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

2016-01-18 11:06:35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一《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忘年交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一
《广东省湛江市201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A.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 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挟制/狡黠 芳菲/绯闻 伺候/伺机而动 ......

B.庇护/譬如 醇正/敦厚 模具/模棱两可 ......

c.刹那/宅异 苛刻/呵斥 纤绳/纤细如发 ......

D.诘责/矍铄 抚慰/妩媚 似乎/似是而非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

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由于业

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

A.各有所长 B.殊途同归 C.磨合 D.忘年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

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

B.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

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C. 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 棋凭借一首《falling》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

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

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 , 。在诗

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

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 , , ,并从而

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口_甚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1页共8页1

B.

①它是诗人在某--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②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

③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 ④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

⑤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 ⑥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⑥④⑤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③②①⑥④⑤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

美风仪,善谈论,素刚正,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zǐ,zī)上交,都遂不为 礼。上交不得志,乃南游洛阳, 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六军诸卫

推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昵群小。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

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 ,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

及祸,僚属皆坐斥。上交由是知名。

晋初,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尝上言:"伏睹长兴中诏书:‘州

县官在任详谳(yàn,定罪,定案)刑狱、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赴选,随给优牒,庶绝欺罔,以存激劝。'诏止 言州县,未该内外职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诏从之。俄迁户

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

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擢扈载甲科,及取梁

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转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谤议纷然。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

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峻贬乃止,但

坐所取士李观、侯璨赋落韵事,改太子詹事。

显德初,迁宾客。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毂[gǔ]曰:"上

交岂衰老乎?"毂对曰:"上交昔知贡举,放鬻市家子李观及第,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

优游自适。"世宗怒,乃免其官.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七当上交所莅官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尤好吟

咏,有集二十卷,张昭为序。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毁訾上交毁:诋毁 .B.僚属皆坐斥坐:受牵连,获罪 .

D.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适:去,往 c.明年再知举知:掌管,主持 .

A.避汉祖讳,遂以字称 庶绝欺罔,以存激劝 ..

B.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王忍为此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c.乃南游洛阳 乃免其言 ..

D.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 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 ..

1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2页共8页1

C.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B.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C.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D.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赵上交是涿州范阳人。本名是远,他风度仪表俊美,善于谈论写文章,为人刚正但又

很自负。

B.后唐时,赵上交曾经到洛阳投奔秦王,但秦王听不进他的谏言而听信门下小人的谗言

把他逐出幕府。

C.后周广顺初年,赵上交担任礼部侍郎,负责朝廷科举考试,他订明了有关条例,使科 举能公正进行。

D.赵上交担任吏部侍郎时,由于年老体衰而经常告假不上朝,加上又被同僚陶毂诬陷,

因此被世宗免了官。

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3分)

②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上交"刚正"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元)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 曾在金朝为善 异乡时做。

(1)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分)

(2)简要分析诗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4)莫所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苏轼《定风波》)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3页共8页

D.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与文学的自然情结

陈邵明

白先秦以来,隐逸行为不断为不同时代封建文人士大夫所效法,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发

展为颇具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隐逸不仅表明每个生命个体对 人生价值的抉择,同时也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行为方式及审美 趣味。

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各层面文化的吸收,然其最重要的根旨在于对老庄哲学

的实践。老子的自守自重的重生观、自然无为朴拙真率的审美追求,庄子所标举的自由精神, 迎合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隐逸心理,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一种 深藏于心的内驱力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古代文学创作打 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转换了文学视野,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崭新领域。而另一方面,古代封建 政体种种弊端的严酷性,使封建文人士大夫他们深感在这无法自主的时代里,兼济天下的路 不但艰难,而且也很危险,而这些人,处在封建时代的知识群,所谓士大夫阶层,或是附合 当权者,明哲保身,或是鄙视俗世,超然物外,特立独行,把自然作为虚托自我的对象。寄 情自然,投身自然,把自然当作观照自身的对象物,隐逸主体与自然的这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为发现和表达自然美提供了前提条件。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

大差异。《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 "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随着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 粹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在隐逸文人中,陶渊明和谢灵这堪称集大成者。一个是"隐逸文人之宗”,一个被誉为

"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隐逸文人的审美追求。沈德潜《古诗源》 评道,"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观照自然、审视自然 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也达到了此前 山水田园诗难以企及的高度

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隐逸文人对白然的 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 到的。在陶渊明诗中,荒墟草屋、乡村田园、桑麻豆苗、榆柳桃李及乡村民间淳朴和谐的气 氛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陶诗将山水田园中触动心扉的情景事意融为一体,以 真为主线贯穿其中,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 其实,隐逸文人创作时遵循的这种"真"的核心,就是一种脱落世故、超然物外的审美主体 本色精神,与道家所倡言的"道法自然"是一贯的。道家认为,在"天下无道"时,个体生

命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与发展,就必须把人世一切得失置之度外,过一种纯任自然,不为功利 得失而苦心劳神的生活,摆脱外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隐逸文人的这种创作 心境与真实介入并感受自然的方式,为文学创作题材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总之,隐逸令文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然,以特有的心境表现自然。表现自然题材的文 学作品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

(原文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 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4页共8页1

E.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隐逸行为由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史独特和独

有的

B.隐逸反映了隐逸者对人生价值的抉择,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及

审美趣味对隐逸者的选择也起到决定性影响。

C.在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老子庄子的哲学和实践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

是隐逸文化的根旨。

D.山水田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要早于隐逸文化的形成时代,但山水自然的人格化和成为

审美对象,要归功于隐逸文人对白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E.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追求,也是陶渊明田园诗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

原因

13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隐逸行为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老庄的哲学在东晋就特别受推崇。 B.《诗经》中的山水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譬如《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

C.隐逸文人追求的表现自然的"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譬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D.真,是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核心审美追求,也应该是一般文学创作的核心审美追求。

14.‘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 意概括。(4分)

15.陶渊明为何要弃官归田,为什么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天然佳句, 请结合文意简析。(4分)

四、本人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在书院听书

许 锋

南方的夏季是难挨的,很漫长,又没有风南方似乎没有小一点的风,当城市有了风 时,十有八九是台风。台风是凶猛的,摧枯拉朽的,带来清凉,也带来灾难。城市里因台风 带来的丁点儿凉意就显得"奢侈",而且没有丝毫的"人性”了。

南方的热是黏黏糊糊的、混浊的热,从早到晚基本上都一样,偶尔下点雨,反会更热 心里实在是痛恨这鬼天气。于是聪明的北方人都是在冬季来南方度假,在夏季又兔子似的溜 回到可爱的老家独享清凉.

那一次去玉岩书院,遇到了雨。起初只是大团的云朵黑压压地自远处挪移而来,大约三

分钟的工夫,大雨滂沱,极沉重,砸得雨伞几乎要破一些洞了。我四处躲藏,只是云朵掩映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5页共8页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二
《2014年湛江二模语文试卷》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

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挟制/狡黠 芳菲/绯闻 伺候/伺机而动 ......

B.庇护/譬如 醇正/敦厚 模具/模棱两可 ......

c.刹那/宅异 苛刻/呵斥 纤绳/纤细如发 ......

D.诘责/矍铄 抚慰/妩媚 似乎/似是而非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

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由于业

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

A.各有所长 B.殊途同归 C.磨合 D.忘年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

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

B.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

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C. 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 棋凭借一首《falling》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

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

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 , 。在诗

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

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 , , ,并从而

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口_甚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1页共8页1

①它是诗人在某--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②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

③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 ④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

⑤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 ⑥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⑥④⑤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③②①⑥④⑤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上交,涿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黑色

美风仪,善谈论,素刚正,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者亦在都门下,忌之,颇毁訾(zǐ,zī)上交,都遂不为

礼。上交不得志,乃南游洛阳, 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六军诸卫

推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昵群小。上交从容言曰:“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

王忍为此,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出之,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

及祸,僚属皆坐斥。上交由是知名。

晋初,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尝上言:"伏睹长兴中诏书:‘州

县官在任详谳(yàn,定罪,定案)刑狱、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赴选,随给优牒,庶绝欺罔,以存激劝。'诏止 言州县,未该内外职司。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诏从之。俄迁户

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

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擢扈载甲科,及取梁

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转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谤议纷然。时枢密使王峻用事,常

荐童子,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峻贬乃止,但

坐所取士李观、侯璨赋落韵事,改太子詹事。

显德初,迁宾客。二年,拜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世宗因问陶毂[gǔ]曰:"上

交岂衰老乎?"毂对曰:"上交昔知贡举,放鬻市家子李观及第,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

优游自适。"世宗怒,乃免其官.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七当上交所莅官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尤好吟

咏,有集二十卷,张昭为序。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毁訾上交毁:诋毁 .B.僚属皆坐斥坐:受牵连,获罪 .

D.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适:去,往 c.明年再知举知:掌管,主持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A.避汉祖讳,遂以字称 庶绝欺罔,以存激劝 ..

B.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王忍为此 ..

c.乃南游洛阳 乃免其言 ..

D.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 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 ..

1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2页共8页1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B.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C.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D.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赵上交是涿州范阳人。本名是远,他风度仪表俊美,善于谈论写文章,为人刚正但又

很自负。

B.后唐时,赵上交曾经到洛阳投奔秦王,但秦王听不进他的谏言而听信门下小人的谗言

把他逐出幕府。

C.后周广顺初年,赵上交担任礼部侍郎,负责朝廷科举考试,他订明了有关条例,使科 举能公正进行。

D.赵上交担任吏部侍郎时,由于年老体衰而经常告假不上朝,加上又被同僚陶毂诬陷,

因此被世宗免了官。

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3分)

②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上交"刚正"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元)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 曾在金朝为善 异乡时做。

(1)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分)

(2)简要分析诗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2)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陶渊明《归园田居》)

(4)莫所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苏轼《定风波》)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3页共8页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与文学的自然情结

陈邵明

白先秦以来,隐逸行为不断为不同时代封建文人士大夫所效法,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发

展为颇具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隐逸不仅表明每个生命个体对 人生价值的抉择,同时也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行为方式及审美 趣味。

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各层面文化的吸收,然其最重要的根旨在于对老庄哲学

的实践。老子的自守自重的重生观、自然无为朴拙真率的审美追求,庄子所标举的自由精神, 迎合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隐逸心理,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一种 深藏于心的内驱力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古代文学创作打 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转换了文学视野,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崭新领域。而另一方面,古代封建 政体种种弊端的严酷性,使封建文人士大夫他们深感在这无法自主的时代里,兼济天下的路 不但艰难,而且也很危险,而这些人,处在封建时代的知识群,所谓士大夫阶层,或是附合 当权者,明哲保身,或是鄙视俗世,超然物外,特立独行,把自然作为虚托自我的对象。寄 情自然,投身自然,把自然当作观照自身的对象物,隐逸主体与自然的这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为发现和表达自然美提供了前提条件。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

大差异。《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 "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随着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 粹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在隐逸文人中,陶渊明和谢灵这堪称集大成者。一个是"隐逸文人之宗”,一个被誉为

"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隐逸文人的审美追求。沈德潜《古诗源》 评道,"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观照自然、审视自然 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也达到了此前 山水田园诗难以企及的高度

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隐逸文人对白然的 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 到的。在陶渊明诗中,荒墟草屋、乡村田园、桑麻豆苗、榆柳桃李及乡村民间淳朴和谐的气 氛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陶诗将山水田园中触动心扉的情景事意融为一体,以 真为主线贯穿其中,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 其实,隐逸文人创作时遵循的这种"真"的核心,就是一种脱落世故、超然物外的审美主体 本色精神,与道家所倡言的"道法自然"是一贯的。道家认为,在"天下无道"时,个体生

命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与发展,就必须把人世一切得失置之度外,过一种纯任自然,不为功利 得失而苦心劳神的生活,摆脱外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隐逸文人的这种创作 心境与真实介入并感受自然的方式,为文学创作题材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总之,隐逸令文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然,以特有的心境表现自然。表现自然题材的文 学作品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

(原文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 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4页共8页1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隐逸行为由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史独特和独

有的

B.隐逸反映了隐逸者对人生价值的抉择,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及

审美趣味对隐逸者的选择也起到决定性影响。

C.在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老子庄子的哲学和实践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

是隐逸文化的根旨。

D.山水田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要早于隐逸文化的形成时代,但山水自然的人格化和成为

审美对象,要归功于隐逸文人对白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E.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追求,也是陶渊明田园诗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

原因

13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隐逸行为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老庄的哲学在东晋就特别受推崇。 B.《诗经》中的山水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譬如《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

C.隐逸文人追求的表现自然的"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譬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D.真,是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核心审美追求,也应该是一般文学创作的核心审美追求。

14.‘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 意概括。(4分)

15.陶渊明为何要弃官归田,为什么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天然佳句, 请结合文意简析。(4分)

四、本人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在书院听书

许 锋

南方的夏季是难挨的,很漫长,又没有风南方似乎没有小一点的风,当城市有了风 时,十有八九是台风。台风是凶猛的,摧枯拉朽的,带来清凉,也带来灾难。城市里因台风 带来的丁点儿凉意就显得"奢侈",而且没有丝毫的"人性”了。

南方的热是黏黏糊糊的、混浊的热,从早到晚基本上都一样,偶尔下点雨,反会更热 心里实在是痛恨这鬼天气。于是聪明的北方人都是在冬季来南方度假,在夏季又兔子似的溜 回到可爱的老家独享清凉.

那一次去玉岩书院,遇到了雨。起初只是大团的云朵黑压压地自远处挪移而来,大约三

分钟的工夫,大雨滂沱,极沉重,砸得雨伞几乎要破一些洞了。我四处躲藏,只是云朵掩映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第5页共8页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三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只写序号)。(8分)

①盛气( )人 ②兴国安( ) ⑧一丝不( )

④大同小( ) ⑤完( )归赵 ⑥( )死如归

⑦画蛇( )足 ⑧千( )一发

具有褒义色彩(赞扬等)的词有:

具有贬义色彩(指责等)的词有:

由两个意思相同(近)的词组成的有:

由两个意思相反(对)的词组成的有:

用打比方的(比喻)方法组成的词有:

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有:

二、修改病句。(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2.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三、写一句描写考场安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15分)

(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别人对你提出批评、意见时,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非„„不可„„”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话分为两层,用“//”划出来。(2分)

3.最后一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2分)

(三)

默写一首古诗(限于第十二册上的),再填空。(4分)

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诗名是《 》。它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7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e huo he )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an lou ( )的小屋。

他是一位ci xia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an kang ka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里流下了jing yi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cheng zhi( )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③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i liao

(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X月X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i si si )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汉字。(5分)

3.文中标上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3分) ①____⑧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无拘无束:——

忘年交:——

5.比较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原句选用的是什么词,写出作者选用这几个词要说清的内容。(2分)

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他把我们迎进屋,拿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6分)

7.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章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词语做为短文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分)

(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0.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11、村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12.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13.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百左右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作文 (35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四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只写序号)。(8分)

①盛气( )人 ②兴国安( ) ⑧一丝不( )

④大同小( ) ⑤完( )归赵 ⑥( )死如归

⑦画蛇( )足 ⑧千( )一发

具有褒义色彩(赞扬等)的词有:

具有贬义色彩(指责等)的词有:

由两个意思相同(近)的词组成的有:

由两个意思相反(对)的词组成的有:

用打比方的(比喻)方法组成的词有:

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有:

二、修改病句。(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2.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三、写一句描写考场安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15分)

(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别人对你提出批评、意见时,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非„„不可„„”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话分为两层,用“//”划出来。(2分)

3.最后一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2分)

(三)

默写一首古诗(限于第十二册上的),再填空。(4分)

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诗名是《 》。它表达了作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7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e huo he )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an lou ( )的小屋。

他是一位ci xia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an kang ka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里流下了jing yi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cheng zhi( )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③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i liao

(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X月X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i si si )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汉字。(5分)

3.文中标上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3分) ①____⑧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无拘无束:——

忘年交:——

5.比较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原句选用的是什么词,写出作者选用这几个词要说清的内容。(2分)

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他把我们迎进屋,拿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6分)

7.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章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词语做为短文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分)

(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0.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11、村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12.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13.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百左右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作文 (35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五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只写序号)。(8分)

①盛气( )人 ②兴国安( ) ⑧一丝不( )

④大同小( ) ⑤完( )归赵 ⑥( )死如归

⑦画蛇( )足 ⑧千( )一发

具有褒义色彩(赞扬等)的词有:

具有贬义色彩(指责等)的词有:

由两个意思相同(近)的词组成的有:

由两个意思相反(对)的词组成的有:

用打比方的(比喻)方法组成的词有:

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有:

二、修改病句。(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2.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三、写一句描写考场安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15分)

(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别人对你提出批评、意见时,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非„„不可„„”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话分为两层,用“//”划出来。(2分)

3.最后一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2分)

(三)

默写一首古诗(限于第十二册上的),再填空。(4分)

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诗名是《 》。它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7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e huo he )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an lou ( )的小屋。

他是一位ci xia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an kang ka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里流下了jing yi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cheng zhi( )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③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i liao

(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X月X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i si si )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汉字。(5分)

3.文中标上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3分) ①____⑧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无拘无束:——

忘年交:——

5.比较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原句选用的是什么词,写出作者选用这几个词要说清的内容。(2分)

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他把我们迎进屋,拿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6分)

7.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章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词语做为短文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分) (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0.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11、村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12.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13.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百左右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作文 (35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六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只写序号)。(8分)

①盛气( )人 ②兴国安( ) ⑧一丝不( )

④大同小( ) ⑤完( )归赵 ⑥( )死如归

⑦画蛇( )足 ⑧千( )一发

具有褒义色彩(赞扬等)的词有:

具有贬义色彩(指责等)的词有:

由两个意思相同(近)的词组成的有:

由两个意思相反(对)的词组成的有:

用打比方的(比喻)方法组成的词有:

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有:

二、修改病句。(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2.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三、写一句描写考场安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15分)

(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别人对你提出批评、意见时,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非„„不可„„”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话分为两层,用“//”划出来。(2分)

3.最后一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2分)

(三)

默写一首古诗(限于第十二册上的),再填空。(4分)

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诗名是《 》。它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7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e huo he )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an lou ( )的小屋。

他是一位ci xia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an kang ka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里流下了jing yi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cheng zhi( )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③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i liao

(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X月X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i si si )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汉字。(5分)

3.文中标上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3分) ①____⑧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无拘无束:——

忘年交:——

5.比较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原句选用的是什么词,写出作者选用这几个词要说清的内容。(2分)

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他把我们迎进屋,拿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6分)

7.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章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词语做为短文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1分)

(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0.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11、村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12.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13.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百左右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作文 (35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七
《2014广东湛江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语文(二)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臵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挟制/狡黠 芳菲/绯闻 伺候/伺机而动 ......

B.庇护/譬如 醇正/敦厚 模具/模棱两可 ......

C.刹那/宅异 苛刻/呵斥 纤绳/纤细如发 ......

D.诘责/矍铄 抚慰/妩媚 似乎/似是而非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由于业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

A.各有所长 B.殊途同归 C.磨合 D.忘年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

B.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C.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 棋凭借一首《falling》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

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 , , 。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 , , ,并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①它是诗人在某--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 ②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 ③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 ④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

⑤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 ⑥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⑥④⑤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③②①⑥④⑤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上交,涿[zhuō]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

黑色美风仪(肤色黑,风度仪表俊美),善谈论(言谈论事),素刚正,负才任气(仗着有才华而任性使气),为乡里所推。 .

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人名)者亦在都门下,忌(嫉妒)之,颇(很;甚)毁訾(zǐ,zī)(诋毁辱骂)上交,都遂不为礼(礼遇)。上交不得志,乃南游洛阳,(当..

时)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任命)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充任)六军诸卫推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喜欢)昵(亲近)群小(小人)。上交从容言(进言)曰:“王位尊崇(尊贵崇高),当(理当)修(立)令德以(来)慰(使„符合)民望(期望)。王忍为.(做)此,独(独„乎,难道„吗)不见(知道,了解)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

9恼怒)出(逐出)之,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及(遭遇)祸,僚属皆坐(受牵连).斥(被贬)。上交由是知名。

晋(后晋)初,(朝廷)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尝上言:"伏(俯伏)(我)睹(看到)长兴中诏书:‘州县官在任详谳(yàn,定罪,定案)刑狱(审理案件)、(能)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任职时间长短)赴选(参加选拔),随(随时)给优牒(优待文书),庶(表示可能或希望,可以)绝欺罔(欺瞒),以存激劝(以起到激励作用)。'.

诏止(只)言州县(官员),未该(提到)内外职司。乞(恳请,请求)自今(从今以后)但(只要)能雪活冤狱(昭雪冤案救活人命),不限中外(朝中和地方)官,并加旌赏(表彰奖赏)。"诏(下诏)从之。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平时弹劾或荐举官员丛无讨好或回避)。

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恰逢)将试贡士(开科考贡士),上交申明条制(订立申明条例制度),颇为(十分)精密,擢(提拔)扈载甲科,及(并)取(录取)梁周翰、董淳之流(等人),时称得士。转(转任)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主持科举考试),谤议纷然..

(诽谤议论不断)。时枢密使王峻用事(执政),常(经常)荐童子(童生),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恰逢,遇到)峻贬乃止,但坐(受牵连)所取士(所录取的人)李观、侯璨赋落韵(不押韵)事,改太子詹事。

显德初,迁(转任)宾客。二年,拜(任)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时时外出到别墅游玩)。世宗因(因而)问陶毂[gǔ]曰:"上交岂衰老乎?"毂对曰:"上交昔知贡举,放鬻(卖)市家子李观及第(出卖功名放富家子弟李观考中),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满足、快乐)。"世宗怒,乃免其官. ..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七当上交所莅官(所担任的官职)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宰相之才)。尤好吟咏,有集二十卷,张昭为序。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颇毁訾上交 毁:诋毁 .

B.僚属皆坐斥 坐:受牵连,获罪 .

C.明年再知举 知:掌管,主持 .

D.多植花卉,优游自适 适:去,往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避汉祖讳,遂以字称 庶绝欺罔,以存激劝 ..

B.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 王忍为此 ..

C.乃南游洛阳 乃免其言 ..

D.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 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B.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C.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D.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上交是涿州范阳人。本名是远,他风度仪表俊美,善于谈论写文章,为人刚正但又很自负。

B.后唐时,赵上交曾经到洛阳投奔秦王,但秦王听不进他的谏言而听信门下小人的谗言把他逐出幕府。

C.后周广顺初年,赵上交担任礼部侍郎,负责朝廷科举考试,他订明了有关条例,使科举能公正进行。

D.赵上交担任吏部侍郎时,由于年老体衰而经常告假不上朝,加上又被同僚陶毂诬陷,因此被世宗免了官。

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3分)

②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上交"刚正"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元)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 异乡时做。

(1)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分)

(2)简要分析诗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注释

1﹑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萧萧:落叶声。散:散播﹑散发。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2﹑淅淅:风声。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掩,铺散,遮盖。 3﹑黄华:指菊花。华,同“花”。

4﹑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5﹑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6﹑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暂:顿时。

译文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

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

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

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

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

屋里,

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

吟唱之声逢秋更苦;

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

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

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

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

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2) ,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陶渊明《归园田居》)

(4)莫所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谁怕? 。(苏轼《定风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与文学的自然情结

陈邵明

白先秦以来,隐逸行为不断为不同时代封建文人士大夫所效法,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发展为颇具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隐逸不仅表明每个生命个体对人生价值的抉择,同时也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行为方式及审美趣味。

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各层面文化的吸收,然其最重要的根旨在于对老庄哲学的实践。老子的自守自重的重生观、自然无为朴拙真率的审美追求,庄子所标举的自由精神,迎合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隐逸心理,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一种深藏于心的内驱力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古代文学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转换了文学视野,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崭新领域。而另一方面,古代封建政体种种弊端的严酷性,使封建文人士大夫他们深感在这无法自主的时代里,兼济天下的路不但艰难,而且也很危险,而这些人,处在封建时代的知识群,所谓士大夫阶层,或是附合当权者,明哲保身,或是鄙视俗世,超然物外,特立独行,把自然作为虚托自我的对象。寄情自然,投身自然,把自然当作观照自身的对象物,隐逸主体与自然的这种亲近和谐的关系,为发现和表达自然美提供了前提条件。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随着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在隐逸文人中,陶渊明和谢灵这堪称集大成者。一个是"隐逸文人之宗”,一个被誉为"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隐逸文人的审美追求。沈德潜《古诗源》评道,"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观照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也达到了此前山水田园诗难以企及的高度

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到的。在陶渊明诗中,荒墟草屋、乡村田园、桑麻豆苗、榆柳桃李及乡村民间淳朴和谐的气氛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陶诗将山水田园中触动心扉的情景事意融为一体,以真为主线贯穿其中,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其实,隐逸文人创作时遵循的这种"真"的核心,就是一种脱落世故、超然物外的审美主体本色精神,与道家所倡言的"道法自然"是一贯的。道家认为,在"天下无道"时,个体生命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与发展,就必须把人世一切得失臵之度外,过一种纯任自然,不为功利得失而苦心劳神的生活,摆脱外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隐逸文人的这种创作心境与真实介入并感受自然的方式,为文学创作题材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总之,隐逸令文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然,以特有的心境表现自然。表现自然题材的文学作品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

(原文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A.隐逸行为由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史独特和独有的

B.隐逸反映了隐逸者对人生价值的抉择,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及审美趣味对隐逸者的选择也起到决定性影响。

C.在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老子庄子的哲学和实践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隐逸文化的根旨。

D.山水田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要早于隐逸文化的形成时代,但山水自然的人格化和成为审美对象,要归功于隐逸文人对白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E.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追求,也是陶渊明田园诗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隐逸行为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老庄的哲学在东晋就特别受推崇。

B.《诗经》中的山水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譬如《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隐逸文人追求的表现自然的"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譬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D.真,是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核心审美追求,也应该是一般文学创作的核心审美追求。

14.‘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陶渊明为何要弃官归田,为什么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天然佳句,请结合文意简析。(4分)

四、本人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在书院听书

许 锋

南方的夏季是难挨的,很漫长,又没有风南方似乎没有小一点的风,当城市有了风时,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八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只写序号)。(8分)

①盛气( )人 ②兴国安( ) ⑧一丝不( ) ④大同小( ) ⑤完( )归赵 ⑥( )死如归 ⑦画蛇( )足 ⑧千( )一发 具有褒义色彩(赞扬等)的词有: 具有贬义色彩(指责等)的词有: 由两个意思相同(近)的词组成的有: 由两个意思相反(对)的词组成的有: 用打比方的(比喻)方法组成的词有: 用夸张的方法组成的词有: 二、修改病句。(3分)

1.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要保护它。

2.是从北京出发,在路上一共三天。

3.我们看到的那只鸟,羽毛是那么鲜艳那么俊俏。 三、写一句描写考场安静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15分)

(一)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2.在别人对你提出批评、意见时,你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非„„不可„„”造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段话分为两层,用“//”划出来。(2分) 3.最后一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2分)

(三)

默写一首古诗(限于第十二册上的),再填空。(4分)

这首诗是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诗名是《 》。它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情感。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7分)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e huo he )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jian lou ( )的小屋。

他是一位ci xiang( )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an kang ka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你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里流下了jing ying( )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cheng zhi( )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③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去zhi liao

(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X月X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i si si )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2.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上汉字。(5分) 3.文中标上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3分) ①____⑧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 4.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无拘无束:—— 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0.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忘年交:——

5.比较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原句选用的是什么词,写出作者选用这几个词要说清的内容。(2分)

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他把我们迎进屋,拿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中的时间提示,文章可以分成三段(已用“//”表示),写出各段段意。(6分)

7.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章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词语做为短文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1分) (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

11、村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12.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13.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百左右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作文 (35分) 材料:李芳也来参加毕业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来: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具体。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九
《湛江市2014年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湛江市2014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页,18页为试题部分,9--12页为答题卡;全卷六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选择题时,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填入9至12页的答题卡相应的位臵上,否则无效。

3.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人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挟制/狡黠芳菲/绯闻伺候/伺机而动 ......

B.庇护/譬如醇正/敦厚模具/模棱两可 ......

C.刹那/宅异苛刻/呵斥纤绳/纤细如发 ......

D.诘责/矍铄抚慰/妩媚似乎/似是而非 ......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个由不同科研单位借调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形成互补;更重要的是大家殊途同归,齐心协力。经过短短几周的磨合,研发团队很快就形成了默契和合力。由于业余时间都特别爱下围棋,年近花甲的秦工程师和不到30岁的海归刘博士还成了忘年交。

A.各有所长B.殊途同归C.磨合 D.忘年交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截止2月13日,由甄子丹、郭富城等明星主演的电影《大闹天宫》内地票房已经达到8.7亿,预计最高票房必定超过10亿

B.教育部部长袁仁贵表示,今后的高考录取要以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为基础,同时参考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表现。

C.湖南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第十期中,备受关注的韩磊、邓紫棋四冠之争,邓紫 棋凭借一首《falling》再次回到榜首,成为唯一的夺得四次冠军的歌手。

D.阅读状况,既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振兴阅读,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来保障和促进民族阅读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意象,即心象,是诗化了的感觉。,,。在诗歌创作中,它既不是单纯的外在描摹,也不是直抒胸臆的感情喷发,而是因情造景,寓意于象的单体形象。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并从而增强诗的内蕴张力。

①它是诗人在某--瞬间表现出来的理性和感性的复合体②具有具体的坚实的质感

③它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图景④便于诗人获得心灵创造的自由

⑤更好地抒发他复杂、流动、多变的生命体验⑥有利于打破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⑥④⑤ C. ③①②④⑤⑥ D. ③②①⑥④⑤

一、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赵上交,涿[zhuō]州范阳人。本名远,字上交,避汉祖讳,遂以字称。上交身长七尺,.

黑色美风仪(肤色黑,风度仪表俊美),善谈论(言谈论事),素刚正,负才任气(仗着有才华而任性使气),为乡里所推。 .

后唐同光中,尝诣中山干王都。有和少微(人名)者亦在都门下,忌(嫉妒)之,颇(很;

甚)毁訾(zǐ,zī)(诋毁辱骂)上交,都遂不为礼(礼遇)。上交不得志,乃南游洛阳,(当..

时)秦王从荣开府兼判军卫,以(任命)上交为虞部员外郎,充(充任)六军诸卫推官。从荣素豪迈,不遵礼法,好(喜欢)昵(亲近)群小(小人)。上交从容言(进言)曰:“王位尊崇(尊贵崇高),当(理当)修(立)令德以(来)慰(使„符合)民望(期望)。王忍为.(做)此,独(独„乎,难道„吗)不见(知道,了解)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从荣怒.

9恼怒)出(逐出)之,历泾、秦二镇州节度判官。从荣及(遭遇)祸,僚属皆坐(受牵连).

斥(被贬)。上交由是知名。

晋(后晋)初,(朝廷)废翰林学士,以上交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尝上言:"伏(俯伏)(我)睹(看到)长兴中诏书:‘州县官在任详谳(yàn,定罪,定案)刑狱(审理案件)、(能)昭雪人命者,不限岁月(任职时间长短)赴选(参加选拔),随(随时)给优牒(优待文书),庶(表示可能或希望,可以)绝欺罔(欺瞒),以存激劝(以起到激励作用)。'.

诏止(只)言州县(官员),未该(提到)内外职司。乞(恳请,请求)自今(从今以后)但(只要)能雪活冤狱(昭雪冤案救活人命),不限中外(朝中和地方)官,并加旌赏(表彰奖赏)。"诏(下诏)从之。俄迁户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弹举无所阿避(平时弹劾或荐举官员丛无讨好或回避)。

周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恰逢)将试贡士(开科考贡士),上交申明条制(订立申明条例制度),颇为(十分)精密,擢(提拔)扈载甲科,及(并)取(录取)梁周翰、董淳之流(等人),时称得士。转(转任)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主持科举考试),谤议纷然..

(诽谤议论不断)。时枢密使王峻用事(执政),常(经常)荐童子(童生),上交拒之。峻怒,奏上交选士失实,贬商州司马,朝议以为太重,会(恰逢,遇到)峻贬乃止,但坐(受牵连)所取士(所录取的人)李观、侯璨赋落韵(不押韵)事,改太子詹事。

显德初,迁(转任)宾客。二年,拜(任)吏部侍郎,多请告不朝,时出游别墅(时时外出到别墅游玩)。世宗因(因而)问陶毂[gǔ]曰:"上交岂衰老乎?"毂对曰:"上交昔知贡举,放鬻(卖)市家子李观及第(出卖功名放富家子弟李观考中),受所献名园,多植花卉,优游自适(满足、快乐)。"世宗怒,乃免其官. ..

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七当上交所莅官(所担任的官职)以干闻当时称有公辅器(宰相之才)。尤好吟咏,有集二十卷,张昭为序。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毁訾上交毁:诋毁 .

B.僚属皆坐斥坐:受牵连,获罪 .

C.明年再知举知:掌管,主持 .

D.多植花卉,优游自适适:去,往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避汉祖讳,遂以字称庶绝欺罔,以存激劝 ..

B.负才任气,为乡里所推王忍为此 ..

C.乃南游洛阳乃免其言 ..

D.独不见恭世子、戾太子之事乎?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 ..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B.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C.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D.宋初起/为尚书右丞/建隆二年正月/卒年六十七/上交所莅官以于闻/当时称有公辅器。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赵上交是涿州范阳人。本名是远,他风度仪表俊美,善于谈论写文章,为人刚正但又很自负。

B.后唐时,赵上交曾经到洛阳投奔秦王,但秦王听不进他的谏言而听信门下小人的谗言把他逐出幕府。

C.后周广顺初年,赵上交担任礼部侍郎,负责朝廷科举考试,他订明了有关条例,使科举能公正进行。

D.赵上交担任吏部侍郎时,由于年老体衰而经常告假不上朝,加上又被同僚陶毂诬陷,因此被世宗免了官。

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王位尊崇,当修令德以慰民望。(3分)

②乞自今但能雪活冤狱,不限中外官,并加旌赏。(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赵上交"刚正"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怀

(元)元好问

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本诗为寓居 异乡时做。

(1)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3分)

(2)简要分析诗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注释

1﹑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萧萧:落叶声。散:散播﹑散发。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2﹑淅淅:风声。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掩,铺散,遮盖。 3﹑黄华:指菊花。华,同“花”。

4﹑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5﹑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黄庭坚《胡宗元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6﹑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暂:顿时。

译文

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

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

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

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

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

屋里,

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

吟唱之声逢秋更苦;

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

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

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

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

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目:“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陶渊明《归园田居》)

(4)莫所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苏轼《定风波》)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与文学的自然情结

陈邵明

白先秦以来,隐逸行为不断为不同时代封建文人士大夫所效法,逐渐由一种个体行为发展为颇具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风景。隐逸不仅表明每个生命个体对人生价值的抉择,同时也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行为方式及审美趣味。

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也不乏对各层面文化的吸收,然其最重要的根旨在于对老庄哲学的实践。老子的自守自重的重生观、自然无为朴拙真率的审美追求,庄子所标举的自由精神,迎合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隐逸心理,并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一种深藏于心的内驱力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走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隐逸文化为古代文学创作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转换了文学视野,开拓了文学创作的崭新领域。而另一方面,古代封建政体种种弊端的严酷性,使封建文人士大夫他们深感在这无法自主的时代里,兼济天下的路不但艰难,而且也很危险,而这些人,处在封建时代的知识群,所谓士大夫阶层,或是附合当权者,明哲保身,或是鄙视俗世,超然物外,特立独行,把自然作为虚托自我的对象。寄情自然,投身自然,把自然当作观照自身的对象物,隐逸主体与自然的这种亲近和谐的关系,为发现和表达自然美提供了前提条件。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随着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在隐逸文人中,陶渊明和谢灵这堪称集大成者。一个是"隐逸文人之宗”,一个被誉为"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他们的作品集中体现了隐逸文人的审美追求。沈德潜《古诗源》评道,"陶诗合下自然,不可及处,在真"。陶渊明这种真的隐逸文人观照自然、审视自然美独具匠心的崭新视角,把文学的审美视野伸展到世俗作家无可企及的地方,也达到了此前山

水田园诗难以企及的高度

真,构成了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隐逸文人对白然的真实切入与真情投入,使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世俗人生中无法体察到的。在陶渊明诗中,荒墟草屋、乡村田园、桑麻豆苗、榆柳桃李及乡村民间淳朴和谐的气氛构成了最平凡又最真切的自然景致。陶诗将山水田园中触动心扉的情景事意融为一体,以真为主线贯穿其中,对于审美客体客观的表现,形象准确再现了人与自然的精神与真实风貌。其实,隐逸文人创作时遵循的这种"真"的核心,就是一种脱落世故、超然物外的审美主体本色精神,与道家所倡言的"道法自然"是一贯的。道家认为,在"天下无道"时,个体生命要得到充分的保障与发展,就必须把人世一切得失臵之度外,过一种纯任自然,不为功利得失而苦心劳神的生活,摆脱外物对人的奴役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隐逸文人的这种创作心境与真实介入并感受自然的方式,为文学创作题材的转型提供了契机。

总之,隐逸令文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然,以特有的心境表现自然。表现自然题材的文学作品在隐逸文化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与成熟。

(原文有改动)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隐逸行为由封建文人士大夫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华文化史独特和独有的

B.隐逸反映了隐逸者对人生价值的抉择,而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及审美趣味对隐逸者的选择也起到决定性影响。

C.在古代隐逸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老子庄子的哲学和实践的影响是最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隐逸文化的根旨。

D.山水田园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要早于隐逸文化的形成时代,但山水自然的人格化和成为审美对象,要归功于隐逸文人对白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E.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追求,也是陶渊明田园诗超越前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1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隐逸行为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老庄的哲学在东晋就特别受推崇。

B.《诗经》中的山水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譬如《氓》中的"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隐逸文人追求的表现自然的"真",指自然而不失本性,譬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D.真,是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核心审美追求,也应该是一般文学创作的核心审美追求。

14.‘真"作为"隐逸文人表现自然的审美核心",在创作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概括。(4分)

15.陶渊明为何要弃官归田,为什么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天然佳句,请结合文意简析。(4分)

四、本人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在书院听书

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篇十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8》

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18

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到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不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节选自《宋书·朱修之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谓不忝尔祖矣 忝:辱没 B.妻以宗室女 妻:妻子 C.累迁江夏内史 迁:升职 D.时竺超民执义宣 执:捉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若属皆且为所虏 B.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 蟹六跪而二螯 D.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 余船以次俱进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凡所赠贶,一无所受

A.① ② ⑤ B.② ④ ⑤ C.② ③ ④ D.③ ⑤ 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

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方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C.在平定义宣的叛乱中,朱修之先是假装同意和义宣一起叛乱,然后又断了鲁秀的进攻道路,让他无功而返,最终杀了被竺超民抓住的义宣。

D.朱修之虽然非常节约,但对生活贫困的姐姐显得薄情少恩。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并没有为之所动。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人修之归求救,遂遣之。(3分)

(2)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3分)

(3)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4分)

【答案】

1.B

2.A

3.B

4.B

5.(1)当时魏国屡屡攻打冯弘,有人劝说冯弘派朱修之回宋国求救,于是(冯弘)就派他去了。

(2)等到义宣在梁山被打败,独自驾船向南逃走,朱修之率领众部向南平定了余下的贼寇。

(3)有了军饷,有时候会接受,但很快就让属下分了,不会留给自己,只是以安抚招纳少数民族为要务。

【解析】

1.妻:名词作动词,把„„嫁给„„做妻子

2.A项两个“为”都是介词,表被动。B项,第一个“乃”是副词,才;第二个“乃”是副词,却,竟。C项,第一个“而”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用;第二个“以”是介词,按照

3.①仅仅说被围困,③所说的是徐卓,⑥说的是朱修之“治身清约”

4.“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不正确,回宋国是冯弘的派遣,并非出于传诏的帮助

5.(1)“伐”“或”各1分,句意1分(2)“及”1分,“败于梁山”句式1分,句意1分(3)“旋”“佐吏”“抚纳”各1分,句意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马周,博州荏平人也。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

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

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籍此人共康时政也。”

(选自《贞观政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摄:代理 .

B.周有机辩,能敷奏敷:敷衍 .

C.太宗怪其能怪:以„„为怪 .

D.令直门下省直:通“置”,安置 .

7.下列句子最能说明马周“深识事端”的一句是( )

A.马周通过“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事皆合旨。”

B.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C.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

D.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信任马周推荐的人,这是因为他推荐的大多数人都能合太宗的心意。

B.马周看问题全面深刻,能说会辩,亲近忠诚太宗,因此深得太宗赞赏。

C.马周机敏善辩,办事谨慎周到,评论人和事能秉公直言,因此官至吏部尚书。

D.太宗求贤若渴,而且一旦给像马周这样有才的人委于重任,就会十分信任。

【答案】

6.B

7.A

8.C

【解析】

6.敷:陈述,铺陈

7.B是太宗对马周的态度C马周的官职、 处事态度和人们对他的评价。D太宗求贤若渴

8.“因此而官至吏部尚书”错,文中无此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敷,字景胤,吴郡人,吴兴太守邵子也。生而母没。年数岁,问母所在,家人告以死生之分,敷虽童蒙,便有思慕之色。年十许岁,求母遗物,而散施已尽,唯得一画扇,乃缄录之,.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 高祖见而爱之,以为世子中军参军,数见接引。永初初,迁秘书郎。尝在省直,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

时义恭就太租求一学义沙门,比沙门求见发遣,会敷赴假还江陵,太祖谓沙门曰:“张敷应西,当令相载:”及敷辞,上谓曰:“抚军须一意怀道人,卿可以后载之,道中可得言晤。”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上甚不说。

迁正员郎。中书舍人狄当、周赳并管要务,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赳曰:“彼若不相容,便不如不往。讵可轻往邪?”当曰:“吾等并已员外郎矣,何忧不得共坐。”敷先设二床,去壁三四尺,二客就席,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赳等失色而去。其自摽遇如此。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余响久之不绝。张氏后进至今慕之,其源流起自敷也。迁黄门侍郎,始兴王浚后军长史,司徒左长史。未拜,父在吴兴亡,自发都至吴兴成服,凡十余曰,始进水浆。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世父茂度每止譬之,辄更感恸,绝而复续。茂度曰:“我冀譬汝有益,但更甚耳。”自是不复往。未期而卒,时年四十一。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其见重如此。世祖即位,诏曰:“司徒故左长史张敷,贞心简立,幼树风规。居哀毁灭,孝道淳至,宜在追甄,于以报美。可追赠侍中。”于是改其所居称为孝张里。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乃缄录之 缄:封存

会:正赶上 B. 会敷赴假还江陵 C. 以敷同省名家,欲诣之 诣:拜访,到„„去 D. 琅邪颜延之书吊茂度曰 吊:凭吊 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敷“孝道淳至”的一组是( )(3分)

①年数岁,问母所在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③见从母,常悲感哽咽④敷不奉旨,曰:“臣性不耐杂。”⑤葬毕,不进盐菜,遂毁瘠成疾⑥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敷从小就懂得孝道,虽然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母亲,但却非常想念她,所以当他得到母亲的遗物后就收藏起来,每当思念时就拿出来观看。

B. 张敷也是一个依自己性情做事的人,当皇帝让他带一个僧人去西行时,他以难以忍受闲杂人为由,拒绝了皇上的要求,使得皇上很不高兴。

C. 张敷虽不慕权贵,但对于同官阶的狄当、周赳拜访自己时,却能以礼相待;只是在接待的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

D. 父亲死后,张敷悲伤万分,当伯父劝他时,他悲伤得就更加厉害了。由于他优良的品行,使得琅邪的颜延之和他结成了忘年交。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每至感恩,辄开笥流涕。见从母,常悲感哽咽。(3分)

(2)中书令傅亮贵宿权要闻其好学,过候之;敷卧不即起,亮怪而去。(4分)

(3)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3分)

【答案】

9.D

10.B

11.C

12.(1)每到感伤思念时,就打开盒子对着扇子流泪(1分),看到姨母(1分),就常常悲伤抽泣(1分)。

(2)权贵重臣中书令傅亮听说他很好学,特地去拜望他,张敷却卧在床上不起来,傅亮生气地离去了。(四句,每句1分)

(3)您家教敦厚周全(1分),张敷更是一家之宝(1分),一旦丧失,又能以什么排遣心怀(1分)?

【解析】

9.吊:慰问

10.④是写他不奉皇上的旨意⑥是别人对他品行的评价

11.“最后自己有事先离开了”表述错误,是他让下人把自己的椅子搬离了客人

1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得分点(1)“辄”“ 从母”“ 常”(2)“其”“ 过”“ 即”“去”(3)“敦至”“ 兼”“ 为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吴祐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祐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

权戚所望。此书若成,则载之兼两。昔马援以薏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

①②

乃止。

及年二十,丧父,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垣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

行,郡中为祖道,祐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祐倨,请黜之。太守曰:.

“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迁胶东侯相。.

祐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祐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

祐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祐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祐亦径去。冀遂出祐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园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选自《后汉书·吴祐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iyi):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13.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祐辞谢而已,守志如初。 谢:道歉 B.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耻:觉得„„羞耻 C.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 业:从事,做 D.祐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遗 :赠送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功曹以祐倨,请黜之。 B.吾属今为之虏矣! 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 C.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 D.吾其还也 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15.下列句子,句式与“常牧豕于长垣泽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沛公安在?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吴祐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祐在父亲去世后,安于清贫自立自持,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C.吴祐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先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D.吴祐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祐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遂辞官回乡耕读。

17.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闾里重相和解啬夫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伏罪性惭惧诣阁持衣自首。

18.此题考查断句,要结合句意断句,共13处,每错3处扣1分。

(2)联系课文内容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相关热词搜索:我和村姑的忘年交 我和张爷爷的忘年交 忘年交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有关忘年交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有关忘年交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4923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