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

2016-02-16 09:58:0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一《2015年网络流行语言》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希望能帮助到你。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一
《2015年网络流行语言》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二
《2015最流行的话语文档》

1.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曼德拉)

2.忘掉所有那些“不可能”的借口,去坚持那一个“可能”的理由。

3.失败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没有发挥出自己能力的极限。——《疯狂广告人》

4.属于你的,没人能拿走;能拿走的,都不属于你,要相信更好的一定会到来。

5.并不是因为幸福才笑,是因为笑了才幸福吧。——《樱桃小丸子》

6.我们都以为长大以后就能真正的永远相伴,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拼命成长,

但是当真的长到足以告别青春时,才突然发现,原来长大只会让我们分离。——《匆匆那年》

7.你也许已走出我的视线,但从未走出我的思念。

8.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你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9.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

10.喜欢自己过的生活,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11.永远记住,无论你觉得自己多没用,你总会是某人微笑的理由。

12.敢吵架的才是好朋友,吵不散的才是真朋友!

13.当你无法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行事时,别生气,因为你同样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14.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真正的快乐,必须来源于自己。

15.生活变得美好,不是偶然,而是我们努力改变的结果。

16.最好的时光,就是你喜欢我,我也喜欢你,可我们都还没表白。

17.我以为 这三个字说白了其实是对过去痛的领悟。

18.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三
《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

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

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15日发布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按照上榜次序是: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2015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

“互联网+”指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这一说法最初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随后成为媒体的高频用词。

“创客”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当下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该词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颜值”本表示男女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由此衍生出“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等说法。后来“颜值”一词已由人及物,也用来表示物品的外表或外观是否美好。

“宝宝”则语出网络潮语“吓死宝宝了”。“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后来“宝宝”独立单用,与此前流行的“亲”渐有并立趋势。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自日本动漫,本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进行“脑补”的场所。“洞穴”越大,想象越丰富。

“任性”本是一个传统词语,常用作贬义,如“任性妄为”。自从网友调侃:“有钱就是任性”之后,“任性”词汇色彩逐渐变化,甚至富有褒义。

“剁手党”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也称“剁手族”“剁手帮”等。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九指神丐洪七公,有一次因贪吃误了大事,一发狠剁掉了自己的手指头,但一遇美食仍然把持不住。“剁手”或源于此。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网红”走红的原因很复杂,或因出众的才貌,或因搞怪的行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网络推手的运作,等等。“网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质,迎合了网络世界的“审美”或“审丑”心理,从而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理性或非理性关注。“网红”在2015年热度飙升,和媒体纷纷爆出明星大腕与“网红”女友的恋情有关。

“主要看气质”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此语在2015年末突然蹿红,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有观点认为,在过分追求“颜值”的时代,“主要看气质”的流行有“正能量”意义。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四
《盘点2015年十大流行语》

盘点2015年十大流行语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近日对外揭晓2015年十大流行语,“互联网+”“创客”“获得感”等反映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生态的热词纷纷入选,而“颜值”“任性”“剁手党”“网红”“脑洞大开”“主要看气质”“宝宝”等流行于网络的日常生活用语也榜上有名。十大流行语过半来自互联网。除了“2015年十大流行语”名单,《咬文嚼字》杂志还给出了流行语的具体解释。

1.获得感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2.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经济领域各生产要素“相加”,即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重构、再造新的发展业态。符号“+”既表示加入、融入,更表示升级换代、创新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一说法最初是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全面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便迅速流行开来。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进一步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2015年,随着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互联网+”成为媒体的高频用词。

3.颜值

“颜”义为面容、容貌,“值”义为数值。“颜值”本表示男女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是用数字评价人物的容貌。如同其他数值一样,“颜值”也有衡量标准,可以测量和比较,所以有“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的说法。后来“值”的数值意义淡化,在词义上“颜值”就相当于“颜”,只表示面容和姿色。2015年,其指称范围进一步扩大,由人及物,物品的外表或外观也可用“颜值”表示。

4.宝宝

“宝宝”语出网络潮语“吓死宝宝了”。“宝宝”指“我”,“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后来“宝宝”独立单用,只要说话氛围协调,几乎在任何语境中,女生都可用“宝宝”或“本宝宝”来称呼自己,如“乐死宝宝了”“笑死宝宝了”“本宝宝这厢有礼了”“本宝宝拜托了”等等。现在,“宝宝”还可用以指称对方,以表达对对方(不论男女)的亲昵态度。购物网上过去常用“亲”来缩短与客户的心理距离,现在“宝宝”也争得一席之地,且大有抗衡之势。

5.创客

“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2015

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双引擎”之一。随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措施,给“创业”“创新”以具体支持。“创客”于是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6.脑洞大开

令网友脑洞大开的故宫“花式卖萌”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自日本动漫,本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后来词义扩大,对小说及其他艺术作品甚至现实生活中的情节、情景进行幻想、想象,也称“脑补”。“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进行“脑补”的场所。“洞穴”越大,想象越丰富。“脑洞大开”义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15年2月,网络剧《脑洞大开》播出,“脑洞大开”于是频频亮相于媒体。

7.任性

“任性”本是一个传统词语,意思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常用作贬义,如“任性妄为”。江西曾有一名老伯在网上买保健品被骗,接二连三地给骗子寄钱,发觉受骗后,不但不报警,反而继续寄,总共被骗数十万元。老伯最后还语出惊人:“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有网友调侃:“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此语迅速传播开来,以致引爆网络,还衍生出各种变体,如“有权就是那么任性”“有房就是那么任性”“有车就是那么任性”。随着高频率运用,“任性”词汇色彩逐渐变化,也可用来表示“天真率性”“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等义。

8.剁手党

“剁手党”,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也称“剁手族”“剁手帮”等。她们穿梭于各大购物网站间,搜寻、比价、秒拍、下单,乐此不疲。往往看似精打细算,实则买回了大量没用的东西,造成时间、精力、金钱的浪费。冷静之后,常常追悔莫及,甚至下了再不理性购物就剁手的狠心,但过不了多久又故态重萌。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九指神丐洪七公,有一次因贪吃误了大事,一发狠剁掉了自己的手指头,但一遇美食仍然把持不住。“剁手”或源于此。

9.网红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网红”走红的原因很复杂,或因出众的才貌,或因搞怪的行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网络推手的运作,等等。“网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质,迎合了网络世界的“审美”或“审丑”心理,从而赢得了广大网民的理性或非理性关注。“网红”在2015年热度飙升,和媒体纷纷爆出明星大腕与“网红”女友的恋情有关。郭富城的新女友便是最近的一例。

10.主要看气质

“主要看气质”,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此语在2015年末突然蹿红,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起因是台湾女歌手王心凌为了配合新专辑的发行,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吃汉堡的宣传照。网友纷纷留言评论,其中有人说品位不高,甚至说没文化。一名网友却认为,虽然是一张奇葩照片,但颇有内涵,于是留言:“主要看气质。”这则留言立马获得广大网友点赞,被大量转发,火速引爆网络媒体。有人说,在过分追求“颜值”的

时代,“主要看气质”的流行有“正能量”意义。

“然并卵”为啥落选?

据《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绍,“十大流行语”的收选原则主要有三条标准。

一、流行:紧扣时代特点,反映时代风貌,把承载年度信息、打上年度烙印的语词选出选出来。

二、创新:结构、语义、用法上有创新。如“互联网+”就是一种独特的构词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都有可能收进辞书。

三、文明: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过去,“屌丝”、“蛋疼”等《咬文嚼字》不收,甚至“小伙伴”因为来源不雅也并没有收选。今年最流行的无疑是“然并卵”,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咬文嚼字》评选流行语有向社会推荐、推广的意思,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无疑不在推荐、推广之列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五
《2015年十大流行语盘点》

2015年十大流行语盘点

原标题:《咬文嚼字》公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 “主要看气质”,“宝宝”可知否? 《咬文嚼字》编辑部昨天公布了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

据《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介绍,今年“十大流行语”评选仍坚持一贯的“评选原则”,即流行、创新和文明三大标准。“不收低俗不雅、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之前‘屌丝’、‘蛋疼’等没收,甚至“小伙伴”因为来源不雅也没有收选,今年最流行的无疑是‘然并卵’,但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我们评选流行语有向社会推荐、推广的意思,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不在推荐、推广之列。”

10条流行词,7条源自网络

据悉,今年十大流行语的“网络”特色非常明显,10条中有7条源自网络,除了“获得感”、“互联网+”、“创客”外,其余都来自网络,或源于网民的创造,或先在网络流行后被社会广泛关注,可见网络对语文生活的影响。互联网让社会进入了“全民造句”时代,绝大多数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的新词、新语、新用法都源自网民的智慧,人类语言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

但正是流行词产生速度越来越快,使得每年的十大流行词评选越来越难。《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说,对流行词的要求是,必须反映时代风貌,把承载年度信息、打上年度烙印的语词选出来。如“互联网+”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体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剁手党”是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无疑是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业模式促生出来的;“创客”、“宝宝”、“网红”都体现了时代特点。

《咬文嚼字》对十大流行词的评选十分严谨,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审核小组。记者了解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直至最后一刻才被踢出去,原因是这句话的来源至今尚未查到;而最近很火的“城会玩”也在最后一刻落选,原因是不希望产生城乡对立的联想。此外,热词“吃土”,因与“剁手党”关联度太高,也遭淘汰。

“然并卵”是语言使用者的任性

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流行语和丰富的语言生活,语言学家、《咬文嚼字》创始人郝铭鉴梳理了近二三十年的语言发展,将它分为五大阶段。

郝铭鉴称,语言发展的第一阶段重智慧,其代表词为“白骨精”;第二阶段重内容,代表词有“秋雨含泪”,每个词语成为社会的档案;第三阶段重规则,代表词有“喜大普奔”等;第四阶段重形式,代表词有“人艰不拆’等,这种词没有内容,只有形式;到了第五阶段,就是“然并卵”这种词的流行,既无智慧,又无内容和形式,只有语言使用者的任性。

尽管“然并卵”在第一轮评选中即遭到淘汰,但郝铭鉴指出,这种词语的出现,是当下语言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倾向,大家不能被“然并卵”牵着鼻子走。“为什么《咬文嚼字》要评选十大流行语,还有指出十大语文差错,就是为了肯定语言生活中的创造力,正面推动语言的发展。但必须看到,语言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充斥着大量不合符汉语结构特点及社会文明规范的消极内容,人们对语言的态度中,有游戏文字的成分,不把文字当一回事。”

他认为,网络时代的语文生态更加复杂,引导甚至监管显得越来越重要,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咬文嚼字》2015十大流行词

1 获得感

“获得感”本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指出,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获得感”一词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范围出现固化趋势,多用以指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2 互联网+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社会经济领域各生产要素“相加”,这一说法最初是由李克强总理提出的。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全面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便迅速流行开来。

3 颜值

“颜”义为面容、容貌,“值”义为数值。“颜值”本表示男女颜容英俊或靓丽的程度,是用数字评价人物的容貌。所以有“颜值高”、“颜值爆表”、“颜值暴跌”的说法。

4 宝宝

“宝宝”语出网络潮语“吓死宝宝了”。“宝宝”指“我”,“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现在,“宝宝”还可用以指称对方,以表达对对方(不论男女)的亲昵态度。

5 创客

“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6 脑洞大开

“脑洞大开”由“脑补”衍生而来。“脑补”源自日本动漫,本指观剧者在大脑里通过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或添加原剧中没有的情节或内容。“脑洞”则是大脑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

充的“洞穴”,“脑洞大开”义为想象天马行空,联想极其丰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7 任性

“任性”本是一个传统词语,意思是“由着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常用作贬义,如“任性妄为”。随着高频率运用,“任性”词汇色彩逐渐变化,也可用来表示“天真率性”、“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等义。

8 剁手党

“剁手党”,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也称“剁手族”、“剁手帮”等。 9 网红

“网红”即“网络红人”,指被网民追捧而走红的人。“网红”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质,迎合了网络世界的“审美”或“审丑”心理,从而赢得广大网民的理性或非理性关注。

10 主要看气质

“主要看气质”,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内在气质才是决定因素。此语在2015年末突然蹿红,成为一个强势流行语。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六
《舆情报告:2015上半年网络流行语分析》

舆情报告:2015上半年网络流行语分析

(转载自人民网)

2015年上半年,“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并且有延伸至日常生活的趋势。语言创新在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中更加困难,“流行语”快捷易懂,成功替代了语言创造。

2015年上半年网络流行语主要来源于娱乐话题和热点新闻,“网络流行语”娱乐化趋势明显。从类型上看,“吐槽”类语言热度最高,“也是醉了”“什么鬼”大量出现在原创帖子和评论中。此外,“网络正能量”也收到追捧:“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网友反思,多数人认同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网络热词并不是2015年的新词,2014年出现,2015年依然流行:“颜值”“逗比”“约吗”“我想静静”“小鲜肉”“单身狗”等,并在不同的语境中被赋予新的含义。

2015年热度较高网络流行语

2015年新流行语Top10

流行语来源:娱乐话题、新闻热点

网络流行语来源分布

网络流行语伴随着一些热门话题迅速传播,随后热门话题冷却,流行语转接到其他事物中,传播力增强。例如某娱乐节目兴起,“小公举”成为形容某明星公主病的代名词,以谐音加强讽刺效果。以论坛为主的“网络自造词”比例最高(21%),代表性的娱乐话题也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主要来源(20%),由新闻事件讨论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只占13%。

网络流行语传播方式

图:“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使用频次趋势

网络流行语在网友的互动中产生和传播,分为爆发式和渐进式。

“爆发式”流行语:来源于明确的事件或网络红人热帖,从传播频率上看,具有明显的时间节点,事件当日使用频率达到峰值。如女教师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4月14日经媒体报道后走红,4月16日,微博引用量为9108条,达到峰值,网友表示“也想活的这么洒脱”。4月14日新闻出现之前,引用频率较低。

“渐进式”流行语:难以追根溯源,在网友互动中逐渐成为热门,并没有清晰的源头。这类用语的流行具有偶然性,从传播频率上看,峰值逐渐累积呈现。“单身狗”一词使用频率较高,2月14日情人节被成为“虐狗”日,网友用“听说情人节,单身狗与加班更配哦!”调侃单身生活。4月3日、4月15日因周杰伦“秀恩爱”再次出现高峰。在峰值之前,“单身狗”一词已经出现,并伴随着特定事件逐渐升温。

网络流行语特征及社会心理研究

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但是一些语言使用频率极高,持续性很强。网络语言符合目前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碎片化表达,以惊奇、简洁、表达程度强,迅速占领网络虚拟社会。

语言碎片化。网络时代写长篇文章的作者越来越少,言简意赅成为主旨,网络流行语词汇简短、表现力很强,使用起来更加符合“高效”的要求。许多网络流行语铺天盖地,反复使用,淹没了多元化的表达。

吐槽普遍化。在2015年新出现的网络流行语Top10中,以吐槽语言为主,表达负面情绪较多。表达情绪的流行语主要为表达负面情绪。许多吐槽流行语普遍应用于当下的热点事件,将一些话题引为负面。

内涵动态化。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是在网民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网络流行语往往根据不同的语境和事件,衍生出新的含义。“流行语动态化”与流行文化本身特质相符,变化产生的新鲜感让“网络热词”反复走红。

态度多元化。“且行且珍惜”“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等表达大气态度,追求自由生活用气的流行语得到网民认可。对于这些“正能量”的事件,并没有“压倒性吐槽”。网络语言环境出现多元化趋势,语言暴力不再独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络社会作为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网络社会的互动方式以文字为主,文字信息较语音、视频传播更快捷。现实社会的互动更多维,语言、神态肢体动作等都可以作为沟通媒介。赋予文字多层面的感受,成为网络流行语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其次,网民年轻化“助推”网络语言,青年亚文化成为网络文化主力军。

追求认同。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是一种“赶时髦”,流行文化追求“同质性”,以获得群体的认可。网络社会的沟通是“他人可见”的,个体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不自觉受到他者的影响使用网络流行语,强调自己是“网络社区”的一员,表明自己“没有落伍”。

反映社会心态。当代社会发展变化速度加快,社会心态随着变化需要不断调整。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冲突感,令个人感到紧迫,因此需要通过一些途径进行宣泄。网络社会的匿名性、主体性,让个人有更大的发挥余地。网民对社会观念的认同或者贬低,通过网络流行语反映网民心态。“热词”被追捧的背后,正是其代表的社会心态得到公众认可。

(节选自《2015上半年网络流行语分析报告》,分析师周悦)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七
《2015流行语大盘点》

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篇八
《2015流行语翻译》

又到了年终盘点的时候。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日前发布了年度十大流行语。下面就带您探讨这些流行语的译法。

1. 上交给国家

handover sth to the government

“上交给国家”出自电视剧版《盗墓笔记》,为了能顺利过审,主角吴邪一改原著中的盗墓说辞,改成将所有看到的文物“上交国家”,于是片中的所有宝藏,都摆脱不了“上交国家”的命运,由此引发原著粉和看剧党的大规模的吐槽。

这个词组也是属于中国特有滴,所以小编认为直译会比较靠谱,即为handover sth to the government 或者说handover sth to the authority,你觉得呢?

2. 吓死本宝宝了

scared to death

“吓死宝宝了”这里的“宝宝”指的是自己,是吓死我了的意思,自称本宝宝只是为了卖萌,说

自己很可爱!可以译成I'm scared to death或者说It scared my pants off!

2.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

could have earned a living with face

贾玲昔日的清秀照片被网友翻出来后,大家发现,经常跟男生“掰腕子”的"女汉子"贾玲竟也曾经“女神”过!而贾玲在微博上回应道:“我深情地演绎了: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

小编认为这句话用英语表达就是:She could have earned a living with face, but instead, she uses her talent.

4.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The world is big and I want to see it. 2015年4月14日,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热评这是“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

没有之一”,仅一天时间微博转发多达6000余次,评论超过1700条。

5. 睡什么睡,起来嗨

Wake up and get high with us!

这句话最早出自微博上的一个短视频,在“快乐崇拜”的旋律下,外貌魔性的男主对着屏幕各种自言自语,这句话终于成为了经典。

6.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2015年最流行语言 2015年最流行网络语言 2015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2015年最流行的语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23584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