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教师专业文章

教师专业文章

2016-12-21 09:20:4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教师专业文章(共9篇)教师专业阅读文章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教师专业文章》,希望能帮助到你。

教师专业阅读文章
教师专业文章 第一篇

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

膀。 ”——莎翁借助这样诗意的语言劝告世人要懂得阅读。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热爱阅读,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更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说过“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自己要喜欢读书”这样的话,不错,教师读书,从读书的内容到读书这个行为本身都是相当有益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怎样拓展课堂的知识,怎样用生动活泼的内容启发学生的心智。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阅历和经验谈谈教师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克服困难挤出时间进行阅读。

很多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工作之余的时间并不多,再加上需要为家庭腾挪的时间,几乎就谈不上阅读了。没空阅读是大部分教师的现状。除了教科书、教辅书,他们可能不再看其他书籍,这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样的后果就是课堂上除了书本还是书本,虽不一定是照本宣科,但也会显得内容贫乏,对于现在接受了大量外界信息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的。鲁迅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教师们看书,要有一种“挤”的精神。广州特级教师陈琴在她的《经典即人生》一书中表露:读书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等到她有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晚上十点半以后了,但是不管怎样她还是要读一会儿书才睡觉。读书如果成为一种习惯,要找出时间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很多人有随身带书的习惯,在不经意的等待时间里就可以翻上几页。习惯的力量也能让人觉得一天不看书就欠缺了什么,总是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属于书本的时间。而事实上,我们教师也并不见得非要见缝插针才能找出时间。有些时候,没时间只是一个托辞,没有动力和毅力才是问题所在。

第二,教师看什么书要有所讲究,有所选择。

爱默生读书有三条实用准则:第一决不阅读任何写出来不到一年的书;第二不是名著不读;第三只读喜欢的书 。现在的出版物浩如烟海,要全部读完是不可能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怎样选择读物对任何读书人而言都是很重要的事情。作为教师,选择学科专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育心理等方面的书籍阅读,对教

学工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这些实用性强的读物。作为中小学教师,知识面宽一点,知识广博一点,不但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架构,也有利于展示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文科教师了解自然知识,立刻教师积累人文知识,既有利于教学,也有利于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 比如魏书生,不但自己阅读,还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科技信息,介绍教育学 、心理学、思维科学等知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观,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使教育面向未来。

经典是最值得我们阅读的书籍,不过经典一般都不太通俗易懂,比较难啃。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虽然书名与故事家喻户晓,但真正认真阅读过原著的人恐怕并不太多。哲学书籍就更是令人望而生畏。《老子》《庄子》《理想国》这些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的书名,要翻开书本还需要一些勇气。教师的阅读应该多一些经典,有一点挑战的难度。如果只是看报纸杂志那是远远不够的。

我自己很重视别人给我开的推荐书单。一般能给与别人推荐书单的人应该也是进行大量阅读的人,他们对此进行筛选再详细介绍,对我而言是一份美好的礼物。

第三、阅读与思考要结合。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如果只是阅读,而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加入思考或者是实践,那么阅读并不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增长起到有益的影响。阅读是一种输入,要让阅读的知识产生输出的动能,那就必须对它进行加工。很多人阅读时做读书笔记,或者写书评,这样的阅读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动笔读书是更高层次的阅读,它需要有一定的毅力才可以实现。教师阅读的价值主要在于对教学的贡献,而阅读对于教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教材的补充甚至是改造。广博的知识与灵活的组织运用,能使一位教师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这样就不只是我们常说的“一桶水”,而是成为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重组和更新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内容。

最后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结:“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教师如何在读书中成长

读书、写作、实践被称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大法宝。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李镇西老师“五个一工程”其中就有一条每天至少阅读一万字的书,他曾说“我的教育、教学方法都是和其他老师一样的,不同的是我每天都坚持读书、坚持写作,这困怕是我和大家不同的原因。”读书,可以开拓知识视野,改变理念;读书,可以净化心灵,接受熏陶;读书,可以促发思考,从而带动实践……

2009年世界读书日,温总理深情寄语全国人民“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教师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读书不仅可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那么教师如何在读书中成长?

一是要主动读书。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主动读书的人,一定是嗜书如命的人,他会主动找各种机会去读书,但是读书的兴趣不全是与生俱来的,更多的在于后天培养。教师主动读书,就是要培养对书籍的感情。兴趣的培养有很多方法,但是如果一个老师明白读书的好处自然会亲近书籍。教师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学识、有文化,做事、说话要和社会上的人有区别,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经过书籍侵润他的气质就会高贵而不媚俗,内心博爱而不自私,灵魂就会高尚,这样的老师必然会受到别人尊重。读书可以让教师掌握新理念,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读书的教师的课堂一定是照本宣科,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将文本知识更好的拓展,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成长的是不利的,这样的老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很难想象一个一个内心浮躁的老师如何在心灵上引导学生,读书会让人在浮躁的现实中拥有一份宁静平淡,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是要选择性的读书。书籍浩如烟海,如何选择自己有用的书籍最重要。叔本华说:“坏书犹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对这样的书坚决不看。好书犹如航灯,为我们指明方向。读孟子、陶行知的著作你会领悟到了教育的内涵;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你会感受到了教育更多的是给孩子的爱;读朱永新、李镇西的著作你会对教育满怀希望,会尝试自己书写孩子的故事;读钱梦龙、李希贵、吴非、窦桂梅、孙云晓等大师的著作,你的教育理念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读张思明,夏青峰等一线名师的著作,你会了解他们的成长之路,在职业道路上困惑、迷茫

时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力量;读魏书生、万玮著作你会发现教育充满了智慧;读王宏甲《新教育风暴》你会觉得一个教育之外人对教育超前预见性,感受中国教育在艰难中行进的步伐;读孙瑞雪《完整的成长》你会发现不同的认识孩子的方法,找到从遵循规律的角度认识孩子,会发现本真认识孩子的方法;读雷夫的《56号教室的奇迹》你会发现教育就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教育好孩子更多的功夫应该在课本以外下功夫……做为老师选对了书籍就是找到了方向,在读书过程中你会逐渐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了教育,喜欢上了孩子。

三是要会读书。读书对老师而言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但真正做到会读并不容易。很多老师也经常读书,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不会读。会读书要求老师在读书过程中善于积累,在读的过程中把精彩的观点、句子甚至段落,针对文章观点引起的思考都可以及时记录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样日积月累必然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会读书要求读书过程一定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读经典教育原著的同时反思自己在教育行为的得失,通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尤其辩证的看问题,将文本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作者所站角度结合起来,不为专家观点所迷惑,不照办照抄,寻找教育中共性的原理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会读书,要求老师学以致用,只有将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才能通过实践反馈来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做到了融会贯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书本知识才算对自己真实有用。在读中用,在用中所困,从而促进读,由此走上一条读、用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会读书,要求老师具有科学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不耻下问的精神,不求一知半解;不求追求时尚;不弄虚作假,应付差事。

四是寻求多种读书途径。一个可以走的很快,但一个团队可以走的更远。一个人读书难免由于各种原因坚持不了很久,因此开辟多种读书途径让更多的人一起读,大家互相鼓励。可以书写博客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读书体会;可以加入读书研讨群大家一起读,一起讨论,彼此交流读书感悟,寻求思维碰撞;可以加入各种杂志、报纸读编交流群根据读书征文活动去读书、写作。这样读书的过程不再变得枯燥,在外界力量的感召下老师们会感受读书的快乐,增加读书的成就感。

心灵这块地

一哲学家带着他的学生们游历,一天,他们来郊外休息,老师看着杂草丛生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学生们有的说用锄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洒上石灰也许更好。看同学生议论纷纷,老师说:“这样吧,你们按自己想的方法去做,一年后,再来这里”。一年过去了,学生们如约前来,可等了好久,也没看到老师,却看到了他们去年坐着的地方,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学生们恍然大悟:要想除掉旷野中的杂草,只有种上庄稼。要想让自己心灵洁净,不生杂草,就用美德占据它。

心灵如土地,这块地,无论是肥沃还是贫瘠,总不会闲着,总会长出一些东西。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心灵是诚实的,从不会欺骗人,你种什么,它就收获什么。你栽的是花,她就开花,你种的是庄稼,她就收获粮食。你若懒散,不去打理它,它就生长杂草和荆棘。

杂草占居着心田,会把人心搅乱。因为它缺少营养,干旱贫瘠,即使种粮食,产量也极低,就象那山坡子地。这样的土地,盛产怨恨恼怒烦这些负面情绪。一点鸡毛蒜皮,就会让人的心掀起波澜,他们会因为吃了一毛钱的亏,忧心懊恼,会因为听了一句不中听的话,找人理论,甚至发生口角,会因为别人的风光得意,嫉妒的几天睡不好觉,快乐即使来了,也如风一样,轻轻刮过,瞬间就不见了踪迹,不如意事如影随形,生活中总有阴影,阳光再强烈,也照不到他的心中。这杂草是什么,就是自私的心灵,狭隘的心胸。就是贪,嗔,痴。就是无明。它们如乱麻一样,结成绳,打成结,抱成团,把你团团绕在里面,让你剪不断,理还乱,生活得狼狈不堪,心灵的镜子,落满了灰,却不知如何打扫,这样的活着,焉能不累?

种上了庄稼,栽上了花,这样的心灵是丰盈的,温润的。这花,这庄稼,就是美德。就是善良,真诚,宽容,仁爱。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修养自己的德行。 修养德行,就要如孔子所说,每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要“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此,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德行高尚的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他们不会在一时一事上计较自己的

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文章 第二篇

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教师专业文章】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并且聘请知名专家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主体性色彩,在专家引领的同时需要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认为,在引入专家培训促进教师发展时应注意培训方式及内容的设计,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专家的引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对专家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后应该进行反思,以达到教学创新预期。

关键词: 教师培训 专业发展 自我反思

在基础教育深化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命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负责教师教育的机构也在千方百计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实施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更多的地方和单位采取了聘请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的形式,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并非十全十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不仅仅是规章制度和要求就能凑效,尚有许多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影响基层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基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从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目前在专业发展方面的实际实际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发展。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教师外出交流的机会少。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很难走出校门,走出本地区去学习,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有的教师从教二十余年还从没有参加过县里组织的教学研讨会,更不用说到外地学习取经了。教师长年囿于学校的小天地中,难以撼动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对实施教学改革缺乏外围信息的支撑,难免会出现夜郎自大的现象,更有闭门造车之嫌。

第二,教学压力大,学习时间受限。在与教师们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学校主人制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占毕生相当大,教师们感到教学压力很大,总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担心被平行班比下去。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千方百计抓考试成绩,越抓越死,学生学习成绩反而进步不大,越是进步不大,教师抓得越紧——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教学效益提高的途径便被弃置,影响了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动力。

第三,组织有限的培训活动,难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每年都有地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若干次,但是仍然无法满足

教师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层次越高的培训,受训的面也就越窄;一方面培训的内容并不连贯,培训效果受到影响。这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暂时的而不能持久,是零星的而不能系统化。教师专业发展除专业引领外,更需要系统的培训来支持。

第四,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够。与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虽是持久的但也并非立竿见影,不如教师紧抓一阵来得效益高,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提高的是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次之,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譬如要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就觉得很累,并且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成效慢。这就好比翻越山头一样,大家习惯了从山上的羊肠小道走,年复一年,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繁琐,但要让他们打一条隧道,可能一年两年完不成任务,效益一时难以显现,大家就不愿去做。因此,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其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从以上几种因素的分析来看,前三条基本上属于外部因素,而第四条恰恰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使教师认识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提高,大飞跃。

二、设计专家引领模式,促进教师理论提升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专家的引领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专家的引领,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带动,一线教师则难以突破多年教学经验累筑起来的藩篱,专业发展的预期往往落空。但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一点是专家的理论引领并不能解决教师的所有实践问题,至少是不能圆满地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弄清楚专家引领的作用的前提下,认真设计专家引领的模式,让一线教师能够获得最大的帮助。

当前活跃在教师培训领域中的许多专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很深入,但由于职业的缘故多远离基础教育教学一线,因此理论造诣往往高于对实践的理解。因此,引入专家培训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开阔一线教师的理论视野,使一线教师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当前教育理论前沿的基本情况,强化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其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实践中不至于走偏方向;二是通过这些走南闯北的专家让教师了解全国各地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从面对自身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从而使教师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目前需要研究和突破的关键问题。

基于上述专家引领的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在设计教师集中培训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专家队伍的阵容要有层次性。每次培训纯理论层面的专家培训要占整体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较好找培训内容应设计为二分之一,实践探索方面的内容占四分之一左右。这样就能够使教师既能很好的消化理论,真正达到引领的目的,同时实践探索的案例又能给教师的实践创造提供一个基本的蓝本,使教师在这个蓝本的启发下进一步拓展创造的空间,达到培训促进教师理论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效果。

二是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在组织培训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了解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又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样能够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三是培训主题要明确。每一次集中培训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围绕主题确定培训的基本内容和方案。在聘请专家时,我们要将培训设计解决和要突破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告诉专家,并与专家协商培训的基本方式,优化培训的过程。同时要协调不同层次培训者,使他们的培训做到前后呼应,尽最大可能地放大培训的成果。

三、引导教师独立思考,促进教师实践能力

许多教师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职业生涯,而非专业生涯,因此其教育教学工作往往被“降低为机械的习惯,降低为虚伪的、半心半意的例行公事”。①而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就要首先改变这种职业观念,进一步“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快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②实际上,在这些教师中并非是大多数人一开始就出现了职业模式化倦怠,而是因为他们缺少引领,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思考和研究的方法,才导致他们的教学成为“职业”而不是“事业”,成为“工作”而不是“艺术”。因此,我们在探索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问题,绝不能忽视教师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主体,必须调协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我们实施对其不断引领的同时,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不唯上,不唯专家,要对教育教学更多地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思考中发现教育教学的乐趣和终极价值。

一是教师必须要学会理论思考。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存在距离,只有老师消化了理论的精髓并渗透到实践中去,才能说是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好的结合。但是,对于专家的前沿性理论,教师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实验与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接受的同时必须加上自主地独立的思考,从自己所理解的透彻的那一点入手,指导自己的实践。另外,并非所有的理论都是完善的,没有一丝缺陷的,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理论的缺陷并进行

【教师专业文章】

了弥补,我们才能说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做到了这一点,教师自身也就从职业教师变成了具有“专业发展”能力的教师。 二是要对教材与教学环节作独立思考。教材是教学的辅助性材料,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材的地位已经从教学的“圣经”转变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资源,仅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一种参考样本。因此,要使教学改革取得重大的突破,还需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首先从对教材的崇拜中走出来,从研究者、使用者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取舍和改造教学内容。另外,许多教师都观摩了许多名师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专业发展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模仿其教学过程,而是要揣摩其所以然,把握隐藏在其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精髓,才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是,没有对别人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具体行为的独立地批判性思索,是难以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的。

四、经常性地进行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创新

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地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点。

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总结反思的重要性。“只有那些善于施行‘自我更新’取向专业发展、具有较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较多地关注自己的专业发展”,其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莫过于“可提高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省认知,或者说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意识与能力”。③从教育评价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及时反思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很重要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一种成效显著的评价活动,因为这种反思直接来源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所掌握的进行评价所需要的信息是任何一种他评的方式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如果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不是为了教师间那种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横向评比,我们不用担心这种自评会有虚假的成份存在,他们的反思和自评没有任何功利,除自身发展之外。

其次,要从过程性和阶段性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教育评价学认为,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形成(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过程或某个阶段的总体评价)两大类④。这两种评价所承担的功能不同,一种是在过程中及时对自己的发展进程进行矫正和完善,一种是分阶段进行总结,集中把握一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反思属于评价的范畴,是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教师对自身进行过程性反思,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教学进程趋向更加完善,从而实现教师平时的量变式发展和进步。总结性反思可以以半学期或半学年进行一次,着力对自己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所

为进行综合考察,得出发展的经验,集中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展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专业发展的新飞跃。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自身评职称,也不是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更高一些教学分数,而是实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创新,实现教育的整体创新,使之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为日益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的要求——这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高层次目标。因此,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是教育面临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而且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项重要课题。

青年教师应看的一篇好文章 (1)
教师专业文章 第三篇

青年教师应看的一篇好文章 (转载)

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事关教育事业的兴盛衰败。本文所谈论的青年教师成长的7个问题,针对性强、具体实在,相信对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会有所裨益。

一、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

很多青年教师选择教育,并非是从填写志愿的那一刻起,更多的是因父母之言、考分限制以及想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使然。及至做了教师,发现教师之苦之累.远出乎经验与认识,加上经济大潮席卷而下,对教育工作得过且过,心里总巴望天上掉下一个机会,跳出教师这一行。不少青年教师就在这种目标混乱的状态中长久徘徊,消耗自己最珍贵的黄金年华。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我们知道南辕北辙的故事,它告诉我们选择方向的重要性,方向错误,你越努力。离目标也就越远。人,只有在选择正确的情况下去努力,才能做出成就。人生路上的选择,第一位的,不是做什么职业,而是问一问自己,你选择“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 做教师就是做学问,就是从学问中感受生活的快乐.教育的幸福,人生价值的轻舞飞扬。人要生存,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料作保证,衣食足而知荣辱,对大多数人来说,精神是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去追求的。今天,教师在物质上的生活已经超越“衣食足”,大多数教师的收入在本地区已进人中上水平,发达地区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筹划购买私家车。但,我还是必须告诉年轻的你,教师这个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的。我们的物质由国家保证供给,有了它,不是图安逸.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地沉下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

年轻的老师们,如果你的志向是搞物质搞经济,那么.你千万别继续窝在校园里,这对你,对学生,对周边的同事,对学校的领导都是一种不经意的伤害。对学生来说,宝贵的只有一次的童年、少年,在你手里给浪费了,这是人生多么可怕的浪费啊;对你自己来说.只有一次的宝贵的青春就这么消耗了,同样是一种无法挽救的浪费;对同事来说,由于受你的情绪、你的“南辕北辙”的人生观的影响,无法安心于原本安心的教育,彷徨、痛苦、迷惘中,也将一事无成;学校领导呢.对不能静下心来做教育的教师,觉得头疼,他们会想办法帮助你静下来做好教育。而你会觉得这是领导故意找你碴儿,于是,冲突不可避免。 其实,财富的满足只是一种比较。你和谁比较,你就产生怎样的心态,你和大亨比,你会觉得物质和金钱是如此地相形见绌,但你和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相处三个月.你就会感谢上苍对你的恩赐。你要知道,地球上每晚有30亿人饿着肚子睡觉。你要知道,地球上每天有30亿人进出教堂寺庙,感到有生命威胁。你要知道。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床睡,那么你就比这世界上的75%的人富有。如果你在银行还有存款,钱包里还有票子,口袋里还有零钱,那么你属于这个地球上8%的幸运的人。教师不仅有着中上等的生活,还有着可观的精神收人,作为人,这样屹立于世界上不也挺值得吗? 对于年轻的教师,迫切需要果断地做出选择:不做教师,就早日投入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当中去;要做教师,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如果到目前为止,年轻的你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或者说,想不做教师又没好的门路,终日浑浑噩噩,那么我要奉劝一句:用心地投入到目前的工作中来。工作是相通的。今天的工作对于明天的工作永远不会没有价值。今天有了工作而不好好去做。那才是个大

失误。不管以后做什么,今天认真工作所得到的感受和体验,对今后的人生绝对有用——哪怕那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岗位。_

人生最糟糕的境遇是,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永远地迷失,在没有答案的选择中不断地消耗。而且,我相信,不管未来怎样变迁,暂且坐定目前那把叫做“教育”的椅子,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这是无愧于只有一次青春、一次生命的人生的行动。而当你心无旁骛地工作时.工作的乐趣也就离你不远了,机会和赏识也离你不远了,人生的精彩也离你不远了,即便你还是没有机会走向你梦想的那条道路,但那个时候,你一定恍然大悟,先人把教育喻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并非是无病呻吟的赞誉。

二、做有约束感的教师

“约束”和“约束感”虽仅一字之差,却有着根本差别。学校发给每位青年教师一本书,这叫“得到”;如果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比赛,、你在比赛中获胜,校方奖励给获胜者一本书。这个“得到”的背后还蕴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这就是“得到感”一个经常感觉被约束的人,必定觉得不自在,痛苦;一个拥有约束感的人,面对一些必须要约束的事,根本没有这种消极的情绪.因为,这完全出自他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价值,他的内心是安定的,祥和的。约束来自于外界:;约束感存在于内一心。

一个人有了约束感.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哪些事现在还不能做,什么时候做才行;哪些事不想做,但还是要去做好;哪些事是有意义的,需要争取,哪些事是没意义的。需要拒绝;哪些话现在还不能说,什么时候说才行:哪些话说也没用,哪些话不说不要紧,哪些话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不该在哪个场合说’,哪些话需要通过什么途径去说··„·或许你会说,做成这样的人,太老于世故了吧?不错,所以一个真正走向成熟的教师的困难与艰辛就在于,既要在老于世故中保存自己,又要在老于世故中保持自己。不“老于世故”,你就永远是个不受欢迎的“愣头青”:沉溺于“老于世故”,你就失去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那颗常青的童心。

谈约束感,就必须谈到学校纪律。很多青年教师认为违反点学校的规章制度,没什么大不了,是小事。上班迟到一会.没什么;下班早走五分钟,没什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事上放松自己,越放越松,到最后会一塌糊涂。比如说“迟到”,先是有事迟到,后来没事也迟到,到后来,知道要迟到,叫别人代签到。再比如说“中途离校”,先是有要事离校;后来有小事也离校,到最后,一些事本可以下班后做,但上班好像“空闲”得很,“无聊”得很,就中途离校去办了,以便下班后能更好更自由地“享受生活”。为了这个很普通的上下班纪律,已有学校无可奈何、忍无可忍之下使用了“指纹器”。面对指纹器,我的内心充满凄凉,中国教育还能走多远?中华民族还能走多远?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所最没有自由最没有生机的学校。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果处在一个无规则、无纪律、无秩序的社会环境中,看似最自由,实际是最没有自由保障的地方.也就是最没有自由的地方。纪律和自由是孪生兄弟。纪律越发达,自由越发达。自由思潮下的年轻人,很容易(同时也是很自然)错误地把“自由主义”当成人生的美好追求,把不受任何约束看作是个性的解放与张扬,把我行我素看作特立独行和有个性的标志,把与学校与社会做无谓的对抗,看作是年轻人的英雄气概。不客气地讲,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纪律与自由”之间,做得恰到好处,因此它必须存在。存在不是威胁。对于每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来说.存在只是一种形式.存在是让管理者有依有据地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和价值。换个角度可以这么说,每一条纪律对于遵守纪律的人来说,是对他每一点态度和价值的肯定。

也有一些教师,他们总以为纪律是管理者有意与他作对,以为所有的制度,都是管理者吃饱了没事干,想出来整人的。我想说明两点,一是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时代,对纪律没有一个强制的

规范执行期,封建社会过来的农民也好,商人也好,都是没有纪律意识和规范意识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决不是可以放任。二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一个校长想要凭自己的喜好来制定纪律,已不大可能。我以为,如果管理者制定的纪律。出发点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就无可非议。 年轻的老师们,或许你对纪律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看法,那么现在,我希望你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自己身上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手术刀伸向 自己身上是痛苦的,但是经历这种痛苦的人,将变得 无比冷静和充满力量。纪律就像石头。如果你把它背 在身上,会痛苦无比;如果你把它垫在脚下,它会帮助你站得更高,望得更远。人,不可避免地有惰性,但因 为有纪律。所以我们会强迫自己不朝着更懒惰的方向 发展。不使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自由主 义者.而是帮助自己朝着一个有纪律、有责任、有事业的“人”的方向发展。

作为教师,需要这种约束感。青年教师一旦有了放任的不加约束的“自由”思想,就会有放任的不加约 束的“自由”行为,最常见的“自由”行为就是对学生进 行体罚、变相体罚和精神虐待。年轻人本来就冲动。学 校教育又时时处处与学生打交道,学生不懂事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孩子少年老成,我们会觉得其乖巧;一 群孩子少年老成,我们将觉得不对劲:整体性的少年老 成,那将是一种可怕现象。一个青年教师如果不注意训 练自己的约束感,容易在激情之下,做出种种不该做的事来。很多体罚事件调查到最后,大家都觉得可惜,都 觉得这个老师工作蛮认真的,蛮负责的,就是一刹那间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就是缺少约束感,由此酿成终 身的遗憾的苦酒,也只能由自己躲起来悔恨地品尝。

【教师专业文章】

人的约束感是在克制中培养出来的,老师,你要善于克制。

三、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

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人。也只有有了责任感,才会感受到自我存在 的价值和意义,才会发觉前方有那么多需要自己担当 的事。一个人没有了家庭责任感,这个家庭就注定不 会幸福;一个人对工作没有了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即便你再聪明,也没有用,因 为这个世界已经证明。最有成就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 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有一股傻劲的人。从教师的职业 道德来讲,一个教师不管你想不想做出点成绩来,都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每个教师要教几十乃至上百个 学生,学习是学生整个生活的重头,遇到~个没有责 任感的教师.那是莫大的不幸。

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对自己有责任感的人。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对自己不负责的人. 会对学生和学校负责,会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 联系起来。人,只有一次青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对 自己有责任感,最重要的行动是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不少青年人认为只有趁着大好年华,尽情享乐, 才对得起这青春,殊不知,这其实是糟蹋了青春。不管 享乐主义怎样泛滥成灾,我仍要坚持说,教师就是教 师,教师的存在特征,注定同普通人不一样,也只有这 “不一样”。教师才能在精神的世界里.保持特立独行的清醒与尊严。

对自己有责任感,就要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教师撞一天钟。我知道,绝大部分地区都会有各种专业上的荣誉称号.比如“教坛新秀”“教育能手”“学科带头人”“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等,这些阶梯式的荣誉的设计,为青年教师一步步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奋斗和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做了有益的引导工作。尽管这逃不出名与利的追逐。但是,合理、适度的虚荣心对人的成长有好处,在正常追逐这些荣誉的过程中,你也一定能走出一个越来越精彩的教育人生来。我相信,学校一般不会对这些荣誉的评比条件进行保密,假如目前你不清楚.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学校领导请教,我相信.领导对这样的年轻人是欣赏的。当你清楚了每~项荣誉所需要的子条件的时候,就应该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些“子条件”。给自己一个目标,给自己一个达成目标的时间,对自己的责任感由此开始。

谈到责任感,就必然要说到对学生负责。我认为。发展自己是对学生最好的负责。~个贫困山区的穷困父亲,他不是不想望子成龙,他也想送孩子去上学,他也想让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他实在没这个能力啊。没有能力.即便有爱心.那“爱”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之“爱”。就我个人而言,每次遇到以前教过的学生,总心怀愧疚。我常这样想.如果早些年,我就能如我在《魔法作文营》一书中所讲的那样教作文,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带给他们的快乐和自豪,必定会有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激情飞扬,作文原来是可以如此改变我们的心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状态。如果我早些年就这么教作文。那么,我就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收藏更多的童年。那是怎样的一个遗憾啊!我由衷地感到,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本领的教师。

说到国家责任感,你可能会觉得又空又大。其实不然。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绝大部分教师对此很无所谓。在他们眼里,只要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弄好,新课标旧课标与我何干?课程标准实施数年来。教育界发生了多大变化?即便有所谓的“量”的变化,也只是专家听课或必要的“新课标汇报会”上“热热闹闹”的展示。君不见,应试教育正在全国大回潮?我总不能乐观,即使再来几次课程改革,情形也好不到哪儿去。八十年代“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后提出了“素质教育”观.结果九十年代的“应试教育”越演越烈。二十世纪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目前的境况却是“全面追求应试教育”的味道越来越浓。不是课程改革好不好的问题,不是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不是各级不重视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去了必要的国家责任感。

教育事关民族兴衰。一份又一份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学生与欧美国家学生相比,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少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能力的严重缺少.将使中国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我们这样一个很难吸纳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发展中国家里,培养本土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如果这一点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中国还将用漫长的岁月徘徊在“发展中国家”中。

“发展中国家”其实是“落后国家”的代名词,中国的人均GDP官方消息也只有1000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是780至2999美元,我们要摘掉“发展中国家”这顶帽子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年轻的老师,你想过这些吗?你在做教育这份工作的时候,有过这样的国家责任感吗?你感受到自己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义吗?你想过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祖国尊严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吗?

就我有限的经历和阅历来看,中国教师正大面积、岌岌可危地丧失起码且必要的国家责任感,没有这样的国家责任感,课程改革所着眼的未来的巨大效应,有谁会去理会呢?具有国家责任感的教师群体,才会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民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的资源和精神动力。当前,有人戏说对教师的要求比对党员还高。戏说中有戏谑与无奈,但确是如此。教师就是教师,教师的责任感就是这个民族责任感的缩影。

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而失去责任感不仅丧失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将失去必要的人的良知。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我们不是已经把教育简单到阿拉伯数字的地步了吗?学校原本应该是一个充满快乐的地方,那是人获得知识和能力、不断丰富精神的世界,校园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温馨最令人向往最具有人性的地方.然而我们学生自编的歌谣却是“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

这种对教育愤恨的“文化自觉”。对于教育是一种严重的黄牌警告。教育良知的丧失使教育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这种“教育”发展得越迅猛,就越叫人忧心忡忡。教育如果连“培养人”这一点都守不住的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是的,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推卸责任,说这不是我一个人造成的。也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我们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说“祖国的希望在你们这一代”,我们把责任推到下一代,那么下一代同样会把责任推给再下一代。所有这些的根子,是教师的“小我”思想的泛滥.在教师的脑子里从没有一个“大我”,从没有跳出狭小的“小我”,来看一看“大我”的发展。这种思想上的缺陷,将有可能致使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滑坡。

四、做一名有积极感的教师

目前的教师做教育大致有以下三种状态:

第一种状态,把教育的事当作学校的事来做。将学校布置的工作视为包袱。视为学校不让我过安宁日子,总想着早点卸了这包袱才好、才自在。这类人所看重的,只是每月工资卡上的工资,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能吸引他们了。在他们眼里,自己是工人。学校是工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国有企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拿一样的钱,少做一点,马虎一点,钱不少,就好。对他们而言。教育都是学校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自己之所以要做.因为学校要我做.至于自己,是什么也不想做的,越轻松,越无聊,越好。总之,能简单就简单,能应付就应付,能把事情对付过去就好,学生素质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自我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是他们从来不去想的事。

第二种状态。把学校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来做。他们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或许有牢骚,最终都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了,尽可能地去做了。“尽”了“可能”,就不管了。认真不认真是态度问题,好不好是能力问题嘛。对教育工作,他们大都抱着吃良心饭的观念,觉得要对得起拿的工资.对得起一声声叫着“老师”的学生,总不能耽误了学生的前程啊,总不能拿这么多学生的未来开玩笑啊,当然,这个“前程”与“未来”,也仅止于对分数的崇拜.仅止于学生能上个好一点的中学或大学。这类老师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比起第一类,他们是老黄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没备好的课,回家备;批不完的作业,回家批。他们只知道干,干,干,但不大会去做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就像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千得很卖力,绕来转去,却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究竟是哪儿。

第三种状态,把自己的事当作教育的事来做。他们明确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锁定教育,于是一切有价值的活动都围绕着教育展开。自己所做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就是教育的活动,就是有教育的意义了。在他们身上。有了一种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努力探求着教育的有效之路、高效之路,他们把教育的创新看作人生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满足。并且,享受着探索路上的种种欢乐和痛苦。他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和教育密不可分,他们工作是教育,业余所从事的也是教育。从表象来看,他们和第二类教师相近,看上去也忙个不停,但他们没有第二类教师的悲苦相,他们的身体忙碌。内心却异常轻盈,活泼。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逐渐地和教育融为一体,教育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是教育的事,他们离不开教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得到教育的情感与智慧,看得到教育的希望与光明,看得到教师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教师,只要有了积极的教育态度,就不会做第一类教师,就会超越第二类教师。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普通话不好,但他朗读课文却能催人泪下;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师范毕业时的字很不好,但现在他的板书叫人赞叹;我知道有位特级教师,少年时碰上“文革”,没读多少书,但现在他的文化底蕴是那样深厚;我还知道有位教师.课堂管理和交往能力不行,按理说,这该是个多么巨大的障碍啊,但是他擅长辅导学生,擅长把实践与思考写成文、写成书,也成为受人尊敬的特级教师。

教师成长论文谈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文章 第四篇

【教师专业文章】

教师成长论文:谈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一名从教十年的中青年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为我提供了审视自我及教师职业的诸多视角。但是由于平时只顾忙于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忽略了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工作起来还达不到所向披靡。另外,学习也欠缺,没能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反思,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较慢。通过一年不断学习、钻研,我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相结合,逐步地走向成熟。一年来我按个人专业成长的规划,开展学习研究,现在我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进行一个总结和反思,以此来促进自己更快成长。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学校大局和学生的发展为重,认真踏实工作,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积累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研究教育教学艺术,探讨、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专业成长中我努力做到了:

1、认真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①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努力每学必有收获;

②积极参加名师班的专业培训,达到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目的; ③认真摘抄业务知识和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做好业务积累;

④认真观摩名家课堂教学实录,并向校内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⑤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多渠道广泛学习的原则,切实提高专业水平,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⑥积极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参加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⑦每周完成一篇教学个案或者教学反思,养成良好的反思、写作习惯,在反思中扬长、奋进、创新;

⑧坚持每天背诗一首,读书半小时,包括经典名著,古典文学,时尚美文,教育教学方面的读物等,坚持写读书笔记,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艺术表现力,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2、认真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成绩和水平

①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

②每学期执教研究课,示范课,构建自主合作、探究高效的理想的课堂;

③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搜集资料,撰写课题小结、经验总结和教育教学论文,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

④进一步提高自己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能力,力争每课都有自己亲自制作的高效实用的多媒体课件;

⑤积极投身对学生的辅导工作中,力争每学期都能有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或者说有高质量的习作见报;

⑥努力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优化教法,勇于创新、从而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⑦与他人进行专业合作,实现同伴互助。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人专业化成长规划的设计与制定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事业乃至人生目标追求的系统化、理论化。所以,在名师班的学习中,我一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学无止境,今后我会更加不断学习、不断地给充实自己的学识和专业水平。

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专业文章 第五篇

读书: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们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从名师的成功来看,虽然各有各的“亮点”,但他们普遍有一个共同的长处,那就是读书。因此,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书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里受到学生喜爱敬佩、受到家长高度赞誉、受到同行普遍欣赏的老师,就是那种热爱读书和思考、有人文底蕴及思想和眼光的老师;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专家引领、进修培训、校本教研等多种途径,但最有效、最持久、最扎实的是教师读书。

然而,教师们似乎都懂得读书的重要,但现实中教师真正读书的人不多,有的甚至一年还没有看过一本教育方面的书,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时间看书;二是不知读什么书;三是不知如何读书。对这三个阻碍教师读书的现实问题,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找到了一些破解的办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教师专业发展取决于读书生活

许多老师说,现在小学教师的负担已经很重了,一般每天要上三四节课,多的有五六节课,还有大量的作业要批改,下班辅导就忙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繁杂无效的所谓课外活动,令人身心疲惫,无暇顾及读书。

教师要教好书,走向专业发展之路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己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在承认教师超负荷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引导老师说,不读书可以有许多条理由,可想读书却只要做到三点即可,那就是一要“静”,二要“挤”,三要“用”。静是读书的前提,忙中求静,只有静得下来,才能读得进书,才能好好思考,才能有所收益。这就需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整天浮躁焦躁不行。同时还要学会挤,如今生活节奏加快,老师们确实很忙,但是否都忙到了“没时间”读书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再忙,只要有心读书,时间总是有的。鲁迅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的,所以教师也要学会忙里偷闲,挤点时间用于读书充电。无论“静”还是“挤”,读书的落脚点都是为了“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加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

只讲道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逼迫”老师读书。一是给压力,规定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方面的书,并定期检查读书笔记,学期末测验考试一次,成绩纳入教师考核指标;二是给时间,每星期四业务学习让出一小时给教师读书;三是给奖励,在精神奖励上,每学期评一名“读书之星”,在学校橱窗刊登照片进行宣传,举办读书成果展览,对好的读后感帮助推荐有关刊物发表,在物质奖励上,学校设立“读书奖励基金”,对读书有成效的教师在报销一定数量的读书费用外,每学年给一次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经过几年读书实践,教师们尝到了读书的甜头。一位教师在日记中写道: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是铸造灵魂的工具,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读书,能使我的

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读书,能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知荣辱的人。”还有一位老师由衷地说:读书能让我们讲起课来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谈吐不凡。读书能够让学生从内心地佩服我,爱戴我,从而让我产生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如今,读书成为了我们学校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教师们正在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言:“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二、教师专业高度取决于读书宽度

新课程改革以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该读哪些书呢?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这要求教师读书要有高度,才能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有充足的“弹药”。具体来说,在实践中我们体验到,教师读书要关注以下内容。

读哲学书籍。老师首先应该读有关哲学方面的图书,特别是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我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它们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掌握了哲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正确的方法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实践,让教师的工作有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比喻,知道了哲学中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后,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能对自己的行为前思后想,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哲学书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深化剂”。

读教育理论书籍。作为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多半是在学校里习得的,参加工作以后就很少再去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理论是

经过实践获得的正确经验,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要想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必须要系统地读教育书籍。例如一位教低年级数学的教师,自从学习了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理论后,他设计的计算课教学预案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自己的业务素质。因此,可以说教育理论书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读教研文章。要想成为科研型的教师,就得加强教育教学科研,学会撰写教科研文章。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模仿是第一步,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多读教育教学期刊杂志,学习别人的优秀成果。内化是第二步,通过阅读,把别人文章中经典的策略内化为自己的方法。第三步是创新,也就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新的构思、想法和实践。

读“五谷杂粮”。如果把教育专业理论看作“细粮”,那么非教育专业的书就是“粗粮”,也就是五谷杂粮。没有“粗粮”作为支撑,吃再多的“细粮”也不能促进教师健康成长。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果只是强调教师读专业理论书籍,那么教师的成长速度未必能快。

三、教师专业成就取决于读书深度

应该说,教师是天生的阅读者。然而,书海茫茫,只有善读者,才能不断地提高阅读效率,丰富教育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较快发展。那么,如何做到善读为专业发展服务呢?重经典,少走弯路。我们面对的书籍可以说多不胜数,不可能也没必要每本都读。因此,应该学会有选择地阅读。教育经典是通向美好教育境界的直达快车,阅读经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使自己站在教育大师的肩膀上攀登教育高峰,避免在书海里长时间苦苦地寻索。

抓要点,把书读薄。“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即读书要善于归纳概括,抓住要点,能提纲掣领,汲取精髓。那种“西瓜”、“芝麻”统统捡,“胡子”、“眉毛”一起抓的阅读,太杂太累,效率势必较低。在看一篇文章或阅读一本书时,把文章或书本的主要意思拟定成提纲,这样就可以使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抓住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或要点了。

时习之,温故知新。对于其中精彩的论述、关键的词句等,要反复咀嚼,真正做到读懂,读出味道来;同时,还要摘抄,时时翻阅,细思熟记,内化吸收。著名作家巴金非常推崇这种读书方法,他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善运用,激发热情。要有意识地灵活运用阅读所得,在实践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在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掩卷沉思,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对文章中的观点加以分析,谈谈自己对此的看法、受到的启迪或由此想到的东西,抒发自己的情怀。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留学英、法,学过文理科不少专业的功课,他尤为喜欢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科。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写出了《文艺心理学》、《美学》、《悲剧心理学 》 等多种专著。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朱先生后来在向青年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时,总是提倡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2015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教师专业文章 第六篇

第1篇: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教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教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教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教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教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教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教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教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教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教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

。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教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教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教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2篇: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

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亲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的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关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他们的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的孩子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的书。这强烈的意识不断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孩子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的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的爱心感动我面对的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并驾齐驱为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做好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欲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的本领。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的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的尊敬,社会的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的育人理想。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常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

第3篇:幼师职业道德论文

做为一名新教师,师德是一门必须课,要知道师德是教师必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要求,是一种有感染力的品行,是一种自觉内化的高尚情感。自古以来,师以德为本,育师先育德。所以一名合格的教师,既是一名合格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所以我总在摸索中成长,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渐渐学习她们身上所在的亮点。

幼儿教师是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第一开智者,是教幼儿如何做人的先行者。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我们是幼儿效仿的榜样,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必须正人先正己,加强自身世界观的改造,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幼儿园的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回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活波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

从学习幼儿园的纲要的同时也有一定感触。对待孩子不体罚,不变相体罚等。变相体罚包含有罚站、辱骂孩子、威胁孩子等等。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罚站这种教育方法,学生虽然最能看懂,但效果甚微。

而羞辱孩子,不仅伤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更容易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产生害怕的感觉(

爱岗敬业、献身幼教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热爱幼儿,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用于开拓,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第4篇: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育是以人育人的事业,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下面就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谈一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在眼下这个社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越来越有点让人寒心了。每当看到新闻某某老师亵渎学生是在是太让人们干到寒心。家长有心送孩子去上学却不想羊入虎口。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充分认识提高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教育关乎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要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当前受当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有所下降,教师自身责任心显得不足。因此,提高学校师德师风十分必要。

教师作为广大学生的启蒙者和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才的引导者,就必须具备好的职业技术道德和搞得素质。在中国这种教育制度里,教师不仅代表学校的形象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祖国的素质形象。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职业道德规范认识。要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学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组成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别,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进展。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革新能力的人才。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就是通过倾注在对学生的热爱上,教师对民族、对人民的感情融汇于对学生的培养上,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与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是息息相关的,教师把自己的才智、精力、热情献给社会是以献给学生开始的,又落实在桃李满天下的伟业中。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加深,一方面不仅会激励自己更加精益求精,而且会为了学生而更加注意锤炼自己的品德素养。师徳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谦虚和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会促使教师把各种美好

的道德在教学过程中以隐性的或显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感情是促使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感情也会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缩短教师与学生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教师更准确地认识学生、把握学生、亲近学生,以而沟通知识传播的渠道,使之更加通畅。师生心理相通、感情相融,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还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进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讨"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论述,运用论述,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讨和革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终生奋斗。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师德的养成,除了教师本身的基本素质决定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教育引导。要通过岗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师德师风教育与业务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不同方式,使教师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明确自己在培养未来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中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自觉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

教师都理应是社会公德的楷模,然而良好师德师风的保持和提高,光靠教师的自觉性还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形成良好师德师风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职业道德氛围人是在环境中存活的,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形成与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营造有利于高职生职业道德形成的校园环境,必须推进以良好师德为重点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仅要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继续努力,扩大受益幅度,努力减少与其它职业的差距;而且要为学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科研等方面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心,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5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自查报告
教师专业文章 第七篇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自查报告(一)

一年来,我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论知识,研究探讨高校课堂的构建模式,打造提高学生内在发展的教学之路。现将2015年个人成长专业发展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业务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

2.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较为欠缺。

3.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

【教师专业文章】

4.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亟待提高。

5.缺少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主要措施:

在实施个人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我自己特点,根据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的方向,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成为本学科带头人,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师德方面:

1.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2.尊重学生人格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

3.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用我们的言论行动去感染学生,使之潜移默化,

4.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生活习惯。

5.以人为本,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关心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6.重视"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个别教育指导。

教学方面:

1.认真进行每一次教学活动,把教学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课堂教学中。

2.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认真思考并虚心学习,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3.充实自我,学而不厌 ,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关键和难点,讲课才能引人入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不断地。自觉地提高业务水平。

4.加大课外阅读量,增加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博览群书,广泛摘录,按学校课外阅读制度的要求保值保量的完成任务,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5.对班级学生的教育及时写好案例分析。随时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做好记录。

6.加强教学常规工作,加强教研备课,向40分钟要质量,有效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

个人学习:

1.注重知识积累,以自学为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读书时间。

2.在学习交流过程中,重点对新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探讨。通过与同行们开展平等。坦诚的专业切磋。交流。探究,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经验。每次的交流活动都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还可经常参加网上的科学教育论坛的讨论,从中倾听专家的教导,学习同行们的经验。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争取在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写作的基本功方面都有所的提高。

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1 .我能够作到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安心从教,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

2 .能主动与学生和家长联系,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

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无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 .我能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做文明公民。(

四。预期目标

通过对个人计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

2.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

3.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

4.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5.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自查报告(二)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工作在这个优秀的学校里,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自身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学生,影响学校,甚至影响整个社会,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个人自查: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业务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

2、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较为欠缺。3、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掌握不够。4、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亟待提高。

5、缺少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专业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主要措施:

在实施个人计划的过程中,考虑到我自己特点,根据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的方向,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成为本学科带头人,特制定以下学习计划:

1.学习理论,主动积累。

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做好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每学期结束自己检查,落实情况,作为教师业务学习的目标之一,以促进学习深入。

2.制订计划,自我规划。

立足个人发展,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抓落实。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和措施,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师的整体发展方向。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目标,按照规划努力进行自我培训和科学研究。

3.精于思考,勤于笔耕。

每学年撰写至少一篇论文、一篇好教案,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市区各部门组织的论文、教案等评比。

4.认真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专业文章】

通过各种书籍、刊物的认真学习,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在集体备课、课堂观摩、小组交流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从中领悟适合现代教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

5.坚持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广大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要想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1、我能够作到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安心从教,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

2、能主动与学生和家长联系,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

3、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无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4、我能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做文明公民。工作上严以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四、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教材变动过几次,似乎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不能与时俱进,因此,今后我要时时处处加强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胆探索,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

2、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

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一定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烦躁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五、预期目标

通过对个人计划的逐步实施,应达到如下预期效果:1、学习专业化知识、提高专业化技能的自觉性有明显提高。2、能够产生比较强烈的自我提高欲望。3、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开端。4、努力成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

5、成为思想素质高,改革意识强、专业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个人自查报告(三)

如果能够立足于现实去理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然地成为开辟教师自我发展的道路,有助于关注自身,关注学生,就能避免把教师与学生理解成是传播、传授知识的工具,由此才能真正感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真正内涵。本着总结经验、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进行自查:

一、优势:

1、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敬业爱生,努力向模范教师以及身边同事学习。

2、积极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重视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在上级部门及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3、积极参加非学历素质提高教育,注重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主动阅读优秀的专业书籍,并努力将阅读体会融会在实践活动中,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4、自觉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在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5、能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养成了积累第一手的教育教学资料的习惯,并不断进行专业反思、改进、总结,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不足:

1、存在"三重三轻"的心态(重经验,轻借鉴;重功利,轻进取;重实用,轻理论)。

2、由于经验有限,参与教育科研工作投入不够。

三、努力方向: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之,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我们现有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我的精神生活中将会有一份常人无法比拟的欢愉。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2015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文章 第八篇

第1篇: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通过在网上近三周来的学习,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关键是师资质量。通过课程改革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学校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中小学学校校本教研现状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但目前城乡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差距,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距,城乡教师待遇的差距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现有的教育经费也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教师除了有限的工资外,没有其他福利待遇,造成农村中小学学校教师学习积极性不高,不热衷于学校教研活动。

2、校本教研无目标意识,无制度保障,随意性强

虽然学校对办学思想、课改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校本教研及教师培训工作在农村中小学学校来说还处于比较原始的、初级阶段,缺乏总体培训规划,培训形式简单,教研过程形式化 ,实际收获效果不佳。

3、教师的教育观念落后,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

农村中小学学校财政支持薄弱,政策保障不力,导致教师队伍不稳,素质不高,教育水平低下。教师的本质工作是在上班时间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余时间又没心情去看书、学习,也不愿意牺牲休息时间去学习,在农村教师心目中,传统教学方式是一时半会难以改变的,得过且过的教育思想也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

4、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让学校办学理念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追求目标。而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听课、评课、写课后记、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这样的校本教研在实质上是不能触动广大教师的灵魂。

二、在活动中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是学校提高校本教研的关键

1、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地位和待遇是加强校本教研的关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农村中小学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条件差,在政策上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需求,要提高农村中小学学校教师素质,确保教师队伍稳定,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提高教师各方面的地位和待遇。依法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教师队伍。

2、整合资源,努力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自觉行为。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但书怎么教,人怎么育,这个问题值得每位教师去认真思考。校本教研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机会和时间,学校教育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校本教研研究的主题,鼓励教师大胆去实践,去研究,去探索,给教师创造宽松、愉悦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引领教师向专业型教师发展,让教师体验到做教师的快乐。

第2篇: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在假期里我阅读了《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贾腊生主编)一书,受益匪浅。让我真正明白了“校本教研”是怎么一回事,“校本教研”有什么用,“校本教研”应该怎样做,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途径。

校本教研就是指“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是在学校层面上展开的,是学校行为,致力于解决学校层面所面临的问题。它盛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而兴起的。我们现在指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发现问题-确定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核心链。校长则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

一、“校本教研”有什么用

1、校本教研能够解决学校教研的实际问题

校本教研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只有学校组织校本化的研究活动,才会有意识地围绕以学校发展中的特殊问题和落实办学理念的具体问题为中心来进行。校本教研使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教研活动的主体从单一走向集体,从少数骨干教师走向全体教师。活动方式从单向走向互动。如教师组织专题研讨、网上沙龙,学习交流、进行个案研究、讲述教育故事、写反思日记等。在校本教研开展的过程中,全部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与同伴互动交流,寻求问题实质,梳理求解过程,在研究中发展自己并获得智慧的分享。

2、校本教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研中的主体作用

校本教研强调共同参与合作,强调教学实践者与教育研究者结成行为共同体,为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构筑良好的环境。由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学校和课堂,所以校本教研为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教师不再是教研活动的旁观者,而是研究活动的参与者和主力军。

3、校本教研可以促进教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个体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的环境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差异,学校与教师的发展是基于自身实际而各具特色的发展。以往学校教研活动与在职培训在目标内容上的统一与方法上僵化,限制教师的个性特点充分发展的现象,校本教研为改变这种现象,为学校的特色发展与教师的个性张扬提供了可能。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特色发展,打造创造性教师队伍。

4、校本教研有利于创办学校特色

“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是广大学校创办特色的一条可探索的道路。在校本教研中,学校通过与科研部门合作,校长与专家对话,教师与研究人员交流,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5、校本教研能够将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教研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

6、校本教研有利于我国教研体制的改革

传统的教研室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基本上是室本位或学科本位,而不是学校本位。校本教研使教研员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使课堂教学研究转向学科课程研究和学校办学特色研究。

二、“校本教研”应该怎样做

尽管现有的教育科研方法都能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所采用,但由于教师职业所具有的独特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群体的特殊素质,因而有些方法显然更适合教师进行研究工作。下面给出最适宜于校本教研的三种教育科研方法。

1、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研究者针对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和研究设计,主动操纵研究变量,并对非研究变量给予自觉和明确地控制,观测实施的结果,从而检验研究假设的一种兼有实践性和教育性的研究活动。

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选定课题、文献检索(查重)、形成假说,制定研究方案、实际运作、撰写研究报告。

2、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以某一对象或现象(即案例)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反思等方式反复分析与研究,以深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案例是在观察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案例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反思”的过程,它能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专业能力。一个完整的案例研究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案例写作、案例研究。

3、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与案例研究不同之处表现在:它是对多个案例的重新构建,像一条线,通过意义串联把许多真实场景进行重新构建,而案例研究是对某一个事物的研究,便像是一个点,叙事研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有读书感想、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学生教育问题、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等 ,而教学案例所叙述的故事则主要定位在教学研究上。

叙事研究的过程,通常包括如下阶段:记录、反思、撰写叙事研究报告。

三、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样的途径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以自身已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既定的目标,经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创造出业绩。其途经有三个:自我学习,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过程。

1、自我学习过程。要求:要注意选择性阅读,理论学习;要善于“联系”思考,理念更新;要学会反思自悟,自我提高。

2、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增长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

3、教育科研过程:成就令学生景仰的学识和品格;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创造有价值的经验和理论。

第3篇: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学校和一线教师最先在其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矛盾与新问题。不是“等、*、要”,而是“积极应对”。立足于“校本教研”,引导教师由传统教育研究中的客体转变为新课程问题研究的主体,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三维一体和谐发展。

一、树立一种理念——强化职业情感

学校是教育、培养孩子成才的地方,也是教师丰富经验、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我们确立了学生、教师、学校三维一体的发展目标,提出“两个坚信”:坚信每一位教师都能教好,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好。强化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营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激励人的氛围,建立以“学习完善教育、合作产生智慧、研究提升价值”的校本研究文化,优化校本研究氛围,形成了人人学习、合作互助、勇于探索研究的良好风气。

二、抓三项制度——促进自我学习与反思

三项制度是:学习制度、写教学反思制度和学校周末点评制度。

学校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在物质、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要求教师的“理论学习”与“资料收集”相结合,“外出学习”与“校内汇报”相结合。

倡导向书本、向同组教师、向专家和同行学习,为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迷茫而学习。注重从“新课程理论”、“课堂教学设计”、“优秀试题”、“教学论文”、“课题研究”等方面收集资料。派出参加各级培训的教师,回校后都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给全校教师作汇报讲座。既及时地将学习所得向全体教师辐射,又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践双赢的立足本校的“课改专家”。

我们强调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要善于从五个方面进行反思:一是课堂教学反思,二是专业水平反思,三是教育观念反思,四是学生发展反思,五是自我意识反思。提倡写“教学反思”,着重思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对突发的事件的处理,对学生不同见解的处理,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弥补等。学校教导处定期查阅教师的备课,特别要查课后反思。每位教师的备课都是有案可查,每位赛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后也有教学反思可查。我校教师已形成了较强的反思意识。

学校行政周末点评制度促教师个体学习与反思。每周星期五会上,学校行政都把深入到教研组、课堂听课、评课的情况及交流、查阅教师读书笔记的情况作一一点评,让教师的经验得到共享,让大家获得有益的启示;让其他教师少走弯路,促进大家自觉地反思,主动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更积极地、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三、实现各科常规教研——促进同伴互助

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我们通过“分管行政——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组成的纵向联系开展校本教研,学校明确职责、制定计划、建立联系、操作实施、分级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督促又协调发展。各教研组均制定详实的活动计划,每一项计划都要做到人员、内容、组织保障、检查督促四落实。

各组在校本教研中,变课堂为问题研究的活水源头,变教师为研究者,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相互交流、相互切磋、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共同进步。比如我校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课前设计了很好的教学流程,结果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不力,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为此,他们确立了校本教研课题“如何进行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组织教学”。组长欧资慧围绕课题先后组织组员学习了多篇理论文章,并以唐廷艳老师的研究课为载体寻找问题解决的办法和途径。经过多轮的听、评及反思,摸索出了低年级语文课堂的组织教学形式,课堂调控手段。如教师目光、语言、声音的变化,手势语、体态语的运用等方式组织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该组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深刻地感受到以组为本的教研活动增强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同伴的研讨辩论中学会了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实践能力和钻研水平。集体备课为同伴互助搭建了快捷的桥梁。我校近年来大胆探索了集体备课这一校本教研方式,小组成员轮流承担备课任务,主备课人提前准备好教学设计,然后在组内说课、交流、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再交组长查阅,之后上交教导处复查,合格后统一复印,分发到组内教师手中,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上课。上之前要求认真学习,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实际增加和删减,进行再创新,反对不加修改不切实际的盲从作风,课后及时作反思记录。这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每位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了新老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形成了良好的带动效应。

师徒结队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共同成长的有效策略。学校每学期为教师选聘一名师傅,学员和师傅共同研究同一课题,互相之间听课每月不少于四节,共同参与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建立帮扶档案,记录被帮扶教师成长的过程。学期末依据骨干教师考评细则,通过考查被帮扶对象成长情况记入师傅的业务考评。现在,多数师徒都在不同层面上发展,共同成长为课改的骨干,学校的中坚力量。

校本教研观摩活动是促进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学期都举办全校性的校本教研观摩活动,推出学科特色研讨课和校本课程研究课等,教师可以跨学科跨年级听课,有目的地选择听课教师及班级,然后参与课后的集体研讨,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同一学科低年级和中高年级教学理念的接轨,也实现不同学科间教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我们的目的是引领各教研组真实开展问题研究,指导一种方法: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探究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明确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突出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引领

我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中,我们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挥集体力量联合攻关。例如:我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老师发现如果课前没有落实儿童去观察、感受、体验生活,获得丰厚的感性认识,单凭一本书,一支粉笔走进课堂,远远不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学,更谈不上去熏陶儿童情感、发展品德、培养价值判断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此,我校品德学科教研组确立了校本教研课题:“如何让学生的课前调查落到实处。该组围绕这个课题制定了研究计划,收集了有关材料,学习了相关的理论,重温课程标准,一次次学习、讨论、研究,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带头人黄文广、曹满英等老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组上教师的课例研究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让执教者确立上课内容,设计如何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课前调查活动,做学情分析、家校联系、方法指导、情景体验等细致工作,记录下自己在设计中的困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中的困难。其次在教研时间,讲设计、说困惑、摆困难,同组成员积极献计献策,再修订教学设计,分头落实协助任务。一段时间后教研组再次组织大家研讨如何将学生课前收集的大量材料进行取舍,设计怎样的汇报交流形式,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作更精细的教学设计。之后完全以没有试讲、没有雕饰之态呈现给同组教师观摩、反思、评析。由于该组校本教研搞得有声有色,每年举办两次校本教研展示,而且课题研究在不断深入,高质量的教研活动获得了参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是青年教师袁先美在上《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从学情调查到分组落实,注重对学生课前调查的方法指导,并亲自和学生、学生家长一起,收集了大量的图片、音像资料,极大地丰富、扩展了教育教学资源,把学生课前调查落到了实处;骨干教师欧资慧用一节充满激情的高质量的汇报交流课《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向我们展示了“体验—明礼—导行”的品德教育精髓。

青年教师黄福香在上品德与生活《和影子一起玩》,让孩子们带着生活体验走进课堂,课前学生与老师在阳光下尽情地和影子一起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玩的收获;课中,让孩子们带着发现走向同伴,充分地交流,相机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

这是袁卫萍在上品德与社会《方便的超市》,由于课前调查落到实处,师生占有了丰富的生活资源,课中设计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教师激情饱满、自如精当的评价点拨,适时的多媒体运用,巧妙的梳理提升,使课堂呈现出信息量大、有趣、有序、高效的特点。课堂上,学生们自信大胆地发表意见,大方地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调查结论;学生们始终热情地参与活动;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享受到了品德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快乐和愉悦。同时,这些课例的展示让教师们看到了新的问题有待研究:如何筛选课前调查材料?怎样克服汇报交流的形式雷同和单一?我校语文组成员李美玲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引领作用,带领组上教师研究在生活中作文,为需要作文,并以他执教的《介绍自己,推荐他人》作文课向全校展示了他们研究的“激发习作兴趣,生活中习作”的校本教研成果。采用的作文教学模式“一个话题,一种冲动,一阵深思,一次表达,一些回馈”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肯定。

我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多次邀请并得到教研室张志华、罗堂玉和进修学校谢仁彪等专业人员的引领,作了“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任务型英语教学探索”、“艺术课校本课程开发”等专题培训,使我们获益匪浅。

五、初结硕果——创新高,责任更重

校本研究提升了全校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经过砺练,有一部分教师已成长为我校课改的主力。如品德学科的袁卫萍、袁先美、黄福香,语文学科的欧资慧、李美玲,数学学科的曹芳兰、黄海嫦,英语学科的袁静芳,艺术学科的谢惠芬等,都多次在全校教材培训会上进行教材解读及课例交流,深得教研员的好评。本学年我校有18位教师参加了学校优质展示课、优质课例研究课以及校本教研现场观摩课,涉及的学科有语文、数学、艺术、体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英语、信息技术等,整体水平高,受到评委、听课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其中袁卫萍执教的艺术校本课《农场的早晨》获郴州市课堂实录二等奖。教师们的课改论文、校本教研经验或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有36篇获各级一、二、三等奖。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老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校本教研。加强和完善校本教研工作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迫切任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校的校本教研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作为市校本教研基地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目标将更高,责任也更重,学校将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第4篇: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教学研究的组织形式,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学校文化或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形式,是一种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教师进修紧密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动形式。为使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行之有效地开展,深圳市宝安区龙华松和小学始终坚持“一个主体,两种保证,三个核心,四项举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2015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教师专业文章 第九篇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加强调讲的范围。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

都会选一节本周最难把握的课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各教研组要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月个教研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每次集体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 ,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二: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学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三: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级组认真开展高效备课,高效课堂教学、高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校本及研训中心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四: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胡-锦-涛主席《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教师专业文章》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教师专业发展文章 关于教师的文章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教师专业文章”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教师专业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chuzhongzuowen/78726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