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

2016-01-09 09:53:0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一:2014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一:2014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家。(1分) 10.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

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岁月钟声 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

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 有删改)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巍巍峻宇( ) ②方框( ) ③拆开( ) ④万籁俱静( ) ....18. 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四段 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 宋代戴复古说“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文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4分)

20. 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 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请分别概括出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21. 汪曾祺的散文温婉细腻,素朴中有挚味。正如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导的那样“贴”着生活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3分)

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 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22. “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3. 汪老六十六岁重归故里,童年的母校早已踪迹皆无,可这座记忆里的圣殿,却永远铸就在他 情感的基底,心灵的深处,生命的肌理,因此才有文末这些情谊款款的文字。文章最后一 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

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 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2分)

26.“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 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是”,一个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汉字。《说文解字》里解释,“是”指的是夏至时分太阳走到空间的基准点上。由此,“是”引申出“正确”、“善”、“遵从,以之为法则”等含义。人们习惯用“我是„„”这样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巴金说 :“我是作家,应当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置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是”字之前,是方方正正的“我”,“是”字之后是称谓。每种称谓,承载的是不同的职责和义务,诠释的是不同的信仰和理想,彰显的是不同的追求和坚守。

作为中学生,在不同的环境里你也会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我是学生,我是儿子(女儿),我是公民„„,请以“我是„„”开头,写出你在生活中的一种称谓,以及对这种称谓的认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二: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颇有豪士为文“狂越时空,洒落不羁”的特点。文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各具情态,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6.北朝民歌以粗犷豪放见长,善于表现英武豪迈气概,《木兰诗》就是其中代表性作品。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7.冬之肃杀,春之繁盛,总是相悖的。然岑参“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一夜和风春花竞放之景,比喻边塞冬雪奇观的诗句是:□□□□□□□,□□□□□□□。 8.学者张潮有言,“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意为关心人民与社会,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妙语。白居易力倡新乐府“规讽时事”,关心民生疾苦,在《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 本文作者家。(1分) 10.10.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是日更定矣( ) ②余拏一小舟 ( ) ...

③拥毳衣炉火( ) ④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1. 刘勰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文字凝练,意蕴丰富。分析此句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12. 作者友人这样评价他:寓居西湖四十余年,笔下西湖之景空灵晶映,使旧日之西湖于纸

上活现。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能与此评价相符的语句,准确工整地抄录下来。(2分)

13.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阅读本文似亦可感痴者乐雪。作者与金陵人的“痴”各有怎样的表现?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对表现主要人物而言,属于哪个角度的描写?(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孙期传

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

(选自《二十六史》) 【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皆执经垄畔以追之( )②期驱豕入草不顾( ) ..15. 孙期身为儒生而不耻做粗鄙之事,文中他“牧豕于大泽”、“驱豕入草”分别有什么目的?

(2分)

16. 孙期虽为布衣,却被记于史册,为史家所称道。请结合选文分析孙期有怎样的品质?(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岁月钟声 汪曾祺

我读的小学是县立第五小学,简称五小,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对面是天地坛。五小有一支校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列其中。半城半郭尘嚣远,无女无男教育同。桃红李白,芬芳馥郁,一堂济济坐春风。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巍巍峻宇”,“连云栉比”,实在过于夸张了。但记忆中学校门外的地势确比校内高,进大门,要下一个慢坡,慢坡是‚站砖’铺的。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点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对这道弯弯的慢坡很有感情。如果它是笔直的,就没有意思了。

慢坡的东端是门房,同时也是校工詹大胖子的宿舍。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这间小屋原来盖了是为了当门房即传达室用的,但五小没有什么事可传达,来了人,大摇大摆就进来了,詹大胖子连问也不问。这间小屋就成了詹大胖子宿舍。他在屋里坐着,看看钟。他屋里有一架挂钟。这学校有两架挂钟,一架在教务处。詹大胖子一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上这两架钟。喀啦喀啦,上得很足,然后才去开大门。他看看钟,到时候了,就提了一只铃铛,走出来,一边走,一边摇:叮当,叮当,叮当„„从南头摇到北头。上课了,学

生奔到教室里,规规矩矩坐下来。

每逢国文课都是要背诵的。一年级开头是“大狗跳,小狗叫”,后面有《咏雪》这样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学这一课时才虚岁七岁,可是已经能够感受到“飞入芦花都不见”的美。我现在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也许是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的。我觉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有些篇目是选得很好的。 后来,有一班毕业生凑钱买了一口小铜钟,送给母校留纪念,詹大胖子就从摇铃改为打钟。一口很好看的钟,黄铜的,亮晶晶的。铜钟用一条小铁链吊在小操场边的梧桐树上。铜钟有一个锤子,悬在当中,锤子下端垂下一条麻绳。詹大胖子扯动麻绳,钟就响了。钟不打的时候,绳绕在梧桐树干上,打一个活结。

梧桐树一年一年长高了。钟也随着高了。 五小的孩子也高了。

詹大胖子还有一件常做的事,是剪冬青树。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 詹大胖子还给校园里的花浇水。

秋天,詹大胖子扫梧桐叶。学校有几棵梧桐。刮了大风,刮得一地的梧桐叶。梧桐叶子干了,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詹大胖子还做什么事呢?他给老师烧水。烧开水,烧洗脸水。教务处有一口煤球炉子,詹大胖子每天生炉子,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煤球炉子上坐一把白铁壶。

他还帮先生印考试卷子。詹大胖子推油印机滚子,先生翻页儿。考试卷子印好了,就把蜡纸点火烧掉。烧油墨味儿飘出来,坐在教室里都闻得见。

每年寒假、暑假,詹大胖子要做一件事,到学生家去送成绩单。全校学生有二百人,詹大胖子一家一家去送。成绩单装在一个信封里,信封左边写着学生的住址、姓名,当中朱红的长方框里印了三个字“贵家长”。右侧下方盖了一个长方图章‚县立第五小学‛,学生的家长是很重视成绩单的,他们拆开信封看:国语98,算术86„„看完了就给詹大胖子酒钱。 詹大胖子和学生生活最最直接有关的,除了摇上课铃、下课铃,——打上课钟、下课钟之外,是他卖花生糖、芝麻糖。詹大胖子很坏,他的糖比外面摊子上的卖得贵。但是五小的学生只好跟他去买,因为学校有规定,不许“私出校门”。

校长张蕴之不许詹大胖子卖糖,把他叫到校长室训了一顿。校长对学生说:学生在校不许吃零食;詹大胖子的糖不卫生;他赚学生的钱,不道德。

但是詹大胖子还是卖,偷偷地卖。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五小的学生差不多全跟詹大胖子买过糖。他们长大了,想起五小,一定会想起詹大胖子,想起詹大胖子卖花生糖、芝麻糖。

詹大胖子就是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平静。

詹大胖子的铃摇着摇着,钟打着打着,我们便长大了,便到了小学高年级了。 教五年级国文的是高北溟先生。他很喜欢我,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在他所授的古文中,我受影响最深的是明朝大散文家归有光的几篇代表作。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教六年级国文的是张敬斋,张先生据说很有学问,他教我们《老残游记》,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明湖上的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使我对济南非常向往。

我对五小很有感情。每天上学,暑假、寒假还会想起到五小看看。夏天,到处长了很高的草。有一年寒假,大雪之后,我到学校去,大门没有锁,轻轻一推,开了。没有一个人,连詹大胖子也不在。一片白雪,万籁俱静。我一个人踏雪走了一会,心里很感伤。

我十九岁离乡,六十六岁回故乡住了几天。我去看看我的母校:什么也没有了。承天寺、天地坛,都没有了。五小当然没有了。

这是我的小学,我亲爱的,亲爱的小学!‚愿少年,乘风破浪,他日毋忘化雨功!‛

(选自《汪曾祺散文选》 有删改)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巍巍峻宇( ) ②方框( ) ③拆开( ) ④万籁俱静( ) ....18. 调皮的小狗、飘零的雪花,课文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作者小学一年级所学。结合文章第四段 内容思考,几十年过去了,作者对此为什么依然难忘?(答出两点即可)(4分)

19. 宋代戴复古说“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琦”,文中“詹大胖子很胖,但是剪起冬青树来很卖力,他好像跟冬青树有仇,又好像很爱这些树”一句,以平实的语言将作者童年的观察体会写得妙趣横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有仇”与“爱”?(4分)

20. 史家传统的记人笔法是“不虚美,不隐恶”,作者也将詹大胖子这个人物放在现实生活中进 行客观地描述,使这一人物的优缺点都很鲜明。请分别概括出能够体现詹大胖子优点与缺点的事各一件。(4分)

21. 汪曾祺的散文温婉细腻,素朴中有挚味。正如他的老师沈从文教导的那样“贴”着生活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语句。(3分)

他摇下课铃或打上课钟的时候,左手捏着花生糖、芝麻糖,藏到袖筒里。有学生要 买糖,走近来,他就做一个眼色,叫学生随他到校长、教员看不到的地方,接钱,给糖。

22. “童年化育师恩久,花甲感念教益长”,汪曾祺先生以浓情的笔墨追忆了自己小学五、六年级的两位国文老师,他们授课的内容分别对作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3. 汪老六十六岁重归故里,童年的母校早已踪迹皆无,可这座记忆里的圣殿,却永远铸就在他 情感的基底,心灵的深处,生命的肌理,因此才有文末这些情谊款款的文字。文章最后一 段有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

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版) 24.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1分) 25. 林黛玉是全书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之一。她个性鲜明,多愁善感,可选文却表现了她少有的喜形于色,写到了她的“得意”,请说说她得意的原因。(2分)

26.“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此处描写 体现出宝钗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是”,一个我们使用比较多的汉字。《说文解字》里解释,“是”指的是夏至时分太阳走到空间的基准点上。由此,“是”引申出“正确”、“善”、“遵从,以之为法则”等含义。人们习惯用“我是„„”这样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巴金说 :“我是作家,应当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置放在群体的生存里„„”“是”字之前,是方方正正的“我”,“是”字之后是称谓。每种称谓,承载的是不同的职责和义务,诠释的是不同的信仰和理想,彰显的是不同的追求和坚守。

作为中学生,在不同的环境里你也会有不同的称谓。例如:我是学生,我是儿子(女儿),我是公民„„,请以“我是„„”开头,写出你在生活中的一种称谓,以及对这种称谓的认识。(不少于120字)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三:2014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1

2014年长春市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

《2013年长春市初中课程学习指导手册•语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结合长春市语文课程实践进程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考试范围与要求】

名句累计与运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7-9年级规定的61篇中,选定57篇作为2014届初中毕业生的教学、考察内容。其余4篇待2015届初中毕业生毕业时讲全部增加完毕。此题仍继续注重名句、名篇的累积与运用。

文言文阅读:注重常用实词的理解,注重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注重作品思想内容的古为今用,注重个性化的见解和感悟。课内文言文篇目要求同上。课外文言文选篇注重选择叙事相对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有一定内涵的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注重课内积累在课外的呈现,考察文言文阅读的实践能力。

现代文阅读:注重体味和推敲关键语句和段落在文章中的意义和作用;注重修辞手法、文章主要表现手法的掌握与考查;注重选文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注重选文中形象的体会和分析;注重联系生活中的体验与感悟;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名著阅读: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积累。侧重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形象的一般性把握,对主要情节的一般性考查。

综合实践与作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考察。综合实践注重考察语文综合素养、审美标准、实践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作文注重考查观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考察谋篇布局驾驭语言的能力,考查在文章中抒写真实情感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注重对书写能力的考查,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

附录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2 蒹葭(蒹葭苍苍)

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诗经》 《诗经》 汉乐府

4 观沧海(东临碣石) 5 饮酒(结庐在人境) 6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14 望岳(岱宗夫如何) 15 春望(国破山河在)

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19 卖炭翁(卖炭翁)

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9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2

曹操 陶潜 北朝民歌 王勃 陈子昂 王湾 王维 李白 李白 崔颢 杜甫 杜甫 杜甫 岑参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李贺 杜牧 杜牧 李商隐 李商隐 李煜 范仲淹 晏殊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李清照 陆游

34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删掉的内容 3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40 满江红(小住京华) 删掉的内容 4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42 曹刿论战

43 《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删掉 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删掉 4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新增 47 邹忌讽齐王纳谏 48 出师表 49 桃花源记

50 与谢中书书 新增 51 三峡 52 杂说(四) 53 陋室铭 54 小石潭记 55 岳阳楼记 56 醉翁亭记 57 爱莲说 58 记承天寺夜游

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60 湖心亭看雪

61 河中石兽 新增

3

辛弃疾 辛弃疾 文天祥 马致远 张养浩 龚自珍

秋瑾 《左传》

《战国策》 诸葛亮 陶潜 陶弘景 郦道元 韩愈 刘禹锡 柳宗元 范仲淹 欧阳修 周敦颐 苏轼 宋濂 张岱 纪昀

4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分为阅读、综合实践与作文两大部分,总分120分。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累积与运用(15分)

(二)(甲)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四)名著阅读(5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二)作文(50分)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四: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1)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一)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诗经• 关雎》)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5、《荀子》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来比喻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可是,却也有意志坚定的人,处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仍然能保持高洁的品格,正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描述的那样:□□□□□□,□□□□□□。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7、“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出了多少征人的辛酸苦楚,可是,大丈夫要保家卫国,只能忍痛离乡,于是忧国与思亲成为一种难以化解的矛盾,范仲淹在《渔家傲》就用“□□□□□□□,□□□□□□□”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

8、在《水调歌头》中,苏轼见月生根,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对胞弟的思念之情,但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为明月开脱,化悲怨为旷达,蕴含深刻哲理的两句诗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9、本文选自《列子• 汤问》,相传作者是 (人名)。(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②卒风暴雨( ) ..

③乃援琴而鼓之( ) ④钟子期辄穷其趣( ) ..

11、本文言简意丰,结构紧凑,请分析文章开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一句在全文

中的作用。(2分)

12、常言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因此“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读了本文,你认为哪些地方表现了钟子期不愧为伯牙的“知音”?(2分)

13、言为心声,曲亦传情,请说说伯牙“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的原因。并谈谈伯牙所说的“吾于何逃声哉”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选自《汉书》)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愿输家财半助边 ( ) ②恶者辄去( ) ..

1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古往今来,不乏有毁家纾难者。请概括文中卜式的爱国表现。(2分)

16、卜式最初只是“以田畜为事”,后竟“拜为齐相”,请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谈谈卜式一路升迁的原因。(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望之如云 近之如春

文/钱碧湘

1992年除夕夜,我照例打电话向钱钟书、杨绛二老拜早年。正说着吉庆话,钱先生话锋一转,冒出一句:“老啦!要死啦!”我吃一惊,赶忙拦住:“新年新世,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这可是你在瞎说!”钱先生哈哈大笑,不以为意。我心有禳解,对我爱人朱狄说,

敢在年节下大谈老死,必定愈老弥坚,寿数无量。谁知钱先生一语成谶,来年便大病缠身,长卧不起。

年前噩耗传来,举国惊悼痛失文化昆仑,我们更多一份失去慈祥长辈的伤痛。

我姓钱,但和钱先生非亲非故。三十年前同住在干面胡同十五号时,我还不认识他。那时,钱先生远非今日之名扬天下。但在学术界,他的博闻强记、学贯中西,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清高淡泊,也时有耳闻。后生小子,由敬生畏。我们虽和钱瑗有一面之交,却决不敢妄想识荆。倒装名句,恰是“毗邻若天涯”。

机缘凑巧,下干校之初,我阴错阳差暂栖社科院文学所,编入老弱病残组,遂因祸得福,认识了钱先生。

干校条件恶劣。钱先生和吴世昌先生等四人同住一间土屋。地面比路面低,进门要下两级台阶,非常潮湿。四块铺板紧靠四墙摆放,中间一小方空地,白天便权充工场。钱先生身处逆境,仍然冲淡平和,不失儒雅。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他的床下有只极大的柳条箱。一天搬出去晾晒,只见满箱书籍。尤可惊叹的是上面一摞大开本书帖,宣纸线装,蓝面烫金,我不免少见多怪。他轻轻抚平压皱的封面,微笑着说:“我喜欢翻翻。”日后有幸目睹钱先生的墨宝,笔下如行云流水,洒脱放逸,颇得王羲之遗风。大家通才,钱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诗文绝代,其书法亦十分了得。

钱先生少年名高,早已学富五车。下干校时年过耳顺,劳作之余,仍诵读不辍。灯光黯淡,就站在灯下立读。世人或称羡他聪颖过人,天资超群;或盛赞他博览群书,过目不忘。钱先生果然一身钟天地之灵秀,得日月之精华,非常人可望其项背。子贡谓孔子为“多学而识之者”。夫子自道:“非也。予一以贯之。”至圣至道,钱先生庶几近之。

钱先生为人谦和,俞平伯先生长他几岁,他总尊称“俞先生”。资料室一个老小姐小他几岁,他也随大家尊她“周大姐”。对我们小辈,他从不直呼姓名,也不用“小X”代称,而是叫名字,十分亲切。

吴先生好和俞先生抬杠,钱先生常在一旁笑而不语。暮春三月,菱叶新发,青青翠翠散落水面。一天,吴先生从水塘洗涮归来,兴冲冲对俞先生说:“我仔细看过了,菱是不开花的。没有花,哪来香?金桂把香菱改秋菱,有道理!宝钗的学问也有限。夏家小姐并非不通文墨!”俞先生是姑苏城里人,不识菱花之有无,一时语塞。我不知深浅,贸然插话道:“吴先生,你恐怕说得不对。我是江南水乡人。菱开小白花,有淡淡的香气。现在不见花,是节气还不到。宝钗的学问还是大。夏金桂强改秋菱,是故意挑刺生事。”吴先生不说话,俞先生蓦地开怀大笑。中午去食堂的路上,钱先生笑着小声说:“碧湘,你今天帮俞先生打了一个大胜仗!”我不懂,他指点说:“吴先生和俞先生是学术上的冤家呀!”我方知自己无知莽撞。

钱先生不多言,一旦开口,诙谐风趣。何其芳先生来东岳办事,总到土屋看望诸位先生。钱先生揶揄何先生“夤夜追猪”,绘声绘色,令人捧腹。有时谈点文坛掌故,又使我等晚辈大长见识,一扫土屋的阴冷逼仄。遥想当年,钱先生亦是“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

钱先生非常慈祥。听说我们九个月大的独子孤身在京,请一位七旬老妇看养,并无亲友照拂,便来劝说,要一老一小搬到他家去住。其时,钱先生家早被他人挤占一半,满堂上好红木家具被迫送进旧货店。女婿含冤自杀,女儿处境可怜,他和杨先生下放干校,分居两处,全家都在危难之中。他绝口不提自家的苦难,倒来关心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使我十分感动。他和杨先生提前返京。临行前,老夫妇俩特地来哲学所驻地,叫我去随意挑选他们的日用品。钱先生还索要我们迁居后的地址,说是回京后马上去看看我儿子非非。我赶紧说担当不起,怕他小小年纪要折寿的。口中婉辞,心下万分感激。

钱先生迁居三里河南沙沟,我对新房子很好奇,径自去满处乱转。及至走进卧室,方觉太不懂规矩,十分尴尬。钱先生不以为忤,反替我解嘲:“侄女儿,随便看!”

1981年我大病一场,情绪低落。钱先生来信开导:“苏东坡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不但句子好,并且很亲切。”嘱我静养,祝我康复。更送来进口针药,频频催我使用。

钱先生声誉日隆,信函如雪。不论国内国外,尊卑亲疏,他都一一手复。听杨先生说,有个陌生青年来信说,看了《围城》,对将近的婚期踌躇起来。钱先生赶紧去信譬解。青年获信后喜结良缘,寄赠了结婚照。

钱先生宽厚待人,和煦如春。

我教子无方,劣迹为钱先生风闻,来信责备:“教子不可太严!”听钱瑗说,父母对她从不严加责督。遇到难题,父亲并不手把手教,而是推给她十几部词典,叫她自去查找。实在遍寻不得,父亲才给予指导。这造就了她极强的独立性。她在英国进修初期,读不懂导师指定的某部英国古代典籍,正是仰仗父亲“不教之教”培养的功力,广搜博览,终于力克深奥之作,取得骄人的好成绩。钱瑗治学,颇有父风。可叹正在大有成就之年,不幸病逝。明珠痛失,高堂泣血,老父惊魂。旧雨新知,无不凄然泪下。

我不学无术,心怯藏拙,不敢向钱先生问道。朱狄无知胆大,屡去请教英文翻译。钱先生一边笑他“杀鸡用牛刀”,一边不惮其烦细细讲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追忆不尽,谨撰一联拜祭钱钟书先生。

管锥凿通四海三世古今独步

围城参透七情六欲穷达无心

1999年元月5日夜半灯下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洗 ② ( ) ③一语成 ( )④不其烦( )

18、尽管“我心有禳解”但是钱先生新年的戏语还是不幸地一语成谶。请分析文章第二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19、对钱先生生前事迹的回忆,处处流淌着作者的一片深情。作者用语简洁清丽,却往往能道出先生的品格。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3分)

静坐在小马扎上搓麻绳时,钱先生的身影颇堪入画。他寿眉浓长,双目低垂,手中不停捻动着麻絮,犹如老僧入定,思绪已不知云游至何处何方。

20、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言“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未足妨我襟怀”,作者引用来称“钱先生亦是如是”,请结合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印证了作者这句评价。(4分)

21、追怀先生,自当以追忆先生生前之事为主,而文中却回忆了吴先生与俞先生抬杠一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的用意。(4分)

22、司马迁曾赞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作者巧妙化用此句,以“望之如云,近之如春”作为悼念钱先生文中的题目,请你谈谈对这个题目的理解。(4分)

23、钱钟书不仅学贯中西,而且乐于助人,忆起往事,作者不禁思绪绵绵,唯以一副对联结尾,以寄哀思。请结合对联内容,谈谈作者以对联结尾的妙处。(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黛玉虽然对宝玉早有耳闻,但此回却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为何初次见面黛玉就“吃一大惊”?(2分)

26、作者借《西江月》一词为宝玉做了注解,词中以世俗人的眼光,把宝玉批判的一无是处,然而细细斟酌,倒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宝玉的形象。(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一些地方的高考政策调整频密出台,在已经出台的各地方案中,英语成为最集中的调整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五: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8)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八)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惟闻女叹息。(北朝名歌《木兰诗》)

2、□□□□□□,□□□□□□,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5、自古征人思乡便是诗人笔下最主要的主题之一,唐人有“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强烈感慨。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则以“□□□□□□□,□□□□□□□。”两句更深刻地揭示了征人们战争未尽,归乡无望的矛盾心情。

6、爱国诗人辛弃疾,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以细致的笔墨以细节书写了激烈的战争场面,表现出高昂的战斗气势。这两句是“□□□□□□,□□□□□□”。

7、三峡山势的高峻与连绵,是形成其水势特点的最主要原因。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以特定时间的特定景象,侧面写了三峡山势的这一特点“□□□□□□,□□□□”。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书写与先帝在危难之际建立起的深厚情谊,其中“□□□□□□□,□□□□□□□”两句已成为今天形容在危难时刻担当重任的代言词。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②佳木秀而繁阴( ) ...

③山肴野蔌( ) ④树林阴翳( ) ..

11、欧阳修笔下的滁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好地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些特点体现在何处?(2分)

12、在滁人的游玩宴饮之间,随处可见百姓的安乐,而苍颜白发的太守却颓然醉与其间,请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太守“醉”的原因何在?他的心情与百姓的心情又有何不同?(2分)

13、以文学家著称的欧阳修,在政治受挫时同样有不俗的作为。从其写作此文的目的与时的经历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我们可以从他的人生态度上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知之明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王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

①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②睫:眼毛③庄蹻:楚国的盗,实为人起义的领袖④明:眼睛亮,引申为明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庄子谏曰( ) ②臣患智之如目也( ) ..

15、楚庄王讨伐越国的理由是什么?庄子用怎样的语言概括了楚庄王的不明智?(用原文回答)(2分)

16、庄子以自己精辟的分析制止了楚庄王的盲目行动,他的分析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念 你 们 的 名 字

张晓风

孩子们,这是八月初的一个早晨,美国南部忧郁的阳光和煦而透明,流溢着一种让久经忧患的人鼻酸的、古老而宁静的幸福。助教把期待已久的发榜单寄来给我,一百二十个动人的名字,我逐一地念着,忍不住覆手在你们的名字上,为你们祈祷。

在你们未来七年漫长的医学教育中,我只教授你们八个学分的国文,但是,我渴望能教你们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做一个中国人。

我愿意再说一次,我爱你们的名字!名字是天下父母满怀热望的刻痕,在万千中国文字中,他们找到的是一两个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

④③①②

“林逸文”“唐高骏”“周建圣”“陈震寰”,你们的父母多么期望你们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黄自强”“林敬德”“蔡笃义”,有多少伟大的期盼在你们身上。“张鸿仁”“黄仁辉”“高泽仁”“陈宗仁”“叶宏仁”“洪仁政”,说明儒家传统对仁德的向往。“邵国宁”“王为邦”“李建忠”“陈泽浩”“江建中”,显然你们的父母把你们奉献给苦难的中国。“陈怡苍”“蔡宗哲”“王世尧”“吴景农”“陆恺”,蕴涵着一个个古老圆融的理想。我常惊讶,为什么世人不能虔诚地细细体味另一个人的名字?为什么我们不懂得恭敬地省察一下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或雅或俗,都自有它的意义和爱心倾注。如果我们能用细腻的领悟力去叫别人的名字,我们便能更好地互敬互爱,这世界也可以因此而更美好。

这些日子以来,也许你们的名字已成为桑梓邻里间一个幸运的符号,许多名望和财富的预期已经模模糊糊和你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许多人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你们,一方无形的匾已悬在你们的眉际。有一天,医生会成为你们的第二个名字。但是,孩子们,什么是医生呢?一件比别人所穿更白的衣服?一笔更有保障的收入?一个响亮而荣耀的名字?孩子们,在你们不必讳言的快乐里,抬眼望望你们未来的路吧。

什么是医生呢?孩子们,当一个生命在温湿柔韧的子宫中悄然成形时,你,是第一个宣布这神圣事实的人。当那蛮横的小东西在尝试转动时,你是第一个窥得他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跳的人。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的双掌接着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辛苦地拉动一个初生儿的船纤,让他开始自己的初航。当小孩半夜发烧时,你是那些母亲理直气壮打电话的对象。一个外科医生常像周公旦一样,是一个在简单的午餐中三次放下食物走进急救室的人。有时候,也许你只需为病人擦一点红药水,开几颗阿司匹林;也有时候,你必须为病人切开肌肤,拉开肋骨,拨开肺叶,将手术刀伸入一颗深藏在胸腔中的鲜红心脏;有的时候,你甚至必须忍受眼看血癌吞噬一个幼稚无辜的孩童而束手无策的裂心之痛!一个出名的学者来见你的时候,可能只是个脾气暴烈的牙痛病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见你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气结的哮喘病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来见你的时候,也许什么都不是,他只剩下一口气,拖着一个中风后瘫痪的身体;挂号室里美丽的女明星,或者只是一个长期失眠、神经衰弱、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你陪同病人走过生命中最黯淡的时刻,你倾听垂死者的最后一声呼吸,探察他的最后一次心跳。你开列出生证明书,你在死亡证明书上签字,你的脸写在婴儿初闪的瞳人中,也写在垂死者最后的凝望里。你陪同人类走过生老病死,你扮演的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啊!一个真正的医生怎能不是一个圣者?

事实上,成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修炼的过程。你需要学多少东西才能使自己免于无知,你要保持怎样的荣誉心才能使自己免于无行,你要几度犹豫才能狠下心拿起解剖刀切开第一具尸体,你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医治过千万个病人之后,使自己免于职业性的冷漠和无情!在成为一个医者之前,第一个需要被医治的,应该是我们自己。在一切的给予之前,让我们先拥有。

孩子们,我愿意把那则古老的神农氏尝百草的神话再说一遍。神话是无稽的,但令人动容的是一个行医者的投入精神,以及那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人病己病的同情心。身为一个现代的医生,当然不必一天中毒七十余次,但贴近别人的痛苦,体谅别人的忧伤,以一个单纯的“人”的身份,怀着恻隐之心探看另一个身罹疾病的“人”,仍是可贵的。

记得那个“悬壶济世”的故事吗?“市中有老翁卖药,悬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那老人的药事实上应该解释成他自己。

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住医药是有时而穷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古老的医术中不可或缺的是“探脉”,我深信那简单的动作里蕴藏着一些神秘的象征意

义。你能否想象一个医生用敏感的指尖去探触另一个人脉搏的神圣画面?

因此,孩子们,让我们怵然自惕,让我们清醒地推开别人加给我们的金冠,而选择长程的劳瘁。诚如耶稣基督所说:“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真正伟人的双手并不浸在甜美的花汁中,而常忙于处理一片恶臭的脓血;真正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最挺拔的高峰,他们常俯下身来察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孩子们,让别人去享受“人上人”的荣耀,我只祈求你们善尽“人中人”的天职。

我曾认识一个年轻人,多年后我在纽约遇见他。他开过计程车,做过跑堂,尝试过各式各样的谋生手段,但他仍在认真地念社会学,而且还在办杂志。一别数年,恍如隔世,但最令我感到安慰的是,当我们一起走过曼哈顿的时候,他无愧地说:“我还保持着当年那一点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好奇,对人的执着。”其实,不管我们研究什么,可贵的仍是对人的诚意。我们可以用赞叹的手臂拥抱一千条银河,但当那灿烂的光流贴近我的前胸,其中最动人的音乐仍是雄浑、坚实的人类的心跳!孩子们,尽管人类制造了许多邪恶,但人体还是天真的、可尊敬的、奥妙的神迹。生命是壮丽的、强悍的,一个医生不是生命的创造者,他只是协助生命神迹保持其本来秩序的人。孩子们,请记住,你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

窗外是软碧的草茵,孩子们,你们的名字浮在我心中,我浮在四壁书香里,书浮在暗红色的古老图书馆里,图书馆浮在无际的紫色花浪间,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客中的岁月看尽异国的异景,我所缅怀的仍是台北三月的杜鹃。孩子们,我们不曾有一个古老而幽美的校园,我们的校园等待你们的足迹让它变得美丽。

孩子们,我祈求全能者以广大的天心包覆你们,让你们懂得用爱心去托住别人;祈求造物主给你们内在的丰富,让你们懂得如何去分给别人。某些医生永远只能收到医疗费,我愿你们收到的更多——我愿你们收到别人的感念。

念你们的名字,在乡心隐动的清晨。我知道有一天将有别人念你们的名字,在一片黄沙飞扬的乡村小路上,或者在曲折迂回的荒山野岭间,将有人以祈祷的嘴唇,默念你们的名字。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祈祷 ②蛮横( ) ③虔诚 ( )④缅怀( ) .

...

18、文章第六段列举了许多与医生职业相关的情况,请你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这句话在段中的作用。(4分

当他陡然冲入这个世界,是你的双掌接着那华丽的初啼,是你,用许多防疫针把成为正常人的权利给了婴孩,是你,辛苦地拉动一个初生儿的船纤,让他开始自己的初航。

19、作者为什么说名字是“最美丽、最醇厚的字眼”,“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列举众多姓名的目的何在?(3分)

20、“成为一个医治者之前,第一个需要被医治的,应该是我们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而举“神农氏尝百草”“悬壶济世”的例子,又能说明怎样的道理?(4分)

21、“真正伟大的双手并不浸在甜美的花汁中,它们常忙于处理一片恶臭的脓血。真正伟人的双目并不凝望最翠拔的山峰,它们常低俯下来查看一个卑微的贫民的病容。”在作者眼中,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六:2014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长春版)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七: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4)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四)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的“□□□□□□□,□□□□□□□”,形象的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同情。

6、落花有情,死而不已。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自己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的两句诗是:□□□□□□□,□□□□□□□。

7、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8、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淡泊无以明志”表明了自己高洁的志趣,并以此告诫教诲他的晚辈,在《出师表》中“□□□□□□□,□□□□□□□”两句也表达了他的这种心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本文是作者(人名)代学者、文学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一寺临河干( ) ②棹数小舟( ) ..

③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④可据理臆断欤( ) ..

11、故事中说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想找那个石兽。寺僧和讲学家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找到石兽?(2分)

12、寺僧们在两次寻找石兽失败后,采纳了老河工的办法找到了石兽。老河工认为该到哪里去找石兽?他是怎么判断石兽的位置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3、在寻找石兽的过程中寺僧和讲学家的分析判断分别忽略了哪方面的问题?老河工能判断准确,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①②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

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

③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

④⑤⑥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

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注释:①理:法官。②过听杀人:听察案情有过失而错杀人命。③傅:附着,此指把罪责推到别人身上。④失刑则刑:错定刑罚就自己受刑。 ⑤ 失死则死:错判死罪就自己以死偿命。⑥听微决疑:听察细微的隐情事理,决断疑难的案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非子之罪也( ) ②辞不受令( ) ..

15、李离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想处自己以死刑。对此,赏识他的晋文公替他开脱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他是怎样回应君主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6、尽管晋文公并不想追究李离的责任,李离最后还是选择了用剑自杀以生命来谢罪。由此可见,李离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刘继荣

①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我的竞赛课程就要开始了。这是一次级别很高的

竞赛,有各学校的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年轻的我,渴望掌声,渴望奖杯,渴望一切有光环的东西,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一切。

②好心的教研组长特地跑来告诫我,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万万不可拖堂,这次大赛规则里有一条,对拖堂者采取一票否决制,前面有几位参赛者已经“触电”,与奖杯无缘。我感激地点点头,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孩子们都很认真,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绝修改。

③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手用了怪诞的紫黑色。这时,惊惶的班长跑来告诉我,安锐与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凶。

④看见我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松了手。同学们纷纷告诉我,同桌嘲笑安锐不爱自己的妈妈,所以把她画成了老巫婆。谁也没想到,瘦弱的安锐,像个发怒的小豹子般扑了过去。

⑤就要上课了,听课的老师坐满了教室,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安锐的胸脯一起一伏,他的眼睛盯着我手上的那张画,我轻轻地将画递过去,他愣了一会儿,不敢相信似的伸出小小的手,在握住画的一刹那,他的眼睛湿了,这时,铃声响起来。

⑥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小脑瓜里的记忆一下子复苏了,春天里高高飞起的风筝,夏天里一园一园的石榴花,秋天满地厚厚的落叶,冬天里玩疯了的打雪仗,他们争先恐后,唱歌似的说个不停。听课的老师们,脸上都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⑦在这种气氛里,我发挥到最佳状态,孩子们的表现也格外出色,课堂上时时有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连那些正襟危坐的评委,脸上也露出赞许的表情。马上就要下课了,坐在教室后排的教研组长眉开眼笑,给了我一个胜利的手势。

⑧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似乎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⑨被诧异的目光包围着,安锐惶恐至极,一下子变得结结巴巴,他的脸都憋红了。教研组长皱着眉,对我指指墙上的时钟,又给我做了个手势:别理这个怪异的孩子!我有刹那的犹豫,可理智告诉我这是不公平的,就为着我要上一节完美的课,而不允许一个孩子把话说完,那么,从此以后,他还会以信赖的目光温暖我吗?

⑩忽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了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

⑪“我爱我妈妈!”安锐大声反驳。这时,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教研组长无奈地摇头,我似乎听到了他懊恼的叹息声。

⑫“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碾碎,就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然在发抖,语音却变得流利。

⑬“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车碾过,人踩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整天流血。”

⑭平日里的许多疑问,突然一下子被解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他的掌心会有硬币似的茧,为什么在秋季里,他每天都会有好看的落叶送我,为什么在我们打雪仗时,他会一个人在那里奋力地滚雪球,然后推进树篱中去。

⑮安锐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的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⑯“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⑰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锐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有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孩子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⑱十多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的每一天,因为在八岁半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⑲ 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①气氛

②碾过( ) ③哽咽 ( )④豁口( ) ....

18、文章的标题叫“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小主人公安锐不爱的究竟是什么?原因是什么?(4分)

19、“我爱我妈妈!”安锐的大声反驳让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问题”少年的内心世界。然而,他对母亲的爱并不是我们感到意外,因为文章一开始就为我们埋下了多处伏笔,请说说作者分别做了哪些暗示。(3分)

20、本文事例感人,写法独到。本文堪称一篇动人的佳作,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深情,试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本文中第十五段的作用。(4分)

21、本篇文章以朴实生动、亲切自然的语言为我们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人物形象。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品析下面句子。(4分)

①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

②安锐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有个光光的豁口,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22、文中除了小安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我”,“我”不仅是一个线索人物,更是本文中一个极为重要且异常丰满的人物形象,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4分)

23、每个人都有爱与不爱的权利,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许。多年以后,安锐依然要通过书信表达对“我”允许他“不爱”做法的感谢,你如何理解“我”“允许”孩子“不爱”的行为?请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初见林黛玉,王熙凤少不了对林黛玉的一番夸奖,她在赞誉黛玉长得“标致”之后为什么说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分)

26、作者笔墨高超,书中人物林林总总,在他的描绘下皆栩栩如生,以上选段就是个典型实例。这一情节中,作者刻画王熙凤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王熙凤怎样的特点?(2分)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语言表达。

“现在我们中国老百姓出国的多了,在国外,每个人都是咱们国家的一张名片,你干了好事他们会说中国不错,如果干了不当呢,就会相反。”李肇星说,实际上每个人在外国人面前或者在国外,一言一行都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他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国内有位大企业家到欧洲访问,到外面餐馆吃饭时,他不知道吃饭浪费食物太多就要打包,如果不打包就会罚款。那个企业家摆架子说不需要,自己有钱。结果餐馆方面就要罚款,他说不交,交过餐费了。人家说你是交过钱了,但你得把剩菜打包带走。“浪费粮食,实际上丢的是国家的脸。”

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文明出行是一种使命,他曾经这样说“一个异环境中,你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文化的代表,要为自己的文化负责。”对那位大企业家的行为你有怎样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八: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语文试题(6)及答案

2014年长春市中考综合学习评价与检测 语文

试卷(六)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出门东向看,□□□□□。(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风休住,□□□□□□□。(李清照《渔家傲》)

4、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5、认识问题,居高临下方能高屋建瓴;坐井观天,只能窥豹一斑。杜甫在《望岳》中的两句诗“□□□□□,□□□□□”就说明高站位的重要性。

6、长安三年,壮志未酬,便被“赐金放还”,李白深深体会到行路之艰难,他把满腹的愁情化作酒与剑气倾注在《行路难》中。然而,李白毕竟豪迈洒脱,他终究把忧愁抹去,在本诗中用“□□□□□□□,□□□□□□□”两句展现了他乐观旷达的胸襟。

7、“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自然之理,只有新陈代谢,才有发展。刘禹锡在《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两句形象地阐释了这一哲理。

8、爱国是最高尚的美德,诸葛亮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诠释他对爱国的理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撤,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是作者(朝代)著名的散文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往来翕忽( ) ..

③悄怆幽邃( ) ④隶而从者( ) ...

11、小石潭完全可以说是优美景致之所在,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特点能否证明“曲径通幽处”的道理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2分)

12、初见小石潭,它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水有清冽”,纵观后文却再无“水”字,但读者对小石潭水清这一特点却能真切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谈谈你的看法。(2分)

13、“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跳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②③①

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注释①狎:亲近。②取:通“聚”③ 萑苻(huán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表强盗出没的地方。④慢:对上司无理。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 ) ②疾数月而卒( ) ..

15、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子产认为子大叔如果执掌政事,应该采用更为刚猛的政策,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

16、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孔子最为尊敬的人之一。结合本文谈谈子产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腕上晨昏

柳荫

我这辈人年轻那会儿,可不像今天城里的年轻人,几乎人人戴着手表。我自己能赚钱许多年之后,伸出胳膊来还是光光的,要想干点儿有钟点的事情,要么,同有表的人结伴同行,要么询问戴表的陌路人,总之时间掌握在别人那里。攒钱买块手表,在我当时的生活里,无形中成了最大的愿望。

那么,我是什么时候戴上手表的呢?

具体时间实在记不得了。反正这么说吧,在三十岁结婚之前,我没有戴过手表。我那时每月几十元的工资,有三分之一寄回家孝敬父母,有三分之一用于吃饭穿衣,余下的三分之一用在购书看电影上了,再没有钱考虑干别的事情啦。何况那会儿的手表大都是进口货,价钱很贵,一般的工薪青年难以承受,只能像我这样想一想罢了。

有次跟一位年长的同事一起出差,在卧铺车上早晨起来洗漱,他怕手表丢了,摘下来让④

我给他照看,这是我生平头次摸表。可能是出于好奇和羡慕,我不时地把表贴在耳边倾听,那清脆的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在我听来简直像音乐一样美妙。这位同事从洗漱间回来,我把手表交给他时,顺便问了些有关手表的知识。他见我对手表这么感兴趣,就说:"你也买块表吧。当记者的,走南闯北,没表怎么行?"我想,他说的倒是对,总不能老麻烦别人哪,只是他不知道我的难处。不过他的话还是让我动了心,打那以后我就开始省吃俭用,硬从每月的工资里挤出十块八块存下,有了稿费更是当作额外收入不花,目的就是想买块手表戴。这也算是我那时的惟一物质追求。

俗话说,天有不测的风云。

我要买手表的想法刚刚萌生,攒的钱也许将够买条表带的,一九五七年突然来了一场政治上的"龙卷风"。我这二十出头的小青年,由于说了几句真话、实话、心里话,也被这场"龙卷风"卷了进去,然后戴上"右"字荆冠送北大荒劳改。攒钱买表的念头,成了死在胎中的美好愿望,我依然晃着光光的胳臂,不知所措地走向亘古荒原。

从常人沦为"罪人",这意味着失去自由,许多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做,而是看人家让不让你做,乱说乱动就会"罪"上加"罪"。不过当"罪人"也有当"罪人"的好处,说句苦中找乐的话:省心。起床、睡觉、吃饭、劳动、学习,甚至于拉屎撒尿,都有人吹哨子掌握钟点儿。"罪人"的时间同"罪人"本身一样,被严格地管制起来了,自己有手表也是个摆设。后来在全民饥饿的年月,北大荒的"右派"饿得连路都走不动,有表的老"右"为了保住自己的命,干脆忍痛拿表换点可怜的吃食。我没有手表之类贵重的东西,自然也就换不来果腹之物,比这些人要多受些饥饿的折磨;但也会少些失掉爱物的痛惜,因为他们中有些人的手表,不是爱情的信物就是生日的纪念,如今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割爱换给别人。我猜不出他们此刻矛盾的心境,从那一张张无奈的脸上的苦痛表情,却也可看出他们的灵魂正在经受着拷打。

两年半北大荒囚徒生活结束以后,在告别这块充满原始形态土地时,望着那红花绿草的原野,听着那婉转动听的鸟鸣,我一度沉郁了的心仿佛又有了生机,青年人富于幻想的纯真天性,此刻在我的生命重新复苏。

在从牡丹江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我跟几位有家室的人一起闲聊,有位同我相处甚好的难友问我:"你这小光棍儿,摘了'帽子'(右派)啦,回去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我几乎未假任何思索,脱口便说:"攒钱买手表。"他听后一下愣住了,脸上挂着无限疑惑,我猜想他满以为我会说找对象结婚,所以才对我的回答不解。是啊,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倘若不是遭逢这飞来的政治横祸,本该是成家立业的好时候,这会儿好容易解脱了囚徒生活,自然要把结婚作为首要大事。发现他的疑惑不解,我就说:"这些年不问早晚的日子过惯了,回去到

机关上班,再不能这样了,我总得买块手表吧,没有表万一迟到,人家会怎么看呢?"他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表示理解和赞同。我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可是没过几天的时间,我的天真和诚实,再次被无情的事实愚弄,原来"右派"摘帽不过是个形式,在对待上没有丝毫的实质性改变。

在天津家里跟父母团聚了几天,我满怀喜悦的心情,比规定的时间提前到了北京,希望早日到原单位报到工作。谁知人事部门只给我换了个调动手续,又再次把我发配到内蒙古,而且是安排在一个工程队里当工人,终年在大漠荒原里埋电线杆子。得,这又是个无须自己掌握钟点的地方,上工下工,吃饭睡觉,都有领班的师傅吆喝。我要买表的想法再次打消,继续过起不问晨昏的日子。

还好,我跟妻子结婚一年以后,我总算戴上了手表„„

这年夏天,在内地教书的妻子,暑期到内蒙来找我,享受我们婚后第一个探亲假。动身前她特意拍来电报让我接站。她乘坐的火车凌晨到达,夜里不便向别人问时间,我一下睡过了点儿,醒来匆匆赶到火车站,见妻子正坐在提包上焦急地张望。看到我来了,她面带愠色,说的头句话就是:"怎么这么晚才来。"待我说明了情况,她才知道,我这个穷丈夫,连块表都没有,害得她等了四五十分钟。幸亏这是夏天,这里的气候还算凉爽,要是在冬天,这塞北的寒风冷雪,准得给她个下马威,该不定怎么抱怨我呢。后来妻子又买了块手表,就把她戴的"梅花"表让给我,这时我的腕上才不空荡,生平总算第一次戴上了表。倘若有谁问我戴表的感觉,说实在的,我真无法说得清楚,喜悦和苦涩的滋味都有,惟独没有如愿以偿的满足感,因为这表毕竟不是我的。

就是有着这种来历的手表,在我的腕上停留不过一年,谁知又回到了它的真正主人的身边。留给我的只是失去自尊的记忆。即使今天想起来,脸还是火辣辣的,追悔当初不该那么轻率,只是为了一时的需要,便放弃了男子汉的尊严,实在不值得。

那是在次年的暑假,我陪妻子去北京她奶奶家,她那八十岁的老爷,突然跟妻子说:"我给你的那块手表,还在吗,要是在,给我吧,我想戴。"妻子看了看我,然后跟老人家说:"还在,在家里。过些时再来北京,我给您带来。回到家妻才告诉我,我戴的这块"梅花"表,就是她老爷的,是她上大学时给她的。这会儿老人经常自己出去溜弯儿,没有表也实在不方便,考虑外孙女已工作几年,怎么也会买块新的,就想把这块表要回去戴。多亏当时我未理解妻看我一眼的意思,要是知道我戴的这块表是她老爷的,以我这种犟脾气,说不定马上摘下来,那该多么尴尬,岂不是大家都会不愉快。即使是这样,在把表还给妻子时,我仍有种受辱的感觉,在递表的一刹那,觉得脸色发烧,悔恨当初不该戴这块表。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九:2014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

吉林省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4分)(1-7题各1分,第8、9题各2分,书写1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 ”。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充分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

下联: 。

9.在“毕业季·召开班会”过程中,许多同学想到分别在即不禁潸然泪下。假如你是主持人,请把劝慰同学们的话写出来。

二、阅读(46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0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两篇短文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 (人名)和 (朝代)的周敦颐。(1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惟吾德馨 (2)可爱者甚蕃 12.作者在《陋室铭》的开篇是如何运用类比手法引出全文主旨的?(2分)

1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意思。(2分)

14.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3分)

(乙)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5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啭:鸟婉转地叫。移:移动,这里指飞翔。向:在。

15.“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芦草之思

王巨才

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

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

去年冬天,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过,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10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

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此时才记起,小时候外出打柴,大人总是叮嘱,沟湾处的芦根水不能喝,太凉,伤人。而民间偏方中,它又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

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生长旺盛、叶片舒展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打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怅然若失的慨叹。

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是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则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必不可少的抢手货。城门外的河滩上,前去看成色、量尺寸、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前几年春节回家,见瓦窑堡模样大变,到处是灰蓬蓬的楼房,住窑洞的已经不多,集市上也见不到卖席子的,倒是商店里席梦思之类的床具卖得很火,老乡告诉我,一来现在铺席子的人少,二来农民谋生的路子多

了,编席子费工挣钱又不多,不合算,没人再做那个营生。

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做“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看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吹奏时顶端另按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人们看道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欣赏管子吹奏,一个道情班子少了一位老练的管子吹奏者,表演效果就要逊色得多。多少年了,每每想起当年坐在尘土滩地围看道情的情景,那头上戴着羊肚子毛巾、眉头紧皱、两腮鼓起、神情专注的管子演奏者的形象,总会第一个出现在脑海,鲜活如昨。那是我最早的器乐审美启蒙者,我常能记得他,记得他出神入化的演奏,还有那支奇妙的管子。

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去年金秋,正蟹肥稻熟时节,我在盘锦第一次领略了苇草被称之为“海”的浩瀚与壮美:无边无际的苇草,森林般茂密,草原般辽阔,积雪般厚重,波涛般雄浑,纵横的芦荡间,小船悠悠,快艇疾驶,宿鸭惊起,白鹭翩飞,看去真如一幅气韵蓬勃的版画杰作。这样的苇草,自然是可以入诗入画的。然而面对此景,我的思绪却跑到了陕北的山野间。我想到,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偏处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甚至连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它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带去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

18.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怅然( )(2)模样( )(3)演绎( )(4)悠扬( ) ....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 ....

(2)那是我最早的器乐审美启蒙者,我常能记得他,记得他出神入化的演奏,....还有那支奇妙和管子。

20.文章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21.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评析下现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

2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芦草为家乡人生活做出的诸多贡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2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作者笔下的父老乡亲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4分)

24.本文以“芦草之思”为题,意在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5.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叙写了家乡的芦草,表达了独特的内心感受。生活中也会有触动情思的事物,请选取其中一个并写出被触动的原因及感受。(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6.在“毕业季·赠送经典图书”活动中,同学们以书赠友,表达祝福。你认为哪部名著可以浸润人生,滋养心灵,值得送给好友。请写出书名,作者,并结合相关情节写出赠送理由。

(1)书名:《 》

(2)作者:

(3)相关情节及赠送理由:

三、写作(60分)

27.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那时花开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首诗

2014年5月10日,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 叶嘉莹,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70年的教学生涯,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她上课喜欢讲随写,年轻时每堂课都会写满一黑板的字,写完再擦,擦完又写。她的手常因接触太多粉笔而过敏,手指常常贴着胶布。最近一次给南开学子上课,89岁的叶嘉莹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有喝。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篇十: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4)及答案

长春市重点初中2014中考语文冲刺试卷(4)

(有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 关雎》)

2、□□□□□□□,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兔从狗窦入,□□□□□。□□□□□,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4、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白居易《卖炭翁》)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寄托了自己虽然远离官场,仍想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6.苏轼与弟弟天各一方,中秋时节难以团圆。于是他在《水调歌头》中,借一轮圆月表达了作为兄长的一份美好祝愿。这两句是:□□□□□,□□□□□。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超越个人忧乐、心怀天下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范仲淹在被贬之时,就借助《岳阳楼记》一文表达了□□□□□□□,□□□□□□□。

8.托物言志是一种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不采取直白的方式,常常以物为喻,寓意深远。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选择能体现此方法的连续两句。

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10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9.本文作者 ,字晓岚, (朝代)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山门圮于河 ( )(2)阅十余岁 ( ) ..

(3)不亦颠乎 ( ) (4)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 ) ..

11.文中的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对于如何寻找石兽都有自己的看法,请你结合原文说说他们各自的寻找方法。(2分)

12.讲学家和老河兵在发表看法之前都“笑”了,请你分析二者因何而笑,从中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13.本文故事曲折,结尾画龙点睛的议论一句,戛然而止,揭示主题,余味无穷。请你说说本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常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阎罗包老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①,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②。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③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⑤,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

——选自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①敛手:缩手,表示不敢妄为。 ②包待制:包拯曾任“天章阁待制”,故称“包待制”。 ③阎罗:佛教称其为管理地狱之魔王。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阎罗王即源于此。这里“阎罗”比喻刚直、不畏权势的官吏。 ④径造:直接走到。⑤曲直:是非,有理和无理。本文指案件的情况。

14.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闻者皆惮之( ) ②适京师大水( ) ..

15.包拯是妇孺皆知、传送已久的封建时代的清官。文章主要记叙了关于“包老”的哪两件事?(2分)

16.选文虽然短小,但构思却很精巧。作者在开篇即指出“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匹难忘的猪

周 涛

我起了床,在院子里刷牙。天气十分晴好,阳光刺目而又温热。屋外裸露着泥土的墙根,已经蒸腾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般的热气。春天的农家小院里,充满了生气。

我家的院墙是用各种荆柴和树枝围起来的。猪圈和鸡窝并排垒在右墙角下,左边是菜畦。猪圈里只有一头猪,是半大的小猪;鸡窝里有十几只鸡,母鸡居多。靠窗的房檐有上参差不齐的木椽子伸出,其中有一根较长的木椽子上用粗绳悬吊着一只篮子。

刚刷完牙,就见到一只母鸡“咯咯”地叫着,急着要下蛋。那褐黄母鸡东张西望,似乎有些犹豫;偏起脑壳想了想,终于下了决心。一跳,先上了鸡窝顶;然后鼓足勇气扑喇喇扇着翅膀飞起来,一下竟飞了十几米,奇迹般准确地落进了粗绳悬吊的篮子里!篮子在房檐下晃来晃去,那只鸡,却安详地卧下去,悠然自得地下起蛋来,象个吊床上的产妇。

这不把鸡养成篮球了么?我想,而且还投的挺准,每次总能留下一粒鸡蛋。我母亲不是一个幽默的人,而且没有这种创造性,她老人家怎么想出了这么奇妙的养鸡绝招呢?我一

问,母亲也笑了。说:“咱家的鸡呀,就是怪。放着鸡窝不下,偏要飞起来高空作业。那个篮子就成了专门给它们下蛋的啦,还引得别人家的鸡也飞进来下。”

“村里人也都说周老大家是怪,”母亲又说,“养啥活啥。夏天闹瘟鸡,家家死鸡,就是周老大家的鸡非但不死,还飞进篮子里下蛋。掘上个猪娃子吧,也精神得不行,长得还比别人家的猪漂亮。别人的猪都卧在地上哼哼呢,周老大家的猪娃子一向就在门口坐着,和狗一样!”看的出,母亲为此显得非常幸运和自豪。当然,一般说来,猪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这样认为。蠢猪,脏猪,猪猡!猪很难让艺术家产生爱而把它塑成青铜雕像矗立在中心广场,它只能作为猪排以佳肴的形象被端上盛宴,让人们用舌尖品位,牙齿咀嚼,肠胃欣赏。人们吃它,但是瞧不起它。这真是个倒霉的东西,在人眼里,它只是一堆能活动的,会哼哼唧唧的肉!比如我吧,吃了它们几十年了,要算笔账,恐怕至少吃掉几百头猪是有的了。但吃的有滋有味,吃完了照样蔑视它,从来不屑于区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和别的有什么不同,更不会记住被我吃掉的是哪一头猪。猪还有个性吗?猪就是猪!就象白菜就是白菜,花生就是花生一样。

但是这家伙——在我刷完牙回屋那起一本书时——发现随在母亲身后堂皇跨入的竟是一头猪!我觉得这简直是乱了朝纲,起而轰之,那小黑猪噘嘴瞪眼,坚持不走。小眼睛一直以轻蔑的神情注视我,不时发出哼哼声,好像不服气,在哼哼着说:你算老几?你有什么权力撵我?

母亲说:“让它待着吧,已经惯出来了。”惯?我们从小就是母亲惯的,怎么它也叫“惯”?这一个字,突然使我意识到了这头小黑猪在这个家庭的重要地位。两位老人被发落到这里,平时儿子四散,孤独凄凉,膝下养了这么个大活物,也是一份生趣。难怪惯养得和猫狗一般呢。

拿这眼光一看,果然这猪是不一般了。它浑身黑亮,皮毛干净,身躯滚圆憨厚可爱。和周围的猪一比,简直超群脱俗,称得起有几分俊秀了。我几乎怀疑它是猪八戒家族得嫡传子孙了,很快就喜欢它,叫它“黑猪”。父亲也很喜欢它,只要端出盆来给它拌食,它就兴高采烈拿头拱人的腿,象狗一样摇尾巴,欢蹦乱跳地围着人转,就差不会喊口号了!何况它还小,小东西即使是猪也一样天真烂漫。

闲居无事,便和弟弟到村外一条小溪沟里捞鱼玩。溪不宽,一步可以跨过;也不深,手臂可以触底。可喜的是水极清冽,人在溪边走动,可以看见惊起的泥鳅在水草里四窜。于是我们制成捕蜻蜓用的三角网,提一个桶,在溪边消磨一上午时间,便能捞半桶泥鳅。可是

这指头粗细的小鱼没经济效益,提回家里,养之无益,倒之可惜。一打眼瞅见小黑猪百无聊赖地瞎转悠,突然来了主意。

拿出一条泥鳅,扔过去,在它嘴前蹦跳。它嗅嗅,抬起小眼睛望望我,满心疑虑,不吃,再扔一条,还是不赶吃。看来猪不杀生,那好,把它的食盆拿来,到点汤食,然后抓一把泥鳅放进去,泥鳅游窜在汤食里,小黑猪吃起来,吃着吃着,它突然一愣,边嚼边抬起头来,看那盆,隐隐有波动者,便扎进嘴去追。咬住一条,就摇头晃脑,有时不小心泥鳅又钻回水里,它就喷着气再捉。它尝到了味道,吃的汤水四溅,呱呱作响,嘴巴伸在水汤里不时得猛抖。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好像在欣赏表演。不一会儿,一同泥鳅告罄。

捞鱼这件事,一下就因为小黑猪而从无意义的闲玩变成了有意义的劳动。我们便每天去溪边捞泥鳅,把喂猪当成一天中最精彩得观赏节目,弄得周围的农民感到不解,他们议论说:“周老大家用活狗鱼子喂猪!”

后来母亲说喂鱼喂出毛病来了,小黑猪不管吃什么,都要翻江倒海瞎折腾,以为有鱼,结果弄得撒食。

有一天,父亲被分配去对里看场,远远望见一群猪成进攻对形缓缓移来,渐近,父亲猛地一声吆喝。见有埋伏,猪群纷纷向后逃窜,独有一猪,不但不逃,反而泰然行至队前带头,边走边回头哼哼,猪群马上重整队形跟随而来。父亲细看,原来是我家那头小黑猪,它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不断回头用猪语鼓励同伙,自己却故意表现了一种随便而大方的样子,像人在请客做东时的样子差不多,它表现了一种猪的潇洒和庄重。好像它认定,它的主人看场就等于今天它请客。这显然会使它在猪群的地位迅速得到承认。不料,父亲虽被开除了党籍,却仍然满脑子的大公无私,在小黑猪即将被确认领袖的关键时刻,一点面子也不讲,坚决地用木棍把它们轰走了。

这使小黑猪很委屈,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对父亲表示疏远和装不认识,大概它想不通这件事为什么那么不通猪情。父亲把这件事告诉我们,大家都很奇怪,说猪蠢是没道理的,猪连后门都会走,这几乎已经达到了人的相当智力水平了。

可惜的是,我在吉木萨尔只住了十几天,没有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油黑发亮的偶蹄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临行那天,它竟像一只狗那样尾随着我走了好久好远,小眼睛里充盈着对泥鳅贪婪真挚的怀恋。

之后若干年里,我们家的人还谈起它,这时唯一的一头我们自己喂养大的猪。提起它,我对猪所怀有的厌恶心里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虽然它早已被吃掉了几十年了,我却仍然觉得它还活着(精神不死?),活在吉木萨尔农村我家住过的离马厩不远的低矮农舍院门口。


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相关热词搜索:2014长春中考语文 2015长春中考语文 吉林长春2015中考语文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长春中考2014的语文"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ongkao/zhongkaoxinxi/118705.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