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

2016-01-11 08:48:2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一: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 ...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一: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二:“中考现代文考点系列”之“概括能力”

中考现代文考点系列

概括能力

考点阐述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与语文其他知识模块一样,都是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课标中强调指出:“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

学会概括要点,一是要具备基本辨识能力,即在现代文阅读中对各文体基础知识的识别能力。二是要具备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与能力目标相对应,结合近几年的中考,我们将其考点和考题类型主要有:

⑴记叙文、文学作品类:①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或含义;②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或主题情感;③概括人物形象、景物特点。⑵说明文类:概括说明对象特征或事理。⑶议论文类:从文章中提炼观点、论据或标题、中心等。

那么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概括文章内容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要能对所给阅读材料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其次,要根据文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理解。我们采用的一般方法是:⑴通读全文,整体感知;⑵审清题干,把握要点;⑶定位筛选,圈画摘要;⑷归纳概括,语句通顺;⑸回归原题,检查验证。

解答概括题应注意的问题:

⑴不要违反题干中对字数的要求。根据分值,采点得分。⑵组合材料中的语言时,尽量不要使用修饰语,要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词语。⑶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时,尽量使用短句。

典例分析(2008·广西河池市中考题)

总与一缕炊烟有关

写下这题目,仿佛又看到母亲从一缕炊烟中走出来,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拍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在老屋的矮檐下,像一只窝旁守候的老鸟,若有所待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时间往往是黄昏,彩霞满天;或傍黑,薄暮冥冥。父亲还在田地里劳作。我和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便是能望见自家屋顶上的炊烟――那甜暖的香,再远,也能点亮了我们的眼睛和脸庞。

母亲等饭熟了,就在夕光薄岚里,在飘散的几缕炊烟中,默默地守望着。

其实,母亲所能煮的,也就是“饭”而已。自每年春三月下秧,到秋八月才有新谷入仓。在这段漫长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天三顿,都只是红苕稀粥,或稀粥红苕。有时,就忍不住要冲母亲撒气。每到这时,母亲总是默然无语,仿佛她真是不该只煮出这样的饭食。 虽然如此,粮食却仍不够吃。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上满满一大碗,再舀自己的。饭桌上,母亲也总是坐在靠近灶屋那“挂角”(方桌的四角)的位置上。捧了碗,慢腾腾地举箸援筷,似乎在品尝美味,又似乎难以下咽。每当看到父亲或我们的碗空了,便抢着去给我们添饭。倘若锅里也没了,脸上就又是一丝愁苦和讪然,沉重得令人至今难忘。那时,母亲最大的快乐,或许也和我们一样,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她终于能给我们煮出一顿好吃的饭菜来。饭菜终于上桌了,母亲便会兴奋地宣布:“开饭啰,开饭啰!”那时,母亲总是很少动筷,而是凝望着我们,嘴里喃喃着,说:“真想天天都能这样!”

终于能够天天都这样了。我和妹妹,却不能天天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了。我到外地求学了,然后工作了,成家了。妹妹也到异乡打工,然后出嫁了。母亲仍在老家,里里外外地忙

碌着,一日三餐地烧火做饭。我们偶尔回家,母亲总要亲自下厨忙乎。饭菜自然丰富多了,母亲脸上,却依旧常有黯淡和讪然。父亲来信讲,你妈每顿饭都要念叨,不知娃们吃饭了没。父亲又讲,家里杀了猪,心舌肚都留着。你妈说看啥时能回来,她做给你们吃。

“又见炊烟升起……”每听到这歌声,都恍惚觉得,有一缕缕绵绵的炊烟,在眼前袅袅地飘升起来,那淡蓝淡蓝的烟里,满是最平常的人间气息,朴素、温暖而芳香,叫人莫名地感动、惆怅。眼睛里,也禁不住一阵潮湿,依稀看见,我苍老而慈蔼的母亲,正站在老屋的矮檐下,站在一缕缕炊烟的背景前,远远地望我,暖暖地喊我。

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 (文∕江湖一刀 选自2008年第1期《读者》有改动 )

考点: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解析】解答这道题,我们首先可以从标题入手,文章题目“一缕炊烟”既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母亲形象的化身,并且新颖别致,富有诗意,意蕴深长。再从分析文章中一些关键语句入手。有的文章在开头或结尾,会有一些暗示或点明文章中心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常是议论句或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如文章结尾“那炊烟,我想,该就是母亲生命的光束了。而它,我知道,也正是我生命的初源”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母亲将深沉的爱融注在“吃”上,她一生都在为儿女吃好穿暖而日夜操劳、殚精竭虑;母亲将真挚的情幻化成那一缕缕炊烟,用她生命的光束铸造我们的生命,照亮我们的前程。再次从概括内容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看看作者如何通过写人叙事表达情感,然后综合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

【答案】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一缕炊烟为线索,生动记叙了母亲一生为儿女们的“吃”的忧与乐,表现了母亲无私、善良、仁爱的优秀质量。

仿真测试

为爱举手

文/刘继荣

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教学竞赛就要开始了。这是一次级别很高的竞赛,有各学校的领导做评委,还有许多教育界的专家到场。

我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进办公室,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孩子们都很认真,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瑞却故意捣乱,把自己的妈妈画成了老巫婆,刚才去找他,他竟然拒绝修改。

看到安瑞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古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妈妈的双手则用了怪诞的紫黑色。这时,惊慌的班长跑来告诉我,安瑞与同桌打架了,打得很凶。

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面对众多陌生的老师,孩子们紧张得成了小木头,课堂里的气氛像被冰镇过,我微笑着启发他们……

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就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也似乎能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瑞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

这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爱。”

“我爱我妈妈!”安瑞大声反驳。这时,下课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瑞。教研组长无奈地摇摇头,我似乎听到他懊恼的叹息声。

“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要是被人踩碎,被车轧碎,那就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在发抖,语言却变得流利。

“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安瑞继续说,“要是被车轧过和被人踏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经常流血。”

安瑞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她的左眼老是流泪,晚上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妈妈的手,她的手是紫黑色的,可妈妈说,这双手养活了我们全家。”

“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其事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瑞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许多举起的手臂,有孩子们的,有老师的,甚至还有评委和专家们的。安瑞张开嘴笑,门牙那儿明显有个豁口,这是世上最无邪的笑,这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

十多年后,安瑞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这让我在今后的岁月里,能够从容地去爱。现在,我热爱生命中的每一天,因为在八岁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

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

(选自《读者》2008年第1期)

1.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因为在八岁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 ......

②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安瑞画里画的是不是他妈妈真实的样子?请概括安瑞不想爱秋天和冬天的原因。

能力提升

和风不语,至爱无言

文/马 德

①这座城市有一档叫“社会生活”的电视节目,这几天,不断播送着这样一个消息:一个农村小女孩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病,来这座城市治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的父母花尽了所有的钱,可女孩非但没有好起来的迹象,反而情况越来越糟糕,绝望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求助电视台,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们一把。

②节目播出后不久,就有一位女士给电视台打来电话,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个家庭。大家都喜出望外,电视台马上派出记者,打算与这位女士做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却被女士婉言谢绝了。女士说,她所需要的,只是一个账号。果然,电视台把账号提供给女士之后的....

第二天,便收到她汇给这个家庭的5万元钱。

③一直到这个女孩痊愈,这位女士一共捐了三次钱,总额超过了20万元。女孩一家人过意不去,一定要见见这位救命恩人,电视台甚至录制了女孩一家人泪流满面的场景,希望当面感谢一下他们的恩人,然而这位女士还是婉言谢绝了。 ....

④一位报社记者对这位神秘的好心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通过短信的方式,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与女士交流,逐渐赢得了她的信任。一次,在茶馆里聊天,女士为记者讲述了她小时候最不能忘怀的一件事:

⑤那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班主任在课上给我们讲了南方某个地方遭受洪灾的消息,要求我们把自己平时的零用钱拿出来,捐助给灾区的孩子们。同学们听说要给灾区的孩子们捐款,大家都兴高采烈。我回到家,把自己藏在储蓄罐里的钱一分一角地拿出来,仔细数过,包好。睡觉之前,又认真地压在枕头底下,等待着第二天把它郑重地交给老师。

⑥第二天上午的阳光很灿烂,同学们纷纷拿出零用钱交给老师,老师逐个表扬着我们,同学们一个个笑靥如花。我把钱递给老师的那一刻,内心中幸福极了,眼望着老师,等待着来自老师的同样的赞美。然而,老师从我的手里接过钱之后迟疑了一下,然后有些沉重地对我说:“孩子,你就不用捐了,给,收起你的钱吧。”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要我的钱。

⑦老师发现了我的局促和不安,解释说:“你的家里原本就不宽裕,更何况你也需要……”老师没有接着说下去,但是我知道老师要说什么了,我低头看了看自己那条有些残疾的腿,泪水禁不住奔涌而出。

⑧也就是那次,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贫穷的家庭,残疾的身体,给一个人带来的只会是别人的怜悯,而以这样的处境,拿出属于自己的一点爱,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⑨记者在他的报纸上,用了整版的篇幅刊发了关于这位女士的报道,其中包括这个故事,当然了也包括以后的岁月里,她如何发愤读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后,又如何创办了一家医学研究室等等。这篇报道的最后,是记者与女士的一段对话:

⑩记者问,你十几年的拼搏,换来今天,你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11她说,很简单,我只想得到平等的爱的权利。这个世界上,爱一个人是需要能力的,○

我所有的努力和奋斗,只是为了获得这种能力。

12记者点点头,继续问,作为一个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养活自己,就已经是 ○

人生的胜利了,你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去做这些呢?

13她说,○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爱,就不会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同样,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为别人付出过爱,无论他为自己曾经创造过多少,都不会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14你既然为别人付出了爱,○为什么还要躲在幕后,不让自己痛痛快快地站出来,接受别人给予你的感恩呢?记者抛出了自己最后一个问题。

15她笑了,○说,一阵风,从一个大汗淋漓的人的耳际擦过,它会停下来等待那个人的感恩吗?真正爱的付出,就像刮在这个世间的和风,它不会因为受惠者是否向它致意,而停下脚步。爱,是不必喧嚣的,我选择静默地付出,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才贴近了爱的本质——爱,实际上是对生命尊严的最高敬重。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睡觉之前,又认真地压在枕头底下,等待着第二天把它郑重地交给老师。 ......

3.文章第②③两段两次写女士“婉言拒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阅读第⑥段,发挥想像,把“我”捐款遭老师拒绝“一下子愣在了那里”时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不少于50个字。

15段的内容,请你从女士回答记者话中概括出她所要表达的三点信息。 5.阅读第⑨~○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链接材料】他(朱柱)身材矮小,体格瘦弱,其貌不扬,生活在城市的底层。但,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面对危在旦夕的轻生女孩,却第一个跳入水中。讲述他的故事,可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他最后留下的声音,和最后留下的脚印。但是,我们相信,他留给这个世界的,却是人间最美丽最高贵的礼物----人性之美。他再一次证明,英雄与容貌、金钱、地位、名气、身份无关。只有真的生命,值得活一回,只有真的生命,值得中国,骄傲的赞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真测试

1.①老师和同学对安瑞的理解、同情和宽容。②孩子对妈妈纯洁的爱。

2.安瑞把妈妈画成了老巫婆,老师和同学们对安瑞产生了误解。在公开课上,安瑞站起来请求老师允许他不爱秋天和冬天,当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了真相后,纷纷举起了赞同的手。

3.是。在秋天,难扫的落叶累得安瑞的妈妈犯了气管炎。在冬天,安瑞妈妈的手因为砸冰石头流了血。安瑞不愿让妈妈受苦,他爱妈妈。

能力提升

1.本文主要叙写了一位女士上小学时捐款遭老师拒绝和资助小女孩治愈罕见疾病的故事,表现了“爱,是不必喧嚣的,选择静默地付出,是对生命尊严的最高敬重”这一主题。

2.“认真地压” 表现了我对钱的珍惜;“郑重”表现了我对灾区的爱心。

3.(1)电视台派出记者打算与女士进一步接触和了解。(2)女孩一家人要当面感谢女士。

4.提示:只要想像合理,语言通顺即可。示例:老师为什么拒绝我的捐款,难道是嫌我家境穷,身体有残疾?我只不过想给灾区献一点爱心。老师是不可能有这种想法的,一定另有其他原因„„

5.⑴我只想得到平等的爱的权利。⑵只有付出过爱,才会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⑶爱,选择静默地付出,是对生命尊严的最高敬重。

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答案不惟一。示例: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责任,爱是无私的,博大的,是生命尊严的最高敬重。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三:中考语文信息提炼与概括题透视与训练

中考语文信息提炼与概括题透视与训练

【考点透视】

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并加以表述。中考信息题应该说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它切合了语文新课标的“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概述”的要求。它主要可分两大类:文字信息类和图表信息类,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从体裁特点看,有常见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新闻信息等的提取;

2.从材料特点看,有文字信息、图片信息及数据资料信息等的提取,大多是教材之外的一些国内外关注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话题;

3.从提取内容看,有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文段要旨、人物事物特点、故事情节及言外之意等方面的提取;

4.从表述要求看,多是主观表述题,具体有直接提取中心句、拟标题、一句话新闻、为新闻写导语、写总领句和总结句、用词语概括、用对联形式概括等。

【解题策略】

解答信息提取题,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

一、明确要求,分析类型。这类试题的题目类型都很清楚,常见的信息提取题有三种类型: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类;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从事实和道理论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这三类语段包含的要素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要准确提取这类试题信息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它们的类型,明确它们的要求。

二、筛选信息,突出主体.叙事类的信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主要是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写作新闻导语。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出现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由于新闻类语段考查的形式有三种,这三者要求不同,对语段信息的筛选也就不同。针对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能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因此阅读新闻时,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只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2.概括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因此我们阅读材料时,就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

3.写作新闻导语。导语是新闻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它是新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事实的提要。所以写作导语,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摘要是指对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作一个扼要的叙述;综合是对新闻通过分层,概括层意,然后加以合并归纳。仍然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议论类的信息提取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观点的概括。材料中往往通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发。同学们解答这类试题时不妨采用分析法,根据材料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来理清它们的层次,分析它们的论述中心,从而概括出中心论点。

说明类的信息提取题,考查的形式主要是给材料中的说明对象下定义。语段中出现的是一些说明性的文字。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就藏在其中。因此,同学们阅读材料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说明对象,然后提炼出相应的特征。答案往往以“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的形式组成。

三、斟字酌句,准确表达。信息提取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字数限制,我们筛选出来的信息组合成句后,字数常常超出限制,这时还必须结合字数要求对信息再次筛选,可以删去一些次要的信息,然后加以组合成句即可。

【典例分析】

1.(江苏无锡卷)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美国州立肯特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约翰〃冈斯德和他领导的小组先为150名体重过胖者测试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结果发现约24%的人有学习障碍,23%的人则有记忆不佳的问题。冈斯德说:‚肥胖影响数个生理机制,还会对脑部产生负面效果。‛为了验证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他领导科研小组为其中部分肥胖者施行了胃绕道减肥手术。12周后,研究小组再次测试这些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发现那些在这期间接受胃绕道手术而成功减肥的人的记忆力和集中力有了进步。至于那些没有减肥的人,却出现了记忆力和集中力继续衰退的现象。

A.肥胖的人大多记忆不佳。 B.接受胃绕道手术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C.减肥有助于改善肥胖者的记忆力和集中力。 D.肥胖会使人的脑部产生负面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内容,再筛选答案.A项只体现了材料的前半部分内容;B项只是减肥的一种手段,没有体现主要内容;D项只体现肥胖的负面效应。

2.(广西北海卷)给北海市政府门户网站报道的下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标题:

5月16日上午,在合浦县廉州镇中山路38—2号80多岁退休教师陈铭莲的家门前,由县老体协40多名老人组成的‚夕阳红‚歌唱队在陈老师的指挥下练唱红歌,陈老师告诉笔者,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大庆,这些老人每周集中三天一起练唱十首红歌,抒发自己对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拟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对新闻具有概括作用,因此为这则新闻拟标题时要概括出“什么人,做什么事。目的是什么”。答案示例:合浦“夕阳红”唱响红歌

3.(浙江杭州卷)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复原其神秘微笑。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解题时要通读文本,抓住最关键的语句来归纳,文中举了很多例子,都是为了解决文段最后的一句话“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4.(武汉卷)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1】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2】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3】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探究分析概括的能力。仔细/阅读材料,尤其是材料的后面解释了该“中国‘老玩意儿”’存在的理由。还可以拓展延伸.从文化艺术价值的角度去分析。答案:(1)“中嘲‘老玩意儿„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2)“中国‘老玩意儿„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或“中国‘老玩意儿„是吉祥象征物)。

5.(昆明卷)请把下面材料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春城晚报》讯:昨日,作为云南省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重要活动,《云岭楷模风采录》在云南省科技馆展出。《云岭楷模风采录》全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建党90年来,我省各个历史时期90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新闻内容,首先应抓住导语,即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然后找出主要人或物、主要事件,再把握事件新闻点,最后用“谁、干什么、结果”或“什么、怎么样”的主谓句式表达。答案:《云岭楷模风采录》在云南省科技馆展出。

6.(四川资阳卷)阅读下边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据报道: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下午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后调整为9.0级)。地震引起东京多处建筑物摇晃,引发10米高的海啸,并使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15号上午,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爆炸,使压力控制池遭到损坏。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超标万倍,截至目前已发现大约190人遭受核辐射污染。

【材料二】新华网东京4月21日电 日本警察厅说,截至当地时间21日18时,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已确认造成14133人死亡,13346人失踪。在大地震及其余震中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的房屋超过30万栋。

⑴用简略的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⑵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请你结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爆炸事故,谈谈人类对于核能利用的看法。

⑶围绕要不要给日本灾区捐款捐物这一话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同学说:‚日本人从清朝到抗日战争结束,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掠夺了我们大量财富,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们赔偿,我们为什么要捐助他们呢?‛你如果同意捐款,请谈谈你的理由。

解析:⑴题考查分析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概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应抓住“灾难”及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答题,注意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的结局等要素。答案:⑴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抓住“灾难”及灾难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答题。) ⑵核能,是人类新近开发出的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也潜在着巨大的风险,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以及今年3月11日日本9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在用它来为我们造福的同时,我们还得努力规避它的风险。(核能利用有利弊两面,谈其一面,言之有理。能辩证的谈核能利与弊的给满分。) ⑶我认为,地震是全人类的灾难,我们应该与各国人民一道共同面对,正所谓“国家有界,大爱无疆”。再说我们不能太多地计较过去,我们应该放眼未来。(言之有理即可)

7.(湘西卷)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法新社巴黎6月4日电】李娜今天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创造历史,成为首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这名来自武汉的29岁选手以6:4、7:6(7/0)的比分击败卫冕冠军,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在中国体育名人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李娜取得这场胜利也许会开启中国网球的新时代。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要点的能力。答这类题,要找出时间、人物、事件,然后概括出来即可。答案:2011年6月4日,李娜赢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单打冠军。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四:中考信息概括复习(20110315)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五: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信息提取与概括

信息提取与概括

1.【2015·贵阳安顺市】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1.【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新闻最后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是主要内容,根据这个内容简要概括即可。即:什么事+带来的影响。

【答案】(只写到“节目走红”不给分)示例一: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 示例二: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让国人惊呼“不会写字”

2.【2015·贵州黔南】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包括标点。)

(韩国《中央日报》4月13日文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是在2012年11月。当时,他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一年多后,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激活2000多年前的古代物流网,这一丝绸之路构想称得上是中国梦。

中国放低姿态,行事低调。习近平主席在3月28日开幕的博鳌论坛演讲中表示,“中国近代以后遭遇了100多年的动荡和战火,中国人民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这是在否认中国会称霸。但他的“通过一带一路完成强汉盛唐复兴”的梦并不会因此就消失。因为这正是贯通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哲学,而向西部快速前行的中国高铁就是一个象征。

2.【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新闻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这一丝绸之路构想称得上是中国梦”“‘ 通过一带一路完成强汉盛唐复兴’的梦”等关键语句则是新闻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将这些内容概括为一句话即为答案。

【答案】用“一带一路”表达“强汉盛唐”的中国梦。

(2015·广州市)6.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案。(5分)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成立。被聘为该学院的某明星在微博上透露,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对作教授很“惶恐”。对此,网友们也有话说——

@清新:明星们还是先教好自己的孩子吧。

@小雯:好开心!我一定要努力考进去,作偶像的学生。

@abc:美国明星有当总统的,但没有做教授的。基辛格曾想去某大学当教授,被该校的校长一口回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就国内这所大学的做法,请跟帖评论,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6题考查提炼语段主要内容以及根据社会现象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第(1)题:第一段是说主要事件——某明星被聘为大学教授;后面几段是网友的不同说法。第(2)题:能谈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即可。

【答案】(1)某明星被聘为大学教授,网友对此说法不一。(2)跟帖:明星不等于艺术家,不要把学校当成一个追星舞台。明星去学校任客座教授,会带来负面影响。明星都有很多自己的粉丝,这些粉丝大多数都是不设防的年轻人,粉丝会被明星吸引而慕名报考学校,把校园变成追星的舞台,倒过来明星会变得更加“明星化”,这就变成了一个相互借光的恶性循环了。

(2015·贵州遵义市)(三)抗生素滥用(12分)

材料一:

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的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阶段。

材料二:

材料三:

老余: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它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

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5.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险?(3分)

【答案】15.①可能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会致聋;②使病菌产生耐药性;③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题目(也是主题)是“抗生素滥用”,

四则材料都围绕“抗生素”写的,前三则材料是讲诉抗生素的危害,材料四讲述的是国

外已经禁用抗生素。材料一中主要是讲述的对儿童的严重危害可导致耳聋。”材料三中可以提炼出一句结论性的话 “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病菌产生耐药性”。

16.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意义的结论。(3分)

① ② ③

【答案】16.①与国外相比,我国滥用抗生素情况非常严重;②我国的抗生素不仅滥用于人体,还滥用于畜牧养殖业;③我国对药品销售的监管力度不够;④我国因滥用抗生素致聋的儿童比例非常大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探究能力。题目要求是“材料二”中找结论,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二,注意文字、数据等信息,然后细读、分析,得出结论。表格的主题是“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表格中列举了中外“无处方购买抗生素”“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人年均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致聋占聋哑儿童数”“养殖业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五项内容,每项数据我国逗比外国高,可以得出结论:与国外相比,中国滥用抗生素情况极其严重。第一项内容“无处方购买”可以看出:我国药品销售管理不到位;第二、三项是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以及抗生素致聋儿童数,可以知道:我过滥用抗用抗生素导致耳聋儿童比例非常大。最后一项是关于养殖业的,国外数据为零,我国数据为46.1%,可以看出:我国的抗生素还滥用于养殖业。

17.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我国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在超时、超量、不按需使用。

D.欧盟将2008年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答案】1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把握材料内容的能力。在细读材料的基础上,将四个选项与材料一一对照,进行判断。A项与材料二中“无处方购买抗生素”中加拿大的数据“0.1%”不符;材料二中“使用抗生素致聋占聋哑儿童数”中国数据为34%,发达国家数据为0.9%,说明大部分聋哑儿童的聋都不是使用抗生素造成的,B项也不正确;材料四中的意思是:从2008年开始,每一年的11月18日都是“欧洲抗生素宣传日”,D项中只有2008年有,这也不正确。C项与材料三中“青衫浪子”的言论相符。

18.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3分)

【答案】18.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抗生素的认识,了解抗生素滥用的危害;②严格规范药品销售渠道;③强化对医务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要求并督促其恪守职业道德;④强化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综合实践能力。要能够结合材料来谈谈解决我国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答题时要能针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如人们认为抗生素治病效果好、销售监管不到位、住院患者多用抗生素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即可。

第3步学方法

考向1 一句话概括新闻

【典型例题】

[2015·贵州安顺,4,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本报综合消息,近期《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两档汉字听写节目火了,它们不仅将汉字“听写课”开到了电视上,还让告别校园多年的成年人也甘当“陪考”,老老实实地学起了写字。有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6小时内在微博话题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位,甚至超越了《中国好声音》等多档节目。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闻材料的概括能力。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概括新闻,最重要的是判断哪句话是新闻导语段的主要信息所在,这句话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前一、二句,也有的出现在段落的结尾。就本题而言,新闻内容结尾句“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的走红,让不少国人惊呼自己已经‘不会写字’,也再次引起人们对汉字文化传承的忧虑”是主要内容,根据这句话简要概括即可。即:具体事件+带来的影响。

【答案】示例一:汉字听写大赛节目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忧虑。 示例二: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让国人惊呼“不会写字”。(只写到“节目走红”不给分)

试真题

1.【2015·江西(南昌),6,2分】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六:浅析中考试题概括扩能力的提高

浅析中考试题概括扩能力的提高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8-10-14 11:01:34 编辑: 唐阳 [ 我来说两句 ] [字号:大 中

小]

从考试命题趋向来看,主观题在更大的范围内取代客观题。以判断题为主要形式的客观题在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其局限性之后,势头渐弱,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阅读题中包括词句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写法体味、语言品味、情感体验等,都需要概括和语言的表述,主观认识的成分极为明显。请看近年来各地中考阅读题目:

例1: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心思”写了儿时雨季中的哪些情趣,请用简明的语言分点归纳。广州中考阅读题《雨季心思》

例2:从选文第⑥段看.改革开放后,海淀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有哪些?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回答[05北京中考阅读题《话说海淀》 例3:春天的绿意和生机让人兴奋,而更让作者深思、动客的却是春天穿越寒冷抵达的过程。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p5江西省中考阅读题《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回答以上问题。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简明扼要,不具备分析概括能力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

而概括与表述恰恰是我们许多同学的弱项,下面的例子出自同学们的考卷,有一定的代表性。

例1:概括下面一段话的大意(15字以内)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问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并钢又,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

A.闰土月下看瓜 B.闰土刺猹 C.我闪出的一幅图画 D.少年闰土的形象

评点:以上概括的不足之处:①不能准确提取信息;②表达能力不逮。A、C、D都没抓住主要事件,而且C、D的概括空泛;B抓住了主要人物与事件,但概括

不完整。应该充分利用题目给的条件,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概括表述。

正确的回答应是:少年(人物) 月下(时间) 瓜地(地点) 刺猹(事件)

例2:《漫游这个世界》要求通读全文,概括出全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世界是很大的„„

②世界又是很小„„

③世界各国是互为参照的„„

评点:概括能力就是把有关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根据以上几段的内容和段首句,应归纳出“如何看待世界”或是“对世界的看法”。可是许多考生,不懂得用组合法把三段的意思作整合,以偏概全,有的归纳为“世界是很大的”,有的归纳为“世界又是很小”,有的则认为应是“世界各国是互为参照的”。 概括能力的考查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2.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

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4.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

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

6.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 , 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概括。

(一)用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首括句、起始句、尾括句、过渡句(段))

1.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200多名考生中,有一个20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视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第二次考试》)

第一句是中心句,可概括为段意:声乐专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2.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风的力量。

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少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盖地面.即使有风,刮起的沙也不多,这就减少了沙粒的来源。 (《向沙漠进军》

本段首句是揭示中心的句子,本段意可概括为: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

是培植防护林。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论求知》)

尾括句(总结句)显示该段的中心。段意为: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二)用概括法:归纳或取主舍次的方法提炼出中心意思。

1.生命必定要死亡吗?不,有两个事实可以证明: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它们已经不断分裂、不断生存了几千万年以上,而且还在继续生存下去。没有生殖细胞的永生。也就没有物种的延续。第Z-,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也是永生的。海拉细胞,这是多年前从一位叫海拉的女子身上收集到的子宫癌细胞。它一直在全世界各个实验室里分裂繁殖,每2411,时倍增一次,生长分裂极其旺盛.至今已传了上千代,仍没有死亡的征象。海拉早已死亡多年,而她的癌细胞却能永生。这里的奥秘何在呢?

本段两个重点句:第一,任何生物的生殖细胞就是永生不死的;第二,癌细胞不会自动死亡。抓住这两个句子进行提炼,或者将两个重点句中的重点词提取出来,适当组合连缀即可。用归纳法得出本段大意:介绍两种永生的细胞。

2.通读全文,想想看,全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内容?03年广州中考阅读题《漫游这个世界》

世界是很小的„„

世界又是很大的„„

世界各国是互为参照的„„ (全文略)

用串连法,把各层次、各段所讲的内容进行一次压缩概括,归纳出如何看待世界或对世界的看法。

3.下面是文章的结论部分,阅读后归结作者的结论(不得超过12个字)。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用组合法,把段的内容概括得简明扼要,本段大意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概括的原则:要点不能丢,语言要简练。

具体来说,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记叙文专题复习 一、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

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

、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或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

3、记叙的顺序:顺叙 倒叙 (同一件事) 插叙(另一件事) 平叙(花开两夺,各表一枝)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生动性。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插进与中心相关的其他内容,然后再按顺叙进行叙述。作用:补充、衬托情节,丰富内容。 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作用:能将同一时间却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相关的事情向读者交代清楚。

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直抒胸臆。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

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七:中考语文概括能力题的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概括能力题的答题技巧

一、考点内涵解说

综观近两年中考针对阅读语段的考查, 在概括能力方面重点考查:

1.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2.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

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

4.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

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

6.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

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试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要在准确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并、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

因此,考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反复地精读文章,做到胸中有文,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度的概括。

二、答题技法点拨

对于概括能力的试题,首先要辨其文体, 再根据文体特点从如下方面进行整体突破:

1.阅读记叙文以“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为主;

2.阅读说明文以“确定对象、识别方法、归纳内容”为主;

3.阅读议论文以“找准论点、看清论据、分析论证”为主。

以上三点可以使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着眼点和方向。

由于概括能力试题突出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由于概括能力试题突出了对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句、意蕴丰富的文段等方面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反复品味和揣摩,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且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进行高度概括。同时,概括能力试题还突出了对个性化表达的考查,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等,给考生联系、想像的空间非常大,答题时,要认真揣摩题意,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晰地表达。

【提高训练】

阅读《心中的紫苏》,回答后面问题 心中的紫苏 在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紫苏,只是任其年年岁岁野野地生满院子。

紫苏清秀的秆儿泛着点点幽光,举着片片紫紫的叶儿,叶儿是极具情韵的圆弧,其上爬了些瘦瘦的叶脉,叶之边缘圈着密密的细齿,浪漫地柔柔地起伏。于是,原本世俗的农家小院,因有了紫苏,便平添了细密的情趣和意韵。

其时,我并不了解紫苏,但我却固执地认为我与紫苏定有什么前世渊源。我发现不光我喜欢紫苏,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喜欢。总是挑一个晨光初露的早上,母亲挎着精致的小竹篮,领着我缓缓走向团团的紫苏,此时,紫苏泛着神秘的金紫的光晕。母亲弯下腰,轻轻地掐住嫩嫩的紫苏尖。我痛心了,赶紧背过身去。母亲看到我无奈的眼神,笑了笑, 说:“傻女,妈这不是只掐紫苏尖么?”回过身看了看,那可爱的紫苏仍巧笑倩兮,我才略略好过些。

尔后,母亲用清清的井水濯洗那满满的一篮紫苏,沾染着泉水灵性的紫苏愈发可爱, 其懒懒的神情,又似娇柔的婴儿。再尔后,一枝枝紫苏尖,舒缓地躺在竹盘上,浮着幽幽的紫亮。其时,金黄色的阳光,斜斜地笼在紫苏上,似有泛泛的紫光升腾。

夕阳西下,母亲带着微微的笑,轻柔柔地将干紫苏捡到一只粗瓷蓝花碗里。接着,放上红红的辣椒粉,咕嘟咕嘟倒上白白的醋,撒上少许黄黄的甘草粉,拌了拌,紫苏便复活了。不一会儿,母亲又端来已晒好的李子干, 倒入紫苏碗里,又拌了拌,山野的清香便弥漫而来。我仍气愤愤的,万般无奈,才拈起一根紫苏

尝尝。刹时,有一种清清的酸酸的甜甜的辣辣的酒的醇味,潜移默化在紫苏的味道中了。真太奇怪了。先前的不快一扫而光, 在那清贫的童年,能尝到预示着人生滋味的紫苏,连日子都有了回味。

院子里,紫苏仍旁若无人地亭亭玉立,渐长渐高,长成了一棵棵紫苏树。到了秋天,紫苏树上有了一串串紫色的花,紫紫的花蕾细细碎碎,紫色的叶瓣却更见深沉。秋天快过去时,母亲将紫苏连根拔起,在院子里拍打了一番,再将紫苏晾在屋檐下,在纷纷扰扰的日子里,任其不时牵起人们一种因时光飞逝而带来的淡淡的伤感。

如果运气好,碰巧有一条小鱼,母亲一定会做紫苏焖鱼。好在这次,只是摘了几瓣紫苏叶,轻巧地丢入滚滚的白嫩嫩的鱼汤里。随着夜色渐浓渐黑,紫苏的香气混合着鱼肉的鲜气愈来愈浓。而晕黄的灯光下,那青花瓷碗特别诱人,碗里盛着紫苏焖鱼。鱼汤,稠稠地白,紫苏,更紫更嫩了,就那么优雅地浮在鱼之侧汤之上。还没吃,嘴里就一片清凉了。于是乎,童年再枯黄的日子也会变得有枝有叶。

许多年后的一个春日,我回到了故园,就是冲紫苏而去的。山冲里仍然唱着古老的童谣,紫苏仍悠闲地长在院子里,仍浸润着紫紫的意蕴。走近紫苏,在其周围不停地辗转,仿佛间,一棵棵紫苏正在向着蓝天舒展自己的色泽,紫得忧郁,紫得风骨,勃勃的生命力汩汩流淌。是不是所有的生命都会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意志?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灵性?

只有紫苏能告诉我,紫苏那不屈的茎杆, 那五味的叶尖。

【基本层级练习】

1.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紫苏怎样的情感? (简洁概括)

2.文章可划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准确归纳)

3.文中哪些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紫苏的情感?(准确归纳)

【发展层级练习】

4.作者为何在文中反复地提起清贫的童年呢?这与写紫苏有何联系?(概说文章写法)

5.作者借紫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主旨)

6.本文妙用了大量的叠词,请找出三个品析一下妙处。(深刻的体会)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八:中考信息提取和概括题

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中考命题规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要求考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是中考中常见的语言运用题,它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之后,把最核心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有机组合,并要求简明扼要。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新闻报道,所答内容都有字数限制。信息提取与概括题考查的是考生的信息捕捉筛选能力和语言归纳概括能力。出题的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给新闻拟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将新闻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看似是三种题型,实质是一样的,都需要将材料的主要内容高度浓缩,其中拟标题的要求相对要更高一些,需要更加精练和简洁。

所提供的材料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个或者若干生活现象组合而成的材料,说明性、议论性、记叙性文字都有可能。叙述性材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重要信息;议论性材料,关键是要先找到其论点;说明性材料,则要抓住其对象特征、范围等;若是几层意思并列,就要归纳这几层意思的共同性或实质性。这种材料往往有若干条信息让考生去筛选和概括,所以要仔细审读,分别把主要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概括。

考点梳理与归纳

一、给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所给新闻材料一般不会太长,二百字左右,一分钟左右就可以读完,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信息基本上都会有比较完整的呈现,考生只要将最主要的关键词提取出来,然后组合成一个精练的句子,最好是客观性的表述,能涵盖最基本的信息即可。

二、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新闻信息提取题有个特点是要概括的内容基本都会在第一句话或者导语里面了,而正文只是更加具体翔实而已。这类题目有个特点,就是通常都会有字数限制,所以一定要高度浓缩,像“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可以压缩成“北京奥运会”。

三、从若干材料中提取多项信息

以上两点大多是指新闻类材料,对于其他时效性不强的组合型材料则要根据要求,分别将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浓缩组合。要依次对诸多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看看哪些信息在材料中是起到提纲挈领作用,信息有轻重之别,应挑重要的概括,否则会因小失大。另外要注意的是,要忠实于原文,尽量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信息。

对接中考

基础测试

1.(2011,西宁)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本报讯 5月28日,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这个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投资8. 47亿元的综合改造项目将于明年完工,届时,新宁广场及周边地区停车难的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据了解,新宁广场综合停车场项目位于新宁广场北侧地下,建设内容包括广场改造、地下停车场、地下车行通道、人行过街通道、商业区、人防工程及未来轻轨站点预留等。停车场项目工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下停车场改造和绿地改造工程,计划将在年内完成主体施工,明年6月以前完成绿地改造;第二阶段为通道建设,该建设将在“十二五”规划建设期内完成。

A新宁广场停车场工程开工

B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开工

C新宁广场公共停车场综合改造工程5月28日开工

D.新宁广场停车场项目工期将分为两个阶段完成

2.(2010,南昌)概括下面语段内容。(不超过15个字)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奈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的„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3.(2010,兰州)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本报讯 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月28日,记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园路、南城根、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立桥的维修加固工作。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伐。

4.(2010,宁夏)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字数不超出空格的限制)

《宁夏日报》5月11日讯作为民航西北管理局“十一五”期间计划新建的5个机场之一的六盘山机场,以2015年为设计目标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30吨的需要。设计机型为波音737和空客320系列以下飞机使用,飞行区等级为4C级。经过三年多的建设,5月10日12时20分,北京中心一架桨状560型飞机经过1小时50分左右的飞行,安全平稳地降落在固原六盘山机场。这次试飞的成功,为机场6月26日通航奠定了基础。六盘山机场的投入使用,将成为打通固原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空中通道。

5.(2009,青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新华网北京4月13日电 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组织策划、投资,社会融资的青海“花儿”音乐剧——《雪白的鸽子》将于4月16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这将是流传于青海等西部地区的民族民间歌曲“花儿”首次以音乐剧的形式搬上现代舞台。

为更好展现青海文化的内涵与魅力,青海省政府决心在整合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作一台以青海当地民歌为基本素材,具有青海独特的文化、民族和自然地理标志、又具有现代精神和国际水准的精品节目。

为此,在广泛搜集整理各种民间“花儿”素材的基础上,青海省文化厅与北京成桥文化传播公司合作,运用现代艺术手段,精心创作编排了这台《雪白的鸽子》,力求使其既忠实于民间

艺术特点,保持其原生态属性,又以现代理念和时代精神,给这些古老的民歌注入新的内容,并以现代艺术形式和现代化舞台进行再现,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和接受。

(有删改)

6.(2011,青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青海新闻网讯近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环湖巡查组在青海湖畔的甘子河褡裢湖湿地检测到1只颈部佩戴橘红色旗标的斑头雁,经验证系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这是青海湖保护区自1975年成立以来,在30多年的环湖巡查史上首次发现印度环志的斑头雁。

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一道,并称为青海湖四大鸟类,是青海湖周边栖息的主要夏候鸟。

与以青海湖湟鱼为食的鸬鹚、鱼鸥、棕头鸥不同的是,斑头雁以湖边的青草为食。经过多年的封湖育鱼,生态保护工作,青海湖目前已形成碧草千里、鱼鸟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面,斑头雁也渐渐将这里当成自己的乐园。此次发现的戴有印度环志的斑头雁说明,青海湖的生态更好了,更多的斑头雁被碧草千里、食物充沛、环境清新的青海湖所吸引。

(选自2011年5月20《西海都市报》,有删改)

7.(2011,杭州)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意大利考古学家日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提高训练

1.(2010,湖南衡阳)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2010,浙江宁波)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5月8日上午,在嘉宾和普通市民8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宁波再次向世人展现了自己与书的不解之缘——位于甬江边的宁波书城正式开业了。宁渡书城由高66米的16层主建筑及其他7幢配套建筑组成,以“书”为核心,营造了“书香宁波”的氛围。在书香脉脉中浸润了400多年的宁波,向世界、向未来展现了自己除了商业之外的文化特质。

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____(15字以内)

3.(2010,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苏州,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滋润的。那一条条河港水巷如丝带般飘逸着,水就在那里温柔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

渐渐地,这水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苏州人待人接物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水的好处。苏州人讲话是柔婉的,仿佛掺了蜜糖的糯米圆子,又如评弹和昆曲,听了让人感到无比惬意。昆曲最初的名字是“水磨腔”,可见,也是水的产物。她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具有摹仿现实的写实性,她将生活语言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诗歌艺术;将生活行为与表情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表演艺术;甚至将生活中环境的自然形态,也化为了写意的布景艺术。水,有时是可以变为阳春白雪的。

4.(2010,新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4月28日,中国气象局月度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说:2010年4月份以来的气温是1961年以来气温最低值,全国平均气温为8.7℃,较常年同期10.O℃偏低1.3℃。除了在西藏、青海西南部、云南、西南地区较常年偏高1℃到4℃之外,其他地区偏低2℃到4℃。大范围来看,2010年是1971年以来比较严重的低温年份。从全球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不是孤立的:同一时间段,在北半球,美国、欧洲,也都出现暴雪天气。这是气候波动幅度增加的结果,是在现阶段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不能因为这几个月冷就认为全球变暖终止了。

请根据以上文字提供的信息,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5.(2009,河北)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

北京4月22日电今天上午,由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在素有“中华第一国门”之称的首都国际机场启动。我省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客驻足欣赏。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边是吴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河北绝技的循环演出,一边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民间绝活儿的现场演示。此外,在Tl、T2两个航站楼也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河北文化展示活动。

6.(2011,广东)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回南天是_.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趟到暖湿_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浓雾是“回南夭”蕞具特色的表象。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不超过50个字)

(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

(不超过15个字)

压轴预测

1.请你用不超过15个字将下面的新闻材料概括成一句话。

„近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开始,经评选委员会推荐,吕清森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也是吉林省唯一入选的候选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每年从全国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此项活动已经连续开展7年,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吕清森31年如一日,巡护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66千伏红白线,累计行程7万公里。他总结形成并运用的“采光巡线法”等行之有效的巡线方法,及时发现线路缺陷5 000多处,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无事故,累计为国家和企业减少直接和间接损失数千万元。今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等百余家媒体报道了吕清森的事迹。

2.将以下这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回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3.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15字以内)2011年2月25日,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0年一项针对38万多名学生的监测显示,7至18岁的城乡男生平均身高比2000年检测结果分别高出7厘米、1分米。

但是,学生的多项体能指标却呈下降趋势。如肺活量,2010年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85毫升、303毫升;乡村男生和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了237毫升、259毫升。2010年和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也绝大多数下降,如7至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下降了3.7厘米、3.9厘米。

4.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

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的粮价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水平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参考答案

(三)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基础测试

1.B【解析】此题考查考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

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不可缺少的。标题要言简意赅,让人一目了然;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 .展和阐释。可见,要拟写标题,找出导语并对其进行压缩是最好的方法。本题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九:中考语文专题:信息提取与概括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篇十:中考概括提炼能力训练(学案)

中考现代阅读理解

概括提炼能力训练 (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概括能力在中考中的地位,了解概括能力在中考中的考查角度。

2. 掌握概括能力,能应对各种文体中概括能力的考查题。

【考试说明】

《2012年南京市语文中考说明》阅读部分考查的第一条: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出文章的思路,准确概括文章的要点”。

概括提炼能力:是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的一种思维能力。

考查角度:

大意概括:对整篇文章或段落内容进行整体概括。

要点概括:对文章或文段的中心、要点进行概括。

思路概括:对文章或文段的层次、思路,事物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特点概括:对人物性格特点、对事物特点、对事物形象进行概括。

【解题方法】

1. 2. 3. 4.

课堂讲练

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1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

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2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

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3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

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

0O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的武汉3月20日春到,

而北纬32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

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

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

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

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4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

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

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

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

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

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

严寒的天气。

5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

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阅读全文,从中你了解到我国春天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实战演练】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1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

2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3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是106个零件吧……

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

点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

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

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4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5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

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

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

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

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

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了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6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

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7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8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录的是秋天。

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

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9“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黄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

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1.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概括这三个层次的大意。

2.试用第五段文字中的语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3.第六段文字中能够点示本段中心意思的一个句子是:

4.根据第五段文字,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的特点。(10字以内) 5.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

(五)1.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第二层写表的来历与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和对父亲精神

的感悟。2.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3.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4.①

惜时 ②俭朴 ③敬业(或者“勤奋”)5.父亲那老怀表一样平凡淡定、孜孜追求的一生,启迪我在漫长

的人生旅途中永不止步,永不萎靡。

【巩固训练】

中国皮影戏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一般由三

到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

弦乐。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

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

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

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

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

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⑤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⑥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⑦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

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皮影制作、 和广泛流传。

2.准确提取信息,写出制作皮影的步骤。(每个步骤不要超过16个字)。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3.山西省孝义市的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结合上文内容,阅读 下面链接

材料,概括说明孝义皮影戏的特点。

材料一: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

材料二: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

材料三:孝义皮影戏的剧目很多,现收藏有200余本。

孝义皮影戏的特点:(1)


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相关热词搜索: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训练 2015中考新闻概括题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中考消息概括能力”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中考消息概括能力"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ongkao/zhongkaoxinxi/12356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