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场面描写面句子

场面描写面句子

2016-02-16 09:26:5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一《场面描写中的点和面1-》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场面描写面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一
《场面描写中的点和面1-》

一.作文中的场景描写(点面结合)

我们写作文时应该注意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一)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所谓“面”,一般指一个场景的全貌包括天气、景物、人物、气氛等.运用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在写作中,写人物是常用的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这属于点的范畴,而面的表现则较多地使用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环境和场面就决定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来写。我们一般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顺序来描写。

(二)点.面结合的方式有:

1、突出式 先描写某个场面,再描写某个点。从一个场面写到某一个点,使这个点突出出来就是突出式。要在面中构建几个景物流,再在景物流(移动或流动的景物)中点染点。

2.枣糕式

3、点、面的作用 面用来交代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环境和气氛等背景要素。让读者在接触细节之前有一个总体印象。点用来刻画细节,突出作者着重写的部分,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一.

1.①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②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③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夜幕开始降下来。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庄严,肃穆。人们心情沉痛,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十里长街送总理》

2.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②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故乡》鲁迅

景物流:1.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天/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街/人们的手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人.(点:老奶奶,年轻夫妻和孩子,一群红领巾三个点构成一个面)

2.天空 圆月 沙地 西瓜(点:闰土举叉刺猹)

二、初步认知场面描写

1、要学习写场面描写,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叫场面描写,请同学们阅读文段

例二

春节.①╳ ╳ ╳车站,人潮涌动.②沉闷的空气让人呼吸不过来,一个并不宽敞的车站将近容纳了几百人。我坐在车站的一个角落里,看到③无数的人头在攒动,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④老人身上。她衣衫褴褛,佝偻着那沉淀着岁月的身躯,艰难前行。一个穿西装的男人过来了,箭步如飞,不小心撞了老人一下,头也没回匆匆地走了。一....

个年轻人过来了,看着老人脏兮兮的衣服,捂着口鼻,快速地走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女人过来了,瞟了一眼老人凌.............

乱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冷笑了一声,扭着那婀娜的身躯走了。一位农民工过来了,他将老人仔细打量了一番,小..............

心翼翼地将她扶到最近的座位上,把手里剩下的矿泉水也递给了她,似乎又说了什么,然后带着最朴实的微笑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悲喜交加。悲,是因为老人受到了无尽的委屈;喜,是因为这世上仍然有爱在传承。

(1)师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场面描写的要素是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气氛

(2)明确:什么是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三、进入场景训练教学

(一)第一步:品读文段,探讨写作方法:

例三

科代表拿着试卷,刚进教室门,同学们立刻蜂拥而至,好像是狗仔队见着了寻觅已久的大明星。科代表随即淹没在人群之中。“„,98分!”“哇!!”教室里一片惊叹。„满脸笑容的拿到试卷回到座位。拿到试卷的人,①有的伸长脖子到处问:“你考了多少分?”;②有的语带讽刺夸奖别人:“你考得好好哦!”;③还有的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该改答案呀!”。④最后拿到试卷的ΟΟ,不断摆头,似乎在后悔不已,又似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怀疑老师将分数算错了,翻着卷子,念念有词的算分,结果丝毫不差。他气得把试卷揉成一团,觉得不妥,又打开,这时试卷就像泡菜坛子里的咸菜一样。他“唉”的一声趴在了桌上。“死得惨哦”,“看来不怎么样”,他后面的同学小声议论,“回去有笋子炒肉吃了”„„在分数的指挥下,同学们奏出了喜怒哀乐的乐章。

思考:

(1)这个片段描写是围绕什么中心去写的?用文中语句回答。

(2)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哪些是略写,哪些是详写?

(3)讨论总结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二)归纳总结

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场面描写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1、场面描写要紧紧围绕文章主旨——一个“中心”

2、面点结合——两个“基础”。

同学们在看电影或电视(包括风光纪录片)时,一定会看到摄影师不仅运用全景(远景)镜头反映大场面的画面,也常结合使用特写(近景)镜头反映局部个别的画面。

这里的“面”指的是事物的全局和总貌(概括描写,顾及全局),一个场景中的全貌包括天气、景物、人物、气氛等.面交代背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及气氛等背景要素,让读者在接触细节之前有一个整体印象. “点”指的是事物的有代表性的局部(一个或几个方面的情景)点刻画细节.详细描写,突出重点。

这种把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的情况和反映事物个别的情况这两者紧紧地结合起来写的方法,就叫点面结合法。

3、写好点的小窍门:(1)特写镜头: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2)侧面烘托(口技课文里的侧面描写是典范)

(三)运用提高

例四:

下课了,老师还没有走出教室,同学们就已经开始各做各的事情了,有的同学上厕所,有的同学讨论作业,最热闹的是任君杰在开个人演唱会。教室里一片喧腾。

请评价这段场面描写。也就是要求同学们来找找这段文字的不足,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

1、 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是否使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点的描写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是否写具

体;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没有;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请生选择文段三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口头修改,并让生现场展示、互评

3、展示修改后的文段三

下课了,老师扯着嗓子布置今天的作业,满座学生仅十余人听着,其余人早已开始成就自己的大业了。一时间,教室百态,尽收眼底,二分之一者问老师留了哪些作业,四分之一者冲向WC。其余人在关注着任君杰开办的小型演唱会。

此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片沸腾。哎呀,还真有点派头,偶像小天王任君杰大显身手,拿着扫帚当吉它,一只荧光笔当麦克风,开始表演了。他清了清嗓子,暗示为他伴奏的铁哥们准备。老韩像鬼魂一样悠然飘来接过“吉他”。“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飞翔„„”呵,还真是神气十足,任君杰的个子比较矮,在人群中像个跳蚤,他越唱越起劲,自我陶醉得把眼睛都闭上了,像获胜的将军走过凯旋门一样。“谢谢大家„„”,自恋使他的声音十分响亮。他把头一甩,摆出一个沉思者的造型。他的“铁杆粉丝”十分兴奋,“再来一个!”“偶像!签名!”„„喝彩声、起哄声把课间十分钟推向了高潮。

叮铃铃„„上课了,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像澎湃的潮水开始退潮了。同学们回到座位上,由于课间十分钟使大家紧张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缓冲,同学们又聚精会神地去迎接新的课堂。

4、顺势提出,你们初二的课间是什么样的?请以《课间十分钟》为题目进行一段场面描写,当堂完成。

四、课堂小结:

点面结合这种写作方法不仅仅在场面描写中可以运用,略写和详写相结合在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小作文中都可以运用。

希望这堂作文课对同学们写作能有一点帮助!

五、家庭作业布置:

1、作文题目布置:请以“初二班的我们”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小作文。

提示:运用场面描写展现出班级的学习生活画面。

2、师生共同审题,请生谈谈打算如何在这次作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六.知识积累:怎样在作文中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写作文时应该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在写作中,写人物是常用的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这属于点的范畴,而面的表现则较多地使用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环境和场面就决定我们可以按什么顺序来写。我们一般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内到外等顺序来描写。

3、点和面的要求

(1)、面的要求 A、流畅。(也就是一条线索贯穿全文,是文章自然流畅。)

▲已经是三月了。但是在北京,你仍然丝毫也闻不出一些春天的气息,刚刚解冻的泥土,被昨夜迟来的风雪一盖,使你走上去的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再加上些断落在地下的枯枝,更变成行路者的一种痛苦了。

B、鲜明。(抓住鲜明的特征,恰当概括。)

▲午后的阳光静静的照射在医院那长长的走廊上。(概括)----面

江雨薇走上了楼梯,---点. 走进走廊,竭力平定自己那有些忐忑不安的情绪,她稳定的迈着步子,熟稔的找寻着病房的门牌,然后,她停在二一二号病房的门口。(心有千千结)---点面结合

C、简洁(言简意赅,短小精悍。)

(2)、点的要求 1.生动: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2.细腻:多角度刻画细节。

▲这正是初春时节,北国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去年冬天积留的冰雪,才刚刚融化。大地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小杂草,挣扎着冒出了一点点儿绿意,但在瘦瘠的黄土地上,看起来可怜兮兮的。几棵无人理会的老银杏树,伸展着又高又长的枝桠,像是在向苍天祈求着什么。---琼瑶《青青河边草》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二
《场面描写例子》

A、“笛„„”喇叭一声长吼,顿时有如注入了一长兴奋剂,侯车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

B、“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

C、“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分析:A、B项是全景式场面描写,C项是特写式场面描写,D项是两项结合式场面描写。B项最好。因为B项能扣住一个“挤”字来写。但你不觉得有什么可惜之处吗?对了,它只有全景式描写,缺少特写式描写,所以B项不是最好的,最好的应该是D项。因为D项“挤”的味道很浓,全景式描写和特写式描写结合得好。而且最后还有一句既议论又抒情的句子,幽默风趣,耐人寻味。而A项,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一点点“挤”的味来,也就戛然而止了!C项,“独眼龙”唱“独角戏”,表现的确不同一般,可惜缺少面上的渲染。由此,你明白了场面描写的秘诀了吗?)

全景式与特定式场面描写,就是所谓的“点面结合”,就是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茅盾先生说,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既要有全景鸟瞰,也要有局部特写,以面托点,以点衬面,面上不透的在点里淋漓尽致的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做到场面描写的重心突出,层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红楼梦》中描写“笑”的一个场面,同样能做到点和面的有机结构。众主人的笑是“点”,仆人的笑态则是面。请同学们欣赏这两个场面描写的片断,你能从中悟出关于写好场面的方法或技巧吗?举例说明

3、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姥姥。(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

(分析:贾母宴席上的场面突出了一个“笑”字。是的,生活中某个场面必然会伴随着某种气氛,因此要下力气渲染,营造特定的氛围。气氛,是指在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无论什么场面,都要有气氛,描写好场面的气氛,就能写准场面的感情基调。这种气氛是与场面的性质相适应的。如游戏的场面就有喜悦、欢乐的气氛;送别的场面就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伤、沉闷的气氛;比赛的场面就有紧张、扣人心弦的气氛。)

《红楼梦》中的这个场面,充满了喜剧气氛,读之令人忍俊不禁。我们还能从中悟出了什么呢?

(分析:场面描写还可以运用比喻和动词。场面描写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所有的描写都应该做到这一点。例3中有“掌”、“喷”、“伏”、“滚”、“搂”等动词,活现了各种笑态;有“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的描绘,让中心人物得到充分表现。场面描写借助语言艺术,通过精选动词、形容词,灵活使用修辞手法,使得场面更加逼真感人。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凡可以用来写人的各种描写方法,也都可以用来描写场面。从人物描写方法有所侧重的角度看,例3的场面重在神态描写,有的场面还可以重在语言描写,或其他的描写。当然还可以重在别的写作意图上,如《最后一课》的场面描写的侧重点,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

你还能悟出什么?

(分析:场面描写,既然是以人为主,当然还要注意人物的特征了。如例3 的场面写的是“笑”,而每一个人的笑,并不一样,但都能符合每一个的身份、性格、气质。又如在《笑傲江湖》里黑木崖上,令狐冲等人大战东方不败这一场面,人物性格也是十分鲜明地揭示了出来。)

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们不能仅把它当作是一种消遣性的读物,如果我们多思考,多提问,都能从中得到许多益处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归纳一下,一个好的场面描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点面结合;

2、要营造氛围;3、要语言形象;4、要凸现性格5、要表达主题。

今天的练习:阅读下面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断,写一段赏析的文字,不少于150字(完成在摘抄本上)。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三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四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五
《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六
《如何进行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七
《4_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面句子篇八
《如何写好场面描写(精华版)》

如何写好场面描写

何谓场面?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场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生活的画面,其作用在于渲染气氛,描写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场面描写是指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是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比如举行一场足球赛,有足球场(场地、环境),有比赛的双方(主要人物),有裁判、有观众。要写比赛的场面,就要把比赛双方的表现,观众的反映都写出来。那么,怎样进行场面描写呢?

场面描写写作点拨

1.场面描写首先要交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为后面的场景描写作铺垫,也给文章作一个背景介绍。不过,活动前的介绍不宜过多,只要简单地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是写比赛场面,往往要在赛前交代一下比赛的规则,有时还要写出作者当时的心情。例如《看中秋烟火》一文的开头:

早就听说今年的中秋节在金鸡湖文化水廊有烟火晚会,一吃完晚饭,爸爸和我就来到湖滨大道。

简洁的一句话,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表现了作者热切渴望的心情,也为下文的场面描写作了铺垫。

2.场面描写要注意主次。

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详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如:《看企鹅》中的场面: 看企鹅的人可多啦。大家排着队很有秩序地边走边看。这时候,李敏跑过来,使劲往前挤,把一位叔叔挤到左边,把一位阿姨挤到右边。大家向李敏投来责备的目光。李敏毫不在乎地挤到前面望着企鹅高兴得又蹦又叫。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李敏,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而对次要人物“大家”“叔叔”“阿姨”却写得简单。

3. 场面描写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突出气氛。

可以用先总后分、由概括到具体的办法来写,也可以按时间、空间顺序或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镜的感觉。

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个总的气氛。比如,开追悼会的场面,它的基调是肃穆的,气氛是悲哀的,而开庆祝会基调是热烈的气氛是喜气洋洋的,因此,要把场面的气氛描绘出来。

★4. 场面描写要注意点面结合。

面:指参加活动的人整体情况的概括性描写。(就是用言简意明的语言,勾勒出参加活动人的表现、环境气氛等等。以整体描写反映全貌,给人一个总的印象。)

点:参加活动的典型人和典型事的详细描写。 (具体人物的特写:动作、语言、神态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片段欣赏】(突破点面结合)

放风筝比赛开始了,同学高举着风筝,在草地上奔跑着,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飞上瓦蓝的天空。嘿!风筝的式样可真多,有“马褂”、“单脚燕”、“蜻蜓”、“金鱼”、“蝴蝶”、“孙悟空”„„它们在空中各显神通,使人目不暇接。你瞧那翩翩起舞的“红蝴蝶”多艳丽,它好像在骄傲地说:“蝴蝶中间我是王,我的美丽谁也比不上。”你看那猴王“孙悟空”多神气,手举金箍棒,两眼烁烁放金光,扶摇直上。其中,王卫民扎的:“黄马褂”放得最高。他沉着、冷静,时而慢慢向后退,时而使劲向后拉。风筝好像领会了主人参加比赛的心情,越飞越带劲。围观的人们也被它们吸引住了,都仰着头在欣赏着,目光紧紧地追随着这些美丽的风筝,有时还发出“啧啧”的称赞着„„

评:这篇片段作文描绘了放风筝比赛的热闹场面。作者的观察视野广阔,观察到许许多多风筝,也观察到放风筝的人及围观者。先对同学们放风筝,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概括描写,使读者获得总印象后,再对“红蝴蝶”、“孙悟空”进行具体描写。最后重点写了“黄马褂”,不仅写了风筝,也写了放风筝的人。写风筝写人,都偏重于动态描写。这样写使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放风筝的场面,也把整个场面撑起来,有力地突出了“比赛”二字。

课堂练笔:仔细观察图片,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一个片段写作(150-200字

要求:

1、场面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先描写整个面,再进行人物特写

3、突出主角

4、注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 跳高比赛开始了,观众的目光从四面八方“刷”的投向了跳高场地,空气仿佛凝固了,大家都在紧张地期待着保持学校纪录的小明创出新成绩。此刻小明正准备起跑,只见他不慌不忙,在跳高架正面

的助跑线上,两手叉腰,镇静地看着准备跳跃的横竿,他猛吸一口气,果断地开始助跑。他先往后踏一步,然后正对着横竿冲过去,加速冲刺,一个轻快有力的起跳,身体腾空而起,只见两腿像剪刀似的一夹,一个漂亮的转身,飞过去了!

观众们像潮水一般涌起,喝彩声像晴空霹雳一般,全场哄起一片欢呼声,几十双手伸到他面前,向他祝贺。

★范文参考

记一次快乐的活动

今天,是同学们熟知的节日――儿童节。我们搞了活动,可开心啦!

天边的晚霞为晚会轻轻地拉起了幕帐,一首《全世界儿童心连心》把我们带入了浓浓节日气氛中。《健美操》这个节目让我大饱眼福。一个动作敏捷的小姑娘手拿一个球,一边做着优美的体操动作,一边用各种技艺玩着那个球。你明明看见球在她的左手,就在你眨眼皮的工夫,球又滚到她的右手去了。球儿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让人看得真是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学校五年级的一个大哥哥还能表演魔术呢!他表演的魔术的名字是《饮料》。他往一个杯子里倒的是清水,另一个杯子里放着一种药品。他把杯子里的清水到进了有药的杯子里。一下子变成好喝的草莓果汁了!另一个大哥哥就说了,“我还是不喝草莓果汁了,我还是喝牛奶。”然后那个大哥哥就拿着一个细管,用嘴一吹,哇!真是太神奇了。一下子就变出了牛奶!那位大哥哥又说了,“我还是不喝牛奶了,我还是喝白开水吧!”变魔术的大哥哥又说了,”嗨,你

相关热词搜索: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场面描写面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场面描写面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34900.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