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仁的名句

仁的名句

2016-01-02 02:41: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仁的名句篇一《关于仁的名言》 关于仁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仁的名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仁的名句篇一
《关于仁的名言》

关于仁的名言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

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礼记·儒行》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公灵公》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三》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庄子·天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刘 安

君子见人之困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困则幸之。 ——韩 婴 穷鸟入怀,仁人所悯。 ——颜子推

求在我者,仁义礼智;求在外者,富贵利达。 ——胡达源

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 ——胡达源 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刘 昼

博爱之谓仁。 ——韩 愈

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吕氏春秋》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 子》

一个人受到良心的谴责,即使有公众的支持,心灵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高尚者无论走到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宁以义死,不敬幸生,而视死如归。 ——欧阳修

智人不诈,仁人不党。 ——《国语·晋语六》

仁者荣,不仁者辱。 ——《孟 子》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书》

去不仁则仁存。 ——程颢、程颐

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 贾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叔本华 良知:一种细微的,平静的声音,它让少数派坦白。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章太炎

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 ——张映斗

仁者无敌于天下。 ——《孟子》

求仁而得仁,宁怨填沟壑。 ——文于祥

君子能仁于人,不能使人仁于我;能义于人,不能使人义于我。 ——《鲁连子》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 ——刘 安

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 ——《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仁不可胜用矣;以恶人之心恶己,则义不可胜用

矣。——晁补之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 ——《韩非子》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轲

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 ——扬 雄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仁者莫大于爱人。 ——《礼记》

幸灾不仁,乘危不武。 ——《明史》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 ——苏 轼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章太炎

至仁不为恩,至义不为功。 ——姚 莹

仁以为己任。 ——《论语》

大仁之极,而大勇生焉。 ——谭嗣同

君子之行,动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后汉书》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今日的良心是幸福的要求。 ——三木清

仁义莫交财,交财仁义绝。 ——梁章钜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礼记·大学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 丘 行大义然后可

仁的名句篇二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名句及翻译》

《论语》中有关“仁”与“君子”的名句及其翻译

一、“君子”风范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 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 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 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 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21、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 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君子周急不继富。

品德高尚的人,对于穷困危急之人的帮助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富贵人家的帮助并非锦上添 花。

24、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5、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26、曾子曰:“君子以义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说:“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27、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权范围。

2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 意见。

29、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说: 有了义字当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否则,一个君子会以勇犯乱,一个小人 会因为勇敢沦为盗贼。

30、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样干,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合理 恰当,便怎样干。”

3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 敢的人不惧怕。

32、子曰: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人渊博广泛地学习文化、文明,并约束于社会行为规范,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3、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尊重贤人,也容纳普通的人;嘉奖好人,也同情能力差的人。

34、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君子可以由一句话表现他的智能,也可以由一句话表现出他的不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 谨慎。

3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 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3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37、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有敬畏之心。一是敬畏天命,二是敬畏有道德学问的人,三是敬 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而无敬畏之心,对大德之人怠慢不敬,对圣人之言侮辱不 敬。”

3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君子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确,不可以有丝毫模糊;听要听得清楚,不能够含混;脸色要温和,不可以显得严厉难看;容貌要谦虚恭敬有礼,不可以骄傲、轻忽他人;言语要忠厚诚恳,没有虚假;做事要认真负责,不可以懈怠懒惰;有疑惑要想办法求教,不可以得过且过,混过日子;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遇见可以取得的利益时,要想想是不是合乎义理?

39、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最基础的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4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

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1、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说:君子只计谋于道,不计谋于食。耕田也有饥饿的时侯,学道也可得禄食。所以君子 只忧道之不明不行,不忧贫不得食。

42、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

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43、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 这就是君子啊!

4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45、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说:“那怎么会呢?君子可以被摧折,但不可以被陷害;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4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 仰望着。 47、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说:虽然只是小路而已,但是也一定会有值得欣赏的景色:相反如果走得太远恐怕就 会有泥泞了,正因为这样,明智的人才不会这么做。

48、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49、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说:“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 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50、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有德行的君子,与人相处恭敬谦逊,与世无争。如果一定要找他有所竞争的地方,那一定是见他在比赛射箭的时候。 仔细观察他将要开始射箭的时候,一定是先行礼,后上场, 射完之后,必与一同射箭的人一同下场来,胜者敬酒, 君子之争就是这样的情形。

形象:‚质朴多过于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多过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采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在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上,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处事原则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在道义上,孝、悌、忠、信是孔子衡量做人的尺度,

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必须在德行和学问两个方面下功夫。‚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另外《论语》中还提到智、仁、勇,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工夫,也就是内修的工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可以说是爱,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仁,有爱,有不忍人之心。

‚君子不器‛,君子不是一般的器皿,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宏富的学问,无所不通。所以孔子要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除了广博的学识,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还再一次强调君子有‚三戒‛,‚三畏‛,‚九思‛,一个人如果能遵循着‚三戒‛,‚三畏‛,‚九思‛去做,那就可以完成君子的德行了,这与‚修己以敬‛是一致的。在孔子看来,如果人人都能修成君子之德,那么人际关系就能和谐,人的欲望就能得到合理的节制,天下就会实现大同之治。

三、孔子的“仁”的思想

仁的内涵:爱人;仁的出发点:正名;仁的本--孝悌;仁的标准--礼

(一)、“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恢复、实践)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归向)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二)、“仁”的行为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诸侯),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诸侯领地)无怨,在家(大夫领地)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三)、仁的态度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守信)则人任(信任)焉,敏则有功(效率),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四)、仁的语言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谨慎、慎重)。”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实践)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仁的名句篇三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

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

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仁的名句篇四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

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4.[论语原文]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论语原文]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论语原文]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孔子说:“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论语中“礼”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2.[论语原文]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3.[论语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4.[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评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事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表明,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

5.[论语原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6.[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7.[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8.[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论语中“智”的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论语中“信”的名句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处理政事,讲究信用,节省财用,爱护臣下,根据农事的忙闲合理使用民力。”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年轻弟-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敬重兄长,言语谨慎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待妻子,能看重其品德而不看重其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献出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他怎么做人哩!(就像)大车少了輗,小车少了軏,车子还怎么能走呢?”

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古代文献,行为规范,对人忠心,诚实守信。

8.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译文)孔子说:“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固执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9.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可以称仁。孔子说:“能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就可以称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恭敬,宽厚,信实,勤勉,(给人)恩惠。恭敬就不会招来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拥护,信实就会得到别人任用,勤勉就会有成绩,(给人)恩惠就足以使唤人。”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仁的名句篇五
《仁让名言征集汇总》

仁让名言征集汇总

仁让会使人的形象高大起来。——五6班 孔彬怡

对别人仁爱一点,谦让一点,自己就快乐一点。——五6班 王昕宇 懂得仁让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五1班 许安琪

知仁让者,能成大事也。——五2班 陈鸿康

以仁治学,厚德长智。——五4班 孔华萍

在你仁让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世间最高尚的东西。——五7班 蒋佳颖 仁让岩小,情满校园。——五5班 李一佳

常怀仁爱之心,乐行忍让之举。——四6班 张晨兮

凡事都退一步,让世界变得更宽广。——四2班 祁佳怡

宽恕是勇敢的行为。——四3班 季悦畅

相互尊重,相互忍让,才能建成友爱的集体。——三5班 吴梓怡 让我们举起仁让之剑,消灭校园中的不文明。——二3班 戴瑜晨 仁爱者,人皆爱,谦让者,人皆敬。——六4班 王章天

仁让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我们的心扉。——六3班 金可尔 我是柯岩人,我有仁让心。——二1班 汪欣雨

以仁为本,以让律己。——二6班 傅宇杰

要想有真心朋友,就要有仁爱之心。——四4班 傅学涵

今天的“仁让”是幸福的要求。——四1班 鲍方宇

对他人仁让,也是一种勇敢的行为。——四5班 张哲

仁让是生命之美,世界之福。——三1班 嵇奕晴

学仁会让,是岩小学子的美德。——六6班 徐舒璟

仁和,方能守望相助;谦让,才能和谐共处。——六7班 金思怡 仁让是一种坚强,绝非软弱。——六8班 祁舒萍

仁的名句篇六
《2012年仁小毕业班语文名言名句复习练习》

2012年六年级语文毕业名言名句练习题

名言警句(六年级)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2.(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3.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4.(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5.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 6.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 7.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8.(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9.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以 )。

10.学而不思则罔,( )。 11.三人行,( )。

12.麦随风里熟,( )。 13.更无柳絮( ),唯有( )向日倾。 14.荷叶罗裙一色裁,( )向脸两边开。 15.纷纷( )已成尘,( )声虽夏令新。 16.( ),毕竟东流去。 17.夕阳无限好,( )。

18.沉舟侧畔千帆过,( )。

19.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 )。但愿人长久,( 2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 21.海上生明月,( )。 22.天意怜( ),人间重( )。

。 23.报国之心,( )。位卑未敢忘( )。 24.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 )爱着我的( )。 25.读书( ),其义( )。读书有三到,谓( )( )( )。 ( )近乎智。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 27.好书不厌百回读,( )。 28.业兢于( )荒于( );行成于( )毁于( )。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 )。

30.临渊羡鱼,不如( ). 31.千里这行,( )。 32.良药苦口利于病,( )。

33.读未见书,( );见已读书,( )。

34.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 )。35.( ),无心插柳柳成荫。

36.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 ),澄澄碧水,( 宵中寒映一天星 )。

37.三月韶光,(常忆花明柳媚 ),一年好景,( 难忘橘绿橙黄 )。

38.黄山落叶松( ),( )云碧山香。

39.重重喜事重重喜喜( ),盈盈笑语( )频频传捷报。40. 海内存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

41.洛阳亲友如相问,( )。 42.孤帆远影碧空尽,( )。

43.(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44.桃花潭水深千尺,( )。 45.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 )先知。

4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47.接天莲叶无穷碧,( )。 48.停车坐爱( )晚,( )红于二月花。

49.( 千山万水只等闲 ),万紫千红总是春。

仁的名句篇七
《仁义礼智信名言警句》

关于解释: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 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利也。——《墨子》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淮南子》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春秋》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关于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一、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离娄上》)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尽心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孟子·离娄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孟子·公孙丑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孟子·尽心章句上》)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大学》)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仁人无敌于天下。(《孟子·尽心下》)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

二、义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直道而事人。(《论语·微子》)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颜渊》)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论语·颜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告子上》)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孟子·离娄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义者,宜也。(《中庸》)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孟子·尽心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知耻近乎勇。(《中庸》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大学》)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可以讬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闻斯行诸?闻斯行之。(《论语·先进》)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 人能充无穿逾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下》)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大学》)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尽心下》)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孟子·梁惠王上》)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尧曰》)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

三、礼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中庸》)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寜戚。(《论语·八佾》)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论语·学而》)知止而后有定。(《大学》)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必也正名乎!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近者悦,远者来。(《论语·子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陈善闭邪谓之敬。(《孟子·离娄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庸》)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中庸》)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

四、智

好学近乎知。(《中庸》)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大舜)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仁的名句篇八
《包容宽恕即为仁的名言》

1、宽以待人,柔能克刖。——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译文:以宽厚的态度对待人,用柔和的方法制服刚强。

2、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宋·林逋《省心录》

译文:和气地和众人相处,宽厚地接待下属,以宽恕的态度对待有过失的人。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译文: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挽回,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4、宽厚清慎,犯而不挍。——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译文:宽恕仁厚,清正持重。即使别人冒犯了他也从不报复。

5、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尚书·君陈》

译文:要懂得忍耐,就会有补益。懂得宽容,德行才算伟大。

6、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明.朱之瑜《朱舜水集.恭敏》

译文:缺乏勇气的人,自己限制了自己,气量狭小的人,容易自满。

7、圣人贵宽,而世人贱众。——汉·陆贾《新语·术事》

译文:圣人注重宽容别人,但是许多人却轻贱别人。

8、记人之功,忽于小过。——汉·班固《汉书·王嘉传》

译文:对人的功劳不能忘掉,对人的小过失则应宽容。

9、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荀子·正名》

译文:有恩泽普及万物的宽容和仁厚,而没有自吹自擂的得意之色。

10、人百负之而不恨。——宋·黄庭坚《小山词序》。

译文:别人上百次对不起他,他也不怨恨。

仁的名句篇九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孔子说:“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无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述而》

【释义】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警句大全

孔子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也。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快乐由三种,有害的快乐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赞扬别人的长处为快乐,一多交贤能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快乐。以傲慢自大为快乐,以无所事事地游荡为快乐,以过度的宴饮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33.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孔子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释义】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释义】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释义】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孔子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宪问》

【释义】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名言aiqingjingdian.com

【释义】孔孔子说:“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仁的名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仁爱的名句 有关仁爱的名句 仁爱名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仁的名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仁的名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025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