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6-01-10 16:57:3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2010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2010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0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市2010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上午会议安排的是宁夏银川一中的老师的高考复习经验介绍,下午先观摩了两堂高三复习课:7中苏军奇老师讲授的《外力作用与地貌》、11中的王贵银老师讲授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利用》,然后是听取我校教师沈永民老师讲在开封跟进培训张亚楠讲的有关内容,受益匪浅。

首先,地理高考复习应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不能回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年来初中地理一直重视不够,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到高一学生已基本淡忘,初、高中知识间形成断层。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当时机将初中地理知识渗透穿插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其次,加强图表教学,重视图文转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文科综合考试考试说明中提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这一要求。各类地图和图表,其本身就是知识载体,又是知识的综合体,

还是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训练基地。加强图表教学,一是要求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地理图象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如在这两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等值线图、统计图、区域分布图、示意图等,种类较为齐全。二是要求不断进行地理图象的取舍、转换设计训练,包括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分布图取舍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绘图技能和应变能力。平时教学中就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时空的局限来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再次,加强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由于学生长期受“分科教学,单科考试”的传统习惯影响,一开始时对综合考试不适应,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从一个学科跳跃到另一学科,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在综合考试中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单科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来,但三科一综合,成绩就差得多。这些说明了学生对跨学科综合思维不习惯,习惯于传统的一维纵深思维,而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低下,学科知识干扰明显,学科跳跃思维不适应,增大了综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综合考试的成绩。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划学科为牢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搞好本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应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重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结合

点,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教师可挑一些典型的综合题作分析,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综合的切入点,以提高对知识由横向联系渗透向纵向深度发展的网络思维能力。

最后,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综合卷中应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复习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有关专家强调,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过去是文科类高考的热门话题,今后仍然是文综高考的主旋律。

因此,在复习中要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要求学生掌握“全球性问题”的概念,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

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另外,我们还应树立学生信心,加强答题规范性。信心,是考试的隐形分数。许多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平时都具备一定的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也是能力的体现。高考既是知识能力的测试,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在两年的文综卷中,都将地理试题排在最前面,且都有一定的难度,结果造成一些考试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感到很不适应,有一棍子打晕的感觉,整场考试头脑不清晰,没能发挥出应有水平。因此,我们在平时模拟考中就应较多地对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心理原因,树立他们下一次考试的信心,这一点对部分学生来说极为迫切。

综上所述,“3+综合”考试是高考改革的大势,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能抓好基础,加强图表教学,强化综合意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考试能力,取得理想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向素质教育迈出坚实的一步,才能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二:2014地理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郑杨华)

广东省地理2014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3年9月13日广东省地理2014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在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举行,主办单位: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江门市教研室、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13年9月13日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共有2名高中地理教师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在这里要感谢以上所有单位。下面我来讲述一下关于这次研讨会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3年9月13日上午我和学校同事陈文幸来到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研讨会会场,一进门口就能感觉到这次研讨会的重要性。这次研讨会和我之前参加的地理讲座不同,这一次讲座是全省地理专家聚集一堂,共同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以及2014年高考地理的走势。首先是广东省江门地区地理老大郭老师发言,郭老师向大家介绍,接下来的会议就是两位高级地理教师谈高中地理教学和14年高考地理,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新会一中地理教师钟泽民就《2013年高考地理试题广东卷分析》,钟老师总结了广东省高考3个重要特点,1、重视图表2、紧密联系生产与生活3、突出可持续发展观念。 钟老师接下来对2013年高考地理试卷考题范围进行分析,总结了他个人对广东省2014高考地理的走向,听完钟老师的发言,使我发现经常研究高考题对地理教师的帮助非常大,今后要多研究高考题。

第二个发言的是广东省江门教育局地理教研员郭老师,郭老师非常同意钟老师的思想,多做高考题,善于总结。郭老师第二个强调的是集体备课,三个臭皮匠顶得一个诸葛亮。郭老师对2013年试题难度进行的分析,同时郭老师教会我要经常对一些地理考题有批判精神,要选适当难度题目给自己的学生做,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如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听完两位全省骨干级地理教师的发言之后,对我个人帮助非常大,个人觉得像这样的讲座参加非常有必要,可以提高我的地理教学,提高我的地理视野,再一次感谢有关单位组织这样的研讨会,同时还要感谢台山市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教研室给以我这宝贵的学习机会。以上就是我参加2014年高考地理备考学术研讨会的一些心得体会。

2013—9—15 台山一中大江实验中学 高三地理教师郑杨华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三: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3月29日—30日,市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研讨会在莒南召开,我有幸代表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参加此次会议。经过两天的紧张学习,我觉得此行获益匪浅。

第一,通过观摩三节公开课,我对二轮复习的课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三位老师一般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双边活动,体现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培养,严格控制上课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量,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消化和提高;重视知识体系的整理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注重老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我讲解相结合,复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解放了老师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五位老师精彩的主题发言让我们认识到学无止境,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三中的韩光迎的“一轮质量检测试题分析评价报告”发言让我认识到了如何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以及分析一轮质量检测试题的重要性。平邑高补的崔嵬老师让我们重新回顾了一轮复习的得与失。一中的耿顺传老师让我认识了山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和全国高考地理大纲的变化情况。沂水一中武传斌老师的发言,让我们对二轮复习有了清晰的认识,明白了今后复习的路子。尤其是沂南二中的刘振峰的发言给我解决了选修模块的复习这一萦绕心头的难题。

最后相老师的会议主题报告更是使我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解决了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为我们今后二轮复习指明了方向。

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务实、高效、智慧、经验、分享、宽松”的氛围。与会期间,教师们之间随时随地的进行着各自的经验介绍和学习。

这次活动时间紧凑,效率高,给与会老师很大的启发。活动之所以非常成功,我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这次活动准备充分,三节公开课都经过认真准备的;几个专题发言的内容充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内容详实,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对高中地理教学很有帮助。其二,会场上气氛很好,与会老师始终认真参与这次活动,显示了广大地理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其

三、市教研室和莒南教研室从多方面大力支持,是搞好活动的有力保障。

补习学校

一、 二轮复习研讨会的收获

(一)高考地理试题展望:

1. 关注素质教育新政,多了解国内外重大时政,用地理的视野来观

察、分析、思考问题,课本外的知识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和沉淀,躲在课余时间读书看报、电视新闻等。

2. 试题整体难度会比去年降低,设问会更趋整合,但会体现区分度。

3. 命题的依据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后者尤为重要,不依据那一

版本教材。

4. 创设新情景、新材料,可超越一标多本,避免猜题押题,体现公

平些。

5. 考察主干知识,兼顾基础,引领教学导向。

6. 突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空间性定位,准确性特征的描述,差异性

的比较,发展性的变化,特殊性热点或冷点。

7. 预计第26题仍以实际的或虚拟的中国地理区域有关的问题,区域

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措施,节能降耗等等。

(二)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具体要求:

1.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空间机会快乐感受归还给学生。

2. 课堂上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反思,总结和感悟。

3. 二轮材料要做到前置使用,合理删减补充。

4. 要做好学情调查,特别是针对边缘生的学情分析,以增强课堂复

习的实效性。

5. 要想方设法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

6. 学科考试不可过密,每次考试建议一节课或一小时为宜,题量要

控制,题目要精选。

7. 训练师要高度重视选择题,首先保证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同时

要注意综合题答题的规范,平时可采取让学生黑板板演,自备答题纸模拟等多种形式训练培养。

(三)二轮复习要注意的规律和原理

1. 地球运动的规律

2. 大气运动的规律

3. 水体运动的规律

4.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

5. 区位论

6. 地理事象的成因与分析

7.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有关问题

二、河东补习学校一轮成绩分析

(一) 一轮成绩分析

参加考试的人数共164人,85分以上的3人,优秀率1、38%;60分以上的122人,及格率74、4%;重点过线(77分及以上)24人,过线率14、6%;普通过线55人,过线率33、54%;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总体来看优秀率不高,最低分比最高分分差较大;及格率和普通过线率与其他科目相比较高,普通过线率排名第二。

(二)试卷分析

1.试题特点

(1)符合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图文资料丰富,引导学生关注与地理有关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的时事、新闻,体现新课改理念。

(2)题目设问紧扣图文资料,综合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设问角度新颖,覆盖面广,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

(3)能力要求方面,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审题能力,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4)设问中要求明确,如“简要分析”、“概述”、“简述”等词语。问题设计新颖,限制词语多,对规范答题、指导学生做好下一步复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5)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了主干知识的重组、迁移和灵活运用综合性强,难度适中,区分度高

(三)答题情况

平均得分65分左右,最高分87分,最低分24分,分差很大,说明区分度很高,也说明我校学生基础差别很大。

(四)暴露的问题:

1.审题能力不足,对关键字词的把握不准,审不清题意。如26题第一问要求只答一个方面,可很多学生答出了多个方面,第二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也有学生答其他方面,失分很多。再如28题第二问,题目要求举例说明,学生没有实际举例,并且答的内容太多,费时费力,得分很低。

2.对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如26题第四问,由于学生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理解不深不透,答案很多,但离题太远。

3.知识的灵活迁移运用能力不高,如27题第第三问95%的同学答不出水运的优点。

4.分析不全面,总结不到位,叙述不恰当。如28题第一问,工业污染、交通压力基本能答出来,工业用地紧张很少能总结出来,28题第三问多数学生描述为主导风向下风向,最小风频下风向等,材料中看不出最小风频,只有“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才最合适。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四:参加2014年陕西省高考地理研讨会心得和体1

参加2014年陕西省高考地理研讨会

心得和体会

高三地理组 许兴虎

2013-11-3,我有幸参加了由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所主办在西安止园饭店举行的2014年陕西省高考地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王健老师主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的感触颇丰,现作出以下汇报

一 、研讨会的内容

1、新课程2013年高考试题特点及2014年命题趋势分析。 2、研讨2014年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在复习备考中的运用,高考命题新变化与高考预测点分析。

3、研讨高三复习阶段的时间管理与教学设计。

4、高考复习备考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解析,把握考练密度和难易度、复习知识的深度、讲解的难度、习题训练的梯度。

5、基于案例的新课程高考有效复习备考策略和建议。 二、2013年文综试题剖析 1、单项选择题考点分布

2、非选择题考点分布

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教材的文字材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从地理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联系各种社会和自然热点设置情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但都必须是教材和课标的基本要求。

2、坚持“学案教学”

知识是学生学会的,能力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悟出来的。因此在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作为老师要尽量少讲,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要讲学生的疑惑点、讲教材中的难点、讲高考中的重点,而这些只有让学生看了、思考了、做了、说了,教师才能知道到底哪里是学生的难点、哪里是学生的疑惑点、哪里确实是学生需要老师讲的。

因此,在一轮复习中必须要坚持“学案教学”,这是很多地方成功的做法,毋庸置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你想讲的,别先讲,先把这些内容设计成问题或题目让学生做一做;你想说的,先别说,先把你想说的设计成问题让学生说一说,看一看学生到底存在哪些知识上的纰漏,哪些思维上的障碍,哪些做题的误区,哪些语言不规范,然后再针对性的去精讲、少讲。真正做到讲高考中的重点、讲学生的疑惑点、讲复习中的难点。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始终在台上,就是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展示学生的知识,展示学生的能力,根据学生思维的障碍,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指导,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

课堂讲究民主,让学生经常在课堂上讲课,他们的思维经常启发教师,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会不会无所谓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考、会学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正所谓,老师会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会。 (二)地理一轮复习模式

本阶段以单元复习为主,一般有下列步骤

1、看:看教材、看原来的听课笔记、看学案。看学案是重点,学科组在编写学案时要有课标要求、目标导航,要有规律的总结以及概括整合,要有疑难点拨(结合以往经验)。学案中涉及的填空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2、讲:主要是讲学案。重点是讲规律、讲方法、讲疑难、讲网络。

3、记: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

4、练:训练题必须精选,这是规定复习方向的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组的认识水平。

5、评:要评知识、评规律、评方法,评重点、评难点,评知识再生点、思维障碍点。要先从错误率最高的试题讲评、从最有价值的题目讲评(如先从II卷讲评)。

6、思: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完成认识的升华。

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宜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自然地理一般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

2、人文地理的复习教师要善于引入实际案例进行复习。引导学生将复习中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体验对知识的运用

3、区域地理的复习,则要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关键是设置好问题,适当结合热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4、选修模块要突出重点,不在琐碎的知识上下工夫,在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等方面有所侧重,强化教学与训练。

本阶段课本内容的复习要做到考纲具体化、内容考点化、考点题目化、题目典型化、答案规范化。用精心设计的各种类型的问题覆盖课本内容,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运用课本知识。

三、以问题为核心,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问题目标教学,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方向。对教材内容归纳处理,结合各种资料,总结后整理成学习卡的方式下发,并对学生严格要求,落实好基本知识。课堂上要及时加以检查提问巩固,然后引领学生注重运用。对于所做的主观题目必需落实到纸面上,并加大检查力度,杜绝只在选择题上打对号,主观性题目只看答案不动手的坏习惯。每次训练都要以笔答的要求为训练标准,要求语言精炼、要点全面、条理清晰,做到回答问题段落化、层次化、要点化、序号化,坚决杜绝念书回答和死背书回答,答题思路要清晰,逻辑要严密,语言要准确,保证课堂提问按高考实战的要求,把对学生的规范化要求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五:2014高考地理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4年高考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李洪锋

我有幸于2014年3月28-30日在兰州兰州大学附属中学参加了2014年高考数学备考研讨会。聆听了来自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老师、兰州外国语学校鱼建英老师的讲座,收益匪浅。

在上午的讲座中,张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备考辅导:

1、 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测试的相关变化

2、 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下午的报告,兰州外国语学校鱼建英老师结合去年高考数据统计情况重点交流了今后的复习策略。

在张老师所讲第一点中,使我认识到要迎接高考,首先要明确高考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备考的效率,不做无用功。其次是认识到了解高考分值分布。通过张老师将近3个小时的报告,使我有了一些高三地理在复习的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地理高考复习应立足地理本学科教学,注重打好“双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初、高中地理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不能回避。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多年来初中地理一直重视不够,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普遍较差,到高一学生已基本淡忘,初、高中知识间形成断层。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适当时机将初中地理知识渗透穿插到高中地理教学中。

其次,加强图表教学,重视图文转换,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文科综合考试的考试说明中提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社会科学的交流媒体大量地使用了图表和数据。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说明问题,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这一要求。各类地图和图表,其本身就是知识载体,又是知识的综合体,还是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训练基地。加强图表教学,一是要求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多种地理图象的阅读和分析方法。如在这两年的高考中就出现了等值线图、统计图、区域分布图、示意图等,种类较为齐全。二是要求不断进行地理图象的取舍、转换设计训练,包括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分布图取舍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绘图技能和应变能力。平时教

学中就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时空的局限来观察、认识与分析地理事物,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再次,加强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由于学生长期受“分科教学,单科考试”的传统习惯影响,一开始时对综合考试不适应,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从一个学科跳跃到另一学科,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在综合考试中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单科考试中能考出好成绩来,但三科一综合,成绩就差得多。这些说明了学生对跨学科综合思维不习惯,习惯于传统的一维纵深思维,而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低下,学科知识干扰明显,学科跳跃思维不适应,增大了综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综合考试的成绩。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改变划学科为牢的传统教育观念,在搞好本学科内综合的基础上,应淡化学科专业知识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重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结合点,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教师可挑一些典型的综合题作分析,指导学生善于捕捉综合的切入点,以提高对知识由横向联系渗透向纵向深度发展的网络思维能力。

最后,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综合卷中应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在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去审视、分析、评判他们熟悉的地理事实、地理环境和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在复习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要提供事实材料或背景,指导学生获得信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思维对事件作出评判。有关专家强调,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过去是文科类高考的热门话题,今后仍然是文综高考的主旋律。

因此,在复习中要十分关注社会热点和国际焦点问题,例如资源、能源、人口、粮食、环境是全球人们最关心的五大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成了一项全球性的全民战略。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必须对人类当前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给予相当的关注,要求学生掌握“全球性问题”的概念,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可行性途径,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另外,我们还应树立学生信心,加强答题规范性。信心,是考试的隐形分数。许多考试成绩好的同学平时都具备一定的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说,自信也是能力的体现。高考既是知识能力的测试,又是心理素质的考验,考生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平时模拟考中就应较多地对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信心教育,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心理原因,树立他们下一次考试的信心,这一点对部分学生来说极为迫切。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复习中能抓好基础,加强图表教学,强化综合意识,关注社会热点焦点,把握命题的指导思想,研究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同时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考试能力,取得理想成绩。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六:高考研讨心得体会

参加“庆阳市高考备考语文研讨会”学习心得

王 天 辉

2013.12.18 12月14日上午,“庆阳市高考备考语文研讨会”在庆阳四中举行.来自庆阳市高中学校的200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学高级教师,西北师大附中副校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甘肃省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兰州市第三届“教学新秀”, 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省级骨干教师,省“园丁奖”获得者王文槐老师给我们作了题为“教育创造美好未来, 教育成就幸福人生”的专题讲座。我校王小红副校长,栗继锋老师、李守信老师和我一行四人参加了会议和研讨。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不仅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而且使我对高考复习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本次研讨会以专家报告、自由交流等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规格高、方向明、内容实、气氛好。

本次研讨会由市教研室主任李兴义主持,王文槐专家作专题报告。他通过解析褚时健的生平、经历、事迹、精神,通过解析“可怕的哈弗,可敬的哈弗”,通过讲解西北师大附中的成长史,让在座的老师坚定了为人师表的信念,懂得了教师职业的重要。在此基础上,他直击2014年高考。他具体分析了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并就2014年高考语文命题趋势展开了演讲。其观点高屋建瓴,紧扣高考,视野开阔,理论与实例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对2014甘肃高考语文

复习进行指点迷津,给笔者和其他与会老师以很大的启发和收获。

王文槐专家指出,2014甘肃高考语文试卷最大的特点是稳定,《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值得复习者、执教者、命题者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的思想武器,必须做到认真解读,透彻挖掘,我们把常规武器发挥到极致它就是我们的核武器,说它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核武器”一点也不夸张。它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必须明确的是,不仅我们执教者要重视它,而且也要让我们的学生重视它。我们要一起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高考语文复习的最终目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既是对高考命题的制约,又是对广大师生公布的最可信的、透明度最高的命题“信息”。尤其是《考试说明》,它规定了高考的性质、能力要求、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它的“题型示例”可以让考生准确把握测试内容、能力层次要求及题型。准确抓住《考试说明》的前后变化,特别是去年和今年的变化,从中可摸索出命题趋向,《考试说明》把语文能力分为ABCDEF六个层级,并给每项考试内容都注明了能力层级,在复习时,我们指导学生首先将这六个能力层级的要求和后面附录的考试内容一一对号,梳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花一点时间,了解有关《考试说明》的内容,使大家明确我们复习语文该做什么,该复习到什么程度。只有师生目标明确了,心中又数了,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备考工作中去。

王文槐专家在研讨会中还就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评改过程中的情况作了讲评,他虽然说法婉转含蓄,但还是让笔者明白了2014甘肃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大体走向及对策,根据笔者的领会,我整理了以下七点内容。

一、语音、词语、病句辨析三者并重,其中今年语音题重点考查的不会是难读、难认、冷僻的字词,主要的设题陷阱在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的字词上,复习时要注重字词的形体、读音、含义。复习词语、病

句时要求学生把做过的题目归类,寻找出错因(划分错误类型)。

二、语言文字运用题中,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及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命题指向来回答,试题往往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三、文言文阅读,以浅易文言文复习为主,2011年高考文言文命题趋势重在对考生传记性、记叙性文章方面的考查,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时有三点需注意:1、翻译要符合题意,联系上下文去理解;2、翻译时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实词),不要出现意译;3、需注意文句中的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现象。

四、古诗鉴赏,重在考查唐诗宋词,考试材料的选择会有所限制,一般不会考查背景复杂的诗词,丢开诗词背景仍有考头的材料是命题的首选,学生对诗词的复习要能够达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1、诗词讲了什么(思想内容),2、表达了何种感情,并思考出是如何表达的。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精讲,需多拓展,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理解、多感受。

五、名句名篇的默写,内容为高中14篇,初中25篇,以及课外名句。所占分值分别为4分、2分、2分,学生复习时需要主抓课内名句,不写错字、别字,不出现词序颠倒的现象。

六、现代文阅读中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或论述类文本阅读。近几年来,江苏省文学类文本阅读出现散文的次数多于小说的次数,小说和散文二者地位并重。目前考生在答题时想当然式的回

答现象比较严重,没有结合文本思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指向非常明显,考生需审清题目、理清思路后再作针对性的回答。

七、作文的命题,今年出现“提示语+命题”模式的可能性仍然较大,题目的特点仍然是开放性和限制性的结合,阅读基础对考生的作文表达相当重要,平时的作文复习中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要求异、求新。另外,文体意识要加强。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七: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3-9-27 21:33:44 阅读:

3月11日,在石嘴山三中召开了二年一度的宁夏地理学会年会,同时也进行了全区高考研讨会。我应教研室之邀做了现场观摩课,得到了同行们的好评。参加这次研讨会有点感触与大家分享,也有一些疑惑希望能与大家讨论:

1. 观念的转变是步首要的,新的观念需要不断地强化

新课程虽然已经实施了8年,我们的教学中传统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也在不断地博弈,虽然我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新的观念还是需要不断地强化,例如这次的高考研讨会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咱们学校的潘雄武老师,六盘山中学的党喜奎老师在试题交流中对高考题深入地分析、类比,还有柴兴国老师对试题的总结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逐步推进,高考已经完全由知识考核转变到能力的考核了。

2. 从观念到行动是一大步,这一步是关键,也是艰难

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形式常常习惯性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都明白高考主要考查的是能力,能力是要给学生创设情境、预留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但在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时间是很难掌控的,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例如,这次观摩课上,我预设的练习就没有做完。因为课堂练习中的一道高考真题耽误了时间:这道题的图文信息是学生很熟悉的“罗布泊干涸成因”,学生们虽然出现了两种相反观点,却都是答非所问,因为大家一看见熟悉的题材,根本不审题,顺势下了结论。这都是“定势思维”惹的祸。我又提示学生读了两遍题干,终于有一部分同学悟出了题目问的是什么,这才把大家引领到了题目的设问上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溱完整了答案,我刚点评完答案,下课铃响了。我本想让学生反思一下,为什么第一次会答非所问?再回顾一下后来又是如何回到题目的设问上来的,再总结以后如何避免走弯路。另外还精选了一道例题也没有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讲成。课没上完整虽然很遗憾,但这个亲自体验的思维过程比我们千叮咛万嘱咐更能让学生明白审题的重要性。

如果每节课都这么上,学生一定会受益良多。但我们的教学进度可能会参差不齐,会影响考次

试出题、教学内容可能也完不成。如何在让学生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是需要我们大家

集思广议找出两全其美的策略的。

3. 教无定法,高效是本

新课程有考核标准,但没有教学模式。各地,各校,各班的学生都不同,每个老师的个性也不同,就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只要能够让课堂40分钟起到充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能力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例如毛忠义老师利用新闻创编试题的办法,我很欣赏,,首先,这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提起了学生的兴趣,才会有主动地去学习、探究。同时也很钦佩,创编试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集、筛选新闻,也得有很深的驾驭能力,这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的;毛老师的辛勤劳动成果如果能够和大家有偿分享,岂不是双赢?

4. 依靠团队的力量成长

刚接到通知时,我想得很简单:以前有节备好的公开课,拿出来一讲就OK了。

好在教研室蔡老师说先试讲一下,上周二借张雯老师的班试讲了一下。当我把题目展现给学生后,看到学生没有反应,就十分着急地给学生分析解答,结果一节课上得满满当当,但死气沉沉。经大家评议:这节课上得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也不适合高三二轮复习。蔡老师说:“你这堂课可是要引领全区老师二轮复习的方法和理念的”。

我重新定位了这节课,集中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例如,蔡老师建议题量减掉一半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张雯老师提醒非地带性也要提到;潘老师提出用“消融量与积雪量”解释“雪线”等;经过一遍遍修改,于周四又借白筱宁老师的班试讲,宋老师专门调了课来听课,许霞老师主动来听课,他们中肯地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周五,马建华老师亲自驾车一起前往,一路上,还帮我调整情绪,放松心情;甚至在上课前一小时李红侠老师还牺牲了午休时间,听我讲完这节课的思路后,提示我在学生讨论分析的时候要给予指导;潘雄武老师在会场给我提供的激光笔把我从电脑桌前“解放”了出来,使我能不必受操作幻灯片的限制自由地走入学生中间;还有余德忠老师屡次帮我调试设备……..没有这些可爱的“战友们”,怎能有这堂顺畅的观摩课?我衷心地谢谢我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八: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参加全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学习体会

第一中学高三地理教师全员参加了在莒南县举行的“临沂市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研讨会”,探讨了新形势下的高三二轮、三轮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听取三节公开课、讨论三节公开课和下步复习思路;听取小组代表发言、会议主题发言;相老师的二、三轮复习指导意见和要求以及与高考备考相关的重要问题。

通过听取三位教师举行了公开课,进一步明确了二轮复习课的复习模式,二轮复习课要认真研究了考点、考情,做了精细的准备,课堂上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认真研究考点考情的基础上进行了审题、读图和答题方法、技巧、规范化的点拨训练。与其他县区相互交流了各个学校下段复习思路。更加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临沂三中韩光迎老师对一轮考试检测试题分析,又从试题考查的内容、要点,试题特点,学生答卷情况等方面对一轮试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便更好指导教学。听了相炜老师对一轮质量检查考试进行分析及济南高考备考研讨会信息,并提出了二、三轮复习指导意见和要求,收获甚多,相老师从

二、三轮复习的思路、复习中师生的任务、文综命题前瞻、学案的使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等方面作了分析报告,对我们高三后期教学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轮会议回来后及时向学校领导及年级主任做了认真回报,领导肯定了我们地理研讨会比其他学科的教研会更具有时效性和指导性,并要求我们认真反思和深刻领会研讨会的精神实质。为此我们拿出一个专门的集体教研时间,结合会议材料认真学习研讨会的精神,一起学习二、三轮复习指导意见和要求,就此问题对新带高三的地理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重点研究二轮专题复习的方法和方向。对相老师提出的高考备考要求和相关信息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结合会议精神和我们的微调了制定的二轮复习计划。

1、周密制定二轮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进度。既有总计划又有周计划,将计划细化到每节课,张贴到每一个教室。

2、认真学习和领会考纲,扎实开展考纲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提高二轮复习效果。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备课根据考纲要求,认真进行备考的二轮复习。复习中以市编资料为线索,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为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每周进行一次文综训练,加强练习的批阅和评讲,提高学生审题、答题

能力。

4、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组活动中,认真研究2010年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经常性的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5、精选习题,精讲多练。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配合章节和阶段性复习,应该课课有练习,章章有测试,做到全收全改,注重讲评,较好地将复习与练习结合起来。

6、做好尖子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根据年级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

7、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强调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综合能力测试命题原则是学科内综合。因此,在整个备考过程中,都要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把学科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和体系有进一步的深刻理解,灵活应用。

总之,我们将充分了解考情学情,确保高质量地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科学备考、激情备考、和谐备考。思想上不能放松,要克服悲观论、定性论。努力做到计划科学、策略灵活、落实到位、规范有序。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九:2015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5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5年3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长沙市2015年高考地理复习研讨会,聆听了来自哈尔滨十三中学徐薇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徐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辅导:

一、分析2015年考试说明和2014年湖南高考真题,推断2015年命题趋势

二、2015届迎考策略

2014年及近几年高考地理难度不大,比较稳定,推测2015年的高考地理也不会太难,但也不会太容易。2014年考到了地球运动当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这个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好几年没直接考到过,2014年又重新考到这个知识点,在2015年的备考中,不能忽视。对学生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气候、河流这两个知识点没直接考到,但是间接的出现在答案当中,所以在以后的备考当中,应该重视。

对于2015年的高考复习,一轮复习应该注重基础,依据《考试说明》对考点逐一过关。二轮复习是以专题复习为主的复习形式。二轮复习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积极,随时调整。避免重复进行知识的复习。教师应该少讲精讲,注重专题领域,搭建框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内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也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

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等。这些内容分属于教材的不同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要求学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

人文地理的知识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在复习方法和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及区位因素(农业思维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通过对八要素的分析,弄清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通过典型案例,关注热点区域和热点事物。比如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南水北调中线开始向北京调水,乌克兰危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北京雾霾,APEC会议,单独两孩,重大工程建设等热点问题。

三轮复习时间短,头绪多,需要周密安排,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做回归教材的工作,寻找教材的闪光点,挖掘教材的空白点,重敲教材的关键点。2、印发资料,语言规范到位。注重答题模式和答题角度的梳理。培养审题技巧,训练答题规范。规范的不仅仅是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路方法;规范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高考前的最后冲刺期间,应该少做新题,多看旧题;认真看书,梳理体系。整理错题,错题重做。最后几天应该调整好心态,以良好的心态

迎接高考。

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篇十:高考政治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政治研讨会心得体会

韩小静

2012年10月20--21日,我校高三全体教师去兰州参加2013年高考政治研讨会暨新课程高考命题分析培训会,其中我们政治学科共三人,10月21日上午在宁卧庄小学听取了宁夏教研室教研员武琪的报告,10月21日下午听了兰州五十三中邵怀的报告。兰州一行使我受益匪浅,开阔了自己的复习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对2013年甘肃省的新课程高考命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真是不虚此行。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1、依纲据本,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考试的法律性文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对它们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和“考查的知识范围”要特别重视,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还要关注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通过示例掌握高考试题是怎样考查能力的。。教材是复习的主要依据,根据《考试说明》的规定,扎扎实实地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妥善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归宿,在复习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2、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出题方向,可以看出高考越来越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考察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的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但是其难度和深度并不太大。进一步说,即使要解决有难度的问题,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扩展知识才能行得通。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政治复习必须让学生在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些具体知识的要点、重点串联起来,做到系统化掌握。这一环节的突破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因为把握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深化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而只有把这些知识合理地有序地存放起来,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在解答问题时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运用的原理和知识。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不断地整合这些知识,自己首先把这些知识有条理、成系统地掌握。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真正领会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练,使

用政治术语要规范。就建构完整、准确的知识体系而言,在复习中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狠抓基础的落实,把注意的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知识点复习的要求:一要准。准确理解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及其规定性;更为重要的是把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知识点放在整体结构中去把握。二要全。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试范围,全面掌握,不能挑挑拣拣,不要留下知识“死角”,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点的掌握,而要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与其他知识是怎样的关系;心中要有主干知识,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三要活。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转换,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分析、认识一些具体问题。

3、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强化学科能力。

学科能力是考试难度的一个尺度,政治学科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加以培养、训练和巩固。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重视进入高三以来的每一次考试,特别是各地的模拟试题,凡是做过的都要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做错的题目。错题所涉及的考点暴露了学生复习的盲区,抓住这些错题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复习中要收集错误、积累错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确保不再重犯错误。复习中学生还要学会选题、学会改题、学会编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4、关注热点,重视理论的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考查考生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增强责任感。高考政治命题有很强的时政性,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学生在领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经常关心党和国家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意义。

5、调整好心态,提高应试心理水平。

人在良好的健康心理状态下,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其身心潜在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要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心理上的偏差,消除焦虑、紧张等心理失常状态。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情况,

越是考题简单,有些学生越会掉以轻心,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反而失去了考题难度偏低这一优势。只有那些心理素质好,细心、有耐心、基础扎实的同学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6、抓住中档题,提高学习信心,提高得分率。

政治学科考试中档题约占60%,也就是有90分这样的题目,这类试题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能力层次一般,对于经过系统复习的考生来说,应该是不能出现问题的。这就要求考生要根据《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一个一个落实,形成网络,要有足够的实间看书,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掌握解题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7.技巧培训和综合训练

技巧培训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的环节。近几年来,政治试题高考基本理念变化很大,但是,题型基本稳定。可以归纳基本题型答题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技巧。如审题技巧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题眼,审答案,通过朗读材料,读出试题答案等。又如五子法(戴帽子——切入语非常重要,点题,观点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采点子——术语到位;扣料子——扣住题眼,引用材料。挖坑子——多角度思考),八字法(理论、实际,正面、反面),扒皮法(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等等都是值得试用的方法。

必要的训练是提高复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对基础知识、重点热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培训,然后,集中进行模拟训练,巩固和提高复习效果,做到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训练分成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政治学科在学科间综合学习和训练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及时、准确地把通过政治学科所感悟和研读出的重大时事问题展示和分析给地理与历史学科,让学生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去把握重大时事问题,做到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有机的给合。

以上便是我此次参加兰州高考备考研讨会即新课程高考命题分析培训会的新的体会,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尽己所能,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中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高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地理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xdth/12122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