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寫景詩句

寫景詩句

2016-03-09 10:55:34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寫景詩句(共5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赏析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从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

本文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寫景詩句》,供大家学习参考。

篇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赏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诗赏析

出自东汉诗人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出自東漢詩人曹操的《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寫景詩句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

從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瞭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瞭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瞭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壯志”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寫出瞭作者曹操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蒙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瞭,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瞭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全诗赏析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赏析

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肃宗朝此事甚多,岑参和杜甫对此都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出自盛唐詩人岑參的《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賞析

人悲嘆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詩中運用反語,名義上贊朝廷無諷諫之事,實是暗含譏諷。肅宗朝此事甚多,岑參和杜甫對此都不滿。隻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寫諫書而已。表達瞭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復雜心態。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於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為官的生活境況。詩人連續鋪寫“天仗”、“丹陛”、“禦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顯貴”的帷幕,卻使讀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麼空虛、無聊、死板、老套。每天他們總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東西。但君臣們既沒有辦瞭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定下什麼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詩人特意告訴讀者,清早,他們隨威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獲就是沾染一點“禦香”之氣而“歸”罷瞭。“曉”、“暮”兩字說明這種庸俗無聊的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這對於立志為國建功的詩人來說,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厭惡。

五、六兩句,詩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內心的悲憤。“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這兩句中,“悲”字是中心,一個字概括瞭詩人對朝官生活的態度和感受。詩人為大好年華浪費於“朝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的無聊生活而悲,也為那種“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勝愁悶。因此,低頭見庭院落花而倍感神傷,抬頭睹高空飛鳥而頓生羨慕。如果聯系當時安史亂後國傢瘡痍滿目、百廢待興的時事背景,對照上面四句所描寫的死氣沉沉、無所作為的朝廷現狀,讀者就會更加清楚地感到“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兩句,語憤情悲,抒發瞭詩人對時事和身世的無限感慨。

詩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高潮。闕事,指缺點、過錯。有人說這兩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這樣,詩人就不必“悲花落”、“羨鳥飛”,甚至愁生白發。這“聖朝無闕事”,是詩人憤慨至極,故作反語;與下句合看,既是諷刺,也是揭露。隻有那昏庸的統治者,才會自詡聖明,自以為“無闕事”,拒絕納諫。正因為如此,身任“補闕”的詩人見“闕”不能“補”,“自覺諫書稀”,一個“稀”字,反映出詩人對文過飾非、諱疾忌醫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這和當時同為諫官的杜甫感慨“袞職曾無一字補”(《題省中壁》)、“何用虛名絆此身”(《曲江二首》),是語異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讀瞭岑參詩後,心領神會,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奉答岑參補闕見贈》)他是看出岑詩中的“潛臺詞”的。

這首詩,采用的是曲折隱晦的筆法,寓貶於褒,綿裡藏針,表面頌揚,骨子裡感慨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內心憂憤,使人有尋思不盡之妙。

篇二:《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全诗赏析》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全诗赏析

出自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后者,抑或两者皆有,总不免“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诗中须有人在”。这首诗句句写景, 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了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动心驰,与物之声色势态融为一体,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两者浑然无迹,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出自唐代詩人劉方平的《代春怨》

朝日殘鶯伴妾啼,開簾隻見草萋萋。

寫景詩句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賞析

這是一首代言體的,要“言”的是“春怨”。詩中無一“春”字,但從寫景可見;至於“怨”字,則隻能從字裡行間細加品味,仔細琢磨瞭。

“朝日”,猶日日,時俗口語;春暮鶯稀,故謂“殘鶯”。時至暮春,獨守空閨,自然怨憂滿懷,偏偏幾隻殘鶯似乎也察知閨中思婦的孤寂,天天來陪伴著她叫個不停,更令人愁腸百結。愁之無奈,隻好拉開窗簾,目之所見,芳草萋萋,碧色天涯。這無邊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馬蹄”的回憶,也可以引起草綠有期,征人難待的悲恨,是前者,是後者,抑或兩者皆有,總不免“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李重元《憶王孫》)。眼前所見,心中所思,景、事相連,更惹動無限傷懷。她隻得再次將視線移開—— “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

這兩句別具匠心。“時有東風入”為“千條盡向西”之因,在東風的吹拂下,楊柳千條向西搖擺,既寫出瞭眼前景又傳遞出心中情。因為唐時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楊柳千條盡向西”,正形象概括瞭那離魂倩女,玉立亭亭,憂思萬縷,終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終篇,收到瞭情深意摯,含而不露,扣人心弦,

餘味不盡的藝術效果。

“詩中須有人在”。這首詩句句寫景, 卻句句“有人在”,人與自然獲得瞭奇妙的對應。“人”之所見所聞,既是情的觸媒,又是意的流向,“人”之情動心馳,與物之聲色勢態融為一體,是情化的自然,是自然的情化,兩者渾然無跡,達到瞭“超妙”的藝術境界。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全诗赏析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赏析

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肃宗朝此事甚多,岑参和杜甫对此都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

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以下内容为繁体版 出自盛唐詩人岑參的《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賞析

人悲嘆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詩中運用反語,名義上贊朝廷無諷諫之事,實是暗含譏諷。肅宗朝此事甚多,岑參和杜甫對此都不滿。隻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寫諫書而已。表達瞭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復雜心態。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於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敘述與杜甫同朝為官的生活境況。詩人連續鋪寫“天仗”、“丹陛”、“禦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榮華顯貴;但揭開“榮華顯貴”的帷幕,卻使讀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麼空虛、無聊、死板、老套。每天他們總是煞有介事、誠惶誠恐地“趨”(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廡東西。但君臣們既沒有辦瞭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定下什麼興利除弊、定國安邦之策。詩人特意告訴讀者,清早,他們隨威嚴的儀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獲就是沾染一點“禦香”之氣而“歸”罷瞭。“曉”、“暮”兩字說明這種庸俗無聊的生活,日復一日,天天如此。這對於立志為國建功的詩人來說,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厭惡。

五、六兩句,詩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內心的悲憤。“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這兩句中,“悲”字是中心,一個字概括瞭詩人對朝官生活的態度和感受。詩人為大好年華浪費於“朝隨天仗入,暮惹禦香歸”的無聊生活而悲,也為那種“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勝愁悶。因此,低頭見庭院落花而倍感神傷,抬頭睹高空飛鳥而頓生羨慕。如果聯系當時安史亂後國傢瘡痍滿目、百廢待興的時事背景,對照上面四句所描寫的死氣沉沉、無所作為的朝廷現狀,讀者就會更加清楚地感到“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兩句,語憤情悲,抒發瞭詩人對時事和身世的無限感慨。

詩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高潮。闕事,指缺點、過錯。有人說這兩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這樣,詩人就不必“悲花落”、“羨鳥飛”,甚至愁生白發。這“聖朝無闕事”,是詩人憤慨至極,故作反語;與下句合看,既是諷刺,也是揭露。隻有那昏庸的統治者,才會自詡聖明,自以為“無闕事”,拒絕納諫。正因為如此,身任“補闕”的詩人見“闕”不能“補”,“自覺諫書稀”,一個“稀”字,反映出詩人對文過飾非、諱疾忌醫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這和當時同為諫官的杜甫感慨“袞職曾無一字補”(《題省中壁》)、“何用虛名絆此身”(《曲江二首》),寫景詩句

是語異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讀瞭岑參詩後,心領神會,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奉答岑參補闕見贈》)他是看出岑詩中的“潛臺詞”的。

這首詩,采用的是曲折隱晦的筆法,寓貶於褒,綿裡藏針,表面頌揚,骨子裡感慨身世遭際和傾訴對朝政的不滿。用婉曲的反語來抒發內心憂憤,使人有尋思不盡之妙。

篇三:《《花潮》参考笔记》

<花潮>參考筆記

甲.寫作特色:

一.運用側面描寫,表現主體。本文除正面描寫花潮外,還通過遊人賞花的種種神態

和情狀,從側面描寫了花潮的魅力。如第六段中特別舉出老人、小孩和青年等在 賞花時的不同的表現,從各層面突出海棠花的巨大吸引力。

二.透過對比、襯托,突出主題。文中,作者寫到青年婦女擦了胭脂,抹了口紅,可寫景詩句

是在海棠花旁,卻顯得平常。這樣的寫法,突出了海棠花的鮮艷。又如與海棠花 同時開放的桃花,卻沒人理睬。這一對比強調了海棠花受人歡迎的程度。通過多 方面的對比、襯托,突出了「花潮」的主題。

三.引用古詩佳句,增加意趣。本文多處引用古人的詩詞佳句,來敘述和描寫各種情

景。如以「四廂花影怒於潮」、「四山花影下如潮」寫出海棠盛放的氣勢;以「不 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說明了花謝會再開,表現人們對未來充滿希望。這不但 節省筆墨,而且增添了文章的詩情畫意。

四.描寫角度多變,形象生動。本文作者善於多側面、多角度地寫景狀物,如文中寫

花潮,作者既從視覺的角度來寫花潮的翻騰,又從聽覺的角度來寫花潮的聲音。 這樣多角度的刻畫,使得所描寫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動。

乙.問題討論:

一.本文一開始便描述人們爭說圓通山海棠花的消息。試回答:(1)為什麼看花會

形成一種「空氣」、一種「壓力」,甚至是一種「誘惑」?

答:因為圓通山海棠盛放的情景甚為壯觀,吸引很多遊人前往觀賞,使看花形成一寫景詩句

股潮流,一種「風氣」。如果未去看花,和人交談時便沒有話題,造成一種「壓 力」;加上讚賞海棠的人實在太多,對未看過的人來說,也是一種「誘惑」。

(2)為什麼作者在描寫海棠花之前,先提及人們爭說海棠花的消息?寫景詩句

答:因為作者希望借用人們爭說海棠花的消息來營造出賞花的熱鬧氣氛,增強人們

對海棠花的好奇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二.為什麼用「花巷」、「花街」以致「花天花地」去形容海棠花盛開的情況,也及

不上「花潮」那麼貼切?

答:因為「花巷」、「花街」以致「花天花地」只能說出海棠花數量繁多,未能說出

花的動態和氣勢。作者以潮水比喻海棠花,則不但能寫出花的數量很多,更能 突出花的動態、氣勢甚至聲音。作者寫花影搖動時如潮水起伏,洶湧澎湃,好 像有一種生命力在不斷擴展;而花潮下各種聲音,更像海上午夜的潮聲。

三.本文的主題是海棠花,但作者卻花了不少篇幅寫看花人的神情動態,這對表達

本文的主旨方面起了什麼作用?

答:作者著意描寫看花人的神情動態,目的是烘托如花的盛世。由人們賞花時閒適

安逸的神情動態中,反映出當時社會安定,人民生活美好,這正是如花的盛世 ,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頁一

四.作者怎樣描寫海棠花盛開的情景?試從數量、動態和聲音三方面分別說明。 答:(1)數量:在圓通山沿路以至山頂,到處都是海棠花,遮天蓋地,一望無際,

形成一條花巷,一條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謂花天花地,像是花的世界。

(2)動態:那一望無際的海棠花,花影動搖時,如潮水起伏,有風,花在動; 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充滿動感。在陽光照射下,花的陰影像

大海上翻騰的波浪,洶湧澎湃,像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張,好像有

一種生命力在不斷擴展。

(3)聲音:花下的人語聲、花叢中的蜜蜂嗡嗡聲、黃鶯的歌聲、看花人的琴聲 、歌聲、笑聲......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再加上風聲、天籟人籟,

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聲。

五.在《花潮》一文中,遊人賞花的姿態有什麼不同?

答:遊人賞花的姿態各有不同:

(1)有些人走累了,揀個最好的地方坐下來看花。

(2)多數人在花下走來走去,走到這棵樹下看看,又走到那棵樹下看看,或 在樹下仔細端詳著。

(3)有些人很大方,只是駐足觀賞。

(4)有些人貪心重,伸手牽過花枝來搖搖,或者翹起鼻子嗅花香。

六.老頭兒、老媽媽、青年們、婦女們和小學生們看花的神態怎樣?試分別說明。 答:(1)老頭兒一面看花,一面自言自語,或者低吟。

(2)老媽媽很珍惜地折下一朵花,簪在自己的髮髻上。

(3)青年們穿得整齊乾淨,仿似參加盛會,東張西望,既看花,又看人,十分 神氣。

(4)婦女們穿上花衣花裙,濃妝豔抹,似乎要與花爭妍鬥麗。

(5)小學生本來無意看花的,只想用彈弓射鳥,這時也被突如其來的海棠花吸 引著,忘記帶了彈弓來射鳥。

七.本文引用詩人的詩句來形容海棠花(1)試據下列四項,從課文中摘錄有關詩 句,並用自己的文字解釋它們的意思:

答:(1)描寫海棠花的茂盛:

i)「寺門尚遠花光來,漫天錦繡連雲開」:離寺門吉遠,已看到花朵開得 燦爛奪目,光彩耀人,花兒多得像滿天的織錦連接雲朵一齊盛放著。 ii)「千朵萬朵壓低枝」:成千上萬的花朵,把花枝都壓低了。

iii)「噴雲吹霧花無數,一條錦繡遊人路」:花朵開得好像吞雲吐霧那麼繽 紛繁多,把一條遊人往來的道路點綴得好似織錦一樣。

(2)描寫海棠花的動態:

i)「四廂花影怒於潮」:四周的花影比潮水更澎湃。

ii)「四山花影下如潮」:四周山上的花影如潮水般湧下來。

iii)「如錢塘潮夜澎湃」:好像錢塘江的潮水,夜裡奔騰洶湧。

(3)海棠花使其他花朵黯然失色:

「猩紅鸚綠天人姿,回首夭桃惝失色」:猩猩血般紅的花,襯上鸚鵡綠的 葉,有以女般的風姿,令豔麗的桃花回頭看見也感到黯然失色。

頁二

(4)海棠花使人流連忘返:

「天公鬥巧乃如此,令人一步千徘徊」:大自然景物競鬥工巧到這種境界 ,令人每走一步便忍不住多次徘徊欣賞。

(2)在文章中引用前人的詩句,有什麼好處?

答:在文章中引用前人的詩句,能使文句簡煉靈活,含蓄典雅,增加感人的效果。

八.下列四組詩句是文學教師們吟詩談詩的內容,細閱後回答問題:

A.「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

B.「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

C.「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1).人們對這些詩句有什麼意見?作者又有什麼意見?

答:人們對上述詩句有下列的意見:

i)A句不夠好,因為在好日子裡,人們是不會有那麼多眼淚的。

ii)B句也不好,充滿傷春的情緒,太過消極。

iii)C句思想健康,象徵新陳代謝。

iv)D句有辯證觀點及樂觀精神。

作者認為對海棠花的讚賞,不是用言語可以表達的。

九.為什麼作者在描寫花潮以外,還記敘文學教師吟詩談詩的內容?

答:因為作者要借談詩的內容反映人們積極樂觀,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的心情, 和自己在「盛世」下賞花的感受正好相同。

十.(1)從途人的議論中,反映出人們的什麼思想感情?

答:從途人的議論中,反映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篇四:《写景诗大全》

1、<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写景诗大全

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写景诗大全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8、<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12、<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3、<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4、<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15、<丽春>

唐·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贵此重,却怕有人知。

16、<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17、<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9、<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0、<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篇五:《写景的古诗》

1、<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景的古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的古诗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春思>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7、<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8、<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9、<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1、<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15、<玉楼春>

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
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16、<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8、<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9、<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1、<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2、<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4、<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曲江>

唐·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相关热词搜索:写景诗句大全 写景诗句扩写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寫景詩句”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寫景詩句"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290299.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