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2016-03-28 10:13:5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共5篇)中国哲学史感想近来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觉得没什么大的感觉,像是读了一遍旧书。因为我以前读过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内容其实都差不多。但是,作为哲学爱好者的我,对哲学喜爱,当然也包括中国哲学了,感想还是很多,学到的东西也是不少的。从哲学史上,几乎就可以看出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了。冯友兰的这...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篇一:《中国哲学史感想》

近来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觉得没什么大的感觉,像是读了一遍旧书。因为我以前读过范寿康的《中国哲学史纲要》,内容其实都差不多。但是,作为哲学爱好者的我,对哲学喜爱,当然也包括中国哲学了,感想还是很多,学到的东西也是不少的。

从哲学史上,几乎就可以看出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历史了。冯友兰的这本书分为两篇,子学和经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括了。

子学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百家争鸣,为中国的文化奠定了基础。那是一个文化辉煌灿烂的神奇时代,哲学家辈出,他们的思想覆盖方方面面。那是一个自由的时代,哲学家们畅所欲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那是独一无二的时代,在此之后的中国再也找不出文化那么自由的时代了。春秋战国虽然是七百年的乱世,但是同样孕育了无与伦比的文化。

经学时代,就是儒释道发展融合的时代。我之前认为,儒释道数千年来,发展都不大,不可能与子学时代相提并论的。但是随着我的接触加深,自学时代人们智力水平和到明朝的时候智力水平是无法比较的,在哲学思想中就能反映出来。比如明代的王阳明,看了有关他的哲学思想后,发现,他的思想不可能用主观唯心主义一个名词概括的,那些看起来很荒谬的言论,其实是有着震撼人心的伟大的道理。

从《易》开始,到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经学,无数的文人墨士,无数光辉闪耀的智慧之潮,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文化。千百种思想,或交织或碰撞,摩擦出最最神奇耀眼的光华。

书本中提到《华严经》是佛教哲学的极致(大乘圆教)。无碍法界观,这是从认识论出发的,这是在讲形而上学,这个和辩证法感觉也差不多。不过就其论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言,我就当然觉得大乘佛教的这个无碍法界观最为厉害啦——这个就是马克思说的认识论中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了。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哲学,如今已经远远落后与西方世界了。差距是在于近代以来出现的。经历了文艺复习,启蒙运动的西方,西方哲学已经把中国哲学远远抛在了脑后。这个主要原因,我认为是在文化的政策制度上不够自由造成的。如果当今中国能有像唐代那样的文化政策,有三教并行般的大气和包容,中国这条龙怎么能不腾飞呢?

篇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摘要:冯友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对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近百年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哲学作品,成为研究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冯友兰自认为他的哲学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的思想体系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构建的,同时又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西方哲学色彩。

关键词:冯友兰 孔子 哲学观

冯友兰一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时间长达七十多年,这期间内先后完成了《中国哲学史》、“贞观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十几部书。本文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阐述一些读后的感受。

一、 冯友兰

冯友兰幼年受中国传统正规教育的启蒙,熟读过《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读过《书经》、《易经》和《左传》。此外,他还阅读过他父亲所藏的一些新书籍、新刊物,初步接触了世界的新知识。冯友兰少年时阅读过一些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书籍,并开始对逻辑学及哲学产生兴趣。冯友兰青年时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冯友兰开始创办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深造。这一时期,冯友兰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哲学、杜威实用主义与新实在论的影响。冯友兰的哲学思想虽然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与思想主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他毕生所追求的正是复

兴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

二、冯友兰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冯友兰在书中明确承认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国哲学中存在一个“道统”,即儒家道统。这些论断和评价,表明冯友兰在当时是很有胆识和富有创见性的。因为在经历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运动以后,虽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学”于其前,但如此明确地高度评价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冯友兰当是第一人。

冯友兰解释了“儒”,阐述了孔子和《六经》的关系,对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许多新的解释。他对孔子的正名思想、仁义观念、忠恕之道、精神修养发展过程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在他看来,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为作”。 孔子讲《诗》,不只是练习应对,而强调其中的道德价值;孔子讲《书》,不只记其言语事迹,而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训;孔子讲《礼》、《乐》,不只讲其形式节奏,而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所以,说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以述为作”,而此种精神和倾向,传之于后来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为作,遂构成儒家思想之整个系统。

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体现的哲学观

1、哲学的内涵

冯友兰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的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是要依靠人们的思与辩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反复的指出:“假使我们要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的,反思的思想。”换句话说,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将人生作为思的对象,就是对于人生有所觉解。冯友兰认为人区别于禽兽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人对于他的生活有觉解。觉就是自觉,解就是了解,觉解就是人能够自觉他在做某事。

他将人的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顺应自然本能、社会习俗以及个人习惯而行事,并不能觉解宇宙人生、社会道德价值,也没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自然境界的人虽然是生活在天地之间,但其人生是被动的,其觉解程度是低级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于天地之间,任何事情对其都是毫无意义的,这是一种最低的人生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对其行为已有了清楚的觉解,其做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利”。冯友兰认为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不管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还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主观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一己之利,并没有觉解到人生的道德观念,因此其境界只能是功利境界,而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仅清楚的觉解了其所做之事,而且对于人性亦有所觉解,他们已经认识到人性中涵蕴着社会性,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是为实现社会中“行义”行为,其的主观动机和目的都是求“义”的。天地境界的人拥有了最高最彻底的觉解,已认识到“天”,已经完全的觉解到人性和天性,进而觉解到人不但是社会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与天地相交的,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宇宙,他的行为已经超越了现实的道德意义。天地境界的人遵守人生规律、道德之理、天地之理而行事,就是在履

行人道与天道,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成了社会中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圣人。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2、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作用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关于哲学的功用,冯友兰一直都认为哲学能够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也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明确的指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哲学的崇高任务,是使人达到人的最高成就,成为圣人。哲学的最高价值,不在于使人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教人成为圣人的方法,在于“提高人的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超道德价值)” 以致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功用就在于使人通过“觉解”成为“天地境界”的人。如果一人能够成为圣人,也就达到了其为人的终极价值。而冯友兰所谓的“圣人”,就是他所塑造的天地境界的人,是同时具有儒家圣人道中庸和道家圣人极高明的人格的“圣人”。

总的来说,冯友兰的哲学观是偏重于人生论。他的哲学思想虽然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但其思想的潜在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哲学。

篇三:《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

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时代,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当中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直到今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电视剧当中看到的有很多还是儒家思想的反应。比如今年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家的N次方》《裸婚时代》及最近的《新还珠格格》,中国人对家的观念,对于婚姻的理解都是来源于儒家思想,满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清入关以来还是以儒家思想来统治天下。像中国古代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其实都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还不足于评论这部大师的书籍,所以就此搁笔。想想这种大师的书应该是无数人拜读过,在网上发现了这篇名叫淡泊之訫的网友写的读书感悟感觉写得还不错,转载过来以学习之。本来向想写一下,发现只能写一些皮毛,这种表面功夫的文章写了并没有多大意义。转载之文的作者应该是哲学或者文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就是年长的一位朋友,他的认知要比我们这些初读者深刻许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看这本书和下面这篇文章,不过可能会头痛,要做好心理准备哦。

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是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其运用材料之广、考证之详、分析之精,向为称道。此书初版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名学者陈寅恪。金岳霖对之都有很高的评价。作为该书上、下卷的审查人,陈寅恪认为此书为清华丛书中的一个‚美备的著作‛,誉之为‚实今年吾国思想史之有数著作‛。主要理由如下:一,此书对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客观地整理了中国哲学史;二,作者冯友兰‚有史学之通识,纵贯之眼光‛,发现了真、伪材料的各自价值;三,该书下卷‚取西洋哲学之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成系统而多见‛;四,全书取材谨严、精审,持论精(正)确。(1)该书的另一主要审查人金岳霖,有其自己的哲学史观,主张‚哲学要成见,而哲学史不是成见‛。他认为哲学既离不开成见,若再以一种成见去形容其他成见,写出来的书无论从别的观点看其价值如何,总不会是一本好的哲学史。以此哲学史观为指导,金岳霖指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确是一本哲学史而不是一种主义的宣传‛。冯友兰的态度是‚以中国哲学史为在中国的哲学史;但他没有以一种哲学成见来写中国哲学史‛。

(2)并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册)与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作了比较,认为‚我们看那本书的时候,难免一种奇怪的印象,有的时候简直觉得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研究中国思想的美国人;胡适先生于不知不觉间所流露出来的成见,是多数美国人的成见‛。(3)因胡著是根据于一种哲学的主张而写出来的。两相比较,不难看出金先生的态度。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粗略翻完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印象最深的是先生采取的‚释古‛、‚同情‛的态度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

冯友兰认为清末以来的史学家研究史学的态度共有三种:信古、疑古、释古。这又是黑格尔历史哲学之一例证。‚黑格尔谓历史进化经常经‚正‛、‚反‛、‚合‛三阶段。前人对于古代事物之传统的说法,‚正‛也;近人指出前人说法多为‚查无实据‛,此‚反‛也;若谓前人说法虽多为‚查无实据‛,要亦多‚事出有因‛;此‚合‛也。‛(4)他将信古理解为‚正‛,疑古理解为‚反‛,释古理解为‚合‛。信古即认为凡古书所说的都是真的,对之应信之无疑。疑古则相反,它推翻了信古对古书的信念,以为古书所记载的,大多是不可信的。信古迷信权威,疑古抹杀一切。而释古既不像信古尽信古书,也不像疑古全然推翻古典文献。认为古典文献虽然不可全信,然而人们可以凭借它来了解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真相。冯友兰基于对信古合疑古两种治史态度的反思、批判,采取了释古的态度,并且试图对信古和疑古作一辩证的综合。按照他的理解,‚释古便是这两种态度的折衷,这种史比较有科学精神的。‛(5)他也明确地表示,他在写作过程中采取的史‚释古的态度‛。这种释古的态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向可疑与可信的各方面探讨,兼有疑古和信古的两种精神‛(6)‚故吾之正统派的观点,乃黑格尔所说之‚合‛,而非其所说之‚正‛也。‛(7)这种态度,既批判了信古派迷信古书的教条陋习,又纠正了疑古派无据而疑的怀疑主义倾向,也正是这一点给了我极大的启发。 与‚释古的态度‛相一致,‚同情的了解‛也是冯友兰在梳理中国哲学史时所采取的基本心态。在他看来,‚同情的了解‛即指‚一个好的哲学史家,在讲那一家哲学的时候,就要站在这一家的立场,把它底思想用同情的态度重想一遍,然后不增不减地加以叙述。‛(8)他认为‚同情的了解‛是一种客观的、科学的治学心态。这种心态要求哲学史家站在古代哲人的立场上,通过思考发现古人在想什么、说什么,侧重把握其思想的理论性和逻辑性,看其是否有所见,是否能自圆其说。如古人确有所见,确有一贯的系统,就是对哲学有贡献。

陈寅恪在冯著《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故而,在他看来,‚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能矫附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君此作庶几近之。‛(9)

基于释古的态度和同情的态度,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运用了多样、系统的研究方法。如注重史料的搜集和审查;注意围绕思想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叙述条理性强,极为清晰。而于诸多方法中,他比较重视宋学的方法与阐明的方法。

冯友兰认为,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有汉学的方法和宋学的方法之分。汉学的方法主要时解释文字,注重考证和训诂;宋学的方法正好相反,不注重文字的考证、训诂,而注重对文字所表示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在哲学史研究中,宋学的方法优于汉学的方法。这是因为从研究哲学史的角度看,如果只懂得以前哲学家的著作的语言文字而不能了解、体会其义理,那就不能写出符合哲学史本来面目的哲学史。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既重文字和考证训诂,又特别重视对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义理的了解和体会。他说:‚吾非历史学家,此哲学史对于‘哲学’方面较为注重。‛(10)正因为如此,此书才成为一部逼近哲学家的思想,发掘中国哲学本质的名著。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比较而言,冯友兰认为胡适则是用汉学的方法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因而该书既有汉学的长处又有汉学的短处。长处是对于文字的考证、训诂比较详细,短处在于处理文字所表示的义理方面,胡著对之的了解、体会比较肤浅,没有得到古人的真谛。事实上,胡著对于资料的真伪,文字的考证,占了较多的篇幅,而对于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则了解不够,体会不深,讲得不透不细。

另外冯友兰在写作《中国哲学史》时还比较多地运用了阐明的方法。他认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近50年间中国学术界对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相合

关系的理解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戊戌变法时期,以旧文化理解、评论新文化,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谭嗣同;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新文化批判、理解旧文化,致力于找出东西文化的不同点,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和胡适;三,当今(指20世纪30年代),此时期致力于寻求中西文化的共同点,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他说:‚我们现在所注意的是东西文化的相互阐明,而不是它们的相互批评,应该看到这两种文化都说明了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和人性的共同原则,所以东西文化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在哲学专著里,也应该看到同一种精神,我们比较和研究中国和欧洲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为了判断孰是孰非,而只是注意用一种文化来阐明另一种文化。‛(11) 冯友兰认为他的《中国哲学史》就是‚用欧洲的逻辑和清晰的思维来阐明‛中国哲学思想的。他的《中国哲学史》成功地完成了他所希望看到的事。他用逻辑的方法阐明、梳理了中国哲学史。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此书作者取西洋哲学观念以阐明紫阳之学,宜其成系统而新多解。‛(12)

《中国哲学史》全书从哲学观讲到哲学史,区分‚客观的历史‛和‚写的历史‛,并于其中诠释东西文化的差别,又独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了许多新创的观点,产生了极大影响。读《中国哲学史》,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思想的触动,及这种触动带来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改变。

注释:

(1)、(9)、(12)陈寅恪《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一、三》

(2)、(3)参见金岳霖《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二》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一》

(5)、(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1卷

(7)、(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自序二》

(8)、(1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14卷

篇四:《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欢迎您输入推送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通常,大家们所撰写的文章书目,不仅有广博见解,亦含深厚底蕴。故而,阅读之时常怀谦卑之心,常持敬畏之情。即使如此,读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亦未敢自认领会一二,恐自身理解狭隘而有所误读,仅就哲学与人生有三四感受言之,以作记录。

一、追问哲学与反思人生

既然书名是<中国哲学简史>,自然要追问何为哲学。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一问题应当如何回答?作者在本书第一章中,这样写道:[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概言之,作者是用反思这一词汇来引入了哲学的概念,这样的解释,似乎是让哲学本身更加带上了一缕源远流长的厚重感。人生本就复杂,我们无法决定人生是什么,只能决定面对不同人生时的态度;人生也很无常,我们无法预期许久之后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只能身处此时此地来回忆、感悟或期待。不过反过来,必然拥有人生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哲学本身也许并没有像旁人所言的那么难懂、深奥。只要我们不求系统理解,便亦可结合自身对人生的感受来谈谈哲学。

二、领会哲学与阅读经典

哲学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是一本书?还是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书中专设一小节,来谈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书中提到,外国学生初学中国哲学经常会遇到两个困难,其中一个,便是中国哲学家表达他们的思想的特殊方式。因为,在中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因此,是否拥有正式的哲学著作便不是能否成为哲学家的区别。

那么,后辈人如何学习哲学?阅读<论语>、<老子>、<庄子>等经典名著成为了作者对大家的建议。然而,要想领会哲学的含义,却还需要理解一点,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么,在这样的理解过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便是我们学习哲学的首要认识了。

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便对自由有了一种美妙的理解;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到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时,便有了一种可以相信的确定感;是因为这样,笔者在读仓央嘉措的诗句"月亮回到湖心,野鹤奔向闲云[,便对自然添了一分原本的美好。由此看来,阅读经典,这本就是一种领会哲学的过程。

三、做圣人还是常人

读圣贤书,是否要当圣人?关于这一问题,冯友兰先生在介绍历史哲学时,是这样阐述的:在中国,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而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这里,内圣是从其个人修养成就来讲,而外王是从其在社会上的功用来谈。这样的思想,正如同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那样,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由此,也揭示了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紧密联系,并为我们解释了学习哲学的最大目的,"特殊[人格--圣人的形成。

在后来的讲述中,冯友兰先生,进一步指出人生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然而,笔者并非想对大家的理论提出反对,只是对学习哲学是为了成为圣人这一论点有所质疑。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哲学并非某些特殊群体的专利,去努力成为具有政治色彩的圣人,似乎是对我们这些常人的过高要求;加之,中外历史上法治与人治的较量,亦让仅依靠圣人治理国家成为一种奢望。由此,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哲学并非要求人必须为圣人。

实际上,后文中,冯友兰先生亦曾表述过这样一种观点,[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笔者认为,在这里,不仅可以撇除作者所考虑的特殊职业人,还可以进一步加入圣人的角色,也就是说,这里某种人亦包括[圣人"。

更何况,纵是常人,对人生的反思亦是平等的。我们身为常人,对于家人朋友,亦能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值得讴歌;对于邻里路人,亦能微笑面对,推己及人,即使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品格高尚;

面对利益诱惑,亦能有所坚持,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慷慨激昂;面对违法犯罪,亦能有所预防,只是没有古人所说的那样荡气回肠--

说到此处,我想说的是,常人也好,圣人也好,只是一种人自身对于人生的反思,而非他人的要求或愿望。

需要说明,撰写此文,并非为了表述观点,亦非为了质疑经典,仅是在读书过程中的简单感受,但求抒意而已。

篇五:《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最近看完了汪曾祺的两本书<打渔杀家>和<孤蒲深处>。汪是沈丛文的子弟,所以文字多有受其影响。<打渔杀家>主要是他的文论,书评,最吸引我的是他如何谈写作的一些内容。<孤蒲深处>是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是比较有名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八千岁><岁寒三友><徙>等,他的小说确切地说更像是散文,是有一点儿故事性的散文。汪曾祺散文读后感。这也很像沈丛文的风格。此外他的书并不是特别流行的那种。读起来呢,很有生活滋味,让你觉得不陌生,反而很亲切。此外,可以看得出汪氏的做人处世之淡泊态度,很有才华但是缺非常地内敛谦恭自省。他是江苏高邮人,秦少游的同乡,我也可以攀上老乡的江南之地。水乡之地的人文历史故事,不比高原北方的粗放豪爽,我常常会想,本是南方人的我却长在北方,这样的历史对我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一直就在南方或是北方,我可能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对于我的父母来说,他们是读大学的时候才从南方到了北方,后来就再没有能回去,他们不也是一直在流浪吗?人类命运有一定的重复性,没有根的人,这样才可以四处漂泊,并不觉得有什么难过,或者说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倒是那些祖宗多代一直固守一方水土的人,他们不能忍心离开的多。现代许多人,不再有那么多故土的观念,是因为生活的质量决定一切其他,故乡的观念必须淡化。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不愿意离开,是出于一种本能,倒不是他们意识到多么地热爱家乡。

然而我又不得不承认,只有在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故乡才有它极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就像汪曾祺,沈从文这些大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没有失去的人是不知道其宝贵的地方和意义的。我们从离乡之人的视觉处发觉一个自己没有体会过的故乡,也只有从离乡人的情怀里体会出自己温暖幸福的真谛。所以,故乡的人应该感谢离乡的人,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时时提醒,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故乡是多么地美丽。汪的书所表达的对故乡的怀念,其实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情怀,对于我来说,是勾起我的思乡之心,引无限共鸣之意的好书。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二)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报>: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既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

在极度动荡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气味、阳光、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这让我感叹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正因为有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为便不难理解了。他是唯一敢于在江青面前翘着二郎腿、抽烟的人。其中脍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凉。?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渊博多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对于汪曾祺的了解,始于读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话让我深受触动,父子之间能做到这样少见。这让我对汪曾祺的文章有了兴趣,于是到书店去搜寻,遗憾而归。只好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学校读书协会买了一批书,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书拿到手中,如获珍宝,细读之后,忍不住想写感想。没有想到,动手写时,却顿顿卡卡总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看到极美的风景时,我们总是会感叹词汇的缺乏,似乎任何词语也表达不出此时的美。读到一本好书,也是这样的感受: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任何词语都不能精确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微尘见世界,我只能这样说。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三)

我本是很少读散文的。许是初中时印象过于深刻,在我的认知中,散文多半是艰涩难懂的:它不像小说那样,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这一条明晰的主线层层展开,随着故事的推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散文往往给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它总是从一些细微的角度入手,一点一滴地表达出作者的思绪,一切都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而这恰恰是我所不善长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强烈推荐下,我才接触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怎么说呢,汪老的文字会让人有一种很亲和的心情。就好像冬日温暖的午后,在些许喧闹的院落里,一边捧着热茶、晒着太阳,一边听着满脸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经历和想法娓娓道来,那种温馨与惬意。

<花园>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并没有十分华丽的辞藻,却能让人在脑海中清晰地描绘出在那个充满生气的小花园里嬉戏玩耍的淘气小孩。花园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土,充满了单纯的快乐,充满了自然的声音,也充满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欢压在草上,静静地注视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来,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时,又把头枕上去,嘴里叫一声?嗯!?;他会把马齿苋的瓣子套在哑巴蝉的眼睛上,一放手,哑巴就一直往上飞,绝不偏斜转弯;他认为土蜂是种蠢头蠢脑的家伙,因此常常愚弄它;他也会为了被猫吃点的小鸟而哭泣??这一切都通过朴素的文字,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经看到过,有人这样评价汪老的作品,说: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种平淡的美,是一种细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无法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带着一袭袭清香,让人久久回味。的确,在汪老的文字里我们不会感觉到激烈的情绪,一切都是淡淡的,却能轻易地引发读者的共鸣,同时容易让人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所思考过的,并有一种会然一笑的心情。这应该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冯友兰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感想"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xdth/32787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