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励志 > 生不逢时的意思

生不逢时的意思

2016-05-12 14:19:36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生不逢时的意思(共3篇)生不逢时的技术 doc生不逢时的技术作者:秦勉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2年第08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前行的同时,但谁敢肯定技术就不会为生不逢时而落泪呢?失败并非总是不够优秀,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了解那些生不逢时的技术,看看技术转化为...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生不逢时的意思》,供大家学习参考。

《生不逢时的技术.doc》
生不逢时的意思 第一篇

生不逢时的技术

作者:秦勉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12年第08期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不断前行的同时,但谁敢肯定技术就不会为生不逢时而落泪呢?失败并非总是不够优秀,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遇到正确的人。

了解那些生不逢时的技术,看看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需要哪些条件。

数字音乐系统

先行者:光盘

开发者:James Russell

时间:1970年

1969年,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音乐爱好者James Russell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不易保存、音质平平的黑胶唱片。于是,他产生了设计一种更好的录音系统的念头。 Russell认为,这种系统应该能在回放时避免与介质发生物理接触,从而解决磨损的问题,最后他决定采用激光。

1970年,Russell完成了第一套数字光学录制与回放系统,并申请了专利。他使用了一种光敏盘片,二进制数字信号以微米尺度被刻在盘面上,激光读取盘面图案后,再由电脑转换成数字信号。几经考虑,Russell将盘片的形状定为与传统唱片相似的圆形,这就是最早的CD。 结果:1974年,Russell准备将CD技术专利卖给像索尼和飞利浦这样的音乐界巨头,当时他们都对此不屑一顾。但是在看过Russell的技术不久后,两家公司在1979年联合开发了音乐数字光盘标准。

1988年,持有Russell专利的Optical Recordings公司从两巨头那里得到了3000万美元的侵犯专利补偿款,但是Russell从中分文未得。

后起之秀:数字音乐文件

CD在上世纪末一统音乐界,并一直延续到了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随后,音乐光盘市场急速衰落。同样采用数字形式、不需要存储介质、可以直接从网络下载的数字音乐席卷全球。

但不管怎样,作为音乐数字化的第一种成熟载体,CD依然受到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全球通讯网络{生不逢时的意思}

先行者:铱星计划

开发者:摩托罗拉公司{生不逢时的意思}

时间:1990年

为了解决信号不佳的问题,BodiGe与摩托罗拉卫星通信小组的另外两名工程师完成了一个宏大的构想:由77颗近地通讯卫星组成庞大星群,通过卫星之间的信号传送,让用户在世界各地都能接通电话。

77是元素铱的电子数,因此这一项目被命名为“铱星计划”。尽管后来卫星总数减少到66颗,但项目名称未变。

铱星计划得到了当时摩托罗拉总裁Robert Galvin的青睐。他认为这个项目能够展示摩托罗拉的技术实力,确保其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和主导地位。但Galvin并没有慎重考虑发射卫星的高昂成本,也没能预料到GSM地面移动通信系统会在未来几年里获得高速发展。

1998年,在花费了50多亿美元的投资后,摩托罗拉终于完成了铱星系统,并在当年11月1日投入正式运营。

结果:当时的美国副总统Gore打出了第一个铱星电话。由于笨重的卫星手机和昂贵的电话费用,使得铱星无力与覆盖率不断增高的GSM网络争夺客户。在不到1年后的1999年8月,铱星公司宣布破产。

后起之秀:地面移动通信系统

在摩托罗拉大举进军太空的同时,诺基亚等厂商却在抓紧推动GSM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铱星投入使用时,GSM网络已经先行一步获得了大量用户,进而大幅降低了使用成本。

虽然无法实现像铱星那样100%的全球信号覆盖率,但爱立信公司首席技术官表示,GSM网络将在2016年覆盖全球人口的92%。而继GSM之后的3G/4G网络也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到2016年,3G人口覆盖率将达到80%,4G LTE网络覆盖率也将达到35%。

交互式电视{生不逢时的意思}

先行者:Qube服务

《近代史,生不逢时的道光皇帝》
生不逢时的意思 第二篇
{生不逢时的意思}

生不逢时的道光皇帝

自古以来,中国的政治人物,就对这生前身后名看得极重。对于这位道光皇帝,却是尴尬得有些困难。若论名声,不消说常上电视的康雍乾三位,便是光绪、慈禧,也比他的曝光率高得多。若论成就,前承“盛世史”,后启“屈辱史”,偏生生鸦片战争落在他的手里,更是让人难报青眼。故而,我们这些后人,每每提及道光皇帝,就很有些不喜、不屑、不齿的意味。

昏庸无能的道光皇帝,自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后,觉得有愧于列祖列宗,有愧于几百年社稷。一心想做一代明君,然而竟成了一个卖国投降的昏君。他心情沉重,加之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签约后常常生病。不久,洪秀全拜上帝会的消息传来,着久病之人如何经受得起这样的打击。英夷未灭,内患又起,道光有气无力地说:“尔等重臣,均为朕之栋梁,忠心耿耿,有目共睹,朕久病在身,自知不起,遂立太子,承继大业。尔等当竭力辅佐,注重民生国计。切记切记”说罢死去,但双目圆睁,好像说:“朕从38岁登基,30年的皇帝有什么作为?真不甘心!”

洪秀全临朝,头戴纯金精致的王冠,金项链,身穿纯金纽扣的绣金龙袍。出门时,乘宫女手牵的金车。并与杨秀清制定了等级森严的礼制:官员一律乘轿。天王是64人大轿,东王为40人。东王每次出巡,仅仪仗队就有1000多人。见天王跪拜万岁,见东王也跪拜称千岁。此时的洪秀全,杨秀清想什么,不得而知。

然而,除却鸦片战争的失败,我们对这位皇帝又有多少了解?除了说他守旧、无知、卖国之外,又有什么创见?说到底,我们不过是人云亦云,乃至不知所云罢了。既是如此,对于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君主,一位动作间影响当年中国选择的帝王,我们难道不该重读一番吗?

暂且不从皇帝这一词着手,作为一个人,道光可说是一个好孩子,好儿子,即便从才学方面来讲,他也算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从小接受堪称严酷的文武教育。每天早上四点,皇子皇孙就要进书房温习功课,天还黑着,此时师傅还没来,几个苏拉、太监在皇子皇孙们的读书声中倚柱而寐。下午两点师傅出宫。而这些“苦命”的皇子皇孙们还要接着学满语,练骑射功夫,直到日落才能休息。为了培养文能安邦治国,武能驰骋疆场的接班人,清朝制定了近乎残酷的皇子教育制度。旻宁修文习武,十分专心,进步很大,不仅汉学基础扎实,而且武功也修炼得十分好。

面对天理教起义 道光处变不惊从容镇压。 天理教起义,旻宁成了众人的核心,他下令各门戒严,又派人去调集援军。旻宁令禁军乘势在大内搜杀残余天理教徒,又到储秀宫安慰皇后,命三弟在皇后身边时刻保护,不许离开,同时在西长街布置警戒,以确保皇后安全,然后飞章上奏,向嘉庆皇帝报告这次事变的经过。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尽孝道 道光默许皇太后吸食鸦片。 道光帝严禁鸦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对宫中吸烟者严惩不贷,惟独对皇太后不加过问。道光帝还未雨绸缪,为防止禁烟胜利后鸦片断绝,他甚至密令北京地方官为太后准备一个秘密的鸦片来源,同时告诫宫中诸人向太后隐瞒外面禁烟之事,可见其用心之苦。所以若忽略皇帝这个身份,这是一个才识卓越,仁德兼备的能人。

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与其说道光皇帝是一位昏君,不如说道光皇帝就像是从一个名为传统与道德生产线上出品的标准产品。他熟读史书、对士大夫之学也有涉猎,他以俭德著称,在行政改革方面,不无建树,绝非昏聩、贪婪、淫暴之君。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社会不能发生剧烈变化,一旦发生剧烈的变化,生产线上的标准产品就不够用了。

一方面,道光不动声色改组军机处 显示政治手段不凡。道光继承大统后,此时的首席军机大臣托津已经66岁,二把手戴均元已有75岁高龄君臣之间年龄悬殊,隔着好几条“代沟”。而且这样一班人能力不大,脾气却不小,经常倚老卖老,对新皇帝也没做到毕恭毕敬。所以,

道光帝意识到军机处得换换血了,这些人非调换不可。撤换军机大臣终究不是件小事出乎意料的是,道光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但是另一方面,道光整顿吏治:深悉弊病却又无能为力。无可救药的吏治陋规的盛行,吏治的腐败,道光帝登基之初就想改变这种现实,英和建议清查陋规,他立即接受。可上谕发出不久,遭到中外官僚的反对,面对已经深入清政府骨髓的腐败,道光皇帝这个异常传统的皇帝选择了顾名不顾实,罢免了英和,下命停止清查。

对于黄河决口威胁漕运道光同意海运,可见他并非一味保守。道光帝对英和的奏疏极为欣赏,当即朱批“所奏各款,意在漕河并治,永资利赖”,再命魏元煜等人“悉心计议”,魏元煜却说事关创始,“容臣再督饬司道详晰妥议”,道光帝非常恼火,指责魏元煜首鼠两端。为加强海运派力量,道光帝对江南政局进行人事调整:安徽巡抚陶澍为江苏巡抚,主张海运的琦善也正式出任两江总督。

但即使道光并非昏聩皇帝 有才有识却无大魄力。道光帝为典型的守成之君,他心目中的理想是恢复康乾盛世,恪守祖宗法典。但乾嘉以来,国家承平日久,各种矛盾激化,清朝迅速走向衰落,道光帝为扭转被动局面,亦曾致力于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就。而道光帝先紧后松,浅尝辄止,其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致使一些改革,如禁止浮奢、革除漕弊、缓解河工等等,最后全都走向失败。

对于许多方面,道光可说是努力的在尽自己的义务。西北张格尔叛乱道光派兵平定 维护国家统一 。平定张格尔叛乱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正义之举,得到了广大军民的拥护。除了得道多助之外,道光帝采取的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也是这次平叛战争得以顺利进行和最终取胜的重要保证。张格尔叛乱的被平定,对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面对平叛所需巨额军费 道光“空内库”毫不吝啬 。经费预算,户部尚书估计一年军费应该不少于一千万两白银,这占全国财政年收入的四分之一,以国库的支付能力,四百万两应没问题。此外,再从各省腾挪一下,估计能挖掘出二三百万两,距离一千万两仍有缺口。道光帝唤来内务府大臣,命令从内府提银二百万两。

有人说他是卖国贼,但 鸦片战争期间 ,他曾屡次下诏命将领收复香港。综观道光帝对英国企图强占香港的基本态度,道光帝作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竭力维护国家对香港主权严正立场是值得肯定的;对琦善的严肃处理和为防止英军强占香港而调兵遣将,表明了道光帝维护国家对香港主权的决心。道光帝因香港被英军强占而在一天内连发四道上谕,有力地表明了道光帝维护国家领土香港不受英国强占的决心。

鸦片战争之败 并非个人责任而是“传统”的没落

所谓的国力,就是人口多;所谓的以逸待劳,就是英国大老远地跑过来了,也不考虑一下清朝六百里的快递怎么能赶上英国的火车,中国士兵的两条腿怎么能赛得过英国的轮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沿海兵丁远远不够用,清政府主要是从内地调兵增援东南战事。道光之后是咸丰,咸丰之后是同治,同治之后是光绪,光绪之后是宣统,难不成这些皇帝都无知无勇,所以,清朝才“偶然”地一败再败吗?

东西方碰撞前隔膜:伏尔泰赞乾隆 道光不知英国。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有两个经典笑话一直广为流传,成了道光孤陋寡闻以及清朝愚昧落后的象征。事实上也许有道光孤陋寡闻的因素在,但更多的还是东西方交流不畅所产生的美丽误会。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之一的伏尔泰也曾疯狂的崇拜以及赞美清朝的乾隆皇帝。{生不逢时的意思}

鸦片战争: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第一次碰撞 。蒸汽机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瓦特自己更是成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之父”,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他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信奉的格言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他把这主要之事干得很出色。但是谁能否认,个人利益的最大实现,同时也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实现呢?瓦特这样的发明者发了,英国这样的政府更发了。工业革命,意味着欧洲一个世纪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整个人类几

千年的总和。

鸦片战争:道光皇帝虽战和不定 但并非投降派。史家一般认为,道光在英军攻占定海后,迅速地从转向妥协投降。但事实是定海失陷以后,道光并没有迅速地转向妥协投降。不过,他对是战还是抚,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策。这种举棋不定是性格上的缺陷,并非投降。况且当时,清朝政府财政拮据,道光总的来说是希望避免战争,但先决条件必须是英人愿意“就抚”,必须对朝廷“恭顺”。

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儒家传统对外政策的破产 。由此,我们可以说,从外交政策的角度来考察,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儒家传统对外政策的破产。中国进入近代,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要实行近代化,在外交观念和外交政策上也有一个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迫切任务,这应该是我们总结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

道光皇帝: 励精图治与丧权辱国集于一身。道光这个人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其实他是一个想励精图治的皇帝。道光上台,就觉得情况不妙,朝风颓败,民风颓败,道光力图重振朝纲。道光当时规定“宫中岁入不得超过二十万”,他节约开支,就是要支援前方的禁烟,要备战,要和英国人打一仗。今天“四菜一汤”,道光可能是起源之一,道光当时说“宫中用膳,每日不得超过四碗。”

无力挽救国家命运 道光皇帝的节俭毫无意义 。近人蔡东藩评价道光帝,“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诚然,作为一国之君的道光帝,节俭到斤斤计较甚至荒唐可笑的地步,不仅不能强国富兵,还培养一群无能的大臣。外国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 与道光帝的节俭癖不能说没有关系。

道光两迁陵寝耗资巨大 所谓“节俭”只是笑话。在前面提到的御制诗中说:“毋谓重劳宜改卜,龙泉想是待于吾”,意思是说不要认为他的陵寝由东陵改建到西陵是劳民伤财,龙泉峪是上帝赐给他的,这是天意,因而是合情合理的。可见道光帝平日反复表白的“恪遵成宪”、“节俭”、“爱惜民力”完全是假的。

总的来说,道光帝是有见识而缺乏刚毅性格的君主。务实、整顿,说明道光帝是有见识的,有主见的,不是昏君,但他不能坚持,反映性格中软弱的一面。似乎可以说道光帝能够察觉朝政中固有的那些问题和弊病,至于外国侵略者的汹汹来势之不能识及,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能够认识到的,可以不作深论。道光帝是有识之君,而没有坚毅的品格来支持他坚定自家的主见。而之所以显得主见不足,除了主观成分,还受客观因素的制约,令他无法坚持固有的识见。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相对于清朝严格,甚至于严酷的帝王教育而言,我们的经历、学识是否能在同一时代与“愚昧”的道光皇帝等量齐观?

诚然,在中国历史上的200多位帝王之中,道光皇帝绝不是什么顶尖的人物,他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认识局限,但是,这却不是我们指斥其为某某事件罪魁祸首的理由。相对于道光所面对的新问题而言,他所接受的教育,执政的经验,完全不足以倚仗,而他千疮百孔的帝国,也因百余年来的制度惯性而无情地向深渊滑行。这样的史实背景,无疑非常残酷,但却是必须接受的现实:当时中国面临的挑战,早已不是圣君明主振两下衣袖就可以扫净的了。

《奥巴马的悲剧在于他生不逢时》
生不逢时的意思 第三篇

奥巴马的悲剧在于他生不逢时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5日文章 原题:奥巴马的战略困境 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西点军校毕业典礼,并就其外交政策进行辩护。平心而论,奥巴马是一位魅力型领导人,他的魅力不仅来自于他的肤色、智慧、技巧,也来自于其坚定的领导力。

据前国务卿希拉里的回忆录《艰难抉择》(Hard Choices)中记述,袭杀奥萨马·本·拉登的战略决定最终是由奥巴马做出的。她对此称赞道:这是“我所见过对领导能力的最干脆和最勇敢的展现”。

另外,奥巴马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即结束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耗费资源最大、付出代价最高、前景最为扑朔迷离的两场战争。

5月25日,奥巴马在26日阵亡将士纪念日之前秘密访问阿富汗,宣布将于2016年撤出全部美军。在此之前,美国将保留约1万人的军事力量,参与对阿富汗安保力量的培训工作。事实上,在美国历史上,有的总统是因为发动战争而被历史铭记,有的总统是因为终止战争而被载入史册,前者如波尔克,后者如林肯、罗斯福。正如奥巴马所讲的那样,终止战争比发动战争更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然而,奥巴马的悲剧正在于他生不逢时。美国所面临的困境是结构性的,并不是哪一位总统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够力挽狂澜。

第一,美国深陷战争泥沼。

十多年的战事让美国疲惫不堪,不仅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而且还看不到取胜的希望。据皮尤研究中心2014年1月30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5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是个失败者;同样比率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也是失败者。 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长期战争。

在许多美国人看来,阿富汗并不涉及美国的核心利益。尽管有恐怖主义的威胁,但美国的本土防卫能力完全可以保卫美国免受再次攻击。也许,这个时候,美国人真的在认真思考政府的使命是管好美国的事情,而不是要跨出国境寻找敌人。

第二,美国经济低水平复苏。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振兴经济上,但是效果不彰。美国经济虽有所增长,但后劲不足,且不稳定。例如,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5月29日发布的数据,2014年第一季美国经济增长率被修正为-1%(原先

发布的数据是增长0.1%)。与此同时,美国的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近几个月,这一数据虽有所下降,例如2014年4月美国的失业率降到了6.3%,达到一个新的低点,但这种趋势是否可持续值得怀疑。

第三,美国政治效率低下。

就如美国制度的设计者所考虑的那样,美国制度的核心是公平、公正、法治,为此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然而,这些先贤们可能不会想到,美国制度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在公正性方面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发展(如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打出了“99%对1%”的旗号,甚至建立了“99%的美国人联合阵线”这样的组织),但在效率方面却日益低下。两党政治陷入了“死磕”的怪圈,这不仅导致美国一系列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策、法案无法及时出台、实施,而且还让美国民众感受到两党政治是对美国国民利益的轻视与不尊重。从近些年来,美国选民的选举热情来看,我们也会发现他们对两党政治的不满与厌倦。

第四,民众对国际事务的热度降温。

由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美国民众对于美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支持度降到历史低点。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在2013年10月至11月间的民调结果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应该关注自身事务,这是自1964年以来的第一次。另外,80%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应该考虑过多国际事务,而应该集中精力关注自身国家问题,并重建美国国内的实力与繁荣。”

第五,他者的强势崛起。如果说,奥巴马政府所面临的内部问题是美国可以独立加以改善的话,那么其他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则是美国所不可操控的。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逆水中行驶的扁舟,如果你不能抓住机会,不能减少战略失误,那么你就可能会被超越,即便你具有先发优势。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次的赶超之势并不是如同历史上所演绎的那样,是一两个区域的一两个国家迅速上升,而是全球性的众多国家竞相迸发,其势之壮观、宏大为历史所仅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领跑者的美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实在的威胁,而且是,或者更主要的是一种心理威胁。从目前情势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短期内超越美国。但是,这种日益接近的趋势可能更让美国感到恐慌,尤其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对领导权视若核心利益的国家。

正如奥巴马在演讲中所表明的,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国能否领导,而是美国怎样领导”。

很可惜,奥巴马并没有为我们给出美国如何领导世界的答案。或许,他也并不清楚。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巴马的战略困境,最主要的是如何处理好美国全球领导意志的坚定与其全球领导能力式微的矛盾。

(作者陈积敏任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相关热词搜索:生不逢时的名人 生不逢时作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生不逢时的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生不逢时的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lizhi/40873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