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

2016-02-19 09:58:17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一《四季自然》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供大家学习参考。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一
《四季自然》

《四季自然》自然,令人回味;自然,多姿多彩。它运载着世间万物,它背负着千斤重担,但尤然变化多端……自然美,广、博、大、无私、纯真、刚强;有着似孩童般的天真顽皮,有着似果实般的丰硕壮丽,有着似河流般的的绵长不息……自然的美,磅礴而无声,实在而虚幻,若隐若现,却又时刻在你身边。自然的美,不拘一格。春,它犹如新生;夏,它犹如顽孩;秋,它犹如硕果;冬,它犹如雪纱。春天的自然,你会看到:鸟儿站在枝头婉啼叫,万物复苏,摆脱了以往的寂静,春时自然,生动活泼。结冰的河流开始运,种下的种子开始萌芽,被冬雪披上了白纱的自然,又嫩苗初绿,生机勃勃,一片生意盎然。天,有时会下起蒙蒙细雨,给初春洗去尘埃,劈开崭新的画卷,雨时自然,温柔可人,自然的世界一片奇幻。夏的自然,憨厚直爽,干干脆脆。夏天树木葱郁,也是一片昌荣之景。从夏末到初秋,从山坡到麦田,一片辽阔无沿,自然之间流着清爽的秋的气息。丰收硕果香飘四野,秋的自然,像一位老师,教会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秋的自然,壮大;辽阔;丰果飘飘。冬之自然,像一位白衣雪裙的仙女,妖娆地降落到我们面前。正谓冬雪飘飘,梅香袅袅,有傲骨寒梅独伴着的冬天,才略显刚强。冬的衣裙飘摇,而自然,却更为广大,无私。自然的广博,非常所及。就中华来说,泰山之雄伟,珠穆朗玛之高大,长江之广绵,黄河之致远……自然无声,长流人心。自然无私,默默奉献。自然的脚步,短暂而轻快,它留下的,确是永恒的造福……六年级:苏心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二
《醉翁亭记导学案》

第28课 醉翁亭记

主备: 审核人:八年级语文组

【国学金句】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文章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地语言;

3.学习本文由景生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体悟作者“与民同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理想。

【学习重难点 】

1、理解、积累文言词语,把握文章中心。

2、体会欧阳修的山水游记,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特点。

【学法指津】

注重文言文的朗读、品读;了解作者、作品及时代背景;初步感知作者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的写作手法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借助文言工具书和注解理解和掌握文言字词;并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交流讨论。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创作实绩亦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知州。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后的第二年。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欧阳修写本文时不过三十九岁,其中的“醉翁”、“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滁州偏僻,穷困,而作者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人民乐于山野之间,因 此作者常常寄情于山野之间。在这里,作者把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 苦闷寄情于山水之间,消融于与民同乐之中,而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描 绘出了一幅幅变化多姿、秀丽妩媚的优美图画,如诗如画,是一篇文质兼美、脍 炙人口的文章。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学】

(一)预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会作者情感和思想境界;

2.能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掌握重点文言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情境创设:庆历五年,范仲淹因新政失败被贬,次年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忘情山水之间,写成一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借此她要表达怎样的情怀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醉翁亭记》。

(三)预学内容

1、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必要时可以在书上注音。

环滁( )琅琊( )( )林壑( )辄醉( ) .....

林霏( )弈者( )伛偻( )( )酒洌( )山肴( ) ......

野蔌( ) 觥筹( )( )阴翳( )潺潺( )晦明( ) ......

颓然 ( ) 岩穴暝( ) 提携(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3)饮少辄醉: (4)醉翁之意不在酒: ..

(5)得之心而寓之酒: (6)云归而岩穴暝: ....

(7)野芳发而幽香: (8)佳木秀而繁阴: ..

(9)伛偻提携: (10)觥筹交错: ....

(11)颓然乎期间: (12)阴翳: ...

3.文章出现了大量的“而”字,它具有表示并列、顺承、修饰、转折等关系的作用,请判断下列语句中“而”字所表示的关系。

(1)泉香而酒冽:表并列关系,可不译(2)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3)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关系(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转折

(5)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关系 (6)而年又最高者:表递进关系,而且 ..

4、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5)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5、试读,处理好停顿、语速、语调,体味文章既有诗的韵味,又带有散文美感的特(13)而不知太守乐其乐: (14)太守自谓也: ...点。

6、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不会的做上记号,在小组内提出来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我的疑问是: 。

二、【研学】

(四)整体感知

1.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2.综观全文,“”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抒发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情怀。

三、【评学】

(五)达标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醉翁亭记》作者,是 朝家、 家。他自号 ,又号六一居士 。这篇文章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 》。

2.一词多义

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

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欢乐,快乐。) 吾谁与归(归依) .

山水之乐(乐趣) 谓: 太守自谓也( 命名 ) ..

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太守谓谁( 是、为 ) ..

3.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2)名之者谁: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杂然而前陈者: ..

(5)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六)拓展延伸——课外语段阅读

1.阅读下边一段文言文,回答后边问题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按顺序指出三个“而”字各作什么连词使用

四岁而孤( )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 借而读之( )

(2)解释带点的词

①孤: ②以: ③及: ④长: ⑤或:

(3)翻译加横线的词语 ①教以书字 ②惟读书是务 ③下笔已如成人

答案1①顺连,就②转连,可是③顺连、来2①孤:死了父亲②以:用③及:等到④长:大一点⑤或:有的3①教他(用荻画地的办法)写字识字②只勉力读书③写得已象成人

第二课时

一.【预学】

(一)预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炼优美、流畅自然地语言;

2.梳理文章内容结构,感受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情境创设:黄震《黄氏日钞》中说:“《醉翁亭记》,以文为戏者也。”全文洋溢着一种怎样的情绪呢?

(三)预学内容

1、在翻译的基础上,归纳各段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四周环境和亭名由来。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第三段: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勾画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第四段:写宴散人归,自得其乐,点明写作主旨。

2、请阅读课文,分别写出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

①春天: ②夏天:

③秋天: ④冬天:

3、请分别写出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①朝: ②暮:

4、你能找出文中几个成语?

5、文中最能体现感情基调的词是“乐”,请划出文中带“乐”字的句子。

6、文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请从文中找出说明“醉翁”由来的语句?

二、【研学】

(四)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作者在引出醉翁亭之前写了其周围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乐”的情绪贯穿全文,作者的“乐”全在山水之间,想想作者的“山水之乐”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所有的“乐”中,最核心(或说“乐”的真谛)是什么?

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自然,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关系?

主旨:抒写“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赏景自乐的旷达情怀。

陶醉了:陶醉于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陶醉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

关系:“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三、【评学】

(五)达标检测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2、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B )

A、 环滁皆山也。 B、太守自谓也。

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C )。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4、“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5、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7、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六)拓展延伸

1、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2、比较阅读

(一)环滁皆山也„„庐陵欧阳修也。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名之者谁 名: ②欧阳修谪滁州 谪: ..

(2)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

(3)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

答案:(1)略 (2)饮少辄醉.年又最高;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丈,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

(3)与民同乐;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三
《18 可爱的地球》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四
《桃花源记》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五
《21 桃花源记》

第21课 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 “缘、俨然、诣、规、问津”等文言实

词的意思;理解掌握“妻子、交通、绝境、无论”等

词语的古今义。

2.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在理解

重点文言字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背诵课文。

3.反复朗读体会文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了解作者笔

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预习体验案】

体验一:词海拾贝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俨然( ) 阡陌( ) 便要还家( ) 刘子骥( ) .....

此中人语云( ) 黄发垂tiáo( ) yí( )然自乐 yì( )太守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

(3)渔人甚异之: (4)豁然开朗: ...

(5)土地平旷: (6)屋舍俨然: ....

(7)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悉如外人: ..

(9)黄发垂髫: (10)并怡然自乐: .....

(11)乃大惊: (12)咸来问讯: ..

(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4)便扶向路: ..

(15)欣然规往: (16)后遂无问津者: ...

(17)寻病终: (18)便要还家: ..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芳草鲜美 鲜美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2)仿佛若有光 仿佛 古义: 今义: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6)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 古义: 今义:

4.文学常识:《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

体验二:文苑采菊

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

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

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

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2.写作背景: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体验三: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通译全文。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2.翻译下列句子。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新知探究案】

探究一:整体感知

1.整理本文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 为线索,按照 桃源, 桃源, 桃源,

2.根据线索复述故事。

探究二:感知文意,合作探究

3.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 渔人迷路后发现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林?描写桃花林景物有何作用?

(2) 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3) 对于渔人的到来,桃源中人又有怎样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怎样的民风?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渔人会向桃源人说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语言赏析

通读全文,我们发现桃源之景如此优美,桃源之人如此快乐,景之美,人之乐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文章内容,发挥联想与想象,请模仿下面的句式表达出来。

例: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际,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毯子————

例:这里的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探究三:主旨把握

5.渔人离开桃花源“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遂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6.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素质提升案】

提升一:假如桃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个桃源中人吗?为什么?

提升二:在当今社会,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请向大家描述一下。

提升三:假如太守找到了桃花源,那桃花源里会发生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续写结果。

【助读链接】

桃花源诗

【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谆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浇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答案示例

【预习体验案】

体验一:词海拾贝

1.yǎn qiān mî yāo jì yù 髫 怡 诣

2.(1)沿着,顺着 (2) 鲜艳美丽 (3)以——为异,对——感到惊奇

(4) 开阔明亮的样子 (5)平坦开阔 (6)整齐的样子

(7)类 (8) 全都 (9)老人孩子

(10)全,都 (11)竟然 (12)都

(13) 请 (14)沿着 (15)计划

(16)问路,探访 (17) 不久 (18)通“邀”邀请

3.(1)鲜美 古义:艳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

(2) 仿佛 古义:隐隐约约的样子 今义:好像

(3)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运输业的总称

(4)妻子 古义:妻子和孩子 今义:专指妻,男子的配偶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

(5)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6)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够

4.东晋, 陶渊明, 世外桃源

体验三: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通译全文。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下面语句划分朗读节奏。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2.翻译下列句子。

(1)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

(2)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心满意足。

(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4)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5)(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

【新知探究案】

探究一:整体感知

1.整理本文的线索:

《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 为线索,按照 发现 桃源, 探访 桃源, 离开 桃源, 桃源,描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

2.略

探究二:感知文意,合作探究

3.仔细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风景幽美的桃花林,渲染出一种神秘的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自然环境优美宁静,人民安乐幸福。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4)会说现在的社会制度,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活状况,贫穷,饱受战乱之苦,赋税沉重等。桃源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5)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语言赏析

答案示例:

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星星像眼睛。树上花瓣飘落,如雪花飞舞。 这里的房舍美,你看,排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他们交错相同,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巨大的棋盘。

这里的男人快乐,乐在种地劳作,自给自足,不服兵役,免受战乱,能安居乐业。

这里的女人快乐,乐在采桑养蚕,织布缝衣,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生活安定。 这里的孩子(垂髫)“怡然自乐:他们无忧无虑,快乐成长。

渔人快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人们民主平等,亲密和谐。

探究三:主旨把握

5.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地方,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不可求。

6.一个远离世俗的美好世界,那里没有战争,饥饿,官场的黑暗的困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篇六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新课标】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部分(共2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3年,广州恒大足球队问鼎亚冠联赛,结束了中国俱乐部足球队二十余年无缘亚洲冠军的局面,这对处于低谷之中的中国足球来说弥足珍贵。 ....

B. 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

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

D.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 ,那些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

③湖北的国画创作受浪漫瑰丽的荆楚文化的滋润,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当今的湖北画家既尊崇传统,又勇于创新,风格 ,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A.未雨绸缪 无可非议 绚丽多彩

B.未雨绸缪 无可厚非 多姿多彩

C.防微杜渐 无可非议 多姿多彩

D.防微杜渐 无可厚非 绚丽多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C.自 1993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 60 周岁以上的老龄化人口已达到 145.6 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箔制品“太阳神鸟”,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6.下列各项中和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A.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D.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和其他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8.下列各组句子中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B.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C.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D.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二、填空部分

9.补写下列句中空缺部分。(共10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所下命令中“受上赏”的是 ;

“受下赏”的是 。

(2)《出师表》中与今天“临危受命”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 。

(3)《阿房宫赋》中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 。

(4)《荆轲刺秦王》中描写荆轲两次作歌声调的句子先后分别是 和 。

(5

《纪念刘和珍君》

10.请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共9分)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 .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 .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 .

(4)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 .

(5)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念: .

(6)期山东为三处 期: .

(7)籍吏民,封府库 籍: .

(8)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发: .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 .

三、阅读部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共22分)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

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

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

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

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

家》)

注:①宰:主持割肉的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久之,汉王患之 患:担忧 .

B.至于行功爵邑,重之 爵:封爵 .

C.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捐:捐献 .

D.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 恣:任凭,听任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善,陈孺子之为宰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B.①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 ②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C.①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

D.①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②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 ..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陈平的离间奇谋的一组是 ( ) ①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②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 ④宣言„„咸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⑤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⑥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

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的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

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

计,贻误了战机。

D.亚父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的生

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译:

(2)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译: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共25分)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

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一堆灰。他就留下了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骆文(1915——2003),曾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从全文看,这句话含有人到老年,只要有一种精神动力,仍能充满活力的寓意。

B.“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这是说,父亲一生辛劳,但一生清贫,除

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

C.“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这段描写主要是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D.本文语言较为朴实自然,感情真挚。既有对修表一事较详细的描写,又有满怀深情的对父亲的怀念等,在娓娓道来中引人感叹与思索。

E.父亲已经辞世了,“我”也“进入暮年”,“怀表很老很老了”,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

相关热词搜索:描写风景的句子 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 描写美丽风景的句子
  • 1、描写门前的风景的句子(2016-02-06)
  • 2、描写某处风景特点的句子(2016-02-20)
  •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描写四季自然,风景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45162.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