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

2016-01-14 10:30: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一《2013~2014学年度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四统考”试卷及答案》 ...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成考报名频道与你分享!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一
《2013~2014学年度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四统考”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颍上一中高一上学期“四统考”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去了独立品格的艺术,便成了伪艺术。艺术家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对于师承关系的过分强调,会掩盖了艺术个性的可贵之处。当然,个性的泯灭有时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艺术创作有时会带有一定的被迫性,譬如明清盛行的“馆阁体”,但在多数时候,还是创作者个人的原因。

创作者在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所谓的艺术风格,是创作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也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艺术家的一生中,艺术风格往往会跟随其阅历、学识、修养、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时候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有时候又是一种突变式的状态,如同禅宗里面的“渐修”与“顿悟”,但最终都需要一个“修”的过程。在艺术风格的探讨研求上,同样不能做一个懒惰的失去头脑的人,要保持艺术敏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气与个性

安祥祥

能够引起世人的关注并名留史册的,往往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作品。这种个性,是创作者主体精神在作品中的反映,所表达的是创作者独立的美学思想和人生历练,是创作者独立人格的显现。问题在于,每个时代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气,或者说习气,在这些习气的笼罩下,创作者经常会违心地或者不自觉地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泯灭了自己的性情,荒芜了自己的生命,某种程度上讲等于终结了自己的艺术前程。

习气,一般指平日所积、所染之不良习惯、作风。在美术创作领域,习气形成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徒弟学老师亦步亦趋的,有看到某种画法得到展览或市场认可而跟风的。单纯的技法模仿也容易形成习气。每位创作者都经历过学习的过程,得以从前人或今人的艺术中汲取一些创作经验。然而,有的人学习了一种技法,于是所有的山水都是一种皴法,反反复复,几无生气与个性;有的人学习了一种题材,就成年累月地不断重复,自称要在这类题材中做到“极致”。那些被人拿来拿去反复挪用的风格技巧,本身便成为了习气的一部分。

从面目上的相互模仿,到题材选择上的扎堆,都是因为学习和创作出现了错误的认识,沾染了为时风所动、求捷径、依附门派的习气。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技法或者一种题材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领会到古人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表达欲望,那些技法如何为我所用?又如何借古以开今?从前人的经典中,应该学习的至少有两点:技法和格调。在一定时间内技法是学习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学习目的的主体,更不是学习与创作的终极目的。格调是意境、风格等因素的综合定位,是评判一件作品的核心内容。比如,八大山人的笔墨功夫虽然无可挑剔,但真正令其独立于世的,却还是他作品中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

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思维和审美个性,是不能够为别人所取代的,否则就无从表达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试想,如果所有的画都是一种风格,或者大家都在学别人的画,艺术还如何成其为艺术?失

感和创作激情。

绘画可以怡情养性,搞艺术可以有“玩”的心态,但里面必然有一根严肃思考的线,通过它来传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精神世界。最有价值的艺术不是把某种题材、某种形式做到了极致,而是把某种气质、某种情绪表达充分。当然,对于个性的追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搜奇抉怪,艺术家的努力不能停留在低层面上,因为艺术品除了新鲜,更需要深度。艺术创作者保持一颗清醒与奋发的心,才能避免沾染习气误入歧途,用力于意韵抒写,直抵画境。

(2013年07月14日《 人民日报 》)

1.下列关于“习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习气是创作者在创作时的不良习惯,它存在于每一个时代。 B.习气最终会让一个创作者泯灭自己的性情,荒芜自己的生命。 C.创作者习气形成的因素很多,在美术领域主要是模仿和跟风。 D.创作者感染不良习气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是主观的、有意识的行为。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自然段先指出习气与个性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然后明确提出有个性、有生命的创造者都不能沾染习气。

B.第二、三自然段先明确习气的含义,指出习气形成的一些因素,并因此指出在艺术创作时技法与格调的重要性。

C.第四、五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来谈艺术个性的重要性,并指出创作者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D.最后一段对艺术家的创作心态提出要求,即艺术家可以有玩世不恭的心态,也应有一颗清醒与奋发的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家的每件作品都有独立的艺术个性,这和创作者独立的美学思想、人生历练以及独立的人格都有关系。

B.有些创作者认为只有潜心学习钻研一种技法或者一种题材,并将之做到极致便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作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C.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过程的,这个过程有时很漫长,但有时却又是突变式的。

D.作品是否有个性关键看作品的格调,格调要彰显个性,比如八大山人的作品所散发出的荒寒孤高的气质。

D.彦章之军重壕复垒 重:读chóng,重叠,一层层 5.比较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 ③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④举所佩玉决玦以示之者三 ..

A.两个“为”不同,两个“以”相同 B.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不同 C.两个“为”不同,两个“以”也不同 D.两个“为”相同,两个“以”也相同 6.下面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彦章受北面招讨使之职后,赴滑台,顺浮河而下,水陆并进,攻下南城 。 B.彦章能征惯战、骁勇忠烈,但遇上了强敌,阵前失利,被晋王罢了兵权。 C.彦章生性刚烈耿直,曾对亲近的人表示要在立功回军后杀尽朝廷的奸臣。 D.段凝向来与彦章不和,阴谋夺取兵权成功,可不到一百天,国家灭亡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

王彦章,字贤明,郓州寿张县人也。……龙德三年四月晦,晋师陷郓州,中外大恐。五月,以彦章代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拜命之日,促装以赴滑台。遂自杨村寨浮河而下,水陆俱进,断晋人..德胜之浮梁,攻南城,拔之,晋人遂弃北城,并军保杨刘。彦章以舟师沿流而下,晋人尽弃北城,析屋木编筏,臵步军于其上,与彦章各行一岸,每遇转滩水汇,即中流交斗,流矢雨集,或舟.筏覆没,比及杨刘,凡百余战。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晋人极力固守,垂陷者数四。六月,晋王亲援其城,彦章之军重壕复垒,晋人不能入。晋王乃于博州东岸筑垒,以应郓州。彦章闻之,.驰军而至,急攻其栅,自旦及午,其城将拔。会晋王以大兵来援,彦章乃退。七月,晋王至杨刘,.彦章军不利。遂罢彦章兵权,诏令归阙,以段凝为招讨使。

先是,赵、张二族挠乱朝政,彦章深恶之,性复刚直,不能缄忍。及授招讨之命,因谓所亲曰:“待我立功之后,回军之日,当尽诛奸臣,以谢天下。”赵、张闻之,私相谓曰:“我辈宁死于沙陀之手,不当为彦章所杀。”因协力以倾之。时段凝以贿赂交结,自求兵柄,素与彦章不协,潜害其功,阴行逗挠,遂至王师不利,竟退彦章而用段凝,未及十旬,国以之亡矣。 [注]①德胜:即德胜渡,当时黄河上一处重要渡口。

②杨刘:即杨刘镇,在今山东东阿东北古黄河南岸。

③晋王:即李存勖,其父李克用被唐封为晋王,李存勖袭封。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8.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主要运用了何种写景手法?(4分)

4.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促装以赴滑台 促装:催促收拾行李 B.析屋木编筏 析:拆掉 C.自旦及午,其城将拔。 旦:早晨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2)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3)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4)明明如月,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5)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6)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处,却看到了我们的一位新近去世的同乡夏灵峰先生的略带感慨的诗句。夏先生虽则只知崇古,不善处今,但是五十年来,像他那样的顽固自尊的亡清遗老,也的确是没有第二个人。比较起现在的那些官迷的南满尚书和东洋宦婢来,他的经术言行,姑且不必去论它,就是以骨头来称称,我想也要比什么罗三郎郑太郎辈,重到好几百倍。慕贤的心一动,熏人臭技自然是难熬了,堆起了几张桌椅,借得了一枝破笔,我也向高墙上在夏灵峰先生的脚后放上了一个陈屁,就是在船舱的梦里,也曾微吟过的那一首歪诗。

⑥从墙头上跳将下来,又向龛前天井去走了一圈,觉得酒后的干喉,有点渴痒了,所以就又走回到了西院,静坐着喝了两碗清茶。在这四大无声,只听见我自己的啾啾喝水的舌音冲击到那座破院的败壁上去的寂静中间,同惊雷似地一响,院后的竹园里却忽而飞出了一声闲长而又有节奏似的鸡啼的声来。

一九三二年八月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钓台的春昼(节选)

郁达夫

①过了桐庐,江心狭窄,浅滩果然多起来了。路上遇着的来往的行舟,数目也是很少,两岸全是青青的山,中间是一条清浅的水,有时候过一个沙洲,洲上的桃花菜花,还有许多不晓得名字的白色的花,正在喧闹着春暮,吸引着蜂蝶。不晓得什么时候,我走上了一家水边的酒楼,在和数年不见的几位已经做了党官的朋友高谈阔论。谈论之余,还背诵了一首两三年前曾在同一的情形之下做成的歪诗。

不是尊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②临近钓台,抬起头来一看,四面的水光山色又忽而变了样子了。清清的一条浅水,比前又窄了几分,四围的山包得格外的紧了,仿佛是前无去路的样子。并且山容峻削,看去觉得格外的瘦格外的高。向天上地下四围看看,只寂寂的看不见一个人。双桨的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前面的所谓钓台山上,只看得见两大个石垒,一间歪斜的亭子,许多纵横芜杂的草木。山腰里的那座祠堂,也只露着些废垣残瓦,屋上面连炊烟都没有一丝半缕,像是好久好久没有人住了的样子。并且天气又来得阴森,早晨曾经露一露脸的太阳,这时候早已深藏在云堆里了,余下来的只是时有时无从侧面吹来的阴飕飕的半箭儿山风。船靠了山脚,跟船夫走上严先生祠堂的时候,我心里真有点害怕,怕在这荒山里要遇见一个干枯苍老得同丝瓜筋似的严先生的鬼魂。

③在祠堂西院的客厅里坐定,和严先生的裔孙谈了几句关于年岁水旱的话后,我的心跳也渐渐地镇静下去了,和船家就从断碑乱石中间爬上了钓台。

④立在东台,回头展望来路,风景似乎散漫一点,而一上西台,向西望去,则幽谷里的清景,却绝对的不像是在人间了。这四山的幽静,这江水的青蓝,简直同在画片上的珂罗版色彩,一色也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就是在这儿的变化更多一点,周围的环境更芜杂不整齐一点而已,但这正足以代表东方民族性的颓废荒凉的美。

⑤从钓台下来,在西院里饱啖了一顿酒肉,我觉得有点酩酊微醉了。走到东面供着严先生神像的龛前,向四面的破壁上一看,翠墨淋漓。最后到了南面的一块白墙头上,在离屋檐不远的一角高

11.结合文章②~④段对钓台周围的环境及钓台的介绍,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钓台的特点。(4分)

12.作者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自叙传”,请概括文中“我”的形象特点。(6分)

13.文章插入作者自己的诗作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

14.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写“钓台的春昼”,请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第II卷 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寥廓 嬉笑 榆阴 绿草如茵 B.愁怅 气慨 租赁 黯然神伤 C.和蔼 杀戮 编辑 陨身不恤 D.竹蒿 叱骂 绯红 残无人道 1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触目惊心....

的伟大呵!

B.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 C.先生博采众长,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 D.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们三年困难时期,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B.听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演讲,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C.在访问这里之后,虽然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但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D.尽管有外国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18.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字母)(4分)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

名篇《滕王阁序》,就可免费游览景区。冲着这种文化旅游的味道,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赶来参加活动。据报道,两天之内就有近500人通过了背诵,免费进入滕王阁游览。与这一带着些许文化关怀的营销策略相比,那些以噱头揽客、只顾变着法涨价的做法就显得吃相太过难看了。 ⑴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3分)(不超过15个字)

⑵ 请对材料的内容进行简要评论。(3分)

五.写作(60分)

21.请以“回忆与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A.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 B.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 C.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

D.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19.请对下列名言的主旨加以提炼和总结,不要超过10个字。(5分) ·我们会成为我们想做的人。 -------厄尔·南丁格尔 ·要么你主宰生活,要么你被生活主宰。 ------吉姆·罗恩 ·相信自己能行,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西奥多·罗斯福 ·勇敢做自己,永远都不嫌迟。 ------乔治·艾略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阿利盖利·但丁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五一期间,“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推出“背诗免票”的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王勃的

参考答案

1.B 原文的表述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和选择项的“最终”不能等同。

2.B A项,第一自然段分别从两个方面谈习气与个性,并没有明确指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 成的关系。C项“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来谈”属无中生有,第四自然段中所谈的“伪 艺术”并不是反面。D项曲解文意,最后一段中所说的“玩”的心态,并不是指“玩 世不恭”的心态。

3.A 原文的表述是“能够引起世人的关注并名留史册的,往往是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的作 品。”选择项中的“每件作品都有独立的艺术个性”错误。 4.A 促:急忙

5.C “为”分别为动词、介词,“以”分别为介词、连词。 6.B “被晋王罢了兵权”错误。

7.(1)王彦章猛攻杨刘,昼夜不息,晋军竭尽全力坚守,多次几乎陷落。 (“固”1分 “垂陷”1分 “数四”1分 句意2分)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上白色的衣服戴上白色的帽子来为他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句式1分 “白衣冠”1分 “以”1分 句意2分) 8.景物:松下的茅亭、汀沙、云树(2分)

写景手法:①由近及远 ②“凉”是触觉,“苍苍”是视觉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 9.行人无限秋风思:出行在外的悲凉。(2分);隔水青山似故乡:对故乡的无限思念。(2分) 10.(1)为变徵之声 (2)民生各有所乐兮 (3)还顾望旧乡 (4)何时可掇 (5)鸡鸣桑树颠 (6)羁鸟恋旧林

11.荒凉阴森、山幽江清或孤静荒颓。(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概括,从文中摘录出关键词语即可) 12.“我”忧时愤世,愤世嫉俗,有骨气,有才情,(2分)却又感伤苦闷,多愁善感,(2分)但也能超然

洒脱,放荡不羁,(2分)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13.在结构上形成前后照应;(3分)内容上,作者借此诗抒发愤慨之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主

题更加鲜明。(3分)

14.表现手法示例:①写景与抒情的有机结合。作者所描绘的天光山色之中蕴含着荒凉凄冷之感;表现

了作者内心的阴郁之情和苍凉之感,这种情感又使景物更加黯然失色。

②用比较、反衬等手法来表现文中所描写景点的幽静和秀美的特色。如作者描写西台周围环境时,通

过与珂罗版画作比较,着重描写了从西台西望所见到的钓台一带山幽江清的静秀之美;如自己在祠堂

中显得特别响亮的喝茶声和院后听起来特别响亮的鸡鸣声反衬了祠堂及周围环境的幽静。 15.A 16.B 17.D 18.D-A-B-C

19.示例:相信自己,主宰生活。(5分)

20.示例:(1)滕王阁景区推出“背诗免票”活动(3分)

(2)示例一:或许有人认为,文化旅游所传播的传统文化,还只是流于表面。单纯背诵一篇古

文,本身并没有教益可言。而每次阅读和朗诵古文,是对母语源头的亲近,对传

统人文的贴近和认同,是在历史文化的河流中舒展心灵的根须。(3分) 示例二: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大主题来说,背诵古文只是一件小事,但这也是一股传承中

国传统文化的清风。当人们忧心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发现民间社会其实并不缺

文化重生的土壤。对任何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人们都怀抱欣喜和认同。(3分) 21.作文

附文言文翻译:

王彦章,字叫贤明,是郓州寿张县人。

龙德三年四月的最后一天,晋军攻占郓州,朝廷内外一片恐慌。五月,叫王彦章取代戴思远做北面招讨使。拜任的当天,急忙收拾行装赶往滑台。于是从杨村寨乘船沿黄河而下,水陆一齐进发,截断了晋军在德胜的浮桥,进攻南城,南城被攻克。晋军于是放弃北城,合并兵力守住杨刘。王彦章带领水军顺流而下,晋军全部撤出北城,拆毁房屋用木料编成木筏,让步军乘坐在上面,与王彦章的军队各自靠着一边河岸行进,每当遇到转弯浅滩水流交汇的地方,就在河中交战,飞箭密集如雨,有的舟筏沉没,等行进到杨刘时,共打了一百多仗。王彦章猛攻杨刘,昼夜不息,晋军竭尽全力坚守,多次几乎陷落。六月,晋王亲自率兵增援杨刘,王彦章的军队构筑了层层壕沟壁垒,晋军不能攻入。晋王于是在博州附近的黄河东岸筑起城垒,以便救应郓州。王彦章听说后,率军疾奔赶到,猛攻晋军营寨,从清晨到中午,快要把城打下来。这时晋王率领大军赶来救援,王彦章只好退兵。七月,晋王抵达杨刘,王彦章的军队作战失利。于是罢免了王彦章的兵权,下诏命令他返回朝廷,叫段凝做招讨使。

此前,赵岩、张汉鼎两家败坏朝政,王彦章对他们深恶痛绝,性情又刚烈正直,不能闭口忍耐。到接受招讨使的任命,就对身边的亲信说:“等我立功之后,回兵之日,要全部杀掉奸臣,来告谢天下。”赵、张等人听说后,私下互相说:“我辈宁可死在沙陀人的手里,也不要被王彦章所杀。”因此合力来排挤他。当时段凝用贿赂来结交权要,为自己谋取兵权,一向与王彦章关系不和睦,暗地里妒忌他成功,私下逗留观望,致使朝廷的军队不能获胜,终于斥退王彦章而进用段凝,不到一百天,国家就灭亡了。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二
《戴叔伦-题稚川山水2》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三
《杜牧江南春习题》

※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1~2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

答:

2.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

参考答案:

1.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解释带点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 山郭:

诗句的意思;

※填空:1、本诗的作者是 ,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为 ,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

2、绝句是唐诗的一种主要体裁,它的特点主要是:

3、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你是怎样理解的?

4、写出两句唐代诗人写江南春天美景的诗句。

5、用散文性的语言描写前两句,体会江南的美丽春景。

答案:

1、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

2、每首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一般是一三四句押韵。

3、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

《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5、千里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叫,到处是绿叶映衬红花,水边的村落,靠山的城镇,酒帘迎风招展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四
《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

七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

一、语感与运用(3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马厩( ) 摒弃( ) chù( )立 静mì()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4分)

中西合壁 络绎不绝 挥洒淋漓 磨肩接踵

富丽堂黄 永往直前 芳草如茵 栩栩如生

3、下面一段话中有4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并改正。(4分)

四日市的居民常年累月地吸入被二氧化硫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吸器官受到损害,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既然四日市呼吸系统

病患者大多一离开大气污染环境,病症就会得到解决,所以人们把这种病统称为“四日市哮

喘病”。

(1)

(2)

4、对下面语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 (3分)

苏州的小巷是饶有风味的。它整洁幽深,曲折多变。巷中多用弹石铺路,春天没有灰沙,

夏日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巷子的两边都是高高的院墙,墙上爬满了长春藤、紫

藤;间或有坠满了花的树枝从墙上探出头来。

A、苏州小巷洁净,曲折幽深。

B、苏州小巷都用弹石铺路,街上很干净,没有灰沙。

C、苏州小巷夏天雨小,穿布鞋都不湿脚。

D、巷子两边是爬满了长春藤、紫藤的院墙,墙上有时长满了花。 5、文学常识填空(2分)

《于园 》选自 (朝代)文学家

的 ,他还著

有 、 等,

6、把下边对偶的诗句用直线连接起来(2分)

随风潜入夜 对影成三人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明月松间照 润物细无声

举杯邀明月 清泉石上流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人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

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

中的一朵; ,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

扮春天; ,

。这样的

人生也就无悔了.

8、仔细观察右边一幅漫画,说说它的讽刺意

义。

这幅漫画的讽刺意义是 (3分)

(二)诗文赏析与运用4

渭城曲

王 维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

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10后两句中一个“更”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诗文积累(4分)

11、周定舫认为远望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外观是:

12、在阎伯理的《黄鹤楼》中,我们可见黄鹤楼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二)古文阅读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

上,以实奇。③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

空奇。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以幽阴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

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⑥瓜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

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芍药 ( ) 绝壑( ) 啾唧 ( ) 娠( )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园中无他奇( ) ②缘坡植牡丹( )

③瓜洲诸园亭( ) ④于园可无憾矣 ( )

15、给课文划分层次。(用“/”表示)(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6、文中讲,园子的奇特之处在于“磊石”,“磊石”奇在:一是 ,二是 ,

三是 。 (3分)

17、请翻译第⑥句话:(3分)

18、读了《于园》一文后,你对于园有什么印象?(2分)

三、现代文阅读(45分)

(一)(25分)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

8 段,每段3 0 余步至5 0 余步不等,共2 9 0 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 3 5 米、深3 0

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舫

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 0 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

时,远处房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

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

蛇,山若伏鳖,管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

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A、展览 B、展示 C、展开)

它那变化无穷的奇妙景色。

19、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矗立( ) 纤细( ) 参错( ) 伏鳖 ( )

20 、在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两组反义词。(4 分)

近义词:

反义词:

21、对于本段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段主要介绍了站在中山陵的平台上所看的美丽景色。

B 、本段综合运用了描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C 、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和摹状貌。

D 、本段的主要参观顺序是由南往北。

22、本段重点说明的是( )(2 分)

A 、石阶 B 、平台 C 、祭殿

23、想想文段中横线处应该填写哪个词,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横线。(2分)

24、文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吗?(3 分)

25、请依据原文具体写出“工笔长卷”“泼墨山水”所表现的内容。(4 分)

工笔长卷:

泼墨山水:

26 、你能找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吗?请勾画出来。(2 分)

27、结合文章本段和课文第二段思考,为什么吕彦直的设计构思能从众多设计中脱颖而出?

世界上还有哪些建筑因为形状奇特而富于寓意?(3分)

(二)花山风景胜阳朔(20分)

在广西南宁市西南,有一片秀林环碧水,幽境藏奇岭的热带喀斯特地貌风景区,叫花山

风景区。它是以其中一座具有最大规模的远古崖壁画的山峰──花山名命的。珠江水系的左

江蜿蜒横贯全境,徐霞客当年泛舟左江,一路上但见时而峭壁夹峙,茫茫无路;时而水阔天

开,柳暗花明。他曾经这样描绘:“舟行石峰中,或曲而左,或曲而右”,“余谓阳朔山峭濒

江,无此岩之石;幽溪水激多石,无此石之奇”,“危崖叠翠,倒影汇潭,洵神仙之境。” .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已众所周知,然而,当你过花山之后,一定会发

出“花山风景胜阳朔”的赞叹。花山景区胜于桂林、阳朔。不仅有桂林、阳朔那样的山、水、

洞、石,它还有桂林、阳朔所没有的壁画。这崖壁画主要分布于从宁明、龙川到崇州一带的

明江、左江沿岩悬崖峭壁上,有40多处大小不一的崖画群,绵延200余里。这些赭红色以

人形为主,间有少量兽类形象的崖画,被当地人称为“人影”、“佩影”、“鬼影”。这些崖画

一般都在离地面或水面30米一12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山势奇险,画面壮观,令人惊叹不

已。画面主要反映了古代骆越族人民欢庆丰收、祝贺胜利、祭祀祖先、崇拜神灵等活动的情

景。面积最大的一处崖画是在明江岩边的宁明花山崖壁上,有880平方米,计有人物画像

1800多个,最大的长3米,最小的仅0.3米口从龙州棉江花山至崇左银山的崖画,构成举

世罕见的水上画席。正是这些崖画,给花山风景区蒙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

花山风景区崖画的时代大体上自战国,下至东汉,最迟也在唐以前。这些崖画是珍贵的自然

文化遗产,在世界崖画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倘苦你舟游左江,亲临“游人水上看山舞,忘

了看山画里行”的境界,领略画境与山水交融的绝妙意境,将会怡然忘情。那实在是不可多

得的一种享受。

28、“或曲而左”中“或”的意思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甲”的意思

是 。 (2分)

29、花山景区的主要特点是( )(3分)

A.水激石奇 B.山势奇险 C.有壮观的崖壁画群 D.水上画郎

3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先说明 ,再说明 ,最后说明 (3

分)

31、用“——”在文中画出第2段的中心句。(2分)

32、文中第2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崖壁画的?(4分)

33、文中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同时还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3分)

34、文中介绍的崖壁画让人惊叹,不知那时的人是怎样创造这些崖壁画的。其实在世界各地,

还有许多奇观之谜未解,等待人类去揭开它们的面纱,你能举个例子吗?(3分)

四、写作(55分)

将《家乡的 》补充完整,可写一处名胜古迹,也可写一种名优特产,比如动

植物、自然景观等。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写成说明文,字数不少于500字。(55分)

三单元答案

一、1、jiù bìng 矗立 静谧

2、

3、“常年累月”改为“长年累月”;删掉“等”及省略号后的句号(或删掉“„„”);“既然”

改为“由于”或“因为”;“解决”改为“缓解”。 4、A 5、略 6、略 7、见到奔腾的江

河,你只盼无愧地作浪花这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8、某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

人格 9、清新明朗 10、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二、11、略 12、略 13、

sháo hè jiū shēn 14、①特殊的,罕见的 ②顺着,沿着 ③众,各 ④心感不满 15、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6、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 17、略 18、略 三、19、chù xiān cēn biē 20、近:隐约、依稀 宽大、辽阔 ;反:近观、远眺 晨、夕 21、

D 22、B 23、B 24、使读者对石阶和大平台的高大留下明晰具体的印象 25、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房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管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 26、略 27略 (二)28、有的;第一 29、C 30、花山景区的位置和古人的看法;花山景区胜过阳朔之处──崖壁画;崖壁画的价值 31、花山景区胜于桂林、阳朔 32、是从分布、色和形、位置高度、内容四个方面说明的 33、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34

、略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五
《诗歌鉴赏题》

中考强化训练——古诗词鉴赏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1、“积雪浮云端”中一“浮”字下得非常生动,试作赏析。

2、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谈谈“挂”字的妙处。

2.“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三) [ 仙吕 ] 后庭花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满头风雨, 戴荷叶归去休。

1.请描绘出“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所表现的意境。

2.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黄鸟:黄莺。辛夷:木兰花。

1.第一、二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水精帘:又作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1.“楼台倒影入池塘”一句中的“入”字好在哪里?

2.有人说,“水精帘动微风起”一句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你赞同吗?为什么?

(六)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分析前两句诗中哪个词最能表达诗人的心境?

2.最后一句诗情景交融,真切自然,请结合诗句简析。

(七)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一种用兽毛制成的兽衣,露水不易湿透。

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2.这首诗题为《早行》,试结合全诗分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八)江 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①此诗虽题为“江上”,其实写于作者乘船离开亲人之时。 1.试赏析本诗中“漾”字的妙处。

2.诗歌后两句述说离情,可谓情景交融,请简要赏析。

(九)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请抓住“翠、噪、新”等关键词描述诗歌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十)月 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鄜州,(fū)州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 鬟[huán] 〈名〉 妇女的梳成环形的发卷

1、颈联是诗人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恋自己,请品味“湿”“寒”的表达效果。

2、说出尾联的言外之意:

(十一)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这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二)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读了这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六
《江苏镇江中考试题》

2009年江苏省镇江市语文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23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喜悦,是一种智慧,一种超拔,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一种饱经cāng桑的充实和自信,.

一种光明的理性,一种坚定的成熟,一种战胜了烦恼和庸俗的清明chéng澈。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朝霞,它是无边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线。它是翅膀,是归巢。它是一杯美酒,一朵永开不.

败的莲花。

(王蒙《生活里那些不同的脸》,选自《文苑))2008.9)

2.默写。(8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6)龚自珍辞官后,应好友之邀来到镇江。在丹阳云阳书院,他呕心沥血,培育后生,直至病逝。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在《己亥杂诗》中的诺言:“ , 。

3.名著阅读。(3分)

10月8日

今天柯察金第一次独自到花园里去散步。他屡次问我,他什么时候可以出院。我告诉他说快了。那两个姑娘一到接见的日子就来看他。现在我明白他疼痛的时候为什么不呻吟的道理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呻吟时,他回答说:

“您读读《牛虻》,就明白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选文中“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的是 (填人名),另一个指的是塔季亚娜。

(2)在保尔·柯察金看来,小说《牛虻》能让他不呻吟的原因是什么?

答:

(3)正是这种“不呻吟”的精神支撑着保尔,使他在身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仍然创作出一部中篇小说《 》,这让保尔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二)运用(共10分)

4.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广大青少年纷纷通过网上寄语等方式参加“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活动,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下面的寄语构成语......

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道德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灵魂; , ; , 。做有道德的人吧!从一点一滴做起,奉献爱心,奉献社会,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5.下面这段话在表达上有多处语病,请选择四处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①我国的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今增设了假期,传统节日的内容可以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②在传统节日的活动中,让人们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③就说端午节吧,古代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袋、熏“五毒”、祈福辟邪等内容,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完全可以提高一些新的内容。④为防止传统节日不只是物质享受,我们可以举行各类文娱活动,如,上演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剧目来普及传统文化,使人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⑤总之,我们不仅要过“精神的节”,更要过“物质的节”。

6.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制造”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

材料一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出口形势异常严峻。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 家对“中国制造”设置障碍,更加剧了中国出口面临的困境。

材料二 一些美欧企业动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中国出口企业提出诉讼。一方面抓住 了部分中国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漏洞,如有的产品确实存在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产品缺乏 科技创新,未能实现“中国创造”;另一方面是将诉讼作为手段用以阻止中国出口企业对其市场地位产生的竞争威胁。

材料三 调查表明,中日韩三国国民对本国产品和品牌的信赖度,由高至低依次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回答称信赖本国产品的日本人比例为90.8%,韩国人比例为87.5%,而中国人只有50%。就“最先想到的本国企业是哪一家”一项,回答“海尔”的中国人最多,回答“三星”的韩国人最多,回答“索尼”的日本人最多。

答:

二、阅读理解(共47分)

(一)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共5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3分)

答:

8.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

(二)阅读《海洋中也有“沙漠”》一文,完成9~12题。(共11分)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

②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沙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

③200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

④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

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摄氏度到0.04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

⑤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

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⑥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威胁着地球的健康。受全球变暖影响,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

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

(选自《参考消息》,有改动)

9.第④段画线句子“在0摄氏度的时候,1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摄氏度,l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毫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说明方法:

作用:

10.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请任选一句,结合语境简要回答。(2分) ....

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 ..

②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

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

我选( )句:

11.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④⑤ 段,分点概括。(3分)

答:

12.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

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3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节选),完成13~l7题。(共l3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

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

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④ 【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

②③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

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

④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

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以才名拜太学博士。

(选自《北史》)

【注】①范阳遒(qiú):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耽书:酷爱读书。耽,迷恋、沉溺。④都讲:主讲。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益慕圣贤之道( ) (2)或遇其叱咄( )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生徒悉集( )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15.如果用“祖莹偷读”作为上联,结合【甲】文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说说【甲】【乙】两文所写人物宋濂和祖莹在读书上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

下联:

共同特点:

16.体会【甲】【乙】两文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甲】

【乙】

17.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从宋濂求师的经历中,你受到哪些启发。(2分)

答:

(四)阅读从维熙《思念是人生的彩虹》一文,完成l8~22题。(共18分)

①在冬日里思念起小花萌芽的早春,在春日里思念起十月的枫红,闷热如煮的夏日里,忆起冬日飞舞的雪片,或是在冰河封冻的严冬,突然记起百花争艳的盛夏,都会给人的精神上带来一丝慰藉。如果把春夏秋冬比作人生四季,那么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

②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逐渐无所不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可以载人登上月球,一台笔记本电脑,任你访问世界名山大川。天与地之间距离浓缩到方寸之间,固然给人类生活带来许多意外的惊喜,但是将其放在感情的天平上去衡量,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③不久前,友人从美国打来电话说:“你在电脑上安上一个出像设备,我们通话时就可以面对面地看见彼此的形影了。”我说:“别,还是让我留下点想像和思念的空间吧!”之所以这么回答,因为我不想让电子光波破坏了思念的情怀。如果,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他的肖像,那固然有瞬间面对面的快乐,但是思念与想像之苦与乐,便会随之化为泡影。感情的天平永远在平衡点上,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更有甚者,会使感情霉变而生菌,继而发生病变。更何况,我刚来探亲不久,朋友们的音容笑貌,还鲜亮地活在我的记忆库中呢!

④古代诗词中的“长相思”,来自于“久离别”。余光中一首《乡愁》的诗章,所以那么撕裂肝肠,就是因为“久离别”而后孕生出来的“长相思”。这种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不是吗?民族情愫如此,亲情与爱情的真谛,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见到一些时尚中的人,像蜜蜂巢居那般形影不离,殊不知没有空间没有思念,没有彼此守望的情感田园,感情田园中的绿阴会褪色的,没有精神空间的人生厮守,久而久之是会变质变味的——虽然伊人仍旧,但实质上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了。

⑤古人说的“大爱无形”与“挚爱无声”,不是空对空地坐而论道,而是实对实的感情界定。记得,l998年中国作家出访宝岛台湾,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此话出口后,立刻获得满堂喝彩声。之所以如此,全然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l”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如果将此延伸到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那般的精神墓场。

⑥当然,电子时代给予我们许许多多前人无法想像的方便,因而我们常为生在这个世纪而庆幸,天上的飞机,地下的地铁,一直到笔记本电脑,给了我们生活“直达车”的快捷。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因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鸟有。看看春运时人头攒动的车站吧,那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如果人间死了这种思念,还会有这种情致的画面吗?

⑦保留一点思念与想像的空间吧!那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所独有的精神彩虹。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改动)

18.如何理解第①段中“思念是人生四季精神上的彩虹”?(3分)

答:

19.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4分)

(1)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

(2)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 答:

20.阅读第⑥段,谈谈对画线句子“但这些生活载体的飞跃进步,不仅无法取代人间感情的价值定位——正好相反,越是飞船上天,人们更要警觉人类的真情坠地”的理解。(4分)

答:

21.第(多④⑤段列举了友人、余光中、王安忆的例子,分别从哪些角度来阐明“思念有个前提:那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这一观点的?(3分)

答:

22.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在作者眼里,电脑屏幕上出现朋友的肖像,那种瞬间的面对面的方式是无法让人感受到快乐的。

B.思念有时是一种力量,正如余光中的《乡愁》点燃起的思念之火,将是海峡上架起飞虹的力量。

c.作者认为,太多的方便和直达,致使将真情的思念与肝肠寸断的牵挂,化为宇宙间之乌有。可见作者并不赞同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时代的到来。

D.在常人眼中,眷运时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可在作者看来那却是思念井喷的绝妙写照,是富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七
《2012年厦门湖里区中考毕业班语文模拟试卷》

厦门湖里区2011-2012年初三年级(下)语文一模考试卷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7分)

一、完成第1题,7分。

l根据对话情景,完成(1)(2)(3)小题。(7分)

林书豪一举成名天下闻,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同学甲:林书豪真是太棒了!进入纽约尼克斯队后成为首发球员,职业生涯头五场首发

共得136分,为1974年之后NBA最佳。他是我的超级偶像!

同学乙:是啊,我也喜欢“林来疯”!他的魅力如滔滔江水势不可挡,最近《时代》杂

志网络票选“2012全球百大人物”,林书豪排名第九,遥遥领先美国总统奥巴马、股神巴菲

特等政商界知名人士。

同学丙:大家别只看到他耀眼的一面,你知道吗?他曾先后被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裁

掉;成名前借住朋友家的沙发;不论走到哪里,手中都拿着一颗NBA官方篮球锻炼手感„„

是对篮球事执着的热爱和平时的刻苦训练才走到今天的辉煌。

(1)下面哪一项与甲、乙、丙三位同学谈论的内容有出入:( )(2分)

A、林书豪的成功引发了青少年对他的崇拜。

B、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就成功,林书豪也不例外。

C、林书豪的成就比奥巴马和巴菲特更大。

(2)下面哪一项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谈论的话题:( )(2分)

A、林书豪怎样成为年轻人的励志偶像。

B、如何正确看待林书豪的成功。

C、林书豪成功的原因。

(3)青少年喜欢崇拜偶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8分)

二、完成2-6题(38分)

2.古诗文积累(13分)

(1)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1分)

(2)子日:“见贤思齐焉,。”(《论语》)(1分)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

《出师表》(2分)

(4)面对离别,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为远方的友人吟诵:

“ ,随风直到夜郎西”,表达深切的关怀;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

州》中,与入川的朋友作别 ,天涯若比邻”,尽显洒脱旷达之意。(2

分)

(5)春夏秋冬是古典诗词长盛不衰的话题,“天街小雨润如酥淡淡的春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宜人的夏韵;“君问归期未有

期 ”是缠绵的秋思;“忽如一夜春风来, ”是

浪漫的冬景。(3分)

(6)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一些名言警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一言难尽。更妙的是,

一些诗句异曲同工,令人拍案叫绝。说到奉献精神,我们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里

的“ ,化作春泥更护花”和李商隐在《无题》中的“春蚕到死丝方

尽, ;王湾《渡荆门送别》的“海日生残夜, ”

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

们去领悟新旧交替的规律。(4分)

3根据提示,完成(1)(2)小题。(4分)

①走进曾厝垵海湾,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书法广场马上映入跟帘。②整个场地呈凹

字形沿海岸线展开,充分利用了“海”的特包,以“书岛鹭胸怀,展大海豪情”为主题,并

采用“以天为纸、以海为墨”的设计手法,整个设计方案A融( róng)合了自然景观。③沙滩.

上B凹(ōu)陷处占地百余平方米的“寿”字已设计完成,艺术家以海为背景,寓意巧妙,仔.

细一琢磨,它可是一个“涛”字哦。④沿着海岸线往东走,我们可以看到一座近400米长的

笔架廊,俄罗斯白松天然的材质加上毛笔嵌成的梁架,自然、淳朴的风格会让你情不自禁也

想走进去纳纳凉,歇歇脚。⑤继续往东走,各种再现甲骨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石

雕正在紧张的制作中,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也坐落其中。⑥整个广场随处可见中华书法

文化的C底缊(yùn),就连这看似简单的道路也是暗藏玄机的。 .

(1)语段中,ABC三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语段③一⑤句依次介绍了沙滩上特殊设计的“寿”字、____。(2分)

4.诗词鉴赏。(5分)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3分)

(2)“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5.名著阅读。(7分)

(1)请根据示例填写相关内容。(2分)

示例:《三国演义》一罗贯中一杨修一恃才放旷

《水浒》— 一 —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下面的这些精彩故事都与他有密切关系。请在

横线上补写出故事名,并在其中挑选一个,写出其情节(50字以上)。(5分)

A、大闹____B、三打____C、真假____ D、三借

情节:___

6.综合性学习。(g分)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

[走近端午]

(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把中华大地

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

变的艾香。

“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了

一副对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____传四海”。但对联还不完整,请聪明的你补

上恰当的词语:____。

【情系节日】

(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

真切,60个字左右。(3分)

_

【弘扬传统】

(3)根据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1:2007年12月l6日,国务院通过《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新增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l天,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2:厦门开展“我们的节EI.端午”系列活动。

(1)开展龙舟赛和包粽子比赛,突出节日主题。去年集美区的“龙舟文化节”规模空

前,吸引了两岸三地77支队伍参赛。包粽子比赛在各区、相关街道均有举行,吸引了众多

社区居民和机关干部参与。

(2)开展经典诵读展演等活动,彰显文化内涵。2011年6月湖里区举办了“品味书

香·寄情端午”主题活动,内容包括经典诵读、文艺表演、有奖问答等。(2分)

探究结果:___

(4)对于弘扬民族传统,你还有什么奇招妙计?(2分)

_

第三部分 阅读(满分:45分)

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

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

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

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执事者

闻之,以为彭泽令②。素简贵⑧,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④应束带见之,潜叹日:

“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⑤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节选自《晋书》)

[注]①州祭酒:官职名。下文的“督邮”也是官职名。 ②令,县令。

③贵:自爱。 ④白:告诉,说。 ⑤拳拳:小心谨慎。

7.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1)渔人甚异之( ) (2)屋舍俨然( ) ..

(3)以亲老家贫( ) (4)解印去县( )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l)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

(2)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译:

9.下面句子中,与“执事者闻之”中的“之”的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 D、久之,目似暝

10.清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

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11.知人论世,结合【甲】文及【乙】文所记叙的两件事,分析陶渊叫的理想及性格。(4

分)

答:

四、阅读《梨一样的苹果》一文,完成12-16题。(17分)

梨一样的苹果

① 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

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② 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

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惯用的说理、感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起,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 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的一下撕掉了那一页

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A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 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

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 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察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B似的扎在心上。

⑦ 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

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的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杯。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⑧ 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

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革命,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革命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 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 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选自《读者》,有删改)

12、请以“梨苹果”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3 分)

起因:图画课上,尤里卡画了一个梨苹果,米哈朵夫老师责罚了他。

经过: 结果:

13、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3 分)

14.尤里卡的作业交上来了,米哈朵夫老师很吃惊。请展开想象,揣摩老师当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表达出来。 (4分)

15.品味语言,可从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角度入手,在AB两处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处、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品味。(4分)

16.文中的米哈朵夫、尤里卡、米丘林三个人物都有令人敬佩的地方。假如能穿越时空,你会对他说什么?(选择其中一位即可)(4分)

五、阅读《读永恒的书》一文,完成17-20题。(13分)

读永恒的书 周国平

①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通过各种物质形式保存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文字。因而,在我们日常的精神活动中,读书便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一般而言,我们很难想像一个关注精神生活的人会对书籍毫无兴趣。“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说的这句话,非常贴切地表明了这一点。

②然而,古今中外的书不计其数,该读哪些书呢?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极粗略地把天下的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这种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印刷垃圾,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或有用的知识。在今日的市场上,这种以书的面目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比比皆是。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也许不无益处,但不读却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世上的书大多属于此类。我把那些专业书籍也列入此类,因为它们只对有关专业人员才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书,至多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这类书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③应该说,这第三类书在书籍的总量中只占极少数,但绝对量仍然非常大。它们实际上是指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那些不朽之作,即所谓经典名著。这些伟大作品不可按学科归类,不论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理论著作,都必定表现了人类精神某些永恒的内涵,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我称它们为永恒的书。要确定这类书的范围是一件难事,事实上不同的人就此开出的书单一定有相当的出入。不过只要开书单的人确实有眼光,就必定都会选中一些最基本的好书。例如,他们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类作家的著作。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全读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那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样的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八
《古 典 诗 词 鉴 赏 20 题》

古 典 诗 词 鉴 赏 20 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简答:首句“龙盘虎踞”原是描述石头城地势险要雄伟的比喻,此处用来表现什么?

答:

2、简答:次句写秦朝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形成了富于讽刺性的

鲜明对照。其中“势入浮云”有何意义?

答:

3、填空:后两句的诗意从一个 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

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溃。

4、简答: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结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

未句哪一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的环境,主要运用了的

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

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答:

三、读晏殊《浣溪沙》,回答1—2小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 和 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

了 的表现手法。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四、读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完成1—3题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前两句照应题目,暗含有“不遇”的意思。请对此加以解释。

2.后两句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这首精炼含蓄的小诗中却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受。作者对袁拾遗持怎样的态度和感情呢?

五、读《登崖州城作》(李德裕),回答问题。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李德裕,唐代杰出政治家,任宰相六年颇有建树,后为政敌陷害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唐语林》记载:“李卫公在珠崖郡,北亭谓之王阙亭,公每登临,未尝不北向悲哽。”

1.第一句“望帝京”包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2.第二句中“犹”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三四句描写青山环绕,表达是什么心情?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山中留客

唐〃高适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淡谈你对首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三、四句作者如何挽留想走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一二句是实写,其描写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句将“梅花落”(曲子名)拆用,构成了一种虚景,仿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诗中也就含有了

___________之情,不过这种情绪并不像一般同类题材的诗那样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1.首句描绘的景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问”的妙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①,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①暄妍:美丽。暄,温暖,这里指梅花昂然盛开给寒冬带来暖意。②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金樽:贵重的酒杯。

1.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怎样描写小梅的优美风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二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雍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诗多处运用对比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请做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寻隐者不遇

宋〃魏野

寻真①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②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注]①真:即“真人”:指得道成仙的道士。②芝:灵芝。

1.隐者新居之地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风”“松”“云”的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社 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首句“稻粱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句“豚栅鸡栖”指____________,联系第一句描写,表现了江南农村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半掩扉”告诉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是_______手法,说明___________。“醉人“这个细节可使人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

1.诗歌前两句对饯别场景作了怎样的描绘?气氛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第三句的“且”字?它透露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阅读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此词刻画了三个人生阶段的三个听雨的画面,不同的意境表达了不同的心境,请你说说这三种心境。

十五、阅读晏几道的《菩萨蛮》,回答问题。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

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1.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答:

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十六、阅读唐代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李德裕,唐代杰出政治家,任宰相六年颇有建树,后为政敌陷害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唐语林》记载:“李卫公在珠崖郡,北亭谓之王阙亭,公每登临,未尝不北向悲哽。”

1、第一句“望帝京”包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2.第二句中“犹”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3.三四句描写青山环绕,表达的是什么心情?

十七、阅读冯延巳《谒金门》,回答问题。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1)挼:ruó,轻轻搓揉。 (2)斗鸭:栏杆名。 (3)搔头:簪一类的首饰。

1.简析“吹皱”这一词语的表达之妙。

答:

2.简述这首词中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情感。

答:

十八.阅读王昌龄《闺怨》,回答问题。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十九、阅读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回答问题。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二十、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怕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辛弃疾填词喜欢用典,不懂得典故及其用意就看不懂辛词。词中张翰、刘备的典故和桓温的话各表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秦始皇墓的帝王气象。2、语意双关,既描写秦皇陵高耸入云的气势,又暗示其生前无与伦比的威严气势。3、“崩”。4、秦始皇实行暴政,鱼肉百姓,劳民伤财,诗人借抨击昏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九
《诗词鉴赏练习题》

诗词鉴赏练习2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分)

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分)

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分)

答案⑴傍晚。(1分)“吹角”是从听觉角度描写,“射雕还”是从视觉角度描写。(2分,每点1分)

⑵ 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3分,每点1分)

⑶垂泪之时,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残酷;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4分,每点2分)

22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本诗是怎样以“倦夜”统摄全输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倦”字。(1分)本诗前六句写景,通过对秋夜里的绿竹、庭院、野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等一系列意象的描绘,写出了月出到月落的过程,勾画出一幅清凉月夜图。透过这幅图,我们看到诗人一夜不曾合眼,含蓄道出了“倦”。(2分)尾联“空悲清夜徂”绾合了诗题“倦夜”。(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前六句写诗人“倦夜”的情景,后两句告诉我们诗人“倦夜”的原因:“万事干戈里”。“万事干戈里”使得诗人“空悲清夜徂”。(2分)景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安的担忧,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获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 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

[注释]①一各蔓生植物。②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功成之后游于五湖。

(1)诗歌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画面?通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的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谈谈。 答案(1)作者生活在音乐高奏,欢乐宴饮的氛围当中;(2分)但他感到的是孤独惆怅(1分),向往的是远离尘嚣的安闲世界。(1分)

(2)诗歌的颔联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众人的享乐和君王的恩宠反衬自己的忧愁。(1分)诗歌的颈联用了融情入景(或拟人)的表现手法(1分),诗人用女萝的力弱来反映自己的身不由己,用梧桐的心孤来折射内心的伤感(1分)

2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答题。 (8分)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

江 总 ①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

(2)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5分) 答案(1)重阳节(1分)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

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文字通顺再给1分)13.(5分,只给一题评分。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漏.增字,则该空不给分)

2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简析。(4分) 答案(1)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海面辽阔,海浪拍岸,如云翻卷去而复回的壮美画面(2分,角度1分,画面1分);第二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一幅北风劲吹,雷声轰鸣,山雨欲来的雄浑景象。(2分,角度1分,画面1分)

(2)暴风雨将要来临,按常理本应当关门闭户躲避,而诗人却把楼四面窗户垂挂的疏帘用钩卷卷起,敞开窗户“卧看”“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2分)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内心世界。(2分)

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海 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 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 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 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 羡他蝴蝶宿深枝。

(1)明代的王象晋形容海棠曰:“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本诗中那两句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4分)

(2)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案:(1)本诗中三、四句表达了这种意思。 (1分) 海棠最美最动人之处就在于含苞待放之时。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海棠显得别具一番风韵,显得异常之美。(3分)(意思对即可)

(2)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1分)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3分)(意思对即可)

试题评析:(1)考查鉴赏古诗歌的意象理解和句意的把握,能力层次为B级。首先的理解王象晋形容海棠句子的内涵,然后找出原诗中对应的句子,再次把它分析鉴赏出来。同时注意语言的表达流畅优美。(2)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对于诗歌鉴赏,首先是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等等。然后才能准确把握鉴赏。

2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有关问题。(10分)

南园十三首(其六)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1)解释前两句诗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及所用的艺术手法。(5分)

(2)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主旨。(5分)

(1)参考答案:前两句描述了诗人艰苦的书斋生活。具体意境为:清冷,凄凉,孤独,寂静,幽伤,神色低沉,情绪默然。诗歌运用了正话反说,比喻,白描,情景交融的手法。

(2)内容是: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写诗作文这样的雕虫小技上,每天伴着清冷的月光刻苦读书,发奋写作,孜孜不倦地琢句雕章谋篇。而读书有才又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年年辽东之地战争频繁,武士受重用,而文人无法发挥自己悲秋作赋的才能吗?一二句从自我生活现状写起,三四句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怀才不遇,无识见弃之感愤。

注:寻章摘句:写诗文时就典籍中寻觅典故,摘取词句。雕虫:指写诗作文本为小技,这里指轻视辞章。哭秋风:悲秋作赋

2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 秋山又几重。

(1)从感情变化角度看,这首诗可分为几层?请作概括分析。(4分)

(2)简要分析“语罢暮天钟”的表达作用。(4分)

答案 (1)可分为两层。(1分)第一层为前六句,写诗人与外弟“喜见”,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表达了诗人惊喜之情。第二层为后两句,写诗人与外弟“言别”,描绘了想象中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惆怅、忧虑的伤别之情。(3分)(4分,意思对即可)

(2)这句诗的意思是“畅谈完毕,苍茫的暮色中已响起了晚钟”。(1分)“暮天钟”既表示时已日暮,(1分)更见叙谈入神,不知不觉天色已是黄昏,寺钟惊醒了他们。(1分)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也足见兄弟情深。(1分)(4分,意思对即可)

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 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1)“诗眼”是诗歌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这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4分)

(2)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8分)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诗眼是“静”,(1分)因为本诗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因此在前两句生动概括了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后,第三句描绘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积骸成阵的兵家要冲,如今却享有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深意,是通过“静”字传达出来的,因此说“静”是诗中之眼。(3分)

(2)这首诗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历史上阴晴不定,时有弛张。作者却拈出了美好的和平之页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吹散了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4分)

(补充:常建的诗作,大多成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开边黩武的乱政而发的,可说是一剂针砭时弊的对症之方。诗歌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垫。三、四句顺势腾骞,波

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篇十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

高考诗歌题鉴赏精选20首

1、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

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诫游子不要再留念他乡,而要“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6分)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2分)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答:(1)友人相对 无言,只是凝视着银青烟。

(2)精于炼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

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芒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 的情感,尽写入 “销魂”二字。颔联继而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荒塞牧归图,概写了苏武幽禁在异域的漫长岁月。颈联想到苏武归来,宫殿楼台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联遥想苏武归来后哭悼武帝。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鸣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

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

答:(1)辛弃疾和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百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写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忧愤和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

(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2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① 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② 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③ 最后两句在感情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该诗的整体风格 是怎样的?

答:① 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愁。 ② 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③ 在感情表达上采用的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 己壮志难酬的忧愤。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

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

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前人在评价这 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 ,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答:(1)一是用“柳”音谐 “留”,明写留恋吴中;一是用“灞桥”暗指京都,暗示朝廷无人赏识自己的才能。

(2)借思乡之情抒不能为国尽力之恨;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赏识自己,让自己能为国尽力的愿望。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写“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均不给分);对比(或“对照”、“呼应”)

9、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 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答:(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 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 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 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愁苦的原因是“无侣”(或“单栖”)寂寞无人陪伴。

(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2)“边烽不过秦”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

答:(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 ,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2)表明山村 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 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山”、“雨”、“鸟”三个角度入手,简要评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答:秋日远山传来寺庙悠长的暮钟,茫茫楚天挂上了霏霏雨幕,苍凉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诗人思家念远的孤寂、凄怆这情;最后,诗人运用反衬手法,写一只失群的伶仃小鸟飞往家乡广陵方向,归巢了。鸟飞东南,离巢愈近;而诗人前往西北,去亲愈远。这更引起了他满

腹思乡的离思哀愁。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点绛唇• 屏却相思

王国维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注]这首《点绛唇》收入《人间词乙稿》。时王之前妻莫夫人新丧,此词为悼亡之作。

(1)解释“屏却”一词,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3分)

(2)请分析“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三句的意境。(3分)

答:(1)“屏却”意谓放弃、排遣。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忘了她吧,忘了她,念如今生死茫茫,怀想又有何益,.徒令人心力交瘁!(意思对即可。释词1分,析前两句意思2分,共3分)

(2)词人举目西窗,惟觉月光如水,丁香似雪,一片凄凉意。“凉月”以“纷纷”形容,“丁香”以“雪”喻之,无理而妙绝。丁香花本开在春夏之交,何以与寒冬之 “白雪”关涉?这是为强调颜色的相似性而出现的时令错位。然而,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却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因思念亡妻而难以为怀的悲怆冷寂心境,堪称绝妙。(意思对即可。3分 )

14、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行即事

王 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 ①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② 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①答:拟人手法。

②答:有声有形、有动有静,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诗人精神愉快、神清气爽

15、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3)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答:(1)“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二字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

(2)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雷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 “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读本诗,要把握住“咏风”即“咏人”——咏有为之士)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的精彩成考报名资源。想要了解更多《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题稚川山水 题稚川山水阅读答案 题稚川山水翻译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题稚川山水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3550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