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比较哲学的说说

比较哲学的说说

2016-02-06 11:02: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一《人生悟语]10个长见识的小故事,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一个》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比较哲学的说说》,希望能帮助到你。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一
《人生悟语]10个长见识的小故事,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一个》

1. 先改变自己

一个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地板上铺上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缀着鲜艳的花边,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客人惊讶地对司机说:“没搭过这样漂亮的出租车。”

“谢谢你的夸奖。”司机笑着回答。

“你是怎样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客人问到。

“车不是我的,”他说,“是公司的。多年前我本来在公司做清洁工,每辆出租车晚上回来时都象垃圾堆。地板上净是烟蒂和垃圾,座位和车门把手上甚至有花生酱、口香糖之类的东西,如果有一辆保持清洁的车给乘客坐,乘客也许会为别人着想一点。

”领到出租车牌照后,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车收拾成了这样。每位乘客下车后,我都要查看一下,一定替下一位乘客把车收拾的十分整洁。我的出租车回到公司时仍然是一尘不染。从开车到现在,客人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没有有一个烟蒂要我拾捡,也没有花生酱或冰淇淋蛋筒,更没有一点垃圾。先生,我觉得,人人都欣赏美的东西。如果我们的城市多种些花草树木,把建筑物弄的漂亮点,我敢打赌,一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把垃圾送进垃圾箱。” 改变别人是事倍功半,改变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要求别人倒不如反躬自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我们不再将眼睛盯着别人,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将尘埃打扫干净,你会发现自己愉快了,别人也会跟着愉快。

2. 你努力了吗

1927年,美国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大堤被洪水冲垮,一个9 岁的黑人小男孩的家被冲毁,在洪水即将吞没他的那一时刻,母亲用力把他拉上堤坡。

1932年,男孩8年级毕业了,因为阿肯色州的中学不招收黑人,他只能到芝加哥读中学,家里没那么多钱。那时,母亲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让男孩复读一年。她则为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饭,为孩子攒钱上学,

1933年夏天,家里凑足那笔血汗钱,母亲带着孩子踏上火车,奔向陌生的芝加哥。在芝加哥,母亲靠当佣人谋生。男孩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来又顺利读完大学。1942年,他开始创办一份杂志,但最后一道障碍是缺少500美圆的邮资,不能给订户发函,一家信贷公司愿借贷,但有个条件,得有一笔财产作抵押。母亲曾经分期付款好长时间买了一批新家具,这是她一生最爱的东西。但最后她还是同意将家具做了抵押。

1943年,那份杂志获得巨大成功。男孩终于能做自己梦想多年的事了:将母亲列入他的工资花名册,并告诉她算是退休工人,再也不用工作了。那天,母亲哭了,那个男孩也哭了。

后来,在一段反常的日子里,男孩经营的一切仿佛坠入谷底,面对巨大的困难和障碍,男孩已无力回天。他心情忧郁地告诉母亲:“妈妈,看来这次我这次真要失败了。” “儿子,”她说,“你努力试过吗?”

“试过。”

“非常努力吗?“

“是的。”

“很好。”母亲果断地结束了谈话,“无论何时,只要你努力尝试,就不会失败。”

果然,男孩度过了难关,攀登上了事业的颠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美国的《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三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约翰森的经历向我们昭示:

命运全在搏击,奋斗就是希望。失败只有一种,那就是放弃。

3. 发现财富的眼光

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他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 但与众不同的是,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的眼光。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崭新的玩具车。

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你能够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老师所说,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的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头地了。 但他的老师的预言也不全对,菲勒靠一批丝绸起家,从小商一跃越成为商人。

那批丝绸来自日本,数量足有1吨之多,因为在轮船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丝绸被染料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个地下酒吧,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菲勒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的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与酒吧的服务声服务生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菲勒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你们处理掉那些没用的丝绸。”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浸染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一夜之间,他拥有了10万美圆的财富。 有一天,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说他愿花10万美圆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10万美圆后,心里还在嘲笑他:“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不久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里的一位富商找到他,愿意出2000万美圆购买他的地皮,富豪想在这里建别墅。但是,菲勒没有出卖他的地皮,他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这块地应该增值的更多。”

果不出菲勒所料,三年后,那块地卖了2500万美圆。

他的同行很想知道当初他是如何获得那些信息的,他们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员有来往。结果另他们很失望,菲勒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

菲勒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失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每人收费100美圆。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圆。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赚的还会更多。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殊,他让秘书登了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个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个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圆和他一起长眠。

菲勒的发迹和致富,在许多人的眼中一直是个谜。解铃还需系铃人。他那别出匠心的碑文也许概括了他不断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的传奇一生,也许帮住不少人解开他的发迹和致富之谜:

“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4. 炒股只需要养猪的智慧

一,小猪入栏:

小猪入栏就是买进低价股票和暴跌过的股票。因为猪崽价格便宜成长性好,即使有什么灾难,恢复起来也容易还损失不大。

二,成猪出栏:

高价股和刚暴涨过的股票就是已养大的猪。买进再怎么喂也长不了几两肉,而且难以掌握其习性,一旦发生猪瘟就亏大了。除非你有的是大把大把的钞票,否则别开玩笑。 三,该杀就杀:

猪就是猪,长大了就要杀。你绝不能把他当宠物养,更不能把他当作你的情人一样舍不得抛弃。猪的命运不就是养大了吃肉或杀了卖钱的吗?如果你愿意给猪养老送终,我也没办法:)

四,猪是守不大的:

你寸步不离,猪就会长大吗?

所以你不能天天守着猪。你太关心,猪就不长了。猪的成长往往是在你的目光之外的,如果你天天盯着他,他就真成你的宠物了,那你就养着玩吧。

五,总结:

买进价低和暴跌过的股票;不要受价高和暴涨股票的诱惑;同时要在庄家拉台,打压时保持平静;远离股坛的噪音,不要被其影响。

5. 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所大学。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来。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以、亲人等等。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她的同事。教授再说?"请你再划掉一个。" 女生又划掉了一个。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三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的看着教授,感觉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教授平静的说?"请再划掉一个。" 女生迟疑着,艰难的做着选择...... 她举起粉笔,划掉了父母的名字。 "请再划掉一个。"身边又传来了教授的声音。

她惊呆了,颤巍巍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的又划掉了儿子的名字。 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寻找的,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女生平静而又缓慢地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 肯定也会离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6. 快乐

印度哲学家奥修在《生命的真谛》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东西。当你看着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它就会长的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

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爱它,在看它;如果没有人爱它,它就不会快乐,也就不会开出这么大的花朵。”

世界上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生命的整体都是相互依存的。你使它快乐,它就会使你快乐。

不仅世上万物相互依赖,在人的社会中,千千万万个人也是相互依赖的、相互依存的。你给别人一个烦恼,别人也会给你一个烦恼。反之,你送给别人一个快乐,别人也会赠给你一个快乐。

你使周围的邻居快乐了,邻居个个对你笑脸相迎,岂不让你更快乐?你使你的朋友同事快乐了,朋友同事人人见你如春风拂面,给你的何止是一个快乐?你使你的家人快乐了,家人的快乐难道不让你快乐中透着快乐吗?甚至你使你所在的村庄、小区、街道、城市快乐了,那么,你身处在这些村庄、小区、街道、城市,每天包围着你的,到处回赠给你的,也是这不尽的快乐......

7. 没有卑微的爱情

他们下班通常是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回家做简单的饭菜吃。然后,看电视,他总让她选台,有时她看的直乐,他却在一旁睡着了;她笑他,让他挑一个喜欢的节目看,他说随她。他们偶尔会去吃一次浪漫的西餐或去喝一次奢侈的咖啡,他也是让她挑西餐厅或咖啡物屋。 刚开始,她很高兴,也很满足,渐渐地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终于,在一次决定晚餐吃什么时,她执意让他拿主意:“你自己就没有想吃的东西、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吗,你对和我一起生活真的没有一点兴趣么?”

他低下头,半天才说:“我爱你,可我不能送你跑车,连出去旅游,我都得让你一等再等,我怕实现不了,那些是你的、也是我的梦想。而在我的心里,你是该得到这世界上最好的一切的女人,所以,我愿意满足你在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愿意满足我能做到的你所有的愿望,象今天晚上,你想吃什么?”

她看着他,泪就下来了。

这世间,有卑微的男女,却没有卑微的爱情。

8. 等待的美丽

有一个感人的等待的故事:说到张爱玲就会提到她的姑姑张茂渊,对张爱玲来说,那是比她母亲还要亲近的人。但一直让人弄不明白的是,那个贵族出身、又留过洋的女子为什么一直独身。后来终于看到她结婚的消息,那时她已经78岁。我去找理由,明白了之后却几乎落泪。年轻的时候,她是多么骄傲的女孩啊,父亲是清朝的重臣,母亲是李鸿章的女儿,万贯家财和容貌集于一身,怎么可能没有人爱?况且她又是中西合壁的新人,几次出洋留学。这等女子几世才有一个啊。还在少女时,有人给她算命,说要很晚才结婚,父亲怕她委屈,把最好的一幢洋楼和很多家财留给她。但父亲没想到,就是再晚婚,也不至于78岁才结婚。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二
《说说多与捣》

说说多与捣

怎样才算是多?多字的初始意义是什么?古来说法很多,莫衷一是。最早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曡。”许氏“重夕为多”的说法绝对是讲不通的,早已被诸多文字学家所否定。马叙伦钮树玉认为多“乃闰月之闰本字”。理由是“一年率为十二月,而闰月乃重出之月,即于十二月外多一月也。故字从二月,而假借为多少之偁”。且不说几年才闰一次月就由此得出多义是否过于牵强,即使古文多的一半与古文月在字形上就有着明显不同:多多

月月月。所以,多为闰本字说并未获得多少认同。相比来说,影响较大,较为获得认同的只有王国维的“多从二肉”说。张秉权就赞同这一说法:“王氏的说法是卓有见地的。甲骨文中的祭字,像以手持肉,而所持的肉正和多字所从的的形体一样。二肉为多正和二木为林一样,是以二的观念表示多的意思。”(《古文字诂林》卷六 五三五)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752页)》也持同样见解:“从二,像块肉形。”“古时祭祀分胙肉,分两块则多义自现。”两棵树比一棵树多应无异议,因为“成林”的树应该差不多大,而且人们说树木的多少也是以“棵”为单位的。但两块肉比一块肉多却未必然,因为人们说肉的多少一般是以肉的大小或轻重为依据的。肉块的大小轻重如有不同,两块就未必比一块多。即使祭祀后分得的胙肉大小轻重基本相同,“分两块”也未必“多义自现”。我们知道,多与少是相比较而言的。说两块肉多,应该是与一块肉做比较的感受。那么,是以前每次都分一块这次分得

两块而“多义自现”呢,还是大伙都分一块唯独某人分得两块而“多义自现”呢?如果每次都分两块又将怎样体现多义呢?所以王氏之“多从二肉”说还是有欠稳妥的。

尽管上述三种看法都存在这样那样不妥当之处,但确实还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那就是对多字的解读,主要是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出发,以人们的主观认知和主观判断为标准,而不仅仅以客观存在的现实为依据。如果根据后者,人们永远也找不到绝对的多。比如天上的星辰海里的水,地上的树木河里的沙。哪个比哪个多,恐怕我们现代人也解决不了。所以解决多的观念,只能依靠人们所经历的主观感受来认知来判断。下面,笔者将根据这一原则,从形音义三方面对多字进行一番全新的解读,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教。

那么,多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笔者以为,多应该和“捣”有关系。不过要说明这一点,是颇费笔墨的。

捣,繁体字作擣。如果从字形上来分析多与捣的关系,则只能从繁体字的擣入手。擣:从手,夀声,上古没有舌头音,所以夀字在上古读作“岛dǎo”,作为声旁表音是没有问题的。非但如此,夀字下面从口从手,在字义上也具有“祷告”“椎捣”两个义项。这一点已为诸多学者所认可。比如高田忠周就认为寿为擣之本字。(古文字诂林 卷七 六五一)著名学者叶玉森认为,“

索亡尤。或云,卜辞或云亡尤。或云彤亡尤。(殷墟文字第二页之一)即古祷字,殷人用为祭名。”(古文字诂林卷一 一七五)吴其昌在列举了几个金文“寿”字之后,也指出“盖即寿之本字,亦即祷之本字”。(古文字诂

林卷一 一七六) 可见从字形上看,寿就是擣和祷的本字。笔者在拙文《眉寿不是祝福语》中也对寿即祷之本字做过详细分析和论述。作为媵器上常见的铭文,眉寿不是长寿之意。眉的古文本义是“沐”,洗头的意思。寿则是“祭祷”之意。上古王公贵族为出嫁妇女铸造青铜器做陪嫁的媵器,主要是两大类:生活用品和祭祷礼器。而眉寿恰恰是这二者的代表。我们尝试用这样的理解来解释铭文(一般媵器铭文格式:華孟子作中叚氏婦中(仲)子媵寶鼎,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保用享。):某某为女性某某制作一媵器,用来生活或用来祭祷,那是一万年也用不坏的。子子孙孙都能享用。这样就会字从句顺,语气贯通,句意一致。如果将第二句理解为“祝她长寿万寿无疆”,那后面子子孙孙享用的就只能是出嫁的女性,这是绝对不可思议的。 夀字具有捣和祷两个义项,最能说明问题的应是古文夀字里面的那个“”字。古文夀字字形各异,但基本都有这个字,

个字就是上面叶玉森引文里的“

。这”,为什么说这字最能够表达捣与祷的意义呢?先看《说文解字》:“,手推(椎)也。一曰築也。从手 聲。都皓切”。许氏的解释至少告诉我们三点内容:一、从古文的夀到汉代篆文的擣,字形字音变化不是很大的,仍然是都皓切,仍然从手从口从(小有变化);二、擣的第一义项是椎击、椎打(椎作动词),这与我们今天的捣同义。三、第二义项,一曰筑也。笔者以为,这个不为人们所重视的“筑”正是解开多与擣之间关系的一把钥匙。《汉典》筑:名词,捣土用的杵。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动词,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据此,我们可以

知道,《说文》的“一曰筑也”就是指的筑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土打墙。而那个没有人说得出名堂的“”字,正是土打墙时捣土的“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一、土打墙是从两边捣;二、捣之前是松软的暄土,捣实后自然会缩进去一部分。这正是字所表达的意思。至于这个字为什么和“捣”“祷”密切相关?这使笔者回想起一部美国影片(忘记剧名)中关于印第安部族祈祷的一个场面:男男女女若干人众一面以木棍捣地一面随捣地的节拍祷告。要说证据也仅限于此,查找了大量资料均无所获。至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是否也是边“捣”边“祷”那更是一无所知。权且存疑。

说到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说一下土打墙的问题。一是不少人不熟悉这种筑墙工艺,二是这种工艺各地也不尽相同,这都可能影响对上文的理解。据笔者所知,土打墙主要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从两边把木板固定好,中间填土,从上面夯实。第二种是从两边把木棒横着用绳索固定好,中间填土,也是从上面夯实。笔者觉得这两种工艺都不是最原始的。首先,在没有大锯的情况下,仅凭石斧石锛石刀把大树解成较大的木板是不是一个问题?其次,“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为士卒先”,在这里,一块较大的木板,对于长途行军的项王,无论身背还是肩扛,是不是都成问题?再次,第二种工艺直接就没有“版”的什么事;最后,就是这两种工艺,都不是从两边向中间而是从上往下夯捣的,这与我们上文的分析明显不符。既符合上文分析又没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应该是第三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需要五个人来操作。一个上土的,负责把土撂到墙上;一个捋土的,手拿一块洗衣板大小

的木板,依次挡在墙的两侧,使撂上来的土不致落下去,并用手把土捋平拍实;一个暄打,把松软的土轻轻打结实,技术活;两个硬打,分别从墙两边往里用力夯打,直到把墙夯打得结结实实,符合要求。这里需说明,上土的在地上,其余四人都在墙上;无论暄打还是硬打,用的都是“筑”——捣土的木杵。这样,这里的“版筑”之板,洗衣板大小,制作不难,“项王”“身负”也不费多大力。尤其是夯筑是从两边往里击打的,这也符合“”字所表达的意思。所以笔者认为第三种方法应该是最原始的筑墙工艺,是我们的先民创造“”的依据。

笔者在此声明,这三种土打墙的方法,绝不是自己主观臆造。第一种见于字书,网络也有介绍。第二种是自己曾在农村亲历亲为。第三种老百姓叫做“打招板子墙”(招:方言,用手扶着使不倒),是自己走访有经验的亲朋所获知。为说明问题,后一种介绍得较为详细。

现在终于可以回到多和捣的关系上来了。首先从字形上看,古文多“”“”的一半正是古文捣“”里边的那个东西,不同之点是因为捣(土打墙)是从两边夯筑,多则只是一个人的感受,而一个人只能夯筑一边。再从字音上看,多捣发音极其相近,音近则意不远。最后再从意义上来分析,土打墙时一个人夯筑(捣)的次数,应该以万千计;“多义自现”不容怀疑。尤其是硬打,那是必须用尽全力来捣的,每一下都要使出吃奶的劲儿,并且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捣的频率高(笔者曾亲自打过墙,深有体会)。所以,有些活动比如步行,即使脚步移动次数、频率远远高于打招板子墙,但要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说,还是觉得后者要多得多。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三
《说说认识论》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四
《先说说书里感人的事儿》

先说说书里感人的事儿

史航:感谢诸位的到来!感谢腾讯·大家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方便,也感谢创见国际孵化港的组织。我刚才在这里转了一圈,看见门口有大恐龙,这里很容易记住的。

我们在这里是因为一本书而来,要聊的不局限于这本书,我是这本书的两个作者之一,我叫史航。我是负责写这本《野生动物在长春》中的文字,这是一个绘本,非常出色的绘画是由我的朋友画家吕欣完成的。来陪我聊书的两位嘉宾,一位是李长声老师,他是著名的日本文学研究者。这个椅子对李老师是很大的体验,因为不像我和猪蹄蹄小朋友泡吧,他不怎么出没这样的地方。另外这位是网络文学的参与者,她的名字比较长,叫猪蹄蹄小朋友。

我们是代表老中青三代人,重要的特征是我们都是长春人,他们两个彼此刚认识,我很有幸认识他们俩。我们来聊《野生动物在长春》,你我未必都是长春人,也未必都是东北人,像东北人未必都是活雷锋。 但是野生动物是一个挺好的词,所以我们拿这个来做定位,其实可能涉及每位的青春、同学、家乡、校园回忆,这会找到我们之间的共性,我向你保证。

从一开头来说的时候,因为我是一个比较话唠的人,很容易说很多。我先从最简单的一个事情、一个回答开始,解释一下这七个字,然后听听两位对这个书的基本印象,然后我再跟进。

《野生动物在长春》,其实我们三个人都是长春人都不在长春。李长声老师主要在日本,猪蹄蹄小朋友跟我一样是客居在北京。为什么说是在长春呢?说是野生动物,其实是一种植物,根有时候就在这儿,但是藤爬到很远的地方,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爬过来的,但是顺藤摸瓜我们根还是在长春的。即使不是每年都回去,但是长春给我们的印记是别的地方取代不了的。所以是在长春的道理,哪怕是漂到很远的地方,也是在长春。

说我们是动物的,书中的主人公都是有点点动物的习性,就是简单地寻求温暖,简单地好逸恶劳,简单地觅食,就是这样很简单的本能的状态。其实还可能有点共鸣。

野生这个词是很奢侈的,没有人真正敢说自己是野生动物,去两趟青藏线,去一趟丽江、大理,或者去过国外几个大瀑布,包括在北海道逛一段,都不能说自己是野生动物,到哪儿都是上车买票的人。为什么说是野生呢?我们希望状态中间有想自由就有自由的因素,比如想着我的同学他们可能现在当一个保安、老板,都得在自己的岗位上,但是我希望他们是野生的感觉,所以写这么一个系列的小说。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五
《哲学-说与不说之间》

[摘要]语言是人的生存样式,语言是思维的界限,那么,中国古代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色?语言的这种特色造就了中国哲学的哪些特征?中国古代言与意之间的关系,二者的矛盾是如何得到解答的?这种解答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从中国语言的象形文字入手,中国哲学具有了形象与身体思维、重情与理、重视体悟的特点,中国的语言所形成的中国哲学的特点正好从象的方面解决了西方分析哲学中所面临的言与意的难题,从而使得中国的古典哲学具有了浓厚的美学色彩。为二者的相通开启了道路。

[关键词]语言;言与意;意义;意谓;实在的意义;语境的意义;象

一、语言作为哲学问题的重要性

语言不仅是人们思维和生存的手段与媒介,更是一种界限。维特根斯坦有一句话说的意味深长:“本书想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因为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这界限的两边(这样我们就必须能够想到那不能想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在语言中来划分,而处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就纯粹是无意义的东西。”可想而知语言的重要性之所在。

然而,什么是语言呢?语言是以文字为最基本的单位,通过词语和句子来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它是一个独立的符号的体系,其中交流性、工具性、独立性和符号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在我们中国古代的汉语中常用“文”和“言”来进行指代。借助于语言对世界的把握,人类就将世界纳入到了“我”的视野当中。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世界不光是客观的世界本身(即康德所谓的物自体),它还包括显象的世界和语言的世界。这三重世界中,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世界就是语言的世界,语言最直接地构成了我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甚至是我们的行为的方式,客观世界本身是什么我们固然无法逃脱经验论的局限,只能局限在现象界或者是显象界而不能超脱,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世界来建构客观世界和显象的世界,从而以人的方式对其进行述说和解释。

因此语言的问题就成了最为根本的一个问题,要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哲学进行研究就必须先行考察它的语言,这样才能更为根本地理解和把握这种文化的特色所在。但是作为媒介的语言本身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作为媒介的语言本身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核心即是言与意的问题,在西方哲学的背景之下,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这些从西方语言哲学即可看出来,那么,在中国的语境之下,言与意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就要求首先从语言出发来看中国哲学所具有的特色。

二、从语言到中国哲学的语境

上述的理论背景我们所借助的多是来自西方语言学的研究,它的语境是西方的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讲求字母的排列组合和句子的结构和语法的标音文字的语言系统。因此,我们分析中国哲学的语境,也必须从基本的文字人手,这样才能看得更为透彻。

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是一种因形见意的表意文字,因此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这种文字的形成及其使用是一种“取象”的方式进行的,因而也是以“象”为基本的范式的,是同形象密不可分的;(2)象与形之间有一种取舍的问题,这种取舍就涉及到了情与理、虚与实、物与我的关系问题;(3)对这种字的认识需要用的是体悟的方式。即对于文字所象之形的直观的把握,这里就有了所谓的言象意、可说与不可说、说与不说等等的一系列的问题。

从中国古代语言的这三点可以推导出我们中国古代哲学所具有的特征,从而深入地了解本文所要论述的说与不说的语境问题。

1中国古代的哲学以古文为基础,因而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仍然是按照赋比兴的原则来的,也就是仍然包含有形象思维的特点,也即所谓的“诗性智慧”。在此基础之上有了“象”“虚”“实”三个方面,阶段和层次的范畴以及由此所生发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结构”。在这些范畴当中,几乎所有的范畴都是以象为基础而来,基本上没有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分析。也是这个内在的逻辑结构,使我们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找不到以概念的分析为基础、以逻辑的演

绎为范式的哲学研究套路,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的一些概念和范畴,多是我们借助于形象性的思维才可以理解和引申的。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哲学也是诗学,是一种用诗的方式进行的思考和言说,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哲学非常强调理想的人格,会出现将理、玄、禅、史入诗的现象。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哲学无疑具有象的思维特征。

2中国古代汉语在象与形之间的取舍,以及一字一词、一词多义、义不同则音也有不同的现象,这里所涉及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情与理的问题。义不同则情不同,情不同则音不同,所谓征情见貌、发言为声,情在这里包含有两重含义,即事物的真实现状;人因某些影响而来的情感,用休谟所说的反省印象解释较为恰当。在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之乎者也”之类的叹词,讲究“四声八病”、“四平八稳”的写作方式,讲求押韵、排比、长短句相杂等,可以说,都是在用“情”的方式述说着“理”的问题,中国人做事是比较讲究“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是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而来的。中国古代的哲学具有“情”思维特征。

3中国古代汉字需要体悟的认知以及使用方式,也使中国古代的哲学富有了强调体悟与工夫的特征。体悟在这里指的是直观性的身体思维或身体认知,当然,这个认知的中介仍然是语言,这一点留在下一个标题下再作论述。中国古代的哲学是非常强调直观性的身体认知的,只有这样才能深切地体会圣人之意和圣人之情。我们平时所说的体认、体察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的表现。这种体认所离不开的就是“悟”,这种悟的方式是一种想象性情感直观,从而达到对圣人或者说先贤等的“道”“理”的认同。中国古代的哲学具有直观性的身体认知和强调行的思维特征。

通过以上三点对中国古代汉语及汉字的特色而来的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象、情、悟的层面上,都是需要借助于语言而又超越于语言的解说方式,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言说语境,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哲学具有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之特点。然而,在这里又凸显出了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即中国古代哲学的言说自身内部的矛盾即言与意、说与不说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既然语言是一个独立自足的系统,语言又有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那么,我们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中是如何看到语言的矛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呢?

三、中国哲学语境下言与意的解决及其意义

所谓的言与意的问题,是以言与物、言自身的法则为指向,从而意图以清晰的轮廓描述言所表达的意的。它所能解释的只是具有单一语言指向的语言,而不能解决具有多样指向性的语言。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认为的那样,一切传统的形而上学问题,伦理学问题和美学问题,都是超出语言逻辑范围之外的,是一种不可表达的东西。我们可以解决的是言与世界、言与自身的关系问题的逐次解答,这些仅仅是言意关系的基础,它们构成了语言体系的深层结构,是语言本身的真正的内核,因而是解决语言在表达问题上的有效方式。

那么,超出语言之外的东西该如何来达到完整意呢?我们如何解决一切语言符号之下那些不可表达的东西呢?在西方的语境之下来理解语言,语言是同理性、逻辑密不可分的,而转移到中国的语境中来,我们从前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到,在言与意的理性解决所落下的地方,生成了中国古代的美学甚至是哲学。这里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在言与意的二元对立中,我们提出了象这一个独特的范畴,并进而对言象意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诗性的思维解决了这个矛盾。

在前述中国哲学的特征之中,象是一个独特又核心的范畴。象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所用,而对于言象意的关系描述得较为明确的,是《易传·系辞传》中所说的:“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故之舞之以尽神。”可以说,在这里,已经明确了可说与不可说的界线,虽然文中所指的是圣人之意,但我们仍然可以将其推而广之并同语言哲学中的一些范畴进行比照。这段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当语言无法达到对言外之意的表达时,象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象在这里有三重含义:卦象、物象、形象。这里更多地指称的是卦象,而这些都是采取形象的方式的,因而也就有了类似于维

柯所说的“诗性思维”,成就一种诗的智慧,再形象地通过领悟或了悟的方式,达到对圣人之意尤其是圣人之情的理解。然而,象的构造,仍然离不开各种符号,且当它一旦涉及到转化的时候,就又会出现言与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点又当如何解决呢?

在《庄子·寓言》中,他曾以寓言、重言、卮言,来对此进行了一番论述。他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日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这里强调的就是卮言的“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的无言与道之间的关系,对此的解决方法是:“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仍然采取的是一种将语言看成是工具或者载体的西方式的言意关系的思维方式,但他已经开始了一种终极意义上的超越,也就是摆脱工具而达到游心的境界,因为不执著而获得逍遥。卮言就是一种类似于酒神精神的忘我、取象、直接、模糊的方式达到的对于意的直观的领悟,因而也是一种美学的解决方式。但这里,仍然有一个问题,就是庄子的论述中的前提仍然是有缺陷的。到了王弼那里,这个问题就以更为明确的说法得到了解决。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所以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故立象以尽意,而象可也;重画以尽情,而画可忘也。”言象意是理解的三个阶段,其中后面是以对前面的超越为前提的,这种超越并非西方意义上的克服,而是类似于水变成冰式的在本身上的向上的超脱,是不即不离,甚至可以互相还原的关系。这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得而忘的理解进程,这是一种不执著、不求相、重领悟、求情韵的追寻,因而也就是一种诗意的生存。言象意之间仅仅是一种渡船的关系,渡过去就是,至于还有多少路是什么样的船,并不关键,重要在于渡过去。这样,言与意的关系,以及言与不言的矛盾,就此得到了一种较为圆满的解决。以言之象(物象,形象)来解意,构成了中国美学内在生成的契机。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叙述和理解的方式,使得中国的哲学无疑地带有了美学的特色,二者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从一系列中国哲学的特征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一点。”

总而言之,言与意的关系,是基于人们世界和自我而生的一对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意味着对于文化的重新解释。在西方,以逻辑和理性为主干的哲学与文化,对此的一系列的深入分析,最终达到的是将能说的说清楚、不能说的则保持沉默。但是,人类所追求的很多都是在不能说的范围之内的,在说与不说的矛盾之间,该如何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呢?在我们中国的解决方式就是采用象,它既指形象也指物象,对此的方式也就是领悟的方式,所领悟的就是象外的情韵与境界,这正好是一种美学的解决方式,因而中国的美学同哲学之间就有了深层次的对话关系。以此来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自己的特色,以及在当代对于人们的生存的巨大意义。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六
《说说所谓的“世界十大名将”》

1,亚历山大——不说了吧?横扫三大洲,从希腊打到印度,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丫一个人抄了三个,您要再说这位不是世界级的,您倒举一个更牛B的看看?

2,汉尼拔——从突尼斯杀到西班牙,又千里迢迢杀到意大利,打得罗马共和国一败涂地。除了扎马一战,基本没败过。有人说他战略上犯了错误,但是西方人称之为“战略之父”,其在战略上的出色不用多说了吧?

3,贝利撒留——罗马帝国的版图几乎就靠丫一个人恢复了过来。带着不多的军队灭北非的汪达尔、意大利的东哥特,东边又和波斯干,打遍三大洲,而且谋略手段超群,绝对的强人啊!东罗马黄金时代的开创者之一,不知怎么大伙都把这位忘了。

4,卡立德——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这位绝对是个强人。号称”安拉之剑“,阿拉伯帝国的头号名将。当年雅穆克河之战,率领有限的兵力横穿沙漠,千里跃进,以一敌十,大败东罗马军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可以说是阿拉伯帝国的奠基者。

5,萨拉丁——老实说萨拉丁排进来稍微有点勉强,主要是因为

这厮创造的战绩稍微有点逊色。不过不管怎么说,丫一个非洲人,不远万里来到亚洲,把欧洲的一帮子十字军从耶路撒冷打跑,挽伊斯兰世界于既倒,也算是个“全球化”的统帅吧?

6,速不台——之所以不选成吉思汗,是因为就“世界级”的范畴来说,速不台比成吉思汗更够格。成吉思汗的军事征服主要还是局限在东亚,虽有征服花剌子模的战绩,但是老成一生主要的军事生涯是在蒙古高原和对西夏、金的战争中度过的,对西方直接影响不大(当然他所创造的蒙古帝国的影响很大),但是速不台就不同了。这厮其实堪称蒙古第一名将(也亏哲别死得早,不然还难说),除了第三次西征,基本上每次大战都有他的份。第一次西征的时候他就和哲别一起一路杀到克里米亚,迦勒迦河一战以少胜多,大破俄罗斯和钦察联军,从此给毛子心里投下了极大的阴影。尤其是第二次西征,速不台是实际上的主帅,围攻基辅、克莫斯科、下梁赞,灭亡了俄罗斯和钦察;里戈尼茨会战,痛歼波兰、德国、捷克的联军;沙犹河之战,全歼欧洲劲旅匈牙利军队,以一千多人的代价歼灭匈牙利7万精锐„„“黄祸”就搁这儿来的。纵观世界历史,就对西方的震撼程度而言,我以为东方的统帅里,速不台绝对排在第一。西方人管速不台叫“野战之王”,我不知道还有哪个东方将领有这么高的评价。

7,巴耶济德——很多人说起这位可能一脸不屑——丫不是让瘸子活捉了么?这也能到“十大”的行列?话不能这么说。瘸子确实强,

但是瘸子主要是在亚洲横,要是排“东方十大”绝对有瘸子,可我们已经说了,一个东方统帅要说世界级,您就得完爆西方军队,不是菜斯拉夫人就是扁法国人,您要是只灭个中亚、印度,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就这点上说,巴耶济德比活捉他的瘸子强多了。从科索沃之战,老巴临危受命,完胜巴尔干联军,再到尼科堡完爆欧洲联军,把拜占庭一直挤到黑海海峡边上,彻底打服了南斯拉夫人。欧洲人眼睁睁看着奥斯曼帝国在欧洲开疆拓土愣是没辙,为嘛?被打怕了。西方人管老巴叫“雷神之锤”,不是拍马屁,真的是怕了丫的。要不是后来瘸子横插一刀,估计拜占庭早几十年就得玩完,欧洲也得跟着倒霉。所以说这位排十大,您应该没意见吧?

8,皮萨罗——这个也勉强吧。老皮其实之所以能排进来,主要就是因为丫把印加帝国灭了(那您问了,那为什么灭了阿兹特克的柯尔特兹不算捏?那是因为老皮灭印加难度比较大一些,柯尔特兹这厮有投机取巧的嫌疑)。不过您想想,让您带100多号人,就算是人手一枪吧(是火绳枪,可不是AK的说),再给您1门炮,十几匹马,去把一个1000多万人口、40万军队的国家灭了,就算这40万人拿的全是狼牙棒、铜斧、弓箭吧,您估计也得晕吧?所以不管怎么说,老皮的胆量确实是比较牛B的,而且战略战术对头,擒贼先擒王,先把印加皇帝摁住再说,后边再各个击破,100多人灭了1000多万人口的印加帝国,我敢说世界历史上再找不出这么牛B的事了。当年几千拿着线膛枪的英国人打万把拿大刀长矛的祖鲁人还让人家捅死了一

千多号人,所以您可千万别说武器有代差之类的,老皮确实还是挺牛的。而且世界影响也大,拿下印加,从此黄金白银大大地,运到西班牙,再往后引发了货币革命,然后„„说远了。

9,麦克阿瑟——您可能就要问了,这怎么一下就从老皮到了老麦了呢?老皮之后西方崛起,东方衰落。这几百年间,东西方也较劲来着,但是经典的仗不多。这期间军史迷们比较熟悉的基本也都是西方圈子里比较横的强人,什么古斯塔夫、华伦斯坦、腓特烈、苏沃洛夫、拿破仑、库图佐夫、纳尔逊、罗伯特李之类的。这段时间里,东方能完爆西方的统帅我记忆中是没有,西方完爆东方的有是有,但是个人总觉得分量不是很足——您总不能把征服印度的克莱武或者带着英法联军烧圆明园的孟托邦也算上吧?到了20世纪,就亚洲这块说,也就日本一个数得上的强国了。老麦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确实惨了点,但是总算靠着美国强大的底子翻了盘。“蛙跳战术”也算是丫的一个发明创造。虽说太平洋战争美国关键是赢在海空军上,可老麦毕竟是太平洋美军最高统帅,一点一点把日本人从太平洋上灭掉,最后以十几万人的代价灭掉日本一百多万精锐,把日本完全打残,完爆东方的第一强国。战后老麦给日本人奉若神明,不是偶然的。接着朝鲜战争,老麦又领衔挂帅。对手是继日军之后东方最强的朝鲜军队(各位PLA的粉丝别跟我这儿闹,朝鲜战争前夕,就同等数量级而言,全苏式装备、拥有T-34装甲集群的朝鲜人民军应该要比PLA强,又都是党军,战斗意志也差不多),也是开始被打得够呛,但是老麦一个

大手笔的仁川登陆就一举扭转了形势,虽说是靠着美国无敌的钢铁洪流压倒了弱小的朝鲜吧,可毕竟胆略过人。后边不是志愿军入朝,老金也只有流亡的份儿了。再后来志愿军入朝,老麦吃了败仗,又因为和杜鲁门犯腻,结果给撤了。可不管怎么说,丫作为一西方统帅,先后完爆东方两大强军,排到“世界十大”还是比什么克莱武、孟托邦之流够分量吧?

10,彭德怀——好了,终于有一中国人了。林彪、粟粉要说了,为什么彭德怀入选,林彪、粟裕什么的没份呢?难道林彪、粟裕打仗不必老彭强?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这俩人没跟西方军队干过啊,充其量也就和日本人干过几仗。一生的辉煌基本全在内战里体现了,可你内战再牛B,“歼敌何计百万千”伍的,跟“世界十大”还是挨不着边儿啊!那人家武田信玄、上杉谦信伍的,是不也该入选?老彭其实能入选,完全就是靠朝鲜战争了。老彭在朝鲜带着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干,对手是十六国联军,细细一看,好家伙,居然是世界六大洲的人马都有!美国咱就不说了,北美的加拿大、南美的哥伦比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南韩、菲律宾、泰国、土耳其、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欧洲的英国、法国、希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再搁南极洲弄俩企鹅来就真的!虽说这其中大部分国家也就出个把营意思意思(卢森堡出一个排,汗一个先),但是毕竟名头上响啊!十六国联军,六大洲的人马都有!可着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位能跟世界六大洲的人马都交过手的?没有吧?而且老彭还打赢了,虽说没能完爆

比较哲学的说说篇七
《关于针对说说大学校园语文生活》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说 说 大 学 校 园 语 文 生 活

南昌大学 李胜梅

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特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之间年龄、心理、学习内容、集体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共同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言语交际方式等,形成了校园语文生活(本文只谈谈学生)的诸多特殊性,形成了一个个别具特色的‚社会方言岛‛。青少年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追求时髦独创,不喜欢陈旧、套话。学生的言语行为,能互相认同,心领神会,这些为校园内活跃的充满生机的语文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这里也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创新的‚试验田‛。

比如,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社会区域内,特定的人群(青年学生、专家、学者、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人际关系(有典型的‚尊卑‛级差的师生关系,有最富平等性的同学关系)、文化氛围(科技创新、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等,构成了大学校园语文生活的特定语境综合体。于是,师生们在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性的同时,言语行为的创新、语言形式的变异等,表现得更为突出。

学生们的语言态度(普通话、方言和外语),语码的选择,称呼老师的方式,特殊的读书语调,演讲,辩论,缩略语的运用,对现成词句的引用和变异等,很有特色。从书面交表达看,以下种种也都有特别的言语方式、修辞色彩和表现风格,如书面作业,实验报告,读书报告,学期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代表集体(如寝室、小组、班级、校院系学生会、学生团体……)制订工作计划,做会议记录、述职报告,发请柬(如请老师参加元旦联欢晚会、毕业酒会、青年节野炊等),签定协议(如学生会举办辩论赛,请某公司赞助,双方签协议书),写贺信(如兄弟院校学生会举办某庆典时)、倡议书、决心书、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证明,设计海报(如本班、本系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节、特邀著名学者作报告等),编辑通报(如寝室

卫生检查每周通报一次结果)、简报(如同学们奔赴各地实习,班级编写实习简报),写寝室格言、寝室公约、校园公益广告、欢迎新同学的标语、欢送毕业班的标语……;通知、留言条、寻物启事、失物招领等,交给老师或有关组织的请假条、申请书(如入团、入党、特困生补助、贷学金、奖学金等)、检讨书、保证书、自我鉴定、简历、求职信、自荐书、应聘信等;同学交往时写贺辞、新年贺卡、生日贺卡、毕业赠言、书信等,以及所谓的‚课桌文学‛等等。下面例说几种。

一、与老师打招呼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对老师的称呼各有不同,体现了交际能力和交际态度的不同。

1是否打招呼。笔者的调查表明,中小学生见到认识的老师,一般能主动地叫一声‚老师好‛,而大学生见到老师,如果他认为老师不一定认识自己,一般不主动打招呼,这反映出大学生和小学生交际态度和礼貌程度的不同。

‚对自己认识的老师,你是否打招呼‛,就这个问题,我们调查了某高校,结果如下:

2如何打招呼。 ‚姓+老师‛,大学生最常用,有75%的大学生将其列为自己与老师打招呼时最常用的方式。与此不同的是,‚姓+老师好‛,仅有13%的大学生把它列为自己最常用的称呼老师的方式,而它在中小学生中的首选率却最高。

在大学生中,还有如下方式:‚姓+教授‛(13%的大学生将其列为自己与老师打招呼时最常用的方式)、‚姓+名+老师‛(8%)、 ‚姓+先生‛(3%)、‚姓+老‛(3%)、‚姓+名+教授‛(2%)等,而这些方式在小学生和中学生中很少使用。大学老师已经越来越多地听到‚姓+教授‛的称呼,这与大学老师的职称、学术地位有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8%的大学生,面称老师全名,用‚姓+名+老师‛。多数老师觉得,这种称呼方式有不礼貌的成分。那么学生为什么还这样用呢?我们知道,面称,主要是表达问候、引起被称呼者的注意,要求尊敬、礼貌、得体,因此学生一般多用‚姓+老师‛;背称,则是提及一个客观对象,为了指称准确、简洁,往往不考虑尊敬和礼

貌,大学生背称老师时,直接用‚姓+名‛多于用‚姓+老师‛。也许,大学生在突然见到老师的情况下,一时将习惯的背称用于面称,可能是面称老师全名的主要原因。

无论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在不知道老师姓名的情况下,背称时都有用‚课程名+老师‛的现象,如‚英语老师‛‚马原(马克思主义原理)老师‛等。此类称呼方式,笔者未见用作面称的。但最近笔者一位学生在某所小学调查,结果却是小学生也有用之作面称的,如‚自然老师,你好。‛‚美术老师好。‛‚音乐老师‛等。此种现象有待进一步证实和分析。

研究生背称指导老师时,方式多样,如 ‚老板‛ ‚老导‛‚老头子(或老太婆)‛‚老+姓‛‚姓+老师‛等,显得比较随意。利用了汉语常用的称呼结构:‚老+×‛,也接受了市场经济这一时代特征的影响。

二、缩略语

在校园内,具有太多共同性人群的集体生活所形成的‚语言土壤‛,容易生成很多缩略语。常见的有:

1抽取或截取原词语中的词或语素,构成一个新的缩略语,内容都是反映学生生活的,一般只在特定的校园使用。如高校名:‚北大‛‚川大‛‚南大‛‚复旦‛‚清华‛‚上外‛……。校内各院、系、班级名称:有的已约定俗成,如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新成立的院系或专业,则临时缩略,如‚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生食学院‛(这与‚生的食物‛无意偶合,常闹笑话)。各专业、各课程名,采用抽取法:中国革命史→中革史,科学社会主义→科社。校园各种事物和现象,学生干部→学干,系学生干部→系干,综合测评→综测……。

2大学生的新造缩略语.最具特色之处,是有意与现代汉语的现成词句在语言形式上出现巧合.如:‚武汉大学的男生‛→‚武大郎‛;考GRE、TOEFL,说成‚考寄托‛,铁了心考TOEFL的人,被成为‚铁托‛。‚武大郎‛‚寄托‛等,一方面,作为现成词语,有其固定义;一方面,作为大学生新造缩略语,有其特定的新义,这两者之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和比较,并在联想和比较中获得新的信息和新的审美愉悦。所发掘出的潜义与原来的显义共存,出现同形异义现象。这倒也是一种言语创造,丰富了现有语言材料的表义功能,丰富了汉语言的表义可能性。

三、学生干部竞选演说

1词语修辞色彩有意错位。多为大词小用。在大学教室的讲台上,缺少准确而得体地反映校园生活和学生工作的专用词语,于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官员施政演说等常用的一些词语被模仿、降用。如:‚我将与各位携手,把我系学生工作从胜利引向胜利。‛‚我是民主人士,不想加入政府部门,成为核心人物,不想进入官场,只想做一点实事。‛

2姓名衍析化用:仿广告品牌战术。运用析词法,主观阐释,使之含义升华,强调姓名特点和自己的竞选意愿,给听众深刻印象。如:‚我叫徐亚军,……希望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投我一票,使我成为一名冠军。‛

3精心选择句式:模仿时尚。引用、套用、仿拟格言、诗词名句、流行歌曲的歌词、影视节目中的流行台词、广告口语等现成语句。如:‚如果你认为××是一个热情可靠的人,请告诉你的左右;如果你认为××是一个虚假的不可靠的人,也请告诉的左右。‛

4句子结构复现富含民族底蕴。如‚选上了,我无怨无悔地工作;选不上,我无怨无悔地支持大家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更相信大家的眼力。投我一票,没错。‛

5句子可传递丰富的话语含义:字面意义+前提+丰富的蕴涵+言外之意。自己的成绩、特长等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具有丰富蕴涵的句子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让听众推导、品味。如:‚做事不能随便许诺,要踏踏实实,这一年来的工作与我上一次的演说相比较,感到问心无愧。‛用致谢式:‚谢谢大家这么欣赏我。衷心感谢老师、同学在过去的两年所给予我的支持。这两年,我与系里的寝室卫生打交道……‛。

四、寝室格言

这是寝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心声,共同追求的人生理想,也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具有集体凝聚力和行为约束力的作用。

大学曾在1996级、1997级学生中举办过寝室格言征集活动。从内容看,主要是反映寝室生活的,其次是关于青春、人生、修养等的名言格言,表达了赞美友情、珍惜青春、渴求知识、热爱生活等思想内容。从来源看,一部分是同学们自己的切身体会,一部分是名人名言格言警句,乃至流行歌词、流行的广告口号等。从言语形式看,讲究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对偶、排比、反复等手法用得比较多,有形象、生动、精练、警策等效果。如:

1、反映寝室生活。如:‚寝室是我家。‛(比喻)‚温馨的港湾,我们的家。‛(比喻)‚我爱我家。‛(借用一电视剧名)‚携手并进,共建快乐老家。‛(借用流行歌词‚快乐老家‛)‚我们共建一个快乐家园,共享一份家的温馨,共留一段美好回忆。‛(排比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组成一个小小的家;我们不断拼搏进取,共创一个美好未来。‛(对称的结构) ‚多一份宽容,少一些埋怨。‛(对称,对比)‚一份理智+一些情意+一些修养+一些宽容+一个自我=一个温馨的家。‛(一个特别的公式,生动、简洁、凝练)‚以和为美,以善为美。‛(对称)‚一个人是一个世界,但一个孤立的人决不是一个世界。‛(对比,警策之辞)‚爱是我们的原则,秩序是我们的基础,进步是我们的目标。‛(排比)‚一窗一室一心并进,同悲同喜同舟共济。‛(对偶句,凝练地概括了同窗情同室谊)‚建设寝室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堂。‛

(比喻,富有哲理)‚居一室而观天下。‛‚崇善崇德梦得不甘斗室陋,忧国忧民仲淹不坠青云志。‛(对偶,风格古雅,用典传神,表义深刻)

2、对大学生活、青春岁月的咏叹、感悟。如:‚白头后的痛苦叹息,都是在年青时无聊的时辰里写成。‛‚用激情和才智共谱青春之歌。‛‚六人共奏青春之声。‛(寝室里住着六位同学)‚世界是我们的。‛(化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表达青年人的自豪和责任感)‚搏而博。‛(渊博的思想,拼搏的精神)‚博而搏。‛‚一行文字,一介书生,一片丹心。‛(排比的结构,简约表义)‚当初,哲学选择了我们;现在,我们选择了哲学。‛(哲学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亲近,反映了对人生道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选择过程)‚今日我为南大而自豪,明日南大以我而骄傲。‛(对比手法,表义深刻)‚志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著名诗句,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这样共勉)在强调人生的进取性时多引用名人名言:‚志当存高远。‛‚有志者,事竟成。‛‚宁静致远。‛‚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是分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五、校园公益广告

寝室是几个人的小家,需要美化;校园是广大师生的大家,同样需要营造特殊的文化气氛。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关于修养、事业、理想等的警策之辞。校园道路两旁、风景点等,常有此类警句。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用)‚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引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引用)‚提高人‚口‛素质,保证出‚口‛质量,请勿出口成脏。‛(双关,希望文明用语)‚吞云吐雾,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觥筹交错,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寄嗜烟好酒者‛(用成语,仿流行歌词)‚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谐音仿‚弹指一挥间‛,委婉地提醒那些不拘小节者,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要注意大学生形象。)‚扎根红土地,建设我家乡。‛(南昌大学校园内一则醒目的公益广告)

2、关于校园环境。多出现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图书馆、操场、食堂、水房、草地、花圃等,对大学生的言行提出了具体要求,有教育作用,也是学生自我约束的一条途径。从言语形式看,用词讲究,用句短小,结构工整,语音优美和谐,琅琅上口,容易传诵。从言语形式的来源看,有的是同学们自己创作的;有的直接引用名人名言;也有的是仿拟现成语句,如图书馆墙壁上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直接引用,又兼双关;在食堂的‚后来者别居上‛,是改用成语‚后来居上‛。从修辞手法看,多用双关、对比、对偶、拟人、反复、比喻、引用等。如教室:‚风潇潇(电扇),光悄悄(灯),走时请关掉。‛提醒同学们离开教室时养成关电扇关电灯的好习惯,用了两个叠音词,又句句押韵(iao),语音和谐悦耳。宿舍楼过道上:‚温馨宿舍是我家,洁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比较哲学的说说》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哲学的说说 哲学说说 哲学说说心情短语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比较哲学的说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比较哲学的说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21254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