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关于泰山的读句

关于泰山的读句

2016-02-23 13:07:43 编辑: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成考报名 浏览:

导读: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一《泰山诗句及名言名句、成语、词语》 ...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一
《泰山诗句及名言名句、成语、词语》

诗句------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开

六龙过万壑 涧谷随萦回

马迹绕碧峰 于今满青苔

飞流洒绝巘 水急松声哀

北眺崿嶂奇 倾崖向东摧

洞门闭石扇 地底兴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银台

天门一长啸 万里清风来

玉女四五人 飘摇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遗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旷然小宇宙 弃世何悠哉

其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 却掩青云关

遗我鸟迹书 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 读之了不闲

感此三叹息 从师方未还

其三

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

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

凭崖览八极 目尽长空闲

偶然值青童 绿发双云鬟

笑我晚学仙 蹉跎凋朱颜

踌躇忽不见 浩荡难追攀

其四

清斋三千日 裂素写道经

吟诵有所得 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观 伏槛窥东溟

海色动远山 天鸡已先鸣

银台出倒景 白浪翻长鲸

安得不死药 高飞向蓬瀛

其五

日观东北倾 两崖夹双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遥空碧

千峰争攒聚 万壑绝凌历

缅彼鹤上仙 去无云中迹

长松入云汉 远望不盈尺

山花异人间 五月雪中白

终当遇安期 于此炼玉液

其六

朝饮王母池 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 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 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 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 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 飘摇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 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 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 但见五云飞

关于泰山的名言名句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3、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

4、气概如乔岳泰山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5、为学直如涉泰山,一毫怠忽莫跻攀明·金维玉《登岱》

6、且将同梦生华笔,来写千秋泰岳铭。民国·张默君《登泰山》

7、只要人心齐,泰山也能移

8、只要拧成一股绳,泰山也能拽得动

9、生不上泰山,死也心不甘

10、陈毅《怀泰山》诗:"我昔登泰山,半途即遄返。既此失机缘,至今悔不转。"

11、圣不过孔子,高不过泰山,老不过汉柏,少不过鲜花

12、圣贤不死天不老,岱岳与之同久长。清·何嘉珝《岱岳灵奇》

13、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宋·辛弃疾《临江仙》

14、清·戴震《与方希原书》:"仰观泰山,知群山之卑;临视北海,知众流之小。"

关于泰山的成语

【安若泰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安于泰山】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笃定泰山】像泰山那样稳定。比喻有绝对把握,无须忧虑。

【恩重泰山】恩情深厚,比泰山还重。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蚂蚁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创造奇迹。用作贬义指人自不量力。

【捧土加泰山】捧:两手承托;加:增加。用手捧土增加泰山的高度。比喻不自量力。

【挈泰山以超江河】超:跨过;挈:用手提着。用手提着泰山跨过大江大河。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死重泰山】比喻死得光荣。

【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北斗】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泰山可倚】有如泰山一样可以倚靠。形容有强有力的靠山。

【泰山梁木】象泰山崩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

【泰山盘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磐石】比喻安定稳固。

【泰山其颓】旧时用于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泰山若厉】厉:“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时间久远。

【泰山压顶】泰山压在头上。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泰山压卵】泰山压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极大,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

【泰山之安】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稳若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稳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有眼不识泰山】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

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价值。也形容意义重大。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二
《句读练习》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2、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3、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4、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

5、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

6、或时贤而辅恶或以大才从於小才或俱大才道有清浊或无道德而以技合或无技能而以色幸

7、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8、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

9、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10、凡他宫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文书谓之权直

11、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

12、传书曰是夕也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韦之言则必得景公祐矣

13、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4、且夫天者气邪体也

15、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16、夫王者有过异见於国不改灭见草木不改灭见於五谷不改灭至身。

17、虞舜为父弟所害几死再三有遇唐尧尧禅舜立为帝尝见害未有非立为帝未有是前时未到后则命时至也

18、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19、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试问岭南应不好欲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20、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三
《有关泰山的对联》

人间灵应无双地; 有关泰山的对联

天下威严第一山。 红门。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五岳”之东岳,有“五岳独尊”之誉。 红门:乃东路步行登山起点,帝王登山在此换装更銮。宫门上额“红门晓日” 万壑泉声沉宝磬;

千峰云影护禅关。 红门

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

地犹邹氏宅,万方多难此登临。 彭玉麟题望仙楼,在红门北,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祀王母列仙,后又祀碧霞元君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天门,为泰山十八盘尽头,从此东上为日观峰,西上为月观峰 松曰好青,竹曰好绿;

天吾一瓦,地吾一砖。 元至题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依山而筑,相传为六朝古刹

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

元至题普照寺筛月亭

收拾岚光归四照;

招邀明月得三分。 元至题普照寺筛月亭

引泉种竹开三径;

援释归儒近五贤。 元至题普照寺筛月亭

曲径云深宜种竹;

空亭月朗正当楼。 元至题普照寺筛月亭

高不自鸣,看碧岫烟云若隐;

老当益壮,问青松岁月几何。 普照寺六朝松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为绝顶人。 冯玉祥题冯玉祥隐居处,在普照寺钟鼓楼西

龙跃九霄,云腾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黑龙潭西溪石亭,位于黑龙潭长寿桥附近,在此可观黑龙潭瀑布奇观 揽月居然凌上界;

搴云更要莅齐州。 梁章钜题岱庙。岱庙,位于泰山南麓,祀泰山神,是历代帝王封禅泰山,举行大典之地。初建于汉,经历代修葺,黄瓦朱甍,殿宇雄伟,内有秦汉刻石、汉柏、唐槐、宋代壁画等古迹。 搴:拔、取

道冠两仪,功司地藏;

德尊三界,爵与天齐。 岱庙。 两仪:天地或阴阳。《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乾隆题岱庙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阳气之发东方。 缪昌期题岱庙。 云行雨施:比喻广施恩泽。施,散布。《周易·乾》:“时乘大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五岳镇东方,秉鉴阴阳昭报应;

百神尊震位,掌司祸福布施张。 岱庙。 报应:宗教谓今世祸福穷富皆前世所为,称为报应 为众岳之统宗,万国俱瞻,巍巍乎德何可尚;

操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 赵祥星题岱庙坊,位于岱庙正阳门外 五夜梦灯山送月;

四时清籁水吟风。 徐元圭题王母池,在岱宗坊东北,古称群玉庵,唐称瑶池,现存多为明清建筑

名贤为胜地增光,来游莫作凡民想;

古祠与泰山并寿,到此方知学者尊。 赵新儒题五贤祠,位于泰山下,祀孙复、石介等五位当地古代贤者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徐宗干集句题孔子崖。 仰之句:出自《论语·子罕》。 可以句:出自《论语·雍也》。 出乎句:出自《孟子·公孙丑》。 宜若句:出自《孟子·尽心》

岱宗最佳处;

对松真绝奇。 乾隆题对松亭,在南天门下对松山

甘露洒遍天,现洁净身,说平等法;

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显大神通。 长庚题千佛殿,在泰山左侧山腰灵隐寺内

日出时,月上初,雨中雪中,得无限好诗好画;

书数卷,棋半局,炉香琴香,到此间成佛成仙。

徐清题泰山关帝庙

风定天门悬日月;

雨收石虎挂虹霓。 中天门,位于泰山东西两路汇合处,也是泰山索道起点

山高则配天,阳鲁阴齐资化育;

坤厚故载物,西河东海仰生成。 碧霞祠,祠泰山神碧霞元君之处。 阳鲁阴齐:《史记·货殖列传》载,泰山之阳(南)曰鲁,阴曰齐

群崖乱立山无序;

一水长镌石有声。 斗母宫,在红门宫北边的石磴侧,古称龙泉观,为女道士修炼处,明代重修时改今名

我有一片婆心,抱个孩儿给汝;

你行百般好事,积些阴德与他。 斗母宫

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

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 白廷璐题壶天阁,壶天阁位于斗母宫北边的石磴侧。明称升仙阁,清改今名,因山势像壶而得名。 壶天:道家所称仙境

壶天日月开灵境;

盘路风云入翠峰。 崔映辰题壶天阁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四
《句读之不知?》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五
《古代汉语练习——句读》

古书的句读练习

[练习一]

一、什么叫“句读”?

二、判断下列句子标点的正、误。(标点正确的,在该句后面的括号内打“√”号)

1.①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

②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③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 )

2.①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 ②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

③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

3.①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 民无已。( )

②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 民无

已。( )

③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而不然,故亡国 , 民无

已。( )

4.①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②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③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

5.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

6.①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

②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

三、改正下列句中错误的标点,并说明改正的理由。

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诸橐以与之。(左传)

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4.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

5.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日:“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史记)

6.养气自守,适食则酒,闭明塞听,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既晚无还,垂书示后。(《论衡》)

[练习二]

一、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史记)

2.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登泰山记)

3.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 (左传)

4.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5.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7.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使收送之 (华佗传)

8.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

二、在下面两段古文横线上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马之与人___情性殊异___至于筋骸之相束___血气之相持___安佚则适___劳顿则疲者___同也___乘之有道___步骤折中___少必无疾___老必后衰___(韩愈《重上张仆射书》)

2.起之为将___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___卧不设席___行不骑乘___亲裹赢粮___与士卒分劳苦___卒有病疽者___起为吮之___(《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三、给下面几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人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2.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

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知其美也其

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庄子·山木》)

注:①逆旅:客舍,旅馆。 ②小子:男仆。 ③行(xìng):品行,操行。

3.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 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史记·齐太公世家》)

注:①西伯:即周文王。②彨(chi):同“螭”,兽名,传说为无角之龙。③太公:指姜太公吕尚。④先君太公:指周文王的父亲季历。

[练习三]

1.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日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

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都 《汉书·酷吏传·郅都传》

2.太史公曰传曰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吾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3.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膠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4.善为上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下之极 《老子·六十八章》

5.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 而致千里士或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斥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汉书·武帝纪》

6.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子入见立有间公问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7.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比五之所以无敌也 《史记·李斯列传》

8.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曰君惠缴福于敝邑亡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9、齐侯曰以此众战准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

11.历城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云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意所喜也好即札录之录讫乃朗读十遍粘之壁间每日必二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粘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贴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中约得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富每见务得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隔时日便成枵腹不如奈之约取而实得 《退庵随笔》

12.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嘉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垢病嘻异哉 司马光《训俭示康》

[练习四]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不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2、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矣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3.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宠涓于此树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4.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令无有代其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 《左传·成公二年》

5.景公过晏子日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拜而辞日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景公造然变色曰寡人其暴乎于是损刑五。 《韩非子·难二》

6、齐大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揖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之闻之曰去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礼记·檀弓》

7、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 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跽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说文解字叙》

9、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其谁不知公辞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10、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吾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通辞及死之曰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土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11.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以人中射之土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土中射之土曰臣问谒者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王杀无罪之臣明人欺王王乃不杀。 《战国策·楚四》

关于泰山的读句篇六
《古书的句读》

古书的句读

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要自己断句。断句是读书的前提,是一个最基本的功夫。这给我们今人读古书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古书标点的知识,并能给一定难度的古籍标点。

一、句读

1古人断句的符号

古人非常重视断句。《礼记·学记》中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高诱《淮南子·叙》曰:“自诱之少,从故侍中同县卢君,受其句读。”韩愈《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对断句的重视。无论童叟初学,还是儒林解经,都把句读训练当作首要内容和重要访求。

古人通常在一句话结束的地方,画上一个圆圈或者画一个竖勾“亅”(jué),这就是“句”。而一句话语意未完,需要停顿的地方,在两字中间点上一点(丶),这就是“读”(逗)。

2古今断句的区别

古人断句仅要求弄清一个句子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它不能指明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更不能说明每一个句子所表达的语气。而现代的标点符号则不同,它不仅能将句子的起讫用适当的符号标出,而且能很好地揭示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如复句),以及说明句子的语气。如感叹句用感叹号,陈述句用句号,疑问句用问号等。

二、如何标点古文

(一)标点古文的步骤

1通读全文,深入理解

标点古文,切忌看一句断一句,因为它缺少整体观念,容易支离破碎。一定要通读全文几遍,深入理解其内部关系,把握句子的形式,掌握重点词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2断句

在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开始断句。先断开,不必管用“句”还是用“读”,更不必想用什么符号。先打草稿,以便修改。

3确定标点符号,细加斟酌

仔细琢磨每句话的语气,然后一一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二)标点古文的方法

1细审文理、词义断句

断句首先要弄清词义,在此基础上弄清楚句义,然后段意,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把文章内容搞清楚,才有可能断得正确。反之,如果字、词、句、段都搞不清楚,标点就很难正确了。如:(P1、2)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己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己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则慊己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吕氏春秋)

慊qiè,满足;qiǎn,憾,恨。慊己:使动用法,使自己满足。

瘖yīn,嗓子哑,不能出声。

正确的标点如下:

今有声于此,耳听之必慊己,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必慊己,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则慊己,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

2利用常位于句首句尾的虚词断句

有些虚词常置于句首,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以之为参考,进行断句。

(1)常用的句首语气词有:

语气词:夫(且夫、若夫、今夫、故夫)、盖、唯(维、惟)。

连词:苟、即、使、若、即使、向使

代词:吾、余、女

如果在文中遇到这些词,一般要在他们的前面断句。

注意:“夫”字,它既可以作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又可以作句尾感叹词。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2)常用的句尾语气词有:

也、矣、焉、尔、耳、哉、乎、与(欤)、耶、而已

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3、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常用的句中语气词有:

……者,……也; ……者,……; ……, ……也; ……,……;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孟子》)

这些词的使用,表示句中的停顿。

对于既不用“者”,又不用“也”字的判断句,断句时要注意: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夫鲁,齐晋之唇。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3利用声律韵脚断句

这主要针对古代的韵文。古代诗词曲赋讲究押韵。而押韵时韵脚和谐,而且句数、字数往往固定,我们可根据其中的规律加标点。如:(P5、6)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另:散文中也常夹有韵句。如:(P7、8)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深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深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沙草晨牧河水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镝腷臆谁诉(李华《吊古战场文》)

吾闻夫齐魏徭戍,荆韩召募,万里奔走,连年暴露。 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地阔天长,不知归路。寄身锋镝,腷臆(郁结、愤懑)谁诉。(李华《吊古战场文》)

4据排比句式、对偶句式来断句(P9、10)

如: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这一个依银铮步瀛州这一个吹铁笛依幽岩这一个弹锦瑟上孤舟(王安石《竹叶舟》)

这一个依银铮,步瀛州;这一个吹铁笛,依幽岩;这一个弹锦瑟,上孤舟。(王安石《竹叶舟》)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5根据语法习惯断句

根据语法特点断句,主要抓以下两个方面:

A是抓动词(谓语)离析短语,寻找句子成分断句

一般说来,一个句子不能没有谓语,找到谓语后,一般前面的名词、代词是主语,主语前可能有定语,谓语前可能有副词充当状语,其后有名词、代词作宾语,有副词、数量词、动宾短语作补语,宾语前也可能有定语等。例如:(P11、12)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告子下》)

译: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某人身上,一定先要苦恼他的心意,劳动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的身子。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震憾他的心意,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能力,一个人,错误常常发生,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才能有所奋发而创造,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

以上引文标点就是按照离析动词,分析连带成分做出来的。

B是按固定句式断句

为……所……; 见……于……; 见……;于……。为……;被……

如……何;若……何;奈……何

无乃……乎? 不亦……乎? 得无……乎?

何……之有? 何以……为?

6根据前人注疏断句

凡是前人加注的地方,一般就是前人认为应该断句的地方。如:(P13、14)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言任诸侯治[疏]……仲弓问子桑伯子传无见焉子曰可也简简故曰可也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临下宽略则可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之简太简子曰雍之言然[疏]……

孔曰居身敬肃包曰伯子包曰可使南面王曰伯子书孔子以其能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三、句读标点错误原因分析

1意义不明

(1)不明词义,不通文理(P15、16)

A庄蹻jiǎo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兵利革哉?(《史记·礼书》) 《史记索引》在“四”和“哉”下断句,意为此处可断句。据其意,上句则断为: 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兵利革哉。这样司马贞将“参”义及全句的意思全搞错了。错因是误认“参”为动词,实际上“参”即“三”,与“四”连读,“分而为四参”即“四分五裂”。此句出自《荀子·议兵篇》:“楚分而为三四”。此文略变。此为不当读而误读,当属上而误下。正确标点应是:

庄蹻起,楚分而为四参。是岂无坚兵利革哉(《史记·礼书》)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dí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

《汉书·项籍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颜师古注:“鍉与镝同,即箭镞也。”故此句当标为: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

C(臧)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资治通鉴》卷六十一)

“无事”义为没有必要,故当标点为:

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论衡·问孔》)

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

(2)缺乏古代文化知识,不知出典(P17、18)

A《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七)

张守节《正义》:“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中央大星,大将军,左将军;其北右星,右将军。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

《史记·天官书》云:“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


关于泰山的读句相关热词搜索:关于泰山的名句 泰山移的上一句 人心齐泰山移下一句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泰山的读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泰山的读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60246.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