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2016-04-19 13:15: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共4篇)古代养生格言古代养生格言01、生从十三: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译: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古代中医养生名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古代养生格言》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第一篇

古代养生格言

01、生从十三:

虚、无、清、净、微、寡、柔、弱、卑、损、时、和、啬。

⏏译:养生之道在于遵从十三条要旨。

这就是:心无杂念,恬淡于世事,内心清洁无染,俗念净除,谨小慎微无过失,寡欲无贪,心柔不逞强,甘作弱者之心,自视不卑不亢,减损太过的言行,知时达务,顺四时之变化,秉性谦和,崇尚俭朴。

02、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

⏏译:心对于人体,如同君主在国中处于主宰地位;九窍各有不同的功能,正如百官各有自己的职责一样。如果心能保持正常,九窍等各器官也就能有条不紊地发挥其作用;如果心里充满着各种嗜欲杂念,眼睛就看不见颜色,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说心要是违背了(清静寡欲的)基本规律,各个器官也就会失去各自应有的作用。

03、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译:行为正直就不会遭遇祸害,不遭遇祸害就能安享天年。

04、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君子有三件事需要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要戒斗殴;等到年老了,血气已衰,要戒贪心。

05、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无恚嗔之心……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

⏏译:意志清闲而少欲望,心绪安详而无惧怕,无怨恨愤怒之心,思想上没有忧患,以恬谈愉快为本,以自得其乐而功。做到这些多可使“形体不敝,精神不散”而益寿延年。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06、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其身,是其且多且治。{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译:敬爱他人的人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他(她)对外没有贪欲,身心清静无为无邪,心态平和而不失中庸之道,能效法天地间包容万事万物的美德而修其身心,所以他(她)们才得以多寿,得以制约本人的言行使之符合社会和法纪的需要。

07、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人能化毒性以救死。养喜神以延年,必去身灾兼除人患。

⏏译:凡是心平静就会使神愉悦,神愉悦就会有福气降临,人可以化解恶性事件挽救死亡。养快乐之神用以延年,一定可以去掉身体的病灾和人事的祸患。

08、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

⏏译:善于养生的人常不易受外界事物的驱使而莫衷一是,也不会被七情六欲扰乱其平和的心理本性。

09、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译:情志悠闲而少欲望,心神安宁则无所畏惧,形体劳动而不疲倦,气调和顺畅,则各种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10、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

⏏译:多思虑则心神不安,多思念则意志涣散,多贪欲则神志昏迷,多劳动则形体劳累,多话语则中气短乏,多笑则五脏受损,多愁则心被牵制,多乐则语言唠叨,多喜则神昏颠倒,多愤怒则浑身血脉不安宁,多嗜好则执迷不悟,多憎恶则身心憔悴没有欢乐。

11、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何名六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沮妒。六者若存,则养生之道徒设耳。

⏏译:如果要养生,当先除去六害,然后才能延缓衰老。什么叫六害?一是淡薄名利,二是禁绝歌舞女色,三是看轻货物钱财,四是节制饮食口味,五是除却痴心妄想,六是戒除败坏、妒忌他人。这六点如果存在,那么养生之道只是虚设而已。

12、一切病在于心;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译:一切疾病都发生于心理;心理安宁,疾病从哪里发生呢?

13、人身以心为主,心忿则热,心劳则汗,心恐则憟,心惊则颤,心忧则癖。 ⏏译:人身以心理为主宰。心理上一忿怒,就会发热;心理上一疲劳,就会出汗;心理上一恐惧,就会瑟缩;心理上一惊吓,就会颤抖;心理上一忧虑,就会形成反常而固执的性格。

14、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灵气。

⏏译:不为名利所诱惑,不因见祸害而恐惧,秉性仁爱、宽厚而舒畅,知足常乐,这即是具有灵性养生的气质。

15、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为物易已也。

⏏译:心理精神完备无缺的崇高境界是,不贪求名利、不患得患失、不放弃原则,不因外物而影响正直的人品。

16、嗜欲使人气淫,好憎使人精劳。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

⏏译:过多的嗜好和欲望可使人心气浮荡不安宁,过多的喜爱和憎恶可使人精气劳损。不少人之所以不能活到其应有的年岁,其主要原因是其营求太过之故。

17、欲修其身者,显积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译:如想要身健长寿,必先养心静正其心,如想要养心,则必须先意念欲望恬淡寡欲而少思。

18、清心释累,绝虚忘情,少思寡欲,见素抱朴,学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释,足以尽瑕,绝虑忘情,足以静世;思欲俱泯,足以造道,素朴纯一,足以知天下安乐之法。

⏏译:澄清心灵解除思想负担,杜绝忧虑不动感情,少思寡欲,朴实无华,这是学习道的功课。心清纯去除负担,完全可以克服缺点;绝虑忘情,可以安静处世;忧虑欲望都泯灭了,足以成就道业;朴实纯真,完全可以知晓世上的平安快乐之法。

19、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译:知道满足、不贪名利,安于贫困乐于养生,努力追求人格的完善,不违背作人的准则,言行举止均适守时宜而心安理得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使自己的生活环境安适。这样常可健康长寿。

20、心主血,养血莫先于养。心之不养,而多郁多思,多疑多虑,即曰饵良药,亦何益之有。

⏏译:心主使血脉,养血莫过于先养心。如果心得不到保养,而是多愁多思,多疑多虑,那么即使每天吃最好的药,又有什么用呢。

21、未来之事莫预虑,既去之事莫留念,见在之事,据理应之,而不以利害惕心,得失撄念。如此,则神常觉清净,事常觉简少。

⏏译:未来的事不要预先忧虑,已经过去的事不要留恋,眼前的事,按照常理对付,不要因利害而使心忧虑,也不要为得失烦心。如此则神常觉清净而事情也会变得简单。

22、养生以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译:养生应当以养心为主,因为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

《中医养生格言》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第二篇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养静为摄生首务。

○ 养生以不伤为本。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

○ 养生之方,首先节欲。

○ 已饥方食,未饱先止。(饱食损寿){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饱生众疾。

○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极凉。

○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目的也是少摄入热量。)

○ 爽口物多终作疾。(所伤为所爱。)

○ 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贪求感官享受,身心必受其累。)

○ 声色者败德之具,思虑者残生之本。(思虑比运动更最耗损能量。)

○ 人不得夜食。戒晚食为养生善术。

○ 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 夜饱损一日之寿。(负担过重,不得安宁。)

○ 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

○ 食寝以时,身必无灾。(饮食起居规律,是安身基本条件。) ○ 食不言,寝不语。(理易行难)

○ 怒后不可便食,食后不可便怒。(脾胃受损){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不饥,不食;不时,不食。(饮食规律,胃病不起。)

○ 贪吃贪睡,添病减岁。(吃掉的是健康,睡去的是生命。)

○ 心不求睡者,不得睡;心求睡者,亦不得睡;唯忘睡者,睡斯美矣。(养成规律,自然而然。)

○ 冬寒尤可近火,火在表;夏热必戒纳凉,凉入里也。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文》:“厌,笮也。”意为“压”。粮食不要压的过于精。肉类不要切的过于细。)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5—7点为宜)

○ 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食补气,睡补神。过则不利。)

○ 先睡心,后睡眼。(先息心,方安眠)

○ 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 (小儿先天精气充足){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心乱则气紊,气紊则病生。)

○ 制怒者当涵养于未怒之先。(愤怒为自我兴风作浪,警觉自我,起即擦之。)

○ 厚于味者薄于德,沉于乐者反于忧。 (德者尚简朴,达者忘喜忧。)

○ 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一念放下得失,心中无得无失。)

○ 养生尤要内遣三害。三害者,邪念、烦恼、嗔恚也。(内三害猛于外在一切危害。){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欲深折人寿,思苦减天年。(欲望少则苦恼少,私念少则忧患少。)

○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身心安)

○ 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最亏最愚,莫过于以命博物。)

○ 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逐物是条不归路,物增则欲长,无休无止。)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修心养性是最根本的防患于未然。)

○ 心劳而气废,疾以之生矣。(人往往都是心先病,身病随之而生。){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心乱则神烦,神烦则欲盛,欲盛则疾且死矣。(静心为要事,)

○ 饥忌浴,谓之腹虚不可令耗气耳。(体弱者尤其注意。)

○ 百病生于气。(怨气怒气郁气危害最重。)

○ 一心疗万病,不假药方多。(心是一切的根本。)

○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在胜于服药者矣。(怡情忘忧之外在方法。)

○ 三分治病,七分调养。(养心养神,养精养气。)

○ 万般补养皆虚伪,唯有静心是要规。(无心是妙药。)

○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自心是自身的良医。)

○ 寻气如寻病,消愁便消灾。

○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合扁:神医秦和,扁鹊)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六欲皆损气伤身。)

○ 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

○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是人体的能量之泉。真气充足,身自康健。)

○ 人生要适情,无荣何来辱。人生能知足,烦恼即时除。(知足知乐,无足无乐。)

○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乱。)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一切追求都有代价,不要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外物上。)

○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珍贵)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精神超脱,不为物累。)

○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人生长久之计,在于少私少欲。)

○ 省功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心清万事轻,心浊万事重。)

○ 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里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可了。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之养,在于心。心不养,生不长。)

○ 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矣。(固本培元)

○ 久言笑,则脏腑伤。言谈有节,可以延年。(说话虽不费力但很耗气。)

○ 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

《古代医德名言》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第三篇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黄帝内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北宋·范仲淹《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枪,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不得不为之难也——宋·史堪《史载之方》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清·年希尧《本草类方》 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宋·张杲《医说》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医以苏人之困,拯人之危,性命为重,功利为轻,而可稍存嫉妒哉?奈何今之医者,气量狭窄,道不求精,见有一神其技者则妒之。妒心一起,害不胜言,或谣言百出,或背地道破道,或前用凉药,不分寒热而改热,前用热药,不别寒热而改凉,不顾他人之性命,惟逞自己之私心,总欲使有道者道晦,道行者不行,以遂其嫉妒之意。——清·雷丰《时病论》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 凡病家请看,当以病势缓急,为赴诊之先后。病势急者,先赴诊之;病势缓者,后赴诊之。勿以富贵贫贱,而诊视便有先后之分。——清·冯兆张《冯氏娜囊秘录》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说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余曰病易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育也。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医者诊脉,不识寸关,放手妄言虚实。不问得病之由,今经几日,是表是里,曾无传染,只据所见,便言某证。证且未的,不顾汗下次第,或病人劳复,便毁前医为误,甚至子谈父过者有之,弟掩兄长者有之。及其治疗,本无所长,原其所以,则志在于利。医人乘急取财者,甚于盗贼。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故世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之厚薄?告我同志者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亦是阴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医为人命所关。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圣贤豪杰,可以旋转乾坤,而不能保无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听之医者,而生杀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

系之人,其命又悬于医者,下而一国一家所系之人更无论矣,其任不亦重乎。——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序》

“医道微也,非绝欲无私,通神于微妙之乡,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者,不足以传也。”——清·王士雄《潜斋医话·医鉴》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明·裴一中《言医·序》 “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

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行医之要,惟存心救人,小心敬慎 … 若欺世询人,止知求利,乱投重剂,一或有误,无从挽回。病者纵不知,我心何忍?——清·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

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

《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第四篇

1、纵欲耗精,损伤正气。思虑烦多,心劳成疾。安然无恙,居安思危。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医养生经典格言

2、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3、调节情绪,走出低谷,方法有六,下列陈述:音乐:唱歌曲,听音乐。

4、柳颜赵欧四大圣,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5、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食能养生,也能丧生。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6、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7、药疗食疗,神疗体疗(活动锻炼),是治疗糖尿病的?四驾马车?。降低血糖,促进代谢,行之有效,良方妙药。

8、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9、老年膳食安排巧,精、兼、少来身体好。精:食物新鲜,营养全面;兼:食不厌杂,粗细配搭;少: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10、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1、长吁短叹,缓解紧张。稳定情绪,血压下降;畅快微笑,解除疲劳。消除烦恼,灵丹妙药。

12、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13、晨前皮包水(喝温开水),睡前水包皮(热水烫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稀奇。

14、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15、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16、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旁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7、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18、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19、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20、吃点萝卜喝绿茶,寒冬养生好办法;葱蒜不离口,百病绕道走;多吃番茄营养好,美容抗癌疾病少;青菜豆腐保平安,水果海藻身体健;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21、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金钱和权力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舒适和安逸不可能给你带来健康。

22、运动能代替药物,药物不能代替运动。运动血脉畅通,增强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平衡,防治一切疾病。

23、养花诗两首:余地何妨种玉簪,芳兰移植偏中林。更乞两丛百合香。老叟古稀尚童心。盆盆鲜花绿茵茵,姹紫嫣红艳灵灵,芳香沁润人肺腑,悦目安神健心身。

24、若要身体健,走路手不闲:捶胸又敲背,旋腹又摩面;敲打两腿侧,伸指又握拳;挠首屈十指,揉眼把耳弹。

25、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26、老人中风有规律,发生下面三时期:每天的早晨,每周的周末,每年的年底。心脑血管病人,望君慎之又慎。

27、国画大师齐白石,高寿九十又有四(周岁),淡泊名利少私欲,从不患得又患失。戒烟戒酒戒暴食,戒悲戒忧戒思虑。戒懒戒怒戒狂喜,戒空戒松戒安逸。业余庭前徒步走,终生勤勉常学习。衣食住行有制节,生活谐调有规律。勤往纸上寻欢愉,天天安详神自怡。心情畅快乐滋滋,故而长寿逾期颐。

28、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故而,死亡得也慢。

29、养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寿:养花辛苦有谁知,风风雨雨要护持,但愿来春春意浓,瑶花喜见缀琼枝。

30、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31、保健四个里程碑:最反璞归真的环境;最适量有养的运动;最合理营养的膳食;最与世无争的心情。

32、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33、读书益养法;锻炼动养法;膳食滋养法;饮茶润养法。()

34、解忧排怒松弛秘诀:冷静五分钟。于社会,看主流,想本质;于别人,看优点,想长处;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点,想身体。

35、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36、生活规律,起居有常,良好习惯,有利健康: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神安悦志,睡前宁静致远。音乐曲调,陶冶情操。多笑少愁,有助长寿:二簧邦腔,顺口溜唱。京剧小调,哼上几段,朝气蓬勃,情绪乐观。安静调和,神清气展。

37、健康老人的特征:头脑清,耳朵灵。眼有神,血压均。呼吸匀,皮肤润。脉形小,体匀称。前门松(小便畅通),后门紧(大便一天一次)。生息和,发光泽,手脚灵,牙齿硬,底气足,身轻松。

38、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不知保养不算巧。

39、阅读:看报纸,读文章。知识海洋兴趣昂;人长寿,也容易。要早睡,要早起。戒烟酒,忌暴食。无过饱,无过饥。常沐浴,勤更-衣。多运动,练身体。心要静,精要盈。勤用脑,不烦恼。抱乐观,天天笑。种花草,养鱼鸟。常书画,乐逍遥。做到此,寿必高13。养生三字经:多运动,控体重。少思虑,心安静。少吃盐,食清淡。少吃甜,多补钙。少咖啡,多吃菜。少吃肉,多吃素。常喝茶,多吃醋。多淀粉,少脂肪。少吃干,多喝汤。常吃虾,常吃鱼。重健康,淡名利。天天笑,容颜少。去忧愁,登高寿。

40、热水泡脚,舒血通窍。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古代中医养生名言》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中医养生名言警句 中医养生励志名言
  • 1、中医养生名言(2016-04-15)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古代中医养生名言”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古代中医养生名言"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3631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