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

2016-01-25 09:20:5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一《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一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 录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1

二 XX矿区控制网设计任务通知书………………..............................................1

三 测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已有测绘成果资料.....................................................2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2.交通状况

3.气候情况

4.居民及居民点

(二)已有测绘成果资料

1.三角网成果及其精度

2.高程网成果及其精度

3.地形图资料

四 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算数据的配置和处理…..........3

五 水平控制网布设案…………………………………............................................4 1 . 方案一(测角网)

2 . 方案二(边角网)

3 . 方案对比

4 . 精度统计表

六 三角高程网布设方案…………………………………..................................….15

七 技术依据及作业方法..…………………………………....................................18 1 . 技术依据

2 . 站标、中心标石,水准标石的类型和规格

3.仪器选择及检验要求

4.观测方法及限差

5.概算内容及平差方法

八 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19

九 需用的主要装备、仪器、材料及经费预算……………............................19

十 上交资料清单……………………………................…….......................….……20

附录:测区网形设计………………....................…...............................................21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控制网技术设计。控制网技术设计是在学完《大地测量学》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实践和应用。在课程设计中,每个同学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使课程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应用系统的控制测量知识,对工程技术实际作出推理、判断和决策,分析和解决控制网布设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

1.总结和检验《控制测量》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布设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技术设计的方法。

2.将《控制测量》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与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经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逻辑组合,而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技术性文件。设计者通过对自然语言一文字和人工语言一图像、表格、公式等各种书面符号的综合应用,可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本大纲之规定。设汁的四个阶段:编制技术任务书、设计构思、绘制工作图、编制工程设计说明书,不可偏颇。

2.全部设计的论点(论断)应该正确、深刻,明确表示设计人所提出的主张、意见和看法。论据力求做到真实、典型、充分,新颖,论据和论点应有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要求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规则。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及至行款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自我训练。

在文字语言中力求做到:精确(确切无误),简约(语意精粹,容量较大)、清晰(体现鲜明的逻辑性、条理性、确定性)、平实(质朴无华、庄重严谨)。图形语言(表,图等)要能说明问题,易于理解,简洁清晰,安排得当,并且不与文字相重复。

二、XX矿区控制网设计任务通知书

X X测绘队:

XX区位于XX省X X煤田东北域,煤藏总量为X X亿吨。本矿区已列入国家经济建设计划,准备进行重点开发。根据建设规划,首先需分别施测64km2 l:2000地形图。该地区已有1:25000地形图,测图区四个角点坐标为:(3500000.000,20576000.000)、(3508000.000,20576000.000)、(3508000.000,20584000)、(3500000.000,20584000.000)。

为满足矿山设计、建井、生产三阶段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井巷贯通以及工业场地施工测量的需要,应在全矿区建立统一的具有足够精度密度的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此次控制测量的任务在于建立XX矿区四等控制网,作为矿区首级平面控制;要求你队在任务通知书下达后二个月内完成技术设计和准备工作,一年内完成建网任务。

X X省煤炭管理局X X XX年X月XX日

三、测区自然地理条件及已有测绘成果资料

(一)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7050.5'、北纬31039'。测区地面高程为+20m~+356m。位于X X省X X县境内,属中部丘陵地带,测区多为山地,其部分为平原。

2.交通状况

测区山地内有山间公路通过,交通较不方便,村间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比较方便。

3.气候情况

测区地处华东近海地区,气候宜人。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040mm,雨量集中于6、7、8三个月内。全年平均气温+15℃,夏季气温较高,一般为300C左右,冬季有雪,但不寒冷,最低温度为-5℃,冻土线深度约为0.1m。全年平均风力为2~3级,夏季略受台风影响。宜于野外作业时间为3—11月份,年平均作业时间利用率为21天/月。

4.居民及居民点

测区内人多地少,人口稀少,多为汉族,少数为回族。测量作业所需人力,物力、材料及食宿均可就地解决。

(二)已有测绘成果资料

1.三角网成果及其精度

测区内及附近有国家X X二等网中的二等点三个:大尖山,茗苔山,青苔山。系1999年由X X测绘队施测。作业所依据的细则为《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1958年)。该二等网的主要情况如下:

(1)三角形平均边长为12km。

(2)最小求距角380。

(3)三角形最大闭合差+2.82",闭合差正负号的分布符合偶然误差的特性。

(4)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为±0.82",平差后为±0.91"。

(5)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70000。

(6)仪器检验项目符合规范要求,归心元素的测定正确,观测成果的取舍合理。

(7)造标埋石质量良好。经现场踏勘,大尖山、殷家山、青苔山三点觇标及标石保存完好。

(8)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六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70。

2.高程网成果及其精度

国家彭集Ⅱ等水准路线由西向东横穿测区北部。根据二等水准路线略图,本测区内及附近应有三个二等水准点,但依点之记只找到其中两个:Ⅱ—2,Ⅱ—4,且标石保存完好。

该二等水准路线系国家测绘队XX大地测量队于1999年施测。施测精度及埋石质量均符合现行规范要求。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3.地形图资料

1989年XX航测队曾航测本地区1:25000地形图,成图质量良好,可供技术设计图上选点之用。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及处理方法的论证,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1)、平面坐标系统的选择

我国现行三种坐标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其中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参数选择合理、数值准确,是对全国天文大地网施行整体平差建立起来的、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最为密合的一种坐标系统。但是,考虑到本地区50年来的测绘历史和现状,为有利于已有测绘成果互为利用、有利于新测绘资料被更多单位和部门接受,又尽可能保持1980年坐标系的严密性,此次矿区平面控制测量设计时,建议采用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

(2)、投影面和投影带引起的长度变形分析

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选择的投影面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面,它与大地水准面的相关位置是1982年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所确定的;而投影带则依然选用了高斯投影6°分带和3°分带的传统方法。

上述国家统一的投影面和投影带所引起的长度变形是否适合本矿区的需用,应该作进一步分析。

为此,根据已知的测区中心位置按公式

BNlycos″″=ρ

分别计算出测区中心在高斯投影6°带和3°带内的横坐标概值y(准确至3位有效数字即可)。再由计算的y值和测区平均高程分别计算6°带和3°带的长度综合变形,并以

400001≤sδ

为原则确定适宜的投影面或投影带。当6°带或3°带所引起的长度变形超过上列容许值时,应选择以“抵偿面”作投影面的局部坐标系。此时按

2785yH=

确定出抵偿面高程面,并画图示意之。

(3)、起始数据的确定

抵偿面位置确定后,选择其中一个国家大地点(例如青苔山二等三角点)作为测区的“原点”,保持它在3°带的国家统一坐标值(x0,y0)不变,而将其它国家大地点(大尖山、殷家山)的已知坐标(x,y)换算到局部坐标系中去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三个国家大地点坐标作为布设新封矿区平面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此外,本测区已有三个国家二等水准点,其高程数值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可直接作为布设矿区高程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五、水平控制网布设方案

1.方案1(测角网)

以青苔山(B)、水泥厂东北(C)、距峰山(D)、茗台山(A)四个控制点为起算点,在该地区布设边长约为3.8km的四等控制网,利用2.5″的经纬仪进行测量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测图及日常工测测量对控制点的需要。该方案的布网图见下图, 精度情况如下: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二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地测量学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级学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学 期

河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2014年1月

目录

一.任务概述 ..................................... 3

1.1任务目的

1.2任务要求..................................................... 3

1.3任务范围..................................................... 3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 3

2.1地理条件..................................................... 3

2.2气象情况..................................................... 3

2.3降水量....................................................... 3

2.4交通状况..................................................... 4

2.5居民分布及人文............................................... 4

2.5测区地形及工作难易程度....................................... 4

三.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及利用情况 ............... 4

3.1对其它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 4

3.2平 面 坐 标 系 统............................................ 4

四.设计的实施方案 ............................... 4

4.1布网原则:................................................... 4

4.2布网依据的原则............................................... 6

4.3控制点位的选定要求........................................... 7

4.4控制点标石规格及埋设结构图................................... 7

五.控制网精度估算过程 ........................... 7

六.现标及标石规格、材料和埋设方法 .............. 10

七.实地踏勘 .................................... 11

7.1仪器的选择.................................................. 11

7.2水平角观测.................................................. 11

7.3距离测量:.................................................. 12

八.上 交 资 料 清 单 ........................... 13

九.精度评定 ..................................... 14

附页: .......................................... 16

一.任务概述

1.1任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大地测量学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为了让11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本学期学习的大地测量学熟练掌握,特设校外四等控制网布设为课设任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熟悉控制测量技术设计的有关规定,了解控制测量技术 设计的基本内容, 初步学会四等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的编制, 使我们对控制测量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1.2任务要求

(1)范围:在所提供的场地范围内,进行水准及高程网的布设。

(2)遵照国家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进行四等水准网和高程网的布设。

(3)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三角测量法,精度达到四等。

1.3任务范围

在沿校园四周的街道内,根据已知的两个控制点,进行水准,导线测量。

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1地理条件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

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郑州最高点位于登封市的少室山,连天峰海拔约1512.4米;最低点位于中牟县韩寺镇胡辛庄,海拔73米。郑州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

2.2气象情况

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42.5℃,全年无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时。郑州6/7月份干热,最高气温一般都在35℃,8月份潮湿闷热,气温也可达35℃左右,九月秋高气爽。冬季干冷,春季多风沙天气,属于典型的大陆型季风气候。

2.3降水量

郑州市年平均降水量627.2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75.5毫米,年最小

降水量266.8毫米。

2.4交通状况

周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2.5居民分布及人文

由于近年农村人口较少, 但农村地比较多, 比较荒凉。由于测区处于汉民族, 所以这里的居民有汉民族的优秀品质所以办事、处事、处人很豪爽、很大气。 整个测区内几乎全是汉族人,对于测量工作的开展很方便。

2.6测区地形及工作难易程度

由于测区地处平原,道路平坦,,因此对于整体选点,布点及建造觇标等相对简单。从整个工作角度来看,测区进行测绘工作的难度不大。

三.测区已有测绘成果资料及利用状况

3.1对其它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

实地考察了其它已知点的保存情况及对精度的要求,同时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结合具体对点的要求后,现选取以下点,现列表如下:

3.2平 面 坐 标 系 统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及论证,我们决定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国家 大地坐标系。在图上设计时我们则暂时 取图纸的西南角为坐标原点,定出测区内 2 个二等控制点的坐标,并以此为依据 进行水准控制网的设计,及精度估计。待对该测区进行实测和进行工程建 设时,只需确定原点在国家 80 西安坐标系中坐标,即可延展出所需点坐标。

四.设计的实施方案

4.1布网原则

在地形图上,以已知的两个三角点为基准点,直接布设全面四等三角网,并且布设网的控制点尽量利用已有成果点。

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具体地说,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角 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 25°。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适当考虑发展;当与国家坐标系统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加密的控制网,可采用插网、线形网一、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内或插点等形式。各等级的插点宜采用坚强图形布设。当受条件限制时,单插点对于三等点应有不少于 6 个内外交会方向,其中外交会方向至少应有两个交角为60°-120°;四等点应有不少于 5个内外交会方向,当图形欠佳时,其中至少应有外交会方向。双插点的交会方向数应为上述规定的 22倍,但其中不应包括两待定点间的对向观测方向。当采用边角联合交会时,多余观测数必须与上述各等级插点规定相同。一、二级小三角插点的内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 4 个或外交会方向数不应少于 3 个。

一、二级小三角的布设,可采用线形锁。线形锁的布设,宜近于直伸。狭地 布设一条线形锁时,按传距角计算的图形强度的总和值,应以对数六位取值, 不得小于 60°。

具体布设方法和步骤如下:

展绘已知点;

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

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

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

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4.2布网依据的原则

1、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三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1》

王亚亚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应用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

班级:测绘12—1

姓名:王亚亚

学号:07122825

目 录

一、 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2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3

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 ……………………………3

四、测区已有地形图…………………………………4

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5

六、导线网的建立……………………………………6

七、高程控制测量 …………………………………8

八、埋标与经费预算…………………………………11

九、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12

十、控制网相关参数与平差结果 …………………13 十一、水准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40 十二、上交资料清单 ………………………………46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 目的:

1.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工程控制网分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等。通过设计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设计的方法。

2.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和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完成技术设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技术性文件。设计者通过技术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是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2、 目的要求:

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大纲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分为几

观测方案、绘制控制网图、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2.设计的论点应该正确,明确表达设计者的主张、意见和看法。论据力求做到真实、充分、新颖。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在使用专业词语、布局、谋篇及至行款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训练。

3、 任务要求:

1.阅读领会任务通知书

2.熟悉测区地理环境及原有测绘成果等情况;对原有控制测量成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其利用程度。

3.根据任务书要求,选择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拟定起始数据的配置和处理方案。

4.根据任务书要求和测区面积,确定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和布网层次,确定作业的技术依据。

5.在地形图上进行首级平面控制网的选点设计,作出精度估算;平面控制网一般应设计两个方案,以便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优化,选出最佳方案。

6.在地形图上进行高程控制网的选线设计,确定水准网或测距三角高程网布设方案,并进行待定点高程精度估算;注意平面网点的高程联测方案。

7.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再作出加密控制网布设方案。

8.确定控制点标石规格。

10.编制经费预算表。

11.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12.绘制所设计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图(A4图纸,着墨成图)。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7°13′,北纬34°12′。测区地面高程为+30~+244m。位于XX省XX县境内,属于华东丘陵地带,南部及中部为山地。其上林木繁茂,不利通视,其余为平原,密布村庄和厂矿,建筑群遍地,影响观测。灯湖位于测区东部,湖面开阔,中有大堤。

2.交通情况

测区内有铁路支线通过,公路四通八达,村间大道可行汽车,交通方便。

3.气候情况

测区地处华东近海地区,气候宜人。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040mm,雨量集中于6、7、8三个月份。全年平均气温+15℃,夏季气温较高,一般为30℃左右,冬季有雪,但不寒冷,最低温度为-5℃,冻土线深度为0.1m。全年平均风力为2~3级,夏季略受台风影响。宜于野外作业时间为3~11月份,年平均作业时间利用率为21天/月。

4.居民及居民点

测区内地少人多,人口稠密,多为汉族,少数为回族。测量作业所需人力、物力、财料及食宿均可就地解决。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四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五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应用大地测量 课程设计

班级: 08 测绘三班 姓名:路 坤 鹏 学号: 0828090064 2011、6、28

目 录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2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2 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 ……………………………3 四、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3 五、导线网的建立……………………………………4 六、高程控制测量……………………………………6 七、埋标与经费预算…………………………………9 八、控制网相关参数与平差结果……………………9 九、上交资料清单 …………………………………10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要求

根据大地测量技术设计的要求,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四等控制网,充分体现布网的高精度和便利性,保证在所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设计任务,按设计要求将测区控制网设计精度为四级。测区周围埋设十个控制点。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如何根据一个测区的实际情况布设该区平面(GPS网)、高程控制网;掌握水准网精度估算的方法;了解布设控制网时经费预算的方法;进行技术总结。 2、任务要求

为了熟练所学大地测量有关知识,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目的。要求建立统一的具有足够精度和密度的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 (1)、范围:河南理工大学及其附近区域,进行水准及导线网的布设。

(2)、认真学习课程设计指导说明书;

(3)、根据测区环境设计GPS网、高程控制网; (4)、对坐标系统作出选择,计算出投影面的位置,对经费作出预算; (5)、画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图并提交设计说明书; (6)、水准网的精度评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案、今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等。

(7)、时间要求:一周 3、实习内容

实习具体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

1、在焦作新区,沿韩愈路-民主路-神州路-迎宾大道布设一条水准网,进行三等水准测量;

2、在焦作新区,沿迎宾大道-神州路-山阳路-韩愈路布设一条导线网,进行四等导线测量。

整个实习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规定主要是《城市测量规范》(CJJ8-9)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本次实习分为两个地点,分别沿迎宾大道向西和向东进行。水准线路由韩愈路-民主路-神州路-迎宾大道组成,该测线除迎宾大道车辆多以外,其余道路皆车辆稀少,其中神州路通过一段村庄,但是道路平整,无障碍物。导线线路由迎宾大道-神州路-山阳路-韩愈路组成,该测线除迎宾大道和山阳路

车辆多以外,其余道路皆车辆稀少,其中韩愈路通过河南理工大学南校区主干道,在学生上放学期间人员往来频繁,不便于观测。

2、气候条件: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3.5℃,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3℃,极端最低气温-19℃,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9℃,极端最高气温38.5℃,

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

1、三角网成果及其精度

本次作业所依据的细则为《工程测量规范》和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2、该二等网的主要情况 (1)三角形平均边长为1.968.km。 (2)最小求距角为51°。

(3)三角形最大闭合差为0.00″,闭合差正负号的分布符合偶然误差的特性。

(4)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所得的测角中误差为±0.00″,平差后为±0.00″。 (5)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150000。

(6)仪器检验项目符合规范要求,归心元素的测定正确,观测成果的取舍合理。

(7)造标埋石质量良好。经现场踏勘,四点砚标及标石保存良好。 (8)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六度分带。 3、已知控制点

河南理工大学内韩愈路上有两个控制点K01,K02

四、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及论证,我们决定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国家

大地坐标系,而高程系统则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图上设计时我们则暂时取图纸的西南角为坐标原点,定出测区内两个假定控制点的坐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水准及高程控制网的设计,及精度估计。待对该测区进行实测和进行工程建设时,只需确定原点在国家80西安坐标系中坐标,即可延展出所需点坐标。

五、导线网的建立

1、1选点

(1)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不宜小于1.5m (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0米以上;

(3)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4)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1、2 埋石与点之记

三角点标石应用混凝土灌制,或用相同规格的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代替 1、3 使用仪器;

拓普康GTS-225全站仪设备1套,脚架3个,反射棱镜2套,喷漆两瓶,钢钉若干。DS3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脚架1个,黑红双面尺1对。

1、4 线路布设路线图

图中:A点为河南理工大学新校区西门。红色为水准路线,黑色为导线测量路线。

2、布网依据的原则

(1)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六
《大地测量学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高斯投影工具箱

电算程序设计

学 院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10级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2年08月08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 1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 1

2.1设计要求 ........................................................................................................................... 1

2.2设计指标 ........................................................................................................................... 1

三、设计内容 ................................................................................................................................. 1

3.1高斯投影坐标解算(电算)结构设计 ......................................................................... 1

3.2高斯投影坐标解算正算逻辑代码 ................................................................................. 2

3.3高斯投影坐标解算反算逻辑代码 ................................................................................. 2

3.4高斯投影坐标解算换带逻辑代码 ................................................................................. 4

3.5电算程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6

四、设计改进建议 ......................................................................................................................... 7

五、总结及心得感想 .................................................................................................................... 7

六、主要参考文献 ......................................................................................................................... 7

一、设计目的

1. 进一步熟练掌握大地测量学基础这门课程中的重点知识

2. 深入对高斯投影坐标解算过程及思路的理解

3. 加强对VB.Net可视化界面程序设计的操作及演练

4. 锻炼运用计算机汇编语言解决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2.1设计要求

1. 通过运用VB.Net语言编写高斯投影坐标解算(正反解算)的电算程序

2. 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对程序代码进行优化和改进,使其精确、高效

3. 构建良好的程序人机交互界面,使电算程序方便于他人的使用

2.2设计指标

1. 设计程序能够精确、高效地对高斯投影坐标进行解算(正反解算)

2. 电算程序代码用语规范、构架稳定、不易出错,对系统的兼容性良好

3. 程序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大方美观且易于使用

三、设计内容

3.1高斯投影坐标解算(电算)结构设计

3.2高斯投影坐标解算正算逻辑代码

'高斯投影正向解算步骤

'①定义常量并赋值

Dim Pi, PitP As Double

Pi = 3.141592653589

PitP = 180 / Pi * 3600

'②定义变量并赋值

Dim B, L, L0O As Double

B = (TextBoxBD.Text * 3600 + TextBoxBS.Text * 60 + TextBoxBP.Text * 1) / 3600 * Pi / 180 L = (TextBoxLD.Text * 3600 + TextBoxLS.Text * 60 + TextBoxLP.Text * 1) / 3600 * Pi / 180 L0O = TextBoxL0O.Text

Dim BtP, LtP, L0OtP As Double

BtP = TextBoxBD.Text * 3600 + TextBoxBS.Text * 60 + TextBoxBP.Text * 1

LtP = TextBoxLD.Text * 3600 + TextBoxLS.Text * 60 + TextBoxLP.Text * 1

L0OtP = TextBoxL0O.Text * 360

'③定义辅助变量并计算

Dim lt, N, a0, a4, a6, a3, a5 As Double

lt = (LtP - L0OtP) / PitP

N = 6399698.902 - (21562.267 - (108.973 - 0.612 * (Cos(B)) ^ 2) * (Cos(B)) ^ 2) * (Cos(B)) ^ 2

a0 = 32140.404 - (135.3302 - (0.7092 - 0.004 * (Cos(B)) ^ 2) * (Cos(B)) ^ 2) * (Cos(B)) ^ 2

a4 = (0.25 + 0.00252 * (Cos(B)) ^ 2) * (Cos(B)) ^ 2 - 0.04166

a6 = (0.166 * (Cos(B)) ^ 2 - 0.084) * (Cos(B)) ^ 2

a3 = (0.3333333 + 0.001123 * (Cos(B)) ^ 2) * (Cos(B)) ^ 2 - 0.1666667

a5 = 0.0083 - (0.1667 - (0.1968 + 0.004 * (Cos(B)) ^ 2) * (Cos(B)) ^ 2) * (Cos(B)) ^ 2 '④正向解算

Dim X, Y As Double

X = 6367558.4969 * BtP / PitP - (a0 - (0.5 + (a4 + a6 * lt ^ 2) * lt ^ 2) * lt ^ 2 * N) * Cos(B) * Sin(B)

Y = (1 + (a3 + a5 * lt ^ 2) * lt ^ 2) * lt * N * Cos(B)

'⑤输出数据

TextBoxX.Text = X

TextBoxY.Text = Y

3.3高斯投影坐标解算反算逻辑代码

'高斯投影反向解算步骤

'①定义常量并赋值

Dim Pi, PitP As Double

Pi = 3.141592653589

PitP = 180 / Pi * 3600

'②定义变量并赋值

Dim X, Y, L0O As Double

X = TextBoxX.Text

Y = TextBoxY.Text

L0O = TextBoxL0O.Text

'③定义辅助变量并计算

Dim β, βr, Bf, Bfr, Nf, Z, b2, b3, b4, b5 As Double

β = X / 6367558.4969 * PitP

βr = (X / 6367558.4969 * PitP) / 3600 * Pi / 180

Bf = β + (50221746 + (293622 + (2350 + 22 * (Cos(βr)) ^ 2) * (Cos(βr)) ^ 2) * (Cos(βr)) ^ 2) * (10) ^ (-10) * Sin(βr) * Cos(βr) * PitP

Bfr = (β + (50221746 + (293622 + (2350 + 22 * (Cos(βr)) ^ 2) * (Cos(βr)) ^ 2) * (Cos(βr)) ^ 2) * (10) ^ (-10) * Sin(βr) * Cos(βr) * PitP) / 3600 * Pi / 180

Nf = 6399698.902 - (21562.267 - (108.973 - 0.612 * (Cos(Bfr)) ^ 2) * (Cos(Bfr)) ^ 2) * (Cos(Bfr)) ^ 2

Z = Y / (Nf * Cos(Bfr))

b2 = (0.5 + 0.003369 * (Cos(Bfr)) ^ 2) * Sin(Bfr) * Cos(Bfr)

b3 = 0.333333 - (0.166667 - 0.001123 * (Cos(Bfr)) ^ 2) * (Cos(Bfr)) ^ 2

b4 = 0.25 + (0.16161 + 0.00562 * (Cos(Bfr)) ^ 2) * (Cos(Bfr)) ^ 2

b5 = 0.2 - (0.1667 - 0.0088 * (Cos(Bfr)) ^ 2) * (Cos(Bfr)) ^ 2

'④反向解算

Dim lt, B, L As Double

lt = (1 - (b3 - b5 * (Z ^ 2)) * (Z ^ 2)) * Z * PitP

B = (Bf - (1 - (b4 - 0.12 * (Z ^ 2)) * (Z ^ 2)) * (Z ^ 2) * b2 * PitP) / 3600

L = (L0O * 3600 + lt) / 3600

'⑤数值换算

Dim BD, BS, BP As Double

BD = Fix(B)

BS = Format(Fix((B - BD) * 60), "00")

BP = ((B - BD) * 60 - BS) * 60

BS = Math.Abs(BS)

BS = Format(BS, "00")

BP = Math.Abs(BP)

Dim LD, LS, LP As Double

LD = Fix(L)

LS = Format(Fix((L - LD) * 60), "00")

LP = ((L - LD) * 60 - LS) * 60

LS = Math.Abs(LS)

LS = Format(LS, "00")

LP = Math.Abs(LP)

'⑥输出数据

TextBoxBD.Text = BD

TextBoxBS.Text = BS

TextBoxBP.Text = BP

TextBoxLD.Text = LD

TextBoxLS.Text = LS

TextBoxLP.Text = LP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七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课件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八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

学 院: 矿业学院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 学 号: 120801024* 学生姓名: 武 * 指导教师: 张 *

2014年12月31日

目录

1.基本原理及思想2.白塞尔法大地主题正算步骤3.白塞尔法大地主题反算步骤4.同一平行圈弧长、子午线弧长与大地线比较大小5.程序代码6.演算示例7.参考文献16 8.心得体会9.教师评语18

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

一:基本原理

建立以椭球中心为中心,以任意长(或单位长)为半径的辅助球,按以下三个步骤计算。

第一, 按一定条件将椭球面元素投影到辅助球面上。 第二, 在球面上解算大地问题。

第三, 将求得的球面元素按投影关系换算到相应的椭球元素。

关键:确定球面元素与椭球面元素的关系,即它们间的投影关系。

二:白塞尔法解算大地主题的基本思想:

以辅助球面为基础,将椭球面三角形转换为辅助球面的相应三角形,由三角形对应元素关系,将椭球面上的大地元素按照白塞尔投影条件投影到辅助球面上,然后在球面上进行大地主题解算,最后再将球面上的计算结果换算到椭球面上。

三:在球面上进行大地主题解算

球面上的大地主题正算:

球面上的大地主题反算:

1

球面三角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四:正反算步骤

1.白塞尔法大地主题正算步骤

已知 a、e2、B1、L1、A1(A12)、S,计算B2、L2、A2(A21)。 (1)将椭球面元素投影到球面上 由B1求u1:tanu1e2tanB1 计算辅助量A0和1

A0cous1sinA1,tan1tanu1secA1 sin

计算球面长度,将S化为

cos2(1)sin2cos4(12) Ssin

2

式中系数分别为:

k27k415k6

(1) 

bAb464256

2B''k437k6''k() A48512

''''

46C''kk''

() A128128

2'2

kecosA0

2

k23k45k6

A1

464256

k2k415k6B

416512k43k6

C

128512

上式右端含有,因此需要迭代计算。第一次迭代取近似值0S,第二次计算取

0cos2(10)sin2cos4(120) Ssin

以后计算用代换0代入上式迭代计算,直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一般取

''

|-0|0.001。

(2)解算球面三角形 计算A2

cous1sinA1 taAn2

s1coscosA1sinu1sincou

计算u2

u2sinu1coscous1cosA1cos或tanu2cosA2tan(1) sin

计算

sinA1sin

tan

s1cossinu1sincosA1cou

(3)将球面元素换算到椭球面上 由u2求B2

3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九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2》

王亚亚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在卫星遥感影像图上进行控制网设计

班级:测绘12—1 姓名:王亚亚 学号:07122825

目 录

一、任务书……………………………………………2 二、测区概况简述……………………………………2 三、已有资料…………………………………………2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和处理…………………………2 五、平面控制网………………………………………3 六、水准网布设方案…………………………………15 七、水准网精度估算简要过程及结果………………16 八、上交资料清单……………………………………19

一、任务书

对选定的一幅卫星遥感影像图,面积约100-200平方千米,标定一直控制点,设计测绘地形图(1:5000)工程所需控制点,按课程设计大纲进行控制网设计。

选图设计如下:

二、测区概况简述

本测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7°,北纬34°,测区大部分处在城镇,交通发达,建筑密集,也有处于郊外的,地势较为平坦。其他自然资料和人文资料不详。

三、已有资料

图中D025,D026,D018为D级GPS控制点,其高斯平面坐标和水准高程如下表示:

(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117度)

四、坐标系统的选择和处理

D026和D027为测区的两端,根据公式相对变形<1:40000,固不需要变换坐标系统;由于地势狠难估计,Hm大致范围在40-60之间,测区中地面点的高程H和横坐标Y都满足测区所限定的范围,则不必选择独立坐标系。

五、平面控制网

1.E级GPS首级控制网网

首先对测区的地形地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根据上述对GPS网的要求选择

合适的点,除三个已知点之外,还重新选了8个点,一共是11个观测点,对已知点用0,0,0进行标记,其他点用1-9标记。采用3台GPS接收机的作业方法,分为11个时段,独立基线为21条。设计网型见下图。然后对GPS网中的独立基线进行图上测量,实际距离,然后对每条独立基线定权,设计基线向量的观测精度为:

则基线向量的观测中误差为:

a2b22(1010106D)2(mm)

D =3.52369440km

0=30.3116918mm

Matlab 计算程序:

B: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篇十
《大地测量学实习心得体会》

收获,体会,建议

(一)收获

1.进一步巩固,加深大地测量学,GPS的有关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了大地测量学,GPS所使用的仪器及观测方法,提高了控制测量实

践能力。大一实习时进行的是图根碎步测量,精度等级不高,而大范围,高

等级的大地测量对局部的测量工作起到控制作用,对测绘人员的能力要求高,

进一步培养了我的测绘实践能力。 3.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组织测绘生产的管理能力。

4.数据计算整理能力在这次实习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接触的数据都不

是通过自己实际测量得到的结果,整理时往往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这次通

过自己的实际测量练习得到的数据由于种种问题有些是超出误差允许范围的,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分析错误原因来得到新的数据。进而也对数据检核的

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数据计算整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整理

计算的时候要格外认真小心。同时,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也是可以用来避免

因为整理计算而出现结果的错误。首先在数据记录中要做到清晰、清楚,因

为我们数据的整理是在一天的工作完成后进行的,由于数据量很大,如果记

得不够清晰往往找不到数据或者分辨不清楚记录的数字。另外在记录数据的

过程中要随时检核数据是否可用,免得再最后整理时发现误差过大而耽误工

程进度。在计算数据时可以通过多种数学手段来边计算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先由一个人计算数据再由另外一个人来检核。

5.我懂得了测绘工作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

全站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超

限,必须重测,还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

或者每次误差很小,由于误差积累,使得最终结果超限。

(二)体会:

1. 加强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

动手操作能力。这次实习充分暴露出我们对课本知识掌握不牢固,比

如用测回法观测导线水平角竟然模棱两可,使用水准仪测量高差步骤

不能熟练掌握,对各种限差不能熟记。最糟糕的是不能运用平差知识

进行平差计算,这一点在课程设计更能体现出,这说明我们平时学习

眼高手低,且功利性太强,总是想知道学书本上知识有什么用,却不知只要认真,踏踏实实学习就肯定有用。我们学生应好好反思!

2.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

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

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

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

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

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 我

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

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3.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测绘工作需

要组员精诚合作,合理分配任务。

4. 应该说,没有团队就没有我们最后的工作成绩。一个团队应该有它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想,这是支撑一个团队正常工作,密切合作的基础。我们正是在这个一起努力完成好工作的目标支持下共同努力做好了每

一件工作。一个团队不可能在工作中没有分歧,发生分歧后大家都应

该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为了把工作做好的态度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

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坚决不能有任何私心。

(三) 建议

1.希望多实习些时间,三个星期太少。毕业后怎么和别的学校学生竞争。

2.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和巩固了很多知识,只是对全站仪的了解还很不够,

希望有机会能够系统学习全站仪的相关知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实习心得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xdth/17331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