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生考试网 专题列表

李清照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

烟花美文网专题频道“李清照传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提供与“李清照传读后感”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读后感作文500字

  第一篇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荡漾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闪耀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赞叹这极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   第二篇   提起鲁滨

读后感最新

07-29

标签: 读后感 最新 关键词: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目送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目送读后感   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大人们不可以理解,自己才是正确的;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情”只是一句用于不同场合的套话,而从没有理解过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有些时候,我们总认为亲人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未想过要回报些什么……   但是,当我读过龙应台的《目送》后,彻底改变了我曾经的这些幼稚的想法……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猛地一震,继而涌出一股莫名的伤感——华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妈妈的心,可是,他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断的回头,而是选择了将背影送给他的妈妈。因为,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个依赖母亲的小华安了,他不再是那个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围的那个小孩子了,是这样吗?还是他忘记了?他没有看到,妈妈的眼神一直都随着他的行进而移动;他没有注意到,妈妈的眼神一点点的燃起希望然后又一点点的暗淡下来。   这难道就是作者所说的那个“父女母子一场”的定义吗?那个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吗?不,不止这些,还有父女,还有那个张望父亲背影的女儿……   记得在作者回台湾那天,父亲骑了很破的车子送她,将她送到离学校很远的地方,原因就是车子太破,怕影响女儿的形象。而当时的作者呢?她是这样写的“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虽然她知道父亲出于好心,

读后感作文评语精选

06-21

标签: 读后感 评语 作文 精选 关键词:
  对于大家来说都写过不少的读后感,而关于读后感的作文评语又怎么写呢?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读后感作文评语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作文评语   1. 《瓦尔登湖》作者读过《瓦尔登湖》后的感受,“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澄澈见底,将心境荡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瓦尔登湖》确实称得上是一半心灵的教科书。很喜欢这篇,评价、感受和原文有机结合,语言优美,像一篇优美散文,太值得推荐了。   2. 《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这是一篇关于《总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的。作者用细致的语言讲述着感动的故事。本文夹叙夹议,感情真实,发自肺腑。结尾处感情得到升华,深化主题,抒情性很强。不足在于文章结构不合理。   3. 《如花》这是一篇摘自摘自《读者》的文章的,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这篇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材料观点,结合现实进行具体的阐述,结尾点题,作者从中明白了生命如花,坚强而又脆弱的道理,文章寓意深刻,充满内涵,情感真实自然。   4. 《海伦·凯勒传》这篇主要对海伦.凯勒和莎莉文老师进行具体细致的描写,饱含了对海伦.凯勒坚强的敬佩以及成功的肯定,也表达了作者对沙莉文老师的无私的爱的赞美。语言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   5. 《水浒传》这是一篇关于《水浒传》的,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书中的例子,结合现实对忠义二字进行具体的阐述,最后点题作者从学到了“拥有强烈的正义感,为了正义,为了真理能奋不顾身”的气魄。   6. 《爱的教育》本文是一篇。文章的结构简洁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小作者把读与感联系紧密,语言虽然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   7. 《樱桃之远》这是一篇关于《樱桃之远》的,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接

李清照老公

05-10

标签: 李清照 老公 关键词: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老公,供大家参考。   李清照老公   中国古代很少有才子佳人式的夫妻,真正的典范莫过于两宋之交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书香门第,年轻的时候也相互仰慕,结婚后也如鱼得水。两个人不仅都对诗词文学有相同的爱好,而且对金石考据也有研究。夫妻俩志趣相投,每得到一本古籍,就一起校对,题上书名。得到书画古玩,常常一起观摩把玩,指摘毛病,以烧完一根蜡烛为限。   据说有一次,有人向夫妻俩兜售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要价二十万,他们无力购买,将画留在家中欣赏了两个晚上,才归还给卖主。为此,两人在家中相对叹惋了数日。   就这样两个人卿卿我我相濡与沫日子一直很甜蜜,如果不是有人图谋叛乱,可能两口子还真的继续大秀恩爱。但过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李清照对赵明诚非常失望与愤怒。公元1129年,已经做了一年多江宁知府的赵明诚,得到调任湖州知府的命令,正在他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一位姓李的下属带来紧急情报: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阴谋叛乱。作为过渡时期的官员,赵明诚这时候至少应该报告上级,或者调遣兵力作好平乱的准备,但是他的表现非常不男人,在当天晚上,他竟然当了可耻的逃兵——与另两位官员一道“缒城逃走”了,竟置全城百姓安危而不顾,其中还有他恩爱的妻子李清照。幸亏那位姓李的下属自己组织力量,平定了王亦的叛乱,不然,李清照,还有他们夫妻俩辛苦收藏的十几车文物,恐怕都会成为王亦的战利品。朝廷得知此事后,立刻罢了赵明诚的官。   得知此事之后,李清照非常寒心、痛心、羞愧,他不明白那个口口声声忠义救国的丈夫为何如此贪生怕死,他不明白平时看做高山巨石一样的伟丈夫,如何纤细的如同一棵小草。当她与狼狈不堪的赵明诚途经芜湖、当涂,前往江西,船行到乌江镇时,忽然想起这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李清照的词

05-10

标签: 李清照 有名 关键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李清照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李清照的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最有名的词 李清照的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

05-08

标签: 李清照 诗词 关键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朝诗人,婉约词派代表。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分享的李清照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凛然风骨,浩然正气,气贯长虹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永遇乐·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

03-16

标签: 如梦令 李清照 翻译 关键词:
  出自李清照之手的如梦令,是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美的享受。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李清照 李清照名句

03-16

标签: 李清照 名句 关键词: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中国招生考试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李清照 李清照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 李清照名句   1、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7、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8、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9、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10、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1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1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3、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14、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5、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7、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18、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19、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2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2、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

李清照经典诗词

03-16

标签: 李清照 诗词 经典 关键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经典诗词,供大家参考。   李清照经典诗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经典诗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经典诗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简介

03-16

标签: 李清照 简介 关键词: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中国招生考试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李清照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