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用不足为奇造句

用不足为奇造句

2016-01-04 02:21:0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用不足为奇造句篇一《天火之谜》 天火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用不足为奇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用不足为奇造句篇一
《天火之谜》

天火之谜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第一课时导入 新课小朋友们,每年的夏天都会下什么雨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揭示题意。初读课文自学: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理解下列词语:上帝 爆炸 推测 揭开 毙杀 钥匙 骤然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指名试读课文。第二课时检查复习细读课文指名读第一节。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这段中哪些词语来概括?为什么说他可怕?齐读。指名读第2至5小节。简介弗兰克林。齐读第2节。弗兰克林早就观察什么?早就表示什么意思?他从观察和比较中得到了什么结论?人们习惯的怎样认为?这一自然段里用了一个推测,两个推论,意思想通吗?齐读第3节。第四节的前两句话说了什么?这风筝上的配件有哪些?试验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齐读第6节,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25 早就观察 大胆推测 决定试验 发明时 地 人弗兰克林 拴了 结上 系着 宣告解 开 放风筝 攥住 远望 发现 震惊世界靠近 手臂发麻 欣喜若狂 喊

用不足为奇造句篇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导学案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初步感受富兰克林不怕危险的精神。

课前预习:

1、资料链接: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

和文学家,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德国哲学家庄德称为他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的大科学家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

侣。

避雷针: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做成,它的尖端制成丫型,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处。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钥匙 颠簸 冷嘲热讽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 混为一谈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怒发冲冠

3、理解词语。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欣喜若狂: 安然无恙:

4、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到第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预习反馈:

1、我在预习时,我觉得这些字容易读错,这些字比较难写。同伴相互提醒。

2、小组内听写生词

3、小组交流词语的意思。

(方法小贴士:①利用工具书;②理解词语中的关键字;③联系上下文。)

4、小组内自选方式朗读课文,提出疑问。

质疑探究:

1、大组交流课文三个段落的段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段意,然后把三个段意的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

容。)

2、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为什么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温馨提示:从古时候西方人和中国人对雷暴的看法入手思考。)

3、老师设疑:富兰克林又是怎样解开人们心中谜团的?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当堂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钥匙( ) 冷嘲热讽( ) 枪毙( )

爆炸( ) 电闪雷劈( ) 揭开( )

2、在括号里填写汉字。

bào ( )炸 雷( ) ( )躁 ( )竹声声

3、造句:

不足为奇„„ 欣喜若狂„„

4、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 国科学家 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

行了 的事情。解决了人们心中的谜团。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思考:

(1)富兰克林是怎样做“风筝实验” 揭开雷暴的秘密来解开人们心中的谜团?

(2)富兰克林为什么能揭开雷暴的秘密,具有怎样的精神?

2、发挥想象,填写句子

“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想一想,人们

会说什么呢?有的人说:“ ”。有的人说:

“ 。”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3、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预习反馈:

小组交流: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 揭开雷暴的秘密,解决了人们心

中的疑团。那么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步骤是什么?

2、富兰克林为什么能揭开雷暴的秘密,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合作探究:

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下面就让我们回到256年前,去看看富兰克林的试

验过程。

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简要概括富兰克林做试验的过程。

(温馨提示:将长长的课文读短,这是一种能力,相信你能行。建议从以下问题入手a、实验

这天,天气如何?(这是实验的条件)b、这次实验是怎么做的,需要哪些东西?(实验器

具)c、当风筝飞上了天,富兰克林又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实验经过))

2、品读句子: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

绳带电的信号! ”

(温馨提示: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从“!”你读出了什么? )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

麻。”

(温馨提示: 此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危险吗?你从哪些字词感受到了?)

3、感悟富兰克林伟大的科学精神。

(方法小贴士:我们曾经学过许多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感悟人物精神、品质抓住了人物的

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方面描写。感悟富兰克林伟大的科学精神,我们不妨也来学一学。)

4、朗读指导:同学们,领悟了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不怕危险的科学实验精神,你能通过朗

读表现出来吗?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

绳带电的信号! ” (体会富兰克林那惊奇发现的心情)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体现富兰克林成功的

喜悦)

当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习惯地认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改为陈述句)

(2)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改成反问句)

(3)这种推论现在看来不足为奇。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富兰克林是 国科学家,他发明的 ,不但破除了迷信,还使人类避免

了雷击的灾难。从他的实验中,我感受到他 的科学态度。

(2)富兰克林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 ”,他向世人宣告:雷电只是

,“上帝的怒火”不过是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知识积累:

1、积累两句名人名言

(1)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

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2)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

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2、记住

下列人物以及他们的发明。

牛顿(万有引力 )张衡(地动仪)居里夫人(镭)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我的收获:

学习了《天火之谜》这一课,我的收获是

课后作业:

1、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2、阅读文中“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我捉住‘天电’了!”完成练习

(1)“怒发冲冠”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里用引号表示 。

(2)描写天气的语句是

(3)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富兰克林 心情,我还可以用 、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这种心情。

1、 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段落结构。

4、初步感受谈迁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课前预习:

1、资料链接:

谈迁(1594~1658) 明末清初史学家。祖籍汴梁(今开封),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马桥人。明诸生。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改名“迁”,寄托了对历史、对自己的一种境遇,当然也有可能是追寻大历史家司马迁的意思。他博鉴群书,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编撰翔实可信的明史。从27岁开始,历时20余年,“六易其稿,汇至百卷”,完成这部编年体明史,全书500万字,取名《国榷》。他的著作有《枣林集》、《枣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史论》、《海昌外志》等。

2、自学生字词语。

(1)我会读:读一读下面的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崎岖( ) 坎 坷 ( ) 逸闻( ) 撰写( )

博览群书( ) 夜难安寝( )锁( ) 挣脱(

(2)我会写:课文中“博”“锁”“诞”等生字很难写,你也来写写吧。

(3)我能完成书后作业2。(在书中做答)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能概括课文内容。

【学习建议: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文章结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预习反馈:

1、小组内听写难读难写的生字词。

2、每组选派同学上黑板板书,并讲解。

3、互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4、选择喜欢的段落读给全班听。

质疑探究:自由阅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温馨提示:从课题以及课文中的时间、人物、事情等方面概括】

2、小组内朗读课文,体会谈迁的精神品质。

3、我还有哪些地方或问题不明白?

4、全班交流问题,帅选价值提问。

5、品读“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学习建议:这句话中有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用了一组数据。你用心读一读,看看从这组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

当堂检测:

1、多音字组词

sǎn( ) zhāo( ) zhuǎn( )

散 朝 转

sàn( ) cháo( ) zhuàn( )

2、在括号里填上同音字

xiáng 安( ) ( )细 吉( ) 飞( ) 慈( )

bǐ 墙( ) 完( )归赵 家徒四( )

dài ( )领 佩( ) 等( ) 口( ) ( )表

bó 渊( ) 拼( ) 蓬( )

jǐng 家( ) ( )赛 究( )

3、用“—”划出括号里正确的解释。

名垂青史(①东西的一头向下; ②流传; ③将近。)

奋笔疾书(①疾病; ②急速、猛烈; ③痛苦、痛恨。)

家徒四壁(①徒弟; ②除此以外,没有别的; ③徒然。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崎岖( )( ) 贫寒( )( ) 翔实( )( )

精彩( )( ) 完备( )( ) 名垂青史( )( )

第二课时预习作业:(在课文中做答)

1、用心朗读课文,文中有许多句子深深感动着你,边读边思考,在旁边做批注。

2、查找资料:搜集古今中外在厄运面前坚强站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人和事。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感悟、体会谈迁完成《国榷》的艰辛。

2、感受谈迁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3、咀嚼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词遣句的准确。

预习反馈:

1、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小组汇报,自己感动的句子,并交流自己的理解。

合作探究:

1、咀嚼词语,品读课文中重点句段,感悟谈迁的精神品质。

A“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温馨提示:他茶饭不思,思什么?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阅读资料:客于槜(zuì)李,去家三舍,晨发夕至(父亲去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霜毫冰砚,忘饥废寝者,矻矻(kū,辛勤不懈)二十六年。

为什么“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B“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收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温馨提示: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寻访哪些人?寻访哪些地方?“四处寻访”“ 广泛搜集”“亲自”, 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谈迁怎样?】

C“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温馨提示:一袭破衫,衣衫为什么破?终日奔波,为什么不休息休息?面对的只是孤灯吗?他难道不想念与之相依为命的家人吗?他难道不想念生他、养他的家乡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从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谈迁?

阅读资料: 谈迁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诉苦:我不善于说话,年纪又大,北京的游人多得像蚂蚁;成天去拜访贵人,听候接见,往往早上去等到中午,有时得等到晚上才能见着面,简直

用不足为奇造句篇三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导学案

相关热词搜索:不足为奇造句 东施 用欣喜若狂造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用不足为奇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用不足为奇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0713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