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蜡烛的句子

蜡烛的句子

2016-01-23 10:52:40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蜡烛的句子篇一《唐诗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

蜡烛的句子篇一
《唐诗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有关蜡烛描写的诗句:

《无题》“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银河吹笙》“月榭故香因雨发,风怜残烛隔霜清。”

《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依树沉眼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处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板桥小别》“求仙欲上鲜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和孙林韦蟾孙省咏》“屏风临烛钟,捍拔倚香

《冬》“风车雨马不持去,蜡烛啼红怨天曙。”

《明日》“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

《槿花二首》“烧兰才做烛,劈锦不成书。”

《曲池》“迎忧急鼓疏钟断,分隔林灯灭烛时。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牡丹》“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烛可待熏。”

“蜡烛”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盈小扇扑流萤。”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王建:《华清宫感旧》“前明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灭。”

《长门烛》“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

白居易 :《夜归》“归来未放笙歌散,画缄门开蜡烛红。”

《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红蜡烛前明似昼,清毡帐里暖如春。” 韩陓 :《寒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温庭筠 :《晚坐寄友人》“遗簪可惜三秋白,蜡烛犹残一村红。”

有关于黄昏的描写:

《代赠二首》“楼上黄昏欲望休,玉带横绝月中钩。”

《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楚泽》“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

《楚吟》“楚天长短黄昏雨 宋玉无愁亦自愁。”

《天涯》“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无题》“摆到荣回入暮霞,斑距嘶断七香车。”

《隋宫》“雨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幕鸦。”

《桂林路中作》“池暖五秋色,江晴有暮鸦。”

《访隐者不遇》“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柳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秋。”

《菊》“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题鸦》“眼沙卧水自成群,曲岸残阳浦云。”

《青陵台》“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郿坞抵陈仓,此地忌黄昏。”

“黄昏”在其他唐朝诗人中的应用:

杜牧的《宫词二首》:“银钥却收金锁台,月明花落又黄昏。” 陆龟蒙《和袭美悼鹤》:“争奈野鸭无数健,黄昏来占日栖枝。”

杜甫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白居易《暮立》“黄昏独立佛屋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杜牧 《鸦》“犹犹复翩翩,黄昏扬冷烟。”

杜牧《归葵》“长是江楼便伊健,黄昏犹待倚栏杆。”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仇。”

蜡烛的句子篇二
《蜡烛》

蜡烛的句子篇三
《《蜡烛》说课材料》

《蜡烛》说课材料

我今天要说的是出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蜡烛》一课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以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从中了解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的战斗友谊,以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通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对记叙文的文体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但他们是第一次接触通讯这一文学体裁。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课内容和特点,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A理解、掌握“佛晓、瓦砾、地窖、匍匐、鞠躬、颤巍巍”等词语;B理解文中“蜡烛”的内涵,学习用细节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2)过程方法:A把握记叙的要素,由浅入深地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B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朴实的语言揣摩平淡却震撼人心灵的细节。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解读世上最宽厚的母爱,明确非正义战争必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学重点:感受朴实语言的力量,探究细节刻画的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那位垂老的母亲和已死的军人的万世不朽的生命力,欣赏这写实的战地通讯的悲壮意境。

二.设计说明:

总体理念;A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提高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B做到三个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听说与读写相结合、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设计思路:导学助学→情境导入→整体感知→人物赏析→质疑研讨→情感升华

三.教学流程:

(一)诗情画意导入,燃亮心中烛火

大诗人李商隐有一名句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者写的是蜡烛,唱的却是伤感。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也有烛火,我们来体会一下,那是伤感还是幸福。

(二)作者、文学常识、写作背景、字词学习、预习检查

1、关于作者: 2、关于文学常识:

3、关于写作背景: 4、关于字词:

5、预习检查

设计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上知识让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这些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照学案可以加深学生的了解。字词、预习检查主要是看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记叙文

六要素即是对学过知识的复习,同时也是对课文主题的一个梳理。

三、自由精读,品位细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并且把自己最深刻而真切的感悟以评注的形式写下来,10分钟后大家交流。

1、关于动作描写——

三次写“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写“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2、关于环境描写——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句子,想想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3、关于蜡烛——找出文章中描写蜡烛的句子,想想看写蜡烛的作用是什么?烛光有什么象征意义?

4、关于黑围巾——找出文中描写黑色围巾的句子,想想看,反复描写黑色的大围巾对表现主旨,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正是通过动作描写、环境描写、以及蜡烛、黑围巾这两个道具彰显文章的感染力,虽然作者没有一句评判的语言,老妇人没有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语,但文章给人的视觉冲击、想象空间却足够大、足够强!

四、问题探究:

全班集体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探究最后一段的含义:对文章主题的升华,使学生了解正义战争必胜的原因所在。

五、小结:

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感情

人物形象的刻画——动作描写

细节的描写——蜡烛、炮火、黑围巾

感情的基调——“敬爱”与“哀痛”

主题——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再一次对文章的梳理,加深学生影响。

本文教学采用导学案的模式。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导学案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将学生的重心前移,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依据五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设想是这样,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可能会有偏差,我们实际上一边研讨、一边实践、一边整改,请各位评委给予指导意见!

谢谢!

蜡烛的句子篇四
《蜡烛!!!!》

一.导入:

蜡烛,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在黑暗中,一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勾出无限遐想。于是,无论中外,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但我们仍常用它来寄托某种情感:喜庆,或是忧伤„„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西蒙诺夫的《蜡烛》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背景资料介绍:

本文写于第二次大战后期,苏联红军从北往南对德国法西斯进行反攻,帮助被德国占领的欧洲各国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本文写的就是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人民解放首都贝尔格莱德是发生的一个故事。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1.速读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明确: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埋葬苏联红军烈士)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起因:五个红军要去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而其中一名战斗(契诃拉耶夫)牺牲在必经的一块方场上。

经过:老妇人掩埋士兵

结果:一位有斯拉夫母亲的喜烛点在苏联士兵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四.具体分析

1.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4)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5)彻夜守坟,陪伴烈士——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2.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 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对蜡烛的6次描写,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1)对炮火的很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3.)“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4)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3.如何感受《蜡烛》中老妇人这一人物的形象美?

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是非常感人的。分析起来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写到这四点的,都着力描写,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1)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几乎隔几行就写炮火,叫人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老妇人在炮火之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感人。

(2)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写,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3)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例如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一个一个动作都做了描写,也是很感人的。

(4)作者在诸多感人的因素之中又突出蜡烛,郑重地说明,这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从她摸出蜡烛之后,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氛围中,烛光显示了特别的意义,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一般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五.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七.附板书设计

蜡 烛

西蒙诺夫

一、战士偷袭牺牲

二、老妇人掩埋战士 ①发现烈士 ②掩埋烈士 ③守护战士

精心选材 三、老妇人英雄行为感动战士

四、再现并赞美火焰。

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

动作描写 整理 清理 吻别 掩埋 守护——母对子:敬意与哀痛

母亲对烈士 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特定语境中句子的含意:蜡烛

蜡烛的句子篇五
《蜡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教学设计

南乐县城关镇初级中学 郑战强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进一步学习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训练初步赏析人物的能力。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学习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方法:

由于本文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扫清阅读障碍以后,可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精读细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互动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课前可让学生查找关于“二战”背景的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激趣反问:

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距成灰泪始干”,写出了蜡烛的奉献精神;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蜡烛的善解人意;同样的蜡烛,而在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笔下却成了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那鲜为人知的故事对我们心灵产生的巨大震撼吧。

二、初读课文记录疑问,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注音

瓦砾(lì )地窖(jiào)匍匐(púfú)颤巍巍(chàn)拂晓(fú)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子。

肃 穆:严肃而安静。

3、记录问题并交流:

作者为何要用蜡烛做标题?

4、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1)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三、生生、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多媒体展示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对炮火的描写并说明作用。

2、找出对老妇人围巾的描写,并说明这样描写的意图。

3、找出对老妇人动作的细节描写,这样的动作体现出老妇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4、找出课文中对蜡烛的描写,并分析描写的内涵。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

学生合作交流,逐一明确。

1、本文在写环境时,最突出的就是德国人的炮火,达十处之多,但是并没有重复的。如“德国人又开炮了”,“德国人还在开炮”,“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这样写突出了环境的险恶,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不仅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更表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课文写围巾中的句子有“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把她的黑色大围

巾接直了”、“黑色的大围巾”表示沉痛衷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血肉情谊。

3、老妇人不顾敌人的“炮弹纷纷”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他那里去,她不顾自己“太衰老”的身体,、“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而是“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走到苏联士兵的身边;她用力把那尸首翻过来“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静静地”坐了“一小时”、“也许两个小时”;为了掩埋士兵的尸首,老妇人找到一个炮弹坑,“用手掌”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一共不到十步”的路程,她“不得不”休息三次;在掩埋士兵之前,“她跪在死者身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她用自己的双手“一捧一捧”地摊起了一个“名副其实”坟堆;特别是老妇人拿出珍藏了45年一直舍不得用的喜烛,点燃在烈士的坟堆上,为了不让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她还找到一小片带锈的洋铁,“用瘦弱的手指使劲把这片洋铁皮弯成了半圆,插在蜡烛旁边的泥土中”;当第一支蜡烛快要点完时,老妇人又点燃一支新的蜡烛。在整个过程中,她没有说过一句话,全是在默默之中完成的。看到这里,一个高大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树立起来。对于一个异国的士兵,老妇人象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爱的那么深,那么切,早已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

4、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但是有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把蜡烛点燃,“蜡烛快点完了,灯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坟头。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环境,特殊氛围里,反复描写蜡烛有特殊的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事件感人、人物感人(选材上、写法上如突出环境、突出蜡烛等细节)

6、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7、引导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附近一带”一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法西斯匪徒屠杀人民造成的恐怖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无私和勇敢。她早已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了。在猛烈的炮火下,育乞西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守护英灵。这些是只有母亲才有的对儿子的动作,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是老妇人育乞西满心的哀痛。“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再次渲染了浓重的恐怖和哀痛的气氛,烘托了老人失去爱子般的伤痛。

8、作品中如何刻画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动作和心理)

动作描写是刻划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

四、总结升华,再次深问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1)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3、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

义。老妇人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从而自然地揭示了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五、 跟进练习,不留“遗问”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______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A.耸立闪耀 淹没 闪烁B.耸立闪烁 埋没 闪耀

C.矗立闪耀 埋没 闪烁D.矗立闪烁 淹没 闪耀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说说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点将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

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1)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①句为什么比第②句好。

蜡烛的句子篇六
《蜡烛》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对象:八年级

蜡烛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战争”。本篇课是略读课,主要讲述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妇人在德军炮火下埋葬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并点燃自己珍藏几十年的蜡烛为他祈祷,塑造了一个不顾生死、对苏联军人有着亲人般的爱的老妇人形象,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哀思,两国的情谊永垂不求。

二、【学情分析】

本次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对二战的残忍性不甚了解,对“爱”也缺乏体察的能力。而对战争中的“爱”更是觉得陌生。第二,八年级的学生思维上已经有些成熟,但对象征把握上还有些难度。因此本堂课要带着学生们从文字细节中感受“爱”,体会“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目标阐明】

1、学生能够分析老妇人行为的感人之处,知道蜡烛的象征意义。

2、学生能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老妇人行为的感人之处。

(二)教学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

六、【教学准备】

(一)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三)课时准备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通常来说,蜡烛是用来照明的。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蜡烛的作用不止如此。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张图片。

播放图片1(孩子在庆祝生日)。问学生们这里蜡烛起什么作用。

播放图片2(汶川地震,学生拿着蜡烛祈福)。问学生拿着蜡烛在这里表达什么情感。 播放图片3(大人们在烧香拜佛)。问学生大人们借助蜡烛表达什么。

过渡:蜡烛,可以表达一种对逝者的哀思,可以表达庆生的愉悦,也可以表达内心虔诚的信仰。今天,我们将来学习《蜡烛》,看看这里的蜡烛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二)初读课文,略知情感

1、作者介绍。

PPT呈现作者介绍。

再为同学们介绍二战。呈现2张德国残害苏军和南斯拉夫人民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

2、概括

问: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吗?

让1位同学概括本文讲述的事件。

让学生概括之后,告诉学生六要素。(P28)

答案预设:1944年9月(时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地点),一位苏联红军战士被德军炸死(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引起了苏联红军的敬意 (结果)。

再呈现以下结构,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的情节人物线索。

如下:

1、三次“爬”的分析

提问:

同学们,课文一开始写了很多的段落,老妇人却迟迟没有出场。那么同学们现在找一找哪一段开始老妇人和红军同时出现在一个场景里?

11段。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1段。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出现了两次“爬”字。(PPT呈现两个句子)。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问:老妇人很努力地想爬出地窖,爬出了吗?

没有。她爬出一半,一颗炸弹……耳朵也聋了,……失去知觉。

老妇人被炸得晕过去了,醒来后却她发现那位红军,契柯拉耶夫已经死了。同学们再找找,课文哪里还写到老妇人“爬了”?

同学们会找到第14段中的一句。

PPT呈现: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第14段)

问: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老妇人“爬”的动作?

(引导:这里把“爬”换成“跑”你觉得合适吗)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同学们,再想想,老妇人第一次爬,耳朵都被震聋了,可是她一醒来又接着爬,就是为了要接近死去的红军,那么这三次“爬”的反复强调还有什么深意呢?

体现了老妇人的执著,她对红军的爱。

2、老妇人其他的动作描写。

老妇人终于来到了红军身边,作者对老妇人做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PPT呈现:

1、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她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地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第17段)

2、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第25段)

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注意老师圈出的字和蓝色的字。

读完,问:从这些动作描写,你读出了什么老妇人对红军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如哀悼,对红军的爱。

最后PPT呈现:

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对苏军亲人般的爱,这种感情已经超越了国界。

3、分析蜡烛

老妇人吻了死者,又给红军做了坟堆,接下来干了什么呢,我们把课文的28段来朗读一下。

想一想,老妇人为什么要把蜡烛“揣”在怀里?(“揣”可以换成“放”吗)

请几位学生回答。

蜡烛非同寻常,珍贵。(结婚用的喜烛,45年前,一直舍不得用,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

老妇人把这么珍贵的喜烛献给红军,你又看出了什么?

蜡烛虽然小,却是老妇人的宝贝,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贝奉献给烈士,表现她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多次“大围巾”的分析

这一段的第一句还提到,蜡烛是从老妇人的黑色的大围巾下面摸出来的,课文当中好几次提到围巾是黑色的。

PPT呈现3个句子。

作者每次写大围巾,都不忘加上“黑色”二字。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围巾是黑色的呢?(提示:老师把“黑色”换成“红色”可以吗)

“黑色的大围巾”表达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之间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5、“炮火”的多次描写。

同学们发现没有,课文当中出现了很多次炮火描写。

请学生找出炮火的句子。(11-30段的范围)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炮火?

学生回答。

最后PPT呈现: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精神。

6、红军士兵和老妇人相遇的情景分析。(时间来不及就口头带过)

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第40段第二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是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第41段)

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第41段)

老妇人这里,是不是对红军们太冷漠了,太不礼貌了?你觉得老妇人为什么不想说话? ①老妇人把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他的牺牲让她很悲痛,悲痛到不想讲话了。②她觉得苏联红军帮助南斯拉夫共同对抗侵略者,应该感谢苏联红军,因此她埋葬苏联红军是应该的,不值得邀功。

7、结尾的分析。

老妇人,南斯拉夫母亲,在炮火下震聋了耳朵,拖着衰老的身体,来到红军面前,细心地将他掩埋起来,最后还拿出自己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她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献给了红军,因为她对红军有着深深的敬意与母亲般的爱。她的行为使前来找寻契柯拉耶夫的红军都感动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两段。

问:“不会熄灭,永远燃着”,你怎么理解?

学生小组讨论。

为学生提供思考角度(板书:老妇人,烈士,两国)

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的哀悼与爱永存,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他的献身精神不熄;也象征着两国的情谊永垂不朽,红军烈士的灵魂永远在南斯拉夫人民心中。

再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

世界虽然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当面对非正义战争的时候,不同的国家,就像苏联和南斯拉夫一样,都会联合起来对付破坏和平的罪恶民族,这时候军民一家,情感无国界。对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珍惜用鲜血换来的和平。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大题。

(六)板书设计

蜡烛的句子篇七
《蜡烛课时过关题带答案》

4《蜡烛》课时过关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组词。

砾 ( ) 窖 ( ) 拂 ( )

烁 ( ) 窑 ( ) 沸 ( )

2、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

⑴ 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

⑵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⑶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

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

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围巾的颜色有何意味?)

二、阅读理解: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

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

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

下去的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

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

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

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

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

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

那样永垂不朽。

3、“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中“又”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5、第四自然段属于 描写,表现了老妇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6、第五段“他们小声地谈论着”,试想像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7、第六段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如果没有破折号,效果如

何? 。

8、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老妇人”改为“母亲”?

9、最后一段的含义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3题。 A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

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妇

女。显然她在独自沉思,B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着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

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老兵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

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

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去了。在我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C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0、综观全文,加线句子A包含了哪些信息? 11、读加线句子B思考:数数的声音是否真的盖过了火车声?为什么?

12、读加线句子C思考:车厢里为什么“静得可怕”?

13、上文的主题是( )

A、反战 B、爱国 C、称赞勇敢 D、歌颂奉献

【参考答案】

1、瓦砾 lì 闪烁 shuò 地窖 jiào 窑洞 yáo 拂动 fú 沸腾 fâi

截断 jiã 载重 zài 刊载 zǎi

2、⑴ 她太老了,但不顾危险,非常勇敢,要让死者安宁。

⑵ 突出她用尽全身力气安葬苏联士兵的精神。

⑶ “舍不得用”表明老妇人对结婚纪念物的珍重;但为了哀悼苏联士兵,她不假思索地拿

了出来,体现了对苏联士兵援助南斯拉夫的感谢。“黑色”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3、“又”表明老妇人将珍藏的又一支蜡烛也拿了出来,表现了老妇人更珍重南苏情谊,更

感谢年轻的士兵。

4、表现了红军士兵对老妇人的关心、感谢。

5、动作描写 感谢苏联士兵的援助,只有用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祭奠亡灵,心

里才觉慰藉。

6、感谢老妇人,赞扬老妇人的勇敢及对友谊的珍视。

7、解释说明。如果没有破折号,就不能突出老妇人把唯一珍爱的花烛献给苏联士兵的崇高

精神。

8、作者从一个苏联人的角度表示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高敬意。

9、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将万古长存。这烛光是精神的火花,象征着母亲

对孩子的深情,激励着士兵们勇敢战斗。

10、说明健壮男子都去了前线,暗示本文主题,明确故事发生的地点。

11、不是,这种声音不正常,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从内容来看,老妇人刚在战争中失去了3个儿子。

12、周围的人听了老兵的话,为这个女人的不幸所震撼。同时也反映了德国战败前疲惫不堪、死寂的气氛。

13、A

蜡烛的句子篇八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 蜡烛 答案》

(二)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

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

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

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

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

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

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

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

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

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谦虚—— 高傲 黑暗——明亮

2、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3分)

台灯 高傲 趾高气扬 自命不凡

蜡烛 默默无闻 踏踏实实 不炫耀、不骄傲 、 悄悄

3、将句子写完整。(2分)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4、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2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原意:春蚕到死丝才吐尽,它的生命也完了;蜡烛燃烧完只剩下灰,蜡泪也干了。(春蚕

到死,才会吐尽的自己的丝 ;蜡烛燃尽,才不再滴下蜡油。) 文中具体的含义:指台灯要学习蜡烛、春蚕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不炫耀、不骄傲,

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5、读了本文,你最想记录在你的成长日记里的话是: (2分)

蜡烛的句子篇九
《蜡烛》

麻栗坡县猛硐中学高效课堂导学案模板

蜡烛的句子篇十
《西蒙诺夫_蜡烛》


蜡烛的句子相关热词搜索:描写蜡烛的句子 赞美蜡烛的句子 描写蜡烛的优美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蜡烛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蜡烛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6553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