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016-02-23 13:12:42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一《13精品语文阅读题》 ...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学习参考。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一
《13精品语文阅读题》

2013精品语文阅读题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 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1.妈妈去世了。

2.比喻。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更加形象生动。

3.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B、C。 5、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

1.文章写了“ ”→“ ”→“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

2.划线句“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通电话 潮州对话

2.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

3.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五、白纸的传奇

1、联系下文内容,第⑷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其写作意图是( B )

A、表现箱子的分量很重,暗示父亲从兵荒马乱中带回它的不易。

B、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C、表现箱子的外形与众不同以及众人对它的期待。

D、承上启下,说明父亲对箱子的重视。

2、第⑼段中的句子“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作者是从 、 、 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上等白纸的,这些刻画表达了“我” 之情。 视觉、触觉、听觉 看见一箱上等白纸时欣赏、喜爱

3、在第⑻——⒁段中,与第⒂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C )

A、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B、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

C、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D、“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4、题目“白纸的传奇”中的“传奇”是“异乎寻常、不一般”的意思。请你从“白纸”的角度,概括一下它的“传奇”之处。

⑴普通的白纸,竟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像金钱与珍宝一样带回并珍藏(来历不普通);

⑵普通的白纸,竟与一个人的成长、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系不普通); ⑶普通的白纸,竟能启发人们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做人道理(意义不普通)。

六、一方阳光

1、文章的开头描写了四合院什么特点?从全文看,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母亲的心常常很乱吗?” 结合全文,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这个梦反映了母亲的什么感情?请综合文意,分条简述。

4、文章为什么要以“一方阳光”为标题?

1.特点: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作用:⑴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 ⑵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⑶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2.①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②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3.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4. ①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②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③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七、父亲的秘密

1.父子俩因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

(2) 。

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2.阅读全文后说说“父亲的秘密”是什么?

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开放性题目。要点: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八、雪夜

1.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冬夜的雪景,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

2. 文中以两位老人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说说老人谈论的语言

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他们的儿子活着的状态的。

3.文中把雪花比做小精灵,这样写有那些好处?

4. 本小说的情节行文前后照应,丝丝入扣,请你举例来说明小说行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亲情,有的人则以为表现冷酷的现实。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你说说。

1.开头的雪景描写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营造落寞凄凉的氛围。

结尾的雪景依旧宁静唯美,暗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慰藉,比开篇多了一份温馨。

2.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4.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又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5.示例一:歌颂真挚的亲情,对儿子的极度怀念用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示例二:鞭挞冷酷凶暴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意思对即可。

九、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你: ——《目送》 !

1.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2.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母子之间的隔膜。

3.(略)

十、送花

1、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

4、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5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6分

2、(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6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3、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4、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5分意思对即可)

5、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可得2分,多选则不得分)

十一、幸福的味道

1.(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3.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请举出三种)

1.(1)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文章用“味道”来表达,使得抽象的心理感受形象化;同时在行文中也是紧扣“味道”来写的,做到了题、文统一。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二
《12精品语文阅读题》

2012精品语文阅读题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 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1.妈妈去世了。

2.比喻。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更加形象生动。

3.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B、C。 5、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

1.文章写了“ ”→“ ”→“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

2.划线句“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通电话 潮州对话

2.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

3.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五、白纸的传奇

1、联系下文内容,第⑷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其写作意图是( B )

A、表现箱子的分量很重,暗示父亲从兵荒马乱中带回它的不易。

B、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C、表现箱子的外形与众不同以及众人对它的期待。

D、承上启下,说明父亲对箱子的重视。

2、第⑼段中的句子“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作者是从 、 、 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上等白纸的,这些刻画表达了“我” 之情。 视觉、触觉、听觉 看见一箱上等白纸时欣赏、喜爱

3、在第⑻——⒁段中,与第⒂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C )

A、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B、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

C、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D、“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4、题目“白纸的传奇”中的“传奇”是“异乎寻常、不一般”的意思。请你从“白纸”的角度,概括一下它的“传奇”之处。

⑴普通的白纸,竟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像金钱与珍宝一样带回并珍藏(来历不普通);

⑵普通的白纸,竟与一个人的成长、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系不普通); ⑶普通的白纸,竟能启发人们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做人道理(意义不普通)。

六、一方阳光

1、文章的开头描写了四合院什么特点?从全文看,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母亲的心常常很乱吗?” 结合全文,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这个梦反映了母亲的什么感情?请综合文意,分条简述。

4、文章为什么要以“一方阳光”为标题?

1.特点: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作用:⑴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 ⑵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⑶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2.①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②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3.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4. ①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②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③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七、父亲的秘密

1.父子俩因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

(2) 。

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2.阅读全文后说说“父亲的秘密”是什么?

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开放性题目。要点: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八、雪夜

1.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冬夜的雪景,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

2. 文中以两位老人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说说老人谈论的语言

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他们的儿子活着的状态的。

3.文中把雪花比做小精灵,这样写有那些好处?

4. 本小说的情节行文前后照应,丝丝入扣,请你举例来说明小说行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亲情,有的人则以为表现冷酷的现实。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你说说。

1.开头的雪景描写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营造落寞凄凉的氛围。

结尾的雪景依旧宁静唯美,暗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慰藉,比开篇多了一份温馨。

2.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4.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又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5.示例一:歌颂真挚的亲情,对儿子的极度怀念用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示例二:鞭挞冷酷凶暴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意思对即可。

九、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你: ——《目送》 !

1.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2.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母子之间的隔膜。

3.(略)

十、送花

1、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

4、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5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6分

2、(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6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3、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4、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5分意思对即可)

5、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可得2分,多选则不得分)

十一、幸福的味道

1.(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3.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请举出三种)

1.(1)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文章用“味道”来表达,使得抽象的心理感受形象化;同时在行文中也是紧扣“味道”来写的,做到了题、文统一。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三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 : 《伟大的悲剧》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够借助字典或工具书掌握本课涉及的重点生字词。

1、学会自主学习,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1、通读课文,使学生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能够品味文章中强烈的抒情色彩和意味深长的语句。

【教学难点】

1、能够依据具体情节理解文章,并体会悲剧和伟大的内涵。

2、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

【课件准备】 白板

【小组任务】 自学 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走进作者

《伟大的悲剧》一文的作者是 (国籍)著名作家 ,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 和 方面。

(二)解决字词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拽( ) 无垠( ) 癫狂( ) 凛冽( ) ( ) 吞噬( ) 销蚀.......

( ) 羸弱( ) 步履( ) 告罄( ) 遗孀( ) 毛骨悚然.....

( )

怏怏不乐( ) 姗姗来迟( ) 忧心忡忡( ) 疲惫不堪( ) 鲁莽大胆........

( )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无垠: 凛冽: 步履: 风餐露宿: 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三)细节回放

故事发生的地点在 ,主人公是 ,在这一个英雄的集体里还有 、 、 ,等共四名探险队员。除了他们这一组探险队之外, 还有一组探险队,他们先于 (时间)到达。因此,这个站也叫 。

【合作探究】

1、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本文共写了5个人物,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分别是。

3、你认为斯科特一行人的探险有意义吗?

【展示提高】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

(2)刺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

苦已经疯了。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旅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一任务?他不接受可以吗?)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海市蜃楼”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3、纵观全文,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4、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是什么意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伟大”和“悲剧”的理解

5、结合课前你查找的其他有关“遭受失败,但很受人敬佩”的资料,谈谈你对成败的看法。 (由学生自己来谈,教师做好相应引导——人可以被打败,不可以被打倒。)

【巩固拓展】

(一)阅读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就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0C的极低温度。而在世界上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0C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又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曾经记录到—94、50C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有六架美国海军的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的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的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的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的C—130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的是八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南极的气候确实令人谈虎色变。然而气象学家们却是喜出望外,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实验室,并且希望能从这里找出一把解开全球性气候变化之谜的钥匙。

1、 在第二段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

答:

2、请用肯定句说说第一段的含义。

答:

3、下面是对上述几段文字内容的概括,其中不恰当的是( )

A、人类不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威力。 B、南极的风极大,被称为“风极”。

C、南极气候极度寒冷。 D、南极的气候变化莫测。

4、以上选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南极的威力?

答:

5、为什么气象学家对南极的气象喜出望外?这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答:

6、文末说“从这里找出了一把解开全球气候的钥匙”,为什么?

答: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春日的下午

席慕容 ①很小的时候,在南京住过两年。有一次,有人给了我一块石头,圆圆润润的一小颗,乳黄色里带有一种透明的光泽,很漂亮。那年大概是五岁的我,非常喜欢它,走出走进都带着,把它叫做是“我的宝石”。(A)

②有天傍晚,我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天色已经很暗了,我忽然起了一个念头: 。 ③于是,我就把石头往我身后反抛出去了,石头就落在我身后的草丛里。奇怪的是,在抛出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开始后悔了,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愚笨的事,我一定找不回我的石头了。

④我果然再也没能找回那颗小石头。草并不长,草坪地不算太大,可是,正如我所预知的那样,尽管我仔细翻寻了每一丛草根,搜遍了每一个它可能会在的角落,我始终没能再找回我的宝石。

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自然能记得院子里那一种昏黄的暮色和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在草丛里搜寻时的慌乱与悔恨的心情。

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走过不少地方,经历了不少事情,看过不少石头,家里也搜集了不少美丽的或者奇怪的矿石,但是,没有一颗可以替代、可以让我忘记我在五岁时丢失的那一颗。

⑦我总会不时地想起它来,在我心里,它的圆润和美丽实在是无法替代的了。尤其是因为过错是由我自己造成的,是我亲手把它抛弃的,所以,那样的憾恨总是无法弥补。也因此,那一颗小小的原本并不足为奇的石头,竟然真的变成了我心里的一颗宝石了。(B)

⑧当然,有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一种执迷本身实在是很幼雅和很可笑的。不是吗?想一想,当年的我若是能在那个傍晚找回那颗石头,在小小的五岁孩童的手中又能保留多久呢?还不是也会和那些早已被我毁坏被我丢弃的童年时的玩具一样,彻彻底底地从我的记忆里消失,一丝痕迹也不会留下来吗?事实不是就应该只是如此而已吗?

⑨可是,就是因为那天的我始终没能把它找回来,它因此反而始终不会消失,始终停留在我的心里,变成了我心中最深处的一种模糊的憾恨,而它的形象也因为这一种憾恨的衬托反而变得更为清晰与美丽了。

⑩因此,得与失之间,实在是不能只从表面来衡量来判断的了,不是吗?三不是吗?世间有很多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看的,不是吗?

1、作者对那块宝石的感情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请在下面的括号里把这种变化补充完整。 得石→( )→( )→悟石

2、 根据③④段的内容,补写第②段的横线上的内容。

答:

3、 文中两处画线句子中“宝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

4、 在第⑧段中作者连用了四个问句,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

5、 你有过这种丢失了才觉得珍贵的经历吗?请你把这种经历简要的写下来。

答:

【学习反思】

【板书设计】

【励志名言】

【组长签字】 【主任签字】 【校长签字】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四
《12精品语文阅读题文言文拓展题及答案》

2012精品语文阅读题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 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1.妈妈去世了。

2.比喻。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更加形象生动。

3.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B、C。 5、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

1.文章写了“ ”→“ ”→“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

2.划线句“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通电话 潮州对话

2.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

3.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五、白纸的传奇

1、联系下文内容,第⑷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其写作意图是( B )

A、表现箱子的分量很重,暗示父亲从兵荒马乱中带回它的不易。

B、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C、表现箱子的外形与众不同以及众人对它的期待。

D、承上启下,说明父亲对箱子的重视。

2、第⑼段中的句子“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作者

是从 、 、 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上等白纸的,这些刻画表达了“我” 之情。

视觉、触觉、听觉 看见一箱上等白纸时欣赏、喜爱

3、在第⑻——⒁段中,与第⒂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C )

A、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B、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

C、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D、“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4、题目“白纸的传奇”中的“传奇”是“异乎寻常、不一般”的意思。请你从“白纸”的角度,概括一下它的“传奇”之处。

⑴普通的白纸,竟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像金钱与珍宝一样带回并珍藏(来历不普通);

⑵普通的白纸,竟与一个人的成长、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系不普通);

⑶普通的白纸,竟能启发人们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做人道理(意义不普通)。

六、一方阳光

1、文章的开头描写了四合院什么特点?从全文看,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母亲的心常常很乱吗?” 结合全文,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这个梦反映了母亲的什么感情?请综合文意,分条简述。

4、文章为什么要以“一方阳光”为标题?

1.特点: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作用:⑴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 ⑵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⑶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2.①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②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3.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4. ①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②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③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七、父亲的秘密

1.父子俩因而身困密林,第二天,又面临一个新的困难:。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

(2)

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2.阅读全文后说说“父亲的秘密”是什么?

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开放性题目。要点: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八、雪夜

1.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冬夜的雪景,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

2. 文中以两位老人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说说老人谈论的语言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他们的儿子活着的状态的。

3.文中把雪花比做小精灵,这样写有那些好处?

4. 本小说的情节行文前后照应,丝丝入扣,请你举例来说明小说行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亲情,有的人则以为表现冷酷的现实。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你说说。

1.开头的雪景描写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营造落寞凄凉的氛围。

结尾的雪景依旧宁静唯美,暗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慰藉,比开篇多了一份温馨。

2.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4.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又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5.示例一:歌颂真挚的亲情,对儿子的极度怀念用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示例二:鞭挞冷酷凶暴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意思对即可。

九、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你: ——《目送》 !

1.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2.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母子之间的隔膜。

3.(略)

十、送花

1、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

4、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5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6分

2、(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6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3、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4、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5分意思对即可)

5、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可得2分,多选则不得分)

十一、幸福的味道

1.(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3.文章结尾写道:“或许女儿算得上是有那种鼻子的人吧?”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1)读了本文,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悟?(2)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幸福的味道”?请把这些“幸福的味道”用简明整齐的语言列举出来。(请举出三种)

1.(1)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文章用“味道”来表达,使得抽象的心理感受形象化;同时在行文中也是紧扣“味道”来写的,做到了题、文统一。

(2)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这样几种“幸福的味道”:①父女单独相处自由聊天的情景;②女儿不用做功课,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生活的状态;③听哥哥讲故事的往事;④妈妈为家庭生活所做的事情(如用茶叶水洗草席、用波萝的香味去除屋子里的油漆味)。

2.①通过写父亲与女儿聊天,自然引出下文;②父女聊天,其实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为文章的主题表达作了有力的铺垫。

3.女儿是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认识的人,她热爱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家人,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她又是一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相当敏锐的人,正因为她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她才会体会到生活的自由、快乐、美好。

4.(1)“认识和感悟”;列举“幸福的味道”。

十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三个子女为什么要移入母亲的记忆?从写法来看,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三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的财产谁也不知底,他们为了分遗产,才要移入母亲的记忆。

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母亲对他们的爱及他们对母亲的不孝。

2、老大“回忆”后,你认为应该是怎样的情感?依据是什么?

惭愧。因为后文写了“三个人都在‘回忆’中泪眼朦胧“、“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 “他们哽咽的声音”。

3、尾段“包里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句中,这些保暖鞋是什么来历呢?

应该是母亲为三个子女买的或做的。

4、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歌颂母亲无私似的爱,批判了子女的不孝,也对他们的觉醒表示认同。

一 、拜谒高原

1. (1)在第⑥段中,作者写道“那真是一种无法躲藏的痛苦”,为什么说“这种痛苦无法躲藏”?

(2)在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这份“崭新的感觉”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第⑥段中写道:“高原真的贯穿了你的身心。”那么,高原贯穿身心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分三点概括。

(1)

(2)

(3)

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文章第⑧段中“人却能够从心底蔓延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博大的精神和情怀”的含义是什么。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五
《12精品语文阅读题》

2012精品语文阅读题

一、买礼物的小女孩

1.划线句“妈妈要出远门”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水月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她直打哆嗦”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尾说“顾客不明白” 水月“为什么会泪流满面”,那么你明白吗?请说出你的理解。

1.妈妈去世了。

2.比喻。意思是水月非常难受、痛苦。更加形象生动。

3.因为她误解了小女孩,并且没能挽回。

二、人间第一爱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__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____(文体名)。

2.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

3.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4.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多项选择)( )

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5.“《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1、《新绿文丛》;序言。

2、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3、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4、B、C。 5、遗憾。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雨儿

1.文章写了“ ”→“ ”→“台北一日游”等几件事。

2.划线句“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3.“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通电话 潮州对话

2.指从很早以前的事情说起

3.对母亲孝顺,而且很有耐心的人。

四、月光启蒙

1.第2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填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的心情。

2.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

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3.文题为什么用“月光启蒙”?

(1)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在夏夜月光下进行的;(2)这种启蒙教育是充满着母爱和诗意的,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月光往往能营造美好境界与全文的情景吻合;(3)月光朦胧,给人想象的空间,激发人们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月光本身对孩子也有启蒙作用。所以用“月光启蒙”做课题!

五、白纸的传奇

1、联系下文内容,第3段写父亲“箱子”的沉重,写乡人对“箱子”的议论与猜测,其写作意图是( B )

A、表现箱子的分量很重,暗示父亲从兵荒马乱中带回它的不易。

B、渲染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因为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C、表现箱子的外形与众不同以及众人对它的期待。

D、承上启下,说明父亲对箱子的重视。

2、第8段中的句子“颜色像雪,质地像瓷,用手抚摸的感觉像皮,用手提着一张纸在空气中抖动,声音像铜”,作者是从 、 、 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刻画上等白纸的,这些刻画表达了“我” 之情。

3、在第⑻——⒁段中,与第⒂段的“父亲看到了他预期的效果”一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C )

A、箱子里装的全是上等的白纸

B、作为一个读书人,他异常爱纸

C、孩子长大了也会爱纸,需要纸,各种纸会伴着孩子们成长。

D、“这样清清白白,很好。”

4、题目“白纸的传奇”中的“传奇”是“异乎寻常、不一般”的意思。请你从“白纸”的角度,概括一下它的“传奇”之处。

⑴普通的白纸,竟在兵荒马乱之中被像金钱与珍宝一样带回并珍藏(来历不普通); ⑵普通的白纸,竟与一个人的成长、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关系不普通); ⑶普通的白纸,竟能启发人们从中感受到深刻的做人道理(意义不普通)。

六、一方阳光

1、文章的开头描写了四合院什么特点?从全文看,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母亲的心常常很乱吗?” 结合全文,怎么理解这句话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这个梦反映了母亲的什么感情?请综合文意,分条简述。

4、文章为什么要以“一方阳光”为标题?

1.特点: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作用:⑴由黯淡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一方阳光”作铺垫; ⑵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⑶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成长”、“远行”或“挣脱”奠基。

2.①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②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3.①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②希望、安慰。母亲希望我能在“一方阳光”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③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4. ①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②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③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七、父亲的秘密

1.父子俩因 。第三天起,父亲为解决这两个困难采取了两个办法:(1) 。

(2) 。

迷失方向(迷路) 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 撕破衣服系在树干上作求援标志 寻找蘑菇充饥

2.阅读全文后说说“父亲的秘密”是什么?

当年森林历险时,父亲几乎尝遍了森林中所有的蘑菇

3.从全文来看,第⑤段中父亲不让儿子跟自已一起去拣蘑菇,这是为了, 更是为了 。

让儿子守在木屋里等待救援 不让儿子发现自己的秘密

4.父爱如山!大爱无声!读完这篇文章,文中“父亲”的形象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请写一

则字80左右的读书笔记,把你的感悟联想表述出来。

开放性题目。要点:感悟真切或联想合理、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八、雪夜

1.小说的开头与结尾都写了冬夜的雪景,请你分别说说其各自的作用。

2. 文中以两位老人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表现儿子还“活着”,请归纳说说老人谈论的语言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他们的儿子活着的状态的。

3.文中把雪花比做小精灵,这样写有那些好处?

4. 本小说的情节行文前后照应,丝丝入扣,请你举例来说明小说行文前后照应的特点。

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表现亲情,有的人则以为表现冷酷的现实。对此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你说说。

1.开头的雪景描写烘托孤苦老人苍凉的心情,营造落寞凄凉的氛围。

结尾的雪景依旧宁静唯美,暗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得到慰藉,比开篇多了一份温馨。

2.文中用很大的篇幅写老人们极富生活气息的对白来塑造儿子还活着的假象:为儿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怕儿子学习辛苦而送热茶;祝愿儿子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恳求抢劫犯不要上楼伤害儿子。

3.把雪花比做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4.如陌生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与前文“ 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相呼应。又如从开篇一直到陌生人抢劫,楼上一直安静,学习也不点灯为结尾真相大白作了伏笔。

5.示例一:歌颂真挚的亲情,对儿子的极度怀念用活着的假象来安慰,表现“可怜天下父母心”主题。示例二:鞭挞冷酷凶暴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意思对即可。

九、目送

1.第2自然段作者描写目送孩子上学时的情景,有何作用?

2.根据作者的情感,解释文中画线句子“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的深层含意。

3.下面是网友对《目送》这篇文章的评价,基于生活经验的不同,他们对本文的领悟与评价也各不相同。请你参考这些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中“目送”这一行为及其寄托的情感写出一句话的领悟和评价。要求:观点明确,有必要的阐发与分析,表达得体。 网友一: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儿女心!——《目送》真实!

网友二:该走就走,又不是小孩,有什么好送的?——《目送》矫情!

网友三:没办法的事,对谁都一样,走就走吧。——《目送》超脱!

你: ——《目送》 !

1.①表现母亲对年幼孩子的牵挂之情;②写孩子初涉世时的胆怯、弱小,为下文写他长大后内心的闭锁、渐行渐远作铺垫。(或:与后文对比,为表现孩子心理、情感随成长发生变化作铺垫。)

2.孩子离去,母亲分明地感到内心的失落和母子之间的隔膜。

3.(略)

十、送花

1、这篇小说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2、(1)文中能体现“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

4、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5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1、对比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只要写出2个即可)6分

2、(1)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6分) (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3分)

3、她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处。(4分,意思对即可)

4、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5分意思对即可)

5、BC(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可得2分,多选则不得分)

十一、幸福的味道

1.(1)文题 “幸福的味道”别具一格,请具体解说以此为题的好处。(2)作者在文中具体写了哪几种“幸福的味道”?

2.本文是写有关“幸福的味道”的,开篇却用一大半的篇幅叙写父亲与女儿聊天的内容,请说说这样写的意图。

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篇六
《沟通案例》

小人物的诚信

一位朋友开了间中等规模的超市,近几个月生意每况愈下,让他终日愁云密布。我和他推心置腹地谈过一次,终于了解他的问题所在。有几次,超市精心策划优惠活动,等到聚集了如潮的客流,朋友便临时修改或者结束了优惠政策。

“你缺乏做人的诚信,这便是你失败的原因所在”,我这样对朋友说。朋友满腹牢骚地说,“我又不是什么大人物,仅仅只是个生意人,经济利益才是追求的根本。”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规劝朋友,于是给他讲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一年前,我踩着单车出门办事,到一个小巷时,突然发觉车胎瘪了。刚好路边有个修单车的摊子,我操起打气筒给单车充好气。当我准备付钱时,摊主小伙子告诉我为了回馈顾客,充气都是免费的。我实言相告,只是偶然经过这里,往后并不会来修理单车。小伙子依旧坚持他的原则,让我享受了意外的优惠。 当时我很受感触,倒不是得了几毛钱的便宜,而是被一种小人物的诚信所打动。离开时,我想摊主小伙子坚持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未来的一天会有大作为的。

朋友被我的叙述说服,还邀我踩单车去看看那修车摊。等我们踩着单车过去时,发现那个修车摊已经不见了。询问附近的居民后,我们才知道小伙子已在巷子口开了间新的车行。车行的规模还不错,来卖车修车的人川流不息。在店门靠下的位置,我们看见放着几个新的打气筒,一边还贴着张“免费充气”的字条。

我和朋友会心一笑,我们都认为这个车行未来会继续壮大。朋友告诉我,他要找回属于小人物的诚信,相信超市的前途一定会越来越美。

(摘自《中国经济时报》文/路勇)

青蛙的故事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 :“这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他们绝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除了那些情绪高涨的几只还在往上爬。

群蛙继续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一只却还在越爬越高,一点没有放弃的意思。

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赛,除了一只,它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成为唯一到达塔顶的胜利者。 有一只青蛙跑上前去问那只胜利者它哪来那么大的力气跑完全程?

它发现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启示: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最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要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要总是想着:我一定能做到!

最重要的角色

我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央求他的妈妈给他买新衣服,上衣是白衬衫,下面是黑色的短裤。他的妈妈说:“老师怎么会这样啊?

我问:“怎么了?”她说他们学校要搞拔河比赛,要求男孩儿一律要穿白衬衣黑短裤,但我的孩子不用啊,因为他长得瘦小,没有被选上参赛。

她是不想买的。因为孩子有很多旧衣服,“我想这孩子虚荣心太强了,看见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要。” 孩子哭了,边哭边说:“虽然我没有被选上参加拔河比赛,但老师说我是最重要的角色,没有我的鼓励,他们会没有力气的。”

我一下感动了,这个老师是多么聪明而善良啊,既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还让他以为自己是很重要的角色,我相信这句话对这个孩子的一生都会影响甚大。 其实,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角色啊。

我们有时觉得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但是,我们有一天会终于明白,我们分明是父母最疼爱的儿女,是夫妻相濡以沫的伴侣,是同事的合作者,是朋友的倾诉者和倾听者„„甚至,我们是无意间给陌生人一个微笑的过客,不也重要吗?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角色,无论你在哪个位置上。只是你该如何演好你自己的角色,那是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只有你欣赏我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

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儿子在路边

相关热词搜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世界上有很多猴子 世界上有很多号称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世界上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比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60417.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