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蜀犬吠日造句

蜀犬吠日造句

2016-01-23 09:47:38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蜀犬吠日造句篇一《天文1 2》 文 化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蜀犬吠日造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蜀犬吠日造句篇一
《天文1.2》

文 化 理 论 课 教 案(首页) 2015 ~ 2016 学年第 一 学期

任课教师: 白松伟 共页

审阅签名:

教学过程

第 1页

蜀犬吠日造句篇二
《熟语2》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

郑可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二、重点、难点

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

2、理解熟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齐读: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这里无冰天雪地,多冰肌玉骨之佳人,人多冰清玉洁之美德;既没有川蜀之“蜀犬吠日”,亦无北国之滴水成冰;多湖光山色,没有崇山峻岭。“有缘千里来相会”。上课之前,我给自己泼冷水,你竟跑到阶梯教室来上课,真是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同时也安慰自己,就算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现在,想到我们二十二中的同学学习个个是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让我吃了颗定心丸。“爱拼才会赢”,我希望诸位对本人执教的这节课能够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思考:给带红色的词语分类,思考其有何特点?明确:

分类:

(1)成语:冰天雪地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蜀犬吠日 滴水成冰 崇山峻岭 湖光山色

(2)惯用语:泼冷水 定心丸

(3)歇后语: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 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4)谚语(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 爱拼才会赢

导入课题: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板书)

(二)研习文本

1、 课堂活动

“走马观花”:

(1)“按图索骥”

师:看漫画,猜成语,如图二的含义?

生:讽刺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问题:“马失前蹄”

师:大家试着给这几幅漫画起别的名字,比较一下使用成语和不用成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2)万“马”奔腾

师:指导学生看课文,讨论与“马”有关的成语: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成语:

生:思考、明确:

A、了解来源:战争、日常生活、品质

结合工具箱中“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探讨成语的来源,思考成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如“塞翁失马”出自寓言;“指鹿为马”出自历史故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自《论语》

B、区分色彩:褒贬

结合高考成语试题搞不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而错用的问题,使用成语要分清褒贬。

因马的品质、马是战争和生活的得力助手所以与“马”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 但与马有关的非褒义成语:如:

声色犬马 害群之马 指鹿为马 非驴非马

事例:如课后练习一中的第2题:美国发出军事打击伊拉克的信息之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各大石油公司更是对非洲趋之若鹜,竞争日趋激烈。。 “趋之若骛”:贬义。

C、切忌“望文生义”:与“马”无关的带马字成语:

如:指鹿为马:说秦朝宰相赵高为了谋反故意颠倒是非试探大臣的事情。

非驴非马:原指驴和马杂交生的骡子,比喻不伦不类。

再如:马工枚速:原指司马相如文章写得精工,枚皋文章写得迅速,比喻各有所长。

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这些成语与动物中的马根本没有关系,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不查字典,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小试身手:

1、请看下边两个句子划线的成语运用得是否正确。

例1: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中间有一圆形图案,其底色为赭红色,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见课后练习一3) 例2: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课堂活动:举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给学生造句,然后学生评价正误,达到加深理解.

D、注意成语的“约定俗成”:

如:

例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让居室蓬荜生辉。

例2、美国总统布什发出最后通牒,萨达姆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将面临在海湾地区严阵以待的28万大军的攻击 。

例3这四个小伙子都是十八岁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例4:这对孪生姐妹从小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E、古汉语的“活化石”:

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文言特殊语法知识,简要分析以下几组成语

1)星罗棋布、风驰电掣

(2)管窥蠡测、车载斗量

(3)野处穴居、风餐露宿

(名词作状语)

(4)多难兴邦、玩物丧志

(使动用法)

(5)贵耳贱目、是古非今

(意动用法)

(6)何陋之有、陈言之务去、马首是瞻、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

正确使用成语: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 。( √ )

3.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 × )

4( √ )

5.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

6.( × )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08广东题)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学习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工具箱中的有关内容,理解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的内涵,一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学生交流理解,结合课后练习活动:

2、课堂活动:利用课后练习二,设计歇后语:交流发言。

3、了解成语和其他熟语的内在联系,如结合课后练习三开展活动:让学生写俗语或成语: 展示发言

小试身手

判断下面各句中画线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

A

B、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C、营销专家告诫说,“”,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D、“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蜀犬吠日造句篇三
《成语》

桃李遍天下

【典故】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释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近义词】桃李满天下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权执政,她为了巩固政权,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他推荐几十名人才都受重用,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成语示例】而性阔大,不甚饰边幅,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破釜沉舟

【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相近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相反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成语示例】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其它使用】

◎ 中国队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向日本队学习,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拼命劲头来。

◎ 从胡三冬的角度看,只要脱困一切常人所不能做出的行为,尽可放手做去,尽可破釜沉舟地撕破脸面。

◎ 这样的驭兵之道比他妈的"破釜沉舟"还他妈的"破釜沉舟",这是一种大绝望,也是一种大勇气,更是一种大战士风度。

四面楚歌

【出处】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相近词】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相反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

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成语举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其它使用】

◎ 我们不妨引用书中一些章节的标题:"四面楚歌:龙的传人怎么了";"饱经磨难的'老三届'为何培养了'抱大的一代'";"考试成绩出来了,他又一次落榜"。

◎ 韩信以此设计了"四面楚歌声",起了瓦解楚的军心的作用。

◎ 另外还有一些成语来自历史故事(如"四面楚歌")、寓言(如"狐假虎威")、民间口头流传的词语(如"换汤不换药")等。

◎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博洛尼亚队人民和球迷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他们热烈欢迎巴乔加盟,并要求俱乐部老板承认巴乔的主力位置。

一曝十寒

【拼音】yī pù shí hán

【出处】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相近词】三心二意、有始无终、为德不终

【反义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有头有尾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朝中的奸人利用。孟子游历到齐国时,对齐宣王也无能为力。他认为齐宣王并不是不聪明,而是没有受到好的方面的熏陶,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成语示例】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一曝十寒’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 叶圣陶《英文教授》

【成语造句】人们常用的数字很多,譬如有关一字的成语,就有三四十条,如'一发千钧'、'一衣带水'、'一鼓作气'、'一曝十寒'„„关于'三''九'的成语也不少,并不是人们特别钟爱七数。

狡兔三窟

【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出处】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驩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驩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驩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成语示列】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

九娘》

【成语例举】他在几个营业部开有帐户,可谓狡兔三窟。

近朱者赤

【出处】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晋·傅玄《傅鹑觚集·太子少傅箴》

【解释】朱:朱砂。靠近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相近词】潜移默化

【反义词】近墨者黑

【成语故事】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成语示例】我们都明白近朱者赤的道理。

【其它使用】

◎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

◎ 老太太随手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是劳伦斯写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封面上印着一个金发女人,便亲切地说:书有好坏之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心受骗上当哟。

逼上梁山

【典故】林冲雪夜上梁山。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相近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成语故事】北宋禁军教头林冲因得罪太尉高俅,被发配到沧州充军。到沧州被安排分管草料场仓库,高俅在一个雪天的夜晚派两人去放火烧死林冲,林冲得知后被逼无奈,起来反抗,杀死纵火者,毅然去梁山投奔宋江起义军。

【成语举例】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成语造句】

◎ 根据《水浒传》中的英雄故事,改编创作的京剧《逼上梁山》(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三打祝家庄》(李纶等执笔)等都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赞扬。 ◎ 他以"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为楔子,以"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展开故事,以"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结局,这一系列人物各有各的生活遭遇,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但他们的上梁山都出在一个"逼"字,这就突出了"逼上梁山"的主题。

◎ 我们之所以敢于出此下策,一方面是逼上梁山,无路可走;另一方面则是看准了一个有利条件,使我们有恃无恐。

◎ 周恩来后来曾讲过:"中国有句俗语:'逼上梁山'。

螳螂捕蝉

【出处】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 【相近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成语举例】小狗子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成语造举】

◎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十面埋伏

【出处】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解释】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近义词】四面楚歌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成语示例】操与诸将商议破绍之策,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

【成语例句】

◎ 女乐工也顾不得一曲终了,急忙应声放弦,只听到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之声骤起,道光脸色突变:“不要弹了,再弹下去岂不是十面埋伏了吗?”

◎ 一词 ,这意思是说 ,这样的画面与情绪沉着而激越的琶琵曲 《十面埋伏 》的情调不同 ,它更接近于情调优美欢畅的抒情曲的动听鸣奏 。 ◎ 置身十面埋伏和热血赤胆之间,我潜心磨剑写《抉择》。

瞎子摸象

【出处】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解释】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相近词】盲人摸象

【反义词】洞察一切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示例】你不能学瞎子摸象的做法。

【成语造句】

◎ 试想,如果对知识整体的内在综合机制不了解,那末对个别知识部门之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的单独研究,岂不是恰如瞎子摸象吗?社会认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指向社会实践的

蜀犬吠日

【出处】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解释】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

【近义词】少见多怪、孤陋寡闻

【成语故事】唐朝散文家柳宗元因王叔文失势而被贬到湖南永州当司马,他在永州期间收到韦中立的拜师信,非常感动。他立即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达一个观点:少见多怪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蜀犬吠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成语示例】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程允升《幼学琼林》卷一

【成语造句】

◎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蜀犬吠日"。

百丈竿头-

“百丈竿头”这则成语也称“百尺竿头”。比喻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要继续努力,不断攀登高峰。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

蜀犬吠日造句篇四
《咬文嚼字》

蜀犬吠日造句篇五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二、重点、难点

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

2、理解熟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齐读: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这里无冰天雪地,多冰肌玉骨之佳人,人多冰清玉洁之美德;既没有川蜀之“蜀犬吠日”,亦无北国之滴水成冰;多湖光山色,没有崇山峻岭。“有缘千里来相会”。上课之前,我给自己泼冷水,你竟跑到阶梯教室来上课,真是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同时也安慰自己,就算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现在,想到我们二十二中的同学学习个个是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让我吃了颗定心丸。“爱拼才会赢”,我希望诸位对本人执教的这节课能够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思考:给带红色的词语分类,思考其有何特点?明确:

分类:

(1)成语:冰天雪地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蜀犬吠日 滴水成冰 崇山峻岭 湖光山色

(2)惯用语:泼冷水 定心丸

(3)歇后语: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 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4)谚语(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 爱拼才会赢

导入课题: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板书)

(二)研习文本

1. 课堂活动

“走马观花”:

(1)“按图索骥”

师:看漫画,猜成语,如图二的含义?

生:讽刺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问题:“马失前蹄”

师:大家试着给这几幅漫画起别的名字,比较一下使用成语和不用成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2)万“马”奔腾

师:指导学生看课文,讨论与“马”有关的成语: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成语:

生:思考、明确:

A、了解来源:战争、日常生活、品质

结合工具箱中“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探讨成语的来源,思考成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如“塞翁失马”出自寓言;“指鹿为马”出自历史故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自《论语》等

B、区分色彩:褒贬

结合高考成语试题搞不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而错用的问题,使用成语要分清褒贬。

因马的品质、马是战争和生活的得力助手所以与“马”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

但与马有关的非褒义成语:如:

声色犬马 害群之马 指鹿为马 非驴非马

事例:如课后练习一中的第2题:美国发出军事打击伊拉克的信息之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各大石油公司更是对非洲趋之若鹜,竞争日趋激烈。。

“趋之若骛”:贬义。

C、切忌“望文生义”:与“马”无关的带马字成语:

如:指鹿为马:说秦朝宰相赵高为了谋反故意颠倒是非试探大臣的事情。 非驴非马:原指驴和马杂交生的骡子,比喻不伦不类。

再如:马工枚速:原指司马相如文章写得精工,枚皋文章写得迅速,比喻各有所长。

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这些成语与动物中的马根本没有关系,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不查字典,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小试身手:

1、请看下边两个句子划线的成语运用得是否正确。

例1: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中间有一圆形图案,其底色为赭红色,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见课后练习一3)

例2: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课堂活动:举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给学生造句,然后学生评价正误,达到加深理解.

D、注意成语的“约定俗成”:

如:

例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让居室蓬荜生辉。

例2、美国总统布什发出最后通牒,萨达姆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将面临在海湾地区严阵以待的28万大军的攻击 。

例3这四个小伙子都是十八岁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例4:这对孪生姐妹从小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E、古汉语的“活化石”:

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文言特殊语法知识,简要分析以下几组成语

1)星罗棋布、风驰电掣

(2)管窥蠡测、车载斗量

(3)野处穴居、风餐露宿

蜀犬吠日造句篇六
《高中生易错成语总结》

成语

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稗官野史: 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发 音】: bài guān yě shǐ

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注音】bào hǔ píng hé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注音】bì zhǒu zì zhēn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不落窠臼: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不祧之祖: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发 音 bù tiāo zhī zǔ 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特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生命。 惨绝人寰: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嗤之以鼻: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叱咤风云:在现代用来形容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发音】chì zhà fēng yún

椿萱并茂:语出《庄子〃逍遥游》。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 发扬踔厉: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昂扬。发 音 fā yánɡ chuō lì 近义词 发扬蹈厉

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发音】 cuò huǒ jī xīn

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

得鱼忘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指小儿女的相爱。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道路。也比喻双方财力相当在地位上互不相让。

绠短汲深:比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艰巨的任务。gěng duǎn jí shēn

骨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说出来,堵得难受。【注 音】 gǔ gěng zài hóu

光风霁月:1、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2、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3、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

含饴弄孙: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

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这个成语选自《庄子〃外物》。

怙恶不悛: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注音】hù è bù quān

魂牵梦萦: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佶屈聱牙:形容文字艰涩生僻、拗口难懂。【发音】jí qū áo yá

掎角之势:现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牵制

敌人。【注】给各位同学的提示:就目前的高考中,“掎”角之势是正确写法,“犄角之势”错误。但作为犄角时,应为犄,而不能用掎。

胶柱鼓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

风声鹤唳:形容疑惧惊慌,一有风吹草动便神经极度紧张。

桀犬吠尧: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子效劳。

酒囊饭袋:意思是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篇目现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科头跣足:形容生活困苦,也指散漫、无拘无束。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 揆情度理:指按照情和理推测。【发音】 kuí qíng duó lǐ

狼奔豕突: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比喻敌 人奔逃时 ,惊慌状态。也比喻敌人乱冲乱窜。亦作“豕突狼奔”。【拼音】láng bēn shǐ tū

李代桃僵:中国成语,三十六计之一。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 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两世为人:好像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 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卖官鬻爵:形容政治腐败,统治阶级靠出卖官职来搜刮财富,指当权者出卖官职、爵位以聚敛财富。【发音】(mài guān yù jué)

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谴责而去干坏事。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恐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

袅袅婷婷: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或形容物体,事物美丽,美好。niǎo niǎo tíng tíng袅袅娉娉 、绰绰约约 、影影绰绰

牛溲马勃: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1. 比喻运用得宜,无用之物可以变为有用。2.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还可以用于形容医生医术高。

歧路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语本春秋《国语〃吴语》),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桑榆晚景: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时光。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发音: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

时乖命蹇:时运不好,命运不佳。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蜀犬吠日:常比喻少见多怪。

瓦釜雷鸣: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犹言“小人得志”、“庸才显赫”。

万马齐喑:旧时指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人们不敢说话,社会死气沉沉。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把鱼赶到深渊里,把鸟雀赶到密林里。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

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事过分惧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

下里巴人:谓战国时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与“阳春白雪”对举。

枵腹从公: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形容一心为公。

兄弟阋墙 ( xiōng dì xì qiáng ): 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1)就是指出自已观点和方法的人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而听的人可以从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发挥出群众的智慧.2)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宴安鸩毒: 贪图安逸享乐如同饮毒酒自杀一样致命、有害。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一蹶不振: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一曝十寒:成语,原意是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移樽就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蝇营狗苟: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像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越俎代庖: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云谲波诡: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千姿万状,不可捉摸,形容事物变幻莫测。用法 作谓语;形容事物变幻莫测。造句:云谲波诡的国际斗争中,周总理表现了非凡的外交才能,立下了不朽的勋章。

责有攸归: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责任有所归属, 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 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栉风沐雨:出自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沐甚雨,栉急风”。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钟灵毓秀:指聚合天地之灵气,蕴育出优秀人才 。

诛心之论:指揭穿动机的批评。出 处 《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春秋时晋国的赵穿杀了国君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声讨赵穿,晋国的史官据此在记载这件事时就写作"赵盾弑其君".后人认为这样论定是"诛心之论".后也泛指深刻的议论.

自郐以下: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郐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 纵横捭阖:指称国际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外交斗争。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蜀犬吠日造句篇七
《成语与中国文化》》

成语与中国文化

李大农

汉语成语数量庞大,形式完整,内容精练。迄今为止,已有不少专著和论文对成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把语言现象与文化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角度,着力阐述汉语成语与汉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语言不能不研究文化。因为语言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的历史遗产,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的产物。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语汇又是最能反映文化的一部分。成语是语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一般语词相比,汉语成语本身又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成语是人们长期沿用、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老词语,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历史道路,要经过语言历史上多次的筛选与锤炼。这些能存活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成语,就象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事实上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第二,成语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特定的语义内涵,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句,这就使得一条成语比一条普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因此,整个成语系统也就比一般语汇更能完整地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内涵。因为语汇的信息量越大,其文化的负载量也就越大。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成语的形式。比如汉语成语大多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并且较普遍地使用表示虚指意义的数词。在内部结构上,成语大多以单音词为主,各成分之间讲究对称。从语音上看,成语内部各成分讲究平仄、重叠、叠用等等,这些形式上的特点与汉语的历史、汉文化的制约是分不开的。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打算讨论成语在形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本文打算阐述的是第二个方面,即成语内容上的文化特色。

汉语成语反映中国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次去考察。因为文化概念本身,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文化也确实具有不同的层面。汉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成就辉煌,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汉民族的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三个基本内容。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生动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

联系文化来研究成语,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的运用价值。在理论上,我们可以用用各自具体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语言、社会和文化需要共同研究的理论的正确性。这一点,萨丕尔在著名的《语言论—一言语研究导论》中就曾指出:“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人类学家惯于凭种族、语言和文化这三个纲目来研究人”。我们的研究,可以证明把语言沿流和文化沿流当作两个不能比较也没有关系的过程的旧的语言学研究体系是不正确、不完善的。对文化现象的深入考察,必须借助于语言研究,反过来说,对语言做进一步的研究,就不能离开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探索。这样,我们的工作就为汉语文化语言学奠定了基础。在实际运用上,我们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做得细致和深入,至少可以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使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民族成语的历史,抓住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二是可以帮助外国人,特别是正在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从文化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中国的成语,为外国人扫除学习汉语的文化障碍,为东西方语言与文化的沟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拟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这两个层次出发,探讨成语中的文化内涵。

(一)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的范畴比较广,它包含汉族人的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所谓观念文化、制度文

化是指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在观念文化影响下,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制度等等。

1.汉语成语对儒学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为儒家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它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总的来说,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经验与智慧,凝结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有些成语所表现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很有进步意义的。如“大义灭亲”、“当仁不让”、“自强不息”、“见义勇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有些成语表明了儒家文化中关于人的品德修养和处理原则方面的见解,如“哀矜勿喜”“不夷不惠”“不忮不求”“恭而有礼”“观过知仁”“见贤思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有些成语闪耀着儒家文化中深刻的哲学内涵的火花,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等等。

2、汉语成语对道、佛两种文化的体现

道、佛两家学说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为而治”、“清净无为”、“绝圣弃智”、“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等成语都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和独具特色的哲学思辩能力的反映。与佛教有关的成语多达两百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劫难逃”、“勇猛精进”等成语是佛教教义与理论的直接表达,“聚沙成塔”,“醍醐灌顶”等成语表现了佛教故事。更多的成语来自于佛教著作,比如与《五灯会元》有关的成语就有八十余条,其中常见的成语有“叶落归根”、“逢场作戏”、“雪上加霜”、“抛砖引玉”、“龙蛇混杂”、“单刀直入”、“敲骨吸髓”、“拖泥带水”、“看风使舵”、“随波逐流”和“水涨船高”等。

3、成语对汉族制度文化的全面展示

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汉民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宫廷及民间交往中的礼仪制度和习俗、官制、外交制度、家庭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兵制、教育科举制度、法律制度、丧葬制度、典籍制度、天文历法制度等等。以及民间的一些风俗、迷信、禁忌等。以下择要举例说明。

“折冲尊俎”,原意是指在会盟谈判席上制人取胜。“尊俎”,指古代的酒器和放肉的祭器,它们是谈判中必备的物品,这是外交谈判制度的折射。歃血为盟”是古代诸侯订立盟约时的一种仪式,即用手指蘸着牲畜的血涂于口旁,以表示信守誓约,这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束帛加璧”,指用帛五匹再加上璧玉作为礼物,这是古代聘请或探问时奉送对方的最贵重的物品。“三跪九叩”指的是臣民对帝王所行的最隆重的宫廷礼节。“尊卑有序”、“夫贵妻荣”、“光宗耀祖”这类成语是宗法制度的直接表现。“父慈子孝”、“承欢膝下”、“兄友弟恭”、“扇枕温席”等成语是对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描绘,这种亲密关系正是汉人所十分看重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维护家庭秩序的基础,因而也是制度的体现。由于汉民族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是男子,所以在表现制度的成语中,必然以“夫唱妇随”为主基调。与此同时,汉文化也注重婚姻的持久稳定与美满幸福。因此,也产生了不少象“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故剑情深”、“白头偕老”、“比翼双飞”、“鸾凤和鸣”这样的成语。“十恶不赦”、“朋坐族诛”、“明正典刑”、“五马分尸”、“法外施仁”等是古代法律制度的记录。汉文化十分重视教育与科举制度,强调人只有“尊师重道”、“发愤忘食”地学习,才能“金榜题名”、“学而优则仕”。因此不少成语描写人们刻苦求学,如“程门立雪”、“焚膏继晷”、“皓首穷经”、“黄卷青灯”、“凿壁偷光”、“磨穿铁砚”、“囊莹映雪”“韦编三绝”、“悬梁刺骨”等。不少成语是教与学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作为学生,要“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融会

贯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同时还要“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4、汉语成语对汉民族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的全面反映。 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文学与艺术内容也必然反映到成语当中去,尽管有些成语的语义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究其原意,不少是与以上各方面有直接的关系。

比如“按部就班”这条成语,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尺幅千里”指图画或诗文篇幅短小,但内容却极其丰富,意境非常深远;“烘云托月”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的一种技法,后来比喻绘画或作文时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突出主体或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郊寒岛瘦”是对诗作的某种意境与风格的概括,“骈四俪六”是指盛行于六朝时期的骈体文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对偶排比;“一字一珠”比喻唱歌吐词清楚,婉转圆润,也比喻诗文写得精粹;“八音迭奏”指古代汉人把乐器分为八类,它们轮番演奏,器乐齐全,场面盛大;“粉墨登场”指传统戏曲中演员用粉、墨化装后登台表演;“鸾飘凤泊”形容书法的笔势盘屈飘散;“剑拔弩张”、“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挺拔雄健,功力深厚。诸如此类的成语,确实不胜枚举。

(二)汉语成语与汉民族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比,是比较具体直观的,是汉人长期生产与生活经验的积累。与精神文化那种深层次的文化相比,物质文化是一种中层次的文化,也是一种表层文化。不少成语直接反映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成语的选材必然集中于汉人所熟悉的事物,山川地理与园林、宫室建筑、服饰饮食,以及各种各样的器物、动物等等,都是汉文化中所固有的,它们反映了汉民族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

与饮食有关的成语为数不少,如“茶饭无心”、“粗茶淡饭”、“酒足饭饱”、“酒囊饭袋”等等,成语中常常“茶”与“饭”并举,“酒”与“饭”并举,这是汉民族独有的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反映。烹饪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体现饮食观念的成语。象“炮凤烹龙”、“千里莼羹”这样的成语直接记录了两种菜名,前者指鲜美的宫廷大菜,后者指一种地方风味名菜。“五味俱全”的原义则是指调味齐全适宜。

反映服饰文化的成语中,有不少表现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所特有的服饰。帝王后妃和贵族命妇的服饰是“凤冠霞帔”、“珠围翠绕”,古代儒生的装束则是“褒衣博带”、“圆冠方领”,朝庭命官是“顶冠束带”、“象简乌纱”,志在山林的隐逸之士则“葛巾野服”、“芒鞋竹杖”,当了帝王,则必“黄袍加身”,普通的劳动妇女也只能是“荆钗布裙”。因为服饰是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外在表现,古代在服饰上有种种严格的规定,用以显示官位品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以汉语中出现这样丰富的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成语中反映宫室建筑文化极具民族特色,如“碧瓦朱甍”指绿色的屋瓦,红色的屋脊,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也表现了汉人建筑设计和审美情趣上的总体风格。“层台累榭”形容房屋建筑高下相间、错落有致,“雕梁画栋”形容房屋内部装饰得富丽堂皇,“钩心斗角”形容宫室内部结构错综精密,“高亭大榭”专指园林中供休息和观赏四周景物的高大建筑物,“金城汤池”形容坚固的城防。

成语还带上了民族自然环境所独有的山川、园林、交通、气候等方面的特色。因此,带有地理名称的成语必然是汉语所独有的,由于本族人对地理知识的了解,自然也可以体会到这些成语的“言外之意”。如“楚河汉界”、“安如泰山”、“得陇望蜀”、“东南半壁”、“泾渭分明”、“乐不思蜀”、“洛阳纸贵”、“蜀犬吠日”、“吴牛喘月”、“雁塔题名”、“夜郎自大”、“中流砥柱”、“郑卫之音”、“终南捷径”、“逼上梁山”、“庐山真面目”等等。

围棋和中国象棋是汉人十分熟悉的娱乐用具,因此,以棋为素材的成语就有“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棋高一着,束手束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举棋不定”、“星罗棋布”等。

汉语成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植物,除松柏、梅、柳、桃、李、兰、桂、莲等外,最常出现的要首推行。因为中国古代盛产竹,汉人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竹发生密切的关系,竹在汉民族的物质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竹不仅可满足日常生活中制造各种物品的需要,还可以是重要的书写材料,并能制作乐器。与竹有关的成语有“哀丝豪竹”、“吹竹弹丝”、“傍人篱壁”、“蓬筚生辉”、“箪食壶浆”、“得鱼忘筌”、“簟纹如水”、“管中窥豹”、“立竿见影”、“略高一筹”、“功亏一篑”、“南金东箭”、“驽马恋栈豆”、“滥竽充数”、“残编断简”、“刀笔老手”、“罄竹难书”、“茂材修竹”、“竹篱茅舍”、“雨后春笋”、“青梅竹马”、“势如破竹”、“胸有成竹”等。

成语还反映了中医中药方面的文化内容。如“痛下针砭”、“对症下药”、“如法炮制”“妙手回春”“三年之艾”、“以毒攻毒”、“换汤不换药”、“病入膏肓”、“麻木不仁”等。

不少成语选材于汉人常用的器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族历史上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以珠宝、丝绸和织锦来说,在汉文化中就很具有代表性。与珠宝有关的成语有“白璧微瑕”、“浑金璞玉”、“探骊得珠”等,与丝绸有关的成语有“澄江如练”、“繁花似锦”“花团锦簇”、“描龙绣凤”等。

取材于动物的成语数目十分庞大。有些动物形象及其象征性内涵,是汉文化中独有的。在汉文化中,龙、凤、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神异的动物形象,它们或以高贵、权威、受人尊重;可以珍稀、祥瑞被人喜爱。这些动物是否存在过,虽尚未被现实生活所证实,但从其形体生成的各部分来看,都是有现实依据的。成语中其他动物的象征义也体现了汉文化的丰富内涵,如龟、鹤的高寿延年、虎豹的威猛雄建、豺狼的狠毒贪婪。

至于有关狐、兔、犬、马等动物的成语,往往不只是的一种涵义,褒贬抑扬各有不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以上大量的例证与分析,我们认为成语中确实沉淀着丰富而生动的民族文化内涵。因此,不同民族或国籍的人们在语言交际中,阻碍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原因,不只是语言结构本身,而往往是由于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障碍。特别是成语,文化的包容量这样大,外国人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它们就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中国文化多一分了解,对成语的意义也就能够多一分认识。由于汉语成语的文化个性异常显著和突出,所以必须要有精通外语并具备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的人予以翻译,才能使外国人接受和理解。

蜀犬吠日造句篇八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学设计

郑可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

二、重点、难点

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

2、理解熟语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齐读: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这里无冰天雪地,多冰肌玉骨之佳人,人多冰清玉洁之美德;既没有川蜀之“蜀犬吠日”,亦无北国之滴水成冰;多湖光山色,没有崇山峻岭。“有缘千里来相会”。上课之前,我给自己泼冷水,你竟跑到阶梯教室来上课,真是旗杆顶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同时也安慰自己,就算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现在,想到我们二十二中的同学学习个个是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让我吃了颗定心丸。“爱拼才会赢”,我希望诸位对本人执教的这节课能够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思考:给带红色的词语分类,思考其有何特点?明确:

分类:

(1)成语:冰天雪地 冰肌玉骨 冰清玉洁 蜀犬吠日 滴水成冰 崇山峻岭 湖光山色

(2)惯用语:泼冷水 定心丸

(3)歇后语: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王羲之看鹅——专心致志 丈母娘疼女婿——心里爱

(4)谚语(俗语):有缘千里来相会 爱拼才会赢

导入课题: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板书)

(二)研习文本

1、 课堂活动

“走马观花”:

(1)“按图索骥”

师:看漫画,猜成语,如图二的含义?

生:讽刺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的问题:“马失前蹄”

师:大家试着给这几幅漫画起别的名字,比较一下使用成语和不用成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

(2)万“马”奔腾

师:指导学生看课文,讨论与“马”有关的成语:

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成语:

生:思考、明确:

A、了解来源:战争、日常生活、品质

结合工具箱中“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探讨成语的来源,思考成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如“塞翁失马”出自寓言;“指鹿为马”出自历史故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自《论语》

B、区分色彩:褒贬

结合高考成语试题搞不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而错用的问题,使用成语要分清褒贬。 因马的品质、马是战争和生活的得力助手所以与“马”有关的成语大多是褒义的。 但与马有关的非褒义成语:如:

声色犬马 害群之马 指鹿为马 非驴非马

事例:如课后练习一中的第2题:美国发出军事打击伊拉克的信息之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攀升,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各大石油公司更是对非洲趋之若鹜,竞争日趋激烈。。 “趋之若骛”:贬义。

C、切忌“望文生义”:与“马”无关的带马字成语:

如:指鹿为马:说秦朝宰相赵高为了谋反故意颠倒是非试探大臣的事情。

非驴非马:原指驴和马杂交生的骡子,比喻不伦不类。

再如:马工枚速:原指司马相如文章写得精工,枚皋文章写得迅速,比喻各有所长。

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这些成语与动物中的马根本没有关系,不知道其中的故事,不查字典,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小试身手:

1、请看下边两个句子划线的成语运用得是否正确。

例1:该图总体呈长方形,长约两米,宽约五六十厘米,中间有一圆形图案,其底色为赭红色,直径约二三十厘米,其浮凸的横竖线条与地球经纬线如出一辙 。(见课后练习一3) 例2: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课堂活动:举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给学生造句,然后学生评价正误,达到加深理解.

D、注意成语的“约定俗成”:

如:

例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让居室蓬荜生辉。

例2、美国总统布什发出最后通牒,萨达姆必须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否则将面临在海湾地区严阵以待的28万大军的攻击 。

例3这四个小伙子都是十八岁年纪,正当豆蔻年华。

例4:这对孪生姐妹从小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E、古汉语的“活化石”:

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文言特殊语法知识,简要分析以下几组成语

1)星罗棋布、风驰电掣

(2)管窥蠡测、车载斗量

(3)野处穴居、风餐露宿

(名词作状语)

(4)多难兴邦、玩物丧志

(使动用法)

(5)贵耳贱目、是古非今

(意动用法)

(6)何陋之有、陈言之务去、马首是瞻、唯利是图

(宾语前置)

正确使用成语:

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请打√,错的请打×。

1.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

2 。( √ )

3.在我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套高档衣服不可,( × )

4( √ )

5.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的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 )

6.( × )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08广东题)

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

A、扣人心弦 B、怨声载道 C、义无反顾 D、怒形于色

学习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1、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工具箱中的有关内容,理解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的内涵,一课文中的例子理解,学生交流理解,结合课后练习活动:

2、课堂活动:利用课后练习二,设计歇后语:交流发言。

3、了解成语和其他熟语的内在联系,如结合课后练习三开展活动:让学生写俗语或成语: 展示发言

小试身手

判断下面各句中画线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 )

A

B、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C、营销专家告诫说,“”,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D、“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蜀犬吠日造句篇九
《韩愈的散文创作及生平》

相关热词搜索:蜀犬吠日 蜀犬吠日是什么意思 蜀犬吠日的意思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蜀犬吠日造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蜀犬吠日造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6430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