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教书与育人

教书与育人

2016-02-03 11:12:3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教书与育人篇一《浅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

教书与育人篇一
《浅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本科)

浅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目 录

一、教育书育人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3

(1)、“分家论” „„„„„„„„„„„„„„„„„„„„„„„3

(2)、“自发论” „„„„„„„„„„„„„„„„„„„„„„„4

(3)、“代替论” „„„„„„„„„„„„„„„„„„„„„„„4

二、教书育人要正确处理三对矛盾„„„„„„„„„„„„„„„„4

(1)、教书与育人的矛盾 „„„„„„„„„„„„„„„„„„„4

(2)、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矛盾„„„„„„„„„„„„„„„„5

(3)、言教与身教矛盾„„„„„„„„„„„„„„„„„„„„„6

三、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7

(1)、自我认识„„„„„„„„„„„„„„„„„„„„„„„„7

(2)、自我激励„„„„„„„„„„„„„„„„„„„„„„„„7

(3)、自我提高„„„„„„„„„„„„„„„„„„„„„„„„7 参考文献„„„„„„„„„„„„„„„„„„„„„„„„„„„„9 后 记„„„„„„„„„„„„„„„„„„„„„„„„„„„„„10

浅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内 容 摘 要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使命和职责,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每个教师应责无旁贷,终身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本文从教育教学过程出发,通过反对三种倾向,一是“分家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二是“自发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书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育人的任务。三是“代替论”,就是把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同样混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正确处理出教师应提高履行神圣而光荣使命的自觉性,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教书育人;倾向;矛盾;自觉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换个说法,就是知识的教学,品德的培养。两者之于教育,都很重要,不这样就做不到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教书和育人是分不开的。之所以把教书和育人分开来说,是为了提醒我们对这两者不可偏废。教书和育人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通过教书来达到育人的目的。

教书之所以还须教人,首先在于教书有别于当司机、做车工、搞科研等。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青少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作风势必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纯粹地传授知识,往往是不存在的。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教人,这一点,文科教学比理科的教学尤为明显。

育人即品德的培养,不可能无所凭借或只是空洞的说教。所凭借的是知识,是对社会的认识,是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通过知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去获得这些认识。不少教育工作者责备现在的青少年精神空虚,缺乏理想。责备之余,也该反躬自问,我们用什么去充实他们的思想?我们做了些什么去启发诱导他们探索理想?如果听任他们无识无知,浑浑噩噩,只凭一点儿直觉的反应来对待生活,那么理想、道德、情操,这些都会成为空话。

因此教书育人是“教”与“学”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党的教育方针和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作为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在抓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着力抓教师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出人才、出成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服务。

一、教书育人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教”离开了“学”就没有对象;“学”离开了“教”就构不成教学过程。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只有“教”与“学”的结合,教师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实际技能和思想品德转化到学生身上,使之成长,成才。教师之所以要坚持教书育人,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客观要求,是培养新世纪建设人才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但能做到即教书又育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使教书育人工作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了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反对三种倾向:

(1)、“分家论”。

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对立起来。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那是学校领导的事、政治课教师的事、班主任的事同我这个任课老师无关,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任何教师无论教何种课程,它的授课内容本身就包含有知识内涵和育人内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本身,而且要告诉学生学了它用来干什么;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感性和气质影响学生,这是客观的、必然的。正因如此,才会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强教师的主观意识,提高自觉性,明辩教书育人的方向,向学生指明用所学的知识干什么,什么是应该提倡和坚持的,什么是应该反对和摒弃的。如果以“分家论”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教学,就势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助长不正确的东西滋长,以致走向邪路。

(2)、“自发论”。

就是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教师代替育人,认为自己传授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教育学的要求,教师要从事一门学科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教学目的,这就是要讲清知识的内容本身;二是教育目的。就是要讲清了所学知识怎样运用以及学习的重要意义。两个目的要在同一教学过程中完成,不能截然分开,但又不能相互混同。如果混同了,它的结果和第一种倾向是一样的。

(3)、“代替论”。

就是把教书和育人从另一个极端混为一谈,同样混淆了教书和育人各自确定的内涵,用育人代替教书。认为自己强调了学习某种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了它有何种好处,不注重把这种知识本身的内容讲清,育人只有在教书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教师对所授内容讲的越清楚越深刻,就越有利于达到育人的目的,就越能显示出知识育人的威力。不可设想,一个教师对所授内容讲得一塌糊涂,却能对学生起到启发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讲课没有科学的理论性,没有丰富的信息量,没有充分的说服力,犹如喝“白开水”一样,让学生觉得平淡无味,苍白无力,也就谈不上什么教育性,这样做只能刺激起一种逆反心理,教育的动机与效果不可能是南辕而北辙的。

二、教书育人要正确处理三对矛盾

教书育人是“教”与“学”双向结合,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正确处理好三对矛盾:

(1)教书与育人的的矛盾。

就是说,教师既要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又要注重思想教育,克服“分家论”、“自发论”、“代替论”的“两张皮”倾向,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多年

教书与育人篇二
《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育强校,我该怎么做?”大讨论

做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发言人:陈春林

教育,單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指教书育人,如古人所说“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即授业,就是按教材安排传授知识;育人,即传道,就是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道德标准传承为人之道;解惑,即教师的职责要义,在于解析教书育人、习业学道之疑惑。那么,教书和育人,孰重孰轻?可以说,教书是基础,育人是目标,解惑仅仅是手段。 然而,长久以来,当升学成了学生谋生的一种手段,成了老师和学校出名的一种途径后,教书似乎成了教育之本,学校、教师都对其浓墨重彩,育人则成了轻描淡写之作,从而形成了当今教育偏态,学校,只求教书谋发展,教师只求教书展价值,学生,只求成绩谋生存。 不是吗?如果你去看看各重点高中,就会发现有为了争得好的生源,不惜重金诱得尖子生这样的事。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校为了从其他学校挖去一个成绩特优生,为其解决了母亲的工作和白痴兄弟的生活,还另加了几万元的学习补助金。在我县也有成绩优异的学生狮子大开口,向就读学校索取重金。奇怪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此没发表明确意见,学校在生源大战中乐此不疲,教师对此态度暧昧,学生则在多项选择中最终选择了经济。

然而,升入了重点大学又如何,这就表示学生成了有用之才吗?

那些学有所成的学子们,当他们出了校门,又有多少人在无怨无悔的为建设国家作贡献呢?那些在祖国的关爱下成才的人中龙凤,留在国内的又有多少呢?是呀,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每年国家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学生,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建设我们的祖国吗?每当看到有人学有所成而不尽赤子之心的时候,有人自恃才高而是不择手段实现自己赚钱的目的时候,我都有种莫名的痛心,因为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啊!

当然,祖国如母亲,在培育我们的时候,没想从我们这儿获取什么,她的儿女们能自食其力,就是她的最大心愿,但我们儿女难道就不可以为母亲作奉献吗?难道儿女就只知获取,不知付出吗?

在这个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是重要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知识,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知识,然而,当知识成为谋取私利和犯罪的工具后,拥有丰富的知识之人又有何用呢?所以,我认为教书必先育人,只有使人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后,知识才会真正的发挥他的作用。在我看来,教育育人为本,学校育人为首,教师育人为重,学生承道为先,这才是当今教育之重任。

教书与育人篇三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常言道,教书育人。但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常常忽略育人,而只顾教书,结果成了教死书,死教书,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明显。其实,教书与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要教书先要育人。学生有了好的思想品德,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学起知识来就会游刃有余。教师的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男生特别捣乱,平时不仅不爱学习,而且霸气十足。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无论什么原因,他总是振振有辞,即便没理也要辩上三分。每当看到他盛气凌人的样子,我就会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一个学生为什么不懂得认真学习,而只顾虚伪地伪装自己呢?„„细想自己的做法,也许有些急于求成了。以前我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对其品行的培养,结果导致他成绩一般,我也收效甚微。后来,在学校倡导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影响下,我注重引导其向好的善的学习,注重其品行的培养。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渐渐变得懂事了,同学们也更加欢迎他了,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改善。

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密切。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而育人也反过来影响教书。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了好的品行习惯,才会

端正其学习态度,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一种意识的竞争,一种思想与观念的竞争。因此,情商的高低将愈来愈多地影响一个人能力的发挥,影响其个人水平的高低。由此看来,育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味教书而忽略育人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甚至很快会被淘汰。因此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教师来说,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处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扬长避短,从而激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寓教于乐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新课堂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进而使新课堂得到更加切实的推广。

教书与育人篇四
《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的实现》

教书与育人篇五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教书与育人紧密联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教书与育人紧密联系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一项最关键、最核心的道德要求,是师德修养的关键核心,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力地说明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我看来,教师教书育人归结到一个字,那就是“爱”。

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而要善于激励孩子、唤醒孩子、鼓舞孩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我们的教育需要爱,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爱更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础,是架起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永恒的赞歌。有人曾经这样说过 “ 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 。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因为有了爱而精彩,因为有了爱而感动,更因为有了爱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爱犹如春雨,不论滋润什么样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 „„ 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 “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做一名好老师,首先

就要爱学生。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相信每一个孩子,用爱的火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的心灯。教师要用爱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潜力和闪光点,鼓励孩子不断地、自主地探索,使他们的才华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一颗关爱的心,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关于小学教师如何教书育人,教师要扮演好各种角色,让学生有爱的滋润。教师要真切的关爱孩子、理解并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教师无论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教师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智慧、品德、修养等,做好的孩子的表率。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心中有爱,内涵丰富,课上有情,张扬个性。四者互相关联,缺一不可,爱是前提,内涵是基础,情是途径,个性是特色,把教书育人的效果落到实处。

教书与育人篇六
《教书与育人初探》

教书与育人篇七
《教书和育人》

教书要和育人并重

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讲,教师都要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问题。

作为中学的教师,我接触着少不更事的少年孩子,他们富有青春的活力,随着思维的日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初中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教学和育人的并重,并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做到教书和育人并重,首先要树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信念。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教师要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在生活实际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其次,我们要把为祖国培养有用的人才作为工作的理想。我是一位语文教师,语文的教学外延等同于生活,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会学语文,而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朱小蔓教授指出,教师职业的本质特性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即教会学生如何工作,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于这点,我非常赞同。在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在

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在评价学生方面,-采用成绩跟踪的方式,鼓励学生的阶段性进步,给予进步生更多的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实现评价多元化,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教学要以人为本,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要不断的汲取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高效的教学课堂,这些是教师的育人之本,相信只有更为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教学的长路,让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


教书与育人相关热词搜索: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书育人 教书和育人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书与育人”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书与育人"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20457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