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

2016-01-18 11:49:4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一《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你。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一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古典文学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文俊沣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苏轼是哲学家,是蜀学的代表,其哲学的原点在于情本论。他的诗词中不仅大部分含有发人深省的哲理,更有一部分以表达哲理为主。大量的诗词中既表明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同时他又展现出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他常常在借助自然物的力量,彰显人生的真谛,从而进一步表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总之,苏轼以其荣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人生范式;他那非凡的文学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还有其幽默机智、和蔼可亲的形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键词:苏轼诗词;自然物;人生哲理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2)05-0198-02

苏轼诗歌的总体风格是自然奔放、挥洒自如。诗中比喻生动新奇,用典稳妥浑成、对仗工整而不失活泼。他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拓展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将柔情词变成性情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甚至寄寓理性的思考,从而提高了词的品格境界和地位。

他的作品是“以诗为词”的,与同时期“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不同的,而是由景至情,再由情促理,理是词作情绪流程的自然终结。人类有生命,有意识,有思想,有智慧,那该怎样在这个世界中生活呢?苏轼的诗词并在回答这个问题。

在《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苏轼观察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作者采用写景纯用白描,清新淡雅,抒情别出心裁,富有哲理,体制虽小,却意味悠长。诗人从优美的山川景色着笔,即景抒情,富有哲理,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进取。不但情景交融、情理结合、浑然一体。词的下片苏轼由“溪水西流”生发感慨和议论。古人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江水东流不返,就像时间一去不回。人的青春年华也只有一次,可是苏轼笔下的“溪水”却无视自然的规律,径直向西流去。作者赋予溪水以人的意志,且受到深深地激励。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解脱,也是一首乐观的呼唤着青春的人生之歌。表现其洒脱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千载之下,读来犹令人感奋。

苏轼对自然物崇敬的心态随处可见。他常常把自然与人融为一体,使读者分不清哪里是人,哪里是自然。他的诗词让人们看到了自然物的高贵,同时也意识到人类自身作为物种的平凡品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颠覆了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从真正意义上做到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1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在苏轼的诗词中,人与自然之融合无所不在。作为人类亲密伙伴的花、鸟、鱼、竹等自然意象常出现在他的诗词中。在《惠崇<春江晚景>》中,苏轼写到: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的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其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在这首题画诗中既保留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写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了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情感和引人入胜的意境。诗中谈到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所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在“竹外桃花三两枝”的初春之时,为什么春江之暖,不是人先知道,而是鸭子先知道?因为鸭子长期生活在水中,直接接触江水,每天江水温度的变化,它都能够通过实践接触到。

2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冲突

苏轼笔下,自然物与人类并不总是和谐的,而是时常充满对立和冲突。在《题西林壁》中这样写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五月,是公认描写庐山的佳篇杰作。诗中既无描写瑰丽的景色,也无抒发强烈的激情感人。它之所能成为名篇,是因为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启人深思,耐人寻味,从而博得万口争诵,千古流传。为什么人们看到的庐山,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同一个事物,由于立足点的不同,立场的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感性情感的不同等等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结论。

诗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然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与其相比,另一首《和子由安魂池怀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写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198.

文学界

古典文学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借怀旧之题,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慨。作者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的形象中去,从而揭示出某种哲理,给人启迪,尾联针对苏轼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虽然逝者如斯,但毕竟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于人的精神也是一种激励。这首是作者的早期作品,苏轼以强大的内心、达观的人生底蕴向我们展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对立。

此诗中虽然关于人生渺小、短促之类的感慨,有消极意味,但是被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眷顾人生的深情冲淡,体现作者独特的性格、情趣及精神面貌。苏轼结合生活中的情景发出对人生的见解。用雪泥、鸿爪比喻,较之一般叙事文字直叙人生漂泊不定,匆匆无常要形象、蕴藉得多。根据清人查慎行《苏诗补注》记载,这个比喻是化用《景德传灯录》中天衣义怀禅师的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迹之意,水无留影之心。”苏轼的比喻生动、深刻,在宋代即被人称道,并被作为诗人“长于譬喻”的例证之一。事实上,苏轼诗词中自然物与人生哲理冲突常常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

唐朝韦应物的《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里面这样写道:“凿岩,池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类专控山景?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韦应物对水石之间关系的疑惑的领悟,亦同于苏轼之琴指。《琴诗》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它有若干部分,包括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情感和演奏技巧等等。苏轼在这里不仅为读者展现了如此美妙的场景,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这些客观事物与诗人主观情感相互和谐促进的特点。

又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行,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首即是抒怀之作。作者借途中遇雨的日常小景,抒写自己淡定自若的胸怀,寄寓深邃的人生思考。“穿林打叶”勾画出雨骤风狂的情景,通过小序可知,这场风雨是突如其来的,同行的人仓皇奔走,急急避雨,而东坡却毫不在意,放慢脚步,俨然闲庭信步。

《定风波》是苏轼的哲理词的代表作,尤以其展示的性情和气度胸怀取胜。从偶然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和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他以智者的眼光看待世界,使世间万事万物无不蕴含深意。有人称其是“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近代郑文卓《首批东坡乐府》道:“此足征是翁坦荡之作,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此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总而言之,苏轼在面对自然物时流露出敬畏和喜爱之情,同时又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关怀,体现了一个大文豪强大的责任感。苏轼通过他的诗词试图寻找人生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式,这在当今时代无疑是最为重要的。

3自然物与人生哲理的和谐

纵观唐宋诗词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自然物一直都受到创作者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往往是为了利用自然。而大文豪苏轼的关注与此不同。苏轼观察自然物,给其全身心的关注,往往融入其中,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达到“忘我”的和谐状态。苏轼在《水调歌头》这首词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任密州知府,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作者想起分别多年的苏辙。举杯望月,心中无限感慨。前人说“此词一出,其余中秋词尽废。”词中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代表自屈原《天问》以来的中国人对人生意义、价值的不断追寻。苏轼超越现实功利的局限,用一颗自由之心来贴近自然和宇宙,但是,在苏轼的时代又不可能构建新的价值理念,必须回到现实。“高处不胜寒”就是询问后得不到答案的无奈处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苏轼在追寻后得到的现实答案。

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中,深刻的哲学思想似乎已跃然纸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体,包含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对于人来说,有欢喜必然有悲伤,有悲伤必然有欢喜。有分离必然会有聚会,有聚会必然会有分离。永远的晴或者永远的阴,永远的圆或者永远的缺都不存在。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有助于我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苏轼在《琴诗》中,这样写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要领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7

[2]苏轼.苏轼诗集·答李端叔书:卷九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刘逸生等.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庞德.回顾[M]//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5]苏轼.自题金山画像[M]//王文诰.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

[6]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69[7]陈岳来,章跃一.谈苏轼诗中的“理趣”[J].学语文,1987,(6)[8]严羽.历代诗话选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9]颜翔林.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论孤独与艺术创造的美学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11)

[10]苏轼.东坡志林:卷6[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1]钟尚钧.诗与哲理[J].阅读与写作,1988,(2)

文学界

.199.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二
《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三
《苏轼诗文中人生哲理对学生教育作用》

浅谈苏轼诗文中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摘 要: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更不能忽视其人文性。而细读文章,品味其人文性,既有使用功能更有教育发展功能。在高中语文的选修与必修阶段,苏轼的文章就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其诗文中的人生哲理就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 人文性 苏轼诗文 人生哲理 教育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谈到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时,说到这样一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确实,语文所载负的人文性应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文人们用心所写下的文章,更蕴藏了他们对生活的种种体会。如果在教学时,教师能引导学生认真品读,细细体会,也未尝不是极有意义教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一代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历尽浮沉,而面对这样的人生,他却悟出了无数哲理,并将之蕴含在诗文中。而这些哲理可以对学生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一、教会学生有坚忍的性格

不能否认,因为高考的压力,高中生的三年求学生涯是艰辛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抗压,就成为学生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要素。

在我们的课本中,苏轼对此就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告诫,苏轼说道: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唐宋八大家选读》——《留侯论》)此话明说韩信但又何尝不是说自己呢!遥想苏子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了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

因此,我们中学生也可以有此体会,面对残酷的高中生涯,面对复杂的人生,面对现在以及今后可能面对的一切逆境,“坚韧”必不可缺。

二、教会学生苦中作乐

学习是辛苦的,因为辛苦,所以会有学生无法坚持。但是学习也应是快乐的,这种快乐需要学生去发现,去体会。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其弟苏辙为之起名“超然”。明明是被贬,处于痛苦,可是苏轼却写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唐宋八家选读》——《超然台记》)这段文字清晰的表明了苏轼的观点: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就如同我们的学生一样,学习确实很苦,苦在成绩,苦在名词,苦在一次次失败后的挫折感。但是此时,再品读一下《超然台记》。苦中还有我们美好的梦想,有朋友家人的支持,有自己斗志和勇气。学会苦中作乐,以苦为乐,会发现苦不再苦,学习也好,生活也好,处处都有美景,有可乐之处既然可乐,又何须嗟叹,何须放弃!

三、教会学生及时调整视角,调整目标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就像教师经常教育学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吗?种瓜种豆一定能得瓜得豆吗?

来看看苏轼的《定风波》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唐诗宋词选读》)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就像有的学生,勤勤恳恳,奋发图强,可是未必达到预期。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会懊恼会抱怨,有多少人能做到能像苏轼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

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这句经典名言,苏轼做到了,及时调整自己的视角,调整自己的目标,即使仕途失败,人生依旧有其他可做之事,“起舞弄清影”也好,“牛衣古柳买黄瓜”也好,及时的调整才是最重要的。

而我们学生是否也可从中学习一二。不是一味的直前,而是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方法,回头反省自己,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目标,有舍有得,收获更多。

四、教会学生保持乐观,直面人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必修一——《赤壁赋》)如果不了解苏轼,不了解背景,我们很难想象这是苏轼被贬谪时所作的文章,那种大气,那种豁达,那种乐观,体现了一代文豪可贵的精神。

我们的学生现在或者今后,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荆棘,陷入挫折。而读懂了苏轼的豁达,学会苏轼的乐观,可以让学生直面人生,笑对逆境。

高中的语文教学,工具性等基础训练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人文性教育也应不容忽视。尤其面对现在的90后学生们,也许更多的人文关怀,情感体验,对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将会有重要的影响。苏轼的文章贯穿了必修一到选修文本,体会其文章的人文情感定然会给学生带来不少的收获。而更有其他作者、其他文章也值得我们关注、学习,一起去深入体会!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一品嘉园13幢401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四
《苏轼黄州诗词中的-如梦人生》

苏轼黄州诗词中的

O邱

‘‘

如梦人生

,’

摘要:如梦人生,人生如梦,这是苏东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苏东坡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乌台诗案

后,死里逃生的苏轼,惊魂悄定,被眨谪黄州,有如经历了一场恶梦。因此,他在黄州期间感叹“人生如梦”的诗词特别多。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是苏词中传达的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黄州五年诗词中屡次写到梦的意象,可谓佛儒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相互碰撞而构成的复杂世界。关键词:梦如梦人生黄州五年佛家思想精神领域

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死里逃生的苏轼,惊魂悄定,被贬黄州,有如经历了一场恶梦。因此,他在黄州期间感叹“人生如梦”的诗词特别多。当人们感到孤独和不幸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朝向宗教的时候,苏轼在贬谪黄州的时候,佛家思想常常帮助他超脱自己。

他在得知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当天(即元丰_年十二月■十八日),就写F了“却对酒杯浑似梦,偶拈诗笔已如神”(《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泽授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复用前韵■首》其。。)的句子。此诗的后‘。句尽显东坡的狂放不羁,他好像没拿一百四十天的人狱当网事,}{;狱就开始对酒如梦,下笔如神了!事实卜,“却对酒杯浑似梦”还是彰显了苏轼入狱遭贬的深沉辛酸。梦,这。。意象,美好又缥缈,曾经给予人们多少欢乐和希望,但又带给人们多少迷惘和惆怅。

一位鼎鼎大名的诲人,一位曾屡受皂帝嘉奖、大臣褒扬的名士,如今蒙冤被贬做了地方的“武装部副部长”,他低迷过、怀疑过、忧虑过、恐惧过。乌台诗案,苏东坡经历了惊心动魄与死罩逃生,“饥寒末至且安居,忧患已卒犹梦怕。穿花踏月饮村酒,免使醉归官艮骂。”(《次韵前篇》)苏轼冈文字而获罪,则“焚笔砚,断作诗”,“不敢作文字”、“不复作文字”、“不复作诗与文字”,不愿意为好事者留下r]实,使诗歌被“笺注”的灾难重演,使声名招损,便“杜门念昝”,“焚香默坐”,“放浪LlJ水间,与渔樵杂处”。至此苏轼似乎可以完全一心地做他的“东坡居士”了,而事实并非如此,既欲参政义&祸及,才是苏轼谪居黄州心态的要义所在。忧畏的。‘面是很明显的,而苏轼欲博忠直的一面亦未能泯灭不见。

通过苏轼对自己生活境遇的描述不难看出,他在黄州的

生活有一个“不适”到求“适”,“适末厌”到全然而“适”的过程,表现H{由“醉咀狂言醒可怕”、“忧忠已空犹梦怕”到“谁怕?一蓑烟阿任平生”的心路历程。苏轼谪居黄州,起初有一种自鄙人嫌、杜门念咎的悔过心理,经过一个“镇静以处忧患”的阶段之后,才获得澹泊自持的心境,即以“箪瓢鸡黍”臼娱,“躬耕渔樵”为适,则能安于黄州。

长期的漂泊坎坷,屡次的打击,虽然苏轼的乐观旷达,让他可以继续潇洒地生活F去,但是政治上、人生中的锋芒棱角却渐渐地被磨平,他的人生观、处世哲学都发生了变化。“人生安为乐,吾策殊未良”(《湖I二夜归》),他品味出人生如梦,世事艰难。面对无穷的宇宙,“须臾”的人生恰似“寄蜉蝣丁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以形象的比喻将人在宁宙中所处的位置作出了界定。由此,苏轼时常发出“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的吟叹。

苏轼词中最负盛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黄冈城外的赤壁矾时写F的。他在词中艳羡周瑜那样称雄。。时的豪杰人物,渴望有人来扭转北宋不景气的现状。然而,他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I司他振兴王朝的祈愿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牾。

“故国

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所以,当词人。。旦从“神游故困”跌入现实,就不免自笑多情善感,感慨光阴虚度,便无可奈何地以洒浇愁了。虽然词的结尾调子失之低沉,但这罩的“梦”也是历史和现状、理想与实际经过尖锐冲突后在作者心理上的一种反映。佛教的人生态度和价值标准,在他身}:发挥了作用,帮助他调整内在价值结构,提高人生道德境界,排遣心灵的压抑,拂去笼罩在心头的烦闷忧憨,恢复心理平衡,进入“任性逍

万方数据 

47

必文学研究

界。

矛盾心理,在上词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这首词也是作丁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常居之”自比于陶渊明斜川之游,词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义粗犷的田园趣味。首旬“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陶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不论在梦中还是醉中实际卜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入的身份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着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此时的“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十拍子・白酒新开》),苏轼也发出了痛苦麻木、逃避现实的人生悲叹。

“傥来”就是无意中得到的或不戍得

如梦人生,人生如梦,这是苏东坡对人生哲理的界定,也是苏东坡黄州时期人生哲理的核心。不管是“人生如梦亦如幻,朝如晨露暮如霞”还是“人生如雾办如梦,缘生缘灭还自在”,都是取意自佛经,源il{佛经。苏东坡“人生如梦”的哲理思想不是突然惨遭迫害悟出的,而是在他人生的旅途中逐渐成熟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_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I司至女千城作诗乃和前韵》),苏东坡在黄州写下这诗句时已45岁,宦海浮沉,人事沧桑,读来不无苍凉之感。时过中年,人间事差不多看遍了,苏东坡将之归为两类:一是人可掌摔的,前有信约,还是要坚守的,就像秋鸿,季候到了应该应约而来;而另一是牵连人际的种种事端,犹似春梦,梦醒了也就跟着忘了,留F艨胧美意,了无痕迹。苏东坡是学禅之人,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境界相合,秋鸿有信,席处理的事要处理,原则要守,具体到东坡则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感,这是他积极入世的一面;春梦了无痕,则有点无才可去补苍天的悲壮情怀,风来则应,过去不留,过去了就放下,无须纠缠,一如春梦,不留痕迹,这是退隐、出世的・面。一显一隐,两相聚合,才是完整的一生。

苏轼在黄州中秋写的“世事‘。场人梦,人生几度新凉”(《西江月》)和这一时期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都鲜明地体现了}{{佛家思想对他的渗透。但/j’华横溢的东坡居士却在黄州被画地为牢,空有满腔报困之志却身在令人压抑的现实世界。“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苏子以梦喻世事,不仪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日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和厌倦并且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几度新凉”,有对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儿度”的运用,低同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无常。词一开端,便慨叹世事如梦,虽然苏轼诗词中常常流露Hj人生如梦的思想,但那或是自我排遣之语,或为往古来今之思,读来往往觉其放达,而不觉其悲切。此处却不然,以一种历尽沧桑的语气写出,加上几度秋凉之l’口J,风叶呜廊,忽觉人生短暂,已惊繁霜侵鬓,益觉词首浮生若梦的感叹,并非看破红7兮的彻悟,而是对自身遭际的不平,从而深感人生如梦境般荒谬与无奈。“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世事如梦一场,身在黄州,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罩呢?在他看来,世间力.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下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这种进取与退隐、积极与消极的双重

到而得到的,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自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到“身外傥来都似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是苏词中传达ffj的独特的人生态度。

公元1083年在黄州,苏轼写F了“居七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缸”(《满庭芳》)的诗句。这里的“真梦里”三字,切不可轻轻放过,它上扣“老矣”,意谓这人半辈子真如做梦一般;’F接“相对残缸”,描述他和友人相互倾吐自己的不幸经历。鸟台诗案就是一场噩梦,他把这辛酸的人生感慨,仅用“真梦哩”三字轻轻带过,怨而不怒,含蕴无穷。此次挫折,苏轼虽历经忧患,九死一生,其人格感情却冈而得到磨练,日趋成熟。

苏东坡自幼被灌输的是儒家大道,这是文人的骨头。但中年后的苏东坡却把佛理拿来做诗人的血肉,用来柔和自己的灵魂,行动卜也是尽量适应自然,笑对生死人生,万物归无极。佛家思想的清旷达观成了苏轼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样的支柱,才让苏东坡找到了更多的热爱生命的理由。虽然“人生如梦”,但岗热爱生命,他才能在仕途失意时依然坚守“长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他/|‘能在生活艰苦时依然悠然白娱“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南堂》)。灾难舛途没有愚钝他对生命的灵慧感悟,艰难困苦也不曾消磨他对生活的敏锐洞察,苏轼黄州五年诗词中屡次写到梦的意象,可谓佛儒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相互碰撞而构成的复杂世界。

(邱红,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

万方数据 

48

苏轼黄州诗词中的"如梦人生"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邱红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中学现代语文(文学研究)MODERN CHINESE2008(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彦颖 苏轼黄州词的思想意蕴[期刊论文]-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2)

2. 梁丽丹.Liang Lidan 苏轼黄州词的美学风格及其艺术手法浅析[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6)

3. 张利华.ZHANG Li-hua 论苏轼黄州词的主导风格[期刊论文]-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4)

4. 刘青山 忧郁心绪与赤子情怀——苏轼贬官黄州时期的心态解析[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7(8)5. 饶学刚 道家——苏东坡黄州突围之道[期刊论文]-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0)

6. 赵凌宇.Zhao Lingyu 词如其人:从苏轼黄州时期的词看苏词的艺术风格[期刊论文]-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9(4)

7. 王红升 佛教思想对苏轼黄州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期刊论文]-电影评介2007(10)8. 梁丽丹 苏轼黄州时期言志词的思想意蕴[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8(26)

9. 余立莉.Yu LiLi 对苏轼贬谪黄州后的诗作三个阶段的思考[期刊论文]-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5)10. 刘红星.郭杏芳 论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人生态度及现实意义[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2)

本文链接: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五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论文成绩

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姓 名 乔丽红

学 号 14040910311061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批次/层次

指导教师

学习中心

目 录

一、论文摘要...............................................3

二、正文...................................................4

1、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4

(1)苏轼生平简介..........................................4

(2)苏轼诗词简介..........................................5

2、“人生如梦”对苏轼的影响.................................6

(1)仕途之坎坷............................................6

(2)人生之无常............................................7

3、苏轼作品中显现的人生观..................................9

(1)苏轼的词作............................................9

(2)苏轼的诗作............................................9

(3)苏轼的散文...........................................10

(4)苏轼儒道释融合的人生观在其作品中的显现...............10

4、多种因素形成苏轼超然自适与乐观旷达的人生观............11

5、小结...................................................12

三、参考文献..............................................13

四、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日志..............................14

五、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15

论文摘要

【摘要】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颇具影响的人物,他在封建社会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人生观,具有以儒家为根本,道家为辅助,佛禅为补充的文化特点和自身相矛盾的特征。“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①使得苏子“久戏风波”②。在北宋的政治迷乱中,苏轼成了党派之争最大牺牲品之一,他由此仕途坎坷,命运漂泊,多年离索,加之个人情感生活的波折与不幸,曾一度使他嗟叹“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而他又是乐观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深感自己不过天地间“一蚁寄大磨”,由此,他谅解了人生的无常和个体生命的卑微: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入狱、贬谪、丧妻,这一连串的劫难经历,使苏轼对政治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反省,在思想上缓入佛、老哲学作为对儒家信仰的补充。旷达虚静,随遇而安,而又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济世的初衷,坦荡堂正,从而形成了苏轼最为世人崇敬的人格魅力。也正由于这样糟糕的人生际遇使他更深地体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生,不过求个“自乐”。因此,他能一身浩然气,心灵超乎凡俗,在政治高压和生活困苦面前,“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③,这才是真正的超然自适耳。他特殊的人生观,实现了单一文化在人生问题上的超越,铸就了他光彩的文化人格和令人称道的艺术人生,把我国传统的人生哲学引向了更深层次。

【关键词】苏轼 诗词 人生观 儒家 道家 佛(释)家 思想

②引自《苏轼全集〃诗集〃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五 引自《苏轼全集·词集卷二·满庭芳·归去来兮》:问人间何事?久戏风波。

③引自《苏轼全集·诗集卷二十四·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从苏轼诗词浅析苏轼的人生观

前言

苏轼,这个文学史中独一无二的奇才。他在词、诗、文、绘画理论的创作中都有很大成就。他开创了宋词中的豪放一派,在宋词中加入哲理的反思;他引领了诗歌中的理趣诗潮流;他又是散文中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风格自然而雄放,有很多惊绝千古的名篇存世。他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也很深,他对绘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东坡其身,逃不脱仕途,虽“甘与麋鹿友”却“苦为世味诱”,因此其归隐之心隐逸之情只能诉于诗词中、于对释道空无、逍遥思想的追随与渴盼中。所谓“大隐隐于金马门”,大概指的就是东坡这种“身为仕宦累,心为不系舟”之人。一切文章,皆由心出,心性相似,故其文采亦是相仿。本文通过对苏轼诗词等文艺作品的研究,浅析东坡先生合佛、道、儒三家,而又自成一体的人生思想。

一、 苏轼生平及诗词简介

(一)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神宗元丰三年(1080)御史台兴“乌台诗案”,苏轼(45岁)被以“谤讪朝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政,起用于反对熙宁变法的旧官,苏轼受到太后特别的器重,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苏轼又不赞成司马光等尽废新法,因政见不合,就主动请求出知杭州、颍州等地。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圣,罢“元祐党人”,苏轼于绍圣初年(1094)四月以“讥斥先朝”罪贬知英州,尚未到达贬所,八月又贬惠州,绍圣四年四月再贬儋州。在儋三年,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徽宗朝立“元祐党人碑”(罪人碑),苏轼碑上有名。高宗朝才得正名,赠太师,谥文忠。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苏轼在去世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作的苏轼画像,遂题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④由此可见苏轼一生仕途之坎坷、命运之漂泊。

(二)苏轼诗词简介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文主要通过对他的诗词所表现出的超然自适与儒道释思想的关系,来探讨他的人生观。 ⑤

⑤引自《金山志》 引自《苏轼全集·答谢民师书》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六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2、【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3、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4、【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5、【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6、【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

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7、【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8、【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9、【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10、【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11、【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12、【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13、【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14、【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15、【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16、【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17、【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18、【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19、【题目】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20、【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21、【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2、【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23、【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24、【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25、【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26、【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7、【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周恩来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28、【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29、【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七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八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古诗词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陆游《游山西村》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木兰诗》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杜牧《赤壁》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苏轼《水调歌头》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考点归纳

根据中考考纲的要求,初中古诗词鉴赏有五个考点:(1)鉴赏形象(2)鉴赏语言(3)鉴赏表达技巧(4)点评思想内容(5)点评作者的观点态度

5、艺术手法归纳 艺术手法,又称为表达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的方式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描写:可分为白描和细描,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用典等。 (3)表现手法:渲染、烘托、比兴、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变化、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点染、托物言志、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情景交融等。

(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明白晓畅、绚丽明快、清新淡雅、言简意赅、含 蓄委婉、苍劲悲凉、豪放雄健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附:诗歌鉴赏常见的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初中古诗词典故归纳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 1、内容归纳

七――九年级课内和课外古诗词篇目和内容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九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灰色的理论到处都有,我的朋友,只有生活之树四季常青,郁郁葱葱。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假如你觉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不要去指责生活,而应该指责你自己。 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情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没有变化的生活,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纬,一匹一匹的岁月都织出来了,而花色却是一个样子的单调。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

谁说人与人隔着遥远的重洋,谁说心与心设着坚固的堤防?十六岁的鸟儿飞上天空,总会找到落脚的枝头。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久十久的努力。

未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蕴含哲理的诗句

富有哲理的诗句

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篇十
《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苏轼人生哲理的诗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5009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