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说说 >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

2015-12-25 09:57: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一《简短重口味霸气说说:我淋过最大的雨》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重口味说说社会磕》,供大家学习参考。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一
《简短重口味霸气说说:我淋过最大的雨》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二
《重口味的空间说说:我会再打电话给你》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三
《重口味的空间说说:婚姻是没了爱情》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四
《期中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炽痛( zhì) 阻抑(yì) 亘古(gèng) 回环曲折(qǔ) B、嗥鸣(háo) 污秽(hu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C、祈祷(qǐ) 迭起(dié) 仰慕(mù) 鲜为人知(xiǎn)

D、磐石(pán) 踌躇(chóu) 重荷(hé) 义愤填膺(yīng)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秕谷 骊歌 澜语 博学多识 B.炽痛 肿胀 延棉 锋芒毕露

C.轻捷 踌渚 懊悔 回环曲折 D.筹划 书塾 磐石 荒草萋萋

3、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5、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散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英国 《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C.《邓稼先》 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D.《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二、填空(18分)

6.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7.默写(每个空1分,共8分)

(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3)、《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 ,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 ,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现在却常是忧郁。

8. 名着积累(8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 ,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文中记录作者很多童年趣事,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和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3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答:

10.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3分)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11.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1分)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卷 阅读(35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4)卒之为众人(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问答题。(3分)

(1)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2).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5分)

五、现代文阅读( 19 分)

敲 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

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 “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 “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 “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5. 阅读第④-○17段,请你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16.选文第③段中插叙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17.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品味第 ○18段“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中的“挑”和“捧”,说说它们好在哪里。(10分)

III卷 作文

六、作文(共50分)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感恩、诚信、宽容、忠诚、责任……美德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五
《重口味微博伤感说说:男朋友在乎你的体重》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六
《19届初三上学期月考》

郑州中原一中实验学校19届初三上学期月考

语文试卷

出题人:李永成 审题人:辛慧丽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共11页,四大题,23小题。

2、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答案均要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富饶 襁褓/强迫 强聒不舍/恬不知耻 ......

B.狡黠/黯然 诘难/困难 方枘圆凿/敏行讷言 ......

C.亵渎/案牍 慰藉/押解 根深蒂固/侧耳谛听 ......

D.扶掖/腋窝 谀辞/须臾 心无旁骛/才思驽钝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鸿鹄之志 惟余莽莽 面面相觑 歇斯底里 吹毛求疵

B.无与伦比 一代天骄 待价而沽 广袤无银 一抔黄土

C.涕泗横流 喏喏连声 廓然无累 断章取意 恃才放旷

D.衣衫褴褛 万事俱备 恪尽职守 媚上欺下 旁证博引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在西藏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决不允许一些别有用心

的国家和政治组织,以会见达赖为名, 中国内政。

②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 完全可以凭自己的

力量解决,可是却把它引向全世界,造成了世界性的金融风暴。

③正面典型的推广和反面典型的警示对促进工作、弘扬正气、 邪恶,有着

重要的作用,这对于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来说意义尤其重大。

A.干涉 原来 鞭笞 B.干涉 本来 鞭挞

C.干预 原来 鞭挞 D.干预 本来 鞭笞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它兴盛于宋代,当时的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B.《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

辱使命》就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C.《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巨大的史学

价值和文学成就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格律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一般为八句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毛泽东)

(2)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商山早行》温庭筠)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中,表现劳动人民冒着炎热酷暑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涉世家》中,表现陈胜年少时就有大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陈胜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强烈不满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午放学后,吴明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籍,吴明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水浒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

① 书名:________________

②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

选取一点作简介)(2分)

③自己的阅读感受(2分):

7、综合性学习。(8分)

材料一:前不久,一种名为“一滴香”的东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说,这种东西只

要一滴,就能让清水变成高汤,而且还拥有鸡肉味、鸭肉味、牛肉味、羊肉味等不同口味。

随“一滴香”相继进入公众视野的还有“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食品添加

剂。与那些用天然食材耗费大量时间熬制的高汤相比,这些物质只需投入少量,就能拥有同样甚至更加出众的味道。

“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我都不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

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告诉记者。正是由于不清楚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成分,所以无法判断其是否安全。 材料二:统计显示,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国各

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和香料中的乙基麦芽酚等产品的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安全

吗?

材料三:2010年6月1日起,我国首部《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开始实施,

根据新规,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上进行标志,并推出召回制度。《食品添

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在2010年推出了新修订的版本。

材料四:然而,光有标准还不够,谁来监管标准的执行?“食品添加剂归哪个部门管?”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在监管体系上,监管的部门太多太杂,看

起来,各个监管部门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有认真监管。”从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理上

看不出到底哪个部门是真正的责任主体。

(1)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主要信息。(3分)

(2)材料二中画线句(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目前我国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200万吨左右。

修改意见:

(3)近几年,毒奶粉、假豆腐、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等问题频发,面对这些现象,请结

合材料三、材料四的主要信息谈谈你对食品添加剂监管的看法。(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赤脚礼赞》,完成8-12小题。(16分)

赤脚礼赞

李 成

①诗人蔡其矫有首诗写“船家女儿”,其中的两句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那圆润

的双肩从布衣下探露,那赤裸的双脚如海水般晶莹……”写得真是好,把劳动中的女孩子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写出来了。

②我生长在农村,只要稍稍打开一点记忆的闸门,眼前就会浮现一双双赤裸的双脚。

③每年一到仲春,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的时候,村子里就开始看到一双双赤脚了。我们

那里主产水稻,许多劳作都是在水田里进行的,要下地干活当然得脱掉鞋袜。甚至在早春二月,要顶凌下种,农人们就得赤脚跳下冰寒刺骨的水田,犁田、打坝、播种育秧,哪还能等到春深日暖呢?多少个早晨我醒来,都会看见在灶前忙碌的妈妈,裤管还是挽起来的,上面沾上了泥点,脚上虽然穿着布鞋,但一看就知是刚洗过的。我明白,妈妈已赤脚在稻田里忙了一大清早。

④那时,农村里的孩子也喜欢赤脚。每年春天——那常常是一场又一场的春雨之后,

村子周围已是一片春草芊芊、禾苗青翠,处处绿意盎然,山花烂漫。我们再也不耐烦穿那劳什子鞋袜了,都嫌它玩起来不方便,又容易弄脏弄湿了,就干脆光着脚丫在外面奔跑。脚掌第一次接触雨后的大地,顿时有一种光润、清凉的感觉,从脚底板传到我们心里,真是愉快极了。我们跑啊跑啊,那么无拘无束。我们在潮湿、平整的打谷场上印下一双双浅浅的脚印。那脚印如花瓣,到处开放。我们到山冈上采草叶、采野果,到溪边捉鱼儿、戏水,去草地上放牛、牧鹅……那尖尖的青草戳着了我们的脚心,不仅不疼,而且很舒服,脚踝脚背被荆棘划拉出几道细细的印痕,我们也不知觉,不以为意,仍然快乐地在田塍上奔跑。

⑤那时生活条件有限,一般人家不仅买不起胶鞋,就是布鞋也没有几双,所以都要省

着穿,能赤脚的尽量赤脚,孩子们也经常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夏天,教室里的课桌底下,都是一双双赤着的脚。上学路上,我们奔跑追逐,不免经常跌倒。我不知道多少次,因踢

到石头或土坷垃而趾甲折断、鲜血直流,痛苦地抱着脚直龇牙。膝盖也常常是磕破了的。但疼痛稍减,我又赤脚行走。这样的赤脚上学,一般要到深秋或初冬。但有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甚至到天上飘下雪花时,也要坚韧地赤着脚去学校。

⑥其实,最辛苦的还是父母。他们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赤着脚在田地里干活。他们

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这样的一双双赤脚,也像锚一样牢牢地扎在我记忆的深处,每每想起,就会从内心里发出一声喟叹。夏,为忙抢收抢种,一双双光脚板在急如风火、噼噼啪啪地敲响村前的泥路或石板,甚至行走在晒得就要融化的柏油路上,一天不知要在村庄与田地之间往返多少趟。中午,如果有时间短暂地休息,他们就赤着一双沾满泥土的脚,侧卧在木榻上……在我们村子里,有几位农民是在劳作当中倒在田地里过世的。我们那里,甚至用“脚丫里的泥还没有洗净”这样的话,来泛指一切倒在岗位上的死者,凄然中似乎还有悲壮。

⑦农人们一年四季有那么多日子赤脚,他们的脚大多是变形的,趾骨粗大,踵茧很厚,

冬天脚掌还会有道道裂口,颜色则是黧黑!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双双赤裸的脚在大地上终年奔跑,田野间才会出现春天碧浪千重,秋天金黄一片,处处稻谷飘香的景象!

⑧现在,农村已经很少有人赤脚了,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曾经赤脚的日子。

⑨我向我曾经看到过的一双双赤脚,致以最高的礼赞。

8、有人说,去掉第①段后,文章开篇点题,引出回忆,显得更简洁明了。那么你能

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吗?(3分)

9、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0、请赏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3分)

他们挑着担子,走在雨后泥泞的道路上,为了防止滑倒,那脚趾深深地抠进泥里,恨

不得像铁锚一样紧紧地抓住泥土。

11、④⑤两段写的是农村赤脚的孩子们,第④段主要写赤脚的快乐,第⑤段主要写赤

脚的痛苦,这样写矛盾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12、通读全文,请解说标题“赤脚礼赞”中“礼赞”的含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题。(10分)

①曾经欣赏过台湾漫画家几米一幅题为《有效期限》的漫画,画的中心是一片浅绿的

水,上部有一些叶片粗大、开满了紫花的藤儿,中间偏下是两块石头,大石头上坐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小石头上蹲着一只好奇的小青蛙,左下角一只小纸船正悄然无声地驶来。旁边有诗云:

一艘小纸船,

悠悠地飘过来,

吸饱水分,

渐渐沉没。

世界上所有的美好,

都有有效期限。

②美好的事物永远是有有效期限的。我们喜欢梅花,是因为它独自绽放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喜欢菊花,是因为它只是微笑在金色的秋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若世界上的花朵没有有效期限,我们对花的那份期待就会大打折扣。世界上所有的美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③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④珍惜梦想的“有效期限”。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有了梦想却不为之付出真诚努力,梦想便会成为空想。怀抱强国梦想的屈原,用血泪凝结成千古传诵的《离骚》;济世救人为目标的李时珍,踏千山尝百草著成鸿篇巨著《本草纲目》;视科学研究为生的居里夫人,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梦想的“有效期限”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

⑤珍惜生命的“有效期限”。庄子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因此,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珍惜时间;雨果剃去了头发和胡须来拒绝浪费生命;鲁迅把别人喝咖啡时间用在不间断的工作上„„生命向我们昭示这样的真理:越是害怕时间消失的人,他们脚步走得越远,生命的半径越大;越是觉得时间过剩的人,他们的世界越小。

⑥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这是大自然不可移易的规律,所以我们必须会珍惜。

(节选自《黄河黄土黄种人》,作者游宇明,有改动)

13、结合上下文语境,仿照第②段画线语句,在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七
《新人教版2012-2013(下)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1]》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 考试试卷(附答案)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Ⅰ卷 积累与应用(35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炽痛( zhì) 阻抑(yì) 亘古(gèng) 回环曲折(qǔ) B、嗥鸣(háo) 污秽(hu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C、祈祷(qǐ) 迭起(dié) 仰慕(mù) 鲜为人知(xiǎn) D、磐石(pán) 踌躇(chóu) 重荷(hé) 义愤填膺(yīng)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秕谷 骊歌 澜语 博学多识 B.炽痛 肿胀 延棉 锋芒毕露 C.轻捷 踌渚 懊悔 回环曲折 D.筹划 书塾 磐石 荒草萋萋 3、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5、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散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英国 《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C.《邓稼先》 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D.《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二、填空(18分)

6.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7.默写(每个空1分,共8分) (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3)、《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 ,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 ,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现在却常是忧郁。 8. 名着积累(8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 ,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文中记录作者很多童年趣事,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和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3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着--《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答:

10.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3分)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11.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1分)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卷 阅读(35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4)卒之为众人(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4.问答题。(3分)

(1)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2).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5分)

五、现代文阅读( 19 分) 敲 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

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

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 “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13 )“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兴地说:“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 )“想!”我哭着说,“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 15. 阅读第④-(17)段,请你用词语概括父亲在雪后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16.选文第③段中插叙部分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17.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品味第 (18)段“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中的“挑”和“捧”,说说它们好在哪里。(10分) III卷 作文

六、作文(共50分)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撑。感恩、诚信、宽容、忠诚、责任……美德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请你以“ 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4、字数不少于600字。 注意: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参考答案

一、每个空2分

1、B 2、D 3、D 4、D 5、B 二、共18分 6、仿写(2分)略 7、每个空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万里赴戎机,当窗理云鬓。

(4)、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8、每个空1分

(1)、筋斗云 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孙行者 (2)、猪八戒、孙悟空 (3)、略

三、综合性学习(7分):

9、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3分)

10、传统的茶文化为人们所欢迎;喝茶可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喝茶有预防保健的作用。(3分) 11、 ③①(1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2、(4分)13、(4分)略

14、(3分) 叙述了方仲永的家庭出身:世代以种田为业。为下文“未尝识书具”做了铺垫,衬托其天资非凡。暗示了下文其父“不使学”的一个原因。

15、(5分) 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

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就像文中的方仲永,天资很好,后天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我们在学习上…… (结合文章1分,联系实际1分,二者关系2分,表述1分)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15、忧郁 担心 高兴 (共3分,1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内容:①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喜爱、重视、悉心照顾,②父亲每年用卖水果的钱给我们凑学费。

作用:体现了父亲对我们读书受教育的重视。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共6分,内容4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17、“挑”是精心选择, “捧”是用双手托。“挑”和“捧”写出了我对“让父亲吃桃”这件事的重视。为保住今年的果木收成,以保住我们有足够的学费能上学读书,父亲整夜去敲树上的雪,以至一病不起。我精心“挑”了最好的桃子,“捧”到父亲病床前让他品尝。这两个字更充分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及对父亲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共10分,“挑”、“捧”词语理解 3分,结合文章内容3分,表达思想感情 3分,语言表达1分。) 六、作文(50分)(略)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八
《2015年 吉林省省实验语文模拟试题》

2015年 吉林省省实验语文模拟试题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4.子在川上曰:“□□□□□,□□□□。”(《论语》)

5.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杜甫在《望岳》中既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积极进取的心胸气魄,被后人誉为“绝唱”之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刘禹锡暮年返乡,恍若隔世,唏嘘不已。其中借用典故表达追思故友、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感慨的诗句是:□□□□□□□,□□□□□□□。

7.稼轩词向来有“英雄之词”的美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建立不朽功勋的愿望,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的词句是:□□□□□□□,□□□□□□□。

8.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寄托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的政治抱负,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本文作者是 朝文学家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④执策而临之( ) ..

11.千里马本可日行千里,而它的才能却被埋没了。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请用原文回答。(2分)

1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一句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揭示了食马者怎样的特点和心理?(3分)

13.情动于心,多发乎于吟咏之声。作者行文中皆使用“也”字做每段的结语,形成回环叹息之势。请结合三段结尾句中任意一处,谈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寇准数短旦

寇准数短旦①,旦专称准。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②失必多。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帝以是愈贤旦。中书有事送密院,违诏格③准在密院,以事上闻④。旦被责,第拜谢⑤,堂吏皆见罚。不逾月,密院有事送中书,亦违诏格,堂吏欣然呈旦,旦令送还密院。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旦不答。寇准罢枢密使,托人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吾不受私请。‛准深憾⑥之。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以荐者。准愧叹,以为不可及。准在藩镇,生辰,造山棚⑦大宴,又服用僭侈⑧,为人所奏。帝怒,谓旦曰:‚寇准每事欲效朕,可乎?‛旦徐对曰:‚准诚贤能,无如呆何⑨。‛真宗意遂解,曰:‚然,此正是呆尔。‛遂不问。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一·王旦》)

【注释】①旦:王旦,宋朝宰相。②阙:同“缺”。③违诏格:不合诏令格式。④“以事上闻”句:把这个事报告给皇上。⑤“第拜谢”句:只是再拜、谢过而已。⑥憾:不愉快。⑦山棚:夸张说法,言其大,像山那样大。 ⑧ 僭侈:超越规格的奢侈。⑨“无如呆何”句:不会这样无知的意思。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寇准数短旦( ) ②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对陛下无所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

16.寇准其名如雷贯耳,但对更为翘楚的王旦却知之甚少,实乃不公。君明方能臣贤,上下同僚不蝇营狗苟,方能君主无忧、君臣一心。请你说说王旦有着怎样贤相的高风亮节?(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情世故

高 军

我以前单位领导走路有点拐。小时候让一个庸医一针戳到坐股神经上,留下了点后遗症。开会的时候他要歪着坐,因为坐久了他屁股受不了,所以坐姿显得有点大大乎乎的。他的领导看了有些不爽,私下说这个人哪来这么大派头呀!也有人给他提醒过,他也知道这样不好。努力想改,但无奈坐股神经不争气,坐久了他还是要瘫下来。所以他一直也没升上去,混到退休仍然是一个副科级。他办公室在里屋,我在外屋。上班也没什么事,他到门卫那里把所有送来的报纸拿回来。一个人在里屋慢慢研读,屋子里静得跟座庙似的。偶尔我在外面能听到他‚咕‛的喝一口水,有的时候在里屋喊我,说哪哪杀人了,哪哪失火了,谁谁网络失身等等。你理不理他都行,他就是要喊几声,要有点人气。你如果站在他办公桌前,他就歪着脑袋从老花镜上边看你一眼说:‚没事,你忙去吧!‛

他办公室有好几盆花,每天早上来第一件事是端祥他的花。然后把杯子里的残茶倒在上面,花盆上面铺了一层厚厚的茶叶。他喝茶喝得很浓,一抓就是半杯茶叶,上午泡一次,下次泡一次。他喝一口茶,然后在嘴里咂半天,然后从嘴里拈出一根茶叶梗扔到花盆里。这个人卫生习惯不好,香烟头扔在花盆里。反正这花是一家花木公司送来摆设的,死了自然有人来换。

他很不放心我的公关能力,我们跟附近几家饭店有签单合同,什么人什么菜,什么人怎么待,他心里有数,不要我们插手。他接到电话就开始想事,有想不起来的时候他就问我:‚上次老王他们来的时候,给他们送的什么东西?哎呀!怎么这么快又来了,吃出好处来了。这次送什么好呢?‛我知道这个事情是不要我烦神的,所以也没有理他。由他一个人在里边自言自语。记得有一次来了个记者,他说这人你先接待着。中午我们请人家吃顿饭,你们几个人都去作陪。

记者是个黄白净子脸,四十多岁的样子,两个手指头被薰得像雪茄皮儿一样。他拿出一个小本子时不时在本上划几个字。大部分时间是他说,他先是说他们报纸如何了得,有哪些上级领导能看到。其次说我要给你们弄个好版面,他回社里要活动。然后凑我近一点说:‚活动,你知道吧?现在不都是这么一回事吗?‛我说:‚知道!知道!‛他也没说个具体数目,我也没有追问。他显得有点失望,重新坐回去。后来又说:‚你别小看我们虽然是市一级报纸,省里都要看的。啊!这个一上报纸,成绩上上下下都看得见,你们领导脸上有光。你们跟着不也沾光吗,年终总结也好写是不是?‛他对我摊着手,似乎有一件绝大的便宜要让给我。我说我去撒泡尿,就从办公室跑出来给头打了个电话。我说:‚他不像个正经人。‛他说:‚他有记者证的,进门就给我看了!你一定记住留他吃饭,把其它科室几个都喊上,我忙点事情,等完了我过去陪他喝两杯。‛ 中午在单位附近一家签约酒店里请他吃饭。我请示头儿按什么标准来,他沉吟了一会说:‚记者嘛,也不要吃得太好,吃好了就超标了,多点些大鱼大肉,酒就‘口子窑’吧!‛我问他:‚你什么时候来?‛他说:‚我等一会儿。我今天暂避一阵,等你们搞得差不多了,我去陪他一下意思意思就行了!‛

我们这边一行十几个人,裹着一个记者浩浩荡荡去向饭店。我拿过菜单递给记者说:‚不知道你的口味,你先点‛。他说:‚太客气了,你们点吧。‛说完把菜单推过来。我最怕点菜,顺手把菜单递给旁边一个吃货说:‚你经常到他家来吃,挑有特色的点一些。‛我小声说:‚不要超一千块钱,头吩咐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我发现记

者同志吃得不大起劲,我招呼他吃菜,用勺子给他布菜。把酒给他满上,他摇摇手说下午还要回报社上班,实在不能喝了。

快要结束的时候头儿来了,一边连连说对不起。我们连忙给他找了个杯子,他摆摆手说:‚我以茶代酒,身体实在不行。我来敬记者同志一杯。‛那个人慌得站起来,把酒杯里的酒干了,头儿把手往下按按说:‚报导那个事情,他们跟我说了,首先我表示非常感谢!回头请到我办公室坐坐,有些事情我们慢慢聊!‛然后他看看桌子上的菜,显得十分为难的样子说:‚你看看,你看看,到我们这个小地方,实在没有东西吃。左不过就是鸡呀鱼呀。‛然后在盘里看了半天,夹了一条鸡大腿放在记者碗里。那个人用手捂着碗说:‚我吃得差不多了!不要了!‛他说:‚看油滴到身上了,接着!接着!‛记者把那一条壮鸡腿接到碗里,后来他又陆陆续续给他夹了几个菜,碗里菜堆得象坟包一样。吃完饭,他说:‚记者同志抽烟不?‛记者说抽的。他对我示意到柜台上拿一条烟,记在单位帐上。

香烟拿来,他拆开先给记者一包。然后我给抽烟的同事一人扔一包。头儿把大腿一拍说:‚要吃差不多了,我们就到办公室坐坐吧!‛然后他把手搭在记者的肩上,极其亲昵地往办公室走。头儿跟记者在办公室说了一会话。记者就出来了,脸色有点沮丧。出来的时候他把小本子揣在口袋里,对我点点说:‚再见!‛‚再见。‛过了一会,我进去,头儿正从嘴里往外拽茶叶梗。我说:‚我瞅这个家伙不像个记者,倒像个骗子。进门就要钱!中午就不应该请他吃饭‚。头儿说:‚他要是不来,中午这顿饭财务上不好下帐。他一个人能吃多少?大头还不是我们这边人吃了。大家也有个由头在一块聚聚,你给搅散了,得罪人是不是?读书不能迂到书里呀,这些人情世故也要学学?‛我觉得有点讪讪的,他接着说:‚他来了也张嘴找我要钱。我都跟他说了,我在报摊上如果看到你写的报导出来了,你就来拿钱。我把他电话号码都留了,人家也不容易。不就是混个肚子圆吗?干什么要把事情办绝呢?‛他说完,转过头嗓子里咕噜咕噜响了一阵。

(选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橄榄成渣》 有删改 )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针戳( ) ②雪茄( ) ③亲昵( ) ④讪讪( ) ....

18.高军是从民间涌现出来的草根作家,近年创作之能量猛烈得一发而不止,自成高氏一派独门风格。文章第一、二自然段便见其中端倪。请你说说他是以怎样的态度来“推出”这位官场小吏的?(4分)

19.人在江湖,适者生存,谁都难以一家独大,或可窥出社会生存法则之一斑。请细致读文,在文中找出这接受别人孝敬,又不得不孝敬别人之处?(3分)

20.立意是从整篇而言,而精彩可从一个一个句子中凸显而来,高军曾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皆有所接触了解,故而有着不同凡俗的笔力。请从修辞的角度品读下面句子的味道。(4分)

①一个人在里屋慢慢研读,屋子里静得跟座庙似的。

②记者把那一条壮鸡腿接到碗里,后来他又陆陆续续给他夹了几个菜,碗里菜堆得象坟包一样。

21.鲁迅先生在《孔已己》中“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历来被当作炼字的范例。其实本文也有经典动词的。如“裹着一个记者浩浩荡荡去向饭店”的“裹”,“头儿正从嘴里往外拽茶叶梗”的“拽”。你认为这两个字使用得好在哪里(4分)

22.这是一位怎样的头儿呢?说好不够,也不能说多坏,尤其是他的下属们也未必讨厌他。也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位头儿,一直有“逗号”(喜剧演员)滑稽的样子跃然于纸上,还真的难以评价。请你分析头儿这一人物。(4分)

23.《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情世故”的解释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本文不但以此为题,头儿也不吝赐教“我”“这些人情世故也要学学”。你是怎样看待作者使用此词用意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1分)

25.“锣鼓听声,说话听音”,雪雁给黛玉送来小手炉时黛玉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这番话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九
《学习》

辽宁东部山区的凤城、本溪、宽甸一带是满族的故乡之一。满族叶赫佟氏始祖那郎阿阁下,自康熙中年奉旨回防凤城,戍边保境安民以来,已历四百余年。其后裔子孙基本分布在这一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其生活习俗尽管有一些变化,但许多传统习俗仍保留得十分完整。这些习俗对尚在家乡的乡亲也许习以为常,但对已经迁居异乡的乡亲和后世子孙来说,就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必要记叙传承下来。满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有其特定的地域特点。满族的前身,古称“肃慎”。生活及领有的地域极其辽阔:早期,南起辽宁,北抵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库页岛一带。在这片辽阔的地域,黑龙江以北,称为外女真,以南称为熟女真,历史非常久远。清史记载:“周代肃慎(即女真),武王灭商,肃慎来贡楛失石砮,以示祝贺。”楛失石砮的楛失,是东北特有的一种灌木,质地坚硬,用此木做箭杆称为楛失;“石砮”就是石质箭头。后来历朝时期名称变动不一,五代至清前,称为女真,皇太极称帝前一年,改女真为满族。这一地域的特点是,冬长夏短,冬季气候严寒。早期先民是以渔猎、游牧为生。故农耕的开发比中原相对较晚,尤其水稻开发很晚。中原先进文化的传入,同样也相对较晚。为了适应这一地域及气候特点,其生活方式当然有其独特的风格,这是满族生活习惯形成的基础,离开这些特点,就不易理解满族的生活习惯特点。一、房屋建筑旧时满族的普通住房,有三间五间之分,多为三间。其结构是五檩四臼,石砌黄泥心墙,内外挂泥的草房,坐北朝南,东间开门(也有中间开门的)。每间正房前(南)面开两组窗户,后(北)面开一组窗户;每组窗户分上下两扇,大开大启,通风透光,上扇窗户的窗棂,中间多为‘盘肠’图案,下扇窗户多为‘矩形’图案;窗棂外糊毛头纸,也叫川帘纸,或朝鲜的高丽纸。窗户纸糊在外侧——被称为是东北三大怪之一。那么,满族人为什么要把窗户纸糊在外侧呢?这是东北雪大,风大的特殊环境所形成的特点:如果窗户纸糊在内侧,风吹雪必将堆满窗棂,溶化后窗户纸潮湿易损透风;窗户纸糊在外,不存雪,窗户纸就寿命长。房子进门是厨房,过间壁,就是南北大炕,西山墙下有条炕,与南北两炕相连,形成南西北三面火炕相连,称为万字炕。目的是增加采暖面积:三面炕的散热表面积(包括炕墙),超过房屋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冬天很暖和。过去山海关外的人,对东北的南北大炕多有微词——不够文明,殊不知东北天寒地冻,在那个年代,这正是满族人在极严

寒的环境中,以木材为燃料,创造的适于人居的采暖保温的最好形式。这里的关键词是采暖,否者,何以过冬。三面炕,西为大,南次之,北为小。满族家庭中西墙内外各供奉一具神盒;屋内西炕上,放一长柜,柜上放有供器,供奉祖先和“佛头妈妈”等神位。南炕向阳温暖,为长辈人居住,北炕为晚辈人居住。若连二炕,中间设有一个可移动的大板矮壁,俗称‘排叉’,将内外分成两间寝室;炕的头部设有幔帐,幔帐是女人出嫁时娘家必送的嫁妆。通过排叉和幔帐的间壁,形成实质的独立房间。在正房的两厢,设有仓房(仓库),牲口圈等附属建筑,外罩木拌或石砌围墙。富裕人家正房为五间,两侧有东西厢房,前有门房,外罩砖砌或石砌围墙,形成“四合院”的格局。大富人家,则是两重四合院落。现在的农村住房,已彻底发生了变化;钢筋混凝土骨架,砖瓦结构,保温墙,上下水道,水冲厕所,瓷砖厨房,多居室,有客厅,有沼气,带采暖的现代新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甚至农村新居超过城里的商品楼。现在,农村正在推广城镇化,昔日的旧房,快成为古董了,旧时的房屋正在被淘汰,城镇化的脚步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的农村面貌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二、饮食文化满族祖先,世居白山黑水的广大区域,长期以渔猎为业,农耕以苞米、大豆、高粱、粟等为主,大麦、水稻传入较晚;又加经年战争,生产力很低。这些特点,对满族的饮食习惯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辽宁东部山区,凤城、本溪、宽甸一带,从后金开始,满族便开始在这里生聚延繁。这里山高林茂,河流纵横,与故地白山黑水的自然环境相似,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饮食习惯。满族人的主食,喜爱粟类,如糜子(去皮为大黄米),粘谷(去皮为小黄米),谷子(去皮为小米),黏高粱(米),黏玉米及玉米等。用大黄米、小黄米、粘高粱米、黏玉米做成的黏米饭、黏糕、黏火烧、黏豆包、苏叶饽饽;水磨叉子面的波拉叶饼、水磨小米面牛舌饼、发糕、玉米面掺豆面贴的大饼子、窝头、酸汤子、炒馇(chǎ)子、粉面饺子、粉面糖三角等等,都是这一带满族人喜爱的食品。苏叶饽饽是一种夏令季节食品,将新鲜的苏子叶摘下来,抹上一层水磨黏米面,装上甜甜的豆沙馅,包成鼓溜溜的饺子形,蒸出来,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苏子香味,十分诱人。波罗叶饼也是夏令风味食品,波罗叶就是鲜嫩宽大的柞树叶,将鲜嫩的波拉叶采回来,抹上一层水磨叉子面,包上水芹菜馅或大叶芹馅,包成一至二公分厚的薄饼,蒸出来散发着一股特有的清香。酸汤子

,是将苞米查(加米字旁)子用水浸泡,磨成水面,滤水发酵,用小孔漏斗状汤子套,在开水锅上,双手挤压攥成筷子粗的长条汤子,口味酸甜,是这一带百姓的喜爱食品。炒馇子,所谓‘馇子’就是酸汤子的变种,其区别在于,酸汤子是汤子面发酵了,而叉子面是没有发酵,或发酵程度低而不酸;汤子是原汤原汁,而馇子是不带汤的面条,炒:热锅凉油,葱姜蒜爆锅,肉丝、豆芽、新韭、黄瓜丝等分别下锅快炒,将馇子面条从开水锅中捞出,沥水,倒入锅中翻炒,调味出勺,这是一道辽宁东部山区满族的香喷喷的美食;也可配上汤卤肉帽吃。粉面饺子,就是将玉米淀粉用热水烫面包成的蒸饺;粉面糖三角,就是用核桃仁、花生仁、松仁、芝麻、糖、猪油为馅做的糖三角。其突出特点是,皮薄馅大,晶莹剔透,颤颤巍巍,是一道具有独特风味的美食,但必须趁热吃才好。东北地方寒冷,在没有引进水稻之前,人们基本以粗粮为主食。为了调剂生活,满族女人创造出了各种粗粮细作的好方法,这是他们的伟大创造,至今还惠及人们。满族的副食菜点,更是丰富多彩。每当贵客登门,尤其上门女婿到家,必定是大黄米小豆干饭,小鸡炖松伞蘑菇是主菜,配以其他菜点:冬春的蛤蟆炖土豆,炖袍子肉;初夏的刺龙芽蘸鸡蛋酱;夏秋的炖河鱼,时令蔬菜;冬季的火锅白肉血肠(俗称“杀猪菜”),等等。蛤蟆(林蛙)炖土豆,是辽宁、吉林东部山区独有的一种美食。初冬时分,在山上饱食一夏的母蛤蟆,肉厚,油肥(实际是高蛋白,而非脂肪,是高级营养补品),籽满,下山入水,这时抓回来,烫死,葱姜蒜爆锅,添汤,下蛤蟆、土豆,添加各种调料,小火慢炖。当锅中汤将干时,加入蒜末出勺,那是一道满屋飘香的美食,没吃过的人,是不易体会其中的美感。再说火锅,冬天的炕上放一炭火盆,上坐铜锅(或铁锅),内盛酸菜,随时加入腰条五花白肉、新灌的血肠、袍子肉、野鸡肉、冻豆腐、粉条、和海鲜等,锅内翻滚,炭火通红。外边冰雪皑皑,屋里大家围坐在炭火盆火锅的四周,边吃,边续,边喝,边唠,真是其乐融融,气氛极其温馨融洽,祥和热烈。现在火锅遍及全国,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口味多种,非比从前,更上一层楼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袍子、野猪、野鸡、山兔,满山遍野,到处都有。满族人对猎取野兽山鸡,自有一番功夫,那时吃火锅与现在吃火锅,无论氛围还是内涵,均不可同日而语。酒类,除白酒、黄酒之外,还有一种以玉米和大黄米为主要原料的“糖黄酒”,入冬家家户户

多有酿造,除夕晚宴必备,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喝一点甜甜的糖黄酒。这种酒很甜很适口,喝起来就不愿放手,往往把人喝得大醉而不自知。不过,这种酒现在已不见了。三、礼仪满族崇尚礼节,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敬重祖先相沿成习。过去,不但年节、喜庆、丧事的礼节繁琐,平时平辈对长辈也是“三日一小拜,五日一大拜”。男有“问安”,“打千”与“磕头”之礼;女有“蹲安”与“抿鬓角”之礼。男人“问安”早晚各一次,是下辈人对长辈人的问候。清晨为请安,晚上为问安。“请安”和“问安”时,要垂手站立问好。“打千”即大请安,“打千”是下辈人对长辈人和下级对上级的请安。“打千”时,要先掸衣袖,同时左脚前迈一步,右脚略向后撤,左膝前屈进地,左手按膝,右手下垂,头与上身略前倾。礼毕,复位站立。“磕头”有一拜(拜就是双手抱拳前举,上身向前弯曲施礼)三叩首(叩首即双膝下跪,双手扶地,上身及头前倾进地),有三拜九叩首之分。一拜三叩首为常理,三拜九叩首为大礼。女人“蹲安”礼,就是双手扶膝下蹲。“抿鬓角”礼,也称“跪坐三抿”,就是磕一次头,挺身跪坐,右手舒掌,自下而上由右鬓角旁耳旁缓缓而过,如此三次,以动作舒缓为宜。如今,晚辈见长辈,以施礼为好,平辈之间握手为宜,古代之礼除影视剧之外已不多见。在行路时,遇长辈人要问安打招呼,让路。满族人是很讲礼貌的。满族人注重邻里关系,村中凡有大事小情,都尽力向前帮忙。大多主人接待客人,不以礼物厚薄论亲疏。每逢杀猪宰羊,宴请邻里乡亲,叙旧话新,增进友谊。用餐时,多由长辈成年人陪客。迎新春辞旧岁,为满族礼仪中较大的礼仪活动。除夕,阖家一起吃年夜饭。过去在农村,一家老老少少,辛辛苦苦奋斗一年很不容易。这一年丰收有余,添人进口,一切平安;过年杀猪宰鸡做豆腐,平时很难吃到有鱼有肉有酒的丰盛大餐,现在过年啦,全家坐在一起,尤其女人平时是不能和男人坐在一起吃饭的,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这真是一年中最高兴的一天,最快乐最丰盛的一次聚餐。过去人们为什么盼过年?因为过年太美好了,不仅吃得好,孩子们还能穿新衣,穿新鞋,吃糖块,放鞭炮,尽情地玩乐。大人们干了一年,累了一年,也只有过年才能好好休息休息。除夕晚上八九点钟,各家男人一起集体烧包袱。所谓“包袱”,其实就是八开纸大的一个‘大信封’,右上款写“丰都”地址,中写祖宗名讳,下写供奉人,内装黄表纸和金银箔。春节除夕的晚上,大

家相约一起到路口排列烧化‘包袱’,请祖宗回家过年。初五晚上再送走。除夕午夜,接过神后,阖家大小先到供有祖宗神牌的同族家中,向祖宗神牌行三拜九叩首的大礼。然后开始拜年活动:不论亲疏、贫富,按辈分大小,前去逐家拜年,施礼叩头。现代多以鞠躬、握手、施礼代替叩拜之礼。三拜九叩首之礼,只有在影视作品之中才能见到。过年活动,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或二月二。这段时间的饭菜,女人们在腊月就准备好啦:一进腊月,女人就开始烙粘火烧、牛舌饼,蒸豆包,摊煎饼,捞大馇子,烫萝卜丝、萝卜片,做冻豆腐……准备好过年的食物,以便正月能轻闲一些,玩一玩。四、服装满族服装主要有:旗袍(女人穿旗袍,男人穿长袍)、马褂、坎肩,且有单、夹、棉之分,还有套裤。清代时男人穿长袍,为圆领,右大襟,扣襻,下摆直筒式,两侧开叉,腰中束带,外罩马褂。马褂的袖头,是特设一块半圆形袖头,放下时形似马蹄,故称‘马蹄袖’,又称箭袖。平时绾起,出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冬季还可御寒取暖。其次,每当下级向上级跪拜时,必须双手掸袖(放下马蹄袖),下拜双手着地,形似两只马蹄着地,其意是我是你的胯下之马,驯服工具。女人穿的旗袍,款式面料与年龄家境有关。贫困之家一般用布料缝制,款式简补;富裕之家用绸缎缝制,衣边镶有彩条花边,高“开气儿”,由筒形逐渐向流线型演化。穿旗袍时,外套坎肩。中年妇女穿旗袍,大多是高领旗袍,显得庄重大方。坎肩是女人的外套,即可美化服装,又能御寒保暖。冬季贫困户穿麻制坎肩,套裤,勉强御寒。富裕人家,则用皮毛做里,绸缎做面缝制。套裤是没有腰裆的两条裤腿,自下裆斜向腰部,系在腰带上,套在裤外,用以保护腿和膝盖,御寒取暖。如今,套裤已不多见。满族男人穿用的长袍、马褂、套裤现在只是在影视作品中可以看见,但女人穿用的旗袍已成为国服,并有极大的改进:大‘开气儿’,流线型,绸缎面料,花色新颖,更加美观、大方、时尚,更能显现女人的风姿雅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旗袍’,已走向世界了。五、鞋帽 满族妇女不缠足,穿自制的鞋。鞋面绣有各种花卉图案,鞋底多以木制,形似马蹄者称为“马蹄底”,形似花盆者称为“花盆底”,鞋底厚为一至二寸不等。这种鞋称为“旗鞋”,多为富人家女人穿用。平民家的妇女,冬穿“挤脸”棉鞋或夹鞋。“挤脸”鞋,有双挤、单挤和绣花纳帮之分。满族男人,富裕人家多穿用靴鞋,那是用猪皮、牛皮、马皮或羊皮做的,有夹有棉;

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篇十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1、4、21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Ⅰ卷 积累与应用(35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炽.痛( zhì) 阻抑.(yì) 亘.古(gèng) 回环曲.折(qǔ)

B、嗥.鸣(háo) 污秽.(hu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C、祈.祷(qǐ) 迭.起(dié) 仰慕.(mù) 鲜.为人知(xiǎn)

D、磐.石(pán) 踌.躇(chóu) 重荷.(hé) 义愤填膺.(yīng)

2、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秕谷 骊歌 澜语 博学多识 B.炽痛 肿胀 延棉

C.轻捷 踌渚 懊悔 回环曲折 D.筹划 书塾 磐石

3、下列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是(2分)( )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B.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C.通过这件事,使他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诗歌只有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才能领略此中画意诗情,感受其意境美。

5、下列作家、作品描述不正确的是( )(2分) 锋芒毕露 荒草萋萋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散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英国 《木兰诗》南北朝时北方民歌

C.《邓稼先》 杨振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D.《伤仲永》 王安石 北宋 《丑小鸭》安徒生 丹麦

二、填空(18分)

6.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2分)

例: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7.默写(每个空1分,共8分)

(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3)、《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 ,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 ,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4)、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现在却常是忧郁。

8. 名著积累(8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

为兵器,因 ,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回忆性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文中记录作者很多童年趣事,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在本月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9.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3分)

[材料一]

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二]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答:

10.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家所欢迎的三个原因。(3分)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这不,我每天都喝茶!

原因一 原因

原因三

11.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前的对联。(只填序号)(1分) ①从来佳茗似佳人 ②日高人渴漫思茶 ③欲把西湖比西子 ④尝尽溪茶与山茗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卷 阅读(35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2.解释加点的词。(4分)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4)卒之为众人( ) ..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问答题。(3分)

(1)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5分)

五、现代文阅读( 19 分)

敲 雪

①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②好久没见过雪了!我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③父亲站在屋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卖果子的钱,父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水,狠狠摇头。从此,我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④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⑤走到父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⑥我不回答父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⑦“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⑧我细细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⑨“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⑩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

12 “下呀,老师说‘瑞雪兆丰年’,下得越大越好!”我说。 ○

13 “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 ○

你怎么了?”母亲不耐烦了。“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磕说说 重口味说说 重口味说说大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重口味说说社会磕”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重口味说说社会磕"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oshuo/8332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