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

2015-12-18 09:56: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一《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供大家学习参考。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一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父母说东,孩子指西,父母说左,孩子偏要转右……小家伙看起来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对。如果父母坚持原则,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闹,折腾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协,这才罢休。为什么父母的话孩子就是不听?是他天性顽劣,还是父母管教无方呢?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饭菜都快凉了,孩子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在一点点地累积。而小家伙对妈妈那些苦口婆心的诸如“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看电视时间太长了,眼睛就要坏了”之类的劝说一概置之不理,继续赖在电视机面前不动窝。看到小家伙这样油盐不进,爸爸终于控制不住情绪,火了,“啪”一声关了电视机,拎着小家伙上了饭桌。小家伙拳打脚踢,哭闹不已,虽然被强行塞进去几口饭,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里不肯下咽,咽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这样一来,一顿饭吃得大家都火冒三丈,好不心烦。

孩子为什么要针尖对麦芒似地跟父母对着干呢?很多人可能都会把问题归咎到孩子的身上,给他扣上“不听话”的帽子,贴上“任性”的标签,但是实际上,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成人的错。长期这样管教孩子,我们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相反,还会让他变得更加任性,更加“不听话”,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跟父母对抗,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么,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好心情呢?

如果我们尝试改变一下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许他就会变得“听话”多了,“懂事”多了。一般来说,孩子会喜欢以下的方式:

1.共情的方式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跟我们成人一样需要理解。因此,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电视的实例为例,如果我们不是强行制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先表达我们对他迫切想看动画片的这种心情的理解,那么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妈妈知道,你特别想看完这个动画片再吃饭对不对?这么好看的动画片,错过了真是太可惜了。不过,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难受呀?再说,看动画片时间太长了,眼睛坏了,以后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妈妈这样,如果我看不见,我就找不到我家宝宝了。我家宝宝在这边吧?不对,我摸到的是沙发!在这边吧?还不对,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见,那太可怕了!呀,可别把我们的眼睛看坏了,赶紧吃饭去吧!”给他一个台阶下,他自己也许就会放弃看电视,自动跑去吃饭去了。

2.顺势诱导的方式

孩子是最现实的,他只关注他当下正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强心阻止他,他就会很难别过劲儿来。当我们的要求跟孩子的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相对比较柔性的方式顺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后再帮助他转弯。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吃糖,见到糖就迈不开步,这时候强行抢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会让他哭闹不休,最终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剥了给他,并且顺着他的想法来说说这个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坏了,然后我们就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呢,就会拿一把大钳子,使劲地把我们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还记得那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吗?鳄鱼去拔牙的时候是不是吓坏了?”

3.体验自然后果的方式

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说服孩子的了。很多时候,我们把不能做某个事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时候,过多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干脆停止说教。他想要那么做,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危险,让他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么做的后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不好好吃饭,逼着他吃是没有用的,这时候,我们不妨问问他,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确实不想吃了,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直接把饭菜撤了,并且两餐之间一定什么都不要给他吃,坚持等到下一顿再吃。当然,下一顿吃饭的时间可以比平时略微提前一点。孩子饿一顿两顿,不会饿出毛病来的。一旦他体验到挨饿的感觉,以后吃饭,他就不会边吃边玩,或者随便吃几口,等着两餐之间吃零食了。

4.灵活变通的方式

同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能找到很多别的方式来变通处理,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坚持到底。换一种方式,孩子一直对抗的行为可能就会被消除,甚至还可能非常痴迷地爱上这种方式。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需“战争”就可以和平过渡了。比如,孩子推着他的小汽车到处跑,甚至把小汽车开到餐桌上去了,结果把餐桌上装了调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满手都是调料。妈妈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坚持开小汽车玩。如果妈妈强制他,他肯定不高兴,不如就换一种方式,让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带着你的小汽车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车能不能在水池里浮起来好不好?”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对妈妈的这个提议感兴趣,于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就会跑去洗手,在水池里玩他的小汽车,而妈妈也无需呵斥他,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摆脱与孩子沟通“大堵车”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大堵车

沟通大堵车之一:问一句答半句,不问就不答,有心事也不对你说(男孩居多)

孩子的心声:“妈妈总问一些无聊的问题,比如,你在幼儿园吃的什么菜呀,王老师对你好不好呀,你有没有犯错误呀。老一套。我怎么回答?„有‟;„没有‟;„还好啦‟;吃什么菜?„不记得了。‟

“有时候受了委屈,回来对妈妈说,妈妈马上立起眉毛对我说,这点事就哭,你可是个男孩子呀。” 问题症结:传统对男孩的“角色要求”,本身就不鼓励他对人倾诉,而是要求他自己化解。这对男孩而言相当不公平。现在已有部分家长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想方设法引孩子开口,但他们却没有提供有趣的、能将谈话进行下去的沟通话题,几年如一日的问题,哪个孩子不烦?何不转转话题,问问:“综合活动课上的什么内容?”“用树叶拼金鱼有趣吗?”新鲜的问题,才有新鲜的沟通。作为父母,最要紧的事,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新鲜、有趣的问题。

另外,哪怕孩子的表述丢三拉四,前言不搭后语,也不要说他“表述能力不行”;更切忌当着孩子同学或其他家长的面打击他“开口”的积极性。

沟通大堵车之二:孩子喋喋不休,翻来覆去播报重复信息。父母听厌了,懒得理(女孩居多) 孩子的心声:“我今天敢爬软梯了,讲给妈妈听,她却不耐烦,说,去去去,没看我正忙着吗?”

“一路走,一路说,快到家门口,妈妈突然对我吼了一声,„你能不能让我清静一会儿!‟我怎么知道妈妈今天心情不好?”

问题症结:孩子愿意毫无保留地袒露她的喜怒哀乐,这是件好事。父母之所以觉得烦,除了他们自身的情绪起伏外,也跟他们认为孩子的讲述没有提供“有效信息”有关。很多妈妈头疼于孩子“话太多”,滔滔不绝,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其实这与家长的引导无方有相当大的关系。耐心倾听是基础,只要在倾听的过程中抓住一两个点,就能将话题引入有趣的“频道”;这样有意识地引导一两年,孩子的讲述就会变得有条理、有重点、有趣味。

比如爬软梯的话题,妈妈可诱导孩子仔细回忆站在软梯上的感受,“有没有小朋友喊加油?”“在下面保护你的老师是不是很紧张?是不是对你鼓励地笑?”如此,不仅教会孩子坚强、有勇气,懂得感谢他人的帮助,也教会了她细致观察生活中的变化;这不只是对孩子品性的锤炼,对她的语言表达和未来的作文表述,也有裨益。

沟通大堵车之三:妈妈是个“大喇叭”,把我的秘密传扬得到处都是

孩子的心声:“我跟妈妈说,我喜欢班里的尤莉莉,长大后要找她做女朋友。我妈听了大笑。我求她别对别人讲,还拉了钩,结果怎么样?现在连爷爷奶奶叔叔婶婶都知道了。哼,我再也不和她讲我的秘密了。” 问题症结:4周岁后,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都在觉醒,他愿意告诉你一部分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消息,是希望你理解他、同情他、谅解他,当他的同盟军。如果做父母的,仅仅把孩子当作“有趣的玩偶”“出乖露丑搞笑的小人儿”,到处传扬他的“精彩事迹”,孩子就会很受伤,僵局也就这样出现了。

面对这种情况,一位妈妈的做法是:找儿子道歉,说“妈妈不是有意的,但妈妈知道这让你伤心了,妈妈愿接受惩罚,你要怎样罚妈妈呢?”

结果儿子罚妈妈做了5个仰卧起坐,做完两个人就和解了。下次,当妈妈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时,儿子就会拉拉她的衣襟:“你又想做仰卧起坐呀?!”

其实,亲子沟通并不难。像开车一样,只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堵车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亲子沟通红绿灯

制造亲子谈心花园

相对于晚饭桌上的沟通,敏感型的孩子也许倾向于在他的“秘密花园”里说出他的“难言之隐”,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或小区游乐场的秋千上。轻松的环境氛围,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固定谈心时间

要建立起“常态”的沟通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

允许孩子以更多元的方式发泄

父母应当意识到发泄是沟通的基础,对于表达能力还很弱的孩子而言,学会自控还是后话。一个孩子被逼弹琴两个小时后,在纸上画了头发像电击一样竖起的妈妈,旁边写着:妈妈是个坏妈妈!妈妈看了,不应针锋相对地斥责她,而是等孩子的激烈情绪平复后,再找她谈:为什么恨妈妈?你要讲出一个让妈妈服气的理由来!

孩子此刻已经平静,脸上浮起羞愧的笑。这位妈妈后来说:如果当时我也发火,把孩子的“反抗情绪”硬压下去,就不会有后面的谈话和沟通了。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是堵塞、压制,还是疏导,决定了沟通是否能继续下去。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二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孩子不听话,家长该如何沟通 父母说东,孩子指西,父母说左,孩子偏要转右……小家伙看起来似乎就是存心在跟父母作对。如果父母坚持原则,他甚至可能倒地哭闹,折腾不休,直到父母完全妥协,这才罢休。为什么父母的话孩子就是不听?是他天性顽劣,还是父母管教无方呢?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饭菜都快凉了,孩子还不肯离开电视机,非要看完他正在看的动画片,于是,妈妈一再地催促,情急之下又由催促转为呵斥,心头的火气在一点点地累积。而小家伙对妈妈那些苦口婆心的诸如“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看电视时间太长了,眼睛就要坏了”之类的劝说一概置之不理,继续赖在电视机面前不动窝。看到小家伙这样油盐不进,爸爸终于控制不住情绪,火了,“啪”一声关了电视机,拎着小家伙上了饭桌。小家伙拳打脚踢,哭闹不已,虽然被强行塞进去几口饭,但是,他一直抽抽搭搭的,含在嘴里不肯下咽,咽下的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这样一来,一顿饭吃得大家都火冒三丈,好不心烦。   孩子为什么要针尖对麦芒似地跟父母对着干呢?很多人可能都会把问题归咎到孩子的身上,给他扣上“不听话”的帽子,贴上“任性”的标签,但是实际上,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我们成人的错。长期这样管教孩子,我们不仅不会让孩子变得听话一些,相反,还会让他变得更加任性,更加“不听话”,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跟父母对抗,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那么,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同时也给孩子一个好心情呢?  如果我们尝试改变一下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或许他就会变得“听话”多了,“懂事”多了。一般来说,孩子会喜欢以下的方式:  1.共情的方式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跟我们成人一样需要理解。因此,表达我们对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以上面看电视的实例为例,如果我们不是强行制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先表达我们对他迫切想看动画片的这种心情的理解,那么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妈妈知道,你特别想看完这个动画片再吃饭对不对?这么好看的动画片,错过了真是太可惜了。不过,饭菜凉了,吃了肚子会痛的,肚子痛是不是也很难受呀?再说,看动画片时间太长了,眼睛坏了,以后想看都看不了哦!你看,像妈妈这样,如果我看不见,我就找不到我家宝宝了。我家宝宝在这边吧?不对,我摸到的是沙发!在这边吧?还不对,我摸到的是茶几!天啦,如果看不见,那太可怕了!呀,可别把我们的眼睛看坏了,赶紧吃饭去吧!”给他一个台阶

下,他自己也许就会放弃看电视,自动跑去吃饭去了。  2.顺势诱导的方式  孩子是最现实的,他只关注他当下正感兴趣的事情,所以如果强心阻止他,他就会很难别过劲儿来。当我们的要求跟孩子的欲望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相对比较柔性的方式顺着他的期望走一走,然后再帮助他转弯。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吃糖,见到糖就迈不开步,这时候强行抢下他手中的糖果可能就会让他哭闹不休,最终不可收拾。不如干脆就把糖剥了给他,并且顺着他的想法来说说这个事:“吃吧吃吧,糖多甜,多好吃啊!吃了糖,牙就坏了,然后我们就要去医院看医生,医生呢,就会拿一把大钳子,使劲地把我们的牙拔掉,哇,天啦,拔牙可痛了。你还记得那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吗?鳄鱼去拔牙的时候是不是吓坏了?”  3.体验自然后果的方式  没有比亲身体验更能说服孩子的了。很多时候,我们把不能做某个事情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的了,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时候,过多的说教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干脆停止说教。他想要那么做,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危险,让他自己去体验一下这么做的后果好了。比如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就不好好吃饭,逼着他吃是没有用的,这时候,我们不妨问问他,确认一下他是否真的不想吃了,如果他确实不想吃了,那就什么都不要说了,征询过他的意见之后,直接把饭菜撤了,并且两餐之间一定什么都不要给他吃,坚持等到下一顿再吃。当然,下一顿吃饭的时间可以比平时略微提前一点。孩子饿一顿两顿,不会饿出毛病来的。一旦他体验到挨饿的感觉,以后吃饭,他就不会边吃边玩,或者随便吃几口,等着两餐之间吃零食了。  4.灵活变通的方式  同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能找到很多别的方式来变通处理,不一定非要一根筋地坚持到底。换一种方式,孩子一直对抗的行为可能就会被消除,甚至还可能非常痴迷地爱上这种方式。于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无需“战争”就可以和平过渡了。比如,孩子推着他的小汽车到处跑,甚至把小汽车开到餐桌上去了,结果把餐桌上装了调料的小碗打翻了,弄得满手都是调料。妈妈想要他去洗手,可他就是不肯去,非要坚持开小汽车玩。如果妈妈强制他,他肯定不高兴,不如就换一种方式,让他乖乖巧巧去洗手:“带着你的小汽车去洗手吧!看看你的小汽车能不能在水池里浮起来好不好?”这么一说,孩子肯定会对妈妈的这个提议感兴趣,于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他就会跑去洗手,在水池里玩他的小汽车,而妈妈也无需呵斥他,就可以很顺利地把这个问题

给解决了。 来源: 网络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三
《我的情绪我做主》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四
《说说我自己》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五
《孩子 性格 情绪》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和孩子亲密无间,希望孩子能够把心中所想毫不吝啬地与父母分享,当然,更希望孩子每天充满阳光。但事实并非如此,父母们苦恼地发现:

“孩子脾气变得越来越坏”

“孩子常常和父母顶撞”

“孩子不愿意多跟父母讲话”

“孩子越来越逆反”

“孩子经常无理取闹”

“孩子动不动就流眼泪”

“孩子整天闷闷不乐”

“孩子常常向父母噘着嘴巴”

“孩子越来越难哄”

„„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父母们不解,甚至开始埋怨或者训斥,其结果呢,导致孩子越来越向我们不愿看到的那个方面发展。这究竟是因为什么?

想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哭泣过?有没有向别人发过脾气?有没有情绪低落过? 有没有消极悲伤过?„„

情绪与生俱来,自婴儿起也有喜、怒、衰、乐的情绪。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有情绪,也有权利表达。关键是当孩子流露出这种情绪时,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引导?这将决定着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和我们闹情绪时,我们一般是怎么处理的。下面的几种类型父母,你是否熟悉?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家长通常使用的五种错误方法 第一节

五种错误的处理方法 一

1.转移

“别哭了,妈妈带你去吃肯德基。好不好?”

“宝宝,快看,这儿有只蚂蚁,我们去捉它吧。”

“来,爸爸带你去游乐场玩,不要再发脾气啦!”

“你要是还哭,爸爸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2.否定

“这有什么好怕的?没出息!”

“你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可郁闷的?”

“这么点小事,值得在这里哭个没完吗?”

“这是你应得的惩罚,有什么好难受的?”

“做人要大度些,有必要在这里生闷气吗?”

“别抱怨了,我比你更累。”

3.打压

“你自己做错了事情,还发脾气,想找打啊?”

“不准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听话,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这个星期的零食取消,我就让你闹个够。”

“我数三个数,你如果还哭,我就把你扔这儿。”

“闭嘴,不准哭!”

4.说教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这样站着危险,容易摔下来,不听话,摔下来怪谁?”

“世界上的事哪会有这么完美,谁不想得第一啊?你要学着看开点,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根本不用大人问了,更不会为这样的小事哭鼻子啦„„”

5.冷漠

“回你自己的房间吧,等气消了再出来!”

“爱哭?你就哭个够吧!哭够了再来找我。”

“去,一边去,别在我跟前晃悠,我看见你耷拉着脸就来气。”

“心情不好就躲起来,不要去烦人,谁想跟你这个样子的人说话!”

“没事,一会儿就不疼了,别伤心了。”

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不是想要帮助他立刻消除负面情绪,就是否定、打压、说教、甚至漠视孩子。无论我们采取以上任何一种策略,从来没有认可、接受孩子的情绪。我们不停地给孩子传达一种什么讯息呢?“你的情绪反应是不对的,你不能相信自己的内心感受,你应该为产生这样的情绪而感到羞耻。”实际上,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感觉呢?为了让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感觉,下面有一个情景模拟练习,请你设身处地地来感受一下。

情景模拟

周末,老公请了一群他的朋友们来家里聚餐,你从早上忙到中午,终于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 开饭后,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你心里甚是欢喜。吃到一半时,你起身去厨房拿了碗要给大家盛汤,由于被绊了一下,一摞碗全摔到了地板上。有的人被惊吓得大叫起来,你赶紧道歉并手忙脚乱地收拾。这时,你丈夫在一旁气愤地大吼:“你怎么搞的,这么不小心,把一地弄的,真没用„„”朋友们都装作没听见。你强忍住泪水,默默地收拾完“满地狼藉”。

躲进厨房,你感到非常憋屈,就忍不住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一个闺中密友。她听完后,对你说出以下十种类型的话。你最喜欢哪一种方式?哪一种方式的话让你听后感觉舒服点?感受没有对与错之分,你只需要把你的第一感受写下来即可。

父母这样处理孩子的情绪——

EQ型的父母善于感觉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流泪时,能设身处地地想象孩子的处境,并且能感受到孩子的悲痛;看到孩子生气时,他们也能感受到孩子的挫败与愤怒。

因为父母的接受与分享,孩子感到身边有可以信赖的支撑,所以更有信心去学习怎样处理面临的问题。 EQ型父母的处理技巧分为4步:

步骤1 : 肯定

具体做法:直截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在孩子脸上流露出的情绪。

例如:“宝贝,我看到你很伤心的样子,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你看起来不太高兴,什么事让你生气呀?”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步,“肯定”的意义是向孩子表达:“我注意到你有这个情绪,并且我接受有这个情绪的你。”

父母须明白——

◆跟所有人一样,孩子的情绪也都是有原因的。

◆对孩子来说,那些原因都很重要。尝试换到孩子的角度,你会更容易接受孩子的情绪。

特别提醒:无论孩子怎样回应你,你都应该让孩子知道,你尊重并完全接受他的感受。

步骤2 : 分享

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具体做法:帮助孩子去捕捉内心的情绪。

孩子们对情绪的认识不多,也没有足够和适当的文字描述情绪,要他们正确表达内心的感受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提供一些情绪词汇,帮助孩子把那种无形的恐慌和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下定义、有界限的情绪类别,刻画出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例如:“那让你觉得担心,对吗?”或者,“你觉得被人冤枉了,很愤怒,是吗?”

孩子越能精确地以言辞表达他们的感觉,就越能掌握处理情绪的能力。例如,当孩子生气时,他可能也感到失望、愤怒、混乱、妒忌等;当他感到难过时,可能也感到受伤害、被排斥、空虚、沮丧等。认识到这些情绪的存在,孩子便更容易了解和处理他们所面对的事情了。

◆如果孩子急于说出事情的内容、始末、谁对谁错,你可以用说话把孩子带回到情绪部分。例如: “原来是这些使你这样不开心。来,先告诉我你心里的感觉怎样。”

“哦,怪不得你这样反应呢!现在你心里觉得怎样?”

◆孩子需要一些时间去表达他的感受。耐心些,当孩子正努力地说出情绪时,不要打断他,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当孩子有足够的情绪表达后,你会发现孩子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说话速度、音调、音量和语气等都变得舒缓了。

◆待孩子的情绪稍微平静下来后,就可以继续引导他说出事情的细节了。

回顶部

步骤3 : 设范

设范是指为孩子的行为设立规范,即划出一个明确的范围,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则是不合适和不能接受的。

比如孩子受挫后打人、骂人或摔玩具,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帮他描述感觉后,你应当使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

步骤4 : 策划

人生的每次经验都会让我们学到一些东西,使我们更有效地创造一个成功快乐的未来。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总是抱怨人生处处不如意。而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则不断进步、享受人生、心境开朗、自信十足。 孩子情绪异常的3个特别时机

当孩子无理取闹时

当孩子为不合理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哭闹时,你切不可因心软而改变立场。

你可以走过去,用轻柔和同情的语气说:“你是不是很不开心?看见你这样,我的心里也不舒服。”就这样分享他的情绪。一开始,孩子可能会拒绝你的关怀,你可以走开,一会儿再回来,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跟他说话。用这种方式向孩子表明,你对事情的立场是坚定的,但在情绪方面,你愿意和他分享,因为你理解和在乎

他的感受。甚至,你可以告诉孩子,他不开心,你也难过,因为你是很心疼他的。但他的要求不合理,是不可以答应的。

用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慢慢地改变孩子的情绪模式,使他逐渐学会用更有效的方法来处理同样的情况。 与心爱的事物分手时

心爱的玩具不小心被摔破、弄坏或丢失了,孩子免不了会号啕大哭,伤心不已,这时也是对他进行情绪教育的最好时机。

小孩子对时间和金钱的价值没有意识。一件只花了几元钱买回来的玩具,可能是他最心爱的,一旦摔破了,他的悲伤不亚于一个成年人一下子失去了价值数万元的东西时的感受。

可是,大人往往不明白这一点,而对哭闹的孩子说:“坏了就坏了吧,也不值钱。不要哭了,明天爸爸再给你买一个。”结果往往是孩子哭得更伤心了,因为他觉得父母一点儿也不理解他内心的苦痛。

既然孩子为摔坏的玩具哭泣,就说明这件玩具的价值对他来说是巨大到应该为失去它而哭泣的。父母应该肯定和接受他的情绪:“我看到你这么伤心,一定是因为你非常喜欢这件玩具。来,坐在我身边,跟我说说你现在心里的感觉。”

在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感受后,应该向他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帮他明白以下的道理: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总有别离的一天。

◆因此,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应该好好地对待它,也好好享受它带给自己的好处,珍惜和它在一起的乐趣。 ◆在它离去后,把美好的记忆好好保存起来,让它在心里陪伴自己过好以后的每一天。

当你火冒三丈时

有时候,孩子实在顽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没有及时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择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里啪啦地揍他一顿。结果,不仅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

察觉到盛怒来临的迹象后,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家人带走孩子,或自己离开“事发之地”,然后, ◆做10次以上深而长的呼吸;

◆拉紧,然后放松全身的肌肉数次;

◆出外散步10分钟;

◆对自己说“我会保持冷静”,然后回想过去自己曾经表现得很冷静时的情景,或者回忆一段轻松开心的时光。

看到父母能够控制自己不乱发脾气,这对孩子是很好的榜样教育。你也可以把这种冷静技巧教给孩子,让他从小就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六
《我的情绪我做主》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七
《分 享 育 儿 心 得》

分 享 育 儿 心 得

我想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学校是育人树才的神圣殿堂,实验幼儿园是我们信赖的学校,让小孩在此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作为家长,我很放心。但是孩子在学校只占小部分时间,大部分会和父母过着家庭和社会生活。因此,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得到一些经验,下面说说我的育儿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家庭教育理念要一致。

共同养育孩子的成人之间,尤其是孩子的父母与祖辈之间,教育理念要达成共识(当然也要与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如果大人们之间有分歧,不仅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而且还会降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也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一家人有的主张多表扬,少批评;有的主张严厉教育,要有“规矩”。这样一来,在孩子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在不同的家人面前所“享受”的待遇就不一样,有时被表扬,有时却遭批评,这样就让孩子觉得“做人”真难!我们共同的教育理念是多鼓励但不盲目鼓励,爱但不溺爱,随孩子天性但不放任等等。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公共场合或者熟人面前时,孩子有时会做“错”事,或者不听话,有些家长会大声斥责,甚者动用拳脚。孩子那红扑的脸蛋和噙着的泪水背后就是一颗有些受伤的心灵!作为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

场体会一下孩子的心情。我觉得在公共场合出现孩子不听话或者“人来疯”,只要不过分你可以不过问,如果过分了,你最好以说劝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干预,不要滥用家长的权威。当然,我不是否认适当的严厉教育,但是我觉到应该放到一个只有两个人的空间里进行,以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和坚忍是成为一个快乐、成功孩子的保证,没有自信心的孩子是很难得到成功和快乐的。

三、培养孩子对你的信任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一致,而且要与孩子多交流,说明和表达你对他的爱,这样孩子就会对你产生信任感,就会把心里话都告诉你,包括他被批评了或者其它不好的事情。即使他告诉你做了错事,你也不能发火或者生气,而要体会他的情绪,但是要注意适当地劝说、疏导与教育。善于利用孩子的信任,其实你就获得了成功教育的机会,但也要注意不滥用他对你的信任。大家可能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否则就不要轻易给孩子承诺。

四、引导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作为家长,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广博的知识。除了在幼儿园接受老师的教授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知识发生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我为了让她早一点数数,在上楼梯的时候,我就每次都自己先数起来,不经意间孩子就跟着数起来,以恰当的方式而不是强迫孩子求知,会获得不错的效果。学习是快乐的,也

只有孩子自己对学习有兴趣,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本身的目的。

五、注重孩子的礼貌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家长要教孩子尊重长辈,见面主动问好,见了老师要行礼;教孩子与邻里和睦相处,要求孩子进出家门见了邻居主动问好。其次要帮助孩子确立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人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人是否具有自尊与尊重他人的意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欲自尊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

六、多陪陪孩子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父母陪伴孩子的意义是其她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适当抽出点时间陪伴孩子,引导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会大有益处的。双休日我们经常全家出动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一个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充满爱、平等和民主的家庭气氛,会在不知不觉间让孩子获得快乐、诚实、友爱、尊重、礼貌、信任等优良的品质,而且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感觉到求知也是一种乐趣。

七、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

倾听是保持良好沟通及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渠道,是呵护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基本手段。然而不少家长总爱不耐烦地打断孩子的话,或者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为什么不能专心听、认真听呢?当孩子

有表达的愿望时,父母应该表现出极有兴趣的样子,专心倾听,不管他说的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话语,都要先耐心听他讲完每一句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对积极正确想法,要大力肯定,而发现消极不良的思想苗头,可点拨提醒、旁敲侧击,切不可因为她表达了深藏内心的错误想法时,就大发雷霆,摆出一副教育者的姿态,这样孩子下次就“金口难开”了。

八、尽快让孩子学会独立

从小没有劳动观念没有做惯家务活的孩子,你突然这时候叫他去做,他怎么会做?因为他认为这不是他的事,是大人的事,和他无关。这种孩子大多出现在溺爱的家庭中。父母从小不让孩子动手,或保护过度,或事事包办,生活上的事都替他做好了,他哪儿还有动手的机会?孩子的动手权利是家长剥夺的。孩子要自己穿衣,尽管显得很笨拙,但家长嫌他动作太慢,或看不惯,于是便帮他穿好了;孩子要学大人的样去洗碗,“你太小了,大一点了再洗,好不好?会把袖口弄湿的。”家长的温柔拒绝阻止了孩子的积极行为。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家务劳动本来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尽的义务,让孩子尽快学会独立。

知行合一,也许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孩子得到快乐,而这一切离不开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坚韧的意志和服务大众的精神。以上见解,并非完全正确,但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还是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八
《儿子,妈妈对你说分数真不是最重要的》

儿子,妈妈对你说分数真不是最重要的

周六,我和老公有事情临时决定提前回宜宾。吃完午饭儿子帮着我们把行李拿下楼,他跟老公在后备箱顺整着行李,完毕,退后让我们倒车。我喊:“儿子,过来”。儿子凑进我还是保持了点距离想亲亲他够不着,我伸出手捏捏他的脸说:“儿子乖乖的哈,记得吃感冒药。”车启动了,我透过后车箱看见儿子瘦高的身影一直站在那里目送我们,直到看不见他......我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

儿子到成都读书两个月了,他在努力的适应着,我们也在努力的适应着。为到成都读书我们全家总动员,外公外婆轮流上来照顾他,在学校附近租了套房,因为我们的房远在九外实在是不方便。我们两口子基本要一个月才能到成都一次,我把自己的假攒起来,一是为节约费用,二是为在成都能待上两个周末多陪陪他。

说说儿子的学习和生活吧,军训结束,学习生活正式开始。我没有因为跟他分开而忽视他的学习和生活,电话是按时有序的关心着他的学习和生活。我知道,初中跟小学是截然不同的,一不用心就会掉队下来。我的理想是:初一紧跟上不掉队,初二靠自己能力争上游,初三能有好的收获。

开学以来学校每周有周考,有月考,这跟小学是不一样的。刚开始两周儿子的周考还行,班级前15名左右,跟我预料的差不多,毕竟他跟成都的的娃娃还是有点差距,我们没有学习过奥数也没有上过学前培训班。随后两周我听老爸爸说他作业写得乱七八糟,周考开始

掉下来,50分的语文居然才37分,跟他通话也觉得他好象心是浮躁的,周末就忙着把作业做完看电视非闹着上网玩。周日借口要进学校练习球,下午2点就自己去学校了。种种苗头让我觉得他心思没有沉静在学习上来。晚上老爸气恼的打来电话,说:“你儿子过分得很了哈,这周就完成自己作业我想让他做做数学卷子,帮他辅导下他就跟我又跳又闹,刚才2点就自己跑进学校了,也不许我送他。我看见他QQ没有关,看了看,尽是跟队里的队友们说些玩的事情,还在网上说粗话。多晚还在玩微信,喊他睡觉也不按时睡,洗澡也不洗。这样不听话,我就不管了,我回宜宾。”老同志说到最后气得不行,还说儿子顶撞他,他气得血压都升高了。是呀我爸爸容易吗?70岁的老人,为他守在成都,还积极帮他辅导数学,他还这样,我气坏了,等着他下课回寝室电话打了过去。

电话里我问他,1、你中午12点50分还不回寝室干啥?2、你上课听讲了吗?你周考为啥掉分下来呢?3、你是不是因为练球浮躁了,心思没有收回来在学习上?4、你在家跟外公闹啥闹?儿子闷了闷回答我,是,中午我跟高年级队友一起伙着吃饭很晚才回寝室。上课是分神了,心思没有完全在学习上。听他的回答我更气,我严厉的对他说:“你要是这样不安心学习,忽视我们对你的付出,我宁愿你不要当特长生,你跟我回宜宾来读。”说完我就把电话挂了。20多分钟后,我收到了儿子班主任的信息:z妈,孩子是个不错的娃娃,排球训练特别辛苦而且他要比别的娃娃少上一节分推和晚自习。因此他会有些不适应,当务之急是我们要引导他高效率地完成作业,平衡学习

和训练的节奏。晚上查寝室发现他坐在床上发呆,我找他出来聊了会,教会他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考试中不能因小失大要顾全整个卷面。孩子很懂事,知道这两周做得不好挺内疚的都掉眼泪了。所以你别生气,给他一点时间调整。

看完信息我是惊讶又是感动,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11点了。真的很谢谢老师的及时关心和开导,如此有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是我儿子的福气呀,我怕打扰老师的休息,等到第二天去电话给老师谈了谈儿子的情况,老师认为家校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是娃娃进步的前提,这次沟通我也大体知道儿子的具体学习生活状态,也知道他考试成绩下滑是多方原因造成的,我调整自己思路准备国庆上去好好跟他谈谈。

国庆前去学校接他再次跟老师见面了,老师笑着说:“他是知道你要到成都来了哈,这周表现其佳,上课听讲积极发言,跟换了个人一样,看来你的威慑力很大哦,争取月考进班级前十哈,加油!”老师的话说得儿子和我都笑了起来。国庆我们没有安排出去旅游,跟儿子商量要把落下的课补起来,我跟他补习语文尤其是文言文,老爸帮他补习数学,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他语文底子还是在那里,补习起来效果不错。月考结束,儿子语文班级4名,年级27名,英语班级2名,年级2名,数学拉分了年级203名,总成绩97名。我们再次检查数学发现他粗心为主,当然其实粗心就是学习习惯不好和知识掌握不牢靠的表现,还有三周半期考试,还来得及查漏补缺。我跟他宣布政策:

1、手机就别玩了,节假日开放。2、电脑也别玩了,学习完可以看看

电视。3、不许跟外公闹脾气,要体谅老人尊重老人。4、午饭时间要快,留点时间自己回寝室休息,你每天还练习球要保证自己体力和精力。儿子爽快的答应了。

半期考试前我到了成都,这次见他又高又瘦,181的身高117斤,他话也很少,有心事的样子。周六复习完中午我带他出去吃好吃的,顺便就跟他谈谈心,他跟我说,训练还是很辛苦,自己觉得很累,同时想把学习提高,尤其怕考差了我生气。听了儿子的话,看着他稚气的脸,我想了想毕竟他只有12岁还是个小娃娃呀。我对他说:“儿子,你现在的辛苦是值得的,妈妈严格要求是给你指引比较正确的学习方法,你今天的辛苦是为了以后是你去选择你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你不喜欢的工作来选择你。今天的辛苦、艰苦是为了以后你能轻松、愉快的生活过自己真正想过的日子。妈妈前段时间的态度也很不对,分数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但是目前应试教育看的还是分数,我希望你自己能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两次考试前的复习你该学会如何梳理知识了吧,要学会自己查漏补缺。好,你这次就是考差了,妈妈不生气,妈妈等着你自己思考自己掌握方法自己进步。再有,你可不可以把练球当成玩球,去享受排球,运动之余心情是会很愉快的,再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儿子看着我说:“我努力吧”。

周六中午,分别的时间到了,儿子坐在客厅一言不发,我跟他说:“考试仔细就行,妈妈不在乎分数。”看见我们起身他抢着帮我拿行李,车开出多远,我还看见他孤单的身影站在原地......借用龙应台目送里的美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

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今天中午儿子自己打来电话,报告半期考试有点进步,这次是年级60名。我的回答是:你努力了,就是100多名,妈妈也高兴。这也是我转变了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观念后,第一次没有追着问他分数。)

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篇九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安全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妈妈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可可,是我和可可爸计划中怀上的孩子,我们很期待她的到来。从怀上可可的时候,我就暗自发誓要给可可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要当个好好妈妈,要和孩子做朋友。(我想很多妈妈都是这么想和期待的)

孩子一岁半前,我自认为是个的好妈妈,喂母乳,用背巾,给孩子探索的自由。看书,上李跃儿网站学习。排除家人的置疑。直到孩子2岁半孩子上了儿童之家幼儿园。 在这之前,我对孩子几乎都是不发脾气的。

有一天,终于我这个全职妈妈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心理内疚得难受。刚好那时一位懂孩子的妈妈在儿童之家实习。我质询了她,其实是找机会忏悔。(那时我从没听过还有‘心灵成长’这回事儿。 )

当时朋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人有情绪,你发脾气是很正常的,愤怒也是一种情绪。你对孩子发了脾气后,又对孩子内疚。以后孩子成年以后会认为有情绪(生气)是不好的,或者她很难对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跟之前我的价值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是个好妈妈就不能对孩子发脾气。

可可3岁左右,我上了智慧课,老师说,愤怒是保护自己的力量。我不解,我问他:‚老师说愤怒是合理的,但是我发脾气会伤害别人(孩子,老公)啊。这也合理吗?’ 老师说:‘表达愤怒(情绪)当然是合理的。只是要看发泄愤怒的人怎么去表达,愤怒也是可以有建设性的。‛说真的,我当时没听明白。还想再问,也不知道该怎么问。 再后来,上了艺术治疗。有一位同学就此问题问了老师。

那位老师说:妈妈学会如何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表达愤怒和情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用‘我信息’对孩子说:‚我现在为这件事儿。很生气,我要深呼吸,一分钟后,我再过来。’

缘于我上个月上的若纳生的'艺术治疗',

给我们做个案的老师是每年从美国来的一位中年女老师,我不知道怎么写她的英文名.就叫她,女老师.吧!

我的童年经历带我很多愤怒的力量,我的父亲在他一岁左右,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随后就改嫁了.他相当于是个孤儿.在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很暴躁,常常在家发脾气.家里人很小的事儿都就会激起他的愤怒情绪.从小我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很容易发脾气,愤怒.成年后,我发现我在家里的行为模式在社会中行不通,而且我也不喜欢父亲的暴躁情绪,所以我的潜意识里是不接受愤怒情绪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别人会刻意的压抑愤怒情绪.我认为愤怒不好,如果使用它,它就会跑出来伤人。

在做个案的时候,老师在我身边,我的前面是个厚垫子,(完形,也叫做空椅法)它代表我的父亲,过程中我会和父亲对话.

我说:'我很害怕愤怒'

老师:你愤怒了以后,会怎样?

我:这样会伤害别人,我不想像我的父亲那样.

老师:能说说你的父亲吗?

我开始诉说我和父亲的关系..........

说到和父亲深处的关系时,我愤怒的力量早就跑出来了,我的手不停的来回搓动.

老师:我看了你手的力量.

我开始不安的弹垫子...

老师:我看到你在弹垫子,它想说什么?

我的呼吸急促,很不安,想打垫子(垫子代表父亲)却又不敢打,过程僵持了3分钟左右.我还是不打敢垫子.

老师:现在你很安全,在这个环境中,你的情绪是被接纳的.

说着老师从我身边站起来,她拿了一个垫子,往我手上压了压.突然我从内心早就升起的愤怒刹那间爆发.狂打起垫子来.

老师:不错,就是这样,

老师:很好,睁开眼睛,把你的愤怒从你的眼睛里射出来,发出声音................. 这中间的过程比较难以描述,上过心理课程的妈妈可能会理解一些,

打完以后,老师问我的感受.

我由衷的说了一句:'愤怒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现在感到很轻松.

老师: 情绪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的生活出现一些状况要去正示它,愤怒是有人跨过你的界线,或者是你的需求没被满足.'愤怒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拿愤怒的力量来照顾自己.来允许你自己.

老师:愤怒也会变成责怪家人,责怪我们自己.

老师:我们的父母从来没得到过,所以他们也无法给予我们.当我们被强烈的情绪所淹没的时候,是小时候我们没有被支持.如果没有被支持,我们就提醒自己,自己变成自己的父母亲. 老师:愤怒不是丑陋的,可以用安全的方式来发泄,不会伤害到其他人.来做这个课程,我们透过这个课程,来看到他们真实.去感激父母带给我生命,同时界定我的界线.

我在成长的路程中大概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我从心理对父亲完全的不接纳,(只是道义上的接纳他是我父亲.)到讨厌他,不给他打电话,到慢慢试着连接,到正面接触(父亲来深圳3,4个月了),到排斥,到再度慢慢接纳,到今天我对父亲的接纳程度是我有生以来最接近的了.我会给自己时间,能到那个程度就到那个程度.不逼自己,也不违背自己的心.这一路走来,很惊讶心灵成长课给我带来的变化.

我刚刚上完3天的艺术治疗.回到家,可可见了我很开心,我们像往常一样在玩儿.突然她吼了一声,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忽略掉这一声吼叫.但好在我刚好上完心理课程.对愤怒的力量比较敏感.我听出了她声音中的愤怒.我感觉到她想要发泄什么,也许是白天遇到的事儿,也许是在学校的事儿,也许是3天没和妈妈在一起觉得很愤怒......总之我知道她此刻有愤怒情绪.

我对愤怒情绪有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义,而且在此前我已经清理过了陈旧的愤怒情绪.所以当

我听到可可那声吼叫的时候,我立刻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她说:"我听到你的声音很有力量.''可可看了我一眼,很好奇我说这句话,知道我是安全的时候,她有大吼一声,比前一声更常更大,我再次鼓励了她一次:"可可大声点,喊出来,妈妈在这里,你很安全.''(受了老师的影响,用这种方式鼓励他人比较有效).

可可用劲力气,憋红了脸连喊了4声.喊完了,就笑了,我也笑了.接着我们像没事儿一样继续玩儿.........

后来我觉察到,孩子也有愤怒情绪,它也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下,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来表达. 人的 情绪有喜怒哀惧。喜--高兴,喜悦,怒---生气,发怒,哀---悲伤,惧--恐惧,害怕。

通常我们(我们的父母)都认为情绪是有好坏之分的,认为喜就是好的,怒,哀,惧都是不好的。

孩子高兴了,笑了,我们就高兴了。孩子生气了,我们就会觉得孩子不应该生气,或者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当孩子难过了,我们会说:别哭了,哭也没有用。

当孩子害怕了(特别是男孩),我们会觉得这个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这个害怕?

我们认为孩子整天都应该高高兴兴的,如果孩子表现出生气,难过,害怕,就是不被父母所接纳的。当孩子成年后,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成年后的孩子就会对自己出现的这些所谓‘不好’的情绪进行批判。

这四种情绪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群羚羊在草原悠闲自得的吃着草,他们很开心能吃到这么嫩绿的草,这时草原的附近出现了一头肚子饥饿的狮子,正悄悄的靠近它们。

一头羚羊发现了狮子的存在,给同伴发出了信号,羚羊们收到信号后,一阵恐慌,差点乱了阵脚。饥饿的狮子盯上了一只刚出生不就的小羊,小羊的妈妈和其他的强壮的羚羊为了保护小羊,愤怒的低着头用羚羊角冲向了狮子。。。。。最后,狮子捕捉到 了一只不辛的羊,看到自己的同类的牺牲,其他的羊一阵哀伤。。。。。

当狮子离开后,羚羊们又开始悠闲自得的吃起草来。。

人类也动物一样,有着这四种情绪,不同的是,人类会把这四种情绪化分为好坏对错。 恐惧让我们避开危险,如果我们不知道害怕,人类估计早就被灭亡了。

愤怒让我们感到边界和生存的空间被侵犯。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1. 当愤怒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很生气,不需要孩子为妈妈的情形负责。这种情形妈妈的语气是怎样的。

‘我信息’表达很重要。‘当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平时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我不要求可可和我的想法保持一致。

我尽量做到,我不为我妈妈(可可外婆)的情绪负责。(这个最难,目前能做到50%吧)

2. 愤怒的时候,即使是扔枕头,孩子肯定也能感受到大人愤怒的情绪,孩子不会害怕吗? 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疑惑,一直都不使用这个方法,也不敢让可可看见我愤怒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她因为急想要出去玩,等我化妆化化得太久了,把我的化妆箱整个推到在地上。 我说:‘我很生气你把我的化妆箱堆在地上,我要打枕头了。’我拿了枕头就打了起来,一边打枕头,一边说:‘我真的很生气我化妆的时候,你来打扰我,还把我的化妆箱推到了地上。’我没对着可可说,是对着垫子说的,离可可的距离也比较远。也许打枕头的时候,看起来象个孩子一样。可可的6岁堂哥也在房间,两个孩子居然哈哈的大笑了起来,我也打笑了。

打完了枕头,对可可气愤的感觉少了很多,就低着头拣地上的化妆品。看到有的化妆品都摔坏了,心里又来气了,站起来,接着打枕头。说:‘我的化妆品摔坏了。’打了一会儿,感觉

好多了,然后对可可说:‘可可能帮妈妈拣一下吗?’可可同意了,哥哥也来帮忙拣。 后来我就此事问过可可:‚妈妈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吗?‛

可可说:‚可以,但是你不能再掐我了。’(从小到大我掐过可可4次,惭愧中~~) 小人都记得呢~~

比起我大声吼她,对她脾气,打枕头对孩子的伤害小多了。

这种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所有的家庭和孩子。起码是我们家目前来说,我能找到的最安全的方法,其他的方法,我在琢磨。

别人愤怒的时候,即使是仍枕头,我都会觉得恐惧。

以前我也会,看到有愤怒的场景,就会害怕躲开。这和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心里伤痕有关。 首先,妈妈得了解关于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外,最重要的是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徐浩渊博士说得不错.我们都有心理伤痕.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能觉察到,我现在感到很焦虑的情绪到底是来自于哪里?真的是孩子造成的吗?

如果已经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可以离开房间,和孩子暂时保持一段距离.深呼吸,离开现场一会儿.

我以前遇到的问题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比如可可3岁半以前.如果我因为要冷静而离开哭闹中的孩子的话.我会觉得不忍心,而且就算我比较平静的对可可说:"妈妈现在为这件事儿感到生气,我要到阳台去深呼吸一分钟.''3岁半前的可可,仍会感到很不安全的,大哭着跟过来.

这个时候,通常我会不忍心丢下她,独自去冷静.我内心深处的童年伤痕会浮现.(害怕被抛弃,如果我不乖不听话,就会被父母抛弃),然后我会不顾自己内在的声音,强压着自己的焦虑和情绪.耐着性子.或倾听或安抚孩子.通常有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是:我忽略了我自己的内在孩童.忽略自己的感受,'成功'的安抚了情绪中的孩子.却压坏了自己,又或者找个机会发泄到老公身上.......''

第二种结果是:我压抑着焦虑和情绪在安抚孩子,忍到自己的极限时,最后还是会对着孩子发脾气.然后内疚自责.

如此循环........

回到绿萝的问题上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妈妈突然用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没有心理准备的孩子难已理解和接受.

对于小一点孩子.我觉得,妈妈在察觉到自己处在情绪区的时候,尽量平静的告诉孩子:"因为今天妈妈忙了一天.我现在真的感到很疲倦,我感到我........现在我要去别的房间呆上一分钟,一分钟后妈妈会回来的.这是妈妈自己的情绪要处理.和宝宝没关系.''

虽然也许2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完全理解妈妈说的话,但是她也能从妈妈的语气中感觉到,不是妈妈要抛弃自己,而是妈妈有自己的问题要去处理.孩子从中学会的是,不为妈妈去背负情绪.

我想和父母情感亲密,安全感好的孩子,当父母这么表达的时候.他或许会有点担心,不会有感到被遗弃的感觉的.

孙瑞雪:

感谢和大家共处的时光,教给你们用补充能量的方式爱自己:

1、学会用自己身体的全部聆听,聆听大自然,聆听一只昆虫,聆听一片阳光下的树叶,聆听一只小狗,聆听一片绿色……把这种美储存在自己的内在,即使你不在聆听的时候,也能回忆起那种充满能量的感觉。

2、选择一首你近期喜欢的音乐,聆听里面每一个音符和旋律,让这首乐曲回响在你的内在。 3、身边选一本书,翻开它时,每一句充满爱的话语就充满了你的内在。

最近我们机构在选读《似非而是》这本书。

4、静静地跟孩子在一起,欣赏和聆听他的全部——从头到脚,面部的每一个变化,发出的每一个声音,触摸他时的每一个感受,一个可触摸的精神体。

5、睡一觉。

6、寻找一个运动,让自己出一身大汗。

7、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每写一句,都反射式地提问一句,自问自答,像面对一个心理大夫一样。只是每次回答的时候都用心去回答。

很高兴与大家共享这段快乐时光,让我们手拉手,彼此支持,共渡成长的日子。

相关热词搜索:儿子不听话怎么办 儿子不听话怎么教育 22岁儿子不听话怎么办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儿子不听话的心情说说"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6761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