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儒林外史名句

儒林外史名句

2016-04-11 10:43:25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儒林外史名句(共4篇)古文名句古文名句古文中的名句隽语,多是古人心灵的结晶。这些语句虽短,但意义深邃,并富有哲理和启示。这些格言式的语句,多散见于汗牛充栋的典籍里,又辗转于名家的手笔之中。1、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也就是最大...

篇一:《古文名句》

古文名句

古文中的名句隽语,多是古人心灵的结晶。这些语句虽短,但意义深邃,并富有哲理和启示。这些格言式的语句,多散见于汗牛充栋的典籍里,又辗转于名家的手笔之中。

1、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现代意义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也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我们要振作精神,努力奋斗,要知道哀莫大于心死。

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宋 苏轼 《前赤壁赋》。

【译文】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哀:哀叹 生:人生 须臾——顷刻;瞬间;片刻:须臾万变|须臾之间|克敌在须臾。

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西汉·戴圣 《礼记·曲礼》意思是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敖:通“傲”,傲慢。

4、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余胥xū。《太公六韬》余胥:墙壁。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厌恶那个人,就连他村里的墙壁都令人生厌。

5、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孟子·离娄下》爱护人的人,人们常常会热爱他;尊敬人的人,人们往往会敬重他。

6、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喜欢子女,应该用道义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

7、百尺竿头须进步。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即使取得好成绩还要努力。

8、百闻不如一见。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闻:听见。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老百姓都知足了,做君王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10、百忧感其心,万心劳其形。宋·欧阳修《秋声赋》所有的忧伤感情都在精神,在心里。所有的事情工作都在外表在体态在肉体上。

11、百足之虫,至死不僵。魏·曹囧《六代论》百足这种虫子,即使死了也不倒下。比喻某人或集团虽然失势了,但仍存在一定的气势和能量。

12、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秦时月》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原词为: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贵显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篇二:《不可不知的古今名句》

不可不知的古今名句.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

1、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的nb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他俩这样去做了,并且做到了,这就是豪言壮语和吹nb的区别。

2、大泽乡,雨夜,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一声呐喊鼓舞了千百年来无数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向权利颠峰发起永不停歇的冲击,奴隶石勒、赌徒刘裕、盐贩黄巢、乞丐朱元璋最有资格对这个问题做否定回答。

3、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破敌十万,封狼居胥,二十岁的冠军侯,皇帝的外甥,将两瓶御酒洒在河中与将士共享的浪漫将军,在皇帝舅舅给他安家时不屑的迸出了这几个字,爱慕英雄和白马王子的美女们失望之余难免尖叫:“帅呆了,酷毕了!”

4、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是他给汉帝的汇报中的,随同汇报一起递向长安的是北匈奴直至单于的首级。“911”后小布什在国会上罗嗦半天哪比的上这几个字有力,虽有古今中外之别,情形却是如此相似,拉登授首之日不远矣!今昔对比,何日华人方能重吐此豪言壮语?

5、冉闵――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儒林外史名句。

冉闵勇力堪比霸王,为阶下囚仍气势逼人,然为异姓夷狄将兼假子二十余年,期间所杀汉人非少,其后弑君篡位,尽屠羯族,反称夷狄为禽兽,若云卧薪尝胆,敌营二十年未免太长。与吴三桂到是决配,其言不配其行。

6、王安石――“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真正的改革家需要的勇气并不比沙场上的猛士少,深渊地雷阵之语表明今人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愿今人有王总之志之能,无王总之果。

7、完颜亮――“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虽是胡儿,偏爱风骚,联想到他爷爷爸爸还是文盲和后来的满族同化之快,女真对汉文化吸收之快是有遗传的。评价是典型志大才疏

8、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侵略者内心血淋淋几近变态的独白,令人不寒而栗,最恐怖的是他的确做到了

9、汪精卫――“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是汪精卫在刺杀满清亲王被捕后说的,同样是“二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的意思,但是有文化的人谈吐就是不同。人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类似的还有谭嗣同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因有人说这两句是康有为改过的,故不入选。

10、彭/德/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东方海岸架起几门火炮就可以奴役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儒林外史名句。

●战胜易,守胜难。

《吴子·图国》说明创业难,守业更难。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淮南子·道应训》 持:保持,坚守。之:代指胜利。要取得胜利并不难,难的是保持胜利的成果。

●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十 拨乱:澄清混乱。基:基业。通:方法,办法。谓开创天下之业固然难,守已成之业亦不易。

●天下者,得之艰难,则失之不易;得之既易,则失之亦然。

宋·苏过《土燮论》

●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二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晋语四》谓凡事均可转化,视立志如何。

●有以无难以失守,有因多难而兴邦。

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 无难以失守:国家并无灾难,但因不思振作而失守。多难而兴邦:国家多难,但因有所作为而兴盛。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

《汉书·枚乘传》 舜:即虞舜。古代传说中贤君圣人。无立锥之地:没有插锥之地,喻地方很小。

●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庄子》 尧舜:即唐尧、虞舜,都是古代传说中的贤君圣人。置锥之地:很小的土地。谓先人打下江山,子孙却无法守成,以至无立足之地。

●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

宋·欧阳修《读李翱文》 神尧:唐高祖的年号。旅:古人部队编制。五百人(一说二千人)为旅。唐高祖以一旅之众竟取得天下。可是他的子孙拥有天下之势,却无法收回河北之地。 ●霸主孤身以二江,子孙多有百城降。

儒林外史名句。

宋·王安石《金陵怀古》 谓开国之君只身打下江山,而子孙虽拥有天下却无法守成。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唐·柳宗元《敌戒》 訑訑(yíyí):自满自傲的样子。秦因为有六国为敌,小心谨慎,终于强大起来;六国被消灭之后,就骄傲自满,以至灭亡。

●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国策》 井以甘竭:井水因为甘凉而被全部喝尽。李以苦存:李子因为味苦,无人想吃而幸存。夫差:吴国的国王。 酣:酒喝得很畅快。勾践:越国的国王。儒林外史名句。

●成立之难如登在,覆败之易如燎毛。

清·李绿园《歧路灯》 燎毛:火烧毛。

●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清·康有为《公车上书》 开创之势:开国创业时之态势。守成之势:固守成规之态势。 ●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清·李鸿章《奏稿·议复张家骧争止铁路折》 奇局:不平凡的局面、形势。奇业:不平凡的事业。

●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汉·班固《西都赋》藉:凭借,依靠。十世:这里指多年。

●水定则清正,动则失平。

《淮南子·说山训〉清正:澄明,端正。 失平:失掉平衡,即动乱。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

唐·杜甫《赠别贺兰钴》 国步:国家的命运。返正:恢复正常。尚风尘:仍然没有澄清(局面)。

●拨乱世,反诸正。

《公羊传·哀十四年》 拨乱“世”:清除动乱的局面。诸:之,之于。《汉书·高帝记》:“拨乱世,反之正。

●端本澄源,涤瑕荡秽。

《旧唐书·五行志》 端本:端正根基。澄源:清理源泉。涤瑕荡秽:把瑕疵污秽清除干净,比喻破除旧的习俗。

●涤秽荡瑕,拨乱反正。

《宋书·礼志一》 涤秽荡瑕:比喻破除旧的恶习,拨乱反正:治理好乱世,使之恢复正常。 ●拨乱反正,不在天命之有无,而在人力之难易。

清·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矫当世,覆诸正,务在乎反本。

汉·桓宽《盐铁论·杂论》矫: 纠正。诸:之于。反本:恢复本来的面貌。

●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儒林外史名句。

清·顾炎武《日知录·自序》 正:端正。兴:振兴。

●拨乱反正,以宁天下。

《后汉书·顺帝记》 拨乱反正:治理好乱世,使之恢复正常。

●拨乱反正,经武也;制礼作乐,纬文也。

《艺文类聚·卷三十八·礼部上》 经:织物上的纵线。纬:织物上的横线。经武纬文:喻武功文事合成为一,实现至治,犹经纬纵横组成布帛。

●立国有文必有武--徒有文而无武,则威不立而国势弱。

《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徒:只,仅仅。威:威严。国势弱:国力软弱不振。

●文经武纬。

唐·颜真卿《郭公庙碑铭》以文事为经,以武备为纬。即从文武两个方面治理国家。 ●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

《礼记·祭法》周文王用文德来治理天下,周武王用武功来治理天下。

●文德武功,经天纬地。

《太平广记》卷二四一 意指治理国家恩德昭著,对外用兵成绩斐然。

●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

汉·刘向《说苑·君道》 有文德而没有武功,不能威振天下。

●有武无文,民畏不亲。

汉·刘向《说苑·君道》 只有武功无文德,民众对你畏惧但不亲近。

●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汉·刘向《说苑·君道》 既有文德又要武功,才能既威严有德声。

儒林外史名句。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吴子·图国》 修:改进,搞好。文德:以礼乐教化进行统治。 武备:军备。 ●文武殊途,勋烈同归。

《三国志·魏书·陈留王吴传》 殊途:不同途径。勋烈同归:功业相同。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垂拱而治:垂着手拱着手便可以使国家得治。比喻容易。 ●修文偃武,四海晏然。

《隋书·杨素传》 偃(yǎn):停息,停止。修文偃武,修明文教,停止武备。晏(yàn):安,平静。

●偃文修武,民安国泰。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修:整治。泰:太平。

●文德武功,维持帝王万世之业。

宋·洪咨夔《贺启》 文德武功:一面施行文教,一面整治武备。

●文以赞治,武以凌敌。

北齐·刘昼《刘子·文武》 赞:帮助,辅助。凌:进攻。凌敌:防御敌人的侵犯。 ●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术:方法。

●德不可独任以治国,力不可直任以御敌。

汉·王充《论衡·非韩》 任:承担。直任:径直承担,单独承担。御敌:防御、抵抗敌人。 ●礼与法,表里也,文与武,左右也。

《司马法·天子之义》 表里也:内外为用,相互补充。

●始于文而卒于武,天地之道也。

《经法·论约》 卒:终。 道:规律。治理国家开始时用文德,最后用武威,这是天地间的道理。

●自家刑国,纬武经文。

《晋书·齐王攸传赞》 刑国:治国。纬武经文:以武为纬,以文为经。指文治武功合成为一,文武兼备。

●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相济,而后王业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 威:威严。德:恩惠。济:补充。

●武以戡乱,文以守成。

元·姚燧《郭野斋诗集序》 戡乱:用武力平定纷乱。 守成:巩固已成功业。

●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

《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 时:时机。 不旋踵(zhǒng):不待一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机:变化。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顺时而动:顺应时势而进行活动。 因机而发:根据机会而兴起。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晋书·安重荣传》 说明时机难得,必须珍惜。

●见机不遂者陨功。

汉·桓宽《盐铁论·击之》 机:时机。遂:进。陨(yǔn)功:功业就会受损。 ●审势而行,因机而变。

明·《投笔肤谈》 审:观察。 势:形势。因:根据。机:时机。

儒林外史名句。

●日中不熭,是谓失时;操刀不割,是谓失利之期。言当及时也。

《资治通鉴·汉纪·文章六年》胡注 熭(wèi):晒干。 意为做事要抓住时机,当机立断。 ●因人制宜。

《老生常谈·以人为鉴》 因:按照,根据。制:制定。宜:合适的措施。

●临事应变,因而能通,智者之虑也。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通:通达事理。 虑:考虑。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 时务:当时的客观形势。机变:灵活适应事物的变化。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

●大丈夫相时而动。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回 相时而动:见机行事。

●专明无胆,则虽见不断;专胆无明,则违理失机。

三国·魏·稽康《明胆论》 专明无胆:只有明智而无胆色。 见:发见,见识。断:决断。违理失机:失却机会,背道而驰。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战国策·齐策》 谋泄:计谋泄露。 事无功:事情就不会成功。计不决:决策犹豫不决。 ●干将莫邪,贵其立断也。

汉·刘向《新序·杂事》 干将(jiàng)莫邪(yè):古之善铸利剑者,后借为古之利剑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霍光传》 断:决断。乱:祸害。

●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决弗敢行:作出决定而不付诸实施。

●因时立政。

宋·苏辙《乞裁损浮费札子》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政令。

●因时施宜,无害于民。

宋·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 因时施宜:根据当时的形势施行适宜的措施。 ●时不至不可强生也,事不究不可强成也。

汉·刘向《说苑·谈丛》 不可强(qiǎng)生:不能勉强出现。究:彻底推求。

●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合之者善,可以为法,因世而权行。

汉·陆贾《新语·术事》 仲尼:孔子。扁鹊:战国时的名医。权行:衡量是非轻重,因事制宜。

●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兴而禁不变者削。

《韩非子·心度》 时移:形势发展了。治:治理的方法。易:改变。兴:兴起。禁:禁令。削:衰弱。

●因时制宜者,为政之上务也。观人立教者,经国之长策也。

《北史》 上务:头等重要的事情。经国:治理国家。

●不能循往以御变。

唐·刘禹锡《鉴药》 谓不能以过去的办法来应付已经变化了的形势。

●引旧法以治近世,是执旧方以医变症,药既不对,病必加危。

清·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引:引用。法:法令。 执:持,拿。

●病无穷而方亦无穷。

清·康有为《礼运注序》穷:尽。 方:指药方。以治病喻治国,弊病无穷尽,治理的方法也无穷尽。

篇三:《中国经典名句未完待续版》

中华经典名句

未完待续版 295句

《儒林外史》10句

1. 人逢喜事精神爽

2. 英雄出于少年

3.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4. 打蛇打七寸

5. 有眼不识泰山

6. 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

7. 清官难断家务事

8. 管山吃山管水吃水

9.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10. 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

《东周列国志》2句

1.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2.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

《古今小说》4句

1.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3. 大难不死,必有后禄

4.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金瓶梅》8句

1. 世上唯有人心最歹

2. 古来保暖生闲事,祸到头来总不知

3. 破着一命剐,便把皇帝打

4. 苍蝇不钻没缝儿的鸡蛋

5.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6. 人善得人欺马善得人骑

7. 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8.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西游记》13句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3.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4. 千人伤肺喷碎玉,一泓水响吼清风

5.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6.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7. 大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

8. 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9. 训教不严师之惰,学问无成子之坠

10.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水浒传》13句

1.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2.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3. 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4. 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

5. 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6. 远亲不如近邻

7.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8. 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9.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10. 在人矮墙下怎敢不低头

11.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12.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13.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三国演义》26句

1.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3.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4. 扬汤止沸不如去薪

5.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6. 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7. 民正言顺大事可图

8. 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9. 招贤纳士屈己待人

10. 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11. 一日纵敌万事之坏

12. 见善若惊嫉恶若仇

13. 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14. 生得其名,死得其所

15.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16.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7. 既生瑜何生亮

18.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9.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20. 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21. 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扫成功

22.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2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5.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26. 此间,乐不思蜀也

《红楼梦》40句

1.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2. 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3.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4.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5. 女子无才便有德

6. 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7. 贫贱之交不可忘

8. 大丈夫相时而动

9.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10.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11.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2.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13.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4. 癞蛤蟆想天鹅肉吃

15. 树倒猢狲散

16.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17. 远水救不得近渴

18. 没吃过猪肉,也看见过猪跑

19.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20.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21. 新婚不如远别(久别胜新婚)

22.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23.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4.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25. 是真名士自风流

26. 擒贼必先擒王

27. 墙倒众人推

28. 得饶人处且饶人

29.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30.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

31.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32.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33. 情人眼里出西施

34. 嫁出去的女孩儿,泼出去的水

35. 人怕出名猪怕壮

36.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3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38.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39.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40.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hè)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中庸》1句

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论语》38句

1.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 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 朝闻道,夕死可矣

10.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德不孤,必有邻

15.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1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 三思而后行

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ū

2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9.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1.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2.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33.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4.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6. 道不从,不相为谋

37.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8.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孟子》8句

1.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3.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 7.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尚书》1句

1.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礼记》4句

1. 敖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4.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周易》4句

1.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嗅如兰

3.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左传》6句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篇四:《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

1、半年之后,朝廷果然遣一员官,捧著诏书,带领许多人,将著彩缎表里,来到秦老门首;见秦老八十多岁,须鬓皓然,手扶拄杖。

2、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但他性情不同:既不求官爵,又不交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3、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4、范举人因母亲做佛事,和尚被人拴了,忍耐不得,随即拿帖子向知县说了。知县差班头将和尚解放,女人则交给美之领了家去;一班流氓带著,明日早堂发落。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众人慌了,求张乡绅帖子在知县处说情,知县准了,早堂带进,骂了几句,扯一个淡,赶了出去。和尚同众人,倒在衙门口用了几十两银子。

6、乡里人听见锣声,一个个扶老携幼,挨挤了看。轿子来到王冕门首,只见七八间草屋,一扇白板门紧紧关著。

7、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8、一丝不苟、淹淹一息、动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发蒙振聩、夸夸而谈

9、彼此说著闲话,掌上灯烛,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台。王举人也不让周进,自己坐著吃了,收下碗去。随后和尚送出周进的饭来,一碟老菜叶、一壶热水,周进也吃了。安置后,各自歇宿。

10、此时荀老爹已经没了,只有母亲在堂。苟玫拜见母亲,母亲欢喜道:“自你爹去世,年岁不好,家里田地渐渐也花黄了,而今得你进个学,将来可以教书过日子。”申祥甫也老了,拄著拐杖来贺喜,就同梅三相商议,集上约会分子,替苟玫贺学,凑了二三十吊钱。荀家管待众人,就借这观音庵里摆酒。

11、申祥甫拿出一副蓝布被褥,送周先生到观音庵里歇宿。向和尚说定,馆地就在后门里这两间屋内。直到开馆那日,申祥甫陪著众人,领了学生来;七长八短几个孩子,拜见先生。众人各自散了,周进上位教书。

12、王冕自此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著母亲歇宿。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腊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回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逐日把牛栓了,坐在柳荫树下看。

13、管家都在厅上,女客都在堂屋候殓,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著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严监生慌忙叫奶妈抱起儿子来。拿一匹麻替他披著。那时衣衾棺椁,都是现成的;入过了殓,天才亮了。灵柩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

14、过了几朝,叫来富和四斗子去雇了两只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县的人。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一只坐的是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择了吉日,辞别亲家。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门轮,插在船上。又叫了一班吹手,开锣掌伞,吹打上船。船家十分畏惧,小心服侍,一路无话。

15、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著,吃了几片,将肚子揉著,放了两个大屁,立刻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把著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进嘴里来,严贡生只装不看见。

16、次日,四位客人果然备了二百两银子,交与金有余;一切多的使费,都是金有余包办。周进又谢了众人和金有余,行主人替周进准备一席酒,请了众位。金有余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正值宗师来省录遗,周进就录了个贡监首卷。到了八月初八日进头场,见了自己哭的所在,不觉喜出望外。

17、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手里提著一瓶酒,食盒上挂著一条毡条,来到柳树下。将毡条铺了,食盒打开。那边走过三个人来,头带方巾,一个穿宝蓝夹纱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是四五十岁光景,手摇白纸扇,缓步而来。那穿宝蓝直裰的是个胖子,来到树下,尊那穿元色的一个胡子坐在上面,那一个瘦子坐在对席。他想是主人了,坐在下面把酒来斟。

18、晚间,学生回去。把各家的见面礼拆开来看:只见荀家是一钱银子,另有八分银子代茶;其余也有三分的;也有四分的;也有十来个钱的。合拢了,不够一个月饭食。周进一起包了,交与和尚收著再算。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时照顾不到,就溜到外边去打瓦踢球,每日淘气的不得了。周进只得耐著性子,坐著教导。()

19、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会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因说道:“真是得罪的很。我这敝教,酒席没有甚么吃的,只这几样小菜,权且用个便饭。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现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来牌票甚紧,衙门里也都没得吃。”掌上烛来,将牌拿出来看著。

20、过了几日,大老爹果然带著第二个儿子往省里去了。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奴仆成群,牛马成行,享福度日。不想皇天无眼,不佑善人,那儿子出起天花来,发了一天热;医生来看,就说是个险症。药里用了犀角、黄连,几日不能灌浆;把赵氏急得到处求神许愿,都是无益。到七日上,把个白白胖胖的孩子跑掉了。赵氏此番的哭泣,不但比不得哭大娘,并且比不得哭二爷,直哭得眼泪都哭不出来。整整的哭了三日三夜。

21、顶名冒姓、啼啼哭哭、不知其详、果不其然、国而忘家、愁眉苦脸、慷慨仗义

22、秦老又走回家去取了些酒肴来,替王冕送行。吃了半夜酒回去。次日五更,王冕天明起来收拾行李,吃了早饭,恰好秦老也到。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王冕穿上麻鞋,背上行李。秦老手提一个小白灯笼,直送出村口,洒泪而别。秦老手拿灯笼,站著看著他走,走得望不著了,方才回去。

24、自此以后,王氏的病,渐渐的重起来;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总不见效。看看卧床不起。生儿子的妾在旁侍奉汤药,极其殷勤;看他病势不好,夜晚时,抱了孩子在床脚头坐著哭泣,哭了几回。

25、说罢,荀员外下来拜了,求夫子判断。那乩笔半日不动,求的急了,运笔判下一个“服”,字。陈礼把沙摊平了求判,又判了一个“服”字。一连平了三回沙,判了三个“服”字,再不动了。

26、会试已毕,范进果然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之后,钦点山东学道,命下之日,范学道即来叩见周司业。周司业道:“山东虽是我故乡,我却也没有甚事相烦。只心里记得训蒙的时候,乡下有个学生叫荀玫,那时才得七岁,这又过了十多年,想也长成人了。他是个务农的人家,不知可读得成书,若是还在应考,贤契留意看看,果有一线之明,推情拨了他,也了我一番心愿。”范进听了,专记在心,去往山东到任。


儒林外史名句相关热词搜索:儒林外史简介 儒林外史电视剧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儒林外史名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儒林外史名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34846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