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书信函 > 读书只读经典

读书只读经典

2016-12-13 14:02:0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读书只读经典(共8篇)【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 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1 物种起源作者 : 达尔文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评语 : 达尔文老大的当然要放在第一位了,要深刻理解人类心理机制的真正源头,必须理解进化论的基本思想。...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只读经典》,供大家学习参考。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
读书只读经典 第一篇

【只读经典】思维改变生活.txt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你的手机比话费还便宜。路漫漫其修远兮,不如我们打的吧。1. 物种起源

作者 : 达尔文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评语 : 达尔文老大的当然要放在第一位了,要深刻理解人类心理机制的真正源头,必须理解进化论的基本思想。

2.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作者 : Eric R. Kandel/James H. Schwartz/Thomas M. Jessell

出版社 : McGraw-Hill Medical

评语 : 坎德尔老大的这本PNS我就不多说了,要最深刻地理解心理学,还是要从还原论的角度入手哈。不过这本书是教科书,而且超厚,如果不是神经科学专业的还是用不着通读的,可以做参考。坎德尔老大此外还写了科普版本的《追寻记忆的痕迹》,强烈推荐。

3.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作者 : (加拿大)斯塔诺威克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评语 : 别被令人无语的书名欺骗,原名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学习心理学应读的第一本书;有趣,精彩,深入。

4. 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 : [美] 埃里克·坎德尔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评语 : 坎德尔老大一生荣誉等身,最重要的是因在记忆方面的突破性发现而获得的诺贝尔奖;本书便是其在该发现方面的自传。

5. 欲望之源

作者 : (美)伯纳姆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评语 :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为何?书评《我们都是信息时代的远古人》:/review/1287071/

6. The Selfish Gene

作者 : Richard Dawkins

出版社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评语 : 进化的真正面目;基因之眼看世界。关于我们为什么自私和又为什么合作的科普著作。老大是英国皇家院士。

7. 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作者 : Norman Doidge

出版社 : Penguin (Non-Classics)

评语 : 神经可塑性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看一下这个wiki条目(

8. Making Up the Mind

作者 : Frith, Chris

出版社 : Blackwell Pub

评语 : 关于大脑如何工作的深入浅出的科普书。作者很牛逼(自己到wikipedia上查);讲解很通俗;内容很有趣;知识很有用;涵盖很全面;还有,脚注绝对很八卦;看起来绝对很过瘾。很久没有一本英文书能够让我废寝忘食了..

9. Mind Hacks

作者 : Tom Stafford/Matt Webb

出版社 : O'Reilly

评语 : 每天读一个Hack条目(5-10分钟),三月读完。或者每天读三个条目(15-30分钟),1个月读完。你对我们的思维如何工作的认识将会发生彻底的变化。P.S. 书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错觉和深刻的解释。

10. Synaptic Self

作者 : Joseph LeDoux

出版社 : Penguin (Non-Classics)

评语 : 脑科学的全景式概览。

11. 影响力

作者 : [美] 罗伯特·B. 西奥迪尼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评语 : 书如其名;让我从此爱上心理学的书。

12. 别做正常的傻瓜

作者 : 奚恺元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评语 : 关于决策与判断的最佳入门书,轻松诙谐,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趣味盎然的生活实例中:-)

13. How We Decide

作者 : Jonah Lehrer

出版社 : Houghton Mifflin Co

评语 : 关于决策与判断的通俗科普,绝对是好书,盲荐。

14. 摇摆

作者 : (美)奥瑞·布莱福曼/(美)罗姆·布莱福曼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评语 : 《Predictably Irrational》、《别做正常的傻瓜》、《How We Decide》同类,姐妹书。

15.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And How to Correct Them

作者 : Belsky, Gary/ Gilovich, Thomas

出版社 : Simon & Schuster

评语 : 为什么聪明人也常干蠢事。判断与决策的通俗读本,避免糟糕的日常决策。

16.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作者 : Carol Tavris/Elliot Aronson

出版社 : Mariner Books

评语 : 我们为什么总能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和糟糕行为辩护。详细介绍在这里: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pongba/t/70507900b55641ed

17. 说服力――说服他人的50个秘密

作者 : 戈登斯坦/(美)西奥迪尼/马丁

出版社 : 天津教育出版社

评语 : 好书,故事精彩,说理透彻。说服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门艺术。

18. 失败的逻辑

作者 : 迪特里希·德尔纳

出版社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评语 : 为什么我们的判断与决策总是顾头不顾尾?如何做到统筹规划?决策的复杂性。

19. Predictably Irrational

作者 : Dan Ariely

出版社 : Harper Collins

评语 : 行为经济学、判断与决策的 book for dummies ,轻松、生动、简短。

20. 合作的进化

作者 :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评语 : 第一次从博弈论的角度(“重复囚徒困境”)解释“合作”这一现象的本质;与作者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同名。同时,这本书也是被我认为是科学书籍的典范,论证严谨,结构紧凑,字字珠玑毫无废话。

21. 决策与判断

作者 : (美)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关于人如何决策与判断的系统性著作。

22. 无从选择(为何多即是少)/商务闲读系列

作者 : (美)施瓦茨

出版社 : 中国商务出版社

23. 进化心理学

作者 : David M.Buss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语 : 如果心理学里面有大统一理论,肯定是进化心理学的框架。此外,这还是一本趣味盎然的书。

24. 社会性动物

作者 : Elliot Aronson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语 : 这本书实在太对我的胃口了,比起戴维·迈尔斯同学的经典大部头《社会心理学》而言,这本短小精悍的书到处充满了一针见血的思考,荐!简评见:/review/1310252/

25. 心理学(第七版)

作者 : (美)戴维.迈尔斯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戴维·迈尔斯的经典著作。

26.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作者 : Neil Browne/Stuart M. Keeley

出版社 : Prentice Hall

评语 : 学会思考。Critical Thinking 的经典教科书。

27.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作者 : Gilovich, Thomas

出版社 : Simon & Schuster

评语 : 致命的偏见。这是一本简短但很有冲击力的书。用几个经典的领域例子介绍了人类思维的典型的几个盲点。

28. 找寻逝去的自我

作者 : 丹尼尔·夏克特/Daniel L.Schacter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评语 : 一部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关于记忆的著作。

29. 社会心理学(第8版)

作者 : [美] 戴维·迈尔斯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Myers的书简直是畅销保证,材料充分翔实,叙述平实易懂,将心理学的现象娓娓道来。

30. 你的记忆怎么了?

作者 : (美)夏克特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评语 : 记忆的七宗罪。

3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影印版

作者 : 霍克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评语 : 四十项经典研究,贯穿心理学整个发展史!

32. 心理学与生活

作者 : [美]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菲利普·津巴度同学的书,还有什么好说的。

33. 动机心理学(第五版)

作者 : 皮特里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评语 : 不错的书,视角很根本,很进化~

34. 自我

作者 : (美)乔纳森·布朗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心理学里面关于自我的理论的全面阐述。

【读书只读经典】

35. Simple Heuristics That Make Us Smart

作者 : Gerd Gigerenzer/Peter M. Todd/ABC Research Group

出版社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评语 : 日常生活中做决策的时候我们会使用许多简化的启发法(heuristics),本书就是解释为什么这些启发法是最优化方法的良好和鲁棒的逼近。作者在这个领域是奠基人物。此书可看作是是《决策与判断》的学术版,适合 Geeks 阅读,常人(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多元统计回归、贝叶斯方法,决策树)勿近。中文版在下面有。

36. The Paradox of Choice

作者 : Barry Schwartz

出版社 : Harper Perennial

评语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若是世上没有熊掌只有鱼,那该多好啊!

37. 亲密关系(第3版)

作者 : [美]莎伦.布雷姆/丹尼尔·珀尔曼/罗兰·米勒/苏珊·坎贝尔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评语 : 这书恐怕是关于亲密关系最全面的著作了。

38. 数学与猜想(第一卷)

作者 : [美] G. 波利亚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评语 : 数学思维中的心理学。

39. 统计陷阱

作者 : [美] 达莱尔·哈夫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评语 : 培养统计思维,避免统计谬误。

读书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读书只读经典 第二篇

【导读】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甚至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中去读同一本书,前后的感悟也不一致。这不也是把死书读活了吗?

读书的益处,人人耳熟能详。然而,知道读书好,不读的却大有人在。为何?答曰:书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迷失了方向!就像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讲到的:现在我们苦恼的不是没有选择,而是能选择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让我们无法选择了。于是干脆不选了,泡在电视里、网络中去打发时光,书本就被束之高阁了。

当今世界,视听媒体众多,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是不是会落伍呢?肯定不会。书与其他媒体相比,益处是独特的:其一,读书能让人静心。读好书、好文章时,能使人暂时抛却内心的浮躁,给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的超脱感。闲暇时刻,一卷在手,私心杂念全无,物我两忘,尽情畅游在书中,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患难,同喜共悲,心灵会获得充分的快慰和满足。其二,读书更能启思增智,愉悦身心。读书,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里处处精彩不断,时时给人以启迪。其精彩之处可细细琢磨、反复品味,灵感来时,豁然开朗,顿悟书之真谛。每逢此时,身心俱畅,可谓乐此不疲。夜晚一旦停电,则秉烛夜读,红袖添香,比起更持红烛赏残花又是别有一番情趣。其三,书籍携带方便,随时随地皆可读。而其他媒体却没有这样方便,离开了电,一切成空,搞得你束手无策。再者,其他媒体容易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留下印象的甚少,还往往被广告充斥,浪费时间,效率并不高。

书出版后,内容文字也就会固定下来,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死书。而读书的乐趣也恰恰是把死书读活,正如于无声处听惊雷。

那如何把死书读活呢?这的确要下番工夫:首先,要喜爱读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读书,才会立志读尽天下书,才能用心读书,把死书读活。其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书籍数不胜数,不加选择逐一去读,即使人能活百年,且只读经典、名著,穷其一生也是难以读尽的。因此,我们要学会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才会沉下心来去欣赏品味,才会沉浸其中而不自觉。譬如孔子读《易经》能韦编三绝。当然,鲁迅先生的随便翻翻,常人说的开卷有益等,皆意在倡导多读书,以便日后厚积薄发。再次,讲究读书的方法。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其意甚明。但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思既然到了,眼和口自然就到了。我觉得,如能再加上手到则更全面,不动笔墨不读书嘛!这既符合现代科学的认知规律,也吻合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了;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的说法。另外,读书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熟读深思子自知等都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当然,读书之法甚多,如:泛读、精读、细读、批注等;还有如陶公者好读书,不求甚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那种为消遣,为打发时间而读的书,虽也略有收获,其实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了。最后,要学以致用,这才是关键。古人做学问讲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书也是一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者,若善于结合实际去理解体会,并活学活用,则可谓识得书中三味了。读书是为了用,而不是为读书而读书,让自己成为书橱。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除去志向远大之意外,不也是在强调读书的作用吗?

此外,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甚至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境遇中去读同一本书,前后的感悟也不一致。这不也是把死书读活了吗?

总之,书犹如一杯茶,细细品味,才能悟得其雅韵与清香;书恰似一坛陈年窖酒,愈久愈浓,品来也更感滴滴醇厚绵长。

多读经典细读经典
读书只读经典 第三篇

多读经典 细读经典 ——和研究生谈读书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叶朗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来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希望诸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三年中,要加大自己的读书量,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一旦你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你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了。

下面我就读书的方法问题,谈三点想法,供你们参考。

一、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读书只读经典】

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我想这也是许可以列为读书的第一条原则。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读这些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小说中写了几位那个时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杰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被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大家都读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记得过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这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为了参加婚礼,向人借了一条项链,结果项链丢了,她得赔人家。项链很贵。为了挣钱,她去给人洗衣服,什么话都干。生活环境变了,接触的人也变了,人的性情也整个变了。过去很文雅的一个人变得可以站在大街上两手叉着腰大声骂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是环境的影响,环境的熏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都极大。一个人读的书也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也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二、细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我为《书摘》杂志写过一篇《精读几本书》的短文,就是提倡精读经典著作。我在文章中说:“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我又说:“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多年来我一直感到,我们对于一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往往

读得很粗心。例如对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很多人只注意其中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论述,其他的都忽略了。其实朱先生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忽略了。所以1992年在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我提出我们应该细读朱光潜、细读宗白华,后来在《张岱年全集》和《汤用彤全集》的出版座谈会上,我又提出我们应该细读张岱年、细读汤用彤。细读这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读出许多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的东西。

当然,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本前辈大师的著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40多年前我曾读过日本一位哲学家柳田谦十郎写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这个故事使我领悟到,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固然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当然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经典著作)也同样不容易,同样值得庆贺。

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美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如果坚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读2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读40本,那就了不起了,人人都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三、要善于抓住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

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启发性,就是能够启发你的智慧,推动你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所谓最有包孕性,就是作者提出了某些很有价值的思想和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发生出许多新的思想。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例如,王夫之认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在于能不能“兴”,这就是一个极富有包孕性的命题。王夫之用“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来规定和阐释审美活动,也是一个极富有包孕性的命题。从这些命题可以生发许多新的思想。又例如,宗白华先生在他的《形上学》笔记中突出了“象”这个概念,他认为,中西的形上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西方的体系强调“数”,中国的体系强调“象”。他说,“象者,有层次,有等级,完形的,有机的,能尽意的创构。”,“象二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先生的这些论断,有极丰富的内涵,也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思想。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这就是灵魂。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但是我们有的同学读书的时候不善于抓住这些东西。他们抓住的往往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而对书中真正的精华、活的灵魂似乎视而不见。例如前几年我曾多次建议一位同学去读一本前辈学者的著作,后来他读了这本书,还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但我一看他的读书报告,发现他抓住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在别人的书里也都有的东西,而那本书中真正深刻的和具有启发性的东西,他一点也没有抓住。

我想这就是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也就是我常说的理论感的问题。一个人缺乏理论的直觉,就抓不住别人著作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样他虽然也读了很多,但真正的收效并不大。

就像一个人进了一座钻石矿山,发现不了真正的钻石,却费了好大劲抱了一大堆普通的石头回来,你想那有什么意义?

多读经典 细读经典 ——和研究生谈读书
读书只读经典 第四篇

多读经典 细读经典 ——和研究生谈读书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叶朗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一部分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来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希望诸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三年中,要加大自己的读书量,要用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一旦你走出学校,走上工作岗位,你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读书了。

下面我就读书的方法问题,谈三点想法,供你们参考。

一、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我当学生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向我们强调要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现在我也要向你们强调这一点。我想这也是许可以列为读书的第一条原则。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著作,这些经典著作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读这些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俄国19世纪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有一本小说《怎么办》,在当时影响很大,因为小说中写了几位那个时代的新的人物,其中最杰的一位名叫拉赫美托夫。这位拉赫美托夫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只读经典著作,例如文学就读果戈理,物理学就读牛顿。他说,其他一些著作,我只要翻一下,就知道它们是果戈理的模仿,或是牛顿的模仿,有的是很拙劣的模仿。正因为他读的经典著作,所以在同样的时间里,他的收获比别人大,他的进步比别人快。

多读经典著作,多读大师的著作,经常接触经典,经常聆听大师,可以把自己的品味提上去。一个人如果老读三四流的著作,就会被那些著作把自己框住,自己的情趣、格调、眼光、追求等等也会慢慢降低。这也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大家都读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我记得过去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这篇小说。小说女主人公为了参加婚礼,向人借了一条项链,结果项链丢了,她得赔

人家。项链很贵。为了挣钱,她去给人洗衣服,什么话都干。生活环境变了,接触的人也变了,人的性情也整个变了。过去很文雅的一个人变得可以站在大街上两手叉着腰大声骂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是环境的影响,环境的熏陶。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都极大。一个人读的书也构成一种精神——文化环境,它也会很深地影响一个人的文化气质和文化品格。

二、细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对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精读。我为《书摘》杂志写过一篇《精读几本书》的短文,就是提倡精读经典著作。我在文章中说:“精读,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熟读玩味’,也就是放慢速度,反复咀嚼,读懂,读通,读透。”我又说:“一个人要提高文化修养,打下做人、做学问的根底,必须精读几本书。”

精读,换一种说法,就是细读。多年来我一直感到,我们对于一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往往读得很粗心。例如对朱光潜先生的著作,很多人只注意其中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论述,其他的都忽略了。其实朱先生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们都忽略了。所以1992年在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我提出我们应该细读朱光潜、细读宗白华,后来在《张岱年全集》和《汤用彤全集》的出版座谈会上,我又提出我们应该细读张岱年、细读汤用彤。细读这些前辈大师的著作,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读出许多对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启发的东西。

当然,要精读一本经典著作或一本前辈大师的著作,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有时要花很大的力气。40多年前我曾读过日本一位哲学家柳田谦十郎写的自传。他在自传中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为了庆贺这件事,他夫人还专门为他举办了一次家宴。这个故事使我领悟到,一个人写出一本书固然不容易,固然值得庆贺,一个人读完一本书(当然是《纯粹理性批判》这样的经典著作)也同样不容易,同样值得庆贺。

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熊十力先生曾经说,过去一些名人传记往往称美这个人“一目十行”,其实这种人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名士,很少能成就大的学问。所以读经典著作不能求快。相反,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像康德、黑格尔这样一些经典作家的著作,如果你一年能读两本,我想就是很大的成绩。如

果坚持下去,10年你就可以精读20本,20年你就可以精读40本,那就了不起了,人人都要对你刮目相看了。

三、要善于抓住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

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要善于抓住书中最精彩的东西,抓住最有启发性、最有包孕性的东西。所谓最有启发性,就是能够启发你的智慧,推动你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所谓最有包孕性,就是作者提出了某些很有价值的思想和命题,这些思想和命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发生出许多新的思想。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例如,王夫之认为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在于能不能“兴”,这就是一个极富有包孕性的命题。王夫之用“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来规定和阐释审美活动,也是一个极富有包孕性的命题。从这些命题可以生发许多新的思想。又例如,宗白华先生在他的《形上学》笔记中突出了“象”这个概念,他认为,中西的形上学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西方的体系强调“数”,中国的体系强调“象”。他说,“象者,有层次,有等级,完形的,有机的,能尽意的创构。”,“象二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先生的这些论断,有极丰富的内涵,也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思想。经典著作和大师著作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富有启发性和包孕性的思想和命题。这就是精华。这就是灵魂。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善于抓住,要善于挖掘。

但是我们有的同学读书的时候不善于抓住这些东西。他们抓住的往往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而对书中真正的精华、活的灵魂似乎视而不见。例如前几年我曾多次建议一位同学去读一本前辈学者的著作,后来他读了这本书,还写了一份读书报告。但我一看他的读书报告,发现他抓住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在别人的书里也都有的东西,而那本书中真正深刻的和具有启发性的东西,他一点也没有抓住。

我想这就是理论思维能力的问题,也就是我常说的理论感的问题。一个人缺乏理论的直觉,就抓不住别人著作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那样他虽然也读了很多,但真正的收效并不大。就像一个人进了一座钻石矿山,发现不了真正的钻石,却费了好大劲抱了一大堆普通的石头回来,你想那有什么意义?

读书和学习
读书只读经典 第五篇

读书和学习

一、学会自学才算读过大学

1、将来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思考能力相关,学会独立思考,从学会自学开始;

2、知识和技能可以分为:共性的知识、思考的方法、通用的能力三类;

3、共性的知识:大部分工作都要借助的营销、传播、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等知识;可以通过广泛的阅读,笔记积累,在工作中实践获得;可以读西方的经典著作原版,锻炼外语能力;

4、对于没有研究过的领域,采取的思考套路: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

5、常用的工作模式:定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行动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完成→监督和验证计划效果并动态调整;

6、通用的能力:借助并擅长利用各种工具,比如外语、计算机、办公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

7、学习的方法好书推荐《学习之道》;

8、用碎片时间学习,推荐微信账户“秋叶PPT”,关于拆书方法的文章“一起来拆书”;【读书只读经典】

二、为什么有些人学习效率高

1、天才=科学训练10000个小时,谁也别想偷懒;

2、研究图和快速学习,不如认真研究如何才能快速吃透一门专业;

3、元知识:开始构建解决问题的专业体系,就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力,即元知识;需要深入思考,连续思考才能获得答案;元知识需要专注学习,除了天赋极高的人,大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下苦功;

4、硬知识:知识点;很适合用思维导图来组织;

5、软知识:元知识和硬知识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值;

6、应该将大大量时间分配到学习元知识上;比如学习心理学,不要去读太多《好玩的心理学》《色彩心理学》这样的畅销书,应老老实实读几本诸如引进的外文中译版的《心理学导论》《心理学的邀请》《自我.群体.社会》入门经典书;

7、 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和用一个方法反复用在一百件事情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三、写论文帮你建立思考框架

1、论文的结构:综述问题的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限制因素→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对比决定你的技术路线→设计实验验证你的技术路线→依据试验结果做分析;

【读书只读经典】

2、写论文常见的七种思考框架: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迁移法、对比法、经验法、极限法、剥笋法;

3、只要认真写论文,就可以慢慢培养连续思考的能力,在职场中,连续思考的能力很受用;

四、如何写出一篇长文章?

1、一个让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快速提升的好方法是尝试写几篇一两万字以上、没有什么废话的长文章;

2、要想学会写好文章,关键一点是需要你养成经常写的习惯;

3、建议先写长文章,再学做PPT;

4、做演讲时,将演讲要说的话全部写下来,2个小时的演讲稿大概要写2-3万字,宁可多写,不能少写;

5、写长文章,是逼你反复思考你的观点中的每一个论据论证的细节,这个过程有时很痛苦;

6、写长文开心吗?开始会很辛苦,但这是必备的修炼。隔断时间找个话题写长文章的习惯,这是一种保持写长文能力的自我训练方法。一个人有没有头脑,要看他平时爱不爱折磨他的大脑。

7、一些写长文的经验:(1)从最熟悉的问题开始,从短篇开始写起。工作中常用的文字类型很多:叙述过去的“记叙文“;说明当前现状的“说明文”;提供未来建议的“议论文”,最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是议论文。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能写出有条理的三千字文章已经非常好了;(2)培养记日记的习惯;(3)将长文与兴趣点相结合;

8、写文章最重要的不是长,而是有质量,对质量没有标准的人,生活也会陷入各种敷衍。

五、没思路就从模仿开始

1、模仿的关键有三点:第一,自己动手,不能直接把别人的内容拿过来改改变成自己的,那是完全抄袭;第二,选择恰当的对象模仿,先模仿入门的,再模仿高级的;第三,模仿一定要到位,不能差太多,否则效果回答大打折扣;

2、学习流程:简单尝试→发现差距→模仿作品→求教高手→长期实践→形成风格→分享心得→反馈改进;这个经验可以运用到很多技能中去;

3、推荐:@秋叶语录的微博主页,查看“学员投稿”标签;

六、学会提一个具体的问题

七、建立多维的思考角度

八、学会从一切信息中学习

1、对于初学者,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四种途径:经验、培训、流程、阅读;

2、广义的阅读并非指读书,好的博文、微博、视频、专题报道、电影都是阅读;

3、了解行业价值链最快速的阅读途径就是搜索关于这个行业的综述文章;这些文章一般在行业垂直门库的专题里,或者论坛的置顶精华帖里,如果能快速看一遍,对整个行业会有一个整体认识。

4、了解行业文化最快的阅读途径是去招聘网站,搜索这个行业有哪些岗位,有什么技能要求等;

5、读这个行业里面广受推荐的好书:豆瓣上能打到7分以上,在亚马逊上有10个真实好评,全部买回来,在短时间内通读一遍,做好书评、笔记、导图、PPT等。采取主题阅读、对比思考的方式,用A书观点刺激自己理解B书思想,加速自己的思考深度。

九、如何选书

1、读书是最快的让思维从线性思考变成复杂思考的方法,多读书,读点杂书,是让人走向独立思考的方法;

2、合理搭配四类书:

第一类:常备书:好版本的词典

第二类:专业书:一类方向的技术书,尤其是经典原著要长期跟踪学习

第三类:视野书:多角度解释,如哲学、进化生物学、社会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宗教„

第四类:潮流书:紧跟时代潮流的书籍、视频等

3、引擎搜索数目;

十、如何读书

第一,一年到底读多少书?

每年读书100-150本书左右,偏好纸质书,好书买回来草草浏览一遍,让自己对某个领域有个了解;

第二,读书是不是开卷有益?

大部分人一个月读两本书是需要的;

第三,哪些书是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也要分类,通识的知识都可以学习,专业的知识找适合自己的;推荐豆瓣“秋叶”;

第四,别人推荐的书看不懂看不进去怎么办?

第五,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培养阅读习惯,读书便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六,读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精读还是速读?

第七,如何做读书笔记?【读书只读经典】

(1)摘录精华。在书上标注,手抄,发微博,晒豆瓣书摘,直接上印象笔记,都行。提倡做笔记要手写,不要电子录入,更不提倡拍照和扫描,力求印象深刻;

(2)写书评。一本热门书看完之后,发表意见;

(3)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系统总结书的内容,但一份好的读书笔记要能把作者的主要思想、观点、逻辑、推导过程都理顺,这样学习才能深刻有效。对于一些有思想、有严密推导过程的书,写长书评效果斌思维导图好;

(4)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5)找朋友聊聊。

第八,有些书看起来找不到感觉,怎么办?

看书只能打开视野,坚持行动才能改变,即便不喜欢读,还得坚持读,厚积薄发,不期速成。

第九,没有时间,可以只读经典博客吗?

第十,读书也不妨找点乐趣

推荐萧秋水《他们是如何选书和读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十一、读书多就能提高竞争力吗?

2016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
读书只读经典 第六篇

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 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读了《鹿与海》有感

我读了一个故事,它非常的有教育意义,使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故事是说:有一头鹿,在和同伴的搏斗中被刺瞎了一只眼睛。从此它只能看见一侧的情况,而对另一侧的情况却不得知。于是,这头鹿脑子一转,想了一个办法,自己到海边吃草,把好的眼睛对着草地,把坏的眼睛对着大海,就不会有危险了。起初,这只鹿是很幸运的吃到了草,它觉得自己的主意太棒啦!终于有一天,有人乘船从海边驶过,发现了这头鹿,然而鹿却没有发现人,对于人的逼近,一点儿反应都没有,结果船上的人射死了鹿。

可怜的鹿到死也不会明白,原本以为危险会来自陆地,总在防范中,而把大海作为依靠,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多变的,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三思而后行,一意孤行,总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体会《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

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

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

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心得

我爱书,妈妈给我起了个名字叫“书虫”。虽然不雅,但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在读书时能够忘掉一切的神态。

尽管我只是个小学生,但我业余读书的书龄已有8年之多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了.我读过四大名着;我读过雨果的《悲惨世界》、《海上劳工》;我读过老舍的《骆驼祥子》。至于《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之类的故事早已被当作少儿读物了。然而在最近一次整理书籍时,我随手抽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本书。虽然是曾经读过的书,但当我再一次读起时,又重新被吸引了。

我陪着小女孩在凛冽的寒风中一路走来。当一切无助时,我又陪同小女孩一起点两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当微弱的火焰升起时,我又陪同小女孩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陪同小女孩寻找给予小女孩保护的、慈祥的奶奶。我终于看到小女孩脸上露出了微笑,但这是一种凄惨的小,死亡来临时的笑。我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泪流如雨。她的悲惨遭遇是当时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注定了她悲惨命运的结局。

当我合上这本书,眼前忽然浮现出贫困山区孩子在求学路上蹒跚求学的身影。我们每天都能在宽阔、明亮的教学楼里收获园丁撒下的果实,并且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而贫困山区的孩子却只能在没有窗户、没有阳光的草房里学习。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和那些贫困学生比,我们可以说是享尽了人间的爱和幸福。但愿从此人世间消除贫困,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灿烂的阳光。这是我重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受,也是我最真切的体会。

读书的心得体会作文:读书心得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可寻,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不能盲目地乱撞,只要有这样考试,才能稳打稳胜。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华罗庚的亲身体会,意思是学贵在勤。自身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勤奋的精神,学生们要勤,就要忌“懒”,忌“惰”。懒惰是人的本性之一,稍不留神就会表达出来。所以同学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成事在勤,谋事忌惰”。

如果做一件事不经过思考就去做,那肯定是卤莽的,也是回撞墙的。除非你是幸运的。但幸运并不是时时光顾的,所以,最保险的办法是三思而后行。这表明学贵在思。

学习过程是由计划、预习、听课、作业、总结等各个环节构成的循环过程。课堂听讲对学生学习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课堂听讲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差。听讲时要抓重点,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而当复习时,内容多,时间紧,各科目齐头并进,做到心中有数,节奏有最,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

假如你的成绩一跌再跌,那么就必须反省一下自己最近学习态度是否有问题,学习方案是否有不足,是否有重要的知识点没有掌握。

我们要相信自己是一只高飞的鹰。

2015我的大学读书计划
读书只读经典 第七篇

第1篇:我的大学读书计划

秉承中华名族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严以律己 力求上进”的原则,结合实际出发,计划接下来的大学三年多读书、读好书、求上进。不再像往日那样茫然不知所措,虚度时光。

具体作法如下:

㈠ 在读书数量上,结合兴趣爱好和实际发展需要,重点攻读: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法学、社会学六大类丛书。以及专业对口的相关书籍。以保证学时的丰富性。

㈡ 在读书作息时间安排上,科学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充分利用好优良的环境条件,加强对自身的约束力,坚持早起,少睡懒觉。多运动多读书。

㈢ 在读书质量上,要求自己不可走马观花,而是读与思的有力结合。研磨消化,吸收掌握。乃至领悟出新,挖掘其源自本质的精神价值。力求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以致用。

以上为我的大学生你读书计划,具体实施即刻开始,并希望得到室友及朋友的高度支持和监督。助我更好的发展。

第2篇:我的大学读书计划

这段时间,我经常在了解关于大学的一些内容,同时也在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相对宽松的东西生活中,读大量的书是很有必要的。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人类智慧的媒介。在大学里,书籍是帮助我们探索未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来陶冶培养自己,与书籍为友,自己的知识,启迪自己的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感悟人生的真谛。

考虑到我们是学经济管理类的,作为大学的读书计划,在我的计划中经济管理类自然是不会少的,如:

《有效的管理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

《领导力21法则》《360度领导力》------约翰-麦克斯韦尔

《从优秀到卓越》《企业长青:联系公司的成功概念》----吉姆-科林斯

《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

等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经典,用来完善我们的知识体系,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当然,阅读范围如过仅限于此,未免过于狭隘,我比较喜欢看一些文学名著,所以会选择性的看一些,如:

《飘》-----米切尔

《平凡的世界》----路遥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悲惨世界》----雨果

等之类的,用来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当然了,为充分利用这大好的读书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也有必要去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如励志类、历史类、心理类以及各种报刊杂志等,多了解时事信息。

但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不在于数量而在于收获,否则只会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书籍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领略不同的文化。原我们在读书的路上都能“博闻强识,多思多问,取法乎上,持之以恒”!!!

第3篇:我的大学读书计划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了解大学的一些内容,同时在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在相对宽松的大学时光中,读大量的书是必不可少的。记的前一段时间,我在新东方上课,有一个老师给我们说,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上大学时读了500本书。这之前我也听说过,我一直在怀疑他这500本书是不是一本书只有几页,要不就是向陶渊明那样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当然,跟据他八万的词汇量来看,也许他只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总之,大学时多读一些书是必不可少的。那个老师后来又说,他上大学只读了7本书,第一本是《第三帝国的兴亡》(记得老俞当初第一本读的也是这个,第二本是《平凡的世界》……但在读每一本书时都有新的收获。其实我倒是比较认同他的,读书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收获,否则只是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当然,如果有老俞那本事,多读一些书也未尝不可但考虑到大学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要做,我还是不跟他摽了。我从网上找了一些别人推荐的大学要读的书从中选了一些比较好的,更适合的,考虑到我是学会计的,又找了一些经济管理类的,作为大学的读书计划,同时也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励志类:《致加西亚的信》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文学类:《文化苦旅》

《平凡的世界》

《行者无疆》

《金庸作品集》

《红楼梦》

历史类:《史记》

《资治通鉴》

《剑桥插图中国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

《历史研究》

《世界文明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

《中国人史纲》

《万历十五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全球通史》

科学类:《万物简史》

《时间简史》

《科学史》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与人类行为》

经济类:《经济学原理》 曼昆,为大一学生而写,引用大量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贴近。

《经济学百科全书》

《资本论》

《国富论》

《凯恩斯文集》

管理类:

彼得·德鲁克代表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必读经典之作

《管理的实践》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为学习管理学的学 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

《成果管理》

《21世纪管理的挑战》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管理学》 哈罗得·孔茨,世界级经典教材

《营销管理》 菲利浦·科特勒经典教材,一印再印,风靡全球。任何一位营销人,不管他涉世未深,还是资历深厚,都受到该书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

传记类:《曾国藩书信全集》

《胡雪岩全传》

其实,这些书或是我知道的名作,或是别人推荐给我的,不一定全是精华,也肯定没有囊括所有精华,当然,我以后还会不断修正,更新。借此我把它共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提供更好的读物。

第4篇:我的大学读书计划

2015年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昂扬奋发的一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成功举办,多么令人振奋和自豪的事情啊!我作为伟大祖国肌体上的一个细胞,我的2015也应该象日益强盛的祖国一样与时俱进,奋发图强。

我 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十八个年头,培育的是耳不闻、口难语的聋哑儿童。我从不因为自己是特殊教育工作者而放松对美德和知识的追求,更不因为学子没有桃李满 天下而郁郁寡欢。当一个人的思想和能力得到充分地施展,用自己的创造力回馈社会奉献人民的时候,他必然是快乐和充实的。我觉得人生自由为贵:自由的思想, 自由的身体,自由的发展空间,

2015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读书只读经典 第八篇

第1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1、要有学习思想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此,平时要学会向教育名著学习、向报刊杂志学习、向名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网络学习、向书本学习,特别要注重向学生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

2、要有反思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从这几个方面反思追问:⑴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⑵我的教学有效吗?⑶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⑷哪些教学环节还需加以改进?反思应当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等不失为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

在教会学生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应成为一种工作必需.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

4、要有创新思想

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5、要有写作思想

只要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不断的总结,经常地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第2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敬业奉献

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对工作敷衍塞责。

三、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五、为人师表

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

第3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做教师易,做称职的教师难,做有思想的教师更难。肖川先生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我想,一个教师,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很充实,有思想恐怕是很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思想”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当今教育界,很多人对“名师”比较崇拜,羡慕他们的教学方法、羡慕他们的管理方法。其实,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他一定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窃以为,要想成为“有思想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要有学习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在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时就规定教师必须读一些教育名著,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这个品质要求的。”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想”的过程。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丰富渊博的知识是一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海无涯,教无止境。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通过学习,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时空,提升理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思考能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中,如果觉得别人的成功经验比较好,适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就可以大胆拿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为我所用。就是他人的教训,同样也有借鉴作用,可以避免走弯路。

俗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我们不停地学,就能为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要有反思思想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说,“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这里的“思考”主要是指“反思”。什么叫反思?李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定义,“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反思乃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反思应当贯彻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前应认真想一想,所要上的这节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有没有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有没有注意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激励学生。不过,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完善课前教案、撰写教育日记、听后思等不失为好方法。

3、要有合作思想

教师之间的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支持、相互启迪,共享智慧、共同成长。教师之间该怎样合作呢?应该有学习资料的合作、教学思想的合作、试卷命题的合作、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带来的合作等。如集体备课时,应努力做到真正参与其中,将自己的思想抛出来真诚交流:这节课我想怎样讲?为什么这样讲?其中的环节我是这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学生活动我是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大家坐在一起,应集中时间

和精力,不保守、不吹捧,相互研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以求共同提高。

这种合作,我们一般认为是学科老师之间的合作。其实,合作不仅仅是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还应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课任教师之间的合作、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教师和家长的合作、教师与校长的合作、教师和社会影响的合作等。

新课程实施下的教师,“合作思想”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4、要有创新思想“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也一定是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因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体系。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为此,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就必须要有一种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需要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模式、构思新方法。也正如陶行知所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是开辟精神。”

一个没有创新思想的教师,必然会压制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不断进取创新的教师,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也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

要想具有创新思想,首先必须要学会反思,因为教师的创新离不开反思;其次,要敢于批判,批判现实,批判传统,批判自我。第三,要善于质疑,敢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在质疑中追求真理。第四,要正确对待权威。要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标新立异,敢于争论,敢于向权威挑战。

既然已经成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让我们为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而努力吧!

第4篇:教师政治学习材料

一、敬业,树立师德形象

何为师德?师德即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如何敬业?

1、敬业要有诚心

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无论是上班时还是下班后;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无论是心情好还是心情坏,都会自主、自觉地意识到:我是教师,我应该担任这份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2、敬业要有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艰巨而漫长,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如果能该行,就该行吧,如果不能改变现状,那只有耐心、有恒心地潜心于研究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一个学困生,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辅导教育就能转化,他需要一年、两年的关注、辅导、教育,甚至更多!

3、敬业要有爱心

教育要根植于爱。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快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

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事业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与担心(

二、豁达,收获快乐的心灵

有这样一个有关佛家禅语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在山中身居简出的禅师,一天夜晚,他碰到一位正要行窃的小偷,一无所获的小偷慌不择路,禅师却对他说:“别急,天上的明月会给你指路的。”说完,顺手把自己脱下的外衣也递给了他。第二天,禅师在门口发现了小偷送还的外衣,感慨道:“我终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其实,对于一个污垢的心灵,最需的是一轮明月,为他指路的明月!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错误,我们做教师不妨豁达一点,不妨满怀一颗真挚的爱心,投一束亲切的目光,做一个放行的手势,让他们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温暖内心,以感悟和省悟。

曾经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我最恨老师!”后面还紧跟了3个感叹号,可想他已经把老师恨之入骨了。为什么,他说:“你知道吗?我只读了小学第四册就辍学了,只因为那年我犯下了一个不小的错误,老师和学校把我赶出了校门,从此,我再也没有进过校门。现在在外打工,没有文化找不到好工作,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我能不恨他们吗?假想一下,如果当年学校老师心胸能豁达一点,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结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学校老师是解了一时的恨,但是留给学生的是一生的痛!

我们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我们更应该有一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豁达无边的心灵,唯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才能赋予教育以震撼的力量,否则只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我们教师应该有能谅解学生点滴错误的包容之心,才能让他们收获阳光与欢笑,收获一颗快乐、懂得感恩的心!

三、学习,成就教育事业

一位教育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不重复自己、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样的教师不会停止对生活的撞击,即使他成不了一位教育家,他也会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他的生命也会更有意义。”而不重复自己,不断挑战自我,其前提就是学习。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可以说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教师从教一天,就得学习一天。那么教师该学些什么呢?

1、教师应该学习前人的教育财富。古有孔子、孟子,今有于永正、魏书生;外有马卡连柯,中有陶行知,他们都是教育先驱,教育典范。

2、教师应该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从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作为一名教师,他需要的知识并非拘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几乎无所不包的。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他们欢迎百科全书式的教师。如果教师一问三不知,学生会非常失望。因此,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历史地理生物军事艺术文学哲学医学上无所不包无所不知,教师除了该有的学历外还应该有经历有阅历,行万里路读万本书,课堂上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教师应该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时代如果与网络绝缘,那无异于新的睁眼瞎了。更何况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教学生活,谁也不会否认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课堂更生动,课堂效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向身边的人学习,向自己学习。从身边学习老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班级管理经验;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学习去对比去研究去总结去反思。也有哲人说过:“一个人他教了30年书,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而坚持写了3年的教学反思,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不一般的老师了。”在反思中认真总结教育得失,不断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就会不断的进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是快乐的,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学习型的老师,都能从学习中享受到快乐。

相关热词搜索:一生只读经典 读书只读一流的书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书只读经典”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书只读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shuxinhan/77294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