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资源 > 中考信息 >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2016-07-22 13:06:08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共5篇)【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模块二,中国近代史。主题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2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 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地点:一八三九年六月、虎门海滩。(2),背景:...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一)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模块二,中国近代史。

主题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考点2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 林则徐虎门销烟。

(1),时间、地点:一八三九年六月、虎门海滩。

(2),背景:①,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②,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不利地位。

(3),原因:①,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贸易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4),经过:一八三九年三月,道光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注:此烟指“鸦片”)。六月三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5),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6),评价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

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7),林则徐名言:①,“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力陈禁烟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最终打动了道光帝,使其决定禁烟。②,“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明了禁烟的坚定决心。 2, 鸦片战争。

(1),时间:一八四零年至一八四二年。

(2),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②,直接原因:保护鸦片走私,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开中国大门。

(3),爆发地点:广州。

(4),战争双方:清政府、英国。

(5),经过:①,爆发:一八四零年六月,英国舰队到达广州海面进行挑衅,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②,扩大:一八四一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清军节节失利,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6),结果:一八四二年,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7),中国战败原因:①,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②,武器军备落后,指挥失当(封建式的国家军队)。③,道光帝战和不定(,统治者不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只贪图自身利益)。④,英国船坚炮利,经济发达,实力强大(,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8),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认识和启示: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

3, 中英《南京条约》。

(1),签订时间:1842年。

(2),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两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危害:使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考点2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零年。

(2),侵略者: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3),原因: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工业原料。②,直接原因:英国要求修改条约的无理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4),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5),概况:一八五六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五七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一八五八年,俄、美、英、法四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掠夺财宝并火烧圆明园。一八六零年十月,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战争期间,美俄表面充当调停,实际是帮凶)。

(6),影响: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7),认识:火烧圆明园不仅是英法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

2, 火烧圆明园。

(1),时间:一八六零年。

(2),概况: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给中国文明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践踏了世界文明。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3, 俄国割占北方大片领土。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一八五八年。

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中俄《瑷珲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割占领土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一八六零年。

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中俄《北京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割占领土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千米。

时间:1860年和一八六四年。

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割占领土范围: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割占领土面积:四十四万多平方千米。

时间: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割占领土范围:中国西北部

割占领土面积:七万多平方千米。

(2),认识:沙俄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沙俄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的破坏。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二)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

考点40,了解开国大典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 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北京天安门广场。

(2),概况:毛泽东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伴随着乐队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五十四门礼炮齐鸣二十八响(,代表了参与政协会议的五十四个民族代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开始。

(3)意义: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2,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国际意义: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和平解放的斗争。

(2),启示:①,新中国的成立是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浇灌而成

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②,新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的,历史事实说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正确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考点41,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1,抗美援朝。

(1),时间:一九五零年十月至一九五三年七月。

(2),背景:一九五零年六月,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5),概况:一九五零年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取得抗美援朝

的伟大胜利。

(6),结果:一九五三年七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7),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捍卫了我国边境的安宁,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国内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8)英雄代表人物:黄继光(,舍身堵住机枪口)。邱少云(,烈火下严守纪律)。【【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9),胜利的原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国内人民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英勇善战。战争的正义性。

(10),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舍家为国、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大无畏精神等。 2,土地改革。

(1),时间:一九五零年至一九五二年底。

(2),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3),目的: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4),性质:反封建的民主改革(,属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5),特点:实行经济上保存富农、政治上中立富农政策。

(6),概况:一九五零年六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到一九五二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结果: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畜牲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三百五十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8),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认识:土地改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需完成的基本任务。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主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42,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一五计划”。

(1),时间: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

(2),背景: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水平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齐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6),成就: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工业方面:一九五三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一九五六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汽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等。交通方面:对铁路干线进行了技术改造,兴建了兰新、宝成等铁路。一九五七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三)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模块一,中国古代史。

考点1,知道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1, 西周的建立、灭亡。

(1),建立:周武王继位后,决心伐纣灭商。公元前一零四六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王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作西周。

(2),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数十年后,公元前七七一年,西周灭亡。

2,西周分封制。【【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基础:宗法制,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继承权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周王朝的两大政治支柱。

(3),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性质: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5),特点:①,周王高高在上,受封者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严格的等级秩序。②,封国有同姓、异姓之分。分封对象多元化。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③,土地和义务是纽带。

(6),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7),评价:①,前期加强了王权,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促进了边疆开发,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强国。②,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以后埋下割据混战的种子。

(8),崩溃时间:西周后期分封制开始受到破坏。春秋时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

(9),崩溃原因:①,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室衰弱,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②,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井田制崩溃,导致了奴隶社会的衰亡,(根源)。

考点2,知道商鞅变法主要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 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三五六年。

(2),背景: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封建经济兴起。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

(3),人物:秦孝公,商鞅。

(4),目的:富国强兵,变法图强。

(5),主要内容:①,政治上:建立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编制户口,加强刑罚。②,经济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破坏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6),结果:变法成功。

(7),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具有地主阶级政治改革性质的一场比较彻底的变法。

(8),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9),影响:①,积极影响: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其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②,消极影响,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

(10),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根本原因)。②,指导思想正确,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③,秦孝公信任、重用商鞅。④,商鞅敢于和旧势力做斗争。

(11),商鞅变法的启示:①,改革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国

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②,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③,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究会取得胜利。④,在改革和变法中,主持者要富于斗争精神。

2,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各国变法的原因: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需要富国强兵(,直接原因)。

(2),主要表现:①,经济上,铁器、牛耕的使用。②,政治上,各国改革,封建制度确立(,最主要表现)。③,思想上,诸子百家争鸣。

(3),影响: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主题2,统一国家的建立。

考点3,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灭亡的原因。

1,秦兼并六国。

(1),原因:①,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②,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军事、经济实力在六国中最强。③,秦国统治者励精图治,重用人才。④,秦国采取了正确的军事方针,

而六国立场不坚定,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御秦。

(2),概况: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2, 秦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3),秦朝的疆域: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4),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统一国家的建立,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促进民族融合,巩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秦统一后,统一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成为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 3,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①,秦王嬴政采用“皇帝”称号,总揽国家一切军政大权,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丞相(,分管行政),太尉(,分管军事),御史大夫(,分管监察),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秦朝通过郡县制,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四)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四:世界古代、近代史

模块四,世界古代、近代史。

主题1,古代亚欧文明。

考点49,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1, 希腊城邦。

(1),时间:公元前八世纪至前六世纪。

(2),地位:发源于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3),表现:①,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因素,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②,公元前八世纪,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出现希腊人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公元前六世纪,希腊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五世纪后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③,古希腊的政治自由,人文主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 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是在雅典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形成的。经过梭伦改革,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表现:在雅典,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

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妇女,奴隶,外邦人等没有公民权利。

(3),影响:在专制盛行的古代社会开民主政治先河,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4),评价:①,积极性: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创造了希腊文明中大部分辉煌;②,局限性:雅典民主政治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而且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是五百人议事会,权力掌握在其中少数的商业贵族手里。③,实质:奴隶主贵族民主专政。

(5),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产生的原因:①,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它的产生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统治人口较少且居住相对集中的需要,是海洋文明的重要特征。②,专制政治源于修建和管理水利灌溉工程、统治众多人口和辽阔大陆地域的需要,是大河文明的重要特征。

3, 亚历山大东征

(1),时间:公元前四世纪后期。

(2),背景:公元前四世纪,正当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它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不久,亚历山大继承王位,称亚历山大大帝。

(3),概况: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

(4),结果: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5),影响:东征对当地的社会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破坏很大,客观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6),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认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是和平交流,战争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在客观上加深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4, 大化改新。

(1),时间:七世纪中期。

(2),背景:①,国内: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②,国际:中国隋唐时期的繁荣强盛。

(3),推行者:孝德天皇。

(4),特点:以唐朝为模型将日本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5),性质: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封建改革。

(6),内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

取赋税。

(7),影响:①,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②,为日本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8),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文明形成的标志。它是一场古代日本学习和模仿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是由于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9),启示:要善于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促进本国发展。

主题2,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考点50,知道《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等,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文艺复兴。

(1),含义: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

(2),背景: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封建统治,教会神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贵族壮大起来,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3),概况:14至16世纪,兴起于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宣扬人文主义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4),发源地:意大利,后来扩展到几乎西欧所有国家。

(5),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几乎整个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6),性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7),实质:不是对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而是对资产阶级文化的追求,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8),特点:反教会,反神学。

(9),核心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这些思想后来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10),代表人物:①,意大利诗人但丁,代表作,《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神曲》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②,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1),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五)
【山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 模块五:世界近代史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模块五:世界近代史。

第一单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巨变。

考点1: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文艺复兴:

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这些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概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

进程:14世纪首先在意大利兴起,15世纪扩展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思潮,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

实质:一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成果:但丁:意大利诗人,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代表作《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达〃芬奇:意大利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他的技法精湛,把艺术创作

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

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启示: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原因: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要求扩大海外市场(:经济根源)。物质动力:欧洲人对财富的渴望,梦想去东方发财(:社会根源)。

客观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商业危机)。条件: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中国的指南针传入欧洲)的进步,地理知识的传播(:地圆学说深入人心)等。

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经过:

航海家:迪亚士。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资助者:葡萄牙。

时间:1487年至1488年。

航行方向:向东绕过好望角。

主要成就: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并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航海家:哥伦布。

资助者:西班牙。

时间:1492年至1493年。

航行方向:向西横渡大西洋。

主要成就:从西班牙起程,开始横渡大西洋,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美洲大陆。

航海家:达〃伽马。

资助者:葡萄牙。

时间:1497至1498年。

航行方向:向东绕过好望角。

主要成就: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开辟了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航海家:麦哲伦。

资助者:西班牙。

时间:1519年至1522年。

航行方向:向西横渡大西洋。

主要成就: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影响:使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

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和拿破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起止时间:1640年至1688年。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尖锐。

导火线:1640年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过程:(大事年表):

开始:1640年,新议会召开(是开始标志),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高潮:1649年1月30日,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成立共和国。

发展: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上台。

结束:1688年,宫廷政变推翻王朝统治(即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

《权利法案》:

时间、制定机构:1689年,英国议会。

目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主要内容: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评价: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在英国建立起政体。

历史意义:①,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②,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③,对欧洲和北美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

起止时间:1775年至1783年。

革命任务:脱离英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各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革命经过:

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

建军:1775年,各殖民地代表举行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军队同英国军队战斗,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相关热词搜索:陕西2016中考面对面 2014中考历史重点考点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陕西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历史模块考点梳理(共5个模块)"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hongkao/zhongkaoxinxi/50513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