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

2016-01-11 09:56:19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一: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一: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大全(精华版)

九年级政治必背知识点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兴国之要②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 ①立国之本②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 ①强国之路②活力源泉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稳定压倒一切。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民族自治地

方、设立自治机关和行使自治权。

1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党和国家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也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

惯的自由,党和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13、新型的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14、党和政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

两制”。 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15、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6、 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7、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8、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9、环境方面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方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方面建设创新型国

家。

2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22、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3、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4、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25、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6、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7、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和教育

28、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

29、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0、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3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32、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3、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34、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3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8、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9、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的关键: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40、我们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1、什么是法律效力: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性。

42、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43、公民拥有的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自由③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申述、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4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5、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6、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7、集体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4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1、实行该经济制度的原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2、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53、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体现共同富

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54、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

55、合理消费的要求: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勤俭节约,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4)注重精神消费

5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

调发展的社会,只有四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8、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59、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60、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6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63、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4、要保持我们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消极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的轨道上来。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小康: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

康: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④各方

面制度更加完善;⑤对外更加开放;⑥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

▲和谐社会:基本内涵(理解):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内

容: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是基础工程。)▲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

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如何面对世界文化差异(理解):尊重差异,加强沟通,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①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②面对不同文化,应采取客观、

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③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

国家、民族的文化。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

的文化,让中华文化更具生机和活力。

16、▲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理解)①安全权;②知情权;③自主选择权;④公平交易权;

⑤依法求偿权;⑥结社权;⑦获得教育权;⑧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⑨监督

权等。消费者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维权方式: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

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关仲裁。⑤向人民法院起

诉。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P38)

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 1 邓小平理论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1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2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二:2014年中考政治总复习提纲(完整版)

2014年中考政治总复习提纲

(完整版)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一)党的地位

1、党的地位: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源于她的先进性(表现) 这是因为(1)三个代表: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党的奋斗目标: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3)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二)基本路线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③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④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⑤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⑥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⑦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⑧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6.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必要性)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②抑制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怎样理解改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改革的意义。)

通过改革,⑴完善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给我国社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⑵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⑶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解放,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9.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③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0、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基本途径。具体措施有: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国外承包工程、办企业等。

11、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改革开放?

①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改革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影响,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②我们青少年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三)共同理想

1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

13.三步走:①、1990年温饱 ②、2000年总体小康2020年全面小康 ③、2050年实现现代化

14.总体小康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15.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①艰苦奋斗是通向理想的必经之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共同理想决定的。

16、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提倡过苦日子,当苦行僧。而是反对铺张浪费和贪图享受。我们只有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觉磨砺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造就成能担负众人的人。

(四)我国的经济制度

1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8.、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的性质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19、我国的各种经济成分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0、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④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个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21、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3、我国如何对待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24、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它对于增加税收、活跃市场、拓宽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25、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6、我国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7、实行这样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⑶使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和知识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五)民主政治制度

28、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因:(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29、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30、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国务院为什么向人民代表大会作报告)?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⑶并授予它们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政府、法院、检察院必须对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受它监督。(4)它们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31、人大代表和人民的关系:(1)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2)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⑶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4)人大代表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3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33、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1)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4、青少年应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

(1)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2)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六)成果发展

35、共和国巨变的表现:(1)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6、共和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1)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人们的辛勤劳动(5)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7)坚持科学发展观(8)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9)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0)坚持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37、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8、举例说明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以及先进人物代表。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西部大开发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C、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发射成功D、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免除农业税B、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C、实行廉租房制度D、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

先进人物代表: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王启民、许振超等

二、中国与科教创新

39、科技的作用

(1)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和名族的命运与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技,也就输掉了未来。(2)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3)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4)科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资和精神财富。

40、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表现:

(1)蓬勃兴起的信息技术(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21世纪高科技的主流)(3)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现代科技中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

41、科技成果

(1)嫦娥二号奔月成功(2)神舟七号发射成功(3)天河一号计算机居世界前列(4)蛟龙号潜水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2、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怎样理解科技创新?):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三: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中考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纳

一、列举我国的制度类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包括:

1、党的监督 2、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3、人民群众的监督 4、社会组织的监督

二、列举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类

1、基本国策:1对外开放 2计划生育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发展战略:1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节约战略

3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

三、列举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类

1、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3、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1、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2、从相对数来看,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小国。

4、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区别:依法治国的前提、中心环节、有力保障

1、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3、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五、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六、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基础工程、重要任务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2、优先发展教育与科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七、区别: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原则、重点

1、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点是:诚实守信。

八、区别: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指导思想{行动指南}和历史使命。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指导思想(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区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三大职能、两大主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

十、区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一、区别: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要求、动力源泉、政治基石;我国的兴国之

要、强国之路、立国之本。

1、党的基本路线——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久之安的根本要求。

3、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4、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是我们的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十二、区别: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

1、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我们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劳自强、敬业奉献。

1、我国对外交往的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

2、我国对外交往的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十五、归根结底(根本原因)类

1、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

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经济这个经济中心。

2、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3、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戌戎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具体原因各不同,

但归根到底是因为:1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2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十六、最(第一)类

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2、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严峻考验、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

最可靠保证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们要有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7、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重要的体现。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检验各项工作

成败的最高标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9、依法有序地参与选举,既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的最重要方式,

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

10、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11、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12、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可靠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13、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 , 的基础上,

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

14、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有普骗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十七、特点(特征)类

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的小康的特点: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3、我国现状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我国现状人口的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

4、税收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5、先进文化的特征: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

6、弱势群体的特:1、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

2、社会弱势群体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

3、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十八、“关键”类

1、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心衰存亡的关键。

2、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十九、“基本、基石”类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

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促进社会合谐的保障。

4、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平等的态度进行交流与对话,是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的基本前提。

5、平等与效率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二十、“标准”类

1、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际长久治安的重要保证。

3、富而思源不仅体现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4、以十一届山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

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二十一、基础类

1、只有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位,才能满足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会面进步,才能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是健全基层民主。

4、辛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5、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

6、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如果我们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我们就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奠定了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

8、实现是理想的基础。

二十二、区别:

1、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 的伟大胜利充分表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民族振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十三、区别: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计划生育的内容:1、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2、提倡一个夫妇生育一个孩子;

3、说服农村实行适当间隔生育;

二十四、区别:

1、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村民委员会。

2、我国街道社区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居委会。

3、企业职工直接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

二十五:民族知识:

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2、我国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和使用民族干部,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等等。

4、民族关系: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繁荣。

4、除汉族、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

有文字的民族有21个,共使用27种文字。

5、尊重各民族文化包括: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

6、维护民族团结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的繁荣,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作为中学生应心系各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7、维护民族团结的史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通婚;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孔繁森等。

二十六、其他: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4、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5、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振兴中华。

7、我国基层民主的四大内容和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族管理、民主监督。

8、在我国,弱势群体有: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农民工、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受灾人群。 弱势群体的主体是: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城市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四:2015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完整版)

①责任的含义:①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②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②责任的来源:①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的国际形象已经为

国际社会所公认。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①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同时,个体也只有紧紧的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理解:①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

⑤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的意义:①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⑥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①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也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我国的最基本国情: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或原因)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①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④国家的根本任务:①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①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①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们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⑦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⑧ 四项基本原则的含义:①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兴国之要②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 ①立国之本②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 ①强国之路②活力源泉

①我国发展的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③强国之路分别是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①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①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①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稳定压倒一切。

②我国基本政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①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新型的民族关系: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⑤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⑥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⑦党和政府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的含义或内容):“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指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 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4.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5.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36.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3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8.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39.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

40.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行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43.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4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6.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47.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48.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49.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发展科技和教育

50.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51.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52.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

5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54.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55.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原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56.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57.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59.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60.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1.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6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民族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五:2013初中思想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类总复习

2013初中思想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类总复习

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

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

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

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如家酒店官网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15、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16、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1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8、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19、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三、“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10、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11、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12、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

13、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优良品质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

14、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15、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

16、一方面,教育是一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17、受教育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18、尊重隐私又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护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

19、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

2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3、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4、只有实现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四、“基石”类

1、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3、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五、“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9、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1、方向问题是根本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1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六: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思品基本知识点归类

一、“制度”类

1.基本经济制度

2.分配制度

3.根本制度

4.根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一国两制制度

9.多党合作制度

10.政治协商制度

二、“基本”类: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4.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6.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10.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觉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1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15.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

16.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奉献社会

1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根本”类

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

4.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

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5.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根本保证。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9.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

1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11.艰苦奋斗是首先全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根本途径。

12.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3.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14.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人民当家作主

四、“核心”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经济建设

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4.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6.“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核心:尊重劳动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8.霸权主义的核心:强权就是真理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五、“最”类

1.现阶段我国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国两制”

4.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

6.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7.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8.人才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

9.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六、 “主要”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2.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4.克服考试焦虑的主要途径:培养自己

的心理调控能力。

5.计划生育的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流动人

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七、“首要”“重要”类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民主法治

4.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

八、“数字”类

一、

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一个治国方略:依法治国方略

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生命线:党的基本路线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处理台湾问题的一个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

阶段

3.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

4.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5.两种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6.两个理想:共同理想、最高理想

三、

1.三个尊重: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2.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个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5.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民族精神三个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四、

1.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项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依法治国的四项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五、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五个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民族精神的五个基本内容: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时代精神的五个基本内容: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 六、

1.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九、“关系”类

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时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2.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

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3.爱岗与敬业的关系:爱岗是敬业的前提,敬业是爱岗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4.爱岗敬业与奉献社会的关系:爱岗敬业是奉献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奉献社会是爱岗敬业

的最终目的

5.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十、“其他”类

1.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

2.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具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具体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七:2015中考政治备考: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4、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

3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五、目的、目标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任务、职责、作用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八、特点、特征

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 (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一)列举成就方面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1)表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 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战胜洪水、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等.

2、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 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

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二)分析原因方面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 主要原因:

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 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 抓; 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 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

原因归类:

经济上: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等.

政治上: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 民族区域自治; 全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 文化上: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5、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八:中考政治基本知识点归类

初中政治基本知识点归类 一、易混淆知识点

1、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础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注意:不是人民代表)

3、公有有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3)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国有经济

(6)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集体经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其中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5、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6、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的。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 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7、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8、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国家生命线

9、两岸统一的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

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决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实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11、终围绕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的出现以任何为中心的都是错误的);在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是:教育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是:敢于和善于创新。 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13、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魂是:民族精神 改革创新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

:抗洪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维和精神)

--括号内为新世纪(21世纪)时期的具体表现

15、: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

(2)有法必依

(3)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

(4)违法必究 :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16、:①1981—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②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③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7、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教育与科学

 加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公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8、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共产主义。 ①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都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②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③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④我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问题的唯一 20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家利益的争夺,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隔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人们之间的差异和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这些差异和不平等现象便可能成为歧视态度 二、“基本”类: 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保护资源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依法治国 4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社会更加殷实。 8.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全面协调可持续 13.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4:爱岗敬业 15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7奉献社会 18 19. 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 

 22.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首先是个23.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是三、“根本”类 1 2社会主义制度 3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5,是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 6.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宪法 和平与发展问题。 统筹兼顾 12.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3“三个有利于”标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人民当家作主 16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7 四、“核心”类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 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经济建设 3:爱国主义 4改革创新 5依宪治国 6.尊重劳动 人民当家作主 以人为本 10. 我国已建立了一公民权利保障体系。其内容包括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五、“最”类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实现共产主义 3:“一国两制”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是:宪法 6.

 

  9.是力争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10. 朋友和友谊是11. 生命是12. 我们 精神升华 14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严重社会危害性 16. 在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中,避开诱因法是17、诚实守信是每个人一辈子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19. 是每个人的21.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 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六、 “主要”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 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七、“首要”“重要”类 1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3.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依法行政 5.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 7.八、“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3教育与科学

4、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

5、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6、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7、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九、“关键”类

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是:敢于和善于创新。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九:初三政治知识点!中考必备

第一单元 认识国情 理解国策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为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P5

为什么(见第1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包括哪两层含义?P5 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P5最后一段

(1)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意义:P5最后一段最后两句。 4、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P6

①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6

③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P7 ④关系: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P5

5、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P6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P6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依据是什么? P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主要矛盾基础。 7、党的基本路线P6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 (4)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P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四项基本原则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10、坚持改革开放P7

①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

件。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P7第二段

1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P7最后一段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经济制度的组成: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2、我国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内容?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什么是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P15

国有经济: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各种经济形式的作用和地位

①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四段第二句 ②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五段第二三句 ③公有制经济的地位——P15第六段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15

④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15第七段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6第一段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5、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6、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P17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三、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一构想,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4、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观点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C、“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D、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制度是什么方针?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什么?P18 第二段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的: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6、党实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是什么?P19最后一段 7、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P24第一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24第二段 3、中国加快发展科技步伐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24倒数第二段 4、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P25第一段

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

化、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

教育的作用: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

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5、为什么要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25第二段

6、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P25 第三段黑体字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3)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P25最后一段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9、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第一段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P26 3、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P26第二段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P26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P26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战略?P26第三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P26-27黑体字

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主要任务:P26倒数第2段最后一句

8、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P27 9、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P27 10、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P27最后一段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第二单元 全面建设 实现小康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P35

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我国进入市场经济国家的行列的时间:本世纪初。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P3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二、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1、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怎样的方针?P35

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2、“四个尊重”方针的重要性(作用):P36

(1)、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财富的源泉,也是产生和积累知识、发展和孕育人才、凝聚和提供创造力的源泉。(2)、知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3)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4)、创造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内驱力。

劳动与知识、人才、创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P35-36

3、贯彻“四个尊重”方针的意义:P36

让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4、什么是创造?P36

创造指的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实践的活动,创造的结果是产生新知识和新事物。

三、全面建设小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或共同富裕的含义/怎样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时富裕,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

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3、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状况(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或21世纪头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 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

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6、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7、青少年如何为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1)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3)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创造性人才。(4)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2 建设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

1、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P44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此题答案也可见一课三练P26)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2)、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也是根本目的;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

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P45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陷阱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P45 3、“三个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P45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

1、社会主义民主政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当家作主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P45

(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2)、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3)、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及当面反映情况。 4、公民参与村民自治或城市居民自治的实践,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三、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5 2、依法治国的含义: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P45-46 3、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 依法治国的“治”是: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篇十:政治中考知识点分类总结

一、“标志”类:

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工具

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1919年“五四”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标志——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社会主义革命结束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30,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

二、“主要矛盾”、“基本矛盾”类: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三、“本质”、“实质”类:

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正当防卫的实质——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8,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经济竞争的实质又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又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四、“根本”类: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公民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8.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9.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0.根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党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2.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13.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括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1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15.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6.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始终没有动摇过,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根本原因。

17.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五、基础

1.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3.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5.实现权利的基础——义务

6.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科学

7.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8.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六、核心

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

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3. 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 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5.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7.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核心。

8.“强权就是真理”,这是霸权主义的核心思想。

七、关键

1. 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少生

2. 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

3. 能否成才的关键——自己勤奋努力

4.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科技创新

5. 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敢于和善于创新

6.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科学技术的竞争

7.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八、目的、目标

1. 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 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改革的目的——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九、保证、保障

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艰苦创业精神

3. 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法律保障——宪法

十、原则

1.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2. 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十一、基本

1.我国最基本国情——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我国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

5.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资源和环境

6.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7.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这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8.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9.我国资源状况的特点是: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1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4.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决定这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16.,霸权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战略。

十二、主要矛盾

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就全国而言,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行使立法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主要职权,也是它的经常性工作。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7.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一种社会制度的建立或消亡究竟是历史的前进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在于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8.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霸权主义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十四、重要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2.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6.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7.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8.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9.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10.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十五、决定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国家的性质,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4.无产阶级独立自主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

5.中国人民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他们做出的决定性选择,也是惟一正确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6.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生产力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因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

8.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9.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10.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集中了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

11.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又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首先表现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决定这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

15.从根本上讲,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在初级阶段,也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6.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17.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8.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19.一是我国的国情;二是“人世”后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三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四是我国在本世纪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我们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十六、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2.人口众多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人口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除了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素质偏低。

4. 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始终没有动摇过,从而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的根本原因。

十七、前提

1.“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消费资料的前提下,人口越多、增长越快,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

3.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括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相关热词搜索: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中政治知识点大全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初中中考政治知识点"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ongkao/zhongkaoxinxi/12525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