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第二部分 唯物辩证法部分

◆《淮南子》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表明了事物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段话说明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孤立地、片面地看问题的体现,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全面把握事物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无风不起浪”、“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体现的哲理是: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共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亚里士多德说:“在任何状态中或在某一状态中的一只手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部分,假如是只死手就不算是人的一部分了”。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体现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错误在于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这句话肯定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没有看到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求我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体现了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世异同事异,事异则备变。”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白居易在《杨柳枝》中写道:“古歌旧曲请君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在《杨柳枝词》写道:“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开拓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几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万事万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刻舟求剑”的错误在于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这首诗体现了生物的运动变化是有某种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的,生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给我们的启示是规律具有客观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在它具有不可违抗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唐朝诗人杜苟鹤在《小松》中写道:“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不是风动,不是嶓动,仁者心动”这两句话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的,却否认了是物质在运动,是一种典型的离开客观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效果。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对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毛泽东说:“多思出智慧”。这说明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说:“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体现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统一的关系。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方向转化。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所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老子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一段话体现哲理是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段话说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存在条件。

◆孔子曰:“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这一思想体现的哲理有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的;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体现了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这样写道:“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

一杯春露冷如冰。”这首诗主要蕴涵的哲学道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给人的哲学思考是:认识自然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首先要掌握规律。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也辍广”。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要体现的哲理是要做到按规律办事,先要创造一定条件。

◆《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名言揭示的共同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兵来将挡,火来水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体现的哲理是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辨。”这表明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不分皂白”的错误在于抹杀了事物的特点,没有看到事物包含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烦恼,只缘护盾米挝并、它是庸人爱自扰。”此诗的错误在于幻想没有予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讳疾忌医”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告诫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最大的问题,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告诉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要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而不能害怕矛盾、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

◆毛泽东说过:“将来有将来的两点,现在有现在的两点,各人有各人的两点。总之,是两点而不是一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告诉我们事物千差万别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中写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首诗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矛盾具有特殊性。

◆列宁说:“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等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吹毛求疵”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抓不住主流。

◆《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中包含的哲理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法国文学家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共同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人先擒王”,杜甫这首诗所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用在刀刃上”、“打蛇要打七寸”、“工作要做到点子上” 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体现的哲理是:虽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会产生影响作用,要求我们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苏轼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从哲学上看,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巴斯德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练》;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材料中例举的人和事说明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上的成就所产生的影响具有辩证性;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意志品质影响着其奋斗方向和最终成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是: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

◆“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事物是普遍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玉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这段话体现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

政治的名言篇八
《政治学名言》

政治学名言

(一) 1. 变民风易,变士风难;变士风易,变仕风难。仕风变,天下治矣。[明]吕坤《呻吟语•

治道》

2. 没有忠诚的反对派的观念,没有对表达的保护这一观念的宪法条款的坚持,民主政治

就不能被恰当地引导或长久地维持。[美]罗尔斯《正义论》

3.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

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德]马丁神父

4. 因为恐惧失去自己的工作,中学老师讲授他们并不相信的东西;因为恐惧自己的前途

不稳定,学生跟在老师后面重复他的话;因为恐惧自己不被继续自己的学业,青年人加入共青团参加不论是否有必要的活动。在这种畸形的制度下,因为恐惧自己和‘自愿’的方式去做每一件被要求的事。恐惧拒绝的后果,导致人们参加选举,给推荐出来的候选人投票,并且假装他们认为,这种形同虚设的走过场是真正的选举。[捷]哈维尔

5. 理想主义者无法持久,除非他是个现实主义者,而现实主义者也无法持久,除非他是

个理想主义者。Talleyrand

6. 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

于权力的人们,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端。[美]托马斯•杰弗逊

7.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德]F•荷尔德

8. 是我们首先主张,文明的形态越复杂,个人自由也必定变得越受限制。[意]B•墨索里

9. 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

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把民主看成受到威胁的主流价值,而专心于此的流行做法,并非不存在危险。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对这种错误的和无稽的信念负责,这种信念就是,只要权力的最终来源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权力就不会是专横的。[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0. 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单是对有产者,而且对无产者也是一样。只是由

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个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1. 在一个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

旧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原则所取代。[俄]托洛斯基于1937

1

12. 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列宁于1917

13. 只要人们想知道,他任何时候都能够知道;从原则上说,再也没有什么神秘莫测、无

法计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掌握一切。而这就意味着为世界除魅。人们不必再像相信这种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蛮人那样,为了控制或祈求神灵而求助于魔法。技术和计算在发挥着这样的功效,而这比任何其它事情更明确地意味着理智化。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

14. 保存自由是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的保护性原因。但还有一个建设性的原因。不管建筑

还是绘画,科学还是文学,工业还是农业,文明的巨大进展从没有来自集权的政府。哥仑布并不是由于响应议会大多数的指令才出发去找寻通往中国的道路,虽然他的部分资金来自具有绝对权威的王朝。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和博尔,莎士比亚、米尔顿和帕斯特纳克,惠特尼、麦考密克、爱迪生和福特,简•亚当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和艾伯特•施韦特,这些在人类知识和理解方面,在文学方面,在技术可能性方面,或在减轻人类痛苦方面开拓新领域的人中,没有一个是出自响应政府的指令。他们的成就是个人天才的产物,是强烈坚持少数观点的产物,是允许多样化和差异的一种社会风气的产物。[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15. 因为我们生活于一个基本上自由的社会里,我们倾向于忘掉象政治自由这样的东西在

世界上的存在,从时间和地区来看都是很有限的,人类典型的情况是:专制、奴役和痛苦。[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

16. 罗马人和英国都坚持同一个理念:法律是有待于发现的东西,而不是可以制定颁布的

东西,社会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强大到可以将自己的意志等同于国家之法律。[意]布鲁诺•莱奥尼《自由与法律》

(二)

17. 手里一只鸟,胜过林中两只鸟。英国谚语//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中国谚语

18. 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像在私人生活中一样,有些是善良的,有些是邪恶的,提升前者,

贬抑后者,是一切真正政策之首要目标。相反,一种政体,既不遵循制度,也没有直接的目的,并且不把事务交付到最可信的人手中,而是将整个执政体系,留交给某个人不受控制的喜好,那么不仅这个政体的成员是有缺陷的,政体的每个部分也都必然是错误的。(英国)

19. 政府是人类智慧为满足人的需求而设立的,人们有权要求自己的需求由人类智慧来满

足。在公共社会中,必须对人的激情予以充分制约,激情也应算作诸多需求当中的一种。社会不仅仅要求个人的激情应该受到节制,即使组成了群体和团体,人们的本能倾向也应得到克制,欲望也应受到节制,不羁的激情也应受到驯化。要实现这一点,只能借助自身之外的某种力量。当这种发挥功用时,不会屈服于欲望和激情。

20.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人类及其自由进行约束同样可被视为人们的权利。但是,自由和

约束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且有无数的变数,因而,不能依据任何抽象的规则来决定它们。(英国)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 P69-70

2

21. 规则乃是我们应对我们所具有的那种构成性无知(constitutional ignorance)的一

种手段,因为在那些已就所有不同目的之相对重要性达成共识的全知全能者当中,实是无须有规则的。因此,任何有关道德秩序或法律秩序的讨论,如果对这个事实视而不论,都是无法探及个中核心问题的。(英国)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22.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某些地方,宪法政府因其无能而被专制政府取而代之。在意大

利,如果不是议会政治的无能与腐败,使其自身受人鄙视,法西斯就不可能取胜。政府的无能不是宪法的保障,而通常是宪政被颠覆的罪魁。(美)麦基文《宪政古今》120

23. 像过去所有时代一样,法律和意志的平衡现在依然是政治实践的核心问题。所有爱好

自由的人,迄今为止奋斗不息的宪政,有两个相关的根本要素,它们是对专断权力的法律限制和政府对被统治者全面的政治责任。(美)麦基文《宪政古今》122

24. 权力发号施令,并在必要时援之以强制;权威则“呼吁”,它没有惩罚的功能,一旦

它进行强制,便不再是权威了。因此,权威是一种权力形式,一种影响力的形式,它来自人们自发的授权,它从自愿服从、为民认可中得到力量。„„(权威)一词最简单的含义可以被译成“道德影响力”。使民主增加了价值的理想不是夺取权力,恰恰相反,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是用“有权威者”取代“有权者”。(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212-213

25. 如果失去权力会威胁到掌权者的利益甚至他的生命,他便不会拱手让出权力。反过来

说也是一样,如果养尊处优的保障是“有权”,人们就会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进行野蛮的权力争夺。换句话说,和平的政治方式决定了从政的风险不是太大,这就要求以宪政的合法性来约束政治。(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26. 正是我们使用“民主”和“民主统治”这些词语的方式,导致了极大的混乱。除非给

出这些词语的明确的定义,并对此取得一致,否则人们就只能生活在无法摆脱的思想混乱之中,而使那些煽动家和暴君大获其利。(法)托克维尔

27. 当社会本身就是暴君,社会集体地统治着组合为社会的分散的个人时„„它就是在实

践一种比许多政治压迫更可怕的社会专制。因为„„它几乎没有留下逃脱的手段,它更深地侵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奴役着灵魂本身。因此,仅仅有针对统治者专制的保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针对占上风的舆论和民情的专制的保护,以防止社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当作行为规则强加于同其看法不同的人„„强迫一切人按其方式行事的倾向。(英国)约翰•密尔《论自由》P6

28. 但是政府本身若不是对人性的最大耻辱,又是什么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

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P264

29. 在每种政治制度中,增进公众幸福的权力,包括一种可能被误用和滥用的自由裁量权。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P206

30. 没有一种语言是如此丰富,以致能为每一种复杂的思想提供词汇和成语,或者如此确

切,以致不会包括许多含糊表达不同思想的词汇和成语。 当上帝本人用人类的语言对他们说话时,他的意思一定是明确的,但通过传达的朦胧媒介,也会给他的意思弄得含糊不清,疑问多端。(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P182

3

(三) 31. “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自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机会,

而不管这些机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统治”意味着特定内容的命令在可指明的人中间得到服从的机会。“纪律”意味着依据习惯了的观念,一个命令以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在可以指明的一群人当中得到即时的、自动的服从的机会。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32. 权力不只是行动的人的能力,而且是在合作中行动的能力。权力决不是单个人的属性;

它属于一个团体,并且只有当团体能够保持在一起时它才能存在。汉那•阿伦特

33. 政治权力体现在国家中是维护、修订和捍卫所有分配领域的边界的必要工具。在这个

意义上,没有人能够对它无动于衷。正如托洛茨基对辩证法进行论述时所说的:如果你不对政治感兴趣,政治就对你感兴趣。 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第三页

34. 在我们国家,谎言已不仅属于道德问题,而是国家的支柱。亚历山大•索尔伦尼琴

35. 公意是以公利公益为怀,乃人人同共之意。如甲之意=a+b+c,乙之意=a+d+e,丙之

意=a+x+y. 所以公意=a. 而众意则是一私利私意为怀,为彼此不同之意。因此众意=a+b +c+d+e+x+y. 所以公意是私意之差,而众意是私意之合。清华大学(前政治系)张奚若《社约论考》商务印书馆(上海)1926年版

36. 十七世纪崛起的荷兰帝国,以及十九世纪崛起的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都试图把共

和传统与建立帝国的冲动结合在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尔曼人和日本人妄图复兴巨型帝国,为了抗击日尔曼人和日本人的挑战,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也在大战中衰落了。最近五千年,人类文明的崛起与建立帝国的冲动密切相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范式挑战:没有专制制度和帝国欲望的驱动,人类文明能否维持下去,并取得普遍的成功?[美]文森特•奥斯特洛姆

37. 真正的个人主义坚信那些由小型社区、人群和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所形成的价值。它

坚信地方自治以及各种自发自愿的结合体,并认为个人主义正是通过这些形式得以实现自身,认为通过这些形式得以把许多原本由强制性的政府干的事情做的更好。[英]哈耶克

38. 无论一个人多么无知,但有一件事他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这就是自己的鞋子在什么

地方夹脚。菲力克士•阿德勒

39. 未经他人同意,也就是说,未经他人以某种形式就有关社会事务应如何运作以及社会

问题应如何处理表达他们自己的需要、他们自己的愿望以及他们自己的看法,任何人都不具备足够的德行与智慧来治理他人。亚伯拉罕•林肯

40.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经常出现最好的统治形式就是一种仁慈的独裁这种

观念,而且想找出不是真诚地相信其把巨大的劳动献给了提高其臣民的福利的任何专制的统治者的确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独裁统治的历史表明,不管统治者最初的意图是什么,独裁统治都会一成不变地堕落成压迫性的暴政。说到底,对权力的渴望并不是渴望占有行善的权力,而是渴望占有权力本身。不管权力是由君主行使还是由一个小团体行使,把自己当作格外贤明和善良的人可能是权力最糟糕的看管者。斯科特•戈登

4

41. 无知与迷信、征服欲与爱安逸、强人对权力的渴望和穷人对食物的渴望„„在所有时

代,自由的真诚的友人都是很稀少的,它的取胜一直要归功于少数人,是由这少数人联合其他一些目标常常和他们并不一致的人而取得的,这种总是潜存危险的联合通过给敌手提供恰恰是反对自己的基地,以及在成功时的腐化引起的争端,有时竟致是灾难性的。阿克顿《自由的历史》第三页

42. 有些时候,即使最热爱独立的民族也甘愿将独立视为他们努力的次要目标。自由制度

的最大用途在于,当人类精神不关心自由时,继续当自由的后盾,并给予自由它固有的某种植物性生命,以便人类精神到时候能回到它那里来。这些制度的形式保证人们即使一时厌恶自由,也不会丧失自由。我认为这是自由制度的主要优点。当人民执意要当奴隶时,谁也无法阻止他们成为奴隶;但我认为,自由制度能使他们在独立中支持一段时间,而无须他们自助。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310页

43. 斯密及其同代人所提倡的个人主义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使坏人所能造成的破坏

最小化的制度,而对这一点则很少有人谈及。这种社会制度的功能并不取决于我们发现了它是由一些好人在操纵着,也不取决于所有的人将都比他们现在变得更好;这样的制度利用人们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来发挥其作用,这些人们时好时坏,有时聪明,但更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愚蠢。他们的目标是建立能给所有的人以自由的制度,而不是象他们的法国同代人所希望的那样,建立一种只给„„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第12页

(四) 44. 官员们高调的宣告各种不同的施政方针,用激情澎湃的语调感染,本身也没经过多少

论证,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经验,实现了多少不重要,通常是,前途是光明的,但没有实现的比已经实现的要好。

45. 一把手主持工作就像弹钢琴,心里得有谱,然后用你必须用到每一个琴键,提起一指,

就得按下另一指,它可不像吹玩具笛那么简单,要在你的指挥些奏出和谐的音符。

46. 书记是裁判员,所以,在比赛时,不应该将自己变成选手,而怎样量裁才是最重要的。

47. 你也许并不能解决和解答有些问题,但要会重新安排问题,排除那些对己不利的问题,

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谎言是拯救自身的有效形式。

48. 官员们似乎都很有道德素养、价值观,都自以为在引导那圆木,其实都是在随波逐流,

谁的权利大谁能管着他,他就依附谁。政治与道德无关,政治只注重利益。

49. 最糟糕的异端莫过于公职人员将其上司奉若神明。

50. 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好理由不继续从政,所以我就在这一行小混了这么久。

51. 没有一个地方能和政治圈相比。在那里,人们把偏见当成真理,把激情当成理性,把

漫骂当成证据。派系分明,非黑即白,不是恶棍便是英雄,中庸之士难以容身。

52. 政治是一种“可能”的艺术。

53. 政治和人类的命运一样,被一群没有理性的小人物所把持。胸怀大志的君子是不会踏

进政治圈中的。

54. 强权政治只不过是弱肉强食的体面之称而已。

5

政治的名言篇九
《政治哲学名言名句大全》

诗文中的哲学归纳1.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鸟宿池边树,曾敲月下门” 诗人把“鸟宿”和“僧敲”这对立的一动一静放到一起;“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与“欵乃一声山水绿” 同是一个“绿”,前一个是动词,后一个是形容词。2.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4.意识有错误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5.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6.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7.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8.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9.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10.事物总是有其两点而不是一点“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11.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12.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无条件存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不可分割,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14.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15.要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6.办事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7.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19.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20.透过现象看本质“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2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2.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诗文、成语、俗语中的哲理归纳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5.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6.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7.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8.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9.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10.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11.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2.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13.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14.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5.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16.要命令自然,就必

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18.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因果联系的观点。19.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20.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21.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2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2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24.未雨绸缪: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5.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2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7.树欲静而风不止: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9.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0.涸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1.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3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3.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3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3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馋入之: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6.怨天尤人:否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主观努力的错误观点。37.严师出高徒;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看到了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

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39.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0.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4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2.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4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4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46.不见高山,不显平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47.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48.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50.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52.凡事预

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 近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3.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54.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5.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6.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57.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5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59.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6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6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62.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63.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64.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推移。65.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66.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6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占有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68.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69.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3.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

政治的名言篇十
《政治哲学名言名句》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

1. 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

2. 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

3. 运动应当从它得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

4.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得反映特性。(列宁)

5. 观念得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载人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

6. 人得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7.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

8.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

9. 头脑的辨证法只是观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

10. 所谓客观辨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辨证的思维,不过实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

11.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

12. 辩证法堆观存事物作肯定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

13.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

14.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

15. 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

16. 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

17.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

1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那种需要酒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

19.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20.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

21.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

22. 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

2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恩)

24.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他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

25.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

26.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马,恩)

27.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他。(毛泽东

28.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

2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

30.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

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他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实现性的品格。(列宁)

3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

33.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

34. 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

35.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

3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恩)

37.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恩)

(二)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举例

1.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题。(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3. 天行有常,不为荛存,不为桀亡。(荀子)

4.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5.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有一气。(王充)

6. “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

7. 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

8. 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9. 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10. 原子始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漠克利特)

(三)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辨证法典型命题列举

1.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

3. "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足矣"(《易传》,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

4. “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

5. “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柳宗元,是说,万物自己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相经作用所引起的)

6. “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张载,是说,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气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对立面的交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

7.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程景页,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8.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四)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典型观点列举

1.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胡适)

2. “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

3.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波格丹诺夫)

4. “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


政治的名言相关热词搜索:关于政治的名言 关于政治的名言警句 有关政治的名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政治的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政治的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7013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