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

2016-01-16 11:58:31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一《关于松树的诗句》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希望能帮助到你。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一
《关于松树的诗句》

关于松树的诗句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咏寒松诗

【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孤松

【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松

【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

【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二
《关于松树的诗》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三
《关于松树的诗句》

关于松树的诗句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咏寒松诗

【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孤松

【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松

【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

【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四
《描写松树的好词句》

1、走进雪松,你会看见主干的表面很粗糙,像干旱时裂开的土地。树枝上的叶子是墨绿色的。雪松的叶子与众不同,是像针一样的。叶子和主干连在一起,看上去就像一座宝塔。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的眼睛,似乎每一根针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如果你摘了叶子,雪松会来扎你。

2、远远望去,它像一座碧绿的宝塔,巧夺天工,我真想抱住它。走进去一看,树干有碗口那么粗,树枝一层一层的向四面舒展。叶片像一枚枚小姑娘绣花的针,要是你用手去碰它,就会很疼。听爸爸说:雪松的叶子像针,是因为北方的天气很冷,使它的叶子退化成针。

3、沿河路那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树,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高大挺拔的雪松。

4、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的。它周围的植物都有些儿萎焉了,唯有雪松还是那样生机盎然。

5、我爱雪松,虽然它没有牡丹那么艳丽,也没有梨树那样给人们提供果实,但雪松那种不畏严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它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更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里,穿着朴素绿色外套的松树。

7、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8、松树是笔直的,不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耸立地生长着。别的树以旁出虬干为美,它却以正直、朴素、坚强为美。这种内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温室中娇生惯养的名贵树种要高尚的多。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五
《诗歌鉴赏》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六
《古诗赏析》

古诗阅读

古诗鉴赏知识

要求

•考生能“识记文学常识,掌握初步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包括“识记”和“鉴赏评价”

提问内容

•1.下面对这首诗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句子的理解

•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每个字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借助注释和其他选项充分理解词句含义。

全诗分析

•考查对诗词写作技巧,思想感情等方面内容的鉴赏能力。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七
《古诗赏析》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八
《古诗赏析1》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朝 《孟襄阳集》(过:拜访)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 本诗是通过哪些景物、哪些诗句描绘出了一幅田园风光图画?

答:“绿树村边合”, 写出了绿树环抱,是近景,“青山郭外斜”展示了广阔的远景,由近到远,清淡幽静,更有“开轩面场圃”,美景映入眼帘,使人心旷神怡,“把酒话桑麻。”使人联想到希望的田野和宾主的欢声笑语,由此,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呈现在我们眼前。

2. 文中最后一句的“就”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答:“就”字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南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僵卧孤村”,处境本来寂寞凄凉,但诗人并“不自哀”这是为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自哀”的原因是“尚思为国戍轮台”。因为诗人日夜思念的是抗击敌人,收复失地,一个以国家安危为重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年老体衰而悲哀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渴望收复失地、渴望为国战斗。

2、“风吹雨”的含义

“风吹雨”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写眼前自然界的风雨,二是象征意义,它象征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有倾覆的危险。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为国戍轮台”的壮志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整首词表达了伤春怀旧的思想感情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脍炙人口,请作赏析。

答:这两句诗既是现实生活里的春景,也是词人往昔美好生活情感的记忆。“花落去”是伤春,“燕归来”是伤别,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寓情于景,富有哲理。

四、☆☆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元朝 散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散曲是怎样描写秋郊黄昏景物的?

答:全篇选取了最能反映事物特征、又能突出词人感受的景物写的,烘托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

2. 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异乡游子忧郁悲怆的思乡之情。

五、☆☆次北固山下 王湾 唐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用这句诗形容景物,可谓妙绝千古,请作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人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是露春意。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待,叫诗人顿生思乡之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意志和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六、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三四句写出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怎么样的特点?答: 清幽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答:这是反衬,以声衬静,以钟磬音衬环境的清幽。

七、赤壁 杜牧 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这首诗是杜牧凭吊东汉末年赤壁之战遗迹而作,诗中的周郞即三国时的周瑜。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 此诗的后两句表达方式上是议论,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郞便”假设的情况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发人深思。

八、己亥杂诗 龚自珍 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勇于献身为国家效力的情怀

2. 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作者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作者以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辞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九、浣溪沙 苏轼 北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此词上阙写眼前之景,下阙触景生情,从而表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2. 此词上阙写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答:本词上阙写眼前之景:山下溪水边兰草初生,松树间沙路洁净,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鸣叫。景物的特点清新,生机勃发,富有生命力,从而使作者产生积极向上,旷达乐观的感受。

3. 诗歌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答:苏轼在本词中反用白居易诗,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情怀,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十、醉花阴 李清照 宋

蔳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醉花阴》是怎么样的情思?

答:该词以景渲染烘托,以物喻人,无比深笃的相思之情。

2.“人比黄花瘦”句是千古流传的佳句,试说说其这样写的好处。

答:本句以花比人,新颖独特;“瘦“字刻画出相思之苦对人的煎熬,极富创造性;

再者,黄花即菊花,暗喻了词人高洁的品格,真的是耐人寻味。

三人行中考工作室 谢绝翻印

初中语文第二册诗歌赏析

十一、饮酒 东晋 陱陱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说这是 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这两句诗刻画了诗人超脱尘世恬静闲适、安贫乐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凌霜傲立, 随波逐流悠然自得的形象。

2、写诗人悠闲的自得的一句诗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心远。

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为“看”好吗?为什么?

答:不好。“见”字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诗人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更好地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形象。

4、心远地自偏道出了怎么样的哲理?

答:只要人心恬淡静谧,即使身处闹市,也象住在偏僻幽静的地方一样。

十二、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春望》这首诗表达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2、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用景物来衬托这种感情的?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九
《含哲理的诗句家赏析》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篇十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及答案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①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2分)

秋日行村路

[宋]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 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 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分析颔联中“垂”

“涌”二字的好处。(3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

答: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小令,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1.(1)诗中 、 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2

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俏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1分)

答: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土怎样的精神?(2分)

答: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霜,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第二句中的“侵” 字,很传神,你认为妙在何处?(2分)

答: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1.这首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梨花哪些特点?(2分)

答:

12.第三、四句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注:《梅花落》,一曲名。

7.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8.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⑴诗歌一、二句写景,请具体描绘这幅图景。(2分)

答:

⑵概括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 。

7、填空(2分)

诗中第一、二句的“满”和“ ”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在第四句中,

根据绝句的押韵和古诗的内容,从“啼、鸣、叫”选入一个词填入原文中,应

为 。

8、第三句中“留连”用的好,请赏析其妙处.(2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阅读上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1)从词的上片看,塞下风景之“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回答。(2

分)

____

(2)将军的“白发”,征夫的“泪”隐含着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感?(2分)

___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促织①,蟋蟀。

7、阅读上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⑴诗作第三句中的“挑”字很传神,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琅玡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②槎(chá):这里指简易的木桥。

1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述出来。

1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早 梅

张 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同“消”)

12.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

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答:

13. 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2分)

答: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 这首诗的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

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

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

月,西北望,射天狼。

6.“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分)

答: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赞美松树的诗句 关于赞美松树的诗句 写一句赞美松树的诗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赞美松树的诗句 及其赏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42603.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