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

2016-01-22 10:03:5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一《石榴案例分析》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供大家学习参考。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一
《石榴案例分析》

《石榴》案例分析

《石榴》这一课,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 果的情景。教完本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了一个回顾,觉得自己在本课的教 学中这几点做得较好:

一、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 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如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 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本 自然段中,一些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如“玛瑙般”、“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等。这些词单靠想象是不能真正理解的。教学时,我出示实物和图,引导学生仔 细观察石榴子儿,观后交流感受。有学生说:“石榴子一 头红,一头白,这就叫‘红白相间’”。有学生说:“它们一粒一粒靠在 一起,就像团结友爱的亲兄弟一样,这就是‘紧偎’”。还有学生说:“我看 到了石榴子儿很亮,看上去就像是宝玉一样,好看极了,这就是‘晶莹透亮’ ”„„接着,我让学生找出描写石榴子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并朗读,学生因为 有了直观的感受,读得十分到位。然后,我将石榴子儿掰开,和学生们一起分 享。吃完后,问他们味道怎么样?学生们纷纷举手,有说酸酸的,有说酸中带 点甜,吃完还觉得清爽无比。通过观察和品尝,学生不仅理解了描写石榴样子 、颜色和滋味的词语,而且加深了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的诵读非常 出色。

另外,本自然段为学生写水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教学之后, 我让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介绍一下自己所喜欢的水果的颜色、样子和味道, 并写成一段话,学生写得较为出色。

二、 表达中领悟:

在学生通过多读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课文中写花时有这么一段话“花越开越密, 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 儿在吹呢。”在教学这部分时,我不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 是让学生读中领悟,“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一双双小手如林般举起 ,有的同学说:“小喇叭”写出了花的形状。有的同学说:“正鼓着劲在吹呢 。”讲花开得多,开得旺。这时,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边读边表演,同学用 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状,涨红了脸,摇摆着头,认真地读着,真像一朵朵美丽的 石榴花。学生对这样形式的表达、领悟非常感兴趣,学得非常主动。

三、以课文中的拟人句为例句,让学生学会运用拟人句。

本篇课文,作者用了鲜活、形象、丰富的拟人句写出了石榴形态的可爱,如课 文第三节。因此,可以作为很好的例句。我在让学生理解了本段中“熟透了的 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两句拟人句的基础上,对图上的石榴进行描述。学生说得很精彩。有的 说:一只石榴涨红了脸,好像生气地自言自语着:“我都熟透了,为什么还不 来采我呀?”有的说:另一只石榴急得脸都红了,直嚷嚷:“为什么自己的兄 弟姐妹都那么讨人喜欢,我怎么还没有被人看中呢?”有的说:有一只石榴张 着嘴,好像在唱着动听的丰收歌。还有的说:微风一吹,石榴们快乐地翩翩起 舞着。石榴们三五个凑在一起,似乎在拉家常。„„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二
《三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三年级语文试卷

一、 根据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ún jìng chuāng lián dù pí xǐ xùn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3分) 2、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 ,那里有 的沙滩、著名

的 和繁华的街市,所以被人们喻为无比璀璨的“ ”(4分)

( )的天空 圣地的( ) 石榴笑破( ) 报告成熟( )Shuāng jiǎng tuī kāi pīn mìng qī fu

我们荡起( )小船( )波浪 杂草( )抢营养 ( )小稻秧

2、用“√”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

(1)随即(jí jì) 能干(gān gàn ) 兴风作浪(xīng xìng)

(2)连(棉 绵)起伏 意味深(长 常) (竞 竟) 相开放 (3)“免除后患”的“患”意思是:(①灾祸;灾难 ②忧虑;担忧 ③生病;害病)

(4)这次秋游,李明同学(①意见 ②建议 ③议论)我们到宿迁动物园参观。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4分) (1)航天飞机风驰电掣,转眼间飞得 。 (2)北大荒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

(3)小丁丁今天想学钢琴,明天想学画画,后天又要学书法,这样三心二意的结果是 。

(4)走到墙脚,我看见几株梅花在风雪中独自开放,不由得想到了诗句: , 。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我们称昆明是春城,是因为那里四季如春,鲜花盛开。

(1)我们称济南是泉城,是因为那里 。 例: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

(2) 的小露珠落在了 的花朵上。

3、“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中“ ”表

达了诗人苦闷的心情。“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句诗表

达了诗人 的感情。(4分)

4、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孙中山 了缠足的陋

习;雷奈克医生 了世界上第一个 ;刘伯承动手术不用麻

药,被称为 ;布鲁斯王子 ,终于获得

了成功。我在课外也阅读了《 》(课外书名字)认识了其中的一个人物—— 。(8分)

三、小练笔(5分)

1、11月8日,李想去找王路,约他第二天下午两点一起到三台山公园游玩,王路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石榴》片断(16分)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

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用“﹏﹏”画出片断中的一个拟人句。并写出这句话中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几个词 ,读读这些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 ;再读读这些拟人的句子,4、文中的“青菜 黄瓜 茄子 西红柿”总的名称是( )(1分) 五、习作乐园。(30分)

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动物、植物、文具、玩具„„,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学出喜欢的原因,题目自定。

体会体会这样写好在 (5分) 2、这段话中,写石榴由生到熟外皮颜色变化的词语

是: 、 、 、 、 ;这里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 、 、 。

3、请你用上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一段

话: (3分)(二)、花圃(10分)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 、 填空。(6分)

这段话是按 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________ ,北面有个

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 ____________ ,南面是 ____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 。

2 、 读句子,回答问题。( 2分)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葡萄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1分)

小朋友,恭喜你完成了答卷,要细心检查哟!!!

100

200

300 300 200 0 300 200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根据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1、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明月东升 , 清风徐来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 无数的银蛇在游。(3分)

2、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 和繁华的街市,所以

( 纯净 )的天空 圣地的( 窗帘 ) 石榴笑破(肚皮 ) 报告成熟(喜讯 )被人们喻为无比璀璨的“东方明珠”。(4分)

我们荡起(双桨 ) 小船( 推开 )波浪 杂草( 拼命 )抢营养 ( 欺负 )小稻秧

2、用“√”选择正确的答案。(8分)

(1)随即(jí) 能干( gàn ) 兴风作浪(xīng )

(2)连(绵)起伏 意味深(长 ) (竞 ) 相开放

(3)“免除后患”的“患”意思是:( ②忧虑;担忧)

(4)这次秋游,李明同学(②建议)我们到宿迁动物园参观。

3、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4分)

(1)航天飞机风驰电掣,转眼间飞得 无影无踪 。

(2)北大荒的天空 湛蓝、透亮 ,让人心旷神怡。

(3)小丁丁今天想学钢琴,明天想学画画,后天又要学书法,这样三心二意的结果是

(4)走到墙脚,我看见几株梅花在风雪中独自开放,不由得想到了诗句: 墙角数枝

梅 , 凌寒独自开 。

4、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例:我们称昆明是春城,是因为那里四季如春,鲜花盛开。

(1)我们称济南是泉城,是因为那里 有许多著名的泉

水 。

例: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尽的宝贝。

(2) 晶莹透亮 的小露珠落在了 鲜艳 的花朵上。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中“愁”表达了诗人苦闷的心情。“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想念亲人的感情。(4分)

4、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孙中山 废除 了缠足

的陋习;雷奈克医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刘伯承动手术不用麻药,被称为 军

神 ;布鲁斯王子带领他的子民第八次与侵略者奋战,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在

课外也阅读了《 三国演义 》(课外书名字)认识了其中的一个人物—— 张飞 。

(最后两空答案不是唯一)(8分)

三、留言条(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石榴》片断(16分)

1、用“﹏﹏”画出片断中的一个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

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

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并写出这句话中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几个词 笑得 、笑

破了肚皮 、 急切、扒开 、 报告 ,读读这些词,表达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再

读读这些拟人的句子,体会体会这样写在使句子更生动、形象。(5分)

2一半儿红、一半儿黄;这里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先、逐渐、最后。

3、请你用上这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写一段

话: 略

(二)、花圃(12分)

1 、 填空。(8分)

这段话是按 时间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 花圃,北面有个葡萄架,院子东面种着高大的白杨,南面是碧绿的小菜园。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葡萄 。 2 、 读句子,回答问题。( 1分)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葡萄的数量多和_味道美。 3、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标点。( 2分)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4、文中的“青菜 黄瓜 茄子 西红柿”总的名称是(菜园 )(1分)

五、习作 评分标准:

A等(20—25):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15—20):切题,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层次较清楚,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0—15):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欠具体,层次不够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等(10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其中: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三
《三年级语文 第5单元 石榴 第二课时》

三年级语文 第5单元 石榴 第二课时

16石 榴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四
《石榴》

石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石榴的美及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2、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

3、 品尝一种,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体会用拟人的写法能把石榴写得更生动形象,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指导用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请打开课本 85 页,我们把课题读一次。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 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石榴在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3、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是按照石榴的生长顺序来写的,我们在写有关的文章时,也应该按照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二、研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小石榴。那么,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一天天长大的句子。

1、师相机出示句子:“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1)你们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石榴是慢慢长大,慢慢成熟的。)

(2)全班齐读。

2、那么,哪一句写了石榴果的变化。师出示句子:“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1)再请一个同学把这一句话读一次,其它同学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是 逐渐 最后)我们把这些词读一次。

把这整句话读一读。

(2)出示体会石榴颜色的变化:同学们看,这就是石榴果颜色变化的图,它的外皮先是 ,逐渐变得 、 ,最后变成 。

(3)你们看能不能把“黄中带红”和“青绿色”换个位置呢?(不能)为什么?(因为的生长是有顺序的,说明作者写文章之前是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的,所以作者用上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这也说明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当。)

(4)你们看,石榴果的颜色在变化的过程中,美不美?我们能不能美的把这一句话读一读。齐读。

3、学习两个拟人句。

过渡:熟透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师出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这里有两句话都是写熟透了的石榴的,你们读一读,并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出示句子:

1、熟透了的石榴裂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从黄绿色的叶子中露出来。

2、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黄绿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2)为什么说第二句好呢?(第二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 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这种写法叫拟人。

(3)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把石榴当成人来写?( 笑得咧开了嘴 急切地扒开 张望 报告喜讯)

(4)齐读这些词语。

(5)请四个学生上台做下列词语的动作,其它跟着做。

笑得咧开了嘴 急切地扒开 张望 报告喜讯

(6)刚才同学们做这些动作时,觉得你们非常的活泼可爱,可想而知,作者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加到石榴身上,我们自然而然就觉得石榴是那么的……(活泼可爱) 所以把石榴当成人来写,就把石榴写得…… (更生动形象,有趣活泼,我们不由得对石榴产生了喜爱之情。)

(7)现在,谁来说说为什么第二句好?

(8)小结:所以,我们平时文时,多用些拟人的句子,就能把意思表达得更生动形象。

(9) 喜欢石榴吗?谁来读读这两句,读出石榴的活泼可爱。

(10)让我们配上,美美的把这段读一读,好吗?

三、研读第四自然段。

过度:同学们看,这里带来了一个石榴,我把它的外皮剥开,你们看看里面是什么呢?(板书:看)

1、你看到了什么? (石榴子儿) 那么书上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呢?请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句子。

2、师出示句子::“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生齐读。

(1)找出描写石榴子儿的词语,把它画出来。(玛瑙般的子儿 紧偎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

(2)出示石榴子儿的,理解这些词,你觉得子儿怎样?(很美)

(3)从这些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抓住了石榴子儿的什么来写呢?(师板书:形状和颜色)

(4)你们看,,石榴子儿美不美?谁能把这个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3、这么美的石榴子儿,想吃吗?请两个同学上来尝一尝。(板书:尝) 并说一说是什么味道的。(板书: 味道)

(1)作者是怎样写石榴子儿的味道的?请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出示句子::“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2)谁来说说石榴子儿是什么味道的?( 酸溜溜、甜津津的)

(3)作者的感觉怎样?(板书:感觉) ( 清爽无比) 清爽无比又是什么感觉?(凉快、口感好)

(4)你们喜欢吃吗?谁能美美的读读这句话?

把整段话读一读。

四、小结写法,读写结合。

1、师小结写法:作者写子儿时,先观察它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觉,我们品尝一种水果时,可以按照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来写。

2、课后练习的第五题要求我们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下面是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请读一读。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黄色的,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我闻了闻,好香啊!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徐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外,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你们写的时候也可以加上这一项。

4、现在正是橘子的季节,街上的摊上的橘子堆成了小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橘子拿出来先观察再品尝,然后按照第自然段的写法,把你品尝的经过说一说。

5、交流:请一两个上台说,师生按照写法评议。

6、动手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7、讲评。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五
《石榴(苏教版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课文文笔优美,一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的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的成熟过程。重点写了石榴成熟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口味,表达出石榴的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六
《第五单元复习苏教版三上语文》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七
《第五单元复习苏教版三上语文》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八
《石榴》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九
《石榴第一课时》

石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剥开”“露出”“红白相间”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含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采用重点词句串联法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熟读课文,体会课后第四题拟人句的妙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时间顺序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陶冶审美情趣。

难点:熟读课文,体会课后第四题拟人句的妙处。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熟读课文,查字典弄懂词义。

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趣导入——摸石榴

1.上课伊始,老师拿出一个礼品袋,故作神秘地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看看谁摸一摸,就能猜出这个礼物是什么?(学生猜出后,板书课题:石榴,提醒学生“榴”读“líu”,在这里读轻声。)

2.枣庄是石榴的产地,(出示新闻)对于石榴大家都很熟悉,假如让你来介绍石榴,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它呢?(味道、颜色、花等)

让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石榴的?

先让我来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

(1)出示第一组词语,学生读一读,并注意字形。

枣庄 石榴 嫩绿 甚至

郁郁葱葱 子儿 劲儿

玛瑙 甜津津 喜讯 咧开

喇叭 扒开

①注意“枣”读“zǎo”平舌音,两个儿化音的读法。

②通过观察部首,引导学生注意“叭”和“扒”的区别。

③第三行:注意难写字“讯”右边中间是短横,不是点。(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田字格里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然后描红)

(2)下面几个多音字,(出示课件)请学生读正确。

仿佛 剥开

露出 红白相间

(3)出示第三组词语,看看每一行词语的联系

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说明枣庄的石榴很有名)

酸溜溜 甜津津(石榴味道的)

红白相间 晶莹透亮(石榴子儿颜色的)

出示“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在这句话中,指着图说一说“红白相间”是怎么回事?

你看看,今天有没有穿着“红白相间”或者“黑白相间”衣服的同学?

2.检查朗读课文——读“石榴”

(1)开火车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①让听的同学与朗读的同学互提要求与建议,使孩子明确自己在读或听时该注意些什么。②学生评价。学生之间正确、公正、激励性的评价与建议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③注意指导把长句和难读的句子都通顺,特别要耐心地鼓励读书有困难的学生,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2)重点指导2、3、4自然段。

教师范读,师生共读,尽量读出石榴的调皮可爱,读出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3)再次自由练读这几个自然段。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学法提示:每一自然段都写了石榴的什么,抓重点词来组合成段意的方法。 首先,齐读第一段,圈画出重点词(驰名中外)

学生试用“石榴”和“驰名中外”,可组合成本自然段的意思是:“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其次,按照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概括二至四自然段的意思。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重点词,然后组合成一句话。(出示学习要求)

最后,整理出各自然段的段意:

①“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②春天和夏天,石榴树抽出新枝,长出绿叶,开出火红的花。

③秋天,石榴果成熟了。

④“我”非常喜爱石榴果。

(2)结合段意,综合说说本课的主要写了什么?

(3)先填空,再说说课文整体上按什么顺序来写石榴的?(出示)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交流相机板书:抽枝、长叶、开花、结果、成熟。

学生思考总结:按石榴成长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自主感悟——品石榴

1.体会拟人句用法

(1)学习第二自然段,圈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① 师生共品: “活泼的小喇叭”是比喻的说法,非常形象;“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把小石榴当成人来写,表现了小石榴的调皮可爱。

②美读这一句,看谁能读出石榴花此时的心情。

(2)按照上面的方法,自读3、4自然段,还有把石榴当成人来写的句子吗?圈一圈,读一读,品一品。

①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② 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③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2.出示图片:练习写拟人句。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石榴的生长过程,感悟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妙处,以后要学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四、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配套练习第1—3题。拓展作业:品尝一种水果,并试着仿照第4自然段写一写。

板书设计:

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篇十
《三上(石榴)第一课时》

16、石榴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感受石榴花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

教材分析:

《石榴》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吗?(指名两三人说)

2.山东枣庄人最喜欢吃的水果是石榴。(出示实物石榴)瞧,多可爱的石榴呀!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文《石榴》,到石榴王国去做客。

3、拿出你们的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榴”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左边窄一些,右边宽一些)。“榴”这个字单独读的时候读第二声,比如有一种水果叫榴莲;在“石榴”这个词当中要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石榴

4、读的真好。现在正是石榴成熟的季节。瞧,枣庄的人民呀都把这广告登到了报纸上了,老师在读报纸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多媒体出示:枣庄是我国石榴的主要产地。具有吉尼斯最高记录的万亩榴园,有石榴树五百三十余万株,建于西汉年间,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被誉为“天下第一,世界少有”。

5、你们知道这么大的石榴是怎么长成的吗?想不想知道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去枣庄石榴园看看,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多媒体出示配乐欣赏石榴图片),说说石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观察的很仔细,下面我们将走进课文,更好地了解枣庄的石榴。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多媒体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2、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3、检查自读:

(1)出示生字

Chou fang fu shen zhi du ba xun tian

抽 仿 佛 甚 至 肚 扒 讯 甜

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开火车读 ④齐读

(2)出示词语:

一类词语:抽出 仿佛 甚至 肚皮 扒开 喜讯 甜津津

二类词语:枣庄 枝条 剥开 玛瑙 红白相间 嚼嚼 酸溜溜

儿化词语: 鼓着劲儿 一半儿 子儿

a小老师领读。 b开火车读。 c齐读。

过渡:课文里有不少难读的句子,看看同学们能否读好。

出示难读的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lòu)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a自己练读。 b指名两人分别读。

c齐读这两句话,注意停顿。

过渡:生字词语关、句子关同学们已经通过,下面看看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4)指名四人分自然段朗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过渡: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石榴娃娃生长的过程是怎样的? (多媒体出示填空)

春天,石榴树 、 ;夏天,石榴树 ;秋天,石榴树 。 a按照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 b同桌互相说说。

c指名说,(春天:抽枝、长叶 。夏天: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花。花谢了,小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秋天:石榴树上挂满了熟透的石榴。)

教师贴出卡片。(春天:抽枝、长叶 夏天:开花 结果 秋天:果子成熟)

四、指导写字:

1、同学们,你们看看哪些生字比较难写或者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甚”“讯”。(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在书上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开展市场调查活动:市场上的新水果,对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通过咨询和查阅资料,了解其生长过程及特点,丰富自己的见闻。

板书: 春天:抽枝 长叶

石榴 夏天:开花 结果

秋天:果子 成熟

16、石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按什么季节顺序写了石榴的?板书:(春天 夏天 秋天)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向人们介绍家乡枣庄的石榴呢?(生:驰名中外)“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声名传播到国外,石榴的名气很大)2、指名读

过渡:枣庄的石榴园竟然有这么大的名气,让人不禁要看个究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作者的家乡枣庄去,看看春天的石榴园是什么样。

三、 学习第二段 春

先看看春天的石榴园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春天石榴园图)

1、在春天的石榴园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叶)谁来读读书上的话。作者用什么词语来描写石榴叶子的特点?(板书:嫩绿)

2、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这里的“抽出”能不能换成“生出、长出”?(用抽出有动感,写出了春天石榴枝条的新的生命力,枝条长得快,生命力强,比“长出、开出”用词要准确些)

过渡:在此我们感受到春天石榴园充满勃勃生机,夏天的石榴园又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呢?

3、下面请同学们从书上找出描写夏天石榴园景色的句子读一读,想象夏天的石榴园主要写了什么?(石榴花)(板书:花)出示石榴花的图片。用自己的话夸夸石榴花。

4、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石榴花的特点?(板书:火红)由这些特点说明什么?(花数量多,开的很旺)

5、走近看,这些石榴花又是什么样儿?(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句子来写这些石榴花?(比喻写出了石榴的形状)石榴花真的会吹小喇叭吗?(理解本句不仅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鼓着劲儿在吹” 是把石榴花当作了人。

让我们做一做快乐的石榴花一起吹吧,(师:大家涨红了腮帮子,多开心呀!) 多么可爱的石榴花啊!谁能读出这种开心的感觉?指名有感情地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

过渡:这么美丽的花,真想把它们留住,可是美丽的花儿是为孕育丰收的果实而开的,终于,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小石榴是怎样长成熟呢? 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夏

1、多媒体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自由读,用横线画出描写石榴成熟过程的句子;

(2)用波浪线画出成熟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

2、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

(1)指名读石榴成熟过程的句子。出示句子

A、请同学们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逐渐、最后)

B、作者用什么变化来表现石榴成熟过程的?(外皮颜色变化。)

齐读石榴成熟过程的句子

C、现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排列石榴颜色变化的词语

D、谁来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你能把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的成熟过程说给大家听听?仿照书上的格式,“先„„逐渐„„最后„„”比比谁说的最连贯,最恰当。课件出示先后顺序的词。学生造句。同位先相互说说。

(2)A、指名读成熟的石榴样子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熟透了的石榴高兴„„成熟的喜讯)

B、“咧开了嘴笑、笑破了肚皮”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你们能做一做这些动作?

(让我们边读,边表演,教师引读: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

C、老师发现你们就是一群可爱、调皮的石榴娃娃,作者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写这些石榴娃娃的?(拟人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写出石榴的可爱、调皮。)

看到这样惹人喜爱的石榴,我们心里怎么能不高兴呢!让我们女生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第三自然段,男生也来读一读

过渡:长的这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吃起来味道会怎样呢?

五、学习第四段 果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石榴子的句子。指名读

2、“玛瑙”你们见过吗?多媒体出示玛瑙图。课文中作者用哪些词来形容石榴子?(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作者这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石榴子的?(颜色)让我们看看剥开皮的石榴子,多媒体出示剥开皮的石榴图。谈谈看后的感受

1、此时你们最想干什么?(吃石榴)

现在让我们来尝一尝,感受一下石榴的味道。谁来谈谈自己吃后的感受?(板书:酸、甜)

2、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第四段

3、这一自然段从颜色、味道来写石榴,我们在写水果作文时要学会运用这种写法。

五、 总结

1、今天,我们跨越时间的界限,不仅欣赏了春、夏、秋石榴园的迷人风光,知道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还品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石榴,真是不枉此行啊!枣庄的石榴园真是“驰名中外”、名副其实呀!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石榴充满了怎样的感情?(喜爱)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让我们带着感情齐读全文(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春天:叶 嫩绿

16、石榴 夏天:花 火红

秋天:果 酸甜

相关热词搜索:熟透了的石榴拟人句 熟透了的石榴 熟透的石榴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拟人句熟透了的石榴咧开了嘴高兴地笑起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61154.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