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

2016-01-19 09:44: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一《用以下短语造句》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用以金碧辉煌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一
《用以下短语造句》

M1 U1

一. 把下列短语填入每个句子的空白处(注意所填短语的形式变化):

add up (to) be concerned about go through set down a series of on purpose in order to according to get along with fall in love (with) join in have got to hide away face to face

1 We’ve chatted online for some time but we have never met ___________. 2 It is nearly 11 o’clock yet he is not back. His mother ____________ him.

3 The Lius ___________ hard times before liberation.

4 ____________ get a good mark I worked very hard before the exam.

5 I think the window was broken ___________ by someone.

6 You should ___________ the language points on the blackboard. They are useful. 7 They met at Tom’s party and later on ____________ with each other.

8 You can find ____________ English reading materials in the school library. 9 I am easy to be with and _____________my classmates pretty well.

10 They __________ in a small village so that they might not be found.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right ____________ the above passage? 12 It’s getting dark. I ___________ be off now.

13 More than 1,000 workers ___________ the general strike last week.

14 All her earnings _____________ about 3,000 yuan per month.

二.用以下短语造句:

1. go through 2. no longer/ not… any longer

3. on purpose 4. calm… down 5. happen to

6. set down 7. wonder if

三. 翻译:

1.曾经有段时间,我对学习丧失了兴趣。(there was a time when…)

2. 这是我第一次和她交流。(It is/was the first time that …注意时态)

3.(强调句)

4. (强调句)

M 1 U 2

一. 把下列短语填入每个句子的空白处(注意所填短语的形式变化): play a …role (in) because of come up such as even if

play a …part (in)

1 Dujiangyan(都江堰) is still ___________in irrigation(灌溉) today.

2 That question ___________ at yesterday’s meeting.

3 Karl Marx could speak a few foreign languages, _________Russian and English. 4 You must ask for leave first __________ you have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5 The media _________ major ________ in influencing people’s opinions.

6 _________ years of hard work she looked like a woman in her fifties.

二.用以下短语造句:

1. make (good/full) use of 2.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3. even if 4. believe it or not 5. such as 6. because of

三. 翻译:

1. 记者问他他作品中的人物是以谁为原型的。(间接用语base…on…) The reporter asked the writer who he based his characters on.

The reporter asked the writer who his characters are based on.

2. 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要按时到校。(间接用语)

M1 U3

一. 把下列短语填入每个句子的空白处(注意所填短语的形式变化):

二.用以下短语造句:

1. as usual 2. pefer…to… 3. ever since…

4.

三. 翻译:

M1 U4

一. 把下列短语填入每个句子的空白处(注意所填短语的形式变化):

二.用以下短语造句:

1. as if 2. think highly of 3. instead of

三. 翻译:

1. 仿佛世界末日已经来了。

It seemed the end of the world had come.

2. 他们看着我,就像我是来自别的星球似的。

They looked at me as if I was from another planet.

M1 U5

一. 把下列短语填入每个句子的空白处(注意所填短语的形式变化):

二.用以下短语造句:

1. devote …to (be devoted to) 2. turn to

三. 翻译:

1. 倒装句

2.

M2 U1

1. belong to 2. in search of 3. in return 4. serve as

1. stand for 2.

定语从句翻译: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二
《用以下词语造句》

KCIS

中文科

姓名 : 分數 : 班別 : P3 M / W

日期 :

用以下詞語造句。 1 難為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長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秘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藏起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全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例句﹐用「……既……又……」的句式改寫句子。

例﹕ 我聽著媽媽的話﹐覺得(興奮、難為情)。 我聽著媽媽的話﹐覺得既興奮﹐又難為情。 1 哥哥畫的圖畫 (好看、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媽媽炒的菜 (好吃、有營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老師講的故事 (好聽、有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IS

中文科

姓名 : 班別 :

P3 M / W

分數 : 日期 :

用「……像……又像……」的句式續寫句子。 1 彎彎的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妹妹的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詞語填空。 1 今天_______會下雨。 2 媽媽說﹕「我_________誰把我的花瓶打破了。」 3 老師要我們_________為甚麼上課不_________講話。 4 弟弟說他長大後要做一個_________的警察。 5 ___________爸爸會帶我去夏威夷渡過復活節假期﹐我一定會很開心的。

KCIS

中文科

姓名 : 班別 :

P3 M / W

分數 : 日期 :

重組句子。 1 真漂亮 花 的 公園裡 開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個 媽媽 大箱子 準備 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暑假 打算 我 快到了 去 學游泳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花園裡 我家 種了 的 蘋果樹 一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集郵組 妹妹 學校的 參加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既……又……」的句式續寫句子。

1 小鳥的叫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媽媽買給我的芭芘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CIS

中文科

姓名 : 分數 : 班別 : P3 M / W

日期 :

用以下詞語造句。 1 記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禮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已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於是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擇詞語填空。 1 我在冷藏櫃裡拿了一個冰淇淋﹐讓媽媽__________。 2 蝴蝶的__________像五顏六色花朵。 3 姐姐用這張生日卡﹐送上她的___________。 4 我在路上看見一個錢包﹐馬上把它_________﹐交給警察叔叔。 5

桌子上_____著一張__________的桌布。

KCIS

中文科

姓名 : 班別 :

P3 M / W

分數 : 日期 :

用50字或以上﹐寫一段句子﹐告訴老師你在假期裡最開心的一件事。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三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四
《“神用象通,心以理应”————巧用造句法扬神立意》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五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

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最后应提醒同学们的是,造句要自己脑筋,不要抄书上现成的句子。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六
《“神用象通,心以理应”----巧用造句法扬神立意》

语数外学习

No.02.2013

YuShuWaiXueXi

2013年第2期

“神用象通,心以理应”

——————巧用造句法扬神立意

刘文竹

(常熟市中学,江苏 苏州 215500)

摘 要:创作需要作家有悠远神妙的思维活动,最好是想象奇特,思接千载,神游八极万仞,心怀宇宙苍穹,但是,高中生面对作文题,感到最难的就是神思不远,思维堵塞。那么,面对题目时怎么做才能思接千载,思维打开呢?《文心雕龙·神思》的赞语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也就是说,想要做到神思如泉,可以借助物象,作家的思维活动和外物相结合,构成作品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外物以形貌触动作家,作家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创作的规律法则来安排它们。对于高中生来说,超乎生活的想象更是不可能,所以借助物象来通“神思”,还真是不错的路径。但是,具体写作过程中,物象繁杂,所以需要用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基本物象,再由此及彼,发散开去,最终达到神扬意现的目的。

关键词:造句法;扬神立意;写作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2-0118-01

可以弄清写作对象的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关联。  本文在这里主要提供的方式是“造句法”,当然造句要有法,位置,要以确定基本物象为基本出发点,以拓展思维领域为主要目的。学生总是在句子提供的语境中更容易获取信息,所以“造句”可以有效地提供信息,可以造肯定句,也可以造疑问句。造句不能让学生为难,所以句子要从简单的开始,那么人活于世,最熟悉的物象就是“我”,从“我”开始,联想开去,那么更能契合创作者的思维实际,所以,造句法的第一个方法也就产生了。

一、“‘我’+题目”造句

如“距离”这个题目,看起来很空,一下子打开思路很难,那么用“我”加“距离”造个句子试试看。可以是:“我和他有了距离。”

那么以此为基点,参照主题意蕴的五个层次来发散“象”的具体指向。这五个层次依次是:客观真实层次,时代特色层次,文化“我们和他们有了距离。”“我从不知道,山里的孩子和我们有这么大的心理距离,一碗鸡汤注定暖不透一个孩子饱经沧桑的心。而这距离,是什么造成的呢?”这就指向了客观真实层次、时代特色层次。再继续“月亮和李白的那段距离,远得无法丈量,可是却成全了李白对月华的美好想象。”这就指向了哲理意味层次、文化色彩层次。还可以继续:“心灵和外物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才能护持心灵的一方流泉,使其永远清澈澄明。”这样就进入了审美生命层次。

用这种方法可以创设情境,既使得简练的命题变得内涵丰富,又能让创作者根据“境”而展开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二、用“关联词+题目”造句

如果说从“我”开始造句,是为了拉近题目和自己的距离,那么用关联词造句能更好地深入题目的核心,能够使自己在“理”的层面更深入,真正接近“神思”。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那么……”、“不仅……而且……”,一般来说,最好用的是因果关系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

还以“距离”为例造句:“虽然人生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环境,但是我们的尊严等高,物质的差别永远不能成为精神的距离。”(时代特色层次)

“如果美一不小心跌进一双寻觅美的眼睛里,那么多么遥远(哲理意味层次)

“如果距离的存在,能够带来因尊重而产生的芬芳,那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追求所谓的亲密无间?”(文化色彩层次、哲理意味层次)

用关联词和题目造句,就把写作对象放入到一个理性分析的

三、用“‘就像’(或就是)+题目”造句

“就像”有时是比喻修辞,有时是举例,在某些题目中,可以化大为小,如《阳光照着我前行》这个题目,题目中的“阳光”不能单指自然界的阳光,那么用比喻修辞就好一些。“妈妈的爱就像阳光,让我一直沐浴着这份温暖,在这份温暖中成长。”再如《生活的提醒》,“提醒”本身就是人才能发出的动作,所以,用“就像”把生活拟人化:“生活老人就像一位智者,他的提醒总是充满智慧。用一朵承露的柔韧的花朵,提醒你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可以绚烂;用你前进路上不小心跌进的小小水坑提醒你,当你仰望天空时也不要忘记脚下。”而“就像”用于比喻修辞时,能更好地提升主题层次,如《转身》:“李白的转身,原非本意,皇帝的赐金放还只是给了就变得决绝了,他就像一个傲岸的标杆,树在了权贵的对立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张狂远比‘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谄媚更让人怀想。也许,人生每一次不经意的转身,都是上帝赐予的一次机会,引领人走向另一处美景。”运用比喻,化实为虚或者化虚为实,有利于引导创作者明确写作对象,并且进入更高的主题层次。

“就是”除了表示暗喻之外,有时还表判断,直接指向写作对象的本质,对写作对象内涵进行阐释。如《变通》,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造句:“转身就是变化以求通达,就是在常路不通时转变思路、换个方法以求达到目标的的一种智慧。”再如《转身》:“转身,转变的不仅是身体,更可能是心态。转身,不是放弃梦想,而是选择以一种更加从容的姿态在人世间行走。就像孔子疲惫周游列国志向不达之后,回到故土专心执教著书一样,转身成就的是另一种崇高,铸就的是另一种永恒。”用“是”指出“转身”的内涵,用“就像”举例,可以提供对“转身”这个对象的更为本质的认识。

造句法立意的原则是:1、句子准确;2、从简单开始,不为难自己;3、“我”、关联词、“就像”等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由象入境,由境思理,由理求质,经历了这个过程,就算是达到了神思的状态,就可以在这丰富的内容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主题层次进行立意了。

当然,《文心雕龙》还说到:“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支配,所以,语言和立意结合的紧密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高中生在写文章的过程中可以以造句法为通神思之梯,确定立意,然后修炼作文形式方面的技巧,才能真正达到作文出神入化的境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真正要把握一些有用的方法,还是要自己在实践当中慢慢练习。

当他真正走下了这个台阶,他的转身色彩层次,哲理意味层次,审美生命层次。那么接下来由此及彼:他一个华丽的台阶。但是,

疏则千里。”文章的内容来自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受内容的的时空都不再成为阻隔。距离,在心灵走近的时候就变得短了。”际,

118

“神用象通,心以理应”----巧用造句法扬神立意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文竹

常熟市中学,江苏 苏州 215500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YU SHU WAI XUEXI2013(2)

本文链接: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七
《典型题型练习(6-2)》

◎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钟灵毓(yù)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莘(shēn)莘学子:一批学子。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众口铄(shuò)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无微不至:没有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 ◎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蓬荜生辉:形容穷人的陋室,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称谢别人赠书画、陈设或客人来访。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东山再起: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见这是一个贬义词。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按图索骥(jì):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人民群众受饿的惨状。 ◎百身何赎(shú):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22·

◎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知北游》)。 ◎稗(bài)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暴戾(lì)恣睢(suī):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

◎暴殄(tiǎn)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鞭辟(pì)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敝(bì)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筚(bì)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别出机杼(zhù):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不逞(chěng)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

◎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不虞(yú)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不容置喙(huì):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392.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3·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八
《2013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专题十三 第三讲 科普文章和报告课件》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九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造句运动——以十年体和子弹体为例》

科技信息○科教前沿○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2年第33期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造句运动分析

———以“十年体”和“子弹体”为例

杨卫红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本文结合网络造句运动的两个案例,借用语言模因论,首先对网络造句运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网络造句运动使原本普通的语言模式因大量复制而具有了模因性,从而创造了网络流行语。然而,这种流行语能否保持模因性,则取决于后网络造句阶段的传播。在此情况下,语言模因既有可能因被反复精确复制而得以维持长久,亦有可能因模因的变异而被消解。从语言模式传播的整个过程来看,网络造句运动起到了桥梁和杠杆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造句;语言模因;复制传播;模因变异今年的夏秋时节,主流传媒盘点神州大地10年的果实,狠下了一番工夫。而有些人只是按按键、刷刷屏,就让另一种风味的“十年体”在微博上走红。

2012年7月17日,一条微博勾勒出一位男生奋斗十年将原女友给出不可能在一起的理由实现了的故事:

十年前,女:“对不起,我不会喜欢你的,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在虹桥机场等火车,而车是永远不会来的,有意思伐?”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上海虹桥始发的动车上,我听到一名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师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①

这百字短文开始引爆连锁反应,因为它触动了一些人化逆境为进步驱动力的经历,于是有人从中抽出所谓的万能版句式———十年前,女:“对不起,我不会喜欢你的,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在______,而______是永远不会______的,有意思伐。”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______,我听到一名______师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衍生出许多励志的版本。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杯具”、“凡客体”、“让*飞”等各样各式的网上造句活动,这两三年几乎成了网民的“常规武器”和网络的常态。笔者试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

1被复制生成的语言模因

“模因”(meme)一词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1976)一书中提出的。布莱克摩尔认为,“任何事物,只要它以这种方式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那它就是一个谜迷(meme的另一种翻译———笔者注)”②。根据后来者的研究,“模因”具有三种形态:一是建筑工程、器具饰物等可感知的实在有形物质;二是思想、观念、语言、音乐等无形的主观意识;三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等。③

一种信息模式或者言语方式并不天然地成为模因,他人的复制或者模仿是使其具有模因性的前提。换句话讲,模因的形成既是一个被反复复制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和建构的过程。网络上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信息,而只有极少数才会受到网民的青睐并形成一时的潮流。道金斯认为,衡量一个复制因子(即所谓的模因)之成功与否,有三个衡量的标准:即保真性、多产性和长寿性。

保真性是指语言在被模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的形式和内容。由于语言模因传播的主体是人,所以在其被传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信息丢失和扭曲的现象。而差错又往往具有累积性。倘若缺乏一定的约束和规制,最终人们会发现所传递的已不是最初的语言模因。在“十年体”造句运动中,网友将男女关系隐去,保留了能展现巨变的部分,相当于为整个活动定义了语法规则。无论参与者有多大的天才想象力,都必须在这个框架内发挥。没有最初的“万能版”,造句运动中网民的注意力就不太可能会集中到这种话语模式上,更不会有后来所谓的“十年体”。

多产性亦即想要成为模因的语言应该被应用到更多的话语交流之中。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多产成为占领受众视野、吸引受众注意的重要策略。造句运动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借助于网民的主动参与,对同一句式进行大量反复的语言生产,最终达到强调和凸显的传播效果。然而,造句运动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网民参与进来,需要考量两个因素:其一是初始语言模式生成的背景;其二是语言模式所能够引起的情绪反应及直接联想。

有人不仅联想能力强,更是不愿放弃恶搞的机会。当造句不再只是单纯考验参与者智慧的纯文字工作时,就更像是通过娱乐来发泄不满。比如有网民从上述源微博里提取现实骤变的因子,把北京7.21暴

雨事件、瘦肉精编了进去:

十年前,女:“对不起,我不会喜欢你的,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在北四环车流里等船,而船是永远不会来的,有意思伐。”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北京一个暴雨交加的下午,我听到一名城市排水规划设计师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

十年前,女:“我不会喜欢你的,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要猪肉不长肥肉,有意思吗?”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一家屠宰场,我听到一名给猪打瘦肉精的养猪户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

调侃的背后是对监管缺失、公德失守的谴责。数以几亿计的人们在利益集团的面前如同散沙,从不断曝光的公共安全事件里发现个体的无力。当一段有趣的文字或撩拨人心的事件触发网民对利益集团长期蓄积的不满情绪之后,巨大的心理反差不可避免地会激发讽刺幽默效应,一场假借造句运动而发动的对利益集团的“口诛笔伐”就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长寿性与前两个特性息息相关。一个语言模因要想被长久地流传下来,必须要具有高保真性和多产性。由于人对事物的记忆是不断衰减的,只有在不改变语言本来面貌的情况下,进行多次不断的刺激,方才能够在人们的脑海中永久扎根。而具有长寿性的语言模因,势必也会被人们反复使用,在数量上自然也就拥有了优势。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网络造句不过是旋风式的运动,其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进入到生活话语当中。这意味着语言模因所被使用的语义场将发生转换。

2后网络造句阶段的语言模因

面对大量的流行语,模因之间也适用着“适者生存”的法则。“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模因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得到大量的复制与传播,但却无法存留很久,流行歌曲就是很好的例子。”④通常认为,模因复制需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网络造句运动所完成的是第一阶段的工作,即通过网民的集体参与和创造,为某一语言模式构建出特定的内涵和意义。并且,借助于造句运动这种特殊的形式,网民之间进行了一次“有焦点的聚集”(戈夫曼语)。在聚集的过程中,实现了网络语义场中的语义共振。

接下来的记忆阶段,对于语言模因的存活更为至关重要。面对无数语言模因的荣枯,成功的模因必须被其载体长久地存留于脑海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被提取运用,继续对它的复制传播。许多研究也表明,反复是记忆的重要保证。重复的频率越高,人们对该语言模因的印象往往会更深。这就需要人们借助于各种方式对该语言模式进行表达和传播。

现实中,语言模因被表达和复制的方式通常为媒体报道和日常交流。关于运用这些语言模因对信息传递所起到的作用,许多文章都已有探讨,笔者在此不再赘述。不过,需要关注的一点是,语言模因在现实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

有研究者将语言模因变异分为词汇模因变异、句法模因变异和篇章模因变异三种形式。⑤基于本文讨论的需要,笔者将语言变异分为模因的形式变异和内容变异。就网络流行语在现实传播过程中的形式变异而言,主要表现为一个简化枝节和凸显核心的过程。美国耶鲁大学语言学家霍恩在格莱斯和齐波夫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Q原则和R原则。前者可称之为“听话人经济原则”,要求说话人的话语表达要尽可能地充分,在符合关联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而后者可称之为“说话人经济原则”,要求说话人的话语应是必要的,只说必须说的。⑥二者可统称为语言经济原则。

以“子弹体”为例,子弹体是由影片《让子弹飞》中的片名和台词衍

545

2012年第33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科教前沿○科技信息

生出了一个造句活动的模板,它特别能触动民生的神经:

让房价飞、让物价飞、让粮油飞……

私家车主说:在这个还没有油价上涨的夜晚……让私家车再飞一会儿……

这个模板之所以能发挥显而易见的现实作用,很大的功劳是因为其结构不仅简洁,更重要的是包容力强,运用到现实交流当中,许多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都可以立即被嵌入,并且似能“焊”进记忆里。从“子弹体”、“十年体”、“腾讯体”等等造句活动能够形成运动的现象,显而易见地可以看出,简化原有语言模因的枝节十分必要。同时,为了确保还能够准确地传递信息,语言模因中的核心部分也就必须被凸显出来。对于“子弹体”而言,其核心就是“飞”。而其余的部分,基于语言经济原则,则被肆意修改。因为仅就核心而言,就已经能够传递原有句子模式中所蕴含的味道。

内容变异主要是指因语用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语义偏离。“十年体”源微博里的核心语“你不要再坚持了”,最初被建构的含义是指男女恋情告吹的窘境,然而在被运用到现实世界当中之后,有时其含义已经远远偏离了造句运动中语言模因最初的内涵。比如:十年前,女:“对不起,我不会喜欢你的,你不要再坚持了,你这就好比想给未来写信,而不知道未来的地址在哪里,有意思伐?”男生听后默默走开,十年后,在一次慢递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我听到飞灵传信一位创始人给我讲述了这个故事。尽管这段文字也在描述巨变及其带来的心惊,但其意义的所指已经显得商业广告味十足了。笔者以为,缺少固定使用规则的语义偏离实际上是对语言模因原有含义的一个消解过程。当受传者逐渐感受不到模因当中所蕴含的幽默因素之时,该语言模式将重新回归到其最初的语言使用轨道上去,从而也就失去了“模因性”。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网络造句运动在语言模式的整个传播过程中实际上起到了桥梁和杠杆的作用。在经历过一个短暂的人为过程之后,原本十分平淡无奇的语言模式被有意凸显出来,并具有了模因性,进而在日常的语用表达中形成了一个自循环系统。此时,其维持或

消亡与最初生产它的偶发事件已经是关系不大,而取决于人们是否以及如何使用它们。科

【参考文献】

[1][英]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迷机器[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谭占海.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4]何自然,主编,谢朝群,陈新仁,编著.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唐代兴.语义场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7]马琦敏.从“囧”字的流行看语言模因现象[J].文教资料,2009(6).

[8]韩蜀君.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山寨”的流行[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9]吴燕琼.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3).

[10]于丽娜.对语义偏离的认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9).[1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12]百度百科·十年体.

注释:

3对前文分析的总结

如果站在更高层次上,以更宽广一些的视野来看待像网络造句运动之类的事件时,可以发现它们的出现都具有很大的偶发性。这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某些事实特征,也离不开整个社会背景。它们的出现,为语言模因的诞生提供了机会。在人天生所具有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等机制的作用下,语言模因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复制和应用,从而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

随着事件热度的降低,倘若想要继续维持语言的模因性,就需要更广范围内对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而这就存在两个可能:一是精确复制,从而使语言模因具有长寿性;二是模因变异,从而消解语言的模因性。整个过程可用一个简单的图示表示如下:

①百度百科十年体.

②[英]苏珊·布莱克摩尔.谜迷机器[M].高申春,吴友军,许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

③崔学新.选择与建构:从meme到“模因”//谭占海.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257.

④何自然,主编,谢朝群,陈新仁,编著.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2.

⑤蔡少莲.模因论与语言变异//谭占海,主编.语言模因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18-126.

⑥姜望琪.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5.

[责任编辑:王静]

(上接第532页)图6讨论的是防烟空气幕给定初始速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初始速度由7m/s增加到10m/s,B点215s时的CO体积分数由12PPM下降到5.85PPM,但当速度增加到13m/s,CO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这表明当空气幕初始速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防烟能力虽有增加,但防烟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增加的风量显然增加了防烟风机的运行成本。

情况下增强空气幕的挡烟能力。科

【参考文献】

[1]GB/T50045-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

4.1

结论

通过对四种工况下走廊的烟气温度和有毒气体CO的体积分数比较得出:挡烟垂壁在火灾初期较短时间内尚起作用,但随着时间和烟气浓度的增加,几乎不能起到挡烟作用;排烟口的排烟功能也只能在火灾初期有部分作用,后期排烟效果不佳;防烟空气幕的设置和排烟口的组合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火灾烟气对人员安全疏散的造成的严重影响,为人员顺利通过前室前走廊段进入防烟楼梯间疏散到安全场所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

4.2防烟空气幕的倾角逐步增大能有效增强其防烟能力,并且能降低走廊内的烟气平均温度。空气幕的竖向垂直气流在挡烟效果上有限。

4.3改变防烟空气幕的初始速度对防烟效果的改善不明显,考虑经济运行和实用性,可以结合空气幕倾角的调整在较小的出口初始风速

2005.

[2]KevinMcGrattan,GlennForney.FireDynamicsSimulator(Version4)User’sGuide[R].U.S.GovernmentPrintingOffice,2006:1-31.

[3]钟茂华.火灾过程动力学特性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DGJ08-88-2000民用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S].

[5]A.M.Foster,M.J.Swain,etal.Effectivenessandoptimumjetvelocityforaplanejetaircurtainusedtorestrictcoldroominfiltr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Refrigeration,2006.

[6]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7]靖成银,何嘉鹏,周汝.自然通风下横向走道防排烟方式和排烟口位置对烟气状态的影响模拟[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

作者简介:王军,男,研究方向为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责任编辑:王洪泽]

546

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篇十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两用成语集萃

褒贬两用成语小辑

1 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à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二,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

3.《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4.台。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5.,也指自我欣赏.

6.

7.

8.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

11.

12.

13.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 “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把同学的好作文贴出来,称之为奇文共赏”;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如“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16.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19.

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

22.

23.

24.

25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26不同。(褒义。例:她~地设计出来的时装,很受年轻人的喜爱。)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贬义。你遇事总好~,这难免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27水平。(褒义。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近: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它只用于褒义。无所不用其极,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今多指干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今只用贬义。)

28。也形容闹得很厉害。(贬义)例:他为了这点小事闹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2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30“这个人一向自以为了不起,说起话来旁若无人”;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词,如“他上台发言,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31“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32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33“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34“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35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36“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

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

1 2 3

4

5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6务人员技术熟练。

7“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8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如“请你不要对我指手画脚,让我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如“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9

10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例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11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12

13自己也有一辆。

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

1位,不做事而白吃饭,也用于自谦未尽职责。

2

3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有不知自量的意思。有讽刺意味。例:你在行家面前夸夸其谈,~,怎么会不闹笑话?但有时也用于自谦。例:我今天所以敢~,是想得到在座各位专家的指教。

4也用做谦辞。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5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6

一般的两用成语

1 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一,一时管弦嘈杂,钏动钗飞,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直到九点多钟,方才散席。例二,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2

3稳妥。。

4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了。 5

6

7 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一,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例二,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8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例一,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例二,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9

10目无全牛:指解牛时,看到的不是整头牛,而是牛的各部分之间的空隙。形容对事物了如指掌,处理起来极其准确熟练;也形容技艺高超,得心应手。

11 按部就班:按,依照;部,门类;就,归于,班,次序。按照门类,列定次序。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后用以形容做事按照一定条例,遵循一定的顺序。

12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精巧。剔透,剔除而使透空明晰。形容奇巧精制、明晰透亮。也形容人聪明灵巧或俊俏标致。

13界。也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煞费苦心。

14漏。例:他是个非常干练的人,说起话来~。

15喻齐头并进,不分先后,也比喻两都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例:他们俩在学业上~,都是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在世界上销量~的这两种饮料,都出自同一个国家。

16。无法摆脱或解决,不能了结。也表示程度上达到极点。例:在开会讨论时,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争得~。这两天儿子办喜事,家里所有的人都忙得~。

17馋涎欲滴:涎,口水,欲,将要。馋得口水都快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很想弄到手。垂涎三尺:流下口水有三尺长。形容极其嘴馋。也比喻看见别人的东西眼红,极想弄到手。它比馋涎欲滴形容贪馋的程度更甚,语意更夸张。

18

传闻。例:有人~,经常散布一些无稽之谈,这种人实在是太缺乏责任感了。 你把~当作分析问题的依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是难 以令人信服的。

19么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也指做事非常顺手。例:他的绘画技艺已到~的地步,所绘人物形态毕肖,十分传神。 这场球我们打得~,轻松取胜。

20对牛弹琴:比喻对一窍不通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费口舌。含有轻视听话者的意思。有时也用来讥笑说话做事不看对象。例:对一个初学都讲如此深奥的学问,岂不是~? 我也做过~的蠢事,事后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21闹得很厉害或把事情搅得混乱不堪。例:咆哮的洪水~似的奔腾而下。 这个家已经被他搅得~,我们不能再听任他胡闹下去了。

22山、坚不可摧溃不成军、一触即溃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23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例一,这女子容貌娇好,秀色可餐,到哪里都犹如众星捧月一样地被男人宠爱着。例二,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人间天堂"实不为过。

24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例一,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例二,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

25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例一,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例二,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26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例一,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例二,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27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例一,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例二,法国当时正处于动乱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28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例一,内院的两棵古槐,还枝繁叶茂。例二,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29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例一,他身材魁梧,肌肉结实,一头浓密卷曲的短发,眼睛明亮,炯炯有神。例二,那雄鸡简直被画家画活了,两眼炯炯有神,伸着脖子,雄赳赳地站在那里鸣啼。

30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例一,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例二,解放前,他在村上当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31 32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用以金碧辉煌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用以金碧辉煌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5152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