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

2016-01-28 10:18:1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一《文科读书方法,高考励志短文,看了很震撼。》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一
《文科读书方法,高考励志短文,看了很震撼。》

我首先来一个自我介绍,我是2009年的浙江高考生,当时考了全省前20,现在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回望过去的三年,我有许多话要对眼下的学弟学妹们说,如果你们真的想文科在全班或全校冒尖,我这里有详细的方法介绍给你们,这都是我自己写的,不像一些高考尖子生那样只会“笔记本”,“复习+„„”,“注重„„”那样的老一套,下面的话都是我自己要表达的,所以才 创新 !!!

首先,要学好高中文科,先得从小事上做起,所谓生活决定学习,其实生活习惯与学习是有很大决定性的。你在什么时候学习劲头最好?当然是周围环境(一个比喻)适宜的时候了,所以,先要注重一下生活习惯。在家里,每天晚上,如果第二天要读书的话,早点睡觉,否则第二天没有精力(这句有点大众化了,但很有道理啊,我高一的时候就是熬夜到12:00,所以才读不好,高一下半年改了,就学习成绩上去了),然后就是饮食习惯,每天早饭吃饱,中饭晚饭吃好,强烈建议以蔬菜为主(这点必须听),要在学校里吃,这样,省时间,而且学校里的饭菜环保,中午买饭的时候,要抢饭,这样省时间,吃饭的时候不要成群结队,而是一个人独自来来往往,这样自由(哥就是不喜欢交际),另外,零食别吃,实在忍不住了,一个星期吃个一次就够了,否则会肚子痛,还会得心里糖尿病,心里心脏病,心里冠心病(我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这些心里„„病,就是说,你零食吃多了,想起书上说多吃香肠会摄入致癌物质,所以你就恐惧一些疾病了,但表面上没有得,没事,就是心理有这种感觉,所以叫心里„„病,这是哥自己研发的,嘿嘿!)„„,零食不要吃太多,否则会得心里便秘„„还有,在学校里,朋友不要交的太多,否则会惹是生非,哥就喜欢独来独往,那些成群结队的,一起欺软怕硬,调侃女生的男生最讨厌了,朋友么,交个一两个就行了,反正现在的友谊都是建立在抄作业,网络游戏上的„„。另外,不与同学起矛盾,自己管好自己。

好了,生活习惯讲过了,你一定要照着做,我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的小事,很有用的。下面我来说说怎样学好高中文科。首先,高一,是9门课都要学的,不分文理,到高一下半年就分了,所以,普通人的想法是,我要去读文科的,但是我理科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复习。如果你这样做的话,就不太可取了,为什么?所谓“有得必有失”,你既然已经决定好了去读文科,那么,你立刻必须得放弃,哥就是这样,高一开学开始,注定要学文科了,好,理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注意,这里没包括数学,数学是不管文理都要考的)一点参考书都没买,都买文科的,就上课听牢,考试的时候,考个及格就行了,语数英政史地这些文科考个全段第一„„这可以让那些文科老师刮目相看,所以,你必须放弃理科,不要以为只有理科才要做参考书,文科其实也要,有些人可能会用木桶理论,即一个水桶,盛水量的大小取决于最短的木条,而不是最长的木条,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棵树木的高大,是取决于他最长的那根枝条,而不是最短的那根枝条„„从理论上讲,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复习物理化学,叫取长补短,总体成绩不变,但撇开物理化学,就只学文科,叫扬长避短,总体成绩还是上升。所以,放弃物化生,但数学不准放弃!!!

接下来,我来讲一下高中文科,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语文,这门课,是高中,甚至是整个从小学到大学,里面唯一不分年级性的科目,一个初三的学生,照样可以去做语文高考试卷,但数学这些就不行。语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分数的紧密性强,一个垫底学生,他的薄弱拖分科目,你们去看看好了,往往不是语文,而是数学,相反,他语文,是跟住的,或者穿插的。语文这一学科,最高分么不会超过数学(一定的),但是最低分也不会低于数学。还有,语文的立体性较强,所谓立体性,即纵向性(以时间为线索)+横向性(以现在向两边延伸为线索),纵向,比如文言文,横向,比如现代文,议论文。所以,怎样学好语文呢?首先买本参考书,建议《教材完全解读》很好,知识点很详细,可以省去做笔记的痛苦,你要做笔记也可以,但这本参考书一定要有,然后到了高三,买本《高考完全解读》,反正是同一个编组的。在试卷中,语文的结构是,选择题+问答题+作文,做选择题怎么做?题海战术!很有用,多做哪些判断语病,成语的选择题,然后就是临场发

挥,一定要仔细,考试很大程度上是仔细的较量。问答题么,答案在文章中是肯定有的,也要多做阅读,比如3天一篇文章,到高考冲刺阶段1天1篇,很有必要,答题的时候,字迹工整,不要求美观,如果美观更好,序号标着。怎样写作文?我给你个作文公式,我用这个写了3年了,每次都是60分里得50+的,一个作文题,甭管什么,都写成抒情排比文,即第一段用排比,4个句子,本人观察过了,4个句子排比最好,为什么?2个不叫排比,3个虽然叫,但太少,有点戛然而止的味道,5个么太多,有点罗莉啰唆的味道,所以4个刚刚好,不信你自己去找一组来读一下,然后第二段开始,还是排比,仍然4句,但是要紧扣标题,照应第一段,第三段,全部用历史典故,用2组排比,8个句子,前一组,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后一组,用唐诗宋词,最后一段,还是排比,但是要有总结性,第一句常用“朋友,请„„吧”。

好了,至于排比句么,你要多背,网上很多有的。这就是语文的学习方法。

数学,这门课是文科中的唯一一门理科学科,但是文科数学较理科数学区别很大。那怎样学好高中文科数学呢?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高一阶段,抓好课本和作业本知识,参考书如果要买的话,还是《教材完全解读》,为什么要抓好课本知识呢?因为高一阶段,那些出卷人,出的题目都是教科书中的题目的相似题,不是延伸题,不会出很难得题目,比老师发的练习总要简单,所以,不必要去做那些难题,《教材完全解读》中有很多难题,可以跳过,但一些中档题(常常作为高一阶段试卷的压轴题和难题)还是要做做的。第二步,就是高二,因为文理分科了,所以也开始和高考接轨了,所以,你要开始做些难题了,但也不要太多。到了高三,冲刺时候,每天做个1或2道压轴题。这就是三步走战略,另外,还有一点,平时练习,多做做纵向试卷,即去年,或前年,那时候高一的期末考或期中考试卷,这有什么好处呢,可以找准复习方向,了解试题难度,可以收获颇丰。

英语,可以说是一门介于数学和语文之间的科目,分数往往没有数学那么高,也没有语文那么低。那么,怎样学好英语呢?首先,还是《教材完全解读》买一本,然后课文要多读读,先读单词,再读课文,读单词是记忆单词,读课文是记忆语法,那些高考试卷,里面的句子都和课文的是一致的,只是枝干换了,所以,课文要多读,至于背么,我认为没必要。另外,初中词汇也要去巩固一下,来应付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我来说说怎么做好完形填空,首先,不要去急于选答案,要先快速读完全文,至少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然后再去选答案,选答案的时候,如果每个词语法上都没有错误,那么就要选合适的词,选的时候,脑海中要想像这样的情景,就不会选错了,比如一些常见但容易疏忽的,“踢球,用脚踢,不是用手”,“背包,从肩上拿下来,不是从膝盖,或者头上”等等一些细小的,现实情况,要在完形填空中多留意。那么怎样来做好阅读理解呢?还是拿到一篇文章后,第一件事,赶快读下去,甭管会不会读懂,至少要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然后再去看问题,看问题的时候,不要急,一道一道来,带着问题和相应的选项再去仔仔细细的阅读全文,看看有么有一样或相似的细节,前后对照,就可以了。但总的来说,还是要多记课本中的单词,掌握语法,如果考纲不要求的话,就别去记了,浪费时间。

政治,横向性较强,理科思维也有点,怎样来学好它呢?还是《教材完全解读》,知识点很详细,上课的时候,要做一点笔记,上课别开小差,有些东西,像什么原则啊,特点啊,什么基本,基础,宗旨这些零碎细小的东西,上课的时候就记住它,下课的时候看看,至于那些措施,意义这两块大肉,下课或中午的时候去多背背,还有一点,就是你去背的时候,不是去背着这几个字,如果说你光是像语文文言文一样去背的话,那我们肯定没有小学三年级的小弟弟强,为什么?我们没有他们听话,但是如果像这样去背的话,没用的,背好之后马上忘了。你要怎么去背呢?先想想看,这个单元讲了什么,有哪些措施和意义要背,然后再去读,还有读和背的时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专门这样,把一本教科书和老师发的讲义当做课外书来读,这样就很能记的牢了。做试卷的时候,那些限制条件不要漏过,像什么“最”,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二
《【成功 励志】选择文科,我不后悔》

【成功 励志】选择文科,我不后悔

选择文科,我不后悔

——在分科后第一次主题班会上的讲话

建始一中2008级文科(11)班

文科生看文科生:潇洒浪漫。

理科生看理科生:聪明绝顶。

文科生最不爱听的夸奖:哇!你连莎士比亚都知道,好渊博啊!

理科生最不爱听的夸奖:天!你连灯泡线路都会装,太能干了!

文科生的口号:我思故我在!

理科生的口号:我猛故我在!(“猛”意为拼命做题)

认识文科,学好文科

文科理科的选择一直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很多人在一开始就想错了方向。当想到该读文科还是理科的时候,很多学生和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文科理科哪个将来的就业前景更好?更有前途?”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因为不管文科理科,都对应很多专业,都有好专业,也都有相对不太好找工作的专业,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理科中的地质考古等,直接把文理科拿来比较毫无意义。而且,不管什么专业,即使是比较差的专业,如果能够学的很好,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即使是很好的专业,如果学得一塌糊涂,也不好找工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文科或理科哪个更好,而是我更适合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在这两个科目上,哪个更能发挥我的优势,哪个我能学习得更好,哪个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只有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适合自己,能学好,有兴趣,将来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进入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就会有更远大的前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离开了这些东西来空谈文理科的优劣,就是纸上谈兵。

理科的优势是选择面广,学习的东西也比较专业。如果你学习的是生物工程,那么在这个方向的工作职位上,那些别的专业比如经济学或者桥梁设计、邮电通讯方面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和你竞争。但如果你学习的是市场营销,那么招聘营销人员的岗位,几乎所有文科专业的人都有和你竞争的潜力虽然你会比较占有优势,但这种优势不像生物工程对于桥梁设计那么绝对。

但理科的问题也就在这里,你的专业会限制你找工作的方向,学生物工程的在除了生物相关的其它方面几乎毫无竞争力。虽然你可以去选择市场营销或者企业管理之类的工作,但这就意味这你高中两年和大学四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几乎完全作废。

理科的学习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果你在某个科目上实在学不好,那么这个科目基本上就算完了,会跟优秀学生拉下惊人的差距。我拿大家熟知的数学来说,优秀的学生数学高考在130分以上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实在学不好数学,那么30分、40分也是很正常的。其他理综科目亦然。其实,如果数学成绩不理想,已决定了他理化成绩的“在劫难逃”。物理化学上一门不好可能就会被别人拉下好几十分甚至上百分,而政治历史只要花功夫去学,怎么着也不会被别人拉下这么大的差距。

至于数学,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讲,如果他在这方面有优势,那么他学习文科就可以保障自己在高考中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到无能为力,那么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除了选择文科,似乎没有退路。

励志远行,成就未来

选文科的学生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喜欢文科的,一种是理科有“跷脚”科目,只能读文科的。选择我爱的,爱我选择的。我们要相信自己在文科上,一定能做出成绩。

首先,文科的压力确实要小于理科。在我们学校,理科年级前3名也不一定能考清华北大,但原本理科年级前3名的人学文后,绝对有实力考上。2008年高考,理科班李晋岚便是一例。李晋岚入校时,是全县中考第一名。但在外人包办下,李晋岚读了理科,高考被武大录取。如果按照他自己的志愿读文科,绝对能上清华北大线。理科绝对需要理性思维,但文科也需要理性思维。文科只靠记背是绝对拿不到高分的。这就是为什么原来理科学得好的人读文科,成绩会更好。也可以这样认为,一名考生学理科,可以上二本一高校,选择文科则有可能上一本高校;一名考生学理科,可以上二本二高校,选择文科则有可能上二本一或一本高校。同样,一名考生并无理科优势,选择学理科,可能连三本都上不了;一名考生虽然无理科学习优势,但喜欢文科学习,选择文科则极有可能上一本高校。2008届原理科B班学生侯贤凤分科改读文科并考上湖北大学便是极好的例子,而与她同等水平和成绩的同学留在理科,结果连三本线都未上。高考就是如此残酷。

第二,文科以前没有好好学,或者说基础不好不要紧。

理科生,在语文不弱的前提下,需要关注的科目有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数学、英语科同文科一样,各150分;物理120分,化学108分。即一门物理的分值与一门数学或一门外语的分值相当。因此,理科生物理成绩不好,便不仅仅是理综成绩的问题了,而是有可能影响到自己的高考,影响到平时学习的信心。因此,作为理科生,得数、英、理、化者得天下。而高一物理自第三章开始,难度加深。且数、英、理、化四科平时也需要花很多时间做题、训练。如果理科成绩不佳,你到底有多少精力来应对和应付?

文科生要关注的科目是数学和英语。作为文科生,相对而言,政史地比较容易把握。事实上,一个选择学习文科的同学,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作为文科生,数学和英语两科成绩起了决定性作用;在语文不弱的前提下,得数学、英语两科者便得天下。还要说明的是,高考数学,文科的难度较理科小,题目相对要容易些。对怕数学的同学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努力学好数学,不断树立自信,使数学成为自己高考的强科。

因此,文科生完全有宽裕、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应对数学和英语,有能力学好语文,有充分的自信学习政史地三科。文科生要努力把数学变为自己的优势科目,把英语学成自己的品牌科目,为自己的高考蓄势,为成就自己的未来蓄势。

博学笃志,锁定成功

现在的社会并不是不需要文科人,而是正在由理科向文科。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越发需要社会科学的管理人才而不是纯技术人才。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也大大拓宽了文科的市场。如工商管理等商科一般皆收文理科生,经济学、行政管理更是社会科学的分内。 其实中国的文理分科并不是与生俱来。上个世纪60年代至文革结束前,高中一般不分文理,学生学两年便进入社会。或者因成分好,被推荐上大学。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其后为分类选拔人才,高中文理分科趋势加剧。从那时起,中国的文理分科差不多已有30年历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变化,择文、择理,在不同的阶段有着微妙的变化。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今后文理必然逐步走向兼容。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直截了当:“我最反对的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说我是文科的,你是理科的,很多人还有这样的观念真是太落后了。”

在日趋多元的今日社会,文理分科再也不能“一选定终身”。学外语出身的马云对工科技术一窍不通,却砸开了阿里巴巴的财富大门;一直想走政途的盛大网络总裁陈天桥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却不经意间控制了上千工程师,是文化部评出的“2003年度杰出文化人物”,因其在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2002中国经济贡献年度封面人物”。读计算机系的郑均没靠捣腾电脑赚钱,却因兴趣所在,靠一首《回到拉萨》成为红极一时的摇滚乐歌手。

其他成功人士文科院系毕业的,不乏枚举。

许智宏 北京大学校长

李肇星 中国前任外交部长

北京大学西语系

冷 溶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 益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北大历史系

李若谷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 北大法学硕士

胡德平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北大历史系

陈福今 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北大哲学系

蔡 武 文化部部长 北大国际政治系

张 璨

达因集团董事长 北大中文系

王志东 点击科技CEO 北大中文系

王利芬 赢在中国制片人 北大中文系

阎 焱 软银赛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大社会学系研究生

李 莹 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大日语系

李国庆 当当网总裁 北大社会学系

李建光 IDGVC合伙人 北大经济学院

张向东 3G门户网创始人 北大经管系

蔡红军 美林证券中国区副主席 北大国际政治系

袁 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北大社会学博士

李 宁 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大法律系

郁 亮 万科集团总经理 北大经济系

魏 新 方正集团董事长 北大高等教育研究所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 北大中文系

侯松容 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赵文权 蓝色光标CEO 北大国际政治系

姜汝祥 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北大经济社会学博士

陈 戈 巨鲸音乐网CEO 北大经济学院

许晓峰 美国铁池国际电影基金咨询董事 北大英语系

叶 朗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哲学系

黄怒波 中坤集团董事长 北大中文系

沈 颢 21世纪报系发行人

北大中文系

英 达 著名演员、导演 北大心理系

唐师曾 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 北大国际政治系

说了北大,再说清华。

自清华大学开始招收文科生以来,不仅招生省份、招生人数在逐年扩大,文科生源质量更是逐年上升,目前处于国内前茅。“大文科”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清华人文社科学院,相比于清华其他院系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由于清华文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颇具特色,使得文科毕业生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发

展前景广阔。经济管理学院每年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选择赴海外或在国内继续深造,海外院校多为哈佛、耶鲁、斯坦福、牛津等世界知名院校,就业的学生主要加盟金融、经济、咨询、信息技术、电信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和部门;人文学院2007年70%以上的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参加就业的学生也多赴外交部、新华社、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和像海尔、长虹、华菱、格兰仕、一汽、正泰、华谊等重点企事业单位工作;新闻与传播学院参加就业的学生中,每年70%以上的学生进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工作。 选择文科,我不后悔

无论学文,还是学理,最关键的是成才和学会做人。

还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夏中义教授说得好:“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其他的东西,都是皮毛。”

风物长宜放眼量。应了上世纪80年代那句流行语: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个方向吹,但我知道我是谁。

总之,成功,岂是用文科、理科就可以简单划界的。

选择文科,我们不后悔!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三
《高考励志句子》

高考励志句子—励志经典

李超 作于2014.10.1

1.就算是你有99%的好,也不能放纵1%的不好

2.我们鼓励珍惜每一天,我们也欢迎每一个迷途知返的孩子,我们相信所有的努力只要开始都不晚。而只要坚持,总会好于放弃希望。在成功面前,没有“不太可能”,也没有“小可能”,只有百分百坚持与百分百放弃。

3. 我们是狼,一群吃肉的狼,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必胜

4. 我以高贵的人格和青春的尊严宣誓:奋斗铭记心底,行动书写成功;世界在我脚下,未来紧握手中;梦想点燃希望,坎坷积淀光荣;昂首迎风,翼破长空;宏扬个性,剑指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我们便只顾风雨兼程。

攥起拳头我就是王者,咬紧牙关我将无愧一生;我要登上象牙塔的阶梯,靠自己努力而不是祖辈的荫庇;我要握住命运的咽喉,靠艰苦的分担而不是所谓的殊荣;强者居尊应为我,英雄到此敢力争;壮志激情铸梦想,志在必得定能行;我能!我行!我能行!!

5. 我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前途虽远,扶摇可接。于是心底深处的那些梦想,从不曾磨灭。

6. 高考的确很残酷,需要靠你的排名和分数说话,但即便如此,也永远不要把你的同学当做你的敌人。你或许可以通过彼此提防隐藏来打败整个班的人,但若想在高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你唯一能做的只有携起手来,互相借鉴学习,以一个团队的姿态战胜横亘在你前方的困难和挑战。

7.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8没有嫣然绽开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宜人的温馨;没有温暖怡人的微笑,便没有美好人生的峋烂;没有青春的活力,便没有亮彩的旅途。朋友们!为岁月赐给我们的臂膀和这腔热情,伸出你年轻的双手吧!让自己的心湖蓄满青春,让自己的青春从此激扬,让自己在年轻中展现精彩的自己吧!那么洒向世界的定是缕缕明丽的阳光

9. 有一种苦涩的甜美叫高三,使我们向往而。失落却志存高远,这就是高三

10.即使在无尽的黑暗中,我也敢微笑着独自前行。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在艰苦环境中仍不颓其志者。

11.有位伟人曾经说过: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虽然春天是温暖的,但毕竟还是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的时节。在未来的日子中,我们还要经受各种风雨的洗礼,迎接各种困难的挑战。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四
《高考励志文》

高三励志文章:趟过高三那条河

1994年,我17岁,还年轻的像颗青翠欲滴的小白菜。高三,一串串平淡而隽永的日子,在赣西小县一个叫小碧岭的山脊上度过。

那是信息还相对闭塞的年代,一个农村的孩子,对于大学的认识有两个途径:一个是9月1号开学时贴出的金灿灿的升学榜,那些遥远而光辉的大学名像明晃晃的阳光,不容分说地照亮每个学子心中的梦想小屋。另一个是学校行政楼前的一个橱窗里会展示那些考上很牛气的大学的学生相片,那些幸运的家伙都一例地踌躇满志的样子,朝带着仰慕的眼神凝视他的学弟妹们仪式地微笑。然后我们会断断续续的在高三伊始的一些所谓“充气”会上,听到关于这些“牛人”的或真或假的成长故事。大部分学生那刻都习惯的低眉顺眼着聆听台上人的唾沫横飞,跟着驰骋的想像在心里泛起惊涛骇浪,也恍惚就觉得自己和理想的大学“是很近的那种远”了。

高三的大幕就此悄然开启。

因为家离县一中有10里地,每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要起床。第一件事是先要去附近的小河里挑水,把家中两个大水缸灌满。勤劳的母亲平日家事和农务一肩挑,这力所能及的小活是我必须的晨课。然后凑着渐见明朗的晨光,粗粗的扒点母亲赶早备好的饭菜,收拾下昨晚零落的书本,一来二去,天也就豁亮了。同村的同学在屋外不远大声的招呼,我一边应和,一手拽起我那黄色的帆布书包,拔腿就赶往汇合地。

这是一天中最美的韶光,绚烂的朝霞崭露在清澈的云间,空气里氤氲着花草的芳香,可惜我们从来没有时间慢慢欣赏。为了节约时间,我们选择了蜿蜒蛇行的山路。先沿着一条叫“解放渠”的灌溉河,跋涉在还沾着露水的小草丛中,20来分钟后转入一条长约3里地的半是田埂半是山径的小路。然后我们还要溯山而上,穿过一个县郊的乱坟堆,进入一中后叫“周家塘”的一个小村庄,一路长驱,最后抵达学校后面一个特地为附近村子学生开设的逼仄的小门,我们稍稍一侧身,就已经置于校园鼎沸的人声中了。

那个时候就别指望有什么社团活动,一年到头,顶多就是拉到附近的电影院,放一些比如“烈火中永生”的“大片”给我们解解乏。叶子黄了又青,燕子飞去又来,教室后面的倒计时牌每日一换,年级长隔三岔五的给我们打气,并且每每当众给考试优秀的学生发一个“讳莫如深”的红包(后来我知道是前5名依次10-50元不等)。班主任在窗外注视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会就“###,出来一下”,那个倒霉的家伙就只好慢腾腾地挪到办公室去接受谈话的洗礼了。一遍遍的单调无趣的铃声,一位位苦口婆心的老师,一份份试卷堆里低头抬头,一道道的题目蚕噬鲸吞,我们集体在路上!

历史老师告诉我们,通往大学殿堂的钥匙只有一把,那就是吃苦。他还说了一句类似后来新东方的励志名言“当你摇摇欲坠的时候,要相信别人已经轰然倒下了”。他这么比方:假如试卷上出现一个唐朝的皇宫图,你应该毫不迟疑地能辨别哪儿是它的“卫生间”,知识点才能叫滚瓜烂熟了。这个过程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你就得平心静气的“茅草烧光,石头过火”。

记得二模前一天,我还在家里紧着慢着地“双抢”。我的分工是踩滚筒,这个活就是把割好的稻秆放到飞速运转的滚轮上,双手用力把住,轮番几次地碾,才可把稻谷尽数脱落。这个过程中,脚要用力的把踏板压下去,要不滚轮就会哼哼唧唧地停下来。稻谷堆在身后不远,脚不能停,手得伸长了去取稻秆。烈日高照,热浪翻腾,汗水泥水混在身上,禾屑草灰涂抹满脸,我就一边回忆历史课本上的章节内容,一边机械的手脚并用,往往一个上午下来,也能把一册300来页的中国近代史背个差不离了。

高三晚上都上课,有时候要延续到10点。这个时候是不敢抄小路回家的,从村子往县城的路上,10点过后热闹非凡,叮铃铃的一溜的自行车,走路的也是人手一个电筒。语声四起,欢声一路,迷离的星空掩映着青春的脸庞,路边的乡人会善意的打开屋檐下的灯,灯光把黑暗劈开,让夜行的孩子们倍感温暖。

高三后期,时间噌噌的走的飞快,学校开始要求我们临时性的在校住宿。特别怀念晚自习后的教室,熄灯铃响过,全校齐刷刷的陷入一片黑暗。只见高三的教室先是红光闪闪的这里一爿,那里一片,很快就变成了烛光的海洋。一只蜡烛一般能用一个小时,为了节约,同学们往往团团而坐,这样前后一米的范围就可以共享烛光。跳动的火焰衬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有稚气的专注,也有深邃的向往。教室里只有窸窸窣窣翻动书页的声音,大家都在暗暗坚持,比赛每天谁用功的时间多一些。倦了的时候,就在教室的栏杆外站一站。回头看教室内,烛光摇曳,朦胧而迷离,仿佛看到一个个年轻的梦想在生长,而书籍和烛光就是托举这些孩子的翅膀。

后来,我上大学、读研,遇到的老师林林总总,但还是觉得高中的老师们更可爱、更可亲,更敬业。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课生动活泼,常常逗得我们忍俊不禁,自己却仰首向天花板的某处,皮肉不惊,这个功夫很是令我们敬仰。政治老师可能是半路出家,经常会出些“A错了,B不对,c不能选,所以答案是D”的笑料,但是以他的亲和赢得了不俗的人气。数学老师嗜酒,经常是喝的面如桃花闯进教室为我们义务答疑,可往往是撑着讲台,道一句他的陈氏名言“酒醉英雄,饭胀脓包”,然后就轰然倒下,同学们早有准备,一拥而上,抬手抬脚地把他送回宿舍。历史老师是个慈祥的老爷子,讲题是“一山放出一山拦”,层层叠叠,如数家珍。还有唯一的女老师,教英语,冷艳型的,她的必杀技就是“粉笔镖”,准头极好,指哪打哪,让我们又爱又怕。就是这么一些老师,始终在不远处向我们伸出温暖的手,陪护我们的青春,把一群懵懂的少年,引向遥远的未来。

如果说高三有所遗憾,我后悔年轻的时候总是不能看的太远,就像今天的孩子,即使高考的硬仗已经迫逼眉睫,而且面对父母的期待和自己十多年的付出,也避无可避,但也有人始终还在首鼠两端地思虑着所谓高考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等形而上的东西,于是忽而强打精神,忽而一溃千里。我也有过这样的误区:读高三的时候,我是一个文学发烧友,会在半夜里爬起来写诗,和同学办文学社,还每天为县广播站写稿(诗歌1元,散文2-3元不等),而且隔三岔五的向报刊杂志投稿,偶尔录用一篇就沾沾自喜。现在回过头看看,“疯了,真是疯了”。最终的恶果不仅仅是使自己没有能进入一个心仪的大学,从而使自己走了n年的弯路努力去弥补这个缺陷。更重要的是,高中的浮躁,不能静心以求,做事左右逡巡的习惯直接影响了我的性格,从而也就注定了一路行来的跌跌撞撞……

我常常想,假如高三可以重来,我要摒弃所有的浮躁、迷茫,去为青春打拼。不要在路上流连,不太多的关心春暖花开,不会再恋栈床的那一辗转的温柔。我会像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狮,迎着浅浅的晨曦一跃而起,不会再把小说藏在课本的下面,欺人更兼自欺,不会再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听之藐藐……

高三于人的意义更多的是,在这个青春的转捩点,我们第一次独力面对“独木桥”上的汹涌人群,虽千万万人也往,第一次真正为自己的梦想拼图,第一次认真地相信远方不远,我们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我们懂得了静水流深的真意,我们在海水和火焰中淬炼和涅槃,我们啜饮欢笑和泪水,我们居一室怀远方,我们低低的垂在尘埃里,只为那三天盛大的出场。

岁月轮转,2010届的同学们正走在所有的老师都曾走过的大路上。疲惫和迷茫织成千千心结,层层茧中的的困惑欲说还休,风在身边呼啸,却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在吹,但还是请相信:一切都会过去,而那些苦难会开出华丽的花儿,变成来日甘美的回味。你在你的航程上,你还在我们的视线里,就以此作结吧,祝福大家!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五
《励志文章给高三》

有歇斯每个人都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

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

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

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作者简介 :林丽渊,2007年高考广西文科状元,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考总成绩67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其实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得“近乎无可救药”的女孩,喜欢背着包呼啦啦的“横扫血拼”大街小巷的各类

店铺和疯玩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了实现她早已有之的大学梦想,高三时她全心全意做一个“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300套试卷。或许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们总能发现,自我觉醒与人生盛宴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北大的新生舞会上,想起高三“无趣的辉煌”,她笑靥如花。为了梦想,无趣点也蛮值得的!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六
《高考励志文章》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七八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一米远的天堂

一片漆黑里,我们摸索着那扇通往天堂的大门。曾经我们都以为它寓得很远,一次的跌倒,两次的绊足,三次的相撞,信心便轻易地在无助中绝望,在绝望中崩溃,在崩溃中消怠。然而,终于有一天,我们还是看到了天堂的模样。回望起点,那却不过是一米的距离。

2002年7月 提早迈上高三的坎道

虽是高二暑假刚刚开始,但学校替我们可惜着两个丹的假期,我们于是不负所望,很乖巧地穿梭在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里。我正式移交出了校刊副主编的位置,坐在教室里看黑板上翻来覆去的公式,汗水混合的气味在电扇、的鼓甜下膨胀得不可自抑。晕头晕脑地看窗外,一群比我们小一岁的孩子在忙忙闹附地贴海报招新手,架势严肃。我轻轻地笑,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在相同的位置上做着相同的事,时间的跳跃让一切都变得转瞬即逝。感叹时间酌无情后,我和同桌继续晕头晕脑地趴着看粉笔字,然后怡然自得地午睡。那段日子里,高考远得像在天边,教室后面的黑板似有提前意识,喜欢用小时来计算离高考的时间,结果适得其反地让我们以为高考是几百年后的事,那个庞大的数字让我们心安理得。补习、上课对我们而育不过像是一种心理安抚,我们顶着高三的头衔每天按时地坐在这里看字、睡觉、聊天。回家后依旧地上网;租影碟,看滥到可以协电视剧,电话粥煲到让父母恨死贝尔。日子很好过,好过得让我们忘掉了我们自已的身份,好过得让我们忘掉了什么时候从短袖换上长袖。我们在一片扰攘中迎来,了真正的高三。

2002年9月 正式开学

教室似乎像是有自傲的情结,每年我们升一级,它也便要跟着往上攀一层,学校似乎像是希望我们在拾级而上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但收效甚微,开学的时候,大家惟一抱怨的事就是每天爬楼梯爬到脚软,一边做着腿部运动,一边不是增加心里的讥重感而是咒天咒地。于是懒人有懒法,除却地震失火,我们绝不轻易下楼。然而也有兴奋的事,作为学校的大哥大姐一级的人物,我们有了不穿校服的特权,一时间,教室里便多姿多彩,和同学们聊天的话题里也多了明天穿什么衣服的预谋。

上半年无疑是轻松的,原本让我们头疼苦恼的地理生物统统消失殆尽,学文的人不必苒苦钻物理化学,开心到看过去的理科老师都趾高气扬。学理的人则彻底地向历史say bye bye,政治虽是逃不掉,但课程的氛围是轻松得一塌糊涂,简直把政治老师视作透明人,自作主张地改为自修课,谁都知道,在高考的大前提下,老师绝对是会在这些副课里给足你面子。而我兼容了学文学理人的共同快乐,因为我是考政治的,于是更能明目张胆地在政治平台课里侃天说地,更让我惬意的是政治专业课是极少作业的,每天一合上课本便是everythihg is over。高一高二的沉重课业负担在高三的起始忽然变得无影无踪。这着实让我有些快乐得难以相信。虽然我依旧是说服着自己自觉地做课外的习题,提前背诵古文和政治观点,然而,心思则全然不在上面,每晚在书桌前庸碌地坐足四五个小时,然后用“11点才上床睡觉”这个听起来还不错的作息时间来自欺欺人。

这时候F4便凌空出世了,很及时的填补了无数人心灵上的空虚和矛盾,《流星花园》没有预兆地进入了我们的世界。忘记了是班里哪个女生先兴起这个风潮的,总之就是像传染病一般地不可遏制。无论上课下课,那四个花朵男生的名字总是在我们的眼前、口里跳来跳去。开始,我坚守着决不看那二十集理想主义的连续剧,我在日记里很肯定地写道“高三自然应该有高三的样子”,而“疯狂地看碟片”在我看来绝对不应该是一个高三学子的所为。然而,那也只是“开始”,在全班有近三分之二的女生看过《流星花园》后,那个“坚持”就动摇了,有狂热的女生甚至扬言“没看过流星花园的人生是不圆满的!”“没看过流星花园的是„流盲‟”,于是在他们的大力扫盲下,我不自禁地接过了那个重重的VCD盒子,乐颠颠地跑回家去开电视。小孩原来都是禁不起诱惑的。但父母都是成年人,所以我是绝没有胆量用四个“flower man”来让他们着迷,于是只能在夜深入静时悄悄地开电脑,一有声响还要手忙脚乱地关屏幕,神经高度紧张,紧张之后的结果注定是衰弱,衰弱之后的结果注定是瞌睡。清晨五点半的闹铃能把死人唤起来,但我“死”得比较离谱,所以还要麻烦妈妈替我掀掉被子。他们不晓得我晚上的所作所为,直以为我是用功到头,因此看我的眼神里满是心疼,经常讲“离高考还早呢,现在别那么拼呀”,我在点头的同时心里自然是少不得内疚的,其实每次看完碟片关机的时候总是很后悔的,但仍然是管不住自己。但我绝对是算不得疯

狂的,在《流星花园》的故事快结束的同时,我差不多也快忘掉这四个花样男子的魔力了。但班里则迅速地分化成两派,暴龙和仔仔的支持者常常争得不可开交,一句对白,一个眼神便能让女生们回味许久;海报照片在小贩的推波助澜下登峰造极,我们挤在一堆高一高二的小孩中抢照片抢到忘记自己的身份;数学课上一个“F4”所掀起的威力足以让原子弹学家感到汗颜。

男生们则永远像是离不开“球”的魔掌,摸列篮球的时候兴奋得跟什么似的。周五下午我们商量着去哪里游荡时,他们则是摩拳擦掌地预备掀掉网吧的房顶,算计着这次要把谁的头“打爆”。

那个时候的我们闻不到硝烟的味道,午后灿烂的阳光弥漫在学校最高层的教室里。我们超脱到后来讲起来都让我们不可思议,然而父母和老师没能跟上我们“进步”的速度,不断地把“高考”拿出来说事,以此来警策我们的灵魂。我们在,埋怨长辈的“一唱三叹”的时候,时间悄悄地跑了。

我到现在仍然想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氛围紧张的,它是早有预谋的,但却是一声不响地入侵。作业多了,练习多了,测验多了,我们总觉得怎么好像不久才考过试,老师又拿着一摞卷子气定神闲地踱进教室。厚厚的辅导书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次收到一本就要感叹一番,发誓说这本书永远是做不完的,然后嬉笑着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我们绝没有想到它们只是一个开头,并且寿命那么短,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堆到一旁用来积灰。

我走完了我的高三上半学期,期末的考试在我半年的荒废中居然还不离谱,我挤进了百名之列,这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是意味着你能进一流的名牌大学。但这个名次却颇让我父母不满,,他们想不明白高一高二时我尚能捧个年级第四回来,常常转悠的位置是在二三十名,怎么到了高三应该是发力的时候却退步成这个样子。我的解释是大家都发力了呀,而甜的力太小,拼不过。其实我心里还是蛮安慰的,因为我知道我并未在上半年全心地来拼搏,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来坚定自己的信心。过年的时候有高一高二的小学妹打来电话问我商三苦不苦啊,我在电话这头咬着一串冰糖葫芦,含含糊糊地答还好啦,依然活着并且四肢健全。她们在那头笑得不可抑制,而我在这头乐观至极,我无比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未来。拜年的时候,我回应所有亲友询问的是微笑。我在日记里写,如果我在下半年努力地去搏,再依仗着高一高二的基础,我是一定能走近我的理想的。这不光是我所想的,所有的人,包括老师,包括朋友,包括父母,他们讲“箐箐,九月份我们生日宴和庆功宴一起办好吗?”我是很期待那天的。

假期的时候,凭着高一高二时的年级总排名,我拿到了复旦加分考的资格。父亲很是慎重地请假亲自陪我去,一路上是抑制不住地笑。我猜得透他的想法,因为看到那扇大门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激动得一塌糊涂。

假期还没结束,但我们依旧提前坐进了教室。身处高三,我们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很明显地,大家都不似暑期补课时的那般散漫,不仅听话地按时来,在课堂上也极少再看见有人趴在桌子上与周公约会了。班主任赞我们越来越有高三学子的样子。当然了,还有不到四个月,现在的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觉察到了时间的无情,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当做赌注。

2003年2月中旬 另外二分之一的高三开始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我的座右铭写在N次贴上,粘的到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努力一点,哪怕是苦到涩嘴,然而只要忍受下来,那么未来便是灿烂一片。这个想法不仅我有,相信每个高三学子都是这么坚持着的。我们都很清楚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进人、所名牌大学是意味着什么,而落榜又预示着什么。在我们的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止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整个家庭。这个道理我是从小就被灌输着的,所以我知道我必须努力。

血液里流动着的是处女座特有的完美主义,于是小学直升初中,初中直升高中。一路上我走的顺畅得忘乎所以,忘乎所以的结果便是毫无疑问地在身上累积了难以计数的希望和注目。倦怠是自然的,我一直小心地隐藏着。但在高三这个特定的时候,这种倦怠却像个定时炸弹,有着轻轻触碰就会随时爆炸的危险。

老师们普遍认为惟有考试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现有的学习水平,于是考得越来越多,考得越来越难。我在接连几次数学来破90分大关(满分150)的时候,开始惊觉自己的噩梦的开场。数学一向非我所擅长的,和我的其他各种相较而言,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拙劣的,总也到不了拔尖的程度,并且分数常常是上蹿下跳得足以吓死人。在我决定选文科的时候,早就有不止一位的阅历丰富的老师对我谆谆教导“选文,那你就一定要数学好,因为在文科上往往拉不开差距,只有一门数学能替你撑住位置”。然而,那个时候我对这样的劝导是毫不在意的,高二

期末考试时我是班里惟一一个数理满分,这样的战绩让我已经乐昏头了,我无比坚定地相信着我的数学实力。然而此时此刻,面对着满是红叉的试卷,我几乎绝望到不想再看见数字了。班主任安慰说没关系的,这几次考试是比较难的,有很多人不及格。可我关注的不是有多少人拿低分,我看见的是依然有出色的同学考出了120、130分的佳绩,这种比较更让我惊慌失措,我不敢想像我拿着一门未破及格线的数学成绩要怎么敲开我的理想大门。 在这个时候复旦的加分结果寄来了,亲友、朋友们于是更认为我有充足的把握迈进这所大学了。然而,面对着惨兮兮的数学成绩我怎么也自信不起来。午夜梦回的时候,我反复地问自己:几个月前还自信满满的那个“我”到哪里去了,我想我大概把她弄丢了。在那段日子里我疯狂地到处托人找数学家教,一个人倒两部车去上课,然后在黑漆漆的夜里独自走过没有路灯的长长街道。我很难启齿告诉朋友说我在上数学家教,他们会大惊小怪地咋呼:“你还补数学?那我们怎么办?”每个人的标准和理想都是不同的,性格使然,我过分地苛求着完美,我希望的是在高考中我带去的那个自己是绝佳的,我惶恐着一次的纰漏就能让我彻底地跌人深渊。

在这个时候,美国终于不甘寂寞地向伊拉克开火了。我们沉寂了两个多月的心在“血”和“铁”的刺激下又活跃起来。在班主任去办公室的时候,我们把教室里的电视机开得震天动地,为有直播的战争片而激动不已。我们期待着看“世界警察”会不会失足,然而没有奇迹,一个月以后,布什比萨达姻略胜一筹,伊拉克的领导人不知去向。我以为多了生活的调剂,却不料多了政治的素材,“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国家主权,对外政策”背到天昏地暗,好友于是直怨布什怎么就不能晚三个月开战,我说晚三个月,美国上兵就熟了。大家在一片自嘲中互相安慰,然后继续好好读书。

第一次模拟考,我是以一种颓丧的状态迎来的。结果自然是不好的。按区里的排名,我只可能进华政。这个预言让我无比失望,我并非苛求自己一定要进名牌大学,只是从小到大,复旦在我的心里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是我的一个梦,一个理想,一个追求。某天当我发现这个梦,这个理想,这个追求,我没有把握去抓紧它,它似乎是离我越来越远,那种心痛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模拟考之后,各个大学的各类加分考试都来了。父亲带着我去“华政”考试,他说是留个后路,但我更看重的是我的复旦加分,我跟我自己说我必须自己首先相信自己,否则也就真的没希望了。打电活给我一个已经考进复旦的学姐,她说高考实际上也就不过一道坎,迈过去的时候再回头,就会发现不过就是那样。然而我现在怎么就觉得这道坎那么长,那么崎岖。

四月的时候,有一个巨星从16楼化蝶远行。一个愚人节的玩笑却演变成整月的郁闷。我是一个从小看他电影、听他歌曲长大的小孩,从未想过世界上有那样轻松的一跳却能让我倍感人生的无常,也倍添心里的绝望。我和一个同样悲伤的朋友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看了50部他的旧作,把哀怨无限倍地放大。我更预备在卧室里张贴他遗像的海报,结果被父母一顿狠K,他们怕自杀会有传染性,于是坚决地要求我绝对地隔腐他的音像制品。 在这个时期,全世界一下子开始重视起心理健康,“忧郁症”被铺天盖地地在媒体上放。朋友说其实最应该被关注心理的人是我们,高考后的自杀率是最恐怖的。但没人理我们,老师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读书。而死不死那就是以后的问题了。

一个月以后,我的心思差不多又回到学习上了,人本来就是一种擅忘事的动物,更何况高考毕竟是自己的生命走向,而逝去的终究是一个和启己无关的人。

几个月里我忙着和数字套近乎。每天,无论当天有多少作业,完成后有多”晚,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必须做掉多少页数学练习卷,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我坚决地相信着这点,所以我把计划表压在桌下,若是哪天犯了懒没有完成,就用猩红的颜色在纸上记上叉,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隔天我再次在桌前写作业时,那些叉便非常灼目得刺着我的眼,使我又想起不及格时的那种心痛,便不敢再违约。我还把我几次惨到不行的数学卷子贴满了整个房间,那些令人汗颜的分数能够很起作用地激励着我,但每次我父母进来的时候就浑身的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把这么难看的考卷张扬开来”,我说,现在不难看的话以后就永远不会好看了。 不晓得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功效,还是老师为了给我们面子而出题简单了起来,反正在之后的考试中,分数慢慢地漂亮了,并且也开始改了上蹿下跳的弊病,这让我开心得一塌糊涂。但依班主任的说法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导致成绩的稳定。我不知道“心态”确切地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看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来支撑的,几次的考试失败就能几乎摧毁掉一个人,但同样的,几次的成功也便能重塑信心,但这个“成功”的头是最难起的,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劲从地上爬起来了。我在那几个月里拼命突击数学,现在想来对于学业上起的作用可能还不及在心理上起的功用,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攻克它,所以我有绝对的理由来相信我能看见付出辛劳后的收获。这种“绝对的理由”所赋予心灵上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七
《一篇高中生必读的励志文章》

刻苦拼搏攀登人生理想的巅峰

一位清华在校生的报告

各位同学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站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关于高中学习方面的报告,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高中三年和大学三年的所见所感所想,通过一些事例向大家说明我们将会在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办法。我希望大家从我的报告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并且为自己树立目标,坚定信心,最终走进理想的大学。

我们如何确定目标,树立理想

我们中学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六七百,所以一年后你们都有可能进入一流的重点大学或者一流的名牌大学。我在高一的时候有这样一种困惑: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但是我要考好大学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求学这条路?我小时候的答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好多家长的答案是“为了光宗耀祖”,好多老师的答案是“为了你们将来的前途”,在经过了三年清华的磨练,我现在的答案是“求学这条路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我在清华电子系的一个师兄刘自鸿,他通过自己一年的钻研.在去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上获得特等奖第一名,他的专利“人体生物传感芯片被一家企业以300万元买走。看看吧,一名大四的本科生就已经身价百万了,这样的例子在清华很多。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错,再给大家举一个个例子:我们都玩过的那种红光激光笔,我前几天在市场上看到最低的一款售价是3元人民币。我们系信息光电子所做的一个项目“绿光半导体激光笔”,现在在美国买一支200美元。事实上成本也就10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做来了.别人没有,我们就可以决定一切。

我查阅了一下福布斯《财富》杂志,中国大陆35岁以下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100%都是靠科学技术起家的。说到这里文科生可能有点不高兴了,都是靠理工科的科技,我们文科生怎么办啊?别急,我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这位同学是清华经管学院朱镕基教授的博士生——一文科生,现在是中国招商银行的副行长,今年只有29岁。他因为在一个月时间内解决了河北一个城市建行的十几年的呆帐坏帐,被朱镕基院长破格提拔。他获得重用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出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例子多的是,他们走了求学这条捷径,他们用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其他人可能要用几十年才能达到的高度。因为一流大学会给你全面的专业知识,会教会你快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会给你一个广阔观察世界的视角。这就是我所说的“求学这条路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你在学习上面耗费再多的精力也不过分。

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自己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了,我们也应该坚定信念来争取考上一流的大学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考什么样的大学?

现在好多同学可能心里没有什么概念,你们的成绩的确也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但是不同大学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心里有数。名牌大学的学风、师资力量、科研经费是一般的重点大学没有办法相比的。全国排名三十名之后的大学对于你们来说就太差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把自己的目标定的高一点。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高一入学的时候曾经排在年级140多名,后来有一次还到过200名。但是我从来都认为我将来一定会走进清华,并且向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我现在的大学同学好多都有我这样的经历。信念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当你从骨子里认定你是清华的水平,像自己的行动上就会处处表现出准清华的素质。

现在我想大家对自己的未来都应该心里有数了,那么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在高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这里我总结出我在高中时代遇到的几个很烦的问题,当时怎么也想不清楚,现在我想明白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

(一)偏科问题

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和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学讨厌物理、化学和数学吧?还有的同学只喜欢某一科,不去好好学其它的主科。但是“白痴”教育部为什么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予都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这么说不夸张,我在高中学的最好的就是化学和生物,但是在清华学了三年电子我们完全没有用到这两科,有理由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再配平一个化学方程式了,用好多人的话说这两科就是高考的敲门砖。我当时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这些课程,相信我们在座的好多人也不明白吧。我给大家说了下面的例子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我们大一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叫《机械制图》——主要内容是在图纸上画螺丝.我们是电子系的画这个干吗啊?的确,那学期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我们好多同学当时非常不满,我们的系主任为了平息怒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带过一个大四的本科生做毕业设计(16周),他给这个学生的课题是给一台新型计算机编写应用程序。这台计算机结构既不是冯-诺依曼体系也不是哈佛体系。它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完全不合常规。第一周老师先给这位同学一本相关的书让他弄懂。经过一周的努力,弄明白了。第二周到第八周都是这样。第九周到第十五周开始编程。最后一周写论文。这位同学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毕业的时候,导师问他:“你这次毕业设计用到了大学四年的哪门课程啊?微积分?”“没有。”“线性代数?”“没有”。“C语言?”“没有。”“微机原理?”“也没有„„顶多用到了英语,因为编程是用英语编的。”“那你大学四年都干什么了?你所学的所有的课程都没用啊。”这位同学傻了。但是老师又问:“如果你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你能16周完成这个课题吗?”“显然不可能”“这就对了,你大学四年学到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四年前我给你的每一本书你都要学一个学期,但是你现在一个星期就完全吃透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等都会伴随你一生。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我现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只有胜利者才能赢得赞美皇后的芳心!”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后,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现在觉得很搞笑。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己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四个字——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得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我们中学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问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再有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去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他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ofQinghua,noSatumay,noSunday,noholiday!”(清华的学生,没有星期六,没有星期日,没有节假日),就是这种精神铸就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的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度。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五)给自己找压力

我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教授许纪敏先生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说:“我觉得电子系的学生压力太大了。”许教授说:“清华的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就是压出来的!”不错,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人的动力。有的同学说:“高中学生的压力已经太大了”。我现在觉得,我们当时在高中时的压力太小了。说实话,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比如我就有点厌学。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清华有的系的淘汰率是30%。太可怕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地学习。

比我们还恶心的还有美国的MIT,我大一的辅导员现在在MIT读书。他给我发的Email说他上学的第一节课,教授向他们宣布考核要求:“上我的课,最后的成绩是一个A,两个B,一半C,一半D”。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将会不及格。MIT的淘汰率比清华还高.这也是为什么MIT的学生只要是拿到毕业证会被各大跨国公司高薪聘请的原因。

我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人可以做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opu来。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在其它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的。但是老师说得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就疯狂的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的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了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三点,周四编了二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了验收。大家松了一口气。但是接着第二周周一早上,老师告诉我们周三下午交一个超声波测距仪。又是疯狂的两个通宵,周三下午把超声波测距仪交上去了。在此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完成了。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大一的英语课,要求我们一周背下500个单词。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第一次考试我只得了43分。没有办法,以后每天早上我5点起床,背单词到7点再去上课,最后还是能背下来的。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的确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在这里,我给各位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的给自己找一些压力,比如说规定自己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做500道题,考试不得140分以上就算自己不及格等等。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很过分。如果各位真的发誓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并且现在的南方高中生就是这么干的

(六)情感问题

在高中阶段我们还必须面对的就是情感问题:相信班主任老师和校长也不止一次和大家提过这件事,三令五申不许谈恋爱。我个人觉得,我们在高中阶段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美好的;我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和漂亮的女生坐同桌,也喜欢打篮球的时候听全班女生的尖叫。在体育课打篮球的时候如果边上有女生观战,我肯定会拼命作出几个漂亮的动作。如果老师把那些我比较喜欢的女生调到我的座位附近,我肯定会非常注意个人形象,说话也不会那么粗鲁了,那种感觉还是很甜蜜的:主要是学习压力不容分心,还有我觉得高中时候谈恋爱太麻烦了,给大家说说我高中时候那些谈恋爱的同学的处境吧——首先你得偷偷摸摸的,不能被老师和家长知道了。但是一定会被发现的,接着又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找去谈话。最后尽顾着烦了,什么甜蜜的感觉都没有了。考上了大学之后天南地北就都分手了。我自己还没听说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就算是上了大学,清华的情侣们到了大四也是基本都分手了,所以我们好多大学的同学觉得与其费心劳神的找个女朋友还不如安心的好好学习,于是清华就有了本科僧、研究僧的说法,正是这些过着苦行僧生活的学生使得清华的学风在世界上都有口皆碑。我们这个年龄多学一点安身立命的本事比寻求那些短暂的甜蜜要有意义得多。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我们不妨做三年高中僧,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自责和苦恼。

(七)不要抱怨老师不好

当我们某一科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不要抱怨我们的老师。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咱们高中的老师都是非常不错的,至少都是非常负责、敬业的。我和大家说说我在清华的经历大家就明白了。清华的老师做研究都是大牛,但是几乎没有老师好好给本科生上课。有一次上

微机原理课,老师说,今天回去用Protel把课上的电路模拟一下。同学们都说,我们这辈子第一次听说这个软件。老师说:“这是电子工程人员必备的软件”,转身就走了。没办法,我们回去在图书馆熬了三天终于把这个软件学会了。还有一次数学课,老师让我们回去用MATLAB画一个三维的图形。同学们都说没学过。这好像是数学系的一门必修课,老师只说了一句:“没学过?回去学呀!”我们又是在图书馆耗了好几天,基本弄明白了。我们现在用的好多计算机工具,老师们都默认为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没有人教你怎么办,你不会倒是不正常的了。所以,我们的同学当你觉得有哪一科学得不太好,一定不要埋怨客观条件,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当你总是抱怨客观条件的时候,成功也离你越来越远了。

(八)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本钱

同学们如果真的要为自己的理想拼命的话,我告诉大家,我们必须好好锻炼身体。清华的口号足“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的体育课之所以要求那么高、那么严格,就是逼着大家好好锻炼身体。清华的体育传统的确非常好,我们刚上大学的时候的确身体很差,学习很容易累。现在,我们班今年有20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全国报名的大学生只有5000人,清华就有3000人)——一是为了体验一下,二是对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就我个人而言,现在我熬几个夜没有问题。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锻炼这一点。

我的建议是:我们每天的课间操大家一定要用力做,体育和体育课也要努力运动一——我推荐大家多练习长跑,最好我们每天跑个1000米。相信吧,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高中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重要。

(九)一些学习的小技巧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我们学习的最终技巧就是多做题。现在我再给大家讲一些学习方面的小经验,都是我从大学的同学那里获得的,都很容易,但很难持之以恒。

首先就是语文,字的发音和错别字、成语运用和文言文分析等等。我的技巧就是我们找一本新华字典,一本成语词典,一本古文鉴赏词典。每天看5页——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如果大家坚持下去,对于高考语文的相关题目可以说非常有好处。

然后就是英语,大家可以利用这个假期把大学四级单词都背下来。这个假期不够可以多用几个假期。这对于我们并不难,只要大家用心。还是那句话,相信自己的能力,现在清华也有好多学生两个月准备GRE就考了满分,两个月2万个单词也背下来了。巨大的单词量对于我们高考英语有巨大的好处。大家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清华15食堂的小师傅农民工张立勇利用业余时间学英语,托福考了630分(满分670),清华高材生考600分都不容易。我吃饭的时候经常和他聊几句,他就是每天挤出能挤出的任何时间来学习英语。他的英语基础教育和在座的各位根本没法比——农民工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现在已经被北大录取了。看看积少成多的力量吧。

我对在座各位的一些希望

同学们听了这个报告,可能觉得我好多地方说得太夸张了,根本做不到。而我说,只要你们心里有着不考名牌誓不罢休的信念,我相信,以你们的智商,绝对具有冲击超一流名牌的实力。现在我们省其它高中的学生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学习,只要你们从现在开始向南方的高中学习,最后高考的时候,你们将会相对于河北的其它高中生有着巨大的优势。我希望一年之后,你们当中至少会有人考入清华和北大。如果你坚持住,像我说的这样做了,而你身边的人却没有,最后你将会发现自己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最后我送给大家几句话和大家共勉。

第一句,是朱镕基教授在给清华的学生讲话的时候对大家的要求:“为人为学,追求完美”。你们的成绩没有任何大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名牌大学,这就要求你们不能在细节上出问题,不该丢的分数绝对不要丢。追求完美就是要求我们即使得了99分也要认真研究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高考的一分之差就可能断送你的梦想。

第二句,就是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退缩。即使是一时的失意,也绝对不能磨灭自己赢得的激情。同时我们也要把自已的心态摆正,一定要尊敬自己的老师和竞争对手。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八
《3篇高考励志文章》

1.清华学子对高三生的忠告:刻苦拼搏攀登人生理想巅峰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站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关于高中学习方面的报告,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高中三年和大学三年的所见所感所想,通过一些事例向大家说明我们将会在高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办法。我希望大家从我的报告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并且为自己树立目标,坚定信心,最终走进理想的大学。

我们如何确定目标,树立理想

我们中学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六七百,所以一年后你们都有可能进入一流的重点大学或者一流的名牌大学。我在高一的时候有这样一种困惑:我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但是我要考好大学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走求学这条路?江泽民的答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好多家长的答案是“为了光宗耀祖”,好多老师的答案是“为了你们将来的前途”,作家郑渊洁说,“我小学毕业一样当作家”,比尔·盖茨说:“大学退学也能世界首富”。经过了三年清华的磨练,我现在的答案是:“求学这条路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我在清华电子系的一个师兄刘自鸿,他通过自己一年的钻研,在去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上获得特等奖第一名,他的专利“人体生物传感芯片”,被一家企业以300万元买走。看看吧,一名大四的本科生就已经身价百万了,这样的例子在清华很多。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错。再给大家举一个个例子:我们都玩过的那种红光激光笔,我前几天在市场上看到最低的一款售价是3元人民币。我们系信息光电子所做的一个项目“绿光半导体激光笔”,现在在美国买一支200美元。事实上成本也就10元人民币,但是我们做来了。别人没有,我们就可以决定一切。

我查阅了一下福布斯《财富》杂志,中国大陆35岁以下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100%都是靠科学技术起家的。说到这里文科生可能有点不高兴了,都是靠理工科的科技,我们文科生怎么办啊?别急,我这里还有一个例子:这位同学是清华经管学院朱镕基教授的博士生——一文科生,现在是中国招商银行的副行长,今年只有29岁。他因为在一个月时间内解决了河北一个城市建行的十几年的呆帐坏帐,被朱镕基院长破格提拔。他获得重用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出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例子多的是,他们走了求学这条捷径,他们用几年的时间达到了其他人可能要用几十年才能达到的高度。因为一流大学会给你全面的专业知识,会教会你快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会给你一个广阔观察世界的视角。这就是我所说的“求学这条路是我们通向成功的捷径”。你在学习上面耗费再多的精力也不过分。

我们现在应该明白自己今天的努力是为了什么了,我们也应该坚定信念来争取考上一流的大学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考什么样的大学?

现在好多同学可能心里没有什么概念,你们的成绩的确也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但是不同大学之间的差距我们必须心里有数。名牌大学的学风、师资力量、科研经费是一般的重点大学没有办法相比的。全国排名三十名之后的大学对于你们来说就太差了。所以我希望大家

都把自己的目标定的高一点。

在座的各位同学现在的成绩有高有低,可能前几名的同学想的目标是清华、北大、中科大,靠后的同学可能在想河北大学也不错。我的观点是,同学们至少要把目标定位在复旦或者是上海交大一级的水平上。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举我自己的例子,我在高一入学的时候曾经排在年级140多名,后来有一次还到过200名。但是我从来都认为我将来一定会走进清华,并且向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我现在的大学同学好多都有我这样的经历。信念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当你从骨子里认定你是清华的水平,在自己的行动上就会处处表现出准清华的素质。

我在高中遇到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这里我总结出我在高中时代遇到的几个很烦的问题,当时怎么也想不清楚,现在我想明白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同学们少走一些弯路。

(一)偏科问题

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和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学讨厌物理、化学和数学吧?还有的同学只喜欢某一科,不去好好学其它的主科。但是“白痴”教育部为什么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予都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这么说不夸张,我在高中学的最好的就是化学和生物,但是在清华学了三年电子我们完全没有用到这两科,有理由相信,我这辈子都不会再配平一个化学方程式了,用好多人的话说这两科就是高考的敲门砖。我当时弄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这些课程,相信我们在座的好多人也不明白吧。我给大家说了下面的例子大家就应该明白了。

我们大一的时候有一门必修课叫“机械制图”——主要内容是在图纸上画螺丝。我们是电子系的,画这个干吗啊?的确,那学期之后我们再也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我们好多同学当时非常不满。我们的系主任为了平息怒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带过一个大四的本科生做毕业设计(16周),他给这个学生的课题是给一台新型计算机编写应用程序。这台计算机结构既不是冯·诺依曼体系也不是哈佛体系。它用到的计算机语言完全不合常规。第一周老师先给这位同学一本相关的书让他弄懂。经过一周的努力,弄明白了。第二周到第八周都是这样。第九周到第十五周开始编程。最后一周写论文。这位同学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毕业的时候,导师问他:“你这次毕业设计用到了大学四年的哪门课程啊,微积分?”“没有。”“线性代数?”“没有。”“C语言?”“没有。”“微机原理?”“也没有。顶多用到了英语,因为编程是用英语编的。”“那你大学四年都干什么了?你所学的所有的课程都没用啊。”这位同学傻了。但是老师又问:“如果你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你能16周完成这个课题吗?”“显然不可能。”“这就对了,你大学四年学到的是学习知识的能力,四年前我给你的每一本书你都要学一个学期,但是你现在一个星期就完全吃透了。”

这个故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等都会伴随你一生。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我现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没有办法把成绩再提高一点。他自己安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我记得电影《勇闯夺命岛》有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失败者总是抱怨自己已经尽力了,只有胜利者才能赢得选美皇后的芳心!”我个人觉得,当你还有力气说出“我已经尽力了”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尽到力。我觉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看看人的潜力有多大。

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相信在座的好多同学也对这项体育达标深恶痛绝。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体育好是清华的传统,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么办?谁来到清华都不想拿不到毕业证吧,我的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体育很差。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清华的操场上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想起我高中向体育老师抱怨:“我已经尽力了,1000米就是不及格。”我现在觉得很搞笑。

清华的校训中这个“自强不息”我觉得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的时候,往往再坚持一下就会突破自己的极限,唤醒自己的潜力。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图书馆藏书的信息都装进去,然而,人类思维至今才仅仅开发出百分之七到八。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再努力,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么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三)怎么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努力呢?我在高中听过不少关于学习方法的报告,也很多次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直到大二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

大二我们上一门课叫“模拟电子线路”,特别难。我们的老师——高文焕院士告诉我们一句话:“学习模拟电子线路和学习其它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窍门,八个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我当时非常费解,从小到大老师都说要讲方法,不要死做题,怎么院士这么说呢。之后几件事我明白了这八个大字的含义。

我们班有一个山东的省高考状元,得了713分(750满分)。我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学成这么“牛”的?他说:我高中的时候只要市场上能买到的习题集我都做过。

如果大家觉得省状元离我们太远的话,我再举一个河南省高考第76名的同学的例子,看看他是怎样做题的。他的智商不会比在座各位高的,因为他在清华电子系学习非常吃力。他说他高考6个主科的题典他至少做了五遍。

所以我觉得高文焕院士还是对的,题海战术绝对是学好高中课程的好方法。我自己也有体会,比如我高三时英语的短文改错总做不好,于是一个周末,我连续做了50篇改错,之后的英语考试短文改错几乎没有错过。大家可能觉得大学生就很少做题了,我不知道其它大学的情况,但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清华每年做的题肯定比我高三的时候做的多。

现在同学们一定会说,想题海战很容易啊,但是哪有时间啊?这就引出我下面的问题。

(四)怎样挤时间

下面,我告诉大家我在清华了解到的一个湖北同学的高中是怎样度过的:他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他们学校全体学生住校,每年春节时放假三天,其余每个月放假半天。一年一共放假9天。我想正中还不敢这么变态,但是那些湖北的学生真的是比我们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这也导致他们的基础比我们要好得多,也导致了清华宁可在湖北扩招30人也不在河北扩招一个。回想我的高中,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时我像那些南方的同学那么抓紧时间,我高考绝对会拿省状元。同学们,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们身上责任很重,如果我们还是把好多时间都用来娱乐和休息,当我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的时候就会感到那些南方省市来的人对你的巨大压力。

那么我们怎么挤时间呢?

首先,我个人觉得在座各位的走路速度太慢,我看到的是大家有说有笑的踱着步子慢慢走。大家如果到了清华可以看到,所有的学生骑车都是飞车,走路几乎都是小跑。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你很快从校门走进教室就可以比别人多看一会书,多做一道题。时间久了,日积月累,你就会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我们的课间十分钟也非常宝贵,这一点我到了高三下学期才意识到,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我们一天可以挤出将近两个小时,可以比别人多做一套题。

再就是我们最好别看电视了。我在高中的时候每天必须看电视,当时主要是因为要面子,看了体育比赛、晚间新闻去和别人侃,看了电视剧和别人吹。整天装出一副不太用功但成绩不错的样子,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别人说自己聪明。我现在的观点是,被人说“他聪明但就是不学习”的人是最蠢的人。不管你是否真的智商超群,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用在那些与自己前途无关的事情上,就是对自己的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现在在清华的好多同学都是在高中期间没看过一眼电视——包括春节晚会,有的同学甚至是从初中开始都没看过一眼电视。现在在学校,我们每个寝室都有电视,但是我们寝室的电视几乎就没开过。期末考试之后都没人看一场欧洲杯。大家考试后没有休息放松,所有的人都是准备下学期的课程,准备托福、GRE考试,或者是学一些实用的技术。所有人脑子里想的都是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来充实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同学们不要把清华的学生想得太牛了,清华学生中智商超群的人至多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其它学生的智商不会比在座的各位高到哪里去。他们比你们多的东西我觉得只是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清华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令人敬畏的精神力量。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目标放弃任何诱惑。就算在大年三十清华的自习教室也会人满为患。用一位美国教授的话说:“StudentsofTsinghua,noSaturday,noSunday,noholiday!”就是这种精神铸造了清华的神话。不这样就很难考上清华。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你说得很对,但是我们很难让自己坚持下去,最多三分钟热血。之后就不想再努力了,好的,我们下面就讨论怎样让自己的血一直热下去。

(五)给自己找压力

我和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教授许纪敏先生有一次聊天的时候说:“我觉得电子系的学生压力太大了。”许教授说:“清华的人才怎么培养出来的?就是压出来的!”不错,巨大的压力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有的同学说:“正中学生的压力已经太大了。”我现在觉得,我们当时在高中时的压力太小了。

说实话,清华的学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欢学习的,比如我就有点厌学。但是清华的要求极为严格,四年之间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资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学了。所以清华有的系的淘汰率是30%。太可怕了,所以我们都要疯狂地学习。

比我们还恶心的还有美国的MIT,我大一的辅导员现在在MIT读书。他给我发的Email说他上学的第一节课,教授向他们宣布考核要求:“上我的课,最后的成绩是一个A,两个B,一半C,一半D。”就是说有一半的人将会不及格。MIT的淘汰率比清华还高,这也是为什么MIT的学生只要是拿到毕业证就会被各大跨国公司高薪聘请的原因。

我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人可以做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大二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夏季小学期共两周。第一周周一上午,我们在一间教室上了两个小时课,学了计算机的VHDL语言。下课老师要求我们在周五之前编出一个主频30M的cpu来。所有的人都疯了,因为上午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后来我们知道,在其它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的。但是老师说得很清楚了,做不出来就不及格。于是大家就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了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3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了验收。大家松了一口气。但是接着第二周周一早上,老师告诉我们周三下午交一个超声波测距仪。又是疯狂的两个通宵,周三下午把超声波测距仪交上去了。在此之前,我们没有想到我们还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多事,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完成了。

还有一个例子,我们大一的英语课,要求我们一周背下500个单词。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第一次考试我只得了43分,没有办法。以后每天早上我5点起床,背单词到7点再去上课,最后还是能背下来的。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我们的确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在这里,我给各位一个建议,就是尽可能的给自己找一些压力,比如说规定自己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做500道题,考试不得140分以上就算自己不及格等等。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很过分。如果各位真的发誓要考上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是我们必须做的,并且现在的南方高中生就是这么干的。

(六)如何面对情感问题

在高中阶段我们还必须面对的就是情感问题。相信咱们的班主任老师和校长也不止一次和大家提过这件事,三令五申不许谈恋爱。我个人觉得,我们在高中阶段的这种感情是非常美好的,我高中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和漂亮的女生坐同桌,也喜欢打篮球的时候听全班女生的尖叫。在体育课打篮球的时候如果边上有女生观战,我肯定会拼命做出几个漂亮的动作。如果老师把那些我比较喜欢的女生调到我的座位附近,我肯定会非常注意个人形象,说话也会

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篇九
《高考励志文章》

作者简介:林丽渊,2007年高考广西文科状元,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高考总成绩672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其实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得“近乎无可救药”的女孩,喜欢背着包呼啦啦的“横扫血拼”大街小巷的各类店铺和疯玩种种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了实现她早已有之的大学梦想,高三时她全心全意做一个“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300套试卷。或许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们总能发现,自我觉醒与人生盛宴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关系。北大的新生舞会上,想起高三“无趣的辉煌”,她笑靥如花。为了梦想,无趣点也蛮值得的!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段成就我梦想的日子,语言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达,高三的生活同样夹杂着很多的味道,让每一个认真走过了的人无法在回首时说出其中的情感。

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

从初中开始,我的梦,就是复旦大学。高三了,我似乎感觉伸出双手就可以碰触到我的梦想,每天无数次被灌输高考这个概念,除了背水一战,我别无选择。我在床头的小柜子上刻了几个大字:杀进复旦!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的我“杀气腾腾信誓旦旦”的样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实实,安安静静地过着同样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疯狂网上购物,八卦,恋爱问题„„都被我忍痛抛弃了,长达7年的Q龄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个能一边娱乐一边学习的人,厌倦总是有的,偶尔也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对梦想的疯狂在初入高三时达到了极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来临之际幻化成自己早已认定的那个大学之梦,梦想的动力强大得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开始记录我的高三。在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有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的失败,但永远不会放弃努力与梦想。环境只能影响我,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我的未来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师说的:飞不飞得出这漫漫大山,就看这次高考了。许多有梦想的同学和我一样在心中默念着“必须赢下这场这场战役”!

高三上学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来临,也是从那刻起我开始感到高考的真实。国庆放假的几天,我一天也不敢迈出家门,从祖国生日那天开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结束,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做作业到凌晨1点,其中的吃饭和午休都在书桌上完成。我闷在家里狠命学习,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头天晚上没完成的数学题,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我真的那样癫狂地甘愿做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后来我才知道,每个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经歇斯底里过。

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过后,学校的宣传栏热闹起来,上面写着许多关于高三的榜单和通知,突然觉得我的高二已经走远了,远得我看不到一点曾经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发愣,明白了自己贴在书桌上的那句话不再有故做姿态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学习,也不是让学习渗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习,尽量让自己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有所

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为了高考,做个会思考的书呆子又何妨呢?”我想着。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复,简单充实,略显乏味。但是没有关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学校五楼教室时我气喘吁吁睡眼朦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问问题:“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绍一下„„”或者面对着成堆发下来的还飘着油墨味的复习资料,有点神经质地发牢骚:“最近纸张是不是降价了,以至于学校毫不吝啬地发了这么多?”随后,在座位上翘着脚忘乎所以地抱着书捏着笔拼命背历史,分朝代和专题背,背到连书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饭时嘴里塞着饭同时翻看着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把自己想得比国家总理还忙;放学后在操场上慢跑,还逼自己边跑边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数学题,像许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样,旁边放着一杯咖啡,其实有没有咖啡无所谓,我也没喝过几次,或许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东西罢了„„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这样的一天会不会让别人很“鄙视”和觉得太夸张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这么过来的,我是一个寻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机械般地吃着饭,上着课,做着题,平静得如同家乡的小城,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

临近高考那段时间,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试卷如约而至,轮番轰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经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这还只是学校的硬性规定,各科老师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时机对头了再来和同学们用试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战斗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年级的课程表全面改版,两节课连堂上那绝对是正常情况。我们每天都会交上N张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复习心血的试卷,也会收获N张批了鲜红分数的试卷。分数,这个具有强烈刺激性质又很值钱的家伙,在2007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让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高三学生震慑不已,即爱又恨。虽然我早已“身经百战软磨硬泡”地成为了考试老手,可遇到考试我还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百炼没有成钢”的郁闷笼罩着每一次将来的测试:感觉自己为数学付出了许多个白天和黑夜,却没得到期望中的红苹果。文科综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经的一科,4分一道的选择题,十几分一道的简答题,稍微一疏忽就眼睁睁地看着好好的分数突然没了,像错过一场华丽的邂逅,最终一无所获。可即使这样,我依旧每天嚷嚷着要考复旦,依旧每天拿着繁多的试卷仔细地做着,因为我的选择是没得选择,所以我一直学啊学„„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我的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会很重。月考前的那两个星期是我最累的时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与坏,只要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复习。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间里用塔罗牌和自己游戏,玩到我满意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奇的事情,这也许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要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值得。

成绩下来后,面对着“状元”的身份,老师和爸妈的脑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时间我自己变得不知所措,我终究放弃了我最初的梦想复旦,选择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对于每个高三生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询会那天,我特意去了复旦大学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转身默默离开„„

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来用过的各种复习资料。学校印发的各科试卷拥挤着占满了半个书架,自己去书店买的套题(就是那种一套一套的类型试卷和习题集):语文83套,英语52套,数学65套,文科综合95套,除了文科综合的简答题没有全部做完,其他试卷和套题都用红蓝黑三种颜色的笔记录了很多的笔记及注意事项,4本数学资料书,我从头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写着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语的专项练习,阅读做了两大本,完型填空3本,语法及其他单项训练3本,历史5本课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图,剪切了满满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装在口袋里的大小„„别人总觉得我一直都是那么优秀的和一帆风顺的,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虽然我一点都不觉得痛苦,但辛酸还是包裹住我的身体,包裹住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个晚自习时看着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个小巷,等着妈妈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数学遭遇瓶颈期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都没去学校面对着墙壁发呆六神无主的崩溃样子。我一次次告诉自己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让我在高考前吃尽了苦头,这样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顺利过关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过来,因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未来都不是梦,未来的成功与每个人都是等距离的,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的学习方法,也许我的方法就是一叠加一叠的“题海战术”和一轮加一轮的总结(包括学习总结和自我总结)。

“一颗心,是绝对不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的。求学之路的失落与得意、清晰与迷茫,最简单的在于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努力中会有失败,会有失去勇气的时候,但我必须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坚强,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过程,成功与快乐才是终点。生活可以是无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乐。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我们只是有梦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纪念我的高三。我决定在北大,在更远的未来,继续我“无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纱,像蜗牛般成长。

1. 你凭什么上北大 作者:贺舒婷

未名湖边的桃花开了,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花开时湖边折枝的人群里会有自己的身影。那个时候,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迫切,目光却比你们更加迷茫,那时我高三。

我高一那年,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切锈铁。上课时睡觉、聊天、看漫画,跟后面的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里含泪。高二分科,我选了文科。你无法想象我所在的中学有着多么烂的文科班——本科上线三人,那是什么概念?更具讽刺性的是,那三个人全是复读生。然而我在大家或无奈或鄙视的目光里,毅然决然地在文科班报名表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真是我一生中字写得最好看的一次。

我只是突然间觉醒了,觉得自己的一一辈了子不能就那样过去,事后很多人问我当时怎么回事——也许他们是想从我这里听到一个传奇般浪子回头的故事,而我当时所能想到的解释只有这么一句:我只是觉得,我的一辈子不应该就那样吊儿郎当地过去。

第一次月考,我考了年级第12名。这是一个听上去差强人意的成绩,可是理智还是提醒我,那是一个本科上线三人的文科班。如果你不能把所有其他人远远甩在后边,第12名和第120名没有什么区别?至今我还记得那次考 了第一的那个小女生,瘦瘦小小,戴一副黑边眼镜,趴在书桌上的身影有些佝偻。而这个印象的得来,是因为所有的人永远只能看到她趴在书桌上的身影。她一直是班里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我一直对那种学生有一莫名的排斥情绪,总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死读书吗?我要是像你这样刻苦学习,早是全市第一了。事实上直到那次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仍然对她不屑一顾。然后,我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班会。我不知道要怎样去感谢那个班主任,因为如果不是她的那席话,如今的我在哪里都不一定。班会上,她说:―这次成绩非常能说明问题。应该考好的人都考好了。‖然后她扫了我一眼,我明白她的潜台词,也就是说在她看来我是属于没有理由考好的那一堆人里的。奇怪,我居然没有脸红。不知道是太久的堕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磨光了我原本敏感的自尊,还是我下意识里对她的话不置可否。她继续说:―我知道有些人以为很聪明,看不起那些刻苦的同学,总觉得人家是先天不足。可是我想说,你只是懦弱!你不敢尝试!你不敢像她一样地去努力,因为你怕自己努力了也比不上她!你宁可不去尝试,是因为害怕失败的风险。你连这一点风险都承担不起,因为在你心底,你根本就没有把握……‖后面她还说了些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我承认我当时完完全全地蒙了,反反复复回荡在我脑子里的就只有那么一句话——―你只是懦弱!‖可是,我要承认——她的判断是正确的。

那晚我在日记里写:试试吧,试试努力一个月会不会见效。当时我根本不敢对自己承诺什么,也的确承诺不起。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早晨六点早自习上课到晚自习下课一动也不动坐在座位上安安稳稳踏踏实实的人竟然是我自己。

然后,我迎来了那次期待已久的期中考试。至今我仍记得考完之后的感觉。抱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茫然地看着人来人往,心里空空的没着落。那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特殊的一次考试,因为它关系着我此后的方向和道路选择。其实,考试结果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我的的确确让所有的人真正瞠目结舌了一次,是的,我考了第一。

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那个结果于我而言有多么重要。知道成绩的时候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成绩单的第一行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记住了,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后来我再也没有改变过那种态度和方法。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只有一个词:刻苦。我坚守着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一直到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考试,我始终是第一名。但是,真正的挑战还没有开始。

即便我可以牢牢占据第一名的位置,即便我可以每次都把第二名甩下几十分,我知道,北大

离我还是太远。所有的老师都坚信我将会是学校里有史以来最好的文科生,意味着你可以上山大,运气好点的话可以上复旦、人大。而我只要北大。我从没对任何人讲过我的志愿——如果可以称之为志愿的话。

高三第二学期,我们搬进了刚刚落成的教学楼,搬迁的那天,楼道里吵得很,拖桌子拉板凳的声音在走廊里不绝于耳。我一个人不言不语地跳过窗子,踏上了二楼窗外那个大大的平台。对面是操场,初雪未融,空气湿冷,光颓颓的树枝直直地刺向天空。雪天的阳光凉凉地透过睫毛洒在眼睛里,静静地看着远远的天空,我说了一句话,只说了一句话,对着天空,我默默在心里说:―等着吧,我要你见证一个奇迹。‖我知道,这世上的确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件。 我从来不知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居然可以把人的潜力激发到那种地步。我是一个极其不安分的人,可是那段时间我表现得无比耐心沉稳,踏实得像头老黄牛。事实上我曾无数次处在崩溃的边缘;五本高中历史书我翻来覆去背了整整六遍——当你也把一本书背上六遍时你就知道那是什么感觉了——边背边流眼泪,我真的是差一点就背不下去了。只是,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坚持的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品质。

呼啸而致的风卷着漫天的黄沙,在那个北方春天里,我们一个个头发蓬乱,皮肤粗糙。死寂与喧嚣交替,如同美国的执政党,规律得让人怀疑冥冥之中有一双奇异而魔力无穷的手。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及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紧不可摧,不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画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是奢侈,徒留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地努力挣扎。逼着自己埋进去,埋进书本,埋进试卷里,埋进密不透风的黑茧——为的只是有朝一日破茧成蝶。青黑的眼圈,浮肿的眼袋,干燥的手指,焦虑得起了水泡的嘴角。那个春天我不知道流行的是粉蓝果绿还是黛紫银灰。小镜中是憔悴的面容和黯淡的眼睛。因为怕有什么会汪洋恣肆地在干旱已久的脸上纵横开来——上帝,我是个女孩啊。

踏入考场的时候我很平静。―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事实上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学校。与其说是一种自信,不如说是一种预感。我只是想,哪怕北大只有一个招生名额,为什么考中的那个人不可能是我?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考完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依然匆匆的人群,心里依然空无着落。眼睛因为泪雾而模糊,视野里的东西却越发清晰。我相信一切真实的感知都是要以泪水和苦痛作为代价的。 事实上我怀念那段日子,并且永远感激它。不只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自己的过渡与脱变,更是因为那时的一切深深烙在了我正处于可塑期的性格中,成为这一生永远的财富。人生中再也不会有哪个时期能够像那时一样专一地,单纯地,坚决地,几近固执而又饱含信仰和希冀地,心无旁骛及至与世隔绝地,为了一个认定的目标而奋斗。当你在若干年后某个悠闲的下午,回想起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放弃,曾经的坚韧和忍耐,曾经的执着和付出,曾经的汗水和泪水,那是怎样一种感动和庆幸,怎样一种欣慰和尊敬–尊敬你自己。是的,在这个过程中,请允许我重复一遍,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我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朋友,感谢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人,但我最感谢的人,是我自己,―没有不可能‖,这是我一点一滴的努力与尝试中获得的认知。而且我相信,这也将会是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对话 关于文理科的搞笑段子 关于高中选文理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文科理科励志的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18685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