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用文档 > 演讲稿 > 柴静雾霾演讲稿

柴静雾霾演讲稿

2016-01-11 09:26:51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一:柴静演讲稿 引子 ...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一:柴静演讲稿

引子·动机

这是2013年1月份北京的PM2.5曲线,一个月连续25天雾霾,我当时在北京,但我这一年里反复看这条曲线的时候,想回忆当时有什么印象、什么感觉?但是记不起来了。因为当时大家都说好像这场雾霾是偶然的气象原因导致的,就没当回事。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河南、陕西、江西、浙江,回头看镜头里的天,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我置身其中,浑然不觉,只有我的嗓子有印象,在西安那天晚上就咳的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那时候我就觉得她应该是小女孩,因为我觉得她是像个童花头,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对她没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

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做麻醉之前,医生对我说,她这么小的年纪做全身麻醉是有可能醒不过来了,你要有个心理上的准备,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了。 后来护士在我手里放了这只小熊,那是用来安慰小孩的,她用来安慰我。我再见我女儿的时候,她还在昏迷,医生对我说手术很成功,但有一件事情你要原谅我,她说她太胖了,所以刚才麻醉的时候,我们扎了好多针眼才找着静脉。我把她满是针眼的小手放在我脸上,叫她的名字,一直到她睁开眼睛看我一眼。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但是回家的路上,我就已经开始感到害怕了,全是烟熏火燎的味,我就拿一个手绢捂在她鼻子上,这样做很蠢,因为她会挣扎,就会呼吸的更多。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个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复杂,你

才会感到害怕,(2013年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它就是十年前我在山西时看到的天空。

2004年,我在《新闻调查》时曾去山西孝义做过一期关于当地污染的片子。我曾和当地一位小女孩有过这样一次对话:

我:你见过真正的星星吗?

小女孩:没有。

我:你见过蓝颜色的天吗?

小女孩:见过蓝一点的。

我:你见过白云吗?

小女孩:没有。

2004年我采访这个6岁的小女孩的时候,无论如何我都没想到,她所说的,就是我女儿可能会面临的一个世界。

这个,2014年全年的北京,只有空气优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十年前,山西环保局长说,孝义是山西缩影,山西是中国缩影,现在我眼睁睁地看着他的话成为现实。

以前我看过一个电视剧叫《穹顶之下》,它说的是一个小镇上被突然天外飞来一个穹顶扣在底下,与世隔绝不能出来。有一天我发现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里。早上起来有时候我会看到我女儿站在玻璃窗前用小手拍着,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玩。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有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危害

那么雾霾是什么?有时候我在黑暗中会把灯关掉,我想端详一下PM2.5到底长什么样子?但我知道我看不见它,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所以它们会把大量的可见光都散射跟折射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能肉眼看到的颗粒物最少也都是它的20倍,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只有一个办法我能把它拽在眼前,就是用PM2.5的采样仪。

我可以把一个非常干净的采样膜放在这,我就背着这个仪器24小时,让它模拟我的呼吸。

这是那个采样膜最初的样子,24小时之后,它就是像现在这样几乎是黑色的。如果我不对自己跟孩子加以保护的话,所有的东西都会呼吸进去,它有多少呢?305.91微克每立方米,谁也听不懂这个数字对吗?我们只能比较它。

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值是25微克每立方米,美国是37.5、欧洲50、中国是75,那么我们在当天呼吸进去的是多少呢?

但这只是一个听上去有一点耸动的数字而已,我很想知道那个采样膜里面到底是什么物质,我就请北大邱兴华博士给我做了一个测试,他分析出来结果是,其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它是国家标准值的多少倍呢?14倍。

我不太相信这个数字,因为你记得吗?以前在山西采访的时候,当我站在四五个焦化厂中间的时候,我呼吸的苯并芘才超标9倍,现在

我在一个国际大都市的中心,举目四望我根本看不见工厂跟烟筒,我怎么可能超标14倍呢?

邱博士自己也怀疑了,他说不太可能这么高吧,我再算一次。第二天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没错就是14倍。大量的样本显示,有很多人比你更高,超标20倍。

所有这样致癌物都附着在就你刚才看到的那个黑色的膜表面,这种叫做黑碳的物质上,它非常小,只有0.2微米,但是它是一个锁链的结构,所以如果它打开的话,两克黑碳能有多大?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在中国这样的黑碳有多少呢? 2009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做了一个测算,那个紫的发亮的地方就是中国,它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上空飘荡。

所以我就去了找了北大,我知道它有一个实验室,我说我能不能当一个志愿者,你把我放在一个高浓度的实验舱里面,测试一下我的身体的反应,这样我可以告诉大家,他犹豫了一下对我说,不好意思,这个实验没法做。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知道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一个伦理安全值,这个安全值要保证受试者不能受到太大的伤害,但如果我设定这个值的话,外面大气比里面实验舱的空气(污染)浓度还要高。 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终生暴露的实验舱里。它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北大换了一种实验方式,他们就直接测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反应,长达一年。我自己也参与和体验这个实验,这是我得到的结果。“我自己有呼吸道炎症,是易感人群,细颗粒物会影响呼吸系统增加气道炎性反应还会增加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系统,超细颗粒物升高跟心脏供血能力降低有关系”,这段话我念都念不通,因为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在科学家的帮助下,我们把它做成了一个模拟pm2.5自述的动画,呈现它如何经过鼻腔、咽

喉、下呼吸道,甚至进入血液,如何引发各种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甚至诱发心梗。它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每一口的呼吸中。

中科院曾做过一个测算,他们有一个简单的结论,pm2.5上升到200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我们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死亡率会增加14%到26%,如果这个数字听起来很拗口的话,那么最起码中国的前卫生长陈竺作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测算,就是,在中国每一年,因为大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有多少呢?50万人。在这场跟人类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这些小孩大都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但是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在接受雾化治疗。那么他们的父母让我拍下他们,怀疑是重雾霾期间没有防护导致的,但是医生跟他们说,我只能给你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因为我们还没有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数据是这样的 :在2013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27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10%--150%)。

有的时候我们小区的妈妈们会聊起这件事情,有一个妈妈就问我说,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把小孩尽快的送到雾霾天里面去,让他们锻炼锻炼,适应适应,是不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我就来到了曾经空气污染严重地区洛杉矶,找到南加州大学健康与预防教授Ed Avol,请教他,到底把小孩暴露在高浓度的空气里面,能不能产生适应性?

他直言:“我不认为有任何证据表明,让孩子多暴露在污染空气中,能帮助他们产生“适应性”。如果让他们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他们受到一部分功能损伤,他们暴露的第二天,损伤没有第一天多,不是因为他们产生了适应性,而是损害已经发生了。根据我们目前收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二: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一)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

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新的《大气防治法》正在酝酿,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权力将被加强,也许能就此长出“铜牙铁齿”。然而,我们不应就此静默等待,而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但纵观历史,许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发于每个微乎其微的努力汇聚起来的力量。公众监督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为它无处不在,特别是在

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网络覆盖如此广泛的今天,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我们岂能懒于作为?

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柴静的呼唤让人怦然心动。从自传性作品《看见》到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我们蓦然发现退隐一年的柴静能够再次走红是必然的,因为当她把关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放大到整个星球时,她就已经成熟了。

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二)

今天上午看了一部环保片《穹顶之下》,以为是央视作品,后来才知道是央视前记者柴静的自费作品,103分钟花费百万资金,主题只有一个:雾霾是什么?怎么来的?该怎么办?

整个一上午都在观后的沉思当中,一部作品揭示的雾霾真相竟然是行业利益、部门私利、法规虚无的产物,比如汽车燃油油品不良导致雾霾与垄断行业不肯升级可以节省500个亿有很大关系。

“繁荣”背后的丑陋也是令观众之我感到少有的低落:房地产、钢产业等地方支柱经济区域饱和过剩,并造成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破坏也不肯停下来,源于有国家的巨额资金补助在支撑。

才女柴静出身媒体但属于罕见的有责任感的时代精英,媒体人的才华与品德在她的《穹顶之下》作品中公益满满的呈现出来,更难能可贵的是别人明明知道也不肯说的环境中挺身而出。

柴静外表不算美女,但学识、才能、责任感上的美,远超频频靠露体吸金的艺人们的美貌。这个时代的美,显然是真才实学和脚踏实地以及为人修养信仰,智慧的真话多一些,世界会更美好一点。

今年的大气环境保护法归将进行修改,目标直指APEC蓝,《穹顶之下》在此时发布,也是赶在今年的两会前,应该是期盼向体制内不良因素开刀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也向雾霾背后的利益链条亮剑。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三)

看完这段视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沉默了许久想了很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视过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但今天才知道原来它是如此的可怕,每个看完这段视频的朋友们是否会想:为环境我们能做点什么?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那个小女孩的回答:没有看见过蓝天,没见过星星 ,没有见过白云,,,,这对我们来说在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十年后的今天是否也正在面临同样的现象?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剥夺享受这样的蓝天,白云,星空的权利,都不想被剥夺亲近大自然的权利。十年前的山西河水变成了污水,年均苯并芘超标290多倍。那么现在空气含量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可怕致癌物苯并a芘超出国家标准值14倍。我们可想而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严峻污染的环境。柴静的这次雾霾调查报告能否唤醒我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对于我们这一代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我们不可能永远的保护他们因为他们总会暴漏在空气中,呼吸时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你的每一口呼吸都在,我们成人每天要呼吸大概两万五千次。想想我们这样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空气当中我们的肺会变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保护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一样保护大自然。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雾霾最大的来源是煤炭和化石能源的燃烧。。那么其他国家也同样要消耗大量的煤炭。但是为什么就没有出现像我们国家这样的严重局面呢?因为英国人在消耗大量的煤炭时首先需要把自己所需要的煤洗干净,然后在进行燃烧。那么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是这样做的呢?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三:柴静的雾霾调查引发的舆情分析

柴静的雾霾调查引发的舆情分析

2015年2月28日,沉寂一年后的柴静通过网络推出了一份有关雾霾调查的作品《穹顶之下》。该演讲视频自发布时刻起便成功聚焦了公众的视线,成为2015年度首个传播范围最广,短时间传播而影响力最大的视频。

截至3月2日16时,这一长达103分钟56秒的调查记录片在网络视频中的点击播放量迅速突破1.2亿,引发了网络的全民热评,掀起了一场自媒体传播的高潮。

本事件由腾讯视频首发并凭借其平台优势立体化传播,从而引发其他诸如乐视、优酷、爱奇艺、土豆、凤凰、新浪等视频网站的联动传播。该调查视频使得雾霾的话题性讨论在2月最后一天被网民集体掀起,并达到传播高潮。

传播端的分布

如上图,及时渔舆情监测系统对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端进行统计可以得出,网民对移动端的传播比例68.7%所占远远超过PC端13.3%的传播数量。

同时,该视频在网络热传的现状下,中科汇联及时渔舆情监测系统对800家平面媒体进行监测发现,并无一家官方平媒对本事件进行头版头条的报道。

传播平台的播放次数

上图是及时渔舆情监测系统抓取的数据,体现各个视频平台的传播次数对比情况。可以看出,柴静《穹顶之下》视频上线后,腾讯网第一时间在首页首屏推出了新闻和视频链接,并开设了相关专题进行进一步深度报道,同样腾讯新闻客户端也在重要入口进行了推荐,并通过专题的形式对新闻要点进行了差异化分解,方便用户快速全面地观看。

而在视频移动端上,腾讯视频不仅在首页首屏设置了观看入口,而且为了方便视频用户的浏览体验,对视频标题进行了解读,即分节分标题环环相扣进行播放,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用户点播观看的动机。

网民观点

视频传播两日来,网民互动频繁,热议不断。对当前雾霾天气的吐槽及治理的深度思考都较之前更为强烈。

网友“作业本”:不用管柴静国籍在哪,她懂不懂雾霾,也别在乎专业性技术性高低,也不用管她提没提出解决办法,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完成了使命。我们有像今天这样严肃认真的重视过雾霾吗?从来没有。

企业家杜子健:【柴静效应】新年之后两会之前,《穹顶之下》另辟蹊径,

不再借央视的传播优势,而是选择网络和自媒体模式来“宣泄”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并在一夜之间刮起“柴旋风”。这个旋风的余威将会出现:1,柴静概念股;2,柴静反腐圈;3,挺柴派;4,反柴派;5,柴静环保圈;6,柴静修正案;7,柴基金。

影评人“猫叔Mack”:柴静的《穹顶之下》目前看到的不论墙内外都是阉割版,据某网站视频编辑透露大概删减了2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不删减这片根本不让播。但就已看到的版本来看,已经反映了足够多的问题,尤其是官员学者的访谈录。可惜的是,目前没有任何渠道获得完整版的机会,或许我们永远看不到了吧。各位早!

新闻评论员“传媒老王”:一早读报,几十家报纸头版,昨天在微博、微信上被刷屏的柴静,竟无一家提及。还不如明星劈个大腿、离个婚、吸毒什么滴都能上个头版。

网络名人“五岳散人”:柴静这个片子让我深为感慨的有两点:1、一个人投资百万能把一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说清楚了,反观有些政府机构,并非不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死活做不出这样的东西;2、自媒体将来真的会改变社会传播结构,一部没有央视播出平台的片子取得的收看率如此高,这是会写在历史中的。自媒体的时代真开始了。

媒体评论

环球时报:小编刚刚头到尾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很受触动,很受感动,很受启发。但当小编在微博里,看到一些平时嘴上总挂着“爱国”的人,却在骂她“公知”,拿她在美国生孩子挖苦她,认为她在“黑国企”时,我突然有一种被深深恶心到的感觉。柴静说,保护落后产业不是创新。小编觉得,护短和偏执更不是爱国。

大智慧通讯社:干货!柴静概念股一览!小伙伴们速度收藏! 1.新能源:生物质(迪森股份),天然气(金鸿能源);2.清洁煤(亿利能源,天地科技)

3.柴油车淘汰,拆解(格林美,天奇股份);4.循环经济(格林美,秦岭水泥);

5.信息公开,智慧环保+污染地图APP(阿里云)+在线检测行业(聚光科技,雪迪龙)

舆论影响

在两会之前的2月28日,柴静对雾霾的调查视频《穹顶之下》免费上线,及腾讯网的首推、跟进深度报道,使得该视频的传播以秒级的传播速度进行扩散传播。为两会的相关问题关注提前做好铺垫,有关环保及配套方案的提议等网民关注度也会提前升温。

该事件所带来的舆论影响,首先表现在股价的变化上:

环保概念股大涨

中石油、中石化股票下跌

其次,反应在视频传播的功能视野拓展上。在传统视野里,视频网站大部分是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娱乐类内容,娱乐化似乎就是视频网站的唯一目标。然而腾讯视频运营的这次柴静纪录片传播事件,没有把它做成一个娱乐事件去迎合大众,而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去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由此可以预测,视频的专业化及切入点的变化将会推动自媒体的深入传播,并且会进一步推动公众对社会民生等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四:柴静演讲稿

柴静的演讲稿《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获得首都女记协演讲大赛特等奖,下面是我转载的演讲稿: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西藏。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的一个旅店里头,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她的床头有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跟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如果今天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有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跟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了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利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说起来丰柴区的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儿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件事的目的只是想为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道,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人就算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希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五:雾霾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用行动为地球撑起一片蓝天》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柴静关于雾霾的深度调查报告,仿佛是一夜间雾霾这个词语普天盖地席卷这个中国,大家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关注迅速升温。那么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该怎么办?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雾霾。

【雾霾天气】霾,也叫雾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由于微型颗粒物在雾霾天气中携带大量有害物质和有毒物质,因此对人体有巨大的伤害作用和影响。灰霾对人体健康比较显著的影响是加重呼吸道疾病。另外,雾霾天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易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还可能导致缺钙。 那么雾霾从哪儿来?

简单说就是从从燃煤和燃油当中来

我们能做什么?

现在,雾霾天气依然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多地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空气质量达到六级严重污染。雾霾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也让吸进“脏东西”的年幼孩子们很受伤。“雾霾”是时下各方高度关注的热词,“北京咳”、“自强不吸”等新词语透出了人们的烦恼与无奈。这无疑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但钟声响起之后,我们该如何如何行动才是重点。

我们个人都要有强烈的公民意识,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当看客袖手旁观。当你少开一天车,是对治理污染的尽了一份心;当你吃饭时适量点餐,餐后打包,就是对反对铺张浪费的一种支持;每个人多走几步路,低碳出行,你就是对净化社会空气做出一份重要贡献。 绿色低碳,对我们和孩子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需要从点滴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培养孩子懂得环境保护应从身边小事做起,少开一会儿电视、少用一会儿电脑、少开一点车、将空调打到适宜的温度、充电器充完电后将其拔出等,这些小小的细节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面对雾霾,我们再也不能束手无策的等待北风救驾了,即使暂时吹走了污染,也吹不来一个“美丽中国”。面对雾霾,面对沙尘,面对污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全社会同心协力,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一片可以成为美丽中国标识的蔚蓝天空,这是你我责无旁贷的义务!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六:柴静演讲稿

柴静演讲稿《身边的人》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30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叭、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1.5元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1.5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力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力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一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力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的男人说起来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

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鼻,这个人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就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已经有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拿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法理、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夜色温柔,亲爱的柴静

这一生,那么长,我以为,它必须留下存在的痕迹。

这一生,又那么短,我以为,它实际完全没有印迹,一个普通人的行走,那么渺小,曾经的过程虽穷其一生,在浩瀚的时空中终将逐渐湮灭。

一个普通人的行走,在20岁之前,我始终不明确它对社会倒底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 直到20岁,在许多寂静的夜色里,听到了柴静的《夜色温柔》。

她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站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她说:一朵花中看世界,一粒砂中见天堂,红尘有我,请为我聆听。

她说: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

她说:夜色温柔。

柴静,夜色温柔,夜色温柔,夜色温柔,柴静,亲爱的柴静。

黑夜里,她的声音那么忧伤,穿过厚重的夜,将人生的悲凉猝不及防地推陈出来;她也有明媚时,那是在为了安慰更忧伤和迷茫的人们时,但对她了解较多的人们却仍能够感受到她仍然远远地站在红尘外,忧伤地看着里面憔悴翻滚的灵魂,无助的难过。

九十年代的湖南,夜色降临后,商业与娱乐都收敛了起来,而文化开始呼吸生长,在貌似平静的夜里繁荣、漫延。

漫长的夜,却是灵魂盛大的舞台,夜色下迷离涌动的灵魂,借着黑暗游荡、碰撞,或者仅仅只是喃喃自语。

柴静,她在黑夜里,安静地点上一盏小灯,灯光虽然微弱,仍然有摇摆,却给清醒的人以温暖,给迷惑的人以方向,给坚持的人以力量,她的声音,虽然忧伤,却安定游荡的灵魂。 周末的夜晚,从此清醒与明媚都始于十点半,在一个个周末夜,听着这个城市的心事,用黑色的眼睛在黑暗中看单薄的灵魂纷飞寥落,从此原谅了自己。

原谅了自己的羸弱,原谅了自己的肤浅,原谅自己成长中的一切,也明白了唯独不能够原谅自己的身不由已。从此,愿意在头顶的天空与脚下的身影中并不自由地一路前行,且自此在路上步履平缓,始终面带微笑,看到周围山花烂漫,金色阳光漫山遍野,生命在安宁快乐中互相握手至福。

是的,一个人能被另一个人如此深刻的影响,则斯人幸矣,自己的行为,气质必然会有她的影子相伴,而旅途不寂寞,生活的航灯对于每一个蹒跚前行的人代表着永生不灭的希望,而旅途的加油站往往来自于这些影响你至深的人.

一个人能如此深刻的影响另一个人,则斯人更幸.自己的言行,思想不但为自己所践行,而且有千万人同行.

柴静,应当抚心幸之,一个人的思想能够达到如此,本是幸事;一个人因其思想能够被追随,幸之又幸;而其思想能够影响这许多人,丰富和指导这许多人的人生,诚然是追随者之大幸,但亦是被追随者之幸。人生如此,当以立而抚心,微笑叹幸,更明媚前行。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七:柴静经典演讲稿

柴静五分钟演讲稿

柴静五分钟演讲稿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三十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而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的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上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那是她三十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跟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嘛,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熊,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一块五毛钱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然后这个人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一块五毛钱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利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利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这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她的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呢还是吃完之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我靠为我的权利所作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三十四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说起来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儿,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然后他从裤兜里面掏出来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睛。这个人十八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说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处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期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说这个人就算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你靠什么来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然后他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了一副棺材,他就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五百块钱让他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能够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八:柴静北大演讲稿

主持人:柴静也是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在大众传媒勇敢的追求真实和理性,主持公民记者的理念。她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以记者坚定的职业精神深入一线调查采访,并带以冷静,客观的敏锐对观众社会现象,尤其是弱者传媒表达的问题进行犀利的分析与不断的求解。所以人的真正关键在于不断(0.30)发现真实的新闻理念。欢迎您的到来!(掌声)下面是对两位评论嘉宾的介绍:第一位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常务副院长,新闻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弘女士。(掌声)徐教授是高级记者,并且任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的社长,授予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副秘书长并且任北京大学财经新闻研究中心的主任。她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新闻实务,财经新闻和对外报道,并且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学者。欢迎您的到来。第二位评论嘉宾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影视艺术系教授俞虹女士。她在艺术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中国视觉组成专业委员会,高校影视教育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研委会等机构任职。主要致力于电视传播与媒介文化的研究,并且担任了中国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传播里程最高奖金话筒奖和金鹰奖等活动的评委。欢迎您的到来!(掌声)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大家能够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什么是媒体责任,谁来规范媒体责任,以及媒体从业者如何在个体形成中担当这个责任,以及当今媒体形态的转变对媒体责任的影响等等问题上能够得到启发,并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谢谢大家!(掌声)好,现在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柴静老师上台与我们分享她作为媒体人面对公共事件的一些感受。(掌声)柴静:谢谢北大,谢谢大家。(掌声)这么冷让大家等了这么久,真不敢见面(3.05)。感谢徐老师,余老师,能够在这个夜晚跟大家聚在一起。其实今天老师这件事情跟我说了很久,但是我的确一直很犹豫。其实我对表达自己,或者演说本身,一直是有一种确切的恐惧之感。(3:30)对我说,应该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去影响他人。但我始终对影响这两个字有着很深的疑惑。我的办公司里有个实习生,人大的,新闻系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他/她非常的工作勤奋,卖命。然后有一天我们聊。我说,你做新闻,你想做什么? 他/她想了想说,我想做制片人。我说,你做了制片人你想做什么?我想做台长。我说你做了台长想做什么?他/她说我想影响别人。我说你想影响别人什么?他/她楞了一下,我还没想这事呢。(笑声)所以,我觉得影响力这个,我们是要给

它一个定义的喔(我们想影响什么)。昨天晚上局我们在聊这个事,一桌人吃饭,然后有这么一个事情:岩松就说,影响,就是我要去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然后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朋友,是办读库的张立宪啊,我们都叫他六哥。然后,严哥和老六说,如果读库你(4.41)要去影响没有影响力的人,你说这事还有劲么。然后六哥就说,我觉得挺有劲的。六哥说,其实我办这个杂志不是想影响别人,他说我就是想让看书的人吧,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并不孤单,然后呢,还能踏实的,不再抱怨的去做好自己的事。六哥这话倒挺贴近我心的。所以呢,后来我就想,今晚我来到这,不是想影响别人,而是想把我老老实实工作的事情和想法和大家分享,能够得到一些我的共鸣。嗯,我来之前问我自己一些事,为什么我会选择做一个新闻记者,作为一个长沙铁道学院会计学的专业学生。然后,前两天我看了沃尔特?克郎凯特的传记,就有个细节。他小学的时候,他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然后第一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就问他,说:2+2等于几?然后克郎凯特就很积极的举手,老师(5:51)这个孩子,他站起来回答道:等于四。老师说不对。克郎凯特很确定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就是四。老师说,你站在那好好想想吧。就这样,罚他站在讲台上,一直面对着所有在底下窃窃私语,在笑他的陌生同学。他忍住眼泪站了一节课。课堂结束之后,这个老师(女教师)来问他,说,你现在知道正确答案了吗?他说,就是四。然后这个老师说,错了,你应该回答,四,夫人。(轻微的笑声)然后,沃尔特?克郎凯特说了一句话,在传记当中,那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后来我理解我为什么从事新闻这个行业,是因为我发现我自己厌恶任何,哪怕是最轻微的兵营化的集体式的一律服从。所以我想很多人可能选择新闻行业,就是因为它本身可以蕴含的独立性。嗯,我猜这大概多多少少是我自己从事的一个基础。因为2000年的时候,我从来没想到做一个新闻记者。当时,中央电视台,我们的制片人,叫陈牤,给我打电话。然后说,他说,我是陈牤。然后就留了一个停顿,希望我发出一个仰慕的尖叫。(笑声)然后,我说,谁?(大笑)他说,我中央台陈牤啊,我没给你讲过课吗?我说,你哪个栏目的啊?他就啊啊啊啊,我东方时空的。他说我们想要做一个节目,给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要不咱俩谈谈吧。我说,谈就谈呗。然后我们就在梅地亚见面了。然后我一看他穿西夹克,长头发,还翘着二郎腿。行啊,我也翘着二郎腿(笑声)。我们俩对着座,

他打探我半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对家喻户晓有心理准备吗?我就想,中央电视台的人说话都这么牛吗?(轻微笑声)然后我就说,当时我才二十三四岁嘛,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我就跟他说,如果说成名是一种心理感受的话,我二十岁的时候就有过了。他就楞了,他说,我说的是家喻户晓似的成名。我说,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然后陈牤气得都乐了,(陈牤)你再说一遍。(柴静)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他点了根烟,就问我说,如果你来做记者,你关注什么?(柴静)关注新闻中的人。可能就这句话打动他了吧,然后他就跟我说,那你来吧。我说我不来(大笑)。我那时在湖南卫视干的好好的,主持一个新青年的节目,借住在北京,然后,有节目的时候我才过去做。湖南卫视对我非常宽容,很自由。然后拿点稿费,我就回来继续生活。我觉得说,我就对他说,我不适合持续做这个工作。他倒也没勉强我,他说,就这样,你来参加一次我们的年会,玩一玩。然后我就(8:55),那就去吧。当时是2月5号吧,一上来之后,每个部门的年会都先发奖,对吧,评当年的十大劳模。我一看,这十大劳模长得,那就。(笑声)然后第一个就上来了,孙洁,是现在我们新闻部的副主任,在焦点访谈的。她就上来之后,拿了一卷卫生纸,圆轴的那种,然后说,我今天感冒了,没来得及写稿子,我就在纸上写了两句话,四项基本原则,两个基本点。(笑声)然后念完之后,居然把那个纸撕下来直拧鼻涕(大笑)。我当时确实有惊艳之感,然后紧接着就开始放片子。可能你们有的人在网上看到过,崔永元做的记录片,叫做《分家在十月》。但是只有身在其中才会知道那个片子带来的那种震撼有多大。因为那个片子基本上是以讽刺中央电视台各级领导和各种名人,然后,包括他自己。然后我们所有台领导都坐在台底下,那天挨个讽刺到。什么李挺诺夫硬挺着入睡的这个夜晚,拿着白岩松的那本书,说,痛并快乐着,这本书,以前用来垫脚!我在台下看着,我想,有点意思。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台下台长的钱包已经被哄抢了。然后,所有钱就洒出来,纷纷飘扬。然后我手里面落了张100块的。我想,这地方不错,我来得了。(柴静自己也笑了)其实现在想一想,就是因为中国的新闻人(10.35),365天的那一天里面,迸发出的一种自由的狂欢,就像崔永元在我形容的故事所代表的一样,我觉得,起码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霉怨的,或者有幽默感的人那么简单。(10:55)自由,意志和灵魂上的不受约束。我觉得他/她对谁都无所畏惧,

在年会上他/她会调侃领导,但是永远在最真诚的东西面前会掉下眼泪。那时在我的意见里面,制作新闻人是这样的。但我忽视了一点,它这个年会,365天里只有一天。偏偏在第364天的时候,我就来了。来了之后,第一天,我一进办公室,我看到办公室空地上有一张椅子,然后就有个人站在那说,你坐那。我坐下,话没说完,他给我套了块布,轻轻捻了捻我的头发(柴静应该在现场比划着吧。大家大笑)。然后(11.33)他对我说是我的化妆师。捻完之后我就像一小兔丫子一样。他坐在那里,刘海很高,像李秀成(11.38)那样。(大笑)然后立刻我的同事就跟我说,柴静去,给我们倒几杯水。平常都是我们伺候你们主持人,你们主持人也该伺候伺候我们。然后我就给他/她倒了几杯水。一开始被修理的过程。但是我觉得那时候,就是,我以前就是文艺青年,实际上做新闻应该怎么做,我压根就不清楚。所以做到那个直播台之后,实际上发现我就不会说话了,我也很难写作。就是,一听到那套就管不着了,不顶用了。然后,新闻八股的那部分,我不太喜欢,也不擅长。所以,总会面临着说,你做一部分,然后大家说,你回去,再录吧,领导说,把你的结尾重新再录一遍。再录一遍,再录一遍。然后经常就晚上12点看着摄像,灯光带着那种非常忍耐的神色来了之后,人家一言不发,特别明显。录完了,我就一个人再走回去,人家都有点,自己都已经不会说话和不会写字了。后来我碰见(12:46),他/她就和我讲说,白血病人的治疗到后期有种办法,就是血液全部都抽出来,然后再把新的血输进去。当时我就感觉自己是个血已经流光,浑身苍白的人。就是一个假小孩,内敛,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那句话。那时我就鼓励我自己,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然后,因为我会碰到我原来的听众,他/她们坐很远的车到中央台来看我,然后问我说,你觉得你变得这样有劲么。我说,怎么呢。他/她说,你还能找到跟听众原来的那种信赖么。我想了想,摇了摇头。他/她就跟我说了一句话,他/她说,你可不要变成最初你自己反对的人。这话让我非常的触动。我是为了追求独立,选择这份工作,但是我发现,我却不得不从众,那种痛苦,是很难忘记的。嗯,但是到了一年之后,大概到了新疆地震的时候,然后我就被媒体派去现场。而我脚踩到那个地震之后的那个地面上,像果冻那样又柔软又有劲的地上的时候,然后我仔细往下一看,其实我是站在一户人家已经坍塌的茅草房的房顶上。然后,我往前走,就有一个不认识我的一个老大妈嘛,不知道

为什么,就把我抱住了。老大妈就趴在我肩膀上,痛哭。我那时,就是,震动不已。我觉得我天天在演播室里面说的所有的那些赈灾啊,数字啊,术语啊,拼命想把头发梳的漂亮点,或者让自己尽早的能被领导通过,把这个新闻播掉的那些东西全部被抛掉了。所以陈牤跟我说,你想做制片人,就必须找到欲望。我就问他,我当时很拧巴,我说,人怎么才能找到欲望?他说,忘掉自己,才能找到欲望。我说,我怎么才能忘掉自己?所以,到了那之后,我才发现,就是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掉自己,你真正关心新闻的时候才会忘掉自己。所以新疆的采访还给我留下一个终生不灭的痕迹,就是,我当时还像热血的年轻人一样,渴望做自己预期,比如说被传播的,被对方表扬的报道。然后那我就做了一期,宣传公告所说,你赶紧来,明天有条大新闻。我去了之后,就发现小孩第二天把包从废墟里拿出来。这种新闻,你们可以从去年的5.12地震之后看到很多次。然后大家就开始升国旗,唱国歌,一起齐声《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个新闻,我当时做了16分钟,做的很用心,很好,然后领导就表扬了,我自己也挺高兴。但是,我收拾东西往回走的时候,就看到我报道当中的两个小女孩,没有走。她们鞋带松了,我就帮她们系起来吧,我就随便问她,你现在住哪啊。小姑娘说,带我去看。我就跟她去了。就是我发现她根本,她家都没了Ma,她和她哥哥,妹妹都睡在地上。地上放着两床被子,我把手伸进被子里面去摸,当时是零下12度的天,那被子是湿的,里面都是沙子。我问,你们吃什么,喝什么。她就拿了一个小铁皮桶,就带我去一个滴雨水的坑那,把那个枯叶叼开之后,乘了半桶水回来拿两个石头架着烧。我当时非常羞愧,因为就在5分钟之前我还跟全国人民说这群孩子已经高高兴兴上学了。我就想,在我的一生,不允许再作这样的报道。所以,当我面对一个孤立的事实的时候,这时我提醒一定要绕到背后去看一看,除非我自己亲手触摸,我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否则,我不相信这些是真实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在一个月的非典之后,可能给了我更深的印象。就是我去人民医院,去拍他们的急诊室的时候,我看见急诊室,地板上,有大概22个病人的名字,后面写的全是肺炎,肺炎,肺炎,肺炎。然后就有个同志和我说,其实他们都是非典患者,但是因为不能让外界知道,其实当时的急诊室还在不断的接诊病人,这就意味着说,所有不知情而进来的人,全部,他/她用了一个字,叫做ong在里面,就是所有人都ONG在一起。进来就感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九:柴静演讲稿身边的人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30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叭、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1.5元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1.5元的发票,明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力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力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一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力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的男人说起来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鼻,这个人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

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就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已经有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拿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雾霾演讲稿篇十:柴静演讲稿

柴静演讲稿《身边的人》

十年前在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她第一次因为治病要离开拉萨。下了飞机下很大的雨,我把她送到了北京一个旅店里,过了一个星期我去看她,她说她的病已经确诊了,是胃癌晚期,然后她指了一下床头有一个箱子,她说如果我回不去的话,你帮我保存这个。这是她30年当中走遍西藏各地,和各种人:官员、汉人、喇叭、三陪女交谈的记录。她没有任何职业身份,也知道这些东西不能发表,她只是说,一百年之后,如果有人看到的话,会知道今天的西藏发生了什么。这个人姓雄,拉萨一中的女教师。

五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瓶1.5元的水,然后他问列车员要发票,列车员乐了,说我们火车上自古就没有发票。这个人就把铁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说人们在强大的力量面前总是选择服从,但是今天如果我们放弃了1.5元的发票,明

天我们就可能被迫放弃我们的土地权、财产权和生命的安全。权力如果不用来争取的话,权力就只是一张纸。他后来赢了一场官司,我以为他会和铁道部结下“梁子”,结果他上了火车之后,在餐车要了一份饭,列车长亲自把这个饭菜端到他面前说,“您是现在要发票还是吃完以后我再给您送过来?”我问他,你靠什么赢得尊重?他说我靠为我的权力所做的斗争。这个人叫郝劲松,34岁的律师。

去年我认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的男人说起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他说所有的孩子靠在墙上哭。说到这儿的时候,他也动感情了,他从裤兜里面掏出一块皱皱巴巴的蓝布手绢,擦擦眼鼻,这个人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所有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一点事。他在我的采访中说到,征地问题给农民的不是价格,只是补偿,这个分配机制极不合理,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出在土地管理法,还出在1982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审这个节目的时候,我

的领导说了一句话,这个人就说的再尖锐,我们也能播。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他特别真诚。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七年前,我问过一个老人,我说你的一生已经有过很多挫折,你靠什么保持你年轻时候的情怀,他跟我讲有一年他去河北视察,没有走当地安排的路线,在路边发现了一个老农民,旁边放着一副棺材,他下车去看,那个老农民说因为太穷了,没钱治病,就把自己的棺材板拿出来卖,这个老人就给了他500块钱拿回家。他说我讲这个故事给你听,是要告诉你,中国大地上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要执着。这个人叫温家宝,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些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法理、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

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柴静雾霾演讲稿相关热词搜索:雾霾演讲稿 关于雾霾的演讲稿 柴静雾霾演讲视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柴静雾霾演讲稿”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柴静雾霾演讲稿"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wendang/yanjianggao/12452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