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林毅夫名言

林毅夫名言

2016-02-06 12:22:2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林毅夫名言篇一《温总理语录》 楼市调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林毅夫名言》,希望能帮助到你。

林毅夫名言篇一
《温总理语录》

楼市调控不放松房价下行或延续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表态对未来楼市走向具有重要影响,在调控从严的背景下,房价调整下行的趋势很可能延续。

继续抑制投机需求

在谈及房地产调控时,温家宝总理14日表示,房地产市场关系到财政、金融、土地、企业等各项政策,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涉及到金融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调控的阻力相当之大。这两年房地产调控在艰难中看到一点曙光,有所进展。首先是调控决心坚定而不动摇;其次是抓住了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的要害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温家宝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又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住房需求是刚性的,而且将会是持续的。但住有其居,并不意味着住者有其屋。从方向上看,应该鼓励更多的人租房。

对此中投证券首席地产分析师李少明认为,未来房地产调控的方向已经明确,即继续抑制投机需求,促进部分城市房价合理调整,但短期来看房价暴跌的可能性不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要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研究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房价仍有下降空间

温家宝表示,合理的房价应该是使房价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房价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因此,调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将前功尽弃,而且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混乱,不利于房地产长期、健康和稳定发展。

对此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当前楼市调控已经逐渐见效,短期来看不需要出台新的政策,只需要将现有调控政策继续延续。如果按照国内实际情况,考虑到目前城市化过程中的现状,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应当在12:1左右,即房价继续平稳下调10%-20%,居民收入上涨10%-20%。

李少明认为,如果与去年房价高点相比,今年的房价降幅可能在15%至20%左右。(记者 韩晓东)

发行资产支持债券有效降低负债水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政府债务的负担率和赤字率目前处于较低的水平,政府性债务的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

2010年审计结果显示地方债务总规模为10.7万亿元。2011年,新增债务仅有3亿元,其中新举债21536亿元,偿债21533亿元。温家宝指出,对于地方债务的处置,我们将妥善处理存量,严格控制增量。对存量,主要是通过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加以处置;对于增量,今后所有的地方债务,都必须列入财政预算和决算,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今年银监会将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积极稳妥地解决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对于自身现金流不能够100%覆盖贷款本息的,如工程项目不宜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各银行要在不增加信贷的前提下,量化还款数额,纳入财政预算,分期清收贷款。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必须在制度创新中以规范的阳光融资,替代、置换融资平台等隐性负债机制。在财税制度方面,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分税制迟迟未能成形,矛盾积累使地方隐性负债愈演愈烈,深化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迫在眉睫,化解地方债症结,势必回到财税配套改革如何深化的命题上。

温家宝还表示,在偿还地方债务中,也会采取市场化的办法。比如资产处置、项目转让和股权出售。总之,会认真对待地方债务,绝不会让它干扰中国的建设。

有银行业人士建议,可以尝试资产证券化和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将相对成熟的政府融资平台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资产支持债券,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上剥离出去,有效降低负债水平,这样能集中资源开发未成熟的项目,实现良性循环。(记者 丁冰)

经济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确定经济增长7.5%,是为了与“十二五”规划

的要求相衔接,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温家宝表示,由于欧债危机、外部市场萎缩,中国经济有下行的压力。调低速度主要是为了结构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要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上来,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最终惠及民生。

事实上,对于7.5%的经济增速目标,市场态度并不悲观。民生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表示,7.5%应理解为一个导向型目标,而不是实际要达到的目标。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来看,今年的GDP增速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字。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再把追求高增长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强调增长质量。今年我国经济很可能软着陆,乐观一点的预测是今年GDP增长率可以达到8.7%。

此前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8.4%和8.3%。世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表示,中国政府具有足够的财政空间和产业升级空间,中国完全有可能在今明两年保持高速稳定发展。中国政府的公共负债率为25%左右,即使加上外界估算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公共负债率也只有45%左右,在世界各国中属于较低水平。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仍有足够的财政空间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记者 丁冰)

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条件趋成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国际收支和货物贸易已经实现基本平衡,将继续加大汇改力度,特别是较大幅度地实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

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由于海外经济难有大起色,中国自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预计今年月度贸易赤字的出现会更加频繁,全年顺差下降,人民币升值步伐减缓。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的时代或已经结束。今年人民币最多升值3%,而且会出现升值和贬值的双向波动。现在是加大人民币双向浮动的良机。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表示,去年12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出现连

续12个“跌停”,与此同时出现商业银行挂牌汇率买卖价均在中间价之上,表明当前人民币汇率幅度已不能适应市场供求变化。

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目前出现的贸易逆差是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的一个正面迹象。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持续的对人民币汇率的双向预期和双向波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条件日臻成熟。

对于人民币升值过程是否已经结束,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不会那么简单”。他指出,人民币汇率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全球经济不平衡,中国经济自身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校正的过程也不会很短。(记者 任晓)

林毅夫名言篇二
《林毅夫:一个经济学家的传奇》

林毅夫:一个经济学家的传奇----来源/中国工商杂志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这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一句名言。林毅夫目前的身份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中国经济学界,极少有人能够像林毅夫那样引人注目——无论是他的理论成就,还是他的传奇经历。

26年前的一个黑夜,台湾金门前哨一个陆军上尉连长的“神秘失踪”,曾惊动了台湾“国防部”,也引起了大陆部门的高度重视。20多年后,台湾一位老人的去世,使得那桩尘封已久的往事又浮出水面,被传媒和大众闹得沸沸扬扬。大陆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表示,大陆方面愿意为有关人士提供帮助。 投笔从戎的高才生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父亲林火树给他取名叫林正义,是希望儿子长大后为人正直,富有正义感。也许正是验证了林火树的心愿,林毅夫后来从台湾毅然泅过海峡,投奔到祖国的怀抱,实现了父亲和自己的一个梦想。当然,这是后话。

1971年初,19岁的林毅夫进入台湾大学农工系学习,担任学生会主席。成功岭寒训期间,因受蒋经国感召,他决定投笔从戎,申请转学赴陆军官校就读,并立即受到国防部的肯定和表扬。在升学主义下的台湾,军校一向是联考淘汰者的剩余选择,林毅夫此举无疑为军校招生的低迷行情注射了一剂强心针。此举得到全台各报大幅报道,林毅夫随即成为国军的明星。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毕业于陆军官校正期生四十四期步兵科,随即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第二年考上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即国军陆军284师851旅步五营第二连连长,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马山连是全师最重要的一个连,不但全连官兵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且装备和福利都是全师最好的。因为这个连的位置正在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对岸军民的活动,所以多年来都是金门防务部接待外宾眺望对岸的明星据点。 林毅夫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然而,台湾海峡如一道天然的屏障,硬是生生使两岸人民骨肉分离,他心中的“大中国思想”无法实现。他痛恨这种人为的分离,却又无法改变现实。林毅夫曾听人说,十年前,金东师旅部连有一名搜索排长,从天摩山下由后屿坡泅水到对岸。当时这名排长事前向蛙人借了“蛙鞋”,只说要下海学游泳,泅水的当晚到一家小店吃了一碗绿豆汤。第二天一早对岸就广播,大肆宣扬那名排长“起义归来”。这个故事给了林毅夫极大的启示,他的心情豁然开朗,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念头终于冒出来了。

金门马山连长神秘失踪

林毅夫身材高大健壮,平素爱打篮球,且技术超群。按照当时盛传的说法,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泳“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当时,风浪不是太

大,似乎比平时要小。林毅夫光着膀子,整晚都身着短裤,以打篮球消磨时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毅夫身带连旗和作战计划(后来的误传),悄悄地抱着两只篮球下了海。依靠篮球的浮力,加上强健的体魄,沉浮之间,他已泅过2500米宽的海域,脚跟触摸到了大陆的土地。睁开眼,他已置身祖国大陆的厦门。 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连夜展开全岛水陆两域地毯式搜索。为防“叛逃”泄露军机,连队当即修订了作战计划,两天后展开了全岛东西守备部队互换防区的大规模演习。 第一梯次大搜索持续进行十余天,以后又找了好几次,师部的长官甚至还发话:“就是把金门地皮翻两番,也要把他给挖出来。”但一直见不着连长的人影,也没等到对岸广播的消息,或在“匪炮”打来的炮宣弹中找到有关的“传单”,最后只得以“失踪”结案。然而,金门岛的军心和民心已经浮动不安,每一个人的神经都被绷到最紧张程度,加上谣言满天飞,金门岛一夜间大换防。防卫司令部立即下令全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战斗位置都要子弹上膛、炮弹待发;宵禁由下午6点提前至下午4点,进出卫哨,只要被问“口令”3次,回答错误,卫哨兵就可径行开枪射杀,不须对空鸣枪。“国防部”甚至通令外岛部队全面禁止球类活动,据说也与此有关。在国共对峙期间,确实发生过多起服役中的官兵游泳过去的案例,导致当时金、马前线,军方把篮球等可以助浮的器物全部列为管制品。学校上课时领几个球出来,一定要交回多少个球,少一个就要全校搜寻;真的不见了一个球,还要打报告交代。

事情发生后,金门岛上谣传不断,有人直指是“叛逃”,也有人说是“落海失踪”。但大家担心的是“可能会发生战争”,且上级又严令官兵不得将“事件”告知在台湾的所有亲人。就这样历经近一个月时间,所有作息才逐渐恢复平常,但是疑团则没有答案。过了一段时日,台湾“国防部”只好按规定以失踪事由结案。据说还给林毅夫的家属发放了抚恤金,逢年过节依照惯例定时派人慰问。然而,时隔23年,2002年11月18日,台湾“国防部”高级军事法庭检察署发布新闻指出,原国军284师上尉连长林正义(林毅夫原名)涉嫌在1979年5月16日晚上潜往大陆地区一案,经军事检察官调查完毕,已依陆海空军刑法第24条“投敌”罪,于2002年11月15日发布通缉令。该检察署说,如果林毅夫被判罪名成立,可能被判死刑。林毅夫闻讯后平静地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愿意背负十字架。不过,我希望这一历史的不幸能早日结束。”

师从大师舒尔茨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学专业。对于林毅夫的“弃暗投明”,当初许多人并不了解。林毅夫最初想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校方以其“来历不明”将之拒之门外。在北大,林毅夫以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鹤立鸡群。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惟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能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大师舒尔茨,是许多学习经济学人士梦寐以求的事情,林毅夫自然欣喜若狂。1982年,林毅夫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大经济学理论几乎都与芝加哥大学有关,芝加哥大学俨然成了世界经济学界的麦加。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已经出了9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是有名的“宽

进严出”的学校,每年都有1/3的人读博士拿不到学位证书。林毅夫是他那一届30多名学生中惟一一位在4年中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这是他以4年没走出芝加哥大学校门为代价换来的。1986年,林毅夫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林毅夫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身在台湾的家人十分挂念林毅夫,当林毅夫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不足时,台湾的家中曾给他汇款资助。不仅如此,即使在林毅夫已功成名就的今天,其哥哥林旺松还出资在北京大学设立中国经济研究奖,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得以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全国“经济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以促进中国高校经济学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加强青年学生与经济学家的联系,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继续深造。

与妻子儿女相聚异国

林毅夫的妻子名叫陈云英,与林毅夫一样,陈云英也生于台湾。陈云英与林毅夫第一次见面是在大学联谊会上,当时陈云英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林毅夫就读于台湾大学农工系。他们一见如故,后来两人有了更多的精神上的接触和沟通。尽管双方家庭的差距很大,但陈云英从林毅夫的言谈中,觉得林毅夫是个关怀民众、胸襟宽广的人,内心为之深深吸引,以至于陈云英总有一种“他就是我”的感觉。1975年,陈云英毕业后,林毅夫送给她的毕业礼物是一套中国锦绣河山画册。两颗年轻的心再也不愿分离,陈云英很快即与林毅夫结婚,第二年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陈云英在一所中学里教授语文。一天下课回到家里,林毅夫给陈云英端来一杯开水,然后坐在她身边,一本正经地说:“如果我不见了,你可能要像王宝钏一样,苦守寒窑十八年„„”陈云英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1979年5月16日夜里林毅夫真的突然不见了。当时,陈云英的儿子已经三岁了,她腹中又身怀六甲。家人都以为林毅夫不在人世了,立了林毅夫的牌位。但是,生性倔强的陈云英坚决不相信,她经常以泪洗面,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数年后,陈云英突然接到林毅夫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欣喜若狂,当即决定前往美国,与丈夫团聚。1983,陈云英带着6岁的儿子和4岁的女儿,辗转赶到美国,才见到了魂牵梦萦的丈夫,两人抱头痛哭。在美国的4年中,陈云英和林毅夫不在一个城市,没法互相照顾。陈云英一边带孩子,一边上课写论文。她花一年半时间拿下了美国爱丁保罗大学特殊教育硕士学位,3l岁开始攻读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好多次,她刚给孩子做完饭,几乎连抬头看一眼蓝天和阳光的工夫都没有,接着跑进教室,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中国炒菜味。她最终坚持下来了,拿到了博士学位。1984年,她曾回大陆参观。1987年林毅夫回国后不久,同年的6月18日,即她在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的第8天,就追随丈夫回到了北京。

在创业的道路上,陈云英备尝了人生的艰辛,但是她的业绩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同,她的品格受到人们的称赞。“承认落后并不是甘心落后。做任何事不可能假手于他人,要自己扛起来干,今天不会,明天就会了。”也许正是靠着这股韧劲,才使她的事业蓬勃发展。由于她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及残联的表彰,还被推选为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会常委、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她多次与林毅夫一起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被人们称为“夫妻议政”的典范。

陈云英是我国第一个拥有特殊教育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特殊教育专家,如今已成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领头羊”。

最可能问鼎诺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工作一年后,即1987年,林毅夫突然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我一直没有找工作,都是工作在找我。但是我觉得,自己是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我一直认为,真正要奉献的地方是中国而不是美国。当我回来的时候,感觉成就感很大。大陆处于一个快速变动的社会中,我们能研究的东西,比在美国相对稳态的社会要多得多。因此不管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还是一个中国人,要做贡献都应该回到大陆。对于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没有动摇过,也从来没有后悔过。”18年后,林毅夫对当初的选择仍是无怨无悔。

“我每天的时间表是早晨7点起床,凌晨12点之后离开办公室,二十多年以来不休星期天。即便从国外回来,也不倒时差,会直接到办公室。我今年已经53岁了,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我比实际年龄年轻。如此高的工作强度,可能是别人好几倍的工作量。但是我从来不感到累,我想主要是因为心情一直很愉悦。中国现在发展很快,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在历史上可能都会留下一个脚印。当然这个脚印是很小的,国家的发展靠13亿人共同努力。但是你可以发现,只要你做,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每天都很充实,哪还有时间感到累。”林毅夫说,他很少在晚上12点前回家,家人却从不抱怨,给了他最大的支持。“女儿小学的时候写过一篇作文,我到现在都很感动。作文中说,她在美国有一个好同学,是一个墨西哥的女孩。在临走时告别,墨西哥的女孩说她很羡慕我的女儿,因为‘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国,你们的祖国充满希望,有很多机会可以等着你’。这篇作文一直在打动着我,也让我相信,我的选择没有错。”

林毅夫先是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3年后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心致力于中国农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与政策制订,“希望完成中国大陆经济改革的梦想”。他上山下海,到过最偏远的农村,研究经验丰富。许多知名的研究者都异常佩服他的“苦行僧”般的研究精神。2003年,他提出了一套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六点建议,即:发展中小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轻农民负担;深化县乡财税、人事体制改革。

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1992年,他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成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为其颁发了经典引文奖。这两篇文章一举奠定了林毅夫在国际发展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欧美的中国问题研究机构视林毅夫为中国农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权威,屡次邀请他出国访问研究。

1993年,林毅夫获得美国国际粮食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并以《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得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他在2000年出版的著作《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的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再次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第九届),其他的获奖更是不计其数。从1993年起,林毅夫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成就的专家津贴。

鉴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独到研究和见解,以及他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著名学者预言,他将是我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参与“十五”计划起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林毅夫的研究方向也从农业问题转向更为宏观的发展经济学及中国经济改革战略。1994年,回到母校北京大学,林毅夫联合多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经济学人,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并出任主任一职。CCER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北大优良学术传统,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为己任,以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为目标,不懈致力于科研发展、教学革新、人才培养、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林毅夫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从1994年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后,国内主要政策的制定与讨论我们都参与了,包括电信改革、加入WTO、金融改革、农村发展、社保体系、农民工、粮食问题,等等。由于研究中心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独树一帜,一直都是比较受重视的声音,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成为改革的主要内涵。”

以此为平台,林毅夫与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大师,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建立并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仅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祝期间,他就以“站在巨人的肩上”为题,邀请了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等10位诺奖得主前来北大演讲,让北京学子早早地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和发展趋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5年6月,由林毅夫掌门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荣登财经媒体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推出的“中国内地经济学教育研究能力排名”榜首。这是自《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评选由该中心主办的北大国际MBA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商学院之后,该中心主办的项目再次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肯定。

如今,该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大本营,林毅夫更是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北京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球各地。不仅如此,林毅夫还和他的同仁一道,成立了国内研究金融改革的重要机构——长城金融研究所,为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民营银行而奔走呼号,并取得了巨大效应。

林毅夫曾是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无论是在“党外人士经济形势座谈会”还是在国务院总理的专家咨询会上,他精辟的分析判断都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他因此而成为前总理朱基和现总理温家宝倚重的经济决策智囊,经常是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宾,为国家高层决策提供意见。他是“十五计划”起草人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决策,尤其对农村经济和国企改革等领域的政策,极具影响力。他的社会兼职很多,国内外的加在一起有五十多个,更是十四种国内外经济学术期刊的编委。

“2004年以来,国家做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科学决策,已经初见成效。但应当看到,这些成效还是阶段性的,还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2005年3月“两会”期间,林毅夫坚定地认为,中国已具备跻身经济强国最前列的实力,中国经济已摸索到了一条复兴的道路,很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年均8%到10%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有可能达到美国人均收入的20%,经济规模将赶上美国。

从不接受个人生活采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湾客人和宜兰友人到访,林毅夫均亲切接待。2001年9月,部分民进党“立委”参访北京和上海,据说林毅夫在其中扮演了相当关键的角色。记者第一次见到林毅夫,是在2001年的寒冬。当时,林毅夫刚在香港讲完学,于前一天夜里乘飞机回到北京。

林毅夫名言篇三
《公务员考试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加分经典语录集锦》

公务员考试及领导公开选拔考试

加分经典语录集锦

哲学篇: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己。——恩格斯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恩格斯

△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人类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马克思

△成功之道:出身名门,读过名校,去过名企,跟过名人。

△一定要爱一行去干一行,这样才有动力。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

△“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和逻辑必须统一。”——恩格斯

△“考察任何一个社会历史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是,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列宁(所有情况皆能用)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理论学习、理论创新】

△“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应用,必须随时随地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与时俱进,决策情势,理论创新)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都体现的是哲学的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吃饭也是一样,人吃到第五个馒头时,才消除饥饿感,感到已经吃饱,那是因为有前四个馒头垫底。因此,不能把吃饱的功劳只记在第五个馒头上。

文化篇:

△领导的人格魅力被放大,就是组织文化。

△成名的艺术家又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贝多芬 △19世纪是以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

△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要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

△艺术是为了进步。——雨果

△任何一件商品,不给它注入文化的灵魂,就是死的。

△文化的浅薄化是市场化的必然。——冯骥才

△中国有很大的文化赤宇。文化传播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

△有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园”=官员要政绩+商人要地皮+学者要课题

△“像抓煤炭一样抓文化”——山西

△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温家宝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温家宝

△告诫大家,这些书很难读,只有学问渊博的人才能读懂。——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毕灵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应以更主动的姿态、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为不断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刘云山

△到2009年底,我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3.84亿,和1997年开始有相关统计时相比,增加了618倍,平均每年要新增网民3000多万。另外我们国家有320多万家网站,这个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和1997年相比,也增长了2000多倍。再有,总体看我们的网络普及率已经超过28%,这已经超过国际的平均水平。

△有人这样形容眼下一些剧团的创作生产模式:政府是投资的主体,领导是主要的观众,获奖是主要目的。结果,政府投入巨资打造出来拳头剧目、精品剧目、获奖剧目,但却无法走向市场,没有面向老百姓演出,也就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经济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温家宝

△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温家宝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是残缺不全的现代化、潜藏巨大风险的现代化、不可持续的现代化。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兴则中国兴,农民富则中国富

△“资本营运是企业创造财富的魔方”——西方经济学家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美国经济学家·托宾

△绝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策。——美·汽车公司老总

△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联想·柳传志

△政府这个词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意思是“操舵”。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浆。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浆,可政府并不擅长划浆。

△商道随政道。

△人们要生存,首先要衣食住行,要劳动生产。——马克思

△年收入20磅,年支出19磅19先令6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20磅,年支出20磅零6便士,结局是痛苦。

△我们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突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武断而又不公平地分配财富和收入。——凯恩斯

△在历史上,货币一直这样地困扰着人们:要么很多却靠不住,要么可靠却又稀缺,二者必居其一。——加尔布雷斯

△国际贸易的利益在于:生产要素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更加有效地利用。

△稳定经济的任务,要求我们能够控制住经济、使之不至于偏离持续高就业之路太远。就业率过高将导致通货膨胀,而过低则又意味着衰退。灵活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帮助我们在这两条路中间穿行一条“狭窄的通道”。

△生产率不等于一切,但在长期内,它几乎意味着一切。——保罗·克鲁格曼

△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

△金融危机的正面意义:这次金融危机终于剥掉了中国制造”的华丽外衣。

△风险和知识呈反向变化。——欧文·费雪《利息论》

△平等和效率的冲突是需要加以慎重权衡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在很多的社会政策领域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无法按市场效率生产出馅饼之后又完全平等地进行分享。——阿琴·奥肯

△如果增长没有被转化到人民生活中,它的意义何在?——联全国《95年人类发展报告》

△利用总增长率作为衡量的标准,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如果从就业、正义和根除贫困等方面来观察,则发展并没有取得成功,或只取得了部分成功。——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P·P斯特里顿

△3/4以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然而,他们只享有16%的世界收入,与此同时,20%的最富裕人口,却享有85%的全球收入。——联合国《95年人类发展报告》

△第三世界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的普遍贫困。——韦斯特·牛津大学

△一个没有社会正义,而且也无意于争取社会正义的政府,是把它自己的前途置于危险之中。

△经济发展长期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农业部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贡纳尔·缪尔达尔

△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的重担,将由农业活动占主导地位的那部分经济,即农业部门来承担。——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

△环境恶化构成了对人类安全的威胁。——联合国《95年人类发展报告》

△城市日益拥挤,城市失业稳步上升„„“边缘人”,即城乡结合部为生存而挣扎的不幸者,其人数已超过15亿,到2010年达20亿左右。我们怎能想像人类秩序能在如此一大堆的不幸状况下维持下去呢?

△“每一次国际金融危机都会带来一场科技的革命,或者说大的变革,而决定应对经济危机取得胜利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温家宝

△我们确信,解决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努力纠正目前的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的倾向。 ——爱德华兹

△金融危机:“问题不在于过度投资,也不在于过度投机,重要的是过度负债。”——

美国一经济学家

△黑色产业,绿色开采。——山西

△既要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融入城市,又要让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更加幸福。——温家宝

△开放的程度就是发展的程度。

△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国就业的新增长点。1人创业可以带动3人就业。

△2009年是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复杂的一年! 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三大危机都潜伏着,以及美国政府的汇率大战、贸易大战、成本大战三大“礼物”,只有靠政府、企业、民众的大智慧才能度过!——郎咸平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马约标准,赤字率3%一般设为国际安全线。据财政部测算,2010年全国财政赤字预计占GDP的2.8%,与上年基本持平。

△经济危机,常常以付出巨大财政成本作为代价。环顾全球,美国、日本、英国等赤字占GDP比重都在10%左右。

△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

△最大的内需是城镇化。工业化是创造供给的,城镇化是创造需求的。

△2009年的预期目标是8%,2010年也是8%,但两个8%是不一样的。去年最重要的是保增长,要在极为困难的局面下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而对今年来讲,保增长不是主要矛盾,而要在经济企稳回升基础上,把更多精力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住房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素。满足百姓的住房需求,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摘自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品牌的背后是品质。——赵本山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路和决策部署,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

△要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着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要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拓展新空间。——胡锦涛【五个着力】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基辛格【对农业的重视】

△但愿苍生俱饱暖。——于谦【对农业的重视】

△张家有财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贫富差距问题

△爱德华.艾比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爱德华.艾比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如果不能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将是不得人心的,甚至是有风险的,因为他必将威胁到社会稳定。——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和西部一直在补贴东部的发展,就是让穷人补贴富人,当然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林毅夫

法治篇:

△司法机关要100%吃皇粮,而不能吃半点“杂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司法公正。——辜胜阻

△我们已有现行有效法律230多部,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800多部、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8000多例,正朝着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迈出重要的步伐——2009年中国法治报告。

△部门利益法制化和执法关系化是法治建设两大难题。——2009年中国法治报告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法律是隐藏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人民之安宁乃最高法律。——西方名言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官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休尼特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西方法谚

△程序先于权利。——英国法谚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的批判”。——边沁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自由就是对自己自觉地限制”。—— 黑格尔

△随心所欲而不逾距。——孔子

△凡是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爱因斯坦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能进。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

△对政府“法不授权即禁止”,对公民“法不禁止即自由”。

△在人治社会,国王就是法律;在法治国家,法律就是国王。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林毅夫名言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十大理论名句》

改革开放以来十大理论名句2012-04-26人民论坛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涌现了许多经典的理论名句,这些句子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让人很快记住,入脑、入心。那么,百姓最耳熟能详的理论名句有哪些呢 人民论坛记者在征求20余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系统筛选梳理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名句,通过公众调查,根据得票高低列出了关注度较高的十大理论名句,并配发了知名专家的精彩点评。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邓小平在《怎么恢复农业生产》讲话中,首次公开借用“黄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四川谚语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1986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也随之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

商务印书馆副总编李连科:邓小平的价值观的最大特色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他不迷信各种条文,不拘泥于各种成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猫论”就是其典型代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王强华:这篇文章所起的作用就是讲了人民心里的话、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从而推动了一场对于真理标准、是非观念、道路选择的大讨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室务委员汪裕尧:邓小平根据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观察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概括,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84年6月,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大论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其中至少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任何时候不能把“贫穷”作为社会主义的骄傲。二是把人民群众折腾得越来越穷的做法不是社会主义。三是贫穷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摸着石头过河

1980年12月16日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发表了《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的重要讲话,他指出:“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就中国经验来讲,中国最值得推广和借鉴的就是“务实主义”,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一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中,关键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教授周锡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宏观上揭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又一次给予科学的界定。

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邓小平这样说:“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名言,是对世界发展大趋势和基本规律的总结与展望,是支撑“中国奇迹”的思想精髓。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这是时任中纪委书记的陈云在1980年11月至1984年10月期间的三次谈话节录和两份批语中的重要观点。特别是1980年11月在中纪委召开的第三次贯彻《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座谈会上,他强调: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山西省委党校教授刘树信:历史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执政党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作风建设,听任各种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损害党群关系,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这是邓小平于1985年3月28日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的论断,他阐述道:“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 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文虎:这一命题是就实现经济体制转变所具有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深刻性而言的,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所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 和深度而言的,还是就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而言的。

群众利益无小事

这是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的一句话:“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举措,是关系全局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作为执政党,如何使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利益,是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重要条件。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如此。

林毅夫名言篇五
《经典面谈》

等到第四位考生出来时候,一位接待人员(本科妹妹)把我领向面试考场。我边走边跟这位北大本科女孩搭了几句话,把她逗得合不拢嘴,自己也放松了很多。接待的那位女孩先进去了,我轻轻的敲了下门,得到面试考官的许可之后,方才小步轻轻走到讲台处,八位穿着便装的面试考官分坐在教室里,目光都盯着我,我的旁边有把椅子,还没等我定下来,老师已经请我坐下了。一位年轻老师让我introduce myself,我就把自己准备的话说了一遍,先是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本科院校,谈到个人追求时候,我语气一转来了句:“I appreciate two words „格物致知‟and „经世致用‟ in Chinese,which can be translated into „close yourself into a closed room and study what you think is most importan‟and „put the theory you acknowledged into practice ‟ in English, as I believe these two qualities are badly needed for a future economist. To be a successful economist, I devote myself to pursing „知行合一‟,which mixes „格物致知‟and „经世致用‟”.这番话一说,效果不错,韩国老师当场给出了一个“fascinated”的评价,说明外国教员对中国传统哲学还是很欣赏的。紧接着一个老师问:“I know you have strong interest in philosophy, so why you come to apply for economics master?”这句话一问我慌了,前面我在个人追求方面的介绍过多强调哲学性的东西弄不好被老师当做不学无术,想来想去我来了一句:“Douglass North claimed economics is no other than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n its nature. Besides, Hayek, my idol, said a economist in economists can never be a great one. I believe every subject can come to philosophy in its end, that is why all of you ,my dear sir, get you doctor degree named economic philosophy doctor degree or finance philosophy doctor degre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这句话一说,那位老师就很开心了,兴奋地竖起了大拇指。韩国老师似乎对我在杭州读本科比较感兴趣,他旁边一位老师用英文解释说这位韩国老师曾经在杭州呆过一段时间,紧接着韩国老师就问我对杭州看法如何,我一开始回答比较紧张,扯到学校上去了,韩国老师马上强调说:“I want you to talk about Hangzhou, not about your university.”定了下神,我决定出奇制胜,“In fact, I don‟t like Hangzhou.”韩国老师估计我会对杭州大加称赞一下,这一下愣住了,眼前的这位学生怎么对人间天堂的杭州这么不感冒,条件放射式地来了句“W

hy?”一切都在预料中,我就势说下去:“I find Hangzhou is not a suitable city for academics, for it is just a city for relaxing yourself. I appreciate Ningbo more than Hangzhou for people in Ningbo want to learn more and more money and never stop, however, people in Hangzhou only care about this thing that they can earn enough money to support their relaxation cost. I just want to promote myself in my academic progress and never stop.”原来如此,这么一个立志学术的好孩子啊!韩国老师一听,连连点头,突然问了一句“have you got a tea in Hangzhou?”我一下子愣住了,什么意思:问我有没有喝过茶?不会吧,会问这种问题?看着我迷茫的眼神,韩国老师再次重复了一次,我还是不敢确定,谁能想到在这么紧张的面试考场上老师会问你有没有在杭州悠闲的泡着虎跑泉水品着龙井茶呢?旁边的华人老师于是用中文说了遍:你在杭州喝过茶吗?我才醒过来,面试考场上真的是什么问题都能问啊。马上做了回答:“Never ,because having tea is a way of relaxation. What I prefer is working.”哈哈,对于学术好青年而言,喝茶岂不太奢侈了,我们有限的时间是要投入无限的学术事业中的!韩国老师被逗乐了,接着问道:“How do you think about Yue Fei?”问我民族大英雄岳飞,看来这位老师对岳飞很崇拜啊,于是我用英文把岳飞的生平简单说了一下,紧接着来了句:“What make Yue Fei be a hero in china‟s history is that he contribute to our country. The reason why I want to be an economist is no other than my dream to make contribute to our fast developing motherland.”三句话不离本行,即我要成为名经济学家,坚定不移地走学术道路,想来老师们也很无语吧,于是全场哈哈大笑。

突然一个老师估计受不了我走调的英语口语了,说道:“我看了你的个人简历,为什么不喜欢参加社团活动?”我暗暗叫好,终于用中文啦,从英文口语中解放的感觉真好。信手来了几句:“林毅夫教授眼中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教育的第一人邹恒甫教授教导武汉大学数理金融与数理经济班的同学不要浪费时间在社团活动上,好好研究学问,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敬仰„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的陈寅恪先生,过多参加社团活动无疑影响我学术上的独立性,也使得我的自由精神沦陷。”这时老师差不多对我已经很认同了,比较想要我这

个学生了,问了下:“你本科时候排名怎么样?”我大致说了下自己的情况,并强调了尽管我名列前茅,但始终觉得学习和学术是两码事,我重视的是学术成就而非学习成绩。面试场上,即使自己平时成绩优秀,也要低调,因为研究生阶段更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后来老师又问了我的研究兴趣,我答复很愿意追随老师研究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应用这方面。

最后一位老师以总结性的语气问了下:“你有问题想问我们吗?”我其实没有什么问题咨询,关心的问题网站上都已经搜索出来了,但心想不问个问题无法显示出自己对就读深圳商学院的期盼之情,于是问了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能有幸被深圳商学院,我关心的是能否到港大选修哲学、历史、心理方面的课程。”老师回答说没有问题,但是我们学院的课程设置比较紧张,你恐怕忙不过来。我强调时间是挤出来的,顺便提了林毅夫那句名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当我与老师告别的时候,坐在前排的老师对我赞了一句:“小伙子,你适合作学术!”我一听到,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被录取已成定局了。接待的那位女孩在我面试时候一直在教室里面,领我出来的时候,也赞了我一句:“你好牛啊!”我心理美滋滋的,能被北大女生赏识,真乃人生一大快事。复试结束后,继续在京城悠闲地玩了几天才回家。

林毅夫名言篇六
《政治试题》

B.全面引进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

木镇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7.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谈到他最崇拜的人物是谁时说:“我最崇拜李冰父子,他们修都江堰的故事,我从小就听,就崇拜。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找了大量的有关他们修建都江堰的资料。我回国之初,站在都江堰边,听到澎湃的江湖之声,想到这是2 000多年前的伟业,受到很大的激励。”林毅夫的话告诉我们

( )

高 二 政 治

命题人:王生来 审核人: 吴桂青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 A 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C 庐山的自然美是一种文化 D 《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一诗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钢铁炉中翻火焰,/小儿时节。/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据此回答2—3题

2、自“人猿相揖别”之后,出现了从“只几个石头磨过”到“钢铁炉中翻火焰”的巨大变化,这表明 A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产品 C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 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文化的生产

3、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影响之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表明:

A 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 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4.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历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与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地融汇于全球华人的精神血脉之中。这说明

( )

A.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具有积极主动的影响

5、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6.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应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总是不自觉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个无目的的过程

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8.“神十”的成功发射与返回,以及航天人所创立的“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热情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这表明

( )

A.文化生活各有特色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9.“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 )

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 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0.“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 )

A.单一性,不变性 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

11.临近2013年蛇年春节,一种叫“中国红”的剪纸灯笼挂满了大街小巷。这些灯笼透出浓浓的“年味”,看上去很喜庆,很多市民买回家,挂在窗前,图个喜庆。材料表明( )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②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劳动人民既是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④对传统文化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古人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文化工作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B.终身学习,才能全面发展

C.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指导实践 D.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13.群众文化,是全部文化的母体,是众多文化模式的根基与源头活水。“创造在基层,希望在民间”是被文化发展证明了的一个基本规律。脱离了群众文化,专业文化势必曲高和寡、干涸枯竭,没有前途。这说明推动文化创新需要( )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发展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 ③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主体地位

④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先后赴新加坡、韩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社会反响强烈。中外文化交流演出( )

A.是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B.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能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应取长补短,积极创新,弘扬传统文化

15.“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但要保持本民族文化

16.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报道了许多鲜活的新闻,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②新闻记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造出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广东省的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居民文化和中原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这说明( )

①文化在交流传播中得到发展 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中原移民文化是先进文化而本地原住居民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潮汕文化与其他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依旧被传承,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特有的包容性 ②史书典籍的传承 ③汉字的使用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③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2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开展的一项关于汉字书写现状的网友调查显示,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如果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2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③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 ④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黄梅戏是安徽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清道光前后,由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黄梅戏的形成与发展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24.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徽文化优势,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徽文化走向世界。如果你参与“实施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讨会,需要拟定一份发言提纲,你认为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抓住机遇,加速融合,全面占领国外文化市场 B.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全面改造提升徽文化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满足国际市场需要 D.立足特色,相互尊重,全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2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7分)

2009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在情人节这天,各地玫瑰花价格上升为平时的2~3倍,但仍供不应求,西方的情人节远远火于中国的“七夕”节。我们过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有近20年的光景,而西方人过中国的春节,只是近些年才逐渐掀起的热潮。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由弱变强的现实。

结合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7.(12分)

2012年5月21日是第九个“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此后,联大在2002年12月20日宣布每年的5月21日为“世界文化

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以加深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并推动人们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

文化交流与合作。 据此回答:

(1)为什么要维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分)

(2)有人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属于这个民族,它是这个民族发展的见证。”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理由。(9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小学暑假作业火了。翻开某实验小学暑假作业,满眼都是“神题”:“2/3青蛙=?”,“脚-鞋袜+草地=?”,“枫叶+小溪=?”,“一个喷嚏+一个喷嚏+一个喷嚏=?”,“爸爸+妈妈+我=?”……暑假作业中的这些“神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人反对,有人支持。 反对者观点——

“出人意料的答案,连大人都做不出来,究竟要训练孩子什么样的思维?”

“偏题和怪题对孩子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益处。一味求新求异,以至于把一些题目弄得人见题心惊、鬼见题发愁,对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真的管用吗?” 支持者观点——

“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求答案,有利于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孩子就应该从小接受多种思维的锻炼。”

“成人习惯以某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所以在成人眼中,某些题目确是‘神题’,但孩子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因此,‘神题’不单单是考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也是激发孩子们的多

元思维,为他们的思考、解题提供无限可能。另一方面,它也是加强亲子互动的有效载体,孩子和家长

一同思考,相互点拨、激发,不是很好吗?”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暑假作业中布置上述“神题”?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9.(19分)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已于2013年2月19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罗阳、林俊德、李文波、张丽莉、陈家顺、陈斌强、周月华艾起夫妇、何玥、高秉涵、高淑珍被选为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多年来,中国涌现出的100多位“感动人物与群体”,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精神脊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诠释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与挚爱,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回答: (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9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10分)

林毅夫名言篇七
《高二政治必修sa》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检测题

姓名: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在下列形式中不具有意识形态的部分的是

①理想 ②道德 ③科学技术 ④信仰 ⑤语言 ⑥理论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 D.③⑤

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②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3.关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个人天生的 B.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

C.是后天个人自发形成的 D.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4、思想文化是同政治、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B、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5、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6、“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句话主要提示了

A、科技在增强经济实力中的地位 B、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C、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D、国际竞争的实质

7、“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 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8、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是

A、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C、文化是人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庐山图》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体现的道理与这句话一致的是( )。

①孟母三迁 ②耳濡目染 ③东施效颦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很大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这段话说明( )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11、下列有关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B、 凡是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都有阻碍作用

C、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不对个人的成长起作用

D、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12、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经济

13、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

A、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4.在封建社会,受封建伦理的影响,君臣之间、主仆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不能平等交往。这说明

A.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B.文化影响社会生活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

15.继“光棍节”之后,天猫又经过包装塑造之后打造出“男人节”,目的是利用各种节日促进销售额的增加。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经济促进文化的发展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是因为

A.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B它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17、成语“耳濡目染”表达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深远持久的特点

C、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D、差异性的特点

18、“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上述歌词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

19.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谈到他最崇拜的人物是谁时说:“我最崇拜李冰父子,他们修都江堰的故事,我从小就听,就崇拜。在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找了大量的有关他们修建都江堰的资料。我回国之初,站在都江堰边,听到澎湃的江潮,想到这是2000多年前的伟业,受到很大的激励。”林毅夫的话告诉我们:

A.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个被动的过程

B.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总是不自觉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个无目的的过程

D.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过程

20、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礼节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二、问答题

26.(16分)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 聊天、游戏 浏览不健康网站 查阅学习资料 看电影听音乐 其他 比例 50% 15% 20% 10% 5%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在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甚至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12分)

28.材料一:近年来,美国通过好莱坞大片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推销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法国为了保护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国文化。日本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战略。

材料二文化生活近年来,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看,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目前的48.7%,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读书时间在减少。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也毁于大量碎片化、庸俗化的“文化垃圾”,毁于过量无效信息乃至于无效信息造成读书无兴趣,现在图书市场出书讲求快速获利,只要能赚钱就可以出版。出书让作者和出版商名利双收,但粗制滥造的图书却危害了读者,污染了公众的精神家园。

(1)看材料一,联系当前国际竞争实际,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12分)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人文阅读的重要性。(1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A 4.D 5.A 6.B 7.A 8.A 9.D 10.B

11.A 12.C 13.D 14.A 15.B 16.D 17 .D 18.C 19. A

20.B 21.D 22.A 23.A 24.D 25. C

二、非选择题

26.(1)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网络大大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改变了学习的方式,适应时代的要求;但网络文化也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是,由于 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过分沉迷网上聊天、游戏或浏览不健康网页,会造成精神颓废,学业荒废,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中学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自控力。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28.(1)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这一点。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材料二强调文化建设的作用说明这一点。(10分)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林毅夫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林毅夫 林毅夫女儿林曦 林毅夫简历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林毅夫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林毅夫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21429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