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暗示绝交的句子

暗示绝交的句子

2016-01-31 11:00:39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一《答案》 首都师范 ...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暗示绝交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一
《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07-09年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试题答案07年一、1《国语》 2《论语》 3枚乘 4飞鸟相与还 5王羲之 6《伶官传序》 7苏轼 8柳永 9讲史 10《救风尘》11归有光 12金圣叹 13《清忠谱》 14梅村体 15鲁迅二、1、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的文学体裁。通常是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2、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受六朝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等的影响,多以史家笔法,记奇闻异事。情节比较复杂,结构完整,语言典雅华丽。3、以诗为词:对苏轼词的创作特点的概括。具体表现包括使用题序、大量用典、吸收诗赋中的语汇等等。由此开拓了词境,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力。4、临川四梦:又名“玉茗堂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本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高。三、提示:此题出得颇有趣,拿出祖孙二人的两首诗要求考生比较。两首诗非常相像,都是由自然景物触发诗人的感伤情绪。前者把握住了早春时节自然物候的变化以及客居他乡游宦之人的心理感受,开篇点明自己孤身一人远离家乡的处境,进而指明在这样处境中的人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往往触目惊心,引动思乡之念,以下两联即着重描写早春景象,结联“忽闻”突转,勾起自身触景之情,响应首联,形成完整的艺术结构。后者写出了洞庭湖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和对时局的忧虑。首联即揭示登楼的题旨,写自己宿愿终偿的欣喜之情,颔联夸张地写出了登楼所见,颈联则写登临所生之情,景物的阔大和孤身漂泊的痛苦互相映衬,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自身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在个人不幸之时犹不忘时局的高尚品格。两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与情绪抒发都结合得非常完美,但又各具特色:前者是以优美的春色引动自身的思乡之情,后者则是以壮美的气象,反衬诗人悲凉的晚景和感时忧国的情怀。四、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榖梁传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注意:此题难度极大,只写出十三经名称的不能得分。】五、專 懷 爐 廣六、1、伐通乏,使疲乏 2、藝,种植 3、視通示,使看到 4、信通伸,伸展七、1、倒装句。难道这是为了我吗?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

啊。2、倒装句。时间不断流逝,岁月不会等待我们。3、兼语句。上天让百姓生息,并给他们树立君王。4、“难”字为意动用法。他不把代替国君而死看成难事,这样的人我不该杀他。八、晏婴,字平仲,莱地夷维人。服事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节俭和勤勉于政事,而受到齐国人的敬重。做了齐相之后,吃饭时不用两样肉菜,妾也不穿丝绸。越石父这个人十分贤能,但陷于监牢之中。晏子外出时,在路上遇见他,便解下左边的骖马将他赎出来,载着他回到府里。晏子没有告辞就走进了内室。过了些时,越石父对晏子说要绝交,晏子非常惊诧,提衣整帽,连连谢罪说:“我晏婴虽无仁德,但却将你从困境中挽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石父说:“话不能这么说。我听说君子只在不理解自己的人那儿受委屈,而在知己面前是能够施展才能的。当我被囚在牢中的时候,那些人是不了解我的。您既然已经知道我的本领并且赎出了我,就是我的知己,既是知己而不按礼节待我,那实在不如在监牢之中。”晏子于是请他进屋,待他为上宾。 晏子做齐相的时候,有一次出门,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为晏子驾车,抱着大伞盖的柄,扬鞭驱马,意气扬扬,很是满足。回家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丈夫问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长不满六尺,却做了齐国的相,名声显赫于诸侯。今天我看他出门,见他思虑非常深远,总是态度谦和。而你以八尺之躯去做人家的车夫,但看你的意气,还自感满足。我因为这才要求离开你。”后来,丈夫便自觉地控制自己。晏子感到奇怪,便问车夫,车夫如实地回答,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九、提示:诗中的“亚洲铜”指的是铜黄色的中国土地,知道了这一点,这首诗就非常好分析了:其核心内容是表达诗人对于我们苦难的民族的生存境况的文化反思。全诗分四节,在第一节中,诗人点出“亚洲铜”(黄土地)是接纳着“祖父”、“父亲”和“我”的“惟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暗示出贫瘠的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无法逃避的生存背景,它饱含了我们命运中的全部苦难、屈辱与辛酸;第二节则用相互之间跳跃性极大的一组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命运的深沉思索以及隐秘的反抗意向;第三节出人意料地一转,通过将“白鸽子”写成“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的大胆联想,将现实与历史联结在一起,也让全诗显得更加厚重;第四节对前三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给予进一步的深化,它通过一场想像中的“击鼓”舞蹈(仪式舞)所呈现出来的

表面狂欢图景,于内在的深层痛苦中传达出我们对于生命和生存的虔诚祈祷与美好憧憬。可参见张志忠老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导读》中对该诗的解析。08年一、1、康熙字典: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陈廷敬主编。按部首排列,采用先音后义的释字体例。是我国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2、如字:古籍注释中的术语。表示在特定上下文里,某字要按其本来的音读。3、连绵字:汉语中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为连绵字,其中的两个字仅代表两个音节,没有独立的意义。4、旁转:指在古韵中,阴、阳、入三类韵部的字在本类之内跟邻近的韵部押韵、谐声、通假的现象。(参考书中没有。较偏)5、笺:古籍注释的一种,是对“传”的阐发、补充与修正。二、在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洪水乱流,在各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粮食不能成熟,野兽威胁着人们。中原各处都纵横交错地遍布着鸟兽之迹。尧只为此而担忧,他选拨舜来治理这种局面。舜派益任掌管火的官,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禹又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三、僖公三十三年春季,秦国军队经过周王都城的北门,战车上御者左右的人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后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都是跳上车去的。王孙满当时年纪还小,看到了就对周王说:“秦国军队不庄重又没有礼节,一定失败。不庄重的人必然缺少计谋,无礼节的人必然不谨慎。进入险地而又不谨慎,还没有谋略,怎能不打败仗呢?”秦军到达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准备到周国做买卖,碰到秦军,先送了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秦军,说:“敝国国君听说您准备行军经过我们那里,谨来犒赏您的随从。我们不忝贫乏,您的随从在我国停留时,若住下我们就准备一天的供应,若离开我们就提供一夜的保卫。”弦高同时又立即向郑国报告。郑穆公派人去探看杞子等住的馆舍,发现他们正在整理装束、磨砺兵器、喂饱马匹,就派皇武子辞谢他们,说:“诸位久住在这里,我们的干肉、粮食、牲口也都竭尽了。为了诸位离开之后设想,郑国有原圃,你们秦国也有具圃,你们到那里去猎取麋鹿,以使我国得以休养生息,怎么样?”于是杞子逃到齐国,逢孙、杨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有准备了,不能存有希望了。攻打郑国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消灭了滑国就回去

了。免:脱下 乘:一辆车 市:做买卖 韦:熟牛皮 吾子:您 具:准备 遽:立刻 厉:使锋利 秣:用草料喂 冀:希望四、1雨雪霏霏 2曹植 3飞鸟相与还 4刘义庆 5气蒸云梦泽6李白 7东船西舫悄无言 8柳永 9陆游 10却是旧时相识11白朴 12李贽 13袁宏道 14赏心乐事谁家院 15红楼梦五、1、楚辞:战国时期,由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诗歌类型。用楚地乐调,内容也多与楚国的风物有关,具有浓厚地方特色。2、律诗: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构成。分七言和五言律诗。3、元曲: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包括成套的戏剧和散曲。戏剧里有杂剧和南戏两类,散曲则是一种诗歌,又分为小令、套数等。4、桐城派:清朝以来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刘大櫆、方苞、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提出“义法”说,崇尚“雅洁”的审美标准。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六、提示:该年的诗词分析题出题思路与前一年很不一样,07年是比较风格非常接近的两首诗,而08年的题目中,两首诗虽然都是盛唐诗人的作品,但前者是边塞诗,而后者则是写隐逸生活的。《从军行》写的是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首句写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但次句马上说明,舞曲包含的情感内容并无变化,仍是离别之情;第三句进一步写乐曲带给诗人的心理感受;末句则宕开一笔,写月照长城的莽壮阔而悲凉的景象,也使诗的格调由哀怨变为壮阔。《山中与幽人对酌》写的是在山中与友人饮酒的情景,颇具超凡脱俗的意趣。首句点题,同时“山花”衬出了环境的幽美;次句极写饮酒之多,而且极写快意之至;第三句化用陶潜的典故,表现出一种率真的风度;末句承上句,表明诗人意犹未尽,也造成了曲折顿宕的效果。从内容上看,似乎很难发现两首诗的共同点,但是我们不妨从当时的时代特征——所谓“盛唐气象”——着眼来寻找答题思路。“盛唐气象”是对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的概括,其特点是笔力雄壮、气象浑厚。这一特点在两首诗中都有典型的表现,无论是前者写边塞生活还是后者写隐逸情怀,都写得落落大方,大气磅礴,同时又都不事雕琢,浑然天成。这种时代氛围的体现才是这两首诗内在的相通之处。七、提示:这是穆旦晚年的一首诗。与诗人40年代的作品一样,在这首诗里我们仍然能看到那种人的生存困惑,撕裂的自我形象,但却少了以

前的那种尖锐与紧张,转而采用了朴素、冷静的语调。诗人在他曲折的生命旅途即将走向终点之际,以回想式的笔触,揭示着现代知识者的精神悲剧。首节一开始就点明,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件偶然的事件,接着用搭在“沙上”的“临时的帐篷”、笼罩在头上的“一颗小星”,暗示出一种不稳定、不平衡的生存状态;次节则对人的信仰、信念提出了质疑;第三节写的是在现实世界中的悲剧处境,同时也隐约透露出一种反讽与自省;第四节用了一连串极具陌生化效果的表达(贴在“另一个世界”的“寻人启事”、“空室的惊讶”、“一场梦等他去睡眠”、“谣言”“等着创造他”),表现了对于外部世界的荒谬体验。注意诗的题目是《自己》,但是每节诗都以“不知那是否确是我自己”这样一个几乎略显啰嗦的句子结尾,表明的正是现代人的无家可归感,和迷失自我的困惑与迷惘。另外除了每节的最后一句,诗中大部分用的都是第三人称(“他”),这也在暗示着一个分裂的主体。王家平老师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诗歌研究》中对此诗有专门的论述,可参看。09年古代文学部分:一、1吾将上下而求索 2司马迁 3夕露沾我衣 4干宝 5竹喧归浣女6杜甫 7沧海月明珠有泪 8秦观 9黄庭坚 10烟柳断肠处11马致远 12徐渭 13李梦阳 14眼看他楼塌了 15《儒林外史》二、1、风雅颂:《诗经》中的文体分类。“风” 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大多数是民歌。“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音乐可能比较舒缓。2、不平则鸣:韩愈在送《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创作主张。强调文章著作皆因心中有感而有所发,尤其是“不平”的情感。肯定了文学的自我表现功能和社会批判功能。3、三言二拍:明代五本短篇小说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为凌蒙初。三、提示: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此时正是苏轼词风正式形成的时期。而《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公认的苏轼本人乃至整个中国词史上的第一首豪放词,它拓宽了词的境界,在词的风格上别树一帜。对于如此重要的作品理应有所了解,不过即便不知道该词的历史背景的话,看到题干中特地要求“指出其词史上的地位”,也应该能大致猜出答案。该词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漓酣畅。起句突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写出胸中的磊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二
《答案》

完形填空答案

一、【解题导语】 本文是说明文,主要讲述了生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如何学会去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新词链接】 avoid doing sth. 避免做某事

by means of 用……的方法

make sound / noise 弄出声音

【试题解析】

1. A

2. D

3. B

4. C

5. C

6. B

7. A

8. C

9. B 根据四个单词的区别,“生物”应为living things。 固定搭配:avoid doing sth.意为“避免做某事”。 根据上下文意思,此处指动植物“再生”。 由谓语动词形式可知,certain指“某些”。 根据下文得知此处指“有毒的”触角。 指海底动植物生存的另一种方法。 这些动物有与周围环境相同的颜色,即保护色。 所有动物对触摸很敏感。 固定搭配,by means of 意为“用……的方法“。

10. A 固定搭配,make sound / noise意为“弄出声音”。

二、【解题导语】 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主要讲述了锻炼的重要性,作者同时做到了工作和锻炼两不误。

【新词链接】 take up 占据(时间、空间)

prefer… to… 喜欢……胜过……;宁愿……而不愿……

would rather do sth. 宁愿去做某事

afford to do sth. 有能力去做某事

【试题解析】

1. C 根据文章倒数第4句话可知。

2. B 由下文的 I like my new job 可知。

3. C 根据上下文,应该是我工作到深夜。

4. D 和new 相对比。

5. A 根据上下文可知,作者喜欢游泳。

6. A 作者要“节约”钱去买自行车。

7. D 根据句意可知我可以向邻居Ms Wilson “借”自行车。

8. C 在骑自行车中得到“锻炼”。

9. B 由上文可知。

10. A 由文章首句:getting plenty of exercise is very important可以知道。

三、【解题导语】 本文是议论文,主要讲述了友谊的相关内容,友谊是无条件的,不带偏见的,彼此相互尊重,并且喜欢和对方在一起,这就是友谊。

【新词链接】 base on 在……的基础上

provided sb. with sth. 给某人提供某物

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

hang around 闲荡

【试题解析】

1. C 由首句可知,只要我们在一起(company) 就已经足够了

意。

3. B

4. C 由其后作定语的不定式短语可知。 因direction 后是定语从句,所以要填表示“朝着某个方向行进”的heading。

5. D 从下文可看出,不管朋友有什么样的表现,我都不会和他们绝交(leave them)。

6. B 由前文的“提醒(advise)”和后文“三思而后行”可知,有些活动是“危险”的。

7. A 指上文列举的“吸大麻”、“逃学”、“交街上小混混做男友”等之类的不良“行为”。

8. B

9. A 由语境可知,是用绝交来“威胁”他们。 指任何人都有可能有不良行为的“朋友”。

10. C 由前句可知本句意为每个人都有这类朋友,只是没“意识到”而已。

四、【解题导语】 本文是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孩子机械地使用父亲提议的话题,在第一次约会时闹出的笑话。

【新词链接】 ask sb. for sth. 问某人要某物。

stare at 凝视,长时间看

plays his last card 打出最后一张牌

【试题解析】

1. B 根据故事开头提供的情景:He asks his father for advice。

3. D

4. A

5. D 介词复合结构“with+宾语+宾补”可以表示状态、条件等。 此题区别不同方式的“看”,stare at 意思是:凝视,长时间看。 联系上下文,他父亲提供了三个话题。

6. A 此题考察more的表达方式,意思是“又过了几分钟”。

7. B

8. C

了。

9. D 短语plays his last card意为“打出最后一张牌”。 根据句意,turns to是“转向……”的意思,最贴切。 联系故事情节的发展,得到否定回答之后接下来是“没有人讲话”

10. B 与文章开头的第二句话asks his father for advice相呼应。

五、【解题导语】 本文是记叙文,主要讲述了一位盲人乘飞机去Texas进行访问时的笑话。最后要去厕所时却掉进了游泳池里,应了Texas人的一句口头禅:Everything is big in Texas。

【新词链接】 a couple of 一双、一对

look for 寻找

lead to… 通往……

【试题解析】

1. B

2. A

3. D

4. A felt 是“摸”的意思。 从第二段最后一句话可以得出此答案。 是“点菜、要……食品”的意思。 此处意为“把啤酒杯放在两只手之间”。Placed是过去分词做get

后的宾语补足语。

5. C 只有couple在此表示具体的“量”。A few是“一些”的意思。

6. A 啤酒喝多了应该是找“洗手间”了。

7. A 短语look for意为“寻找”。

8. C 此处instead 意为“代替、相反”。

9. D lead to意为“通往”,get to“到达”,open to“朝……敞开”,turn to 意为“转向”。

10. B scared意为“害怕”,过去分词短语表示状态,他以为是掉进了“这么大的小便池里”,当然是“处于害怕的状态中”。

六、【解题导语】 本文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通过一个爱鸟的小女孩的故事,表达了“若想令爱永恒,要将爱放飞”的主题。

【新词链接】 long for 渴望得到某物

on the edge of 在……的边缘

be concerned with 关注、注意、计较

【试题解析】

1. A 按常识判断,鸟应当养在“鸟笼”里。

2. C 根据下文中有the smaller bird,所以飞出鸟笼的鸟大一点。

3. B as引导一个时间状语从句。

4. D 因为担心鸟儿会飞走,所以当鸟儿飞回时,她会紧紧地抓住它。

5. A stare at是“盯着看”之意。

6. A 从前面描述的情况看,小鸟最需要的是自由。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三
《2015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长宁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1.,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敏而好学,(孔子《论语》)

5.爱上层楼,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照应了题意的一句诗是(2分)7.本诗体现出诗人的(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甲文选自《》,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朝代)的文学家。(2分)

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的思想情感。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

A.游人去而禽鸟乐B.禽鸟知山林之乐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D.醉能同其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相梁:在梁国当宰相鵷鵮:yuān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④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⑤鸱chī:猫头鹰⑥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

或谓惠子曰()非梧桐不止(..

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

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

C.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

D.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

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

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

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①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

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

②炫光度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置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

17.第④段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2分)(3分)(4分)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1)(2)(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②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③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⑤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⑥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20.第②段划线句传递的信息是

21.第③段划线句写了父亲的举止和神态,其作用是

22.本文标题的含义是,其结构上的作用是

(5分)

23.对“父亲”这个人物的理解,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和大哥说笑不停是因为大哥继承了父业。

B.父亲一直在证明他是靠他的土地生活。

C.父亲长久地在河滩地上孤独地耕作。

D.父亲至死都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24.本文结尾耐人寻味,请作分析(5分))(4分)(4分)(4分)三、综合运用(11分)

(七)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25—27题

一会儿是“倾国倾城”,一会儿又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个美国留学生,读到中国小说中这些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后,迷惑不解,怎么也想象不出该女子如何美貌,怎么也不理解中国作家为什么这样去刻画女子的美貌。

其实,这里涉及到中国历史、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和中国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请你尝试给这位美国留学生答疑解惑。

25.这些,都是有典故的:“倾国倾城”的女主角是西周时期周幽王宠爱的妃子褒姒,传说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导致身死人手的悲惨结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说的是另外四大美女,她们是、、貂蝉、(3分)

26.下列说法正确的三项是()(选对一项得1分,多于三项不得分)(3分)

A.他们都是历史传说人物。

B.她们都是神话传说人物。

C.他们都是寓言故事人物。

D.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使动用法”。

E.上述两句都采用了“意动用法”。

F.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G.上述两句都含有贬义,即“红颜祸水”。

27.请你从上述美女中任选一位,发挥想象,描写其外貌神态,6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8.题目:哦!冬夜的灯光

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1-5.略

6.今日听君歌一曲

7.豁达胸襟和坚定意志

8.岳阳楼记宋

9.(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0.与民同乐D

11.①有人②栖息

12.B

13.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

14.C

二、现代文(40分)

15.峻竣

16.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至顶部盘旋上翘;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

17.举例子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上海中心”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厦

18.两层玻璃幕墙之间有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螺旋造型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顶楼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螺旋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19.D

20.用比喻的方法写父亲终年劳作、精耕细作、技能高超。表现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21.表现父亲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表现父亲对子女的牵挂、疼爱;他在强调可以依靠土地和耕作生活;他的骄傲与自豪。

22.题目的含义:父亲用河滩上的卵石堆砌在四周的菜地;父亲终身守护土地的生活观念相生活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3.D(4分)A(3分)

24.写了“我”的一个美梦;梦境的结尾方式令读者耳目一新;表现“我”对父亲的思念;表达我希望父亲与时俱进,不再固守自己的生活理念;表现我希望父亲认同子女的生活方式,点明了文章主旨(应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思考答题,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5.西施、王昭君、杨玉环

26.ADF

27.人名1分,想象合理1分,外貌神态(或动作)1分,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修饰词1分,语言流利1分。

四、写作(60分)

28.参考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4)完全背诵他人习作0分。上海中考

微信号:shzhongkao1

专注于上海中考升学政策、名校招生信息解读,每日一篇政策文章,实时掌握上海中考动向。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四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4月检测讲评》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五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年级语文4月检测讲评》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六
《长宁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长宁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 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5.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照应了题意得一句诗是 (2分)

7.本诗体现出诗人的 (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选自《 》,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 (朝代)的文学家。(2分)

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 的思想情感。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 )

A.游人去而禽鸟乐 B. 禽鸟知山林之乐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D.醉能同其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当宰相。②鵷鵮:yuān 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④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⑤鸱chī:猫头鹰。⑥吓 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

(1)或谓惠子曰( ) (2)非梧桐不止( )

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

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

C.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

D.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

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①,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炫光度②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置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

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 (3分)

17.第④段采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 (1) (2) (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②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③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⑤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⑥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20.第②段划线句传递的信息是 (4分)

21.第③段划线句写了父亲的举止和神态,其作用是 (4分)

22.本文标题的含义是 ,其结构上的作用是 (5分)

23.对“父亲”这个人物的理解,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父亲和大哥说笑不停是因为大哥继承了父业。 B.父亲一直在证明他是靠他的土地生活。

C.父亲长久地在河滩地上孤独地耕作。 D.父亲至死都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24.本文结尾耐人寻味,请作分析(5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25—27题

一会儿是“倾国倾城”,一会儿又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个美国留学生,读到中国小说中这些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后,迷惑不解,怎么也想象不出该女子如何美貌,怎么也不理解中国作家为什么这样去刻画女子的美貌。 其实,这里涉及到中国历史、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和中国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请你尝试给这位美国留学生答疑解惑。

25.这些,都是有典故的:“倾国倾城”的女主角是西周时期周幽王宠爱的妃子褒姒,传说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导致身死人手的悲惨结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说的是另外四大美女,她们是 、 、貂蝉、 (3分)

26.下列说法正确的三项是( )(选对一项得1分,多于三项不得分)(3分)

A.他们都是历史传说人物。 B.她们都是神话传说人物。

C.他们都是寓言故事人物。 D.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使动用法”。

E.上述两句都采用了“意动用法”。 F.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G.上述两句都含有贬义,即“红颜祸水”。

27.请你从上述美女中任选一位,发挥想象,描写其外貌神态,6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8.题目:哦!冬夜的灯光

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2015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1--5.略

6. 今日听君歌一曲

7. 豁达胸襟和坚定意志

8. 岳阳楼记 宋

9. (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0. 与民同乐 D

11. ①有人②栖息

12. B

13. 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

14. C

二、现代文(40分)

15. 峻 竣

16. 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至顶部盘旋上翘;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

17. 举例子 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上海中心”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厦

18. 两层玻璃幕墙之间有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螺旋造型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顶楼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螺旋顶端可以 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19. D

20. 用比喻的方法写父亲终年劳作、精耕细作、技能高超。表现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21. 表现父亲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表现父亲对子女的牵挂、疼爱;他在强调可以依靠土 地和耕作生活;他的骄傲与自豪。

22. 题目的含义:父亲用河滩上的卵石堆砌在四周的菜地;父亲终身守护土地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结构上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3. D (4 分) A(3 分)

24. 写了“我”的一个美梦;梦境的结尾方式令读者耳目一新;表现“我”对父亲的思念;表达我希望父亲与时俱进,不再固守自己的生活理念;表现我希望父亲认同子女的生活方式,点明了文章主旨(应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思考答题,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5. 西施 王昭君 杨玉环

26. ADF

27. 人名1分,想象合理1分,外貌神态(或动作)1分,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修饰词1 分,语言流利1分。

暗示绝交的句子篇七
《长宁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长宁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 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

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5.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照应了题意的一句诗是 (2分)

7.本诗体现出诗人的 (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选自《 》,乙文选自《醉翁亭记》,作者都是 (朝代)的文学家。(2分)

9.翻译文中的划线句(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甲文追求“先忧后乐”崇高境界,乙文则表达 的思想情感。 乙文“乐”与甲文加点的“乐”字,含义最接近的一句是( )

A.游人去而禽鸟乐 B.禽鸟知山林之乐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D.醉能同其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相梁:在梁国当宰相 鵷鵮:yuān qiān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字 ④ 醴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 鸱chī:猫头鹰 ⑥吓 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

 或谓惠子曰 ( ) 非梧桐不止( ) ..

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

1

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

C.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

D.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

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 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二、 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

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①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

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

②炫光度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置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

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 (3分)

17.第④段采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 (4分)

2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

(1)

(2) (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父亲的‚城池‛

①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他的理由与父亲一样:县城有什么好,县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进城探望,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②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但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濉河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③不仅如此,父亲还要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他挨门挨户,满城奔走,给我们送上,他放下后擦把汗,转身扬长而去……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那是他因抢手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我们担心,便不时去地里看望。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仿佛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止步侍立,却都第一次真切地观察了父亲躬耕田亩,形单影只。这个时候,我们才猛然意识到父亲已经在这里孤独了那么久,相视默然。

⑤被父亲‚驱逐‛后,我们商定轮换着抽时间帮父亲搭把手,但心里都明白啥也帮不了,只不过是想化解内疚而已。没想到父亲接受了……只是不多久,他便病倒了,只剩我们依约而行,帮他固守着,经营着他的‚城池‛。

⑥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风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 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只见满天金花,流光溢彩;大地织锦,金碧辉煌……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

20.第②段划线句传递的信息是 (4分)

21.第③段划线句写了父亲的举止和神态,其作用是

(4分)

22.本文标题的含义是 ,其结构上的作用是

(5分)

23.对“父亲”这个人物的理解,以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父亲和大哥说笑不停是因为大哥继承了父业。

B.父亲一直在证明他是靠他的土地生活。

C.父亲长久地在河滩地上孤独地耕作。

D.父亲至死都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24.本文结尾耐人寻味,请作分析(5分)

三、 综合运用(11分)

(七)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第25—27题

3

一会儿是‚倾国倾城‛,一会儿又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一个美国留学生,读到中国小说中这些描写女子美貌的句子后,迷惑不解,怎么也想象不出该女子如何美貌,怎么也不理解中国作家为什么这样去刻画女子的美貌。

其实,这里涉及到中国历史、中国语言、中国文学和中国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请你尝试给这位美国留学生答疑解惑。

25.这些,都是有典故的:“倾国倾城”的女主角是西周时期周幽王宠爱的妃子褒姒,传说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导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导致身死人手的悲惨结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说的是另外四大美女,她们是 、 、貂蝉、 (3分)

26.下列说法正确的三项是( )(选对一项得1分,多于三项不得分)(3分)

A.他们都是历史传说人物。

B.她们都是神话传说人物。

C.他们都是寓言故事人物。

D.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使动用法”。

E.上述两句都采用了“意动用法”。

F.上述两句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G.上述两句都含有贬义,即“红颜祸水”。

27.请你从上述美女中任选一位,发挥想象,描写其外貌神态,60字左右,(5分)

四、 写作(60分)

28.题目:哦!冬夜的灯光

要求:(1)写一篇600字的记叙文;

(2)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1-5.略

4

6.今日听君歌一曲

7.豁达胸襟和坚定意志

8.岳阳楼记宋

9.(他们)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10.与民同乐 D

11.①有人②栖息

12.B

13.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

14.C

二、现代文(40分)

15.峻竣

16.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至顶部盘旋上翘;非对称的 顶部卷折状造型。

17.举例子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上海中心”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大厦

18.两层玻璃幕墙之间有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螺旋造型极大程度地 满足了节能的需要;顶楼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螺旋顶端可以 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

19.D

20.用比喻的方法写父亲终年劳作、精耕细作、技能高超。表现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21.表现父亲收获劳动果实的喜悦;表现父亲对子女的牵挂、疼爱;他在强调可以依靠土地和耕作生活;他的骄傲与自豪。

22.题目的含义:父亲用河滩上的卵石堆砌在四周的菜地;父亲终身守护土地的生活观 念相生活方式。结构上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23.D(4分)A(3分)

24.写了“我”的一个美梦;梦境的结尾方式令读者耳目一新;表现“我”对父亲的思念;表达我希望父亲与时俱进,不再固守自己的生活理念;表现我希望父亲认同子女的生活方式,点明了文章主旨(应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去思考答题,言之有理都可以酌情给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25.西施、王昭君、杨玉环

26. ADF

27.人名1分,想象合理1分,外貌神态(或动作)1分,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修饰词1 分,语言流利1分。

四、写作(60分)

28.参考中考作文阅卷标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4)完全背诵他人习作0分。

5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暗示绝交的句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朋友绝交的句子 绝交的句子 关于绝交的句子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暗示绝交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暗示绝交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19773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