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读党史体会

读党史体会

2016-09-05 11:01:26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读党史体会(共2篇)读党史心得体会读党史心得体会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中共党史教育读本》。我感触良多。随着书中的文字,想着自己以前对党的粗浅认识,我不仅在书本中详细地回顾了我们当走过的光辉岁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以及对党的光明未来充满希望。同时认识到自己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和发扬当的光荣传统与...

读党史心得体会
读党史体会 第一篇

读党史心得体会

最近,我认真地阅读了《中共党史教育读本》。我感触良多。随着书中的文字,想着自己以前对党的粗浅认识,我不仅在书本中详细地回顾了我们当走过的光辉岁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以及对党的光明未来充满希望。同时认识到自己必须要肩负的责任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继承和发扬当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以下是我的三个主要感想: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细读《中共党史教育读本》,我深刻感受到当今稳定和繁荣的社会局面来之不易的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员用他们的生命、用鲜血换来的,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肩负了中国改天换地、开创新纪元的责任。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通过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此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从此不再受侵略和欺凌,人民从此不再受剥削和奴役,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就此开启;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这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旧中国的灭亡、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深深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能摆脱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历史将会铭记,而今天也将成为另一个历史。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党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从1921年全国党员53人到现在的8000多万,91年的历史见证了党的成长与壮大;从势单力薄到众志成城,党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历史性的飞跃,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时代赋予了我们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念。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继承和发扬我党的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国弱无外交,落后必挨打

【读党史体会】

回顾中国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直至新中国诞生,便在外敌的枪炮下,开始“割地赔银”。沙皇俄国夺走了我国大片土地,日本霸占台湾,香港和澳门分别沦为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在中国的领土上发生了世上罕见的日俄战争。一个优先发明了火药的民族,却被用自己发明的火药打开了大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资源被掠夺,尊严被践踏。这页页历史足以说明一个真理:国家落后就要挨打。

1945年2月,在讨论如何结束对日作战及二战后利益分配、势力范围划分的雅尔塔会议上,为换取苏联对日作战,美英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中国的利益,承认

“蒙古共和国”为合法政府,并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放弃对蒙古主权。这是典型的“弱国无外交”的实例。

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新中国没有屈服。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侵略朝鲜,旨在以此为跳板,进而侵略新中国的时候,新中国果敢地出兵参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此后,美国又发动了越南战争,要保家卫国,必御敌门外。新中国再一次果敢投入,以弱胜强。这份勇敢与豪气,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的赞誉,纷纷与我国建交。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打破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近几年,中国发生了一些令世人关注的大事,如抗击“非典”,罕见的冰雪、洪涝干旱灾害,汶川玉树大地震,利比亚大撤退等,中国政府在短时间内迅捷反应,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拯灾民于水火,救儿女于危难。我们深感当今祖国的强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读党史体会】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是只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继续保持不断创新的勇气,保持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前进,开拓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大踏步前进,一个更加富裕强盛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党的先进性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之中

纵观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之中。

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读党史体会】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体现。

【读党史体会】

学院:理电学院

年级:11级

班级:通信2班 姓名:汪纯云

读党史心得体会
读党史体会 第二篇

读党史 谈学习

借着我党90华诞的契机,我们地调院认真学习了党史。我也从中获得很深的体会。尤其在学习方面,现总结如下。

我党历来重视学习,在各个革命时期,我党总是运用学习这一手段统一思想,提高党员素质,探索创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就我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将从五四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新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段党在学习方面的概况,学习重点的改变,学习要与时俱进,学以致用,重理论亦重经验,学习有益变革等方面阐述我党在学习领域的心得。

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我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对我党的建设提出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央有关领导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要形成学习型社会,首先是要把我党建设成学习型政党。这不但是我党顺应世界潮流、迎接国内外挑战的重大举措,更是对我党优良传统的弘扬。回顾党史,试从往日峥嵘岁月,党在上下求索建设中国现代化道路历程里寻求学习的真谛。

一、学习是创建中国共产党必要条件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打33开了长期禁锢人们头脑的封建思想的牢门,使中国人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获得了空前未有的思想放,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能。从社会外部环境看,巨大的社会需求造就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在当时,学习的内容相当广泛且复杂,科技救国论一度成为主流,学习西方理工科知识成为青年的首要选择。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汉、广州、长沙的一些进步青年,在1919年底兴起边工边读互助主义试验,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试验中学习,并希望把经验推广到全社会,从而实现“平和的经济革命”,当然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试验最终都失败了。当时,《新青年》、《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建设》等一批报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多达200多篇,比如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达的《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杨匏安的《马克思主义》等,比较系统全面地供人们选择学习,中国南北各形成一个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读党史体会】

的中心。全国各地知识分子由于社会地位、经济背景、目的的不同,以各种不同的角度自由地交换着想法,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深度汇谈,对其思想的正误进行根本性认识和修正,有利于促进了解取得共识。

二、大革命时期,学习使我党提高革命素质,完成反帝运动的阶段任务

【读党史体会】

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大革命时期,全国兴起波澜壮阔的反帝怒潮,五四运动将革命推向高潮。我党扩大在全国人民中影响,队伍迅速扩大,1925年10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时,有党员3000人,至1927年4月党五大召开时,有党员5万人左右。从人员构成的文化素质上看,在当时国民普遍受教育不足的前提下,掌握着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和丰富革命经验的党员不占多数,而且领导层对革命问题认识不统一,且尚处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阶段,对革命性质和前途问题,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问题、对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尚未形成定论和共识。所以当党面对全国高涨的反帝运动高潮时,显然准备不足,疲于奔命,只好同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并且发动北伐。我党认识到自身力量弱小,遂知耻而后勇,努力学习,争取引领革命局势。党在四大之后,为适应从数量和质量上建党需要,督促各地设立党校,培养一般能担负实际的和指导工作的人才。1925年10月,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决定开办两类党校:一类是地委以下的普通党校,其任务是训练工人党员;一类是区委以下的高级党校,其任务是训练政治素质较高和已有工作经验的党员。会后,我党在北京建立一所高级党校,用来培养党的干部。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我党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员和进步青年到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就有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五六十人,占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当时还有一个求学途径就是到苏联留学,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党的著名领导者。1927年4月初,国民党中央在武昌开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主持讲习所日常工作,许多著名共产党员授课,讲习所除学习政治理论外,还十分重视军事训练及参加革命斗争实践。这些学习卓有成效,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的农民运动,培养了我军第一批军事领导人。通过国共合作,平定商团和杨刘判乱,发兵东征北伐,我党学习了一系列的革命和建政经验,在政治上日趋成熟。同时,党还大力加强宣传出版工作,中央和各地党组织先后创办了许多刊物。

当时主流的学习方式有两类:其一,行为反思。是在干中学,加上反思的整

合活动方式,来达到行为学习的效果。其二,通过激发创造性冲突,在争论中取得共识。团队不同背景的成员之间冲突在所难免,尤其是当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间存在巨大差别时,是继续沿用教条还是使之中化,马列理论中国化的途径怎么走,等等,这些都困扰着当时尚在探索中的中共党员。党的领导层时常困扰于“国民革命性质是什么,要不要团结农民,怎么团结,无产阶级是否夺取领导权,是以武装斗争还是议会斗争取得政治目的,”等等,这些问题是大家分别在各自探索中提出的,显然还不成熟,彼此间认识不一致,展开激烈辩论,并在辩论中完善学习,对于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土地革命时期,学习使我党纠正“左”、右倾错误思想,渡过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难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反对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内部展开大论战,就帝国主义与中国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中国经济中资本主义比重等托陈取消派观点展开辩论,这其中牵涉“老师”苏共及托派观点,以“学

生”身份反驳“老师”的观点,这是需要有真才实学和胆魄的。1928年6月党的六大,在领导层内就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达成共识。继而通过学习成为全党上下共识,在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我党反对“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要纠正王明为代表的一些错误估计革命形势,以苏联革命经验和模式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错误,从学习角度来看,就是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学习要融会贯通,有所心得,才是正道。当时广大干部注重深入实际,调察研究,毛泽东更是率先垂范,进行大量的农村调查,写下多篇调研报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我当创建了一些开放的学习场所,包括传统的学校到没有门墙的开放场地,使得我党能够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开展“全员”学习,在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上都能得到充实提高。同时,课程的设置多样化符合学习者与社会需求,强调学习的动态、弹性,且具有选择性与随机性,与当时改造党员小农和小资产阶级思想、巩固苏维埃政权等历史性任务有机结合起来。

四、抗日战争时期,学习促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思想基

在这一历史时期,我党把学习摆在重要位置。1939年5月,中央发出《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必须经常注意对于文化运动的领导,积极参加各方面的文化运动,争取对于各种文化团体与机关干部的影响”。1940年9月,中央又发出《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普及与提高党内外干部的理论水平及政治水平”要使各根据地的干部军队与人民的理论政治与文化水平高于与广于全国各地”。为此,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文艺、新闻、教育、语言文字、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专业协会、学会或研究会,吸引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作家、学者加入,为抗日根据地人民传授文化知识。在干部学习方面。毛泽东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相继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总结100多年来反帝反封建斗争尤其是1921年我党成立后进行革命斗争的经验,科学论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问题,系统提出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大体完成,成为当时我党重要的学习内容。此外,1942年春开始的全党普遍整风,是一次全党范围的学习运动。毛泽东强调学习要“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方面是阅读六大以来文件,研究六大以来政治实践;理论方面着重研究思想方法论和列宁主义政治理论。在学习的硬件方面,我党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先后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行政学院、民族学院、延安大学以及华北联合大学等高等学校。这些学校为军队和地方培训了大批干部,对增强抗战力量起了重大作用。全国抗战初期,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爱国青年,不顾国民党当局的阻挠和破坏,不畏艰苦,追求革命真理,到延安学习,他们的学习热情值得今天我们大家学习。在自然科学方面,陕甘宁边区1940年2月成立西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以后又建立医药、农学、地矿、生物、机械电机、化学等专门学会,8月成立延安自然科学院,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机构。这些都是位于学术前沿的精英领域的学习范畴,为建国后构建国家学术的基本框架雏形。正如1944年3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教育问题讲话中说的那样,可以把整个地区变作一个大学校,每个乡就是一个学校。所有的老百姓和干部都在这个大学校里学习生产、学习文化。正是这所大学校培养了无数抗日英模,投身于热血激

情的民族解放斗争事业。

五、解放战争时期,学习的目的是支军和接管准备

当全国形势转入全面内战时,解放区的青壮年纷纷参军参战和开展支前工作,我军的人数激增,也就有了军事素质不齐,政治思想不统一的问题,所以在这一短暂的历史时期,军队的学习成为了重中之重。

随着战争进入中后期,我党面临收旧政权的任务,需要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并提高现有干部的理论水平。于是1948年7月,在中央和华北局的筹划下,马列学院、华北军政大学和华北大学先后开学,从各地到解放区的学生和各解放区的干部被选送入校学习。同时,中央在各解放区收集和抽出数千名干部,在指定地点集中后,进行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具体解决其思想问题。当某一地区解放时,这些干部随军入驻,从事接管工作。这一时期由于军事斗争相对频繁,党中央驻地飘忽不定,不具备大规模学习活动开展的条件,所以学习实际上更象是短期的就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这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罢了。

六、50年代“重新向俄学习”建设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对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适应和推进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变化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了适应社会全面建设的形势,党迫切需要人们改造主观世界,以确立与新社会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毛泽东提出要让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学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等理论。在这一号召下,一场群众性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各级政府开办了学习班、训练班,设立革命大学、军政大学,集中一段时间,组织知识分子和机关干部学习社会发展史,学习新民主主义论。1951年9月开始,我党在全国知识分子中开展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同时发动一系列旨在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批判,使大批从旧中国过来的知识分子抛弃旧思想,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1955年3月1日,中央为此还发出《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思想的指示》。这些学习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牢牢确立起来。

七、社会主义新时期,学习让我党重新走上探索现代化道路的旅程

整个六七十年代,虽然我党仍不断坚持强化学习,但是不论是学习内容还是


读党史体会相关热词搜索:读党史有感 学党章读党史心得体会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读党史体会”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读党史体会"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xdth/61521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