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

2016-01-01 13:30:4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一《雷雨》 一、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一
《雷雨》

一、 教学内容

语文人教版第十八课《雷雨》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受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

感受雷雨的情景

三、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地朗读雷雨前的描写。

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出事天气预报出现的各种符号。(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天气预报,那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呢?)最后一张是雷雨。

2.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记不认识的生字。读完后和同桌讨论,课文写了雷雨那些时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老师参与讨论)

2.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1—3)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三、 精读课文

(一)雷雨前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进行引导,如:雷公公打起了乌云宝宝的屁股,乌云宝宝吓得跑起来了。)

2.指名个别学生说。

3.老师这里有一副画,看看画上面都有些什么呢?他么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图(乌云、蜘蛛、蝉等等,)

4.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叔叔写了雷雨前什么样的景象?

①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a.画记“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b.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②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请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叔,忽然刮过来一阵大风。)

b.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图进行讲解。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以说“越来越()”

5.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渗透安全知识)

总结: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象?用两个字形容雷雨前你的感受

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最后电闪雷鸣,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二)雷雨中

1.默读4—6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2.观察黑板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3.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品读句子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 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三)雷雨中

1.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幅挂图,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虹、蜘蛛、青蛙等等)请用有没的语句说一说。

2.品读句子。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仔细思考,作者叔叔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虹。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雷雨后,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幅画里的小男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四)思维拓展

1.游戏一,大家来找茬,观察这三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通过他们景象的不同雷雨的特点之一:变化快)

2.说一说,这三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不仅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写作文)描述出雷雨前或雷雨中或雷雨后的景象,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 教学板书

18 雷雨

雷雨前(1—3) 闷热

雷雨中(4—6) 恐惧

雷雨后(7—8) 愉快

雷雨

教学目标 1、 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悟想象雷雨前后的景物特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文中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 一 课 时

一、 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四、小结

第 二 课 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垂、逃、越的写法。

五、 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语: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

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 再现雷雨前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

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 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 再现雷雨时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

渐渐地,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二
《雷雨》

《雷雨》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孩子们,你

们听到了什么呀?举起小手。(你听得可认真、真棒„)

2.在生活中,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要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雷雨

板书:18.雷雨

二、初读课文

1.夏天又打雷又下雨,我们把它叫做雷雨,那下雨之前,是不是觉得很闷热,

很难受。下起雨来,雨中的景色,你也觉得新奇的感觉。下完雨来,就觉得凉

爽。如果下完雨还有太阳出来,天边挂着彩虹。我们学得这篇雷雨的课文,有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那我们一起看画面,

认真听,认真看,一起来感受一下(播放课文情境朗读的画面)

2.(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

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你看的真仔细,你听的很认真。

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板书: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4.同学们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景色特点的?哪

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

(板书: 1—3 4—6 7—8 )

三、朗读感悟课文

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 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认真听张老师朗读课

文 (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 学习“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有的说:无数的乌

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哦,很

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

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闷闷的感觉呢?(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对比句

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同学们,通过对比,我想大

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更深些?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感觉?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4)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是怎样来的?(出示大风录音) 忽然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

呢?(乱摆) 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枝乱摆的样子?(说明这是一场狂风啊!)(小组内个

人读----评议----小组齐读)

(5)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都呆不住了,你们看,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了,如果观察过的

蜘蛛的孩子,你一定会想象到蜘蛛从网上垂下来像不像我们坐滑梯一下子就下来了,但不一

样的是我们坐滑梯是斜着冲下来的(动作)可是,蜘蛛从网上下来是怎么下来的,直直的(动

作)孩子们一起跟着张老师做动作,垂下来了。多有趣呀!你为什么要逃呢?(他也热得在

网上呆不住了,他也知道呀,要下雨了,躲避一下,他也知道网在雨中会撕破的(风实在太

大了)这一句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蜘蛛的害怕)

(6)这时候,闪电越来越两,雷声越来越响。前面沉沉的,预示马上要下雨了,雨之前有大风,大风吹来,要下雨。于是闪电、雷声也跟来了。。

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

2、 学习雷雨中部分(4――6自然段)

(1)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思考: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从哪里看出来?请同学们在课本上用“~~~~”划出来。(“哗,哗,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练习说话:___哇,___啊,都看不清了。

(2)播放雨声雷声从大到小录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变化可以吗?(渐渐)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现在老师有两种读法,看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为什么?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小结:夏天的雨来得快,来得急,来得大,去得也快,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 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 雨停了,雨后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

(个别读、男女生读)嗯,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4、总结: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再一次感受这雷雨的变化。(学生齐读)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每段的意思,知道雷雨前、中、后的自然景象。

3.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图文结合,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词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引发学生对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学生能说出雷雨的基本特征:闪电、打雷、天变黑了,害怕夏天的雷雨。但是有学生对打雷和闪电不是很了解。并不以为打雷是声音,要用耳朵听,闪电是用眼睛看的。】

雷雨和春雨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能够辨别春雨和雷雨的不同:春雨很细,下好几天。】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有学生不认识“蝉”字,上来问老师。】

2.屏幕出示词语。

(蜘蛛 蝉 彩虹 压下来 垂下来 乱摆 黑沉沉 渐渐 清新 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下越大)

【有学生把“渐渐”读成“斩斩”,因为字形相似。】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1)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有学生找句子的时候,只找了半句,不过很快被其他生提醒或者补充。一生把“虹”读成“彩”,所以当提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单个字读,确认学生是否真的认识这个字了。所以,这种练习,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认字能力,及词语的运用能力。】

4.识记字形,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6.写字指导。

(1)观察字形,交流发现。如:“压、逃”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示范讲解。“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3)让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遍,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遍,争取第二遍比第一遍写得好。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征,我没有让学生在书上做上记号。对于第三自然段是属于雷雨前还是雷雨中,学生有异议。师提示:还没有下雨就归到雷雨前;下雨了就归雷雨后,所以归到雷雨前。对于第6自然段学生也有异议,到底是归于雷雨中还是雷雨后有异议。后来学生自我纠正,雨声小了,并不表示雨停了。因此只能归到雷雨中。】

4.听课文朗读带朗读。

【学生感受:真的像下起了雷雨啊!雷声很真!】

四、拓展

1.描写雨的词语。

2.描写雨的古诗。

3.描写雨的句子。

【这里提供大量的词语、古诗和句子是为学生第二课时的课后作业,搜集关于描写雷雨的词语和句子做好准备。】

五、板书设计

18 雷雨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1-3) (4-6) (7-8)

写在生字田字格中: 压 逃 越 垂 彩

【虽然只是一课时的安排,可我却花了2课时的时间,因为第二课时要开课,所以让学生读得透一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

3、能进行对雨后美景的描写。

一、复习检查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三
《描写天气晴朗的句子》

描写天气晴朗的句子 1润红的娇阳为晴天添加了一抹色彩 .

2天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地熠熠发光。

3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

4 晴空万里,朝霞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镀上了金黄色。 5春风吹拂着我们,太阳伯伯为了小草和朋友,从乌云里探出了它的大胡子。

6微风轻轻地吹,暖暖的阳光覆盖着大地。

7艳阳普照的日子真让人心情舒畅。

描写天气下雨的句子

(一) 形容下雨前的天空阴沉 可怕的句子:

1仲夏的一个黄昏,天上像打翻的墨水瓶一样,黑云飞快的蔓延过来。

2傍晚,天上乌云翻滚,像倒扣的一只大铁锅,黑沉沉的压的我透不过起来。

3天灰蒙蒙的,十分得冷,小草低下了头,树枝弯弯曲曲,抬起头,发现乌云密布,没想到雨竟已静悄悄地下了起来。 4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似的,太阳婆婆也害怕地躲起来了,刚刚还在玩耍的白云也跑回家睡觉了。

5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样,黑压压的。还不时有震耳欲聋的雷声和刺眼的闪电,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6突然,天空中飘来一片片乌乌云,遮住了天空,几道闪电划空而过,接着,就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响雷,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淅淅沥沥的细雨,远看朦朦胧胧,树木,房子似被轻烟笼罩着,雨点打在遮阳棚上咚咚直响,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点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7外面刮起了大风,吹的树枝乱摆,地上的灰尘乱飞,让人睁不开眼睛。

8乌云密布,阴沉。黑乎乎。电闪雷鸣。

9在一个宁静的晚上,人们正在床上做梦时,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跟着便听到檐前滴水的声音,滴滴答答的节奏就像一首催眠曲,响个不停,越响越快,我好像被催眠一样,跟着便睡着了。

10 天空蓝蓝的,白云在上面自由自在地飘着。突然,一大片一大片乌云张牙舞爪地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不一会儿,天空全被染黑了。

(二)雨猛 大的句子

1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2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挂在我的 眼前。

3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4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5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6 倾盆大雨下个不停,从房檐上流下来的雨水在街道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

7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8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9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 10 风追着雨,雨赶着风,风和雨联合起来追赶着天上的乌云,整个天地都处在雨水之中。

11 雨,像天庭飘下来的千万条银丝。

12 天际边滚来了团团乌云,一瞬间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13 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14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玻璃窗上抽。

15 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拌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打落下来,打得窗户啪啪直响。一时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斜下来。

16 一天深夜,阴云密布,响雷一个接着一个,闪电在天空中闪着。风,使劲地吹着,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顷刻之间,倾盆大雨就落了下来。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四
《雷雨》

一、 激趣导入

1.出事天气预报出现的各种符号。(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天气预报,那这些符号表示什么呢?)最后一张是雷雨。

2.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乎雷雨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记不认识的生字。读完后和同桌讨论,课文写了雷雨那些时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老师参与讨论)

2.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1—3)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三、 精读课文

(一)雷雨前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雷雨前会有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进行引导,如:雷公公打起了乌云宝宝的屁股,乌云宝宝吓得跑起来了。)

2.指名个别学生说。

3.老师这里有一副画,看看画上面都有些什么呢?他么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观察图(乌云、蜘蛛、蝉等等,)

4.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叔叔写了雷雨前什么样的景象?

①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a.画记“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来体会云层很厚很低。

b.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热。

②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请所有小朋友都站起来,现在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叔,忽然刮过来一阵大风。)

b.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结合图进行讲解。

③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我们还可以说“越来越()”

5.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渗透安全知识)

总结:雷雨前描写了哪些景象?用两个字形容雷雨前你的感受

天气闷热得没有一丝风,到最后电闪雷鸣,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二)雷雨中

1.默读4—6自然段,想象一下雷雨时的情景。

2.观察黑板上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3.找出这些自然段描写雷雨变化的句子。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4.品读句子

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

② 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③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

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三)雷雨中

1.看老师黑板上的这幅挂图,雷雨后,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彩虹、蜘蛛、青蛙等等)请用有没的语句说一说。

2.品读句子。

①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仔细思考,作者叔叔为什么要用“挂”这个字来买描述彩虹。

②蜘蛛又坐在网上。

从坐字体会蜘蛛在雷雨后悠闲的心情。

3.雷雨后,写了哪些景象?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这幅画里的小男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课文。

(四)思维拓展

1.游戏一,大家来找茬,观察这三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通过他们景象的不同雷雨的特点之一:变化快)

2.说一说,这三幅图,你最喜欢哪一副,为什么?(不仅增强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五、作业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写作文)描述出雷雨前或雷雨中或雷雨后的景象,下节课跟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 教学板书

18 雷雨

雷雨前(1—3) 闷热

雷雨中(4—6) 恐惧

雷雨后(7—8) 愉快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说个谜语,请你认真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雷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时注意过雷雨吗?雷雨天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找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8)它是按前、时、后的顺序描写的,谁能来分一分。(1—3、4—6、7—8)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①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景象,说说雷雨前大自然怎么样?(天气昏暗,天气闷热,刮起大风,闪电,打雷) ②课文中是怎么样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雷雨前有什么特点?(天气昏暗,天气闷热)

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风大)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风大?(从忽然、吹起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④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闪电亮、雷声响)指导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随着时间而加大。

⑤女生齐读(1—3)自然段,试着说雷雨前的景象。(雷雨前,天气昏暗,天气闷热,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2、“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雷雨中的景象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6)

①看图1,说一说雨中的样子。

②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指名读)

(雨中,开始雨特别急,特别大,后来越来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

③指导朗读。

黑沉沉:黑、多、厚、沉 满天:多

指导词语朗读后再放入句子。

2、这么多的云都“压”下来(板书)

知道压下来是什么感觉吗?(压一个学生)什么感觉?——重、沉、透不过气来

现在压着你的不是老师,而是这——读句子

引读:云好黑啊、云好多啊、云好沉啊

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过渡:这么沉的云压得你是透不过气来,压得树上的叶子,是一动不动,压得蝉是一声也不叫啊。

1、读句子

2、蝉:见过蝉吗?就是“知了”为什么称知了

爱唱歌的蝉为什么不叫了?——引出:闷(板书)

C齐读

(二)、风“乱”

过渡:哗——(出示:打乱):打乱头发、打乱书本

这种沉闷被什么给打乱了?读第二小节找——风(板书)

出示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1、指导朗读:读了这句话,你会在风前面加什么字

从哪个字中感受到的——乱

抓住这个字,把风的狂猛给读出来,注意朗读不单用嘴,还课加入表情和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五
《雷雨》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走进“雷雨”一文

1.联系生活,说说你见过的雨

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怎样的雨呢?

①细细的,密密的,像针一般,这就是绵绵细雨。

②雨点又大又急,这就是倾盆大雨。

描写雨的成语还有和风细雨、狂风暴雨

③一边打雷一边下雨,这样的雨就是雷雨。

2.板书课题:雷雨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过渡:打雷下雨是常有的自然现象,那课文中怎样来写雷雨的呢?请小朋友把书本翻到80页,认真地读读课文。

1.提出读书要求:(注意:空两格)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课文读得很认真,生字新词一定会读了吧!

(1)蝉、蜘蛛、虹 (指名读。齐读。分析虹。再读)

①指名读:字音读得很准确。谁想再来读一读。

②引导发现:仔细观察这组词,你发现了什么?(这三个词语都有虫子旁)

虹字理教学:我们知道,虫字旁的字一般和昆虫有关系。咦,这个虹不是昆虫,为什么是虫字旁的呢?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

古代的人们以为彩虹是两边都有头的大虫,在下雨过后,来到天边喝水,所以这个虹是虫字旁的。你瞧,中国的汉字是多么神奇,多么有趣啊!

3.齐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组词吧!

(2)压下来 垂下来 乱摆 逃走了

指名读,预设:

读到位:你看,他特别会读词,像这样的词后面两个字可以稍微读轻一点、短一点,谁也想来读一读。

没读到位:你字音读得很准确,不过,老师想给你一点小建议,这个词后面两个字可以读得稍微轻一点、短一点,听起来会更舒服。示范:压下来。你能再试着读一读吗?

T:读了这组词,你又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3)(出示句子)T:现在我们把这些动词送到句子中去,你能读好吗?

●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字音读得很准确)

如有学生举手想读: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读,同桌小朋友读一读吧。

3、理清课文脉络

①真不错,词语句子都读准了。瞧,老师这里有三幅图,你能根据课文中的内容,给它

们排排队吗?说说图画里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景象?交流:(雷雨前 雷雨时 雷雨后)

②那么这篇课文就描写了——生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三.学习“雷雨前”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吧。(学生读书寻找)(大屏幕出示1~3自然段)雷雨中和雷雨后呢?

如果遇到有争论的段落,请学生读,然后提问下雨了吗?雨停了吗?

● 感悟满天乌云遮天之势

1、出示第1自然段:作者首先描写了雷雨前的乌云(圆圈圈出乌云)学生回答乌云怎么样?(用波浪线画出乌云的变化----黑沉沉地压下来)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整片天空都是乌云,天暗了下来。我感觉天很黑很黑,好像黑夜来临了。)

预设1.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满天)

理解满天 一朵乌云能说是满天吗?那怎么样的情景才是满天?(乌云把整片天空都

遮住了,一点光都看不见了)

出示图片:这就是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很难受、喘不过气来)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

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觉得这片乌云轻飘飘的。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压得多低啊,都快到头顶了!

预设2: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黑沉沉

理解:你从黑沉沉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乌云很多很黑很厚)这句话中还有哪个词

也写出了乌云很多?(满天)

出示图片:这就是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很难受,喘不过气来)特别是哪个词让你感觉喘不过起来?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

评价:

从你的朗读中我觉得这片乌云轻飘飘的。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天的乌云。

“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压得多低啊,都快到头顶了!

3、小朋友,这样满天乌云遮住天空的情景,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乌云密布)

4、在这乌云密布的天空下,大自然中的景物怎么样了?请你圈出这一段中的景物,用波浪线划出它们的怎么样了。

5、雷雨前,乌云密布,树叶都害怕得---一动不动,最爱叫的蝉都---一声也不叫。整个大地闷闷的,静悄悄的,请小朋友们读出这种感觉(指名2人,齐读)

●感受大风之乱、忽然

1. 过渡:刚刚还是乌云密布,忽然----吹来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2. 你觉得这阵风怎么样?(来得很突然、风很大)

3. 你从句子中哪个词感受到风很大?(乱摆)

4. 一阵风吹来,吹得树枝前后左右摆动,这就叫做乱摆。

5.突然吹来一阵大风,送你们一个词-----狂风大作

6.谁能做做这大风,读好这句话。

●感受蜘蛛机智活跃

1. 过渡:这阵大风中,一只蜘蛛垂下来,逃走了。

2.“垂下来”是什么意思?能换一个近义词朋友吗?那把“垂”换成“掉”好不好?为什么?

3.老师查了字典,垂的意思是东西一头挂下来

4.原来是借着一根丝下来,能让蜘蛛既安全又迅速地逃跑。如果没有这跟丝牵住,那就叫——掉。你看,这个垂字用得多巧妙啊!

5.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多么机智的小蜘蛛啊!

6.大风来了,蜘蛛吓得逃走了,谁能读出那种场面?

感受闪电雷声的变化

1. 这时候,伴随着狂风,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就叫电闪雷鸣

2. 指导朗读:你能读好它吗?

3. 此时此刻,乌云,大风,周围的景物又有着怎么样的变化呢?

乌云越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乌云越压越低、天气越来越闷、大风越刮越猛、树叶越吹越乱、蜻蜓越飞越低、蚂蚁越爬越高、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4.连词成段:雷雨前的变化可真大!你能不能用越来越的词组把雷雨前的情景连起来说一说,注意一定的顺序。

PPT出示:雷雨前,乌云越 越 , 越 越 , 越 越

越 越 ,马上就要下雷雨了!

5.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作者把这些景象按顺序写了下来,告诉我们马上就要下雷雨了!让我们一起合作着来读一读吧!老师来读景物,你们读变化。

雷雨前,天空------,大地静悄悄的,树上的叶子------,蝉---------。这时,忽然-------。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闪电-------,雷声-------。

6.背一背:那个能干的小朋友不看书也能说出这些景物的变化呢?

四、学习“垂”

1.过渡:哗哗哗,一场大雨下起来了。雨中的景色又是怎么样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2. 指导书写“垂”

“垂”字是本课要写的字,先写一个千,再写草字头,最后写两横(注意:横的长

短,二横最长,四横最短;横的位置,二横在竖中线)

3.指导“蝉、蜘蛛”的写法: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虫字旁小一点。蜘蛛的蜘,每一部分都要窄一点。

五、板书设计

雷雨前(1~3 雷雨中(4~6) 雷雨后(7~8)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六
《雷雨》

18、雷雨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和图文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观察日记的写作。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

挂图、播放器、自制蜘蛛网。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词语,谁会读?

蒙蒙细雨 倾盆大雨 春雨绵绵 狂风暴雨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 板书:雨。 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柔,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 板书:雷。

二、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yā luàn chãn chuí hóng

黑压压 乱 摆 黑沉沉 垂头丧气 彩虹

táo zhī zhū zhân yuâ chán 逃走了 蜘 蛛 一阵大风 越来越亮 蝉 三、自读自悟。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边读边划分自然段,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三个部分。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 1、学生齐读生字词。 2、播放课文朗读。

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 (一)、研读“雷雨前”:

1、朗读1-3自然段,出示挂图1: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乌云、树、蝉

2、比较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 ——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 3、分析重点语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 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用自制教具让学生区分“垂”和“掉”。垂:东西一头往下挂,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下落的情景,让人感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用播放器播放雷声并把音量慢慢调高,让学生感受“越来

越”这一词。 4、点名用“越来越”口头造句。

板书: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二)、研读“雷雨中”:

1、出示挂图2,结合文字观察挂图,和雷雨前做比较。 2、分析重点语句: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个“哗”体现了雨下得又大又急。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慢慢地变小。 3、点名用“渐渐地”口头造句。

板书: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 (三)研读“雷雨后”:

1、出示挂图3,观察雨后有哪些变化。 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分析重点语句。 ——“一条彩虹挂在空中。”

“挂”字让人感觉像是谁把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一样。 ——“蜘蛛又坐在网上。” “坐”字让人体会到雷雨过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闲、愉快。 板书: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强调:整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四、生字指导(我会写): 1、 学习“垂、逃”的笔顺。 2、 学生书空,描红。

3、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同学写字的占格。

五、作业布置:

1、用“读读写写”句子中带点的字造句。 2、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板书设计:

18、雷雨(时间顺序) 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

雷雨中:雨下起来——越来越大——渐渐变小

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生机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用“越 ____ 越______”“渐渐地”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注意打一自然现象)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

(1)开火车读词。(带拼音,去拼音)

(2)联系文中的句子巩固识字。如: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请同学分自然段轮读读全文。

2、课文读地很流利,现在我们也来看一看,课文除了有八段文字,还有两幅图画。这两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景象。(生:雷雨中和雷雨后)

3、那缺一幅描绘什么时候的图画啊?(生:雷雨前)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边读边想像,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道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可以比较体会。)

大风刮来,还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说后有感情地读。

(4)这么大的风,就连蜘蛛-------“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垂”研读体会。)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5)大风过后,接着就是闪电和雷声。

引读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词语、句式训练)

体会“越______越______”用的生动形象。(体现出一个有弱到强的过程)

学生用“_____越______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课文1~3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实际上每段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第一段:乌云密布

第二段:狂风大作

第三段:电闪雷鸣

5、其实下雨之前天除了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一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

提示:①燕子拍拍翅膀低飞。②蚂蚁搬家。

还有关于雨前征兆的谚语呢:①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②鱼儿出水跳,大雨要来到。

6、让我们想象着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段吧!

五、学习1—3自然段雷雨中景象

过渡:一阵电闪雷鸣之后,雨紧跟着就下起来了。

1、自由读4~6自然段,感觉一下它的来势汹汹。

(1)指导读“哗,哗,哗,”,如果去掉标点怎么读。

(2)重点指导读雨的变化。

雨有什么变化?(下雨—雨大—雨小)你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

反馈,随机指导朗读。

(2).齐读雷雨中部分,注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雨的变化。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小了

3、练习:(1)把“渐渐地”放在下列句子中合适的位置。

小树长高了。

天色暗下来。

我懂得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提问:“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六、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观察交流,说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重点指导:“垂”。(“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七、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八、作业

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学习这种积累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或者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重点词语下面做一个小标记

18、《雷雨》教案

谢爱华

一、教学要求: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本课插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说个谜语,请你认真听,看谁猜得又快又准: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

雷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你们平时注意过雷雨吗?雷雨天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雷雨》,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自由读,读准字音,找出生字词)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8)它是按前、时、后的顺序描写的,谁能来分一分。(1—3、4—6、7—8)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①结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景象,说说雷雨前大自然怎么样?(天气昏暗,天气闷热,刮起大风,闪电,打雷)

②课文中是怎么样向我们介绍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雷雨前有什么特点?(天气昏暗,天气闷热)

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风大)你是从哪里体会到风大?(从忽然、吹起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④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雷雨前还有什么特点?(闪电亮、雷声响)指导朗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说明闪电亮的程度和雷声响随着时间而加大。

⑤女生齐读(1—3)自然段,试着说雷雨前的景象。(雷雨前,天气昏暗,天气闷热,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2、“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雷雨中的景象又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4—6)

①看图1,说一说雨中的样子。

②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指名读)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七
《雷雨》

18.《雷雨》教学设计

教材简说: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渐渐”造句。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 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1.用比较句子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2.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本课描写天气变化的词语非常准确,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录音,问学生: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打雷下雨的声音)板书:雷雨。

2.打雷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夏季经常出现。课文中所描写的这场雷雨是什么样的呢?文中向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理清结构。

1.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完后标出自然段。(8个自然段)

2.请三个同学读全文(1~3)、(4~6)、(7~8)听的同学们有两个任务:

(1)注意听他们把字音读准了没有。

(2)三个同学所读的内容分别是写什么时候的雷雨景色?(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词句训练,指导背诵课文。

1.先看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的景色的。

(1)指名读1~3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雷雨前的景色。

①写了哪些景物?②怎么描写的?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这一部分,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分别描写了哪里的景物。(板书:乌云、树叶、蝉、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2)课文中是怎么形容、描写这些景物的?(板书:压、不动、不叫、乱摆、逃、亮、响) “压”改成“飘”行不行?(乌云像一口大黑锅一样越来越低,用“飘”

肯定是不合适的。)

(3)看着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另一个同学读2~3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这两部分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板书:静-动、无声-有声)

说明天气在急剧地变化。哪个词说明天气变化特别快?(忽然)作者观察得非常细致,就连蝉和蜘蛛这些小动物也都观察到了,写出了大雨即将来临时它们惊慌的表现。

(5)比较句子(多媒体展示):

①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②闪电亮,雷声响,雨下大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

问:这两组句子中哪些句子写得好?为什么?(每组的第二句写得好。“一动也不动”说明一丝风也没有;“一声也不叫”说明很静。三个“越来越”写出了天气之恶劣,天气变化之大,变化速度之快。读这些形容词的时候,要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这样才能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6)学生练习有语气地读1~3自然段,先自己小声读;然后看着板书练习背诵;指名背诵,最后齐背“雷雨前”这一部分。

2.学习课文的第二大部分(4~6自然段)

(1)一名同学读这一部分,另一个同学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雨中的景色)

(2)默读4~6段,哪些词语说明了雨大?板书:“哗、哗、哗”“越......越.....”“看不清”。

以上这些词语说明什么?(雨势很猛,雨下得很大,而且是越来越大。读时要慢一些,每个“哗”的尾音要拉长。学生练读。)

老师问:为什么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因为雨太大了)一人读4~5自然段,读出语气。

老师贴图。让学生看图并结合自己曾经看到过的大雨中的景色,体会一下当雨下得很大的时候,看外边的景物模糊一片,像笼罩着一层白雾。

(3)哪段写雨变小了?(第6自然段)学生自己小声读,想:雨是一下子就小了吗?从哪个词能看出来?(渐渐地)板书这个词。问“渐渐地”是什么意思?(一点一点地,慢慢地)。读时要慢一些,声音越来越小。练习背诵这一段。

3.默读7~8自然段,想:这两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雨后的景色)

(1)我们运用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部分。

要求:①把7~8自然段中所提到的景物画出来。

②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老师板书:天(亮)、空气(清新)、雨(停)、太阳(出来)、彩虹(挂)、蝉(叫)、蜘蛛(坐)、池塘(满)、青蛙(叫)。

问:“清新”是什么意思?(空气很新鲜,伴有泥土的清香,像过滤了似的。)

(2)请一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它同学心里跟着一块读,以便加深印象。再请一个同学读这一部分,其它同学闭眼听读,边听边想象雨后的景色,同学们听完后睁开眼睛和彩图对比一下,想象中的雨后景色是不是和彩图一样美丽?然后,老师指着彩图,带着同学们把7~8自然段复述一遍。最后让同学们自己看着板书背诵这部分。

4.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要有语气,其它同学心里跟着一块背诵。然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背诵。

四、小结。

作者能认真观察雨前、雨中、雨后的景物,写出了它们的变化,使我们读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希望同学们要提高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增长知识。

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课文。三个同学各背一部分。

2.读生字词语。(全班齐读)

二、指导书写生字。

本课生字不多,共有6个,在讲读课中;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字音,理解了字义这节课主要是学习书写。

1.说说这6个字是什么结构?什么部首?“垂”和“网”要通过查字典确定部首。“垂”的部首是“丿”。“网”的部首是“冂”。(同字框)

2.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些字可以自己学,不用老师指导。哪些字比较难记。 “垂”和“渐”笔画较多,特别是“垂”的笔顺老师要重点指导。其它的字都可以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汉字分析方法自己记忆字形。

“垂”笔顺规则是先中间,后两边。大家一起书空练习后,再检查个别人的笔顺是否正确。然后观察这个字共有几横?(四横)哪横最长,哪横最短。让学生抄字头。

“渐”问学生:左中右结构的字应注意什么?(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不能分家。)中间的“车”,最后一笔是什么?观察哪一笔写在竖虚线上。抄字后,练习用“渐渐地”造句。这个词比较容易造句,老师可不用说范句。

“雷、压、网、虹”四个字让学生自己学。说说每个字的字形特点是什么?(雷:上宽下窄。虹:左高右低。网:外大里小。)还要看着田格中的生字描一描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即哪些笔画写在横虚线或竖虚线上,或哪笔最长,哪笔最短。说说每个字的记忆方法。最后再抄写字头。

三、反馈。

听写本节课学的六个生字。

作业:1.写生字。2.抄写作业。3.的句子。3.用“渐渐地”书面造句。

四、拓展延伸。

1.以“如何预先知道天气变化”为话题,开展交流活动。

A.收看(收听)天气预报

B.拨打电话12121

C.订制天气预报短信

„„

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观察日记。

叶不动 枝乱摆

雷雨前(图):乌云 压下来---刮大风---电闪雷鸣 蝉不叫 蜘蛛逃

15、雷雨 雷雨中(图):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天亮了 空气清新

雷雨后(图):

雨停了 彩虹 蝉 蜘蛛 青蛙

课后反思: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八
《描写天气晴朗的句子》

写天气的句子:

描写天气晴朗的句子

1、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

2 、晴空万里,朝霞满天,太阳公公把一切都镀上了金黄色。

3、春风吹拂着我们,太阳伯伯为了小草和朋友,从乌云里探出了它的大胡子 描写天气下雨的句子

(一) 形容下雨前的天空阴沉 可怕的句子:

1、仲夏的一个黄昏,天上像打翻的墨水瓶一样,黑云飞快的蔓延过来。

2、傍晚,天上乌云翻滚,像倒扣的一只大铁锅,黑沉沉的压的我透不过起来。

3、天色十分昏黑,片片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似的,太阳婆婆也害怕地躲起来了,刚刚还在玩耍的白云也跑回家睡觉了。

4、外面刮起了大风,吹的树枝乱摆,地上的灰尘乱飞,让人睁不开眼睛。

5、在一个宁静的晚上,人们正在床上做梦时,突然发出一声巨响,跟着便听到檐前滴水的声音,滴滴答答的节奏就像一首催眠曲,响个不停,越响越快,我好像被催眠一样,跟着便睡着了。

(二)雨猛 大的句子

1、雨水洒下来,各种花草的叶子上都凝结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2、雷声响过,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九
《雷雨教案

《雷雨》教学实录

建文小学校 张晶

课前透视: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课前准备

1.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夏天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雨天,请你回忆一下,在下雨前天是怎样的?

生1:天很阴,有乌云。

生2:有时候会打雷。

师:下雨时地面什么样?

生:下雨时地面很湿,有水。

师:那雨停了呢?天又有什么变化?

生1: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生2:有时还会出现彩虹。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课文中所描写的雷雨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全班齐读)你知道什么叫雷雨吗?

生:就是既打雷又下雨。

师:对了,从字面解释雷雨又叫雷阵雨,一般出现在夏季的午后。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80页,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己去解决。

师:老师相信你通过刚才的朗读一定认识了不少生字,如果还有没解决的,你也别着急,现在听老师来读课文,一边看课文一边想象在雨前,雨中,雨后分别写了哪些景象?

师:谁能说说在雨前写了哪些景象?

生1:雨前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生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生3: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点评:看来,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把雨前的景象都找出来了,老师给你们竖一个大拇指。

师:那雨中又写了什么呢?

生: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点评:嗯,雷雨真是一场好大的雨啊!

师:雨停了之后呢?

生1: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生2: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 师点评:又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学习含有生词的句子

师:看来,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雨前好不好?请看雨前的这副图,谁能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乌云。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雨前的天气。(出示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中都有要求我们既会认又会写的字,谁愿意先来读读第一句?

(叫两名同学来读)师:这里说什么是黑沉沉的?

生:乌云黑沉沉的。

师:那你能用“沉”这个字组词吗?

生:沉重 沉下来 沉默 下沉

师:这句写乌云压下来,你知道“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用手做做动作)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

生1:我很害怕,天有些黑。

生2:感觉天就要塌下来了。

师: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觉体现出来吗?自己读一读(叫两名同学——全班齐读)

师:第二句谁来读?(2名同学)

师:现在你就是小树,突然来了一阵大风,你被大风吹得乱摆,应该怎样摆呢?(学生做动作)

师:这里说一阵大风,你还能说一阵什么呢?

生:一阵笑声。

师:说对了,咱们给他鼓鼓掌,(师生一起鼓掌)刚才的掌声我们就可以说一阵掌声,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时间很短的。那我们还可以说一阵什么?

生1:一阵雷雨

生2:一阵铃声

生3:一阵哭声

生4:一阵歌声

师:好了,现在我们再看这两句话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读的既正确又流利了,自己读读吧.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观察雨前的这幅图,你还能看到什么呢?

生:我看到一只蜘蛛在树上,旁边还有一只蝉。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雨要来了,小昆虫在干什么?

(1)(出示第一句)谁来读读下面的句子?那蜘蛛是怎样从网上垂下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瞧瞧?(播放课件

师:你能用“垂”这个字在组别的词吗?

生:垂直 垂下来 垂落 下垂

师:咱们二年一班的同学词语可真丰富,那咱们再来看看描写蝉的句子,谁想读给大家听?(叫两名同学)

师:同学们请看,这啊,就是蝉,它在我们北方很少见,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呢,叫知了,想听听它的叫声吗?(播放)这是很多蝉在一起叫呢。

师:现在自己再读读这两句吧。

师:同学们,你能不能再仔细看看,在雨前除了有乌云和小昆虫,还有什么呢?

生:还有闪电。

师:对了,看,这就是闪电,下面的句子谁读(2名同学)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播放声音)你听到了什么?

生:雷声

师:是呀,雷声一次比一次响,在这句话中哪个词就是指这种逐渐变大的过程的?

生:越来越

师:说对了,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它体现出来。(叫一人)谁能说说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就是声音有一点小。

师:那老师也想读读,让同学们给我评一评,行吗?

生:老师读的很有感情,体现出了雷声是越来越响的。

师:现在你就自己练习读一读,如果你认为我读得挺好,你也可以向我学习,希望你读出自己的感情,开始吧。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那除了文中的越来越亮,越来越响,你还能说越来越什么呢?

生1:越来越好

生2:越来越胖

生3:越来越大

――――――

四、认读句子中的词语

师:同学们,你们能把描写雨前的句子读的那么好,相信句子中的词语也一定难不倒你,看,这里呀不仅有今天新认识的,还有以前认过的,就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现在自己读读吧!

师:谁最勇敢?来当小老师领读一遍。(一名同学)

师:张老师问问,有多少同学会读?真了不起,现在,就请你和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如果他都读对了,就请你也给他竖一个大拇指,表示奖励,如果有不会读的呢,你就教教他,开始吧!

师:反馈:都有谁得到同桌奖励的大拇指了?太棒了,那老师就来检验一下,开列小火车,请同学们给他判断对错。

师:张老师真高兴,因为你们只有词语都会读了,才有能力帮助别人呢,你们看,窗前的这个小女孩儿,因为外面下雨了所以她不能出去玩儿,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愿意)只要同学们读出窗前的这些词语,天就会一点点的放晴了,相信吗?

生:相信(师点击课件,学生读词)

师:漂亮吗?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觉得很漂亮?

生:彩虹

师:是呀,彩虹像一座七彩桥,(点击课件,出示“彩虹”)快读两遍这个词,记住它。

五、复现词语中的生字

师:现在咱们词语都没有问题了,你再看看词语中的这些生字,都是要求我们既会认又会写的,先自己读读,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再给它组个词。(生自由读)

师:现在你喜欢给哪个字组词都行,看看谁组的词和别人不一样?

生1:垂 垂下来

生2:压 压住

生3:蝉 蝉声

生4:逃 逃跑

生5:越 越来越好

――――――

师:看来,这些字我们不仅认识了字音,而且对字义理解的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生字可顽皮了,总是喜欢跑来跑去的,这不,它又和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咱们和它玩儿吗?

生:和它玩

师:好,就先来看看第一组生字,快点记一记,一会它就要藏起来了,(藏起一个字)

师:谁不见了?

生:阵

师:还想再玩儿一次吗?请看好,快点记一记吧,谁不见了?

生:蜘蛛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字你都能知道是谁不见了?看来你对文中的生字已经掌握的很好了,现在你再读课文80页雨前的部分,你会读的更加正确,流利的,自己再读读看。

六、指导书写

师:课文我们读完了,现在看看这些要求我们会写的字,请你在结构上给它们分分类吧?

生1:左右结构 乱 沉 阵 彩虹 蜘蛛 蝉

生2:半包围结构 压 逃 越

生3:独体字 垂

师:好了,我们就每种结构的字写一个,先看独体字“垂”,这个字的横比较多,在写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疏密匀称

师:这个字笔画较多,咱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书空它的笔顺,伸出你的右手食指,(书空)现在和老师来写这个字。

师:第一笔小平撇,要写的短而平,第二笔短横,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横要写得长一些,两个竖要对准第二笔短横得的起笔和收笔来写,你来写两个“垂”。

师:“压”观察它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生1:不要忘记最后一笔的点。

生2:土的第二个横要长一些。

师:半包围结构的字我们要注意上盖下出,最后一笔右下点不要忘记)现在和老师来写这个字。

师:一笔横不要太长,撇要伸展,三笔短横的收笔和上面横的收笔对齐,这笔横要长一些,不要忘记右下点。(用红粉笔标出)

师:“阵”是左右结构的字,遇到左右结构的字,你要先比一比左右的大小,再比一比左右的高矮,再去写就一定能写好,看这个字,你比一比左右的大小,发现什么了?

生:左面小,右面大。

师:对了,我们就要把它写得左窄右宽,写是要写左让右。和老师来写这个字。

(先写左耳刀,再写短横,撇折的起笔在数中线上,最后一笔悬针竖要写的长一些)

师:自己来写两个阵,写完的同学你可以自己再选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先比一比大小高矮,然后试着写一写。

总结:好了同学们,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把刚才写的字拿回班级去再展示给大家评一评,那雨中和雨后的景象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课题名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18课、雷雨

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篇十
《描写雨的好词好句》

描写雨的好词好句

1、走出教室,看到外面的景象真是赏心悦目。雨中的行人打着各种各样颜色的伞,看上去就好像各种各样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跳起了舞。雨点滴在伞上,就好像一个个乐器手在比赛似的。东面的大山,从远处看就像仙境一样,若隐若现。

2、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金黄的迎春花的花瓣上,宛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

3、调皮的小雨滴落在水洼里,溅起了晶莹透亮的泡泡,像白色的大珍珠浮在水面。爱画画的小雨滴画起了圆圈圈扩散开,手拉起了手,跳起了欢快的舞。

4、冬天的雨,比谁都要受“委屈”得多。冬天的雨和雪纷纷扬扬,可雨的力量哪有雪大,一会儿就变成了屋檐上的“水晶冰柱”,同学们只知这是雪的“杰作”,可没雨哪来冰?

5、夹着清新的春雨,伴着纤柔的春风,便轻轻地、悄悄地轻扬,给万物盖上一层轻纱。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渐渐洒满了这美丽的世界。

6、连绵不断的春雨,不仅点缀了大地,而且让地下的种子汲取了充足的水分,开始急速萌发。你说春雨是什么味道?要我说,是甜的、香的。因为我已经闻到稻麦瓜果成熟的气息。

7、这雨,净化着我的心灵,使我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一方净土,一片慰藉。我成长中的遗憾会在这柔和的歌声中变得美丽吗?雨水真清纯,清纯得如同我的泪,在我的泪中,我看不清自己。

8、早晨,我醒来就听见窗外传来嘀嗒、嘀嗒的声音,又下雨了。过了一会儿,雨好像变大了,我家的遮阳板上噼噼啪啪地响。又过了一会儿,雨声更大了,就像有人在遮阳板上敲小鼓。

9、雨,渗进泥土里,麦苗伸展着翠绿的嫩叶,顶着亮晶晶的雨露,真像柳枝那样青翠欲滴,小草伸展着身子,带着春的气息,钻出了地面,真是春雨贵如油。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大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我吃完早饭,打着雨伞,来到乡间的小路上,小雨“哗哗”的下着,路两旁的小树也沙沙做响,好像全世界都是一片雨的世界,远处的山坡上能看到云雾般的小雨,近处的小树苗上能看到一颗颗小小的露珠,空气中还带着泥土的清香。

11、听雨,在四月的古屋里听雨,听听雨孤独的声音。屋外的雨,悲伤的下着,下得很小很小。我悄悄走出古屋,苦笑了一下,与她一起悲伤着。

12、春雨绵绵,洒在树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摸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吃桑叶„„

13、起床后,我打开窗户,看见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雨小的时候就像蚕吐出来的丝,雨大的时候就像一串串珍珠项链挂在天空中。这些珍珠一颗颗落在地上,地上开满了亮晶晶的雨花。

14、秋天的雨凉,凉的像冰,像霜,像雪花。当秋雨来临之时,我们感受到的是舒心的凉爽。它不像春雨那样温暖柔和,更不像夏雨那样直泻大地,它只想用自己的体温,洗去夏季给人们留下的炎热。

15、春雨霏霏,雨慢慢地下着,犹如千万条银丝,荡漾在空中,恰如穿成的珠帘,美丽极了。

16、秋天的雨轻,轻的像沙,像雾,像羽毛。在秋雨来临之时,我们感到的是异常的清爽。它不像春雨那样细细飘飞,更不像夏雨那样倾盆直下,它有自己的方式,淋湿的也不只是天地万物,还有我们的心灵。

17、秋雨,那雨声像是有种特别的感觉,总让人觉得有种调皮的样子。它使劲用自己的力量使叶子断了茎,落到地面上,弄得树阿婆染黄的头发就落入土中,化成肥料。唉,这绵绵的秋雨呀,化来一阵阵寒意。

18、天阴沉沉,一会儿下起了蒙蒙细雨,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随着雷公电母的到来,又下起了倾盆大雨。

19、这雨,轻唱着,挖空你的心思,道出你的惆怅,注释你的疑惑,弥漫你的想像,使你觉得自己仿佛已经变做一滴雨,一棵树,一根草,一束花,一把土„„这雨,使得时间似乎凝固,

只有墙上的钟告诉你生命在延续。

20、春雨,那雨声像是金丝鸟那绵长的歌喉,总让人感觉有丝丝的情意。我丢下伞,一蹦一跳进了春妈妈造就的孩子——春雨的怀抱。春风抚摸着我的头,而春雨则唱着动听的“歌”„„

21、走到山顶,啊!山下的风景尽收眼底,绿油油的小草在迎风摇动,小树好像沉浸在雨露的滋润中沙沙作响呢。雨还是那样有规律的下着,不紧不慢,在山旁的竹林里,竹子也在“沙沙”作响,竹笋在地下吸收着大地的精华,他们也想快快长大,向它的兄弟姐妹一样强壮。

22、雨像时间老人,让模糊的身影停留在这一刻。看,那边的树在雨中翩翩起舞;那边的小草在雨中欢乐的歌唱着;阳台上的兰花,再努力的吸取着这甘甜的雨露。雨像一位淘气的小孩,从天上跳了下来。他跳到雨伞上,跳了一会儿舞,累了就从雨伞上溜下来;他来到屋顶上,手拉着手,做成一道雨链,从屋顶上挂下来;他来到池塘里,做起了画家,画出了一片片涟漪。

23、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24、一道闪电划破天空,雷声跟大炮似的轰炸过来,实在令人悸恐。雨越下越大,好似天神收到了信号,把银河之水都倾入人间。大雨像一根根长鞭无情地抽打着玻璃窗,好像与它们有什么仇似的。朝外的玻璃窗上聚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水珠,一颗颗晶莹透亮,有的还蜿蜒而下„„

25、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26、夏雨,那雨声“霹雳啪啦”的,总让人感觉那是苍天因感动而流下的泪水。但有些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错了,瞧——列日当头,在城市的街上,一些农民们不得不卖着西瓜,苍天的泪水是让他们凉快凉快。泪干后,让卖西瓜的农民们欣赏绚丽夺目的彩虹。

27、如断了线的珍珠落在坑坑洼洼的路上,看她写出的优美乐章,那些水中的圈,大大小小,重重叠叠,激越、强烈、醉人!大小轮子,大小步子都一扫而过,划出的是一道美丽的弧线。小街小巷中,有人为她加快步子,也有人为她吟诗诵美,更有人为她架起花花绿绿的圆布。

28、绵绵的她,如水晶帘,又密又细,透明得让你无视,脚步更是无声息,让你无法察觉。忽的,开始激动起来,“哗啦啦”的歌声,引领你进入一个高潮的境界,钢劲利落!顷刻间,她已经安静,一切又恢复了。就是这么周而复始,来了走,走了来。但是,在去来的中间又是那样的匆匆过。她的容貌无论怎的,都记不住。然而,她留下的痕迹,却

是一派生机勃勃,而我只能空荡荡的伤心,留恋于她的气息。

29、六月的一天,天气晴朗,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我坐在阴凉的大树下看书,正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我连忙跑到屋里去。我看到外面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枝乱摆,天上的乌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黑沉沉的压下来,天顿时暗了下来。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把大地照得雪亮,接着“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起来。电闪雷鸣,震耳欲聋,难道“雷公公”发火了?哗,哗,哗„„雨下了起来。雨点打在树叶上,树叶欢快的跳起了集体舞;雨点落在地面上,地面上开起了亮晶晶的“小花”„„„雨下了一大会儿,就慢慢的停了,太阳露出了“笑脸”,天晴了起来。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空气中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30、看到这些,我有些忍不住了,于是我打起了小雨伞跑到外面,我看到远处的山就像是神仙住的地方一样。地上有一些小水沟,小雨点儿落到水面,出现了一道道水纹,雨点儿打在雨伞上,发出“滴滴”的声音,好像在演奏悦耳动听的音乐,好听极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像是在跳舞„ „

31、今天清晨,天灰蒙蒙的。不一会雨妹妹从天上飞落下来。看那路边的小花,伸出张张笑脸好像在说:“多下点,再多下点!”小树点着小脑袋好像在说:“真好!解渴!”小草上落满了雨珠,用手轻轻一碰,雨珠象滑滑梯一样嗖的滑落下来。小鸟不在歌唱,蝴蝶不在飞舞,小蜜蜂也停工了,只有小鱼在不停的吹着泡泡。这都是谁在捣鬼?原来是调皮的雨妹妹。它落在台阶上给台阶洗澡,落在池塘里溅出朵朵水花,落在小草上给小草冲凉,落在大地上给大地做美容。淘气的小雨滴迅速落在马路上,敲响一面面小鼓,马路上的人们撑着的雨伞不就像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一辆辆奔跑的汽车不就象是一艘艘小船?水淋淋的马路不就像是一条条瀑布?

32、忽然,我听到了打雷的声音,走到窗前。天,矮了;光,暗了。(A good sentence yuedu.mipang.com)乌云把天遮住了,不一会儿,雨下了起来,“哗哗哗”地演奏着大自然的乐曲。黄豆般大的雨点儿像断了线的珍珠,又像千军万马,汹涌着,奔腾着,直向大地扑去。路旁的大树都贪婪地吸收着大自然的甘露。

33、春雨滴落在花瓣上,本来就妩媚动人的花,更显得无比妖娆;春雨滴落在草叶上,本来就碧绿碧绿的嫩叶,更显得生机勃勃;春雨滴落在柳叶上,柳叶无比高兴地在风中尽情地向人们展现她那纤细的黛眉,而柳枝在春风中更显得婀娜多姿——世上万物,在春雨的点缀下,都别有一番情趣,绵绵春雨,为大地增添了五彩的一笔。

34、“滴答”、“滴答”‘这又是谁在作响呢?仔细一瞧,她正是雨姑娘。雨姑娘不像夏天雷叔叔来得轰轰烈烈,而是无声无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她滋润着万物。大街上开满了“花朵”,这花不是一般的花,而是那些在外面撑的雨伞,这些花伞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难道这些花伞不是一道奇观吗?雨后的景象焕然一新,令人心旷神怡。花儿草儿树儿,所有的万物都被这雨水洗净了,而我的心情好像也被这雨水冲洗过一样,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变得愉快起来。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打雷下雨的句子 形容打雷的句子 形容下雨的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形容打雷下雨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0010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