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2016-06-08 09:35:2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共5篇)校本研修读书笔记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观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 新的教育观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老师必须切实转变或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育人为本”。传统教育观念注重于知识的传...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供大家学习参考。

校本研修读书笔记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一)

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 新的教育观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老师必须切实转变或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育人为本”。传统教育观念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即“教书”,是把学生原来不具备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构建。新的教育观应该是以教书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人本主义者认为,青少年的成长划由三维世界构成: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理解、融合,即学会生活;知识世界的认知、构建、积累,即学生学习;心灵世界的唤醒、感悟、完善,即学会做人。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只注意到学生三维世界的一个方面,其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给予,即通常所说的“育人”,对学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2.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调查显示,在厌学辍学的学生中,有大量的学生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这部分学生存在着的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是造成厌学辍学的心理因素。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曾激励多少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心理、生理、价格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走出失败的阴影却是不易的。如果让孩子老是处于失败的阴影之中,他们永远看不到阳光。而成功教育能使孩子找回自信,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动机得到强化,形成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这

就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能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把对孩子的批评、指责改为表扬、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

曾经有个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它和“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一样,都是强调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

国家总督学柳斌这样说过:“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学生,有的只是你对他的教育的不当,培养的不当。后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差异呢?那是环境熏陶促成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人们常用“桶”和“碗”的关系来比喻师生关系,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的说法。由此而产生的评价体制也就必然以学生的“碗”接没接到水、接了多少水为标准。这样只用一个模子去铸造学生,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自然就会把在这一领域不够突出的学生视为“差生”,尽管他在其他领域可能会很优秀或大有可为。

所谓的“差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正如北京市光明小学“我能行”激励式教育中的一句口号:“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所说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这就是新世纪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平等、民主、合作

——师生关系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了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从工具到顾问

——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称职的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道,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位顾问,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这样的教师,不仅仅只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不再只是一个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而应该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教育者,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大量的信息,从而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顾问。

掌握新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教育理论的新取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观与客观、相对与绝对、接受与发现、结构与建构以及普遍性和具体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学习不是由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而且,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代替的。

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带来的是一场学习上的革命。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

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1.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2.教师要做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不能只是一味地讲授,要设计真实的任务,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善于与学生并且善于组织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进行多维互动,设计支持并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3.让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的思考。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即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这种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但每个人都可能在一、两个智能领域表现得突出,因此,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孩子的智能强项,使孩子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上的应用首先要确立这样的几个观念:1.“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学生观;2.“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智力的晴雨表”的智能观;3.“为了多元智能而教”的教育观;4.灵活多样的评价观。同时还要求老师努力做到:注意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其他智能领域,重视发展学生的所有智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经常使用他们所有的智能,并模糊评估和课程之间的界限,把评估当

共读共写共讲校本研修模式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二)

“共读--共写--共讲--共同成长”的校本研修模式 校本研修又名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的研修。校本研修是迈向成长的自然的脚步!多年来,我校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重点,积极探索有效校本研修模式。近年来又紧密结合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使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更加趋于系统化。我们认为,共读、共写、共讲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共读、共写、共讲研修模式的基本框架是这样的——(视频图片)

一、共读是校本研修的基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一个人提高的先决条件。几年来,我校探索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开展“同读书、共提高”的读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求教师坚持读书。

读书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学识,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读书之于教师,其意义怎样说都不为过。让教师亲近书,以书为伴,在书香的熏陶中成长,一直是我们助推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

1、向教师推荐读物。为引导教师读书,学校定期为教师推荐读物。读物既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又有文史、科技方面的;既有修身养性方面的,又有儿童生活方面的;既有经典著作,又有体现新理念、新趋

势的时尚文章。近两三年,我们先后向教师推荐过《论语》、《学记》、《给教师的建议》、《多元智能》、《新教育之梦》、《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同时要求教师经常阅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青年教师》等报刊。

2、设立了教师读书课,将每周三的3:00--4:30的90分钟作为教师的集体读书时间,教师针对自己教学中的疑惑和问题,结合本组的研究问题和自己参与的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老师们在与各位名家“对话”的同时,“读书”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文化底蕴得到了积淀。(视频图片)

3、倡导教师带书回家。学校提倡教师手不释卷,天天读、时时读、处处读,教师生活的天地,就是教师读书的天地。为此,学校特别强调,寒、暑假、“五一”、“十一”长假期间,每位教师从学校带回一至三本书回家,在假期阅读;每个双休日,每位教师从学校带回一本杂志或一份报纸,至少读一篇有较高价值的文章。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二)要求学生坚持读书。其中以共读为主,自由阅读为辅。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每学期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师生互相推荐好书,读好书,一起谈论好书等,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积累学生的文化修养。每学期背诵大量经典美文如《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等,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视频图片)

(三)在加强学校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始终把读书活动推向社会,引入家庭,学校不断加强对家庭、社会的读书指导,及时发放读书通知卡、好书籍目录如《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误家教警示录》、《少年儿童研究》等20本书,促使广大师生家长通过读书提高素质。

二、共写是校本研修的提升。

1、要求教师坚持写作。我们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动态的素材凝聚成静态的文本,这个过程是教师教育思想的外化过程,是教师教育水平和思想水平的提升过程。所以没有写作参与的校本研究,是浅薄和苍白的。平时我校教师的写作,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写点滴反思;第二种是写成功教育案例,并发到学校主页;第三种是写教育论文,要求每个学期不少于一篇。

2、同时还鼓励教师自学,写出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每学期至少记下二万字。读书笔记可以是对读书内容的摘录,也可以是自己阅读后生发的体会和感悟性的文字。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学校各检查一次读书笔记书写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比,以此推动读书走向深入,富有成效。

3、要求学生每学期读后写出读书心得、优秀日记。班内张贴了劝学格言,设置了“学生读书心得”,“阅读方法”等墙栏,摆满了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书法作品等,让学生大量阅读、广泛交流,每天利用课间向学生播放英语汉语歌曲,以此提高学生的视听能力。

三、共讲、共写是校本研修的展现与提升。

1、开展读书交流。我校间周召开一次周末全校例会,总结、部署【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工作,间周举行一次研修活动,每学期安排了两次读书交流的内容,每次有一至两位教师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汇报读书心得,推荐自己认为值得一读的书、报、刊。

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两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在交流中,把阅读的收获讲出来,用自己的观点去审视世事人情,将名家的语言、写作的方法、处事为人的道理得以内化。(视频图片)

下面以一个例子将我校共读活动完整呈现。

主题共读活动不时为校园读书掀起高潮。如2009年学校开展国学大阅读活动。利用两年的时间倡导全校师生阅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绝大多数为少儿版)。师生纷纷买书,宁心阅读。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哗然开场,读书交流会上,内容重温、百家争鸣,中国古典精髓文化深入教师和学生的心,智慧的火花在小小教室闪耀碰撞。读有所获,水到渠成,最后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四大名著个性化人物品评”会、“讲名著故事比赛”、“现场习作比赛”等,让学生读到的、悟到的由心灵流向笔尖,交流共享、共同成长。(视频图片)

2、(1)我校大力提倡教师进行个体反思,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结合课堂教学,每节课后要有简要教后反思,记录下这节课的得与失、精彩与亮点以及改进的措施等,还特别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理性思考。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每周二篇反思性的案例分析、随笔或教育叙事,形成自己的作品“反思日记”。并每月上传学校网站一份自己最满意的反思成果。③每月一次反思交流会,谈谈自己最有收获、

最满意的教后记、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分析。现我校每位教师积累的反思日记多大10万字以上。见证了每位教师的成长。

老师们由开始的被动要求逐步走向主动,由不习惯逐渐成为习

惯,不再把它当成负担,而是把写反思日记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2)学生的学习反思,我们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可能不太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所以,我们从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入手,以学生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老师们很注重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想一想每堂课后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这样学生逐渐懂得了什么是反思,悟到了反思的作用,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实现了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写日记成了学生的习惯,其中有“学习反思型日记”、“循环型记事日记”、“读后感”等。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日记交流会与优秀日记评选。反思为教师和学生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老师与学生在反思中共同成长。

3、开展教师的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也称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更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教师之间要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教师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沟通,协调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

(1)、磨课活动,包括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师徒结对上课。我校每学期都要积极开展“磨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三个环节实现教师间的取长补短。在“磨课”的每一个

校本研修读书笔记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三)

教师迎检准备清单

一:业务学习记录(2、4、6、8、每周星期五下午第四节)

二:作业批改记录(根据作业情况安排)

三:听课记录(不少于十次)

四:业务档案(除期末外,全填。)

五、家访记录、培优补差记录、教研组教研记录等。

六:检查时随堂听课,授课教师要有教案,且有储备课。

教师政治学习笔记

时间:2015年3月11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赵晨生 学习内容:师德师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时间:2015年3月18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张玉金 学习内容:校本研修

师德,即教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一、新世纪教师的教育观

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的评价,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

新的教育观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老师必须切实转变或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育人为本”。传统教育观念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即“教书”,是把学生原来不具备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完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构建。新的教育观应该是以教书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人本主义者认为,青少年的成长划由三

维世界构成:对生活世界的认识、理解、融合,即学会生活;知识世界的认知、构建、积累,即学生学习;心灵世界的唤醒、感悟、完善,即学会做人。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只注意到学生三维世界的一个方面,其偏颇是显而易见的。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给予,即通常所说的“育人”,对学生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育人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

2.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调查显示,在厌学辍学的学生中,有大量的学生不是因为经济困难。这部分学生存在着的灰心失望、悲观消极的心态,是造成厌学辍学的心理因素。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该让学生燃起希望之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3.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曾激励多少人从失败走向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心理、生理、价格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走出失败的阴影却是不易的。如果让孩子老是处于失败的阴影之中,他们永远看不到阳光。而成功教育能使孩子找回自信,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他们追求成功的心理动机得到强化,形成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这就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能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把对孩子的批评、指责改为表扬、鼓励,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二: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

曾经有个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它和“没有差的学生,只有差的教育”一样,都是强调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好的。

国家总督学柳斌这样说过:“没有一生下来就坏的学生,有的只是你对他的教育的不当,培养的不当。后来为什么会有很多差异呢?那是环境熏陶促成的。”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人们常用“桶”和“碗”的关系来比喻师生关系,即“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的说法。由此而产生的评价体制也就必然以学生的“碗”接没接到水、接了多少水为标准。这样只用一个模子去铸造学生,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自然就会把在这一领域不够突出的学生视为“差生”,尽管他在其他领域可能会很优秀或大有可为。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所谓的“差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学生。正如北京市光明小学“我能行”激励式教育中的一句口号:“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所说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这就是新世纪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三: 平等、民主、合作

——师生关系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

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了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共奏和谐乐章。。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各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指师生双方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谁也不能控制、操纵谁,或者强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而是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师生双方共同达到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性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需要从多层面来认识的。它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要点:从人际关系来说,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教育过程来说,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和谐的,而不是“专制”的;从教育方法来说,应当是服务的、全面负责的,而不是只管“教”的;从工作目标来说,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

四: 开放与生成

——课堂教学的新特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定的,老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教师设计好了的,因此,若学生的回答有与教案设计的计划不符,很快就被教师“矫正”过来。这样的课堂中千篇一律的,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的传统教学,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与旧的教学观“照本宣科”相对,新课程主张教学的开放与生成。

新课堂的开放性包括目标的开放、内容的开放、方法的开放等。在开放的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课程进行着建构与生成。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和预设性。

如何构建开放生成的课堂?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1.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具有开放意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都要预留空间,为课程生成打下基础。

2.培养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老头学生开放思维、求异思维的良好思维习惯,敢于突发奇想,敢于向传统与定势挑战。

3.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大体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师生交往对话中生成的,这是新课堂期盼的最佳效果;另一类则是环境等不确定教学因素突然闯入课堂。过去,教师一般用化解、转移、压制等办法消除突发事件对预定课堂教学的干扰。新的课堂教学观认为,不管是哪类,它们都是“生活闯入课堂”,如果利用得好,会使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四)

[篇一: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8月29、30这两天学校举行了校本培训,会上孙校长讲了自己信奉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阐述了自己恭、宽、信、敏、惠的观点,对人坦诚相待,用欣赏的眼光看同事,用发展的视角看工作。“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一件快乐的事业”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于秀梅老师做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师爱,要学会用欣赏和宽容对待学生,就像老禅师那样“送你一轮明月”;幸福还来源于在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小妙招。

孙荣欣老师做的<习惯养成是慢功、点点滴滴去培养>,打造有效课堂的做法培养习惯、甜辣的评语、批评的技巧、自主的管理、书写的规范等。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县教研室的吕建主任作了主题为<穿越生命中的每一天>的专题发言,要想“化茧成蝶”,获得成功,就要努力付出,没有人能随便的成功,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收获。来的时候我们也许很茫然,走出这个培训的时候,我们一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集体的温暖和友谊。100名同仁,100位朋友,组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大家在微笑中交流互动,在歌声中友情得到升温,在论坛上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提醒、结伴而行,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一种乡情的感动让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忘记了自己是身在异乡。

短暂的相聚,别离近在咫尺。真心地感谢华师给我们全体学员的全心指导和周到服务,同时祝福所有的学友事业有成,以后的日子交流无限,友谊长存。

[篇五: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金教授首先分析了什么叫礼仪,什么叫教师礼仪。金教授从摆正位置、端正态度两个方面阐述什么叫教师礼仪,进一步从教师两个职责“教书、育人”方面进行分析教师礼仪的规范。接着金教授从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礼仪的特点,使我从这四个特点中感受到了教师礼仪所蕴涵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的言行举止、以德育人的高尚情操、富有爱心的崇高思想。金教授还从两方面回答了现今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教师礼仪:一是时代要求,二是职业期待。从这里使我感受到了我们教师在当今衣食丰足的年代,更要注重为人师表,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更要内强素质,外强形象,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最后金教授从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师礼仪的基本素养,其中在谈到文化科学素养时,我最欣赏的就是“热爱是最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做你能够做好的事”还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自己专业的、能够实现的事”。在谈到为人处事修养时强调“以诚为本、以和为贵、以信为先”,这的确是我们教师为人处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将在以后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努力追求之。

今天下午听了袁乃玉副jú长的报告,与其说是报告,不如说是袁jú长同所有的教师在进行教育问题思想交流,欣赏袁jú长的报告形式与众不同,不是一言堂,而是充分体现了互动、交流,整个下午在轻松、亲切、随和的氛围中交流碰撞,在互动交流中充满了对教育现象与问题的思辨,真正达到了理越辩越明、道越辩越清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袁jú长临时有公务要先走,没有达到最终的辩明教育之道。但我还是深切佩服袁jú长对教育问题的深刻的思考,同时也被袁jú长深厚的学识和修养所折服。

袁jú长所给的题目是<教育之道,在明明德>—--浅谈教育核心价值观。首先给出了6个思考与困惑,这6个问题都深刻反映现今社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令人困惑,也是现今教育所面临的反常现象。袁jú长抛出这几个问题主要是引发所有参训教师的思考,并认真聆听多位教师关于问题的思考、辩证过程,通过这种交流达到使人清醒的目的,从而使更多的人从中汲取教育智慧。袁jú长还详细解读了教师的五种境界,指出了许多教师一辈子只能停留在掌握教学技能和技巧的第一种境界,同时寄希望教师们能够拥有自己的个性,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再高一层次就是形成一个流派,最终达到具有真、善、美品质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

校本研修总结
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五)

[篇一:校本研修总结]

蓦然回首,顿觉一年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为了能够明确自己今后进一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现对这一年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兴趣。

开学一段时间,学生进入初二,学生学习压有所增大,而我们这门学科不用参加升学考试,学生是很现实的,因此在上课中有部分同学对我们小学科不重视,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挑战,怎样吸引学生,怎样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性,那只有在课外多下功夫,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目标真正起到了导向作用。根据培训计划给每位教师配备相应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每次学习作好笔记,自己安排自主学习内容。

四、采用了灵活的研修形式

本项研修,针对不同的研修模块,我们采用了灵活、有效的研修方式,效果良好。

1、集中培训与教师自训自练相结合,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分组进行。由学校组织,各教研组专门从实践等方面进行面授辅导。

自训自练则采用教师自主学习,教研组分组研讨,学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课题研究,主题报告等形式,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修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围绕“课程资源开发”,由大规模的集中培训,到小组内的讨论交流,再到与同事间的共同切磋。全校老师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中,在一次次的自发学习中,在一次次的课堂实际中,体会并学习合理、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3、课题驱动

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在学校课题<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的牵引下,教师们边研修,边提高,边研究,边出成效。

4、教学研讨

教师的工作是教学,校本研修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我们创设机会让他们进行实践。为了提高教师们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研修活动:推出学科带头人引领课,让教师们学习;采用教研组公开课,让教师们探索;通过教师个人研讨课,让教师们实践……教师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围绕各自目标进行研究,满足了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发展需求。

五、收获了良好的研修成果

有效的校本研修促进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也推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研修中,我们开发各种培训资源,努力实现校本研修资源的优化组合。

通过本项目的研修,我校收获颇丰。

1、课题研究:<对农村小学生进行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

2、课堂教学:乔凤霞、张桂花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作课比赛获一等奖。

今后,我们将继续根植于这块沃土,不断地去激发和唤醒教师研究和发展的欲望,使校本研修成为教师发展的最佳选择。

[篇四:校本研修总结]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一个学期以来,应该对自己的个人研修工作进行一次盘点。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导学法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陶先生的主张是“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故而教师在授课计划酝酿时就要抛弃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着眼点”,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改变“学会知识”这样的单一目的和最终目的,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达到“会学”的目的。具体到授课而言,要把握课堂授课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3、导思维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4、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最终任务,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 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

最后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篇五: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各教研组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篇六: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结合年初制定的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完成了研修任务,特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绩

1、这次研修让我转变了教育观念,我深刻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应是学生精彩展示的舞台。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教育观念。

2、通过学习,我解决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研修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师经验,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3、这次研修,我收获了很多鼓励和感动。让我更加明白:其实,学生是需要鼓励的,老师也是需要鼓励的,教学更是需要赏识的。我们总是被这些发自内心的鼓励的声音所感动着。

二、存在的问题

1、学习的内容还要再宽泛些。

2、在学习上还存在惰性。

3、在教学实践中,还缺乏创新精神。

三、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看教育教学专著,并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用心备课、上课,教学要有激情,及时撰写课后反思,精心设计作业,耐心辅导学生。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教研活动。

4、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学科知识的不足。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校本研修读书心得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校本研修:读书修身:读书心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45587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