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

2016-01-14 09:14:07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一《排萧》 ...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一
《排萧》

友情提供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二
《彩漆排萧》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三
《背景音乐》

史上最优美的背景音乐(HQ/3CD) DISC 1

01.与兰花在一起 02.夜莺

03.月亮的女儿 04.第一次接触 05.午后细雨 06.献给爱丽丝 07.白日梦 08.早晨薄雾 …… DISC 2

01.艺术的集市 02.蝴蝶舞 03.我来了 04.命运

瑜伽背景音乐—瑜伽练习专用(3CD DISC 1

01.心静如水 02.瑜伽之光 03.自安之声 04.水天相融 05.远古的清晨 06.调息 07.冥想 08.放飞心灵 …… DISC 2

01.月色无垠 02.神秘海洋 03.内在和谐 04.自然力量

DISC 1: 01 视觉1

02 摆脱蒙味的净土 03 羯摩1

04 天国的喜悦 05 思考的低语 06 思索的反响 07 远处的低语2 08 天国的喜悦2 09 羯摩2

10 摆脱蒙味的净土 11 视觉2 DISC 2: 01 圣所

02 生命之泉1

01心中的圣地02大地的故事03神奇之水04生命的力量05神火06昼夜07最后的记忆08自安之声09升华10开启的门

爱的时刻:减压音乐(CD)

01 蒙特佐马之歌 song for montezuma(哈同)Hartung 02 告诉他 Tell him(福斯特)Foster

03 绿袖 Green sleeves(DP/舒瓦茨)DP/Schwarz

04 当我离开古巴时 When I leff Cuba(阿奎勒)Aguile 05 马雅人的足迹 On the maya's trace(哈同)Hartung 06 我心依旧 My heart will go on(杰宁)Jenin 07 我的爱 My love(福里恰里)Just riri

08 天堂的征服 Conquest of paradise(万格里斯)Tigris million 09 爱的时刻 The moment of love(阿斯特)Astor 10 银谷 Silver valley(阿斯特)Astor 11 春 Spring(阿斯特)Astor

12 排萧之梦 The dream of panpipes(舒瓦茨)Schwarz 13 开罗上空的月亮 The caior moon(舒瓦茨)Schwarz 14 时间 Time(舒瓦茨)Schwarz

15 美的世界 Love is my world(洛美尔)Loemer

配乐大师(2CD) DISC 1 01.白日梦 02.视线相接 03.芳香盈路 04.蝶翅 05.誓言 06.此生不再 07.水之恋 08.夜精灵 09.时光的河流 10.雨中情 11.献给爱丽丝 12.天使情人 13.爱情故事 14.音乐盛宴

莫扎特:时尚都市背景音乐-古典+爵士(CD)

1、土耳其进行曲2、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3、第13小夜曲4、摇篮曲5、第23钢琴协奏曲6、唐璜“小步舞曲”7、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8、小星星变奏曲9、赞美诗“合唱曲”10、魔笛“帕帕基诺的咏叹调”

1、军队进行曲2、圣母颂3、第八交响曲 第一乐章4、小夜曲5、野玫瑰6、第三音乐的瞬间7、降G大调即兴曲8、鳟鱼9、冬之旅“菩提树”10、摇篮曲

餐厅背景音乐:经典篇(2CD

CD11.风的色彩2.莎拉拉3.何去何从4.别为我哭泣,阿根廷5.今夜庆祝我俩的爱6.伤心何处去7.奔向你8.来自远方9.你需要我10.真诚的爱11.英雄12.保留美好到永远13.天堂的另一天14.我心伴你永远CD21.梦2.别为我哭泣,阿根廷3.婚礼4.美女与野兽5.远航6.多少柔情多少泪7.俩心知8.爱你9.我发誓10.如果你再我的臂弯中11.当你告诉我你爱我12.整个身心爱我13.与琼斯共进午餐14.世界末日

晚餐1:背景音乐(2CD) DISC 1

01 深夜小喇叭 02 月亮河 03 齐瓦哥医生 04 如你现在离开我 05 离开 06 抒情曲 07 不是星期天 08 热情

09 小夜协奏曲 10 摇篮曲 11 天鹅湖 12 细诉希望 13 轻快板 14 坎萨拉维

DISC 2 01 昨日 02 重归苏连托 03 舒伯特小夜曲

04 真实(第一次接触主题曲)

05 十元进行益 06 密特玛蓝调 07 亲密朋友 08 威尼斯船歌 09 德国抒情曲

10 爱慕

11 热情 12 夏日美酒 13 苏连多归来 14 姆拉都旋律 15 星期三夜晚

16 梦想 17 斗牛士之歌 18 执勤卫兵

书房音乐8:书香墨色(2CD) DISC 1

01 阳关三叠 02 平沙落雁 03 虞美人 04 流水 05 送别 06 怀古 07 碧涧流泉 08 梅花三弄 09 渔樵问答 10 玉树临风 11 古风操

12 行到水穷处 DISC 2

01 月满西楼 02 葬花吟 03 佳人曲 04 平湖秋月 05 彩云追月 06 知音 07 出水莲 08 何日君再来 09 高山流水 10 汉宫秋月 11 渔舟唱晚 12 春江花月夜

晨曲 清新柔和的起床和早餐环境音乐(CD) 01 威廉·退尔02 花之歌03 少女的祈祷04 桃蓝05 夏日最后的玫瑰06 美丽的舞曲07 美丽的梦神08 乘着歌声的翅膀09 春之歌10 玛利安娜11 美丽的早晨12 献给爱丽丝13 快乐的农夫14 乘风破浪

绿色养生音乐(12CD)典藏版

CD 1 密林晨光CD 2 寂静如斯CD 3 冥想自然CD 4 蓝色畅想CD 5 湖上云端CD 6 静浸

心灵

休闲音乐发烧乐辑·自然之诗发烧试音碟(一) 1 LE CYGNE 天鹅

2 SWEET DREAMS 甜蜜的梦

3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你今晚孤单吗 4 SOLUT D'AMOUR 爱的礼赞

5 DO YOU KNOW WHERE YOU'RE GOING TO 你知道你要去哪吗 6 SICILIENNE 西西里舞曲 7 PETITE FLEUR 一朵小花 8 LOVE 爱

9 SOUND OF SILENCE 寂静之声

10 ON G STRING-ELIA G弦上的艾丽亚 11 PASTEL SUMMER 派斯托的夏日

12 FROM A SIDEWALK CAFE 人行道旁的咖啡馆 13 DON'T WORRY BE HAPPY 别担心,快乐点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四
《说课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说课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对这个内容的理解和设计。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必修)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拉丁美洲音乐中的第一课,也就是整本书的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风笛演奏《优雅》和排萧演奏《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学好本节,对学生了解、认识世界大有裨益,并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材的地位、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欣赏感悟和实践理解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欣赏分辨的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因此,本课特别注重学生的欣赏和实践,鼓励学生积极感悟与探究,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分辨的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在欣赏感悟中陶 冶情操。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作品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欣赏分辨的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说教法

教学对象分析:我将执教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但农村来源学生和城镇来源学生相比而严,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的差距,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自觉性较差,没有养成课前预习、查找资料的习惯,因此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针对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1、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在欣赏中感悟、解决问题。

2、讲授教学法: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情况,对重难点进行适当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较好的掌握欧洲民间音乐风格特征及风笛、排箫的音乐特点。

3、谈话教学法:在教学中,以亲近的谈话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学习。

4、参与实践教学法:通过请学生唱、跳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亲身体验和感悟欧洲民间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我会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在讲授音乐知识时,我尽量的结合作品和影响资料,做到让学生轻松的接受,努力让理论知识变得不会那么枯燥。在新课导入时,我引用《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歌的音乐,着重让学生听有风笛演奏部分的音乐,并提问学生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由此来引出今天本课的主题——欧洲音乐。这种导入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中感到亲近与轻松,并能从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一些音乐知识。

☆下面是我次课的教学程序设计。

导入新课、欣赏感悟、认知实践、巩固理解、作业练习、总结反思。

☆最后我想快速的展示和简单的说一说整个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一开始,我以《泰坦尼克》的主题曲音乐来导入,特别让学生注意聆听前奏音乐是用哪种乐器主奏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欧洲音乐。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能从熟悉的音乐入手,引起学生对本课的亲近与兴趣。在这一环节我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及谈话法。

2、我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写在本课开头的李斯特的名言,由此引出今天的教学任务:欣赏三首欧洲民间音乐,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这样的设计意图是能从李斯特的名言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到在民间音乐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是极具特色的,从而升华了今天的学习主题。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进入欣赏感悟环节:本课三首欣赏乐曲中,我设计将以《优雅》及《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两首乐曲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首先完整播放乐曲《鸟儿在歌唱》,并请几位同学生来说说这首曲子的特点。他与美声唱法有什么不同?回答完毕,请班上学过美声的同学来演唱,让同学们能现场对比聆听

两种唱法的不同。教师相机指出这是一种欧洲唱法即欧亚唱法,并结合作品来解释什么是欧亚唱法。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及参与实践教学法,其设计意图是以欣赏、演唱和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近距离的体会两种唱法的不同,并能通过请学生亲身实践演唱,促进学生对欧亚唱法的了解。

认知实践:1、完整播放乐曲《优雅》,并提问:这首乐曲用了哪种乐器演奏?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风笛的图片,请学生认识,并引导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了解有关风笛的知识。风笛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风笛源自亚洲,现今风行全欧洲。它由一个气袋和带有簧管、旋律管及一根或多根持续音管组成。用嘴吹,也可同时用风袋供气。其特点是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发音。风笛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苏格兰风笛的发音粗犷有力、音色嘹亮,采用各种装饰音,适于表现英雄气概。爱尔兰风笛不用嘴吹,发音柔和,适于抒情。

紧接着出示中国的竹笛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竹笛的知识。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这里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对竹笛和风笛的对比介绍,让学生能分辨竹笛与风笛形状上的区别,明白这两种都是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主奏乐器。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和讲授法。

2、完整播放《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教师跟随音乐跳几个罗马尼亚民间舞蹈并邀请学生一同加入。欣赏活动之后,提问,主要由哪种乐器演奏并出示排萧图示。接着,同样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了解有关排箫的知识,并请学生相互讨论后来说明排箫与风笛的区别。排箫是欧洲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按管的长短排列成梯形,发出不同的音高。排箫擅长演奏华丽的音阶式的经过句,并能利用手的轻微摇动发出悦耳的颤音。

讨论理解后,再播放一遍音乐,请学生来体会这首曲子的情绪如何,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说一说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并请音乐科代表来回答听后的感受。指名回答后,教师鼓励学生并指出:对于音乐的听后感受每个人都不一样,他没有固定的回答,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和参与实践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对乐曲的欣赏、舞蹈的参与,了解排箫的音乐特点,感受罗马尼亚舞蹈的风格。

巩固理解:1、欣赏完三首乐曲,即完成了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接着进入教学“小插曲”,播放两段音乐,请学生来分辨主奏乐器是什么?(一段是排箫,一段是风笛)教师鼓励学生认真聆听,回答准确。这样设计的意图是,通过前面对两种不同乐器的认识学习,让学生以课堂练习的形式欣赏、分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排箫和风笛两种乐器音乐特点的掌握,体会其两种乐器的魅力,在这里我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与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法。

2、最后请几位学生来读一读上了这节课之后对后面的音乐知识最有感触的一段,也可以以自己理解的话来说一说欧洲音乐的特点,教师进行适当补充。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的方式认识理解欧洲音乐知识的概况。

作业练习:布臵课后作业,想一想:欧洲的艺术音乐(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与欧洲的民间音乐有什么联系?试举例说明。加入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后以此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同时锻炼学生自觉查找资料的好习惯。这里我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是问题教学法。

总结反思:1、本节课秉承着体验,参与,思考的原则,通过学生的欣赏感悟和与教师的互动,让学生了解到欧洲民间音乐风格的特点,进一步升华了学习主题。

2、主要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

3、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运用欣赏教学法、讲授学习法、谈话法、参与实

践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把认识理解能力和感悟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虽然一部分学生基础水平稍差,但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 实践,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存在问题:学生的自觉欣赏能力稍差,对欧洲民间音乐接触较少,致使对乐曲的感悟理解不到位

(结束)本次说课到此结束,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五
《六年级音乐复习资料》

上册

第一单元:

欣赏曲目:

1、《迎宾曲》: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广州,有“花城”和“羊城”的美称。《迎宾曲》是《客从何来》的主题歌。

2、《丝绸之路》:悠远、神秘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表达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钦慕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喜多郎是著名的“新世纪”音乐家之一。中日音乐文化交流中的瑰宝——琵琶是在唐代由遣唐使带到日本的中国乐器。

3、《中国花鼓》20世纪初最有影响的小提琴家。

4、《送别》词、李叔同填词,李叔同是学堂乐歌的推广者、热心倡导者。

学堂乐歌:把学校叫做“学堂”,把学校开设的音乐学科叫做“乐歌”科,所以叫“学堂乐歌”。

5、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二泉映月》:阿炳,又名华彦均。

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多明戈。

必唱曲目:

1、《唱着跳着走近你》:赞美、歌颂了自己的家乡。情绪欢快的。

2、《手拉手,地球村》:保护家园、建设家园。热情的。

第二单元:

欣赏曲目:

1、《樱花谣》:日本民歌,优美的。

2、《佳美兰》

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佳美兰音乐。佳美兰原意是指用手操作、敲击,现在是指乐队和演奏的音乐。

3、《脚铃舞曲》

必唱曲目:

1、《清津浦船歌》

2、

《故乡恋情》乡的绵绵思绪,就像一幅淡雅而略带朦胧的山水画,但引出的却是对故乡激情、奔放、真挚、深情的呼唤与倾诉。

3、《我的小花园》

4、《哈罗!哈罗!》

第三单元:

欣赏曲目:

1、《跑旱船》形的道具中,模仿划船动作,边舞边唱,在陕北地区,“旱船”也称“水船”。

2、《山村来了售货员》被称为“喇叭”,又叫“大吹”。

3、《蓝花花》女性——蓝花花,刻画了蓝花花的美丽与坚强。

必唱曲目:

1、《对花》生产劳动中的愉快心情。

2、《唱得幸福落满坡》:表现了新农民的幸福和赞美的心声。优美的

3、《革命将士出征歌》:行进曲速度,威武雄壮的。表现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去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抗敌救国的豪情。

4、《掏洋芋》:山西民歌,表现了农民丰收时候的喜悦情景。自由的。

第四单元:

欣赏曲目:

1、《欢乐歌》

2、《紫竹调》:轻音乐。表现了人们乐观向上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3、《卜算子·咏梅》

风格,又不失迎风傲霜的刚劲气势,融入了昆曲的元素,昆剧亦称“昆曲”,有“中国戏母”的雅称,它融诗、乐、歌、舞、戏于一体。

4、《小巷风韵》:白描手法,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用苏州方言演唱。

必唱曲目:

1、《水乡歌儿多》:欢乐的,抒情歌曲,表现了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2、《外婆桥》:欢快、活泼的。感受到了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3、《姑苏风光》是整个套曲的序引。

第五单元:

欣赏曲目:

1、《波兰舞曲》,风格雄浑、豪放。

2、《天鹅湖组曲》雅、孤寂的天鹅与天真活泼的四只小天鹅的不同形象。

3、《跳蚤之歌》借剧中的魔鬼讥讽德国封建诸侯豢养宠臣的丑态。

4、《波罗维茨舞曲》作。

必唱曲目:

1、《跳吧!跳吧!》,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 重音记号:>

2、《故乡》赞美之情。

3、《蓝色的雅德朗》:从容、流畅、柔美的,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第六单元:

欣赏曲目:

1、《密西西比河》乐和非洲黑人音乐的影响,也带有印第安文化的印痕。

2、《蓝色探戈》:跳跃的,蓝色在美国被称为“忧郁的色彩”,善意带有这种色彩的黑人音乐被称为“布鲁斯——蓝调”。

3、《蓝色狂想曲》《蓝色狂想曲》是他重要的作品,成功的将管弦乐与爵士乐相结合,这部作品是他在列车上酝酿的,乐曲中爵士乐节奏起了特殊作用,黑人音调在交响乐中不断出现。爵士乐是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之一。它起源于非洲黑人音乐。

4《捷瑞克之役》

必唱曲目:

1、《啊,苏珊娜》:跳跃的

2、《红河谷》:优美的,加拿大民歌。

音乐湖:

1、20世纪70年代,第一首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在北京诞生。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两次赴美国演出,引起了轰动。

2,被人们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乐”,一位马来西亚华人自豪的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

获得帕格尼尼金奖的小提琴家吕思清在香港回归的第二天,美国好莱坞露天剧场举办了“为中国喝彩”音乐晚会,吕思清奏响了《梁祝》,现在,《梁祝》已超越国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全世界奏响。

中国——洗星海——《黄水谣》 中国——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国——施光南——《月光下的凤尾竹》 中国——刘天华——《空山鸟语》

俄国——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曲》 奥地利——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德国——贝多芬——《田园交响曲》 波兰——肖邦——《波兰舞曲》

下册

第一单元

1、乐曲《将军令》的演奏形式是 苏南吹打乐 ,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打击乐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2、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是族的儿童歌曲。歌词中的“羊买啊赛罗”是 ,只是为了增添歌曲的民族特色。

3、歌曲《咿唷嘞啦》是民歌。“咿唷嘞啦”和“羊买啊赛罗”也是 。本身没有具体含义。

4、《非洲鼓魂》鼓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5、乐曲《滚核桃》的演奏形式是。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的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

6、《黄河留下威风鼓》是一首气势宏伟、振奋人心的歌曲。它的演唱形式是。歌曲采用了具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了说唱音乐中的数板。

第二单元

1羊传》 这两首是这个唱段的创作素材。

2、这首乐曲曲名《向阳花》,是一首器乐独奏曲,演奏形式是的音乐素材源于一首苏北民歌,歌名是 《李玉莲调》 。

3、,演奏形式是弦乐四重奏,这四种弦乐分别是两把小提琴和 一把中提琴 、 一把大提琴 ,主旋律你熟悉吗?柴科夫斯基在此音调的基础上还创作了歌曲 《夜歌》 。这两个作品都是他根据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改编。

4、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是一首 民歌。

5、《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奏形式是 作曲者是“梁祝”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曲调为素材。

第三单元

1而又令人惊叹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尔唱法。这种唱法成为瑞士山歌的特色。

2、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六
《拉美音乐》

【引 言】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建议安排一课时。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

【教材分析】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四个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文化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有人说,拉丁美洲音乐像流行音乐。其实正相反,很多流行音乐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的启发和影响。所以拉丁美洲音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它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受到年轻人喜爱。

【教学理念】

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1. 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

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识的源泉。”我把开启学生的想像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在欣赏不同特点的歌曲时,一边要求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一边诱导学生联想非洲黑人、印第安人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粗豪迈的歌舞场面,再通过音像画面的欣赏进一步了解其舞蹈的风格特点,最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尝试创作表演探戈舞或其他拉丁舞,让歌舞把学生带到“这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而富有艺术的国土”。上去。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

③观看拉美短片

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

思考:

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

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

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

1、课代表主持,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3、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16世纪后,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欧洲音乐传入拉丁美洲,再就是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也带来了非洲音乐文化,因此,长期以来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的不断融合混血,便形成了如今拉丁美洲音乐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新格局。

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并增进同学之间学习情况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

三、器乐赏析

乐器特点:

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几乎没有弦乐器。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欣赏内容:

1、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2、器乐合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

3、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4、多巴哥钢鼓合奏

(一)聆听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辨听音色及演奏形式,感受节奏及旋律特点。)

(二)聆听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辨听乐器音色,感受乐曲情绪。)

乐曲特点:

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使用排萧、盖那笛、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三)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方法建议:

①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暴风雨来临、狂欢节之夜、飞驰的雄鹰)

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见背景资料Ⅰ)

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

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乐器及乐曲特点:

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

背景介绍:(见背景资料Ⅱ)

方法建议:

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七
《拉丁美洲音乐》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三部分中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教材内容包括多巴哥钢鼓合奏等五个声乐、器乐作品。建议安排一课时。执教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相应的选择和补充„„

【教材分析】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南美洲四个部分。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在300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丁美洲的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文化艺术。长时期种族间的混血,也形成了各种新的混合民族。拉丁美洲的文化正是欧洲文化、印第安文化和非洲文化经过长期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后融合而成的一种统一而又多元的文化。它源于这三种文化而又不同于原有的文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从宏观的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也是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混合体。但由于混合的类型、层次、成份、程度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十分丰富、多姿多彩的音乐风格。所以,有人说拉丁美洲的音乐如同是一个“马赛克”,各种各样的都有,千姿百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拉丁美洲音乐正以其色彩的丰富。节奏的独特,旋律的美妙,和声的浓郁,吸引着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它那无比的热情,充沛的活力,神奇的风貌,使世人为之瞩目。有人说,拉丁美洲音乐像流行音乐。其实正相反,很多流行音乐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的启发和影响。所以拉丁美洲音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现象。它以其多姿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而受到年轻人喜爱。

【教学理念】

本课选定拉丁美洲音乐旨在通过欣赏拉美音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声乐、器乐歌舞音乐,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其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认识到拉丁美洲民间音乐文化具有三种音乐文化相融的的特点,从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开拓世界音乐文化的视野。

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这节课的教学我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放在首位,通过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评价、表现和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习音乐兴趣的目的。

二、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节课每一环节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活动:

1. 自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找整理有关拉丁美洲的图片资料和相关文字资料,初步了解其地理概况与文化背景。

2、互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收集整理的资料分别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评价:学生间、师生间各抒己见,对各小组的展示做一评价小结。这样促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人。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美的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的,美的想像是知识的源泉。”我把开启学生的想像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如在欣赏不同特点的歌曲时,一边要求学生聆听音乐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一边诱导学生联想非洲黑人、印第安人载歌载舞、热情奔放、粗豪迈的歌舞场面,再通过音像画面的欣赏进一步了解其舞蹈的风格特点,最后可以小组为单位初步尝试创作表演探戈舞或其他拉丁舞,让歌舞把学生带到“这片用音乐和大自然秀丽景色装点的和谐而富有艺术的国土”。上去。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拉丁美洲的音乐,感受其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及风格特点。

2、能记住那些极有特色的乐器音色;感受拉丁美洲绚丽多姿的歌舞特点。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

能基本说出拉丁美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从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方面体验感受拉丁美洲各国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入:①播放拉美著名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②播放拉美著名歌手詹妮弗﹒洛配兹演唱的《Let’s get loud》

③观看拉美短片

④听赏乐曲《激情桑巴》片段。(以上四种种方案可任选其一)

1、歌曲的曲名和演唱者?

2、歌曲属于哪个地区的音乐风格?(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拉美音乐风格)

3、根据片中出现的国家及民俗风情等说出该大洲的名字及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拉美音乐成因讨论交流

1、课代表主持,请同学们按小组简介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2、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3、教师小结: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拉丁美洲大陆生活着印第安部族。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时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16世纪后,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美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欧洲音乐传入拉丁美洲,再就是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也带来了非洲音乐文化,因此,长期以来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非洲黑人音乐的不断融合混血,便形成了如今拉丁美洲音乐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的新格局。

教学意图:此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并增进同学之间学习情况的相互了解和合作意识。

三、器乐赏析

乐器特点:

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几乎没有弦乐器。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欣赏内容:

1、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

2、器乐合奏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

3、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4、多巴哥钢鼓合奏

(一)聆听拉丁美洲排萧三重奏(辨听音色及演奏形式,感受节奏及旋律特点。)

(二)聆听印第安民间乐曲《告别》(辨听乐器音色,感受乐曲情绪。)

乐曲特点:

这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多下行趋势。使用排萧、盖那笛、恰朗戈等民族乐器演奏。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三)秘鲁乐曲《飞驰的鹰》

方法建议:

①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暴风雨来临、狂欢节之夜、飞驰的雄鹰)

②亨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

③背景及乐曲介绍:(请学生简介秘鲁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见背景资料Ⅰ)

④欣赏全曲(作品着重运用哪些音乐语言要素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

⑤讨论分析:

该曲为色彩柔和的e和声小调;排萧的演奏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以缓慢的速度从低声区弱起进入,曲调忧愁哀伤,表现沉重的怀念之情;第二部分情绪较为明朗,提高八度进入,两次出现 i | 5—| 5这样带有大调色彩的音调,此外速度的变化也使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哼唱、欣赏、分析中,了解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

(四)欣赏多巴哥钢鼓合奏(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乐器及乐曲特点:

钢鼓乐队以其强烈的节奏、激奋的情绪和强大的音响与狂欢节欢乐炽热的气氛、自由奔放的舞蹈、鲜艳夺目的色彩遥相呼应,十分精彩。

背景介绍:(见背景资料Ⅱ)

方法建议:

①辨别乐器的类别及音色、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②问题讨论,了解该乐器的有关资料。

四、歌曲赏析

民歌特点:

浓郁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旋律多采用近代欧洲大小调式。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性在文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尽管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差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整体性。如同它的语言一样,其音乐特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外,载歌载舞的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欣赏内容:

1、 牙买加民谣

2、 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3、 巴西民歌《在路旁》

(一) 听赏牙买加民谣

方法建议:

① 能记住并模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旋律或节奏并说出其特点。

② 感受、讨论乐曲情绪特点(牙买加是西印度群岛上美丽而富饶的国家,这里人民喜好音乐,歌舞风格多样。这首民谣具有幽默、风趣、情绪热烈等特点。)

(二)墨西哥民歌《美丽的小天使》

简介墨西哥:

墨西哥位于北美洲西南部,拉丁美洲北部。是南、北美洲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素称“陆上桥梁”。墨西哥是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古玛雅、阿兹台克文化就渊源于尤卡坦半岛,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中心之一。首都墨西哥城是著名的文明古城,在政府大厦、学校、戏院和其他公共建筑的墙壁上,布满了各种各样鲜艳的壁画。鼓墨西哥城又称“壁画之都”。 音乐歌舞体裁“松”(见背景资料Ⅲ)

1、欣赏《美丽的小天使》(男声重唱)

歌曲特点:

歌曲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歌词用西班牙语演唱,美声唱法。墨西哥民歌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血缘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气氛欢乐。该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旋律流畅、切分节奏多。表现了对聪明、美丽的墨西哥姑娘的赞美。

方法建议:

①体验感受歌曲音乐特点?

②说出其演唱形式?(吉他弹唱)

③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2、欣赏《美丽的小天使》(录像)

①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西藏之行演唱实况。

②三大男高音演唱的录像

(以上可任选观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巴西民歌《在路旁》

歌曲介绍:

这首歌具有浓郁的拉美民歌情调。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明快,在我国广为流传,周总理十分喜爱这首歌。

方法建议:

① 听赏“马可波罗男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② 听赏“黑鸭子女声演唱组合”演唱版本

③ 观赏视频歌舞演唱版本

(以上三种可任选其一欣赏,也可将两个版本进行分析比较)

教学意图:此环节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原则。

五、拉丁舞及音乐赏析

欣赏内容:分别欣赏桑巴、伦巴及探戈三种拉丁舞蹈

拉丁舞特点: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当中的一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格各异,动感十足。舞者忘情投入,如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观者如痴如醉,心情激荡。因此,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恒久魅力!

(一) 桑巴与伦巴舞赏析

背景资料:

从16世纪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传到巴西,在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之后,演变成为巴西的桑巴舞,其舞蹈紧张、热烈、欢快、活泼,表现了热情奔放却又风情万种的拉丁人文风情。如今,巴西每年夏天都要举行桑巴舞狂欢游行,桑巴舞也成了巴西狂欢节的代名词。

伦巴最早源于非洲黑人民间舞蹈,后融入了西班牙音乐。在古巴十分盛行。

古巴的舞蹈闻名于世,但古巴人据说并不是最擅言辞的,他们更喜欢用自肢体来表达情感,这也难怪古巴人热爱跳舞,因为这是他们沟通世界的第二种语言,街头乐队在哈瓦那随处可见,雪茄和舞蹈是古巴最宝贝的两样东西。

桑巴与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桑巴:舞蹈紧张、欢快、热烈、活泼,舞态富有动感,舞者的腹部、腰部、和臀部不断地扭动和抖动,舞步摇曳多变。音乐的特点:由数人至十几人组成的打击乐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旋律结构奇特,以大调为主,二拍子,速度轻快,节奏感十分强烈。

伦巴:古巴代表性舞蹈,音乐缠绵,4/4或2/4拍,速度中等。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摇摆。

方法建议:

1、导入:巴西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民歌外,还有无可匹敌的艺术足球和足球明星,当然更有动感十足、热情似火的桑巴舞。桑巴舞是拉丁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而曼妙婀娜的古巴伦巴同样让人着迷神往。你还知道哪些拉丁舞蹈的名称?

2、辨看桑巴和伦巴舞蹈片段,要求学生说出各自的名称(或给出:斗牛、伦巴、恰恰、桑巴、牛仔等答案让其选择)

3、观看桑巴、伦巴片段,体验感受其不同的舞蹈及音乐特点。

4、节奏练习,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桑巴、伦巴的特点加深记忆理解。

5、分析比较桑巴和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教学意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让学生基本了解两种舞在音乐及舞蹈上的特点并学会区别。

(二)探戈舞赏析

背景探究(见背景资料Ⅳ)

探戈音乐特点:

探戈为阿根廷代表性舞蹈,音乐以2/4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进有其明显的特点;主要乐器有小提琴、低音提琴、钢琴和六角手风琴等,现代探戈乐队的乐器更为丰富,但以上四种乐器仍必不可少。

探戈舞蹈特点:

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头部摆动、顿足机警活泼。

方法建议:

1、 欣赏探戈舞曲《小伙伴》,感受其节奏特点。

2、随音乐及探戈节奏音型拍手或踏脚,感受探戈节奏的律动。

3、欣赏探戈舞表演(视频),进一步体验感受探戈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4、讨论归纳探戈舞的音乐及舞蹈特点。

5、指导学生学跳探戈基本舞步,随着音乐,师生一起律动,使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教学意图:以上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且师生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又增进了友谊。

六、拉丁美洲音乐特点总结

1、来源: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

2、节奏:节奏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活力。连续切分节奏的使

用,产生出充满活力的律动,也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3、旋律: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旋律与和声特点来源于欧洲

民间音乐。

4、形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的灵魂。

5、风格: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综上所述,拉丁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纯粹的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②印第安音乐的"混合化",产生出类似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品种;③"混合再混合",就是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其进一步发展;④"三次混合",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融进了现代化的乐器和制作,使其更加国际化。1979年,格莱美颁奖晚会上出现了最佳拉丁唱片奖,后又分设各种拉丁音乐奖。从此,拉丁音乐开始遍布全球,使其真正的走向国际舞台。在拉丁美洲,无论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己的音乐。”用心地保存着固有的音乐,且十分珍惜之。

七、实践反馈(通过8题综合反馈题进行课堂检测)

八、评价总结:

学生与教师对今天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自己体验感受作品的表现进行综合评议。

结束语:

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无法取代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也越具有生命力。尽管,拉丁美洲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激情飞扬。

【背景资料Ⅰ】

在南美洲西部有一条全长9000多公里纵贯南北的安地斯山脉,它穿过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海拔高,最高峰约7000多米,处于安地斯山中段的秘鲁,智利和玻利维亚,东西宽约400公里,是海拔3000到4000米的高原地带,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安地斯高原。在这一地区到处传唱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飞驰的鹰》,因为它是印地安人的精神和文化的象征。《飞驰的鹰》是一首赞颂秘鲁民族英雄阿塔瓦尔帕(印加王)的歌曲,同时也是全拉丁美洲最著名的一首歌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爱戴和失去他的痛苦心情,印加王的精神将永远鼓舞后代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背景资料Ⅱ】

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岛国,地处加勒比海东南部靠近南美大陆的地方由主岛特立尼达、多巴哥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只有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100多万,但种族很复杂,以黑人和印度人后裔居多占80%,其他为混血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后裔,这个国家过去主要种植甘蔗,现在是一个石油之国。这是一块拥有丰富民间艺术宝藏的土壤,正是在这人人能歌善舞的土地上,在亚、非、欧各大洲人民传统文化广泛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开出了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1945年夏,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立尼达岛上的人倾城而出欢庆胜利。在狂欢的极度兴奋中,青年们随手拿起了垃圾箱、白铁桶甚至玻璃瓶来敲打,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欢乐。当时这些金属品的明亮、清脆的音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启发。於是,开始了试验。最初,他们采用了一种老式的并干箱,拴上带子挂在胸前敲打,后来发现把并干箱的底面凹进去声音就变得好听。而当一位青年马耐特将底面敲出几条浅沟把底面分为几个区域后就能发出几个不同的音高,这是一个突破。随后,人们又以岛上炼油厂废弃的汽油桶进行试验,把油桶密闭的底面用锤敲,凹成锅形,并将锅面按各种尺寸凿成若干块面积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音区,这样,简单的曲调就可以用棍子敲出来,油桶也不再是粗糙的节奏响器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全新的创造、发明。接着,人们又制造出包括各种不同音域的乐器,高音的乐器比较矮,桶身也切得短,像一个盘,就称作钢盘,中、低音的乐器桶身比较高,就称作钢鼓。最后,全套的、包括各个声部的钢鼓乐队也诞生了。今天,一个完整的钢鼓乐队大致可分为8个交响声部:即男高音、倍男高音钢盘、女低音、倍女低音、吉他、大提琴、混合低音钢鼓以及包括康加鼓、铃鼓、牛铃、和刮器在内的节奏组。每种钢鼓所发出的音高、音色都不相同,如一个男高音钢盘可以奏出包括两个八度全部半音在内的25—28个音,—个倍女低音钢鼓可以奏出14个音,左右两个倍女低音钢鼓组成一套,可以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内的28个音。—个吉他钢鼓可奏出8个音,左右两个吉他钢鼓组成一套可奏出包括全部半音在的16个音。高音钢盘音色明亮,中音钢鼓音色柔和,低音钢鼓音色宽厚深沉,均以12平均律定音。高音钢盘1人敲1个,中音、低音钢鼓1人敲2个或2个以上,最多的为1人敲6个

每年的11月在岛上举行为期1个月的“钢鼓音乐节”,进行钢鼓比赛。政府将钢鼓音乐作为—种民族艺术形式在全国加以提倡、推广,现在连演奏国歌也都采用钢鼓乐队了。钢鼓及钢鼓乐队的出现使世界民间艺术的百花园中增添了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花,也在世界音乐史的篇章中写上了动人的一页。

【背景资料Ⅲ】

“松”是殖民地时期产生的一种歌舞曲体裁,它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现今已成为墨西哥最具民族个性的音乐体裁之一。许多州都有自己的“松”,其中以哈利斯科州的“松”最为著名,最有代表性。

“松”的声乐演唱,其歌词采用西班牙谣曲的形式。内容诙谐风趣;“松”的旋律多为4、8、12小节,乐句短小,常有稍加变化的重复。通常为大调式,在节奏上西班牙的歌舞音乐“塞吉迪利亚”对它有较大影响;歌唱声部与伴奏之间也常出现不同节拍的叠置。为“松”伴奏的乐队叫马里阿契,由2~3把小号、2~3把小提琴,3~4把吉他和一把低音吉他组成;演奏者常常边奏边唱,并间或插入喊叫。演唱方式则多为齐唱,也有3、6度平行的二声部合唱。

“松”的舞蹈表演采用多组变化的男女对舞形式,男舞者身穿传统的服装,右肩披搭花条长巾,头戴宽沿帽,双手自然地背在身后,上身基本不动,脚下跳出快速高难度的踢踏舞。女舞者着色彩斑斓的宽肥裙子,除脚下跳踢踏舞外,双手还舞动裙子,翻出各种图形,手脚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最著名的“松”舞是哈利斯州的“哈拉贝”,又称帽子舞,在表演中男舞者或把帽子甩来甩去,或把它戴在女伴的头上,或置于地上,整个表演豪迈奔放,集中地体现出墨西哥的民族性格。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八
《班得瑞音乐欣赏》

班得瑞首张新世纪专辑(wondedand)

来自瑞士的班得瑞(bandari)乐团,在当地是一支极受欢迎的抒情演奏团体,自1990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后既在当地造成轰动,其不落俗套的编曲,精简的乐器配内置,使每首曲子都呈现出清晰的自然气息。本专辑中他们以简单流畅的旋律,加入大自然意向与流行元素,使人悠然神往。从《WIND OF CHANGE》这首曲子,你可以听到湖呼啸的风声和排萧交错出现,感觉非常缥缈浪漫;在《ANNIES SONG》,你也可以感受到钢琴与长萧所营造的空灵意境,14首充满新世纪风格的作品,予人身处仙进境的感受!

01 变换之风

02 安妮的仙境

03 巴格达之星

04 曙光

05 安妮之歌

06 魔幻时刻

07 阿迪玛斯

08 你的笑靥

09 普罗文斯

10 小美人鱼

11 三部曲

12 钟爱一生

13 曼蒂

14 挚友

CD.2 寂静山林

真正的寂静,并非全然无声„„(silence)

班得瑞(Bandari)乐团,继上张仙境的新世纪曲风之后,再度推出这张自然风味十足的作品。本专辑中,除了可以重温优美的"El Condor Pasa"(老鹰之歌)、"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音)和"Chariots Of Fire"(火战车)等名曲之外,还可以听到采自阿尔卑斯山原始森林的鸟鸣,以及罗亚尔河的溪流声。带给你置身山林的新听觉享受。

01 老鹰之歌

02 寂静之音

03 誓言

04 幻想

05 火战车

06 奉献

07 真爱时光

08 赞美主

09 红丝绒

10 若你离开

11 爱的真谛

12 摇篮曲

13 白日梦

14 空灵之声

CD.3 春野

如果《仙境》能感动你,《春野》更能留主你(one day in spring) 不仅乘袭上一张<仙境>超广角音场的空间感,这次班得瑞乐团以瑞士春天为主题,走访瑞士最美的罗春湖畔(Luzen)和玫瑰峰山麓(Rose),以先进的数位采样技术,采集嘴纯净的虫鸣鸟语,为你限时传真在仙境的光线绿叶。专机揭开序幕的One day in Spring,是团员们在一望无际的花园中取得的创作灵感;你可以感受到华海中散发的画像,仿佛你成这音乐的翅膀,穿越时空,目睹异常美丽的邂逅。继《仙境》专机在欧洲各地畅销后,《春野》更如一雇请六席卷而来。专辑中的14手心实际阴雨,届来自梦幻仙境第一现场的写实纪录,带给你绝无冷场的听觉感动。

01 春野

02 你眼中的奇迹

03 晨雾

04 风的气息

05 梦境

06 碧翠丝

07 山林小溪

08 雪的梦幻

09 风车

10 天堂之门

11 大地之歌

12 为你写的歌

13 希望的旋律

14 星云

CD.4 蓝色天际

《Heaven Blue》不只是营造空灵的New Age音乐,14首属于云端的心情故事,呈现一场真实的天空历程,不论是音场的宽度、或录音的质感,《蓝色天际》都堪称是NEW AGE音乐15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方瑰宝,它将带你以全新的角度俯瞰大地,进入自在的飞翔之旅。 第一首“印地安之梦”为专辑揭开序幕,将聆赏的境界从地平线爬升到云端之上,让你感觉有如鹰一般轻盈,随着排笛声滑翔在饱满的弦乐中,像置身云间享受漂浮乐趣。紧接而来的“奇幻之风”,一登场就以立体感十足的钟琴震憾你,钢琴则像隐藏在云层背后的谜,和你的想像力一路追逐嬉戏。另外值得向你推荐“雨后”这首情感丰富的曲子,从呼啸的风中传来的钢琴声,带出一串排笛与黑管的吹奏,彷佛呢喃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孤独。

01 印地安之梦

02 魔法风

03 无垠地平线

04 梦幻

05 雨后

06 飞跃彩虹

07 远走高飞

08 走过长夜

09 巴塞罗那之夜

10 印第安的夏雨

11 玛雅

12 木星_

13 希望的旋律

14 太阳风

CD.5 迷雾森林

在雾色袅绕中漫步,你忘却时间,却忆起往事„„(mist)

班得瑞乐团以超广角音场,逼真的音效采集技术,空灵缥缈的编曲,呈现一尘不染的新世纪音乐。第五张专辑《迷雾森林》,班得瑞将你带到充满朦胧美感的音乐世界里,在白蔼蔼的雾色中,享受万籁俱寂的宁静时刻。[迷雾森林]的录音技术更突破以往,你能体验到呈现完美颗粒的音质和全无漏接的音频效果,此外更有BANDARI乐团亲赴阿尔卑斯山现场采集自然音效,你应该放松心情,找张最舒服的椅子,好好的欣赏这张新世纪空灵杰作。

第一首《GOLD WINGS》由风声中飘扬的黑管开场,与横笛交叠出梦幻般的空间,四周不时响起空灵声,和远处隐约朦胧的弦乐,像夏季降下的晨雾,浑身清凉却暖在心头。第二首《NEPTUNE》,感情丰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九
《民族音乐欣赏》

民族音乐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以独奏、合奏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历史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曲目

民族器乐有各种乐器的独奏、各种不同乐器组合的重奏与合奏。不同乐器的组合,不同的曲目和演奏风格,形成多种多样的器乐乐种。各种乐器的独奏乐是民族器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二胡曲《二泉映月》,等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纯粹用锣鼓等打击乐器合奏的清锣鼓乐,音色丰富,节奏性强,擅长表现热烈红火、活泼轻巧等生活情趣。如《八仙序》(浙东锣鼓)、《十八六四二》(苏南吹打)、《鹞子翻身》(陕西打瓜社)、《八哥洗澡》(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

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质朴、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十六板》(弦索十三套)、《高山》、《流水》(河南板头曲)等。

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如《三六》、《行街》(江南丝竹),《雨打芭蕉》、《走马》(广东音乐),《八骏马》、《梅花操》(福建南音)等。

由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吹打乐,演奏风格粗犷,适宜于室外演奏,擅长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如《将军令》(苏南吹打)、《大辕门》(浙东锣鼓)、《普天乐》(山东鼓吹)、《双咬鹅》(潮州锣鼓)。有不少吹打乐种,在乐队中兼用弦乐器,因而音乐兼具丝竹乐的特点,如《满庭芳》(苏南吹打)、《五凤吟》(福州十番)等。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吹奏技巧高;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打”,锣鼓在吹打乐中起重要作用。

传统民族器乐演奏多与民间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风俗生活,以及宫廷典礼、宗教仪式等结合在一起,较少采取纯器乐表演的形式。民族器乐的实用性使不少器乐曲牌因用于不同场合而产生变化。

传统民族器乐曲都有标题,分标名和标意两类。标名性标题只给乐曲取名以示甲与乙之区别,它和音乐内容无直接联系,如《工尺上》、《四段锦》、《九连环》、《十景锣鼓》等。标意性标题以曲名、分段标目和解题等提示乐曲的内容,如《流水》、《霸王卸甲》、《赛龙夺锦》等。

民族音乐分类

民族器乐曲按传统习惯分为“单曲”与“套曲”两类。单曲多为单一独立的曲牌。套曲由多个曲牌或独立的段落联缀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曲,晋北的八大套等。如按乐曲的曲式结构类型分,主要有变奏体、循环体、联缀体、综合体等,其中以变奏体、联缀体最为多见。

创作中各种变奏技法被广泛运用。民间艺人在一首曲牌反复演奏时,善于用各种演奏技巧对旋律作加花装饰而形成变奏,如《喜相逢》(笛曲)、《婚礼曲》(唢呐曲)等。“放慢加花”也是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它将“母曲”的结构成倍扩充,同时作加花装饰。如《欢乐歌》(江南丝竹)、《南绣荷包》(二人台牌子曲)、《柳青娘》(潮州弦诗)等乐曲都把“放慢加花”的段落安置在“母曲”之前。另一种变奏手法是采取变化主题的结构,如二胡曲《二泉映月》主题在其后的五次变奏时作句前、句中或句末的扩充和紧缩。而琵琶曲《阳春白雪》中之《铁策板声》则采取结构次序的倒装。这种结构次序的变更在锣鼓段中更为常见。

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新民乐

民乐是在90年代末期才广泛流行开的语汇。它具有其本身较为确定的含义。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运用现代的乐器、艺术手段(比如说电声乐器、改革后的民族乐器、或者是与现代技术作了一定结合的传统乐器、现代的发声技巧等)来重新演绎原有的民乐经典作品,包括器乐、声乐等。还有就是利用传统的乐器来演奏使用现当代作曲技巧创作的作品。此类作品多抛弃中国传统艺术理念中对美与和谐的认识,追求所谓的色彩、印象、解构、超现实。以寻求一种特殊的、不同于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两者的效果,是追求古典和现代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尝试。目前所提到的新民乐以前者为主。

但是,民乐的弦技+流行的伴奏=新民乐 是把问题简单化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流行,保持与发展是个大课题。MIDI的短,正是民乐之长,两者的巧妙结合,相得益彰是新民乐的方向。

较红火的女子十二乐坊、青年二胡演奏家王晓楠等都有不少好听的曲目。比如《袖影》、《舞之魂》、《楼兰少女》、《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等。

但回头来看,新民乐有时也不是结合得很成功。有些节奏为了迎合市场或潮流,改变得与曲调本身毫不协调,没有了韵味,听起来显得杂乱无章;有些经典曲目的改编更是失败,很是造作。当然,其中也不乏好的作品。

其实,新民乐的定义到底怎样,我也比较模糊。但我认为,传统民乐在演奏时较为单薄,背景不厚,不是很大气,结合西洋与现代音乐后,则可以弥补不足,但过犹不及。如果过分滥用这些东西,反倒突出不了民乐的特征,显得不伦不类了。

中国民乐传统乐器

中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多,有堂鼓,花鼓,铃鼓,太平鼓,书鼓,象脚鼓,云锣,钹,钟,磬

埙,箫,排萧,八角鼓,笛子,唢呐,笙,三弦,阮,琵琶,箜篌,二胡,京胡 扬琴,古琴等 .

且随着时代推移新品种更不断增多,于是有作分类的必要。追溯最早将乐器予以分类的 ,当始于西周时的"八音"。其分类法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为依据,《周官*春官*大师》载:"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 木、匏、竹。"此分类法虽不尽科学,自周朝至清朝三千多年来,却始终占着传统地位,可见其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影响甚钜。

自 动 化08- 5

310808020513

李 鹏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篇十
《欧洲民间音乐》

欧洲民间音乐

教学目标:

1.欣赏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欧洲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欧洲民间音乐的概况,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欧洲民间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的声音中分辨出风笛与排萧的不同之处,并说出主奏乐器.

教学方法: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斯特曾说过:“人民的特性不仅蕴藏在有考古价值的文物和古代传说中,并且在当代口头流传的生动活泼的民间创作中。”今天让我们大家穿越空间一起走入欧洲的民间音乐。

二.过程

教师课件展示本节课将从欧洲音乐的声乐及乐器两方面来介绍。

声乐

(一)美声唱法

1. 学生思考你所了解的声乐唱法有哪些?(美声,民族,流行等)

2. 课件展示教师介绍有关美声的知识

3. 学生演唱你所了解的美声作品

4. 聆听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的《女人善变》

(二)欧亚唱法

1.听《鸟儿在歌唱》学生体验此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不同。

2.教师介绍欧亚唱法的特点。

器乐

(一)风笛

1. 学生聆听风笛曲《漫步神秘园》,同时看书89页,了解风笛特点。

2. 学生简述你对风笛的一些了解,教师补充。

3. 介绍著名的具有爱尔兰音乐风格作曲家詹姆斯.霍纳,聆听他的几部经典爱尔兰风格的影视音乐。

(二)排箫

1.学生聆听排箫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同时见书89页,了解排箫的乐器特点。

2.聆听电影音乐《杀死比尔》中的排箫曲《孤独的牧羊人》,再次体验排箫的音乐特点。

三.总结

1.学生总结这节课令你印象深刻的音乐知识

2.学生小结欧洲音乐特点


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相关热词搜索:赞美歌声好听的句子 赞美唱歌好听的句子 赞美声音好听的句子

1、赞美别人唱的歌好听的句子篇一《好听的句子》 赞美别人唱的歌好听的句子(2016-01-16)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赞美排萧音乐好听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338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