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

2016-02-17 09:57:1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篇一《15级精品读本现代文阅读题集(含答案)》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供大家学习参考。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篇一
《15级精品读本现代文阅读题集(含答案)》

2015精品读本阅读题集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妈妈去世了。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更加形象生动。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 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

1.此文是文季羡林先生为___写的一篇__(文体)《新绿文丛》;序言。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5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合文意的有?( )B、C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

1.文章写了“ ”→“ ”→“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通电话 潮州对话

2. “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

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 1. 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

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3.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五、白纸的传奇

1、联系下文内容,第⑷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其写作意图是( )B

A、表现箱子的分量很重,暗示父亲从兵荒马乱中带回它的不易。

B、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C、表现箱子的外形与众不同以及众人对它的期待。

D、承上启下,说明父亲对箱子的重视。

2、第⑼段中的句子“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作者是从 、 、 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上等白纸的,这些刻画表达了“我” 之情。

视觉、触觉、听觉 看见一箱上等白纸时欣赏、喜爱

3、在第⑻至⒁段中,与第⒂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 C

A、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B、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

C、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D、“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4、题目“白纸的传奇”中的“传奇”是“异乎寻常、不一般”的意思。请你从“白纸”的角度,概括一下它的“传奇”之处。 ⑴普通的白纸,竟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像金钱与珍宝一样带回并珍藏(来历不普通);⑵普通的白纸,竟与一个人的成长、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系不普通);⑶普通的白纸,竟能启发人们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做人道理(意义不普通)。

5.本文在揭开箱子装的是白纸这个谜底之前埋下了多处伏笔,指出其中两处?

(1)“箱子虽小,显然沉重”(2)我家的经济情形并没有改善,

6.请说说下面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

①清白是生命中不可忍受之轻,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保持清白是每个人都应当坚持的基本做人原则,却又不容易做到,需要我们抵御各种诱惑,经受各种磨难。

②生命无色,命运多彩。

人生旅途中保持清白,正直做人,也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人生。

7.白纸寄予了“父亲”怎样的期待?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在社会上做一个清白的人。

8.携带了搜刮的黄金,有人拿走了没收的鸦片,有人暗藏银行的存折。父亲什么也没有,打算什么也不带。” 几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从全文看,父亲的当年的行为对作者产生怎样的影响?衬托了父亲清白做人的美好品质;我受到父亲的熏陶,一生都奉行清白做人的原则,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六、一方阳光

1、文章的开头描写了四合院什么特点?从全文看,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特点: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作用:⑴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 ⑵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⑶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2、文中说,“母亲的心常常很乱吗?” 结合全文,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①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②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这个梦反映了母亲的

什么感情?请综合文意,分条简述。

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

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

4、文章为什么要以“一方阳光”为标题? 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②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③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七、父亲的秘密

1.父子俩因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2) 。

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2.阅读全文后说说“父亲的秘密”是什么?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更是为了。 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开放性题目。要点: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八、雪夜

1.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冬夜的雪景,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 开头的雪景描写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营造落寞凄凉的氛围。 结尾的雪景依旧宁静唯美,暗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慰藉,比开篇多了一份温馨。

2. 文中以两位老人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说说老

人谈论的语言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他们的儿子活着的状态的。 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文中把雪花比做小精灵,这样写有那些好处? 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4. 本小说的情节行文前后照应,丝丝入扣,举例说明小说行文前后照应的特点。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又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亲情,有的人则以为表现冷酷的现实。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示例一:歌颂真挚的亲情,对儿子的极度怀念用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示例二:鞭挞冷酷凶暴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意思对即可。

九、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母子之间的隔膜。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 ——《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 ——《目送》超脱! 你: ——《目送》 !

十、送花

1、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写出2个即可)

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 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 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

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 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

4、 “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是: 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

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的主题。

D.小说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十一、幸福的味道

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

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文章用“味道”来表达,使得抽象的心理感受形象化;同时在行文中也是紧扣“味道”来写的,做到了题、文统一。

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这样几种“幸福的味道”:①父女单独相处自由聊天的情景;②女儿不用做功课,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生活的状态;③听哥哥讲故事的往事;④妈妈为家庭生活所做的事情(如用茶叶水洗草席、用波萝的香味去除屋子里的油漆味)。

3. 本文写 “幸福的味道”,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

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①通过写父亲与女儿聊天,自然引出下文;②父女聊天,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为文章的主题表达作了有力的铺垫。

4.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的理解。 女儿是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的人,她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她又是一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相当敏锐的人,正因为她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她才会体会到生活的自由、快乐、美好。

5.(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请举出三种)

(1)“认识和感悟”(略);(2)列举“幸福的味道” (略)。

十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 三个子女为何要移入母亲的记忆?从写法来看,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三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的财产谁也不知底,他们为了分遗产,才要移入母亲的记忆。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对他们的爱及他们对母亲的不孝。

2、 老大“回忆”后,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情感?依据是什么?

惭愧。因为后文写了“三个人都在‘回忆’中泪眼朦胧“、“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 “他们哽咽的声音”。

3、尾段“包里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句中,这些保暖鞋是什么来历呢? 应该是母亲为三个子女买的或做的。

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歌颂母亲无私似的爱,批判了子女的不孝,也对他们的觉醒表示认同。

一 、拜谒高原

1.第⑥段中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何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 因为人进入高原,常常产生高原反应;因为高原强迫你面对它,拜谒它,让你承认自己的渺小。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存在着”,“人类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

3.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

(1)高原的无限广袤;(2)高原的美丽宁静;(3)高原的腾动、有生命力。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篇二
《_计量得失_和_计较得失_再论__省略_冕死了父亲_的句式意义和生成方式_沈家煊》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计量得失0和/计较得失0*

)))再论/王冕死了父亲0的句式意义和生成方式

沈家煊

提要 本文进一步说明/王冕死了父亲0这种句式的意义是表示得失,是说话人认为事情有关得失并计较这种得失。/计量得失0是客观的,/计较得失0是主观的。说话人越是计较事情的得失,越是移情于得失者,就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句式。关于这种句式的生成方式,本文指出两种新的移位说)))/焦点后移说0和/定指前移说0)))存在的问题,坚持沈家煊(2006)提出的/类推糅合说0。人有什么感受,就有什么表达,表达是无需教的,人的语言能力应该包括语言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 句式;句式意义;生成方式;移位;糅合;主观性

一 /病笑类0动词带宾语现象

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非作格动词0,可以/病0和/笑0为代表,就叫/病笑类0;一类是/非宾格动词0,可以/死0和/来0为代表,就叫/死来类0。在汉语里区分这两类不及物动词所依据的主要语言事实是:

(1)王冕的父亲病了。 Þ王冕病了父亲。

王冕的客人笑了。

(2)王冕的父亲死了。

王冕的客人来了。Þ王冕笑了客人。王冕死了父亲。王冕来了客人。

/生成语法0认为,/病笑类0动词惟一的论元在深层结构处于主语位置,论元结构是[NP+V],表层不能带宾语说成V+NP,如(1)右首两句不成立。而/死来类0动词惟一的论元在深层结构处于宾语位置,论元结构是[V+NP],表层也能带宾语说成V+NP,如(2)右首两句成立。

沈家煊(2006)曾指出,/王冕病了父亲0不成立,但是/王冕家病了一个人0成立。还有人发现/王冕病了一个工人0也成立(/王冕0理解为工头)。刘探宙(2008)一文更是发现了大量/病笑类0动词带宾语的句子,因为重要,抄列如下:

(3)(非典的时候)小李也病了一个妹妹。

郭德纲一开口,我们仨就笑了俩。

在场的人哭了一大片。*本文为/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5语言教学与研究6创刊30周年庆典0(2009年7月9-10日,北京)会议论文。

不到七点,我们宿舍就睡了两个人。

不到六点,那群孩子就起了天天和闹闹两个。

立定跳远(全班)已经跳了三十个同学了。

大学同学已经离婚了好几个了。

当年那几对小情侣现在就分手了小赵和小李一对。

这次流感小班的孩子咳嗽了五六个。

他们办公室接连感冒了三四个人。

学校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同学结婚了一个又一个。

今天上午这台跑步机一连跑过三个大胖子。

动词以单音节为主,但是也不乏双音节的。动词后NP通常是无定的,但是也可以是有定的,如/天天和闹闹两个0、/小赵和小李一对0。动词后主要带/了0,其次带/过0(最后一例),不能带/着0。动词前常常有副词/就0和/已经0。刘文指出这些例子最主要的共同点是动词后NP必须搭配数量成分。

其实,对/死来类0动词而言,它们带宾语的句子有许多也要搭配数量成分,否则就听上去不自然或者不成立,特别是当动词后不带/了0的时候,例如:

(4)他烂了五筐苹果。

他飞了三只鸽子。

老王刚死一头牛。

他们队新来两个队员。

她又长两根白头发。?他烂了苹果。?他飞了鸽子。Þ老王刚死牛。Þ他们队新来队员。Þ她又长白头发。

这样一来,/死来类0和/病笑类0的差别缩小或模糊化了,原来区分这两类动词的主要语言事实,即/*王冕病了父亲0和/王冕死了父亲0的对立,/*王冕笑了客人0和/王冕来了客人0的对立,看来不是绝对的。而从表层的结构上看,/王冕死了父亲0和/王冕病了一个妹妹0之间的相似度显然大于/王冕死了父亲0和/王冕的父亲病了0之间的相似度。

二 句式和动词哪个更重要

差别缩小不等于差别消失,不能因为有(3)和(4)就否认(1)和(2)之间的对立。不过有一个问题:句子的意义由两个方面决定,一个是句式的属性和意义,一个是谓语动词V的属性和意义,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哪一方面更重要呢?是/N1的N2V了0和/N1V了N20这种句式的差异更重要呢,还是/非作格0和/非宾格0这种动词的差异更重要?当两方面发生冲突的时候,哪个服从哪个?

沈家煊(2006)认为,以/王冕死了父亲0和/王冕来了客人0为代表的句式/N1V了N20表达/得失0义,并把/王冕家病了一个人0放进来跟/王冕死了父亲0比较王冕所受损失的大小,他不是不知道动词/病0和/死0分属两类,而是看重表层句式的相似而忽视深层动词的差异。有了上面(3)和(4)这些事实,我们更有理由认为句式的力量要大于动词的力量。/死来类0动词本身有得失义,自然能进入/N1V了N20句式,/病笑类0动词虽然本身没有得失义,但是只要进入了/N1V了N20这个句式,句式所表达的得失义就会强行附加到动词身上去。

那么为什么/王冕病了父亲0不成立,而/王冕家病了一个人0或/王冕病了一个工人0就能成立呢?下面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三 有无得失的问题

首先,V属/病笑类0、N2带数量成分的时候,是不是句式/N1V了N20就不表得失了?刘

¹探宙(2008)拿(5)跟(6)做比较:

(5)乐乐班今天早晨哭了两个孩子。[用/了0表示计数]

(6)屋里哭着两个孩子。[用/着0表示存现]

着眼于动词后加/了0和加/着0的区别。她认为(5)表/计数0,而(6)表/存现0,这样就否定了(5)所属的句式是表得失。其实(6)也表/计数0,哭着的孩子是/两个0。我们认为更应该这样来比较:

(7)乐乐班今天早晨哭了两个孩子。(=(5))

(8)乐乐班今天早晨两个孩子哭了。

这两句分属两个不同的句式,但不是一个/计数0一个/不计数0的差别,而是都表示/计数0,不过前一个/计量得失0,后一个/不计量得失0。

刘文还比较以下两句,仍然说(9)所属的句式是表示/计数0:

(9)小班20个孩子今天哭了10个。[用/了0表计数]

(10)小班每天都哭几个孩子。[不用/了0表配比]

其实用/了0的(9)也表配比,是/哭了的0和/没哭的0的配比,而不用/了0的(10)是/哭的0和/不哭的0的配比。还是应该这样来比较:

(11)小班20个孩子今天哭了10个。(=(9))

(12)小班20个孩子的10个今天哭了。

(11)和(12)都在配比,差别是(11)配比得失,(12)不配比得失。

动词/哭0和/笑0本身没有得失义,但是像(7)和(11)那样进入/N1V了N20这个表得失的句式后,就强行附带上得失义。一般情形下,/笑0附带/得0义,/哭0附带/失0义。/郭德纲一开口,我们仨就笑了俩。0跑去听相声,笑才值得,才有所得。/乐乐班哭了两个孩子。0要是一个都不哭,这个班就好好的无所失。说话人正是在觉得笑和哭关系到得失的情形下才使用这样的句式,不然就只需用/N1的N2V了0或/N1,N2V了0句式,说/我们三个中的两个笑了0或/乐乐班,两个孩子哭了0。因此我们要澄清的一点是:当我们说/N1V了N20这个句式表/得失0时,实际是指/说话人认为事情有关得失0。

还有人(如刘晓林2007)认为/N1V了N20的句式意义是表示广义的/隐现0,V为/病笑类0动词时更是如此。其实/隐现0和/得失0有自然的联系,/得失0也是一种/隐现0,是一种典型的隐现,/隐现0也可以看作/得失0,是泛化的得失。/见得0和/消失0这两个词就是/见)消0和/得)失0的组合,下面两句/隐现0义和/得失0义交融,难以区分:

(13)他们队走了两个主力。[隐和失]

他们队来了两个主力。[现和得]

/N1V了N20这个句式的概括意义不妨说是表示/隐现0,而典型的隐现就是/得失0,所以我们习惯上就说这个句式的意义是表/得失0。/构式语法0认为每个构式(construction)有一个概括各个实例的概括意义,还有一个以典型实例为代表的典型意义。这方面句式和词项是一样的,例如/饭后吃个水果0和/饭后吃个苹果香蕉什么的0这两种说法中,/水果0一词是概括的说法,/苹果香蕉0是取其典型来说。

/得失0和/隐现0是动态过程,那么表示静态的存现句是否也有得失义?也可能有,但是需要特定的上下文。例如:

(14)工作没着落,家里还躺着个病人。

屋里哭着两个孩子,怎么在家里写作?

当然,要强调动态和静态的区别,可以不把/N1V着N20归入得失句。不强调动态和静态的区别,则把它归入广义的得失句也可以。要知道句式的分类归并和词的分类归并一样,并非只有一种可能。句式系统和词汇系统一样也是分层次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我们说/王冕家死了一个人0和/王冕家病了一个人0属于同一个句式/N1V了N20,概括的句式义是表/隐现0,这个句式下面又可按V是/病笑类0还是/死来类0细分为两个,一个偏重表一般的隐现,一个偏重表典型的隐现即得失。同样,在一个较为概括的层次上我们说/村里死了几个人0和/村里死过几个人0属于同一个句式/N1VPPLN20,概括的句式义是表/得失0,这个句式下面又可按助词PL是/了0还是/过0细分为两个,一个表示得失的/实现0,一个表示得失的/经历0。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一个较为概括的层次上说/王冕死了一个妹妹0和/王冕死了父亲0属于同一个句式/N1V死了N20,概括的句式义是表示/得失之实现0,这个句式下面又可按N2是否带数量成分而细分为两个,一个对得失/计数0,一个对得失/不计数0。

四 是得是失的问题

我们在一个较为概括的层次上说/N1V了N20句式表得失,这个句式下面又可按V是/来0/笑0等正面词和/死0/哭0等反面词分为两个,一个表得,一个表失。刘探宙(2008)说,V为/来0不一定表得,也可以表失(/我来了个病人,进门就跟我要钱0),V为/死0不一定表失,也可以表得(/他死了这么多的对头,心中很是高兴0),/笑0和/哭0也一样,例如/老爸死了,家里才哭了一个儿子0和/我说错一句话,他们居然笑了一大片0。她因此认为/得失0作为句式意义的定位还/值得修正0。

我们的回应很简单:第一,要区分句式(type)和句例(token),句式是抽象的,句例是具体的。第二,句例也要区分一般(无标记)情形和特殊(有标记)情形。把具体的语境尽量排除,也就是在一般情形下,来字句表得,走字句表失:

(15)他们队来了一个人。[偏向表得]

他们队走了一个人。[偏向表失]

/来0和/得0有自然的联系,/去0和/失0有自然的联系。词汇中有/失去0和/得来0但没有/失来0和/得去0,有/来宾0没有/去宾0,/大势已去0的/去0就是/失去0。加上特殊语境的句例,来字句可表失、走字句可表得,一点也不奇怪,但你总得区分一般情形和特殊情形。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生活中因得而有所失、因失而有所得的事情多得很。同样一件事情,有人认为是得有人认为是失,这也很正常。所以当我们说这个句例表得、那个句例表失时,实际是/说话人认为这件事情为得、那件事情为失0。总之,句例表得表失可能因人而异、随语境而改变,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得失的一般情形,也并不影响把句式的意义定位为表得失。

五 得失大小的问题

沈家煊(2006)说,/王冕死了父亲0能说,/王冕病了父亲0不能说,这是因为/父亲去世0比/父亲生病0更容易跟/丧失0建立因果联系。这就是得失大小的问题:父亲去世的损失要大

于父亲生病的损失。刘文认为得失大小无法解释为什么/王冕家病了一个人0能说。其实得失量的大小也是说话人认定的,先看我举过的一对例子:

(16)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王冕七十岁死了父亲。

后一句听上去不自然,我原先的解释是:从事理或常情上讲,人到七十岁时父亲去世不是什么重大损失。这个解释没有错,但是要补充一个事实:

(17)?王冕七岁才死了父亲。

王冕七十岁才死了父亲。

加上副词/才0之后,七岁句反而不自然,七十岁句反而自然了,为什么?众所周知,/才0是个表示/主观量0的副词,是说话人认为前头的数量偏大。前一句的意思是说话人预期王冕三岁父亲就死,这显然违背常情。后一句的意思是说话人预期王冕五十岁父亲死,这符合常情。一般是人到五十父亲去世,结果是七十父亲才去世,所以后一句与其说是表失,不如说是表得。就好似我买了个便宜货就会觉得自己/赚了0,买了个大便宜货就觉得/赚大了0一样。要是王冕九十岁才父亲去世,那就是大/得0。那么/王冕二十岁死了父亲0又如何呢?也可以加上/才0和/就0来看:

(18)王冕二十岁就死了父亲。(张冠五十岁父亲才死呢。)

王冕二十岁才死了父亲。(张冠七岁父亲就死了呢。)

/就0也表示/主观量0,跟/才0相反,是说话人认为前头的数量偏小,所以前一句是说话人认为王冕跟张冠相比有所失,后一句是说话人认为王冕跟张冠相比有所得。

我们要补充并澄清的一点是:是否采用这种句式虽然跟客观上事情的得失大小有关,但是归根结底取决于说话人是否认为得失的大小值得计较。即使客观上得失量不大,只要说话人计较这个得失量,这个得失量对说话人来说就是大的。所以这种句式的句式意义与其说是/计量得失0,不如说是/计较得失0。/计量0是客观的,/计较0是主观的。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病笑类动词0进入/N1V了N20句式时N2要带数量成分,为什么听上去不太顺口的句例(/小班哭了两个孩子0)加上个/就0字就顺口(/小班就哭了两个孩子0)。我们的解释是:/死来类0动词本身有得失义,/病笑类0动词本身无得失义,所以后者要带上数量成分来计量(最好再加上个/就0或/才0)才表明说话人在/计较得失0。

(19)乐乐班就哭了三个孩子。(我还以为都不会哭呢。)

乐乐班才哭了三个孩子。(我还以为都会哭呢。)

加/就0是说话人认为后头的数量偏大,所以是表失;加/才0是说话人认为后头的数量偏小,所以是表得。/死来类0动词宾语为专名或惟一对象时常加个量词/个0,得失义增强,也是这个道理:

(20)北京城来了个李自成。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王冕死了个老父亲。

此外,/死来类0动词如果不带/了0宾语也要带数量成分(如(4)所示)的现象也能得到解释:/了0强调得失的实现,说话人更计较实现的得失,所以得失的实现未加强调的话,他就要加上数量成分表明自己在计较得失。

我们把/N1V了N20的句式意义重新定位为:说话人认为事情有关得失并计较这种得失。

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篇三
《一条外连接和内连接混合使用的SQL语句搞定同事一迷茫需求》

【SQL】一条外连接和内连接混合使用的SQL语句搞定同事一迷茫需求个人分类:SQL 今天一个同事问到一个SQL语句的写法,整理到这里。为完成这个需求用到了外连接和内连接,对sql的连接语句的理解比较有帮助。SQL> create table b (id number,file varchar2(10));SQL> create table b (id number,f varchar2(10));SQL> insert into a values (1,1,2);SQL> insert into a values (2,3,'');SQL> insert into a values (3,4,3);SQL> commit;SQL> insert into b values (1,'A:\>');SQL> insert into b values (2,'B:\>');SQL> insert into b values (3,'C:\>');SQL> insert into b values (4,'D:\>');SQL> commit;SQL> select * from a;C1 C2 C3---------- ---------- ----------1 1 22 33 4 3SQL> select * from b;ID F---------- ----------1 a2 b3 c4 d通过上面的过程构建出下面的两张表:a表:c1 c2 c31 1 22 33 4 3b表:id f1 A:\>2 B:\>3 C:\>4 D:\>表含义介绍:a表:c1列表示序号,c2列表示文件号,c3列表示与c2列相关联的文件号b表:id列表示文件号,f列表示文件所在的磁盘位置需求:取得每个文件所在的位置和对应文件位置的列表,如果对应文件位置不存在需要显示为空。处理思路:1.通过外连接使b表中id值与a表中c2值相等构造出temp1表SQL> select b.id,b.f,a.c3 from a,b where a.c2(+)=b.id;2.temp1与自身进行自连接得到关联文件对应的磁盘位置SQL> select temp1.id,temp1.f,b.f from temp1, b where temp1.c3=b.id(+) order by 1;最终,一条SQL语句搞定需求:SQL>select temp1.id,temp1.f,b.f from (select b.id,b.f,a.c3 from a,b where a.c2(+)=b.id) temp1, b where temp1.c3=b.id(+) order by 1;ID F F---------- ---------- ----------1 A:\> B:\>2 B:\>3 C:\>4 D:\> C:\>-- The End --

相关热词搜索:同事父亲去世安慰短信 同事家人去世怎么安慰 同事母亲去世安慰短信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同事老爸去世用什么语句来安慰"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39991.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