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书边事

书边事

2016-02-17 10:21:4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书边事篇一《书边事》 书边事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书边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书边事篇一
《书边事》

书边事

《书边事》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书 边 事

调角断清秋⑴,征人倚戍楼⑵。

春风对青冢⑶,白日落梁州⑷。

大漠无兵阻⑸,穷边有客游⑹。

蕃情似此水⑺,长愿向南流。[1]

词句注释

⑴调角:犹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尽或占尽的意思。 ⑵戍楼:防守的城楼。

⑶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⑷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乐曲《凉州》也有作《梁州》的。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境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

⑸大漠:一作“大汉”。

⑹穷边:绝远的边地。

⑺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此水:不确指,可能指黄河。[2]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3]

创作背景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大约创作于上述情况之后。[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诗篇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 。这里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中的“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春风对青冢”,把王昭君和亲的事迹与当前边关的安宁境况联系起来,表明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梁州(当指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这说明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中的“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荡气回肠,韵味无穷。[4]

名家点评 黄生:前后两截格。凡五言律,首尾相称、位置停匀者,正调也。前半警策,后半更不用力,如此诗及岑参《寄严许二山人》诗者,变调也。后半亦非不用力,但声势气局为前段所摄,只以平平衬带过去耳。(《唐诗矩》)

俞陛云: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顿挫。亦高格之一也。前半首言正秋寒绝塞、角声横断之时,登戍楼而凭眺:近望则阴山之麓、明妃香冢、青草依然;远望则白日西沈、云天低尽处,约略是甘凉大野。五六乃转笔写登楼之客,因大漠销兵,行人无阻,乃能作出塞壮游。末句愿蕃人向化,如水向南流,与“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同一诗人忠爱之思。(《诗境浅说》)[4] [5]

书边事篇二
《书边事》

书边事

《书边事》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美好的愿望。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描写了宁静的边塞,一片没有战事安宁的景象,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写景抒情,别具一格。

1作品原文

书 边 事

调角断清秋⑴,征人倚戍楼⑵。

春风对青冢⑶,白日落梁州⑷。

大漠无兵阻⑸,穷边有客游⑹。

蕃情似此水⑺,长愿向南流。[1]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调角:犹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尽或占尽的意思。

⑵戍楼:防守的城楼。

⑶春风:指和煦凉爽的秋风。青冢:指西汉王昭君的坟墓。

⑷白日:灿烂的阳光。梁州:当时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乐曲《凉州》也有作《梁州》的。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境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

⑸大漠:一作“大汉”。

⑹穷边:绝远的边地。

⑺蕃:指吐蕃。情:心情。似:一作“如”。此水:不确指,可能指黄河。[2]

白话译文

清秋的边地号角划断宁静,征人悠闲地倚着哨楼远望。

阵阵和风吹拂着昭君坟墓,边城梁州普照着和煦阳光。

浩瀚沙漠看不见军兵阻扰,边疆塞外也常有客人游赏。

蕃人的情意好像这条流水,愿永久归附中原流向南方。[3]

3创作背景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此诗大约创作于上述情况之后。[4]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诗篇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那安闲姿态像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这里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主旨。

颔联中的“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春风对青冢”,把王昭君和亲的事迹与当前边

关的安宁境况联系起来,表明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像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梁州(当指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这说明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中的“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荡气回肠,韵味无穷。[4]

名家点评

黄生:前后两截格。凡五言律,首尾相称、位置停匀者,正调也。前半警策,后半更不用力,如此诗及岑参《寄严许二山人》诗者,变调也。后半亦非不用力,但声势气局为前段所摄,只以平平衬带过去耳。(《唐诗矩》)

俞陛云: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有顿挫。亦高格之一也。前半首言正秋寒绝塞、角声横断之时,登戍楼而凭眺:近望则阴山之麓、明妃香冢、青草依然;远望则白日西沈、云天低尽处,约略是甘凉大野。五六乃转笔写登楼之客,因大漠销兵,行人无阻,乃能作出塞壮游。末句愿蕃人向化,如水向南流,与“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同一诗人忠爱之思。(《诗境浅说》)[4] [5]

书边事篇三
《《书边事》 张乔 诗词鉴赏》

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五年(851)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目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象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正如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所说:“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顿挫,亦高格之一也。”

张乔《书边事》一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感??首联"倚"改为 "战"哪个好?

《书边事》一诗运用了描写(首联、颔联)、比喻(颈联)、对比、渲染、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原句的“倚”字最好。因为此句展现的是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象是在倾

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不用“战”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书边事 张乔 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作者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书边事篇四
《张乔:书边事》

张乔:书边事

作者: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戌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解】:

1、调角:犹吹角。

2、梁州:当时指凉州,在今甘肃境内。

【韵译】:

号角划断宁静清秋,

征人独自凭倚城楼。

昭君青冢春风吹拂,

夕阳西沉边城梁州。

广袤荒漠无兵阻扰,

边疆重地有人旅游。

蕃民之情长如此水,

千秋万代永向南流。

【评析】:

此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和安宁,征人安闲无事;颔联虚写昭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和,再次伸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长向南流”,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荡气,韵味无穷。

书边事篇五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张乔 《书边事》(调角断清秋)诗歌鉴赏》

张乔 《书边事》(调角断清秋)诗歌鉴赏

古文诗歌阅读

0110 0813

张乔 《书边事》(调角断清秋)诗歌鉴赏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带长期被吐蕃所占。宣宗大中五年(851)沙州民众起义首领张议潮,在出兵收取瓜、伊、西、甘、肃、兰、鄯、河、岷、廓十州后,派遣其兄张议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图入朝,宣宗因以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了一度和平安定的局面。本诗的写作背景大约是在上述情况之后。 诗篇一展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边塞军旅生活的安宁图景。首句“调角断清秋”,“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占尽的意思。这一句极写在清秋季节,万里长空,角声回荡,悦耳动听。而一个“断”字,则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现出来;“调角”与“清秋”,其韵味和色调恰到好处地融而为一,构成一个声色并茂的清幽意境。这一句似先从高阔的空间落笔,勾勒出一个深广的背景,渲染出一种宜人的气氛。次句展现“征人”与“戍楼”所组成的画面。你看那征人倚楼的安闲姿态,多象是在倾听那悦耳的角声和欣赏那迷人的秋色呵!不用“守”字,而用“倚”字,微妙地传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 颔联“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春风”,并非实指,而是虚写。“青冢”,是汉朝王昭君的坟墓。这使人由王昭君和亲的事迹联想到日下边关的安宁,体会到民族团结正是人们长期的夙愿,而王昭君的形象也会象她墓上的青草在春风中摇荡一样,长青永垂。“梁州”,当指“凉州”。唐梁州为今陕西南郑一带,非边地,而曲名《凉州》也有作《梁州》的,故云。凉州,地处今甘肃省内,曾一度被吐蕃所占。王昭君的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与凉州地带一东一西遥遥相对。傍晚时分,当视线从王昭君的墓地又移到凉州时,夕阳西下,余辉一片,正是一派日丽平和的景象。令人想见,即使在那更为遥远广阔的凉州地带,也是十分安定的。 颈联“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大漠”和“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而“无兵阻”和“有客游”,在“无”和“有”、“兵”和“客”的对比中,写明边关地区,因无蕃兵阻挠,所以才有游客到来。这两句对于前面的景物描写起到了点化作用。 末联两句“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运用生动的比喻,十分自然地抒写出了的心愿,使诗的意境更深化一步。“此水”不确指,也可能指黄河。诗人望着这滔滔奔流的河水,思绪联翩。他想:蕃情能象这大河一样,长久地向南流入中原该多好啊!这表现出诗人渴望民族团结的愿望。 全诗抒写诗人于边关的所闻、所见、所望、所感,意境高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有抑扬顿挫;

运笔如高山流水,奔腾直下,而又回旋跌宕。正如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所说:“此诗高视阔步而出,一气直书,而仍顿挫,亦高格之一也。” (陶光友)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书边事》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书边事张乔阅读答案 书边事张乔 蜀相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书边事”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书边事"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24098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