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好词好句 > 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2016-03-21 10:41:03 成考报名 来源:http://www.chinazhaokao.com 浏览:

导读: 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共4篇)因果报应法则的五个秘密【生命解脱的根源】本文转自网上。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世间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象的显现着因果规律。如是善业,所得善果,如是恶业,终结恶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果不虚,报应不爽。然而很多人不明所以,恣意妄为。若今生有善根福德得闻佛法,定要了知因果,深信因果,而...

欢迎来到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成考报名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希望能帮助到你。

篇一:《因果报应法则的五个秘密【生命解脱的根源】》

本文转自网上。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世间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象的显现着因果规律。如是善业,所得善果,如是恶业,终结恶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果不虚,报应不爽。然而很多人不明所以,恣意妄为。若今生有善根福德得闻佛法,定要了知因果,深信因果,而后作用因果,才能真正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本文最后附寂静法师开示的《从因果观人生,改变命运的方法》

一 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生、来生或者遥远的未来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处的环境上成熟它的果报。

关于这一点,发生在波斯匿王身边的一件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一天,波斯匿王睡前,听到两内官争论,一人说:“我此生全仰仗大王过活。”另一人驳道:“不对!是自己的业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并不依靠大王。”当时王想:“说„依王而活‟者,可予奖赏。”于是遣人告诉王后:“等会我派人前来,你可重赏他。”又召来那位说“依王而活”者,令他送美酒给王后。谁知此人刚一出门,就鼻中出血,难以前行,遂请那位说“依业而活”者代他前往。随即,王后即重赐钱财、衣服、璎珞。内官回来见王,见非所遣,王深感意外,就召来说“依王而活”者,问道:“我

命你去,为何不去?”内官以实情相告,王听后叹道:“佛语真实不虚!自己造业还自受报,并非他人所能主宰啊!”

波斯匿王想将受用赐予前者,岂料未曾种此福因的前者却无缘领受,而他不愿赐福的后者反以自己的福因居然得到。所以,苦乐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召,并非“万能的主宰”所能赐予。

基于以上自作自受之理,我们应该明白惟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未来的果报取决于自己现在的所作,前途和命运只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人生来实现生命的价值。所谓的自爱、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负有责任感,这样才会一生无悔,迎来光明的未来。

二 苦乐法则

天边无际的众生,由于自爱的本能,无不希求安乐、逃避痛苦,即便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蚊蚁,也是日日都在寻求安乐。然而大多数的众生不明苦乐的法则,不知苦乐的来源,所以无缘踏上安乐的正道。他们往往背道而驰,想求得安乐却未曾种下乐因,想远离痛苦却处处制造苦因,如是而行怎么能离苦得乐呢?其实苦乐的根源只在我们的心、我们所造的业。

每当我们生起善心、说爱语或者帮助他人的时候,总会内心充满欢喜;每当我们生起恶心、说粗语、损害他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内心难过、压抑。这是人所皆知的浅近常识。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内心当下。而苦乐的范畴远不止此,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关于这一切苦乐感受的来源,成道的圣人比我们见得远为深广彻底,无数的佛菩萨都觉悟到宇宙中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巨细无遗地贯穿于万事万法中。这条法则,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归纳道:

“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他们身心相续中所有的安乐感受,下至地狱众生得到一丝凉风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不善业产生安乐的可能;相反,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圣者阿罗汉相续中的苦受,都是往昔造作恶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善业产生痛苦的可能。”

“痛苦与安乐又有种种的差别,同样这是从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没有丝毫混乱、各别相应而感召得到的。”

佛陀以其一切智智现量照见万法的因缘,关于人道之中种种的苦乐差别从何而来,佛陀曾经开示说:“国王、长者地位尊贵,是从礼敬三宝得来的;大富之人,财物无量,是从布施得来的;长寿之人健康无病,是从持戒得来的;相好之人容光焕发、肤色洁白,是从忍辱得来的;勤奋之人乐于福事,是从精进得来的;安详之人言行审慎,是从禅定得来的;聪慧之人通澈明达,是从修慧得来的;又有人音声清澈、令人喜闻,是因过去歌咏三宝得来的;有人身心清净、无有病痛,是因过去修慈心得来的。”

“做人奴婢,是负债不还、不礼三宝的果报;为人丑黑,是遮佛光明的果报;身材矮小,是轻慢人的果报;愚昧无知,是不求学的果报;性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格专愚,是不教人的果报;为人喑痖,是诽谤人的果报;耳聋目盲,是不听法的果报;身生恶疮,是鞭挞众生的果报;常遭狱难、扭枷其身,是笼系众生的果报;为人口缺,是前生钩鱼口缺的果报……”

由此下至无间地狱的凡夫、上及圣者诸佛菩萨,宇宙无量时空之中的圣凡境界,有着种种苦乐的差别,每一苦报必有其对应的恶业之因,每一乐受必有其对应的善业之因,每一种业因必定恰如其分地显现它的果报,既不会颠倒也不会紊乱。比如行善不可能感苦,造恶不可能得乐,又同样是善业,布施不是相好的根本因,持戒不是增财的根本因。所以世间的一切万法都遵循着这个苦乐的法则,永远不可能有什么超越性的变异。

正因为它是世俗名言中一条永恒的法则,在这个宇宙无时无处不显现它的存在,所以一切真善美的道德行为便有了依据和保证,一切圣贤立教皆基于此,一切生命的求证圆满也必基于此,否则一切世间的美德、一切出世间的解脱都只会成为口中的立论,而变得毫无实义,义士舍身成仁、烈女坚贞守节也成了迂腐无义之行。如能对此生起坚固的定解,那么善恶、苦乐泾渭分明,我们一切身语意的行为必将唯善是趋。所以宗喀巴大师说,对业果的决定无欺获得不移正见,是为一切佛弟子的所有正见,是一切白法(善法)的根本。

三 因微果著

佛陀时代,迦维罗卫国与舍卫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尼俱类树,高二十里,枝叶散布,方圆覆盖六十里。树结果实常有数千万斛之多,味美香甜,果实成熟自然堕地。一天,佛见比丘在树下拾果,就对阿难说:

“天下万物都各自有往昔的因缘,人们修福,就像这树,先是从一棵种子开始,以后逐渐生长,最终的果实却会多得无量。”

业的规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业,也能感发极大的乐果;即使是很微小的恶业,也能感发极大的苦果。在自然界中,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长出无量的桃李果实,与此外因果相比,内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极为明显。

《贤愚经》中有一则公案:

一天清晨,佛与阿难去城中乞食,途中看见一群小孩在做游戏,他们用泥沙堆砌宫殿、房屋,又做成仓库储藏“财宝”、“五谷”。其中有个小孩远远地见佛走来,凝望着佛的庄严相好,小孩内心禁不住欢喜踊跃,即刻跑去拾取自己“粮仓”里的“谷子”,虔诚地用手捧着,想要供养佛陀,但身体矮小的他不能递到佛的钵里,于是就对身旁同伴说:“我踩在你的肩上供养五谷,可以吗?”同伴很欢喜地答应了。于是踩在他的肩上,将土供养给佛。佛俯身接受了小孩的供养,然后对阿难说:“你拿这土去涂我的房屋。”这天乞食完毕,返回祗桓精舍,阿难就将泥土涂在佛陀房子的一面。涂完之后,阿难见佛,佛告诉阿难:“今天这个小孩以欢喜心供养了泥土,这土涂沫了佛房屋的一边。他以此功德,在我涅槃百年之后,当作国王,名阿输迦。另一小孩,当作大臣,他们共同统治南阎浮提一切国土,兴隆三宝、广设供养,他会把舍利分布到整个南阎浮提,且为我造八万四千座塔。”这个小孩后世就转生为印度的一代名王——阿育王。

篇二:《众所周知因果报应法则》

众所周知因果报应法则的五个秘密

一、 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火、风四大之上,只会成熟在自己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上。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将于今生、来生或者遥远的未来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处的环境上成熟它的果报。

关于这一点,发生在波斯匿王身边的两件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之女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悯,举宫爱敬。一日,王对女儿说:“你很幸福,凭借父王之力,举宫都对你爱敬。”女儿却答道:“我凭自己的业,感得这样的福报,这并非父王的能力所致。”王听后非常生气,高声说:“我倒要看看你自己的业力如何?”随即密令侍从找一最贫贱的乞丐,将善光嫁与他。 波斯匿王对善光冷嘲热讽:“你凭自己的业,不要再靠我,今后你自己独立生活去!时间会检验你所说的是否是真理!”此时善光仍然坚持无悔,并心无反顾地与乞丐离宫而去。途中,善光问丈夫:“你父母还健在吗?”乞丐回答:“父母先前是舍卫城最大的长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日以乞食过活。”善光又问:“先父母的住宅还记得吗?”“当时的宅院已被毁坏,只留下一片空地,地址还记得。”于

是夫妇同到故宅,奇异的是,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随处都有地下宝藏自然现出。用这些宝藏,夫妇雇人造宅,一月未满,宫宅已成。

一日,王忽忆起善光,就问属下:“公主现在生活如何?”有人禀报:“不瞒大王,公主如今的生活并不比大王差。”当天,善光遣夫将父王请至家中。看到女儿家宫宅庄严,王大为惊讶,就去问佛:“我女先世作何福业,得以生在王家,身有光明?”佛对其讲述往昔因缘:“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时代,佛涅槃后,有位槃头王,建起一座七宝之塔供佛舍利,其大夫人见后即以天冠拂饰戴在像的顶上,又以天冠上的如意宝珠挂于塔颈,同时发愿:愿我将来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荣豪贵,愿我永离三恶八难之处。当时的夫人,就是善光的前身。后来迦叶佛出世时,有位妇人以美食供养佛僧,但遭到丈夫的阻拦,当时她委婉劝夫:‘我既已请来佛僧应供,这回还是让我满愿吧!’结果丈夫听从了劝告。这位妇人,也是善光的前身。其夫是乞丐的前身,由于阻碍供养,遭受多生常常贫贱的果报,因后来听从其妇之劝,所以依靠其妇而感召大富贵,离开其妇时仍然贫贱。”

如果善光的幸福是来自于波斯匿王的荫庇,那么她被父王驱逐后,必定会因此而贫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善光的幸福来自于她的善业,所以波斯匿王可以驱逐其身,却不能以此消除她往昔所积之福德,不可能以威势将贫贱之苦加诸于她。

一天,波斯匿王睡前,听到两内官争论,一人说:“我此生全仰仗大王过活。”另一人驳道:“不对!是自己的业决定了自己的人生,并不依靠大王。”当时王想:“说‘依王而活’者,可予奖赏。”于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是遣人告诉王后:“等会我派人前来,你可重赏他。”又召来那位说“依王而活”者,令他送美酒给王后。谁知此人刚一出门,就鼻中出血,难以前行,遂请那位说“依业而活”者代他前往。随即,王后即重赐钱财、衣服、璎珞。内官回来见王,见非所遣,王深感意外,就召来说“依王 而活”者,问道:“我命你去,为何不去?”内官以实情相告,王听后叹道:“佛语真实不虚!自己造业还自受报,并非他人所能主宰啊!”

波斯匿王想将受用赐予前者,岂料未曾种此福因的前者却无缘领受,而他不愿赐福的后者反以自己的福因居然得到。所以,苦乐果报都是自己的业力所感召,并非“万能的主宰”所能赐予。 基于以上自作自受之理,我们应该明白惟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未来的果报取决于自己现在的所作,前途和命运只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人生来实现生命的价值。所谓的自爱、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时每刻,对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负有责任感,这样才会一生无悔,迎来光明的未来。虽然如此,但我们绝对不可因此就不去感恩各种助缘,否则未来世必定会有相关果报。

二、 苦乐法则

天边无际的众生,由于自爱的本能,无不希求安乐、逃避痛苦,即便我们觉得微不足道的蚊蚁,也是日日都在寻求安乐。然而大多数的众生不明苦乐的法则,不知苦乐的来源,所以无缘踏上安乐的正道。他们往往背道而驰,想求得安乐却未曾种下乐因,想远离痛苦却处处

制造苦因,如是而行怎么能离苦得乐呢?其实苦乐的根源只在我们的心、我们所造的业。

每当我们生起善心、说爱语或者帮助他人的时候,总会内心充满欢喜;每当我们生起恶心、说粗语、损害他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内心难过、压抑。这是人所皆知的浅近常识。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内心当下。而苦乐的范畴远不止此,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关于这一切苦乐感受的来源,成道的圣人比我们见得远为深广彻底,无数的佛菩萨都觉悟到宇宙中有一条永恒的法则,巨细无遗地贯穿于万事万法中。这条法则,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归纳道:

“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他们身心相续中所有的安乐感受,下至地狱众生得到一丝凉风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不善业产生安乐的可能;相反,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圣者阿罗汉相续中的苦受,都是往昔造作恶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善业产生痛苦的可能。”

“痛苦与安乐又有种种的差别,同样这是从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没有丝毫混乱、各别相应而感召得到的。”

佛陀以其一切智智现量照见万法的因缘,关于人道之中种种的苦乐差别从何而来,佛陀曾经开示说:“国王、长者地位尊贵,是从礼敬三宝得来的;大富之人,财物无量,是从布施得来的;长寿之人健康无病,是从持戒得来的;相好之人容光焕发、肤色洁白,是从忍辱

得来的;勤奋之人乐于福事,是从精进得来的;安详之人言行审慎,是从禅定得来的;聪慧之人通澈明达,是从修慧得来的;又有人音声清澈、令人喜闻,是因过去歌咏三宝得来的;有人身心清净、无有病痛,是因过去修慈心 得来的。”

“做人奴婢,是负债不还、不礼三宝的果报;为人丑黑,是遮佛光明的果报;身材矮小,是轻慢人的果报;愚昧无知,是不求学的果报;性格专愚,是不教人的果报;为人喑痖,是诽谤人的果报;耳聋目盲,是不听法的果报;身生恶疮,是鞭挞众生的果报;常遭狱难、扭枷其身,是笼系众生的果报;为人口缺,是前生钩鱼口缺的果报„„”

由此下至无间地狱的凡夫、上及圣者诸佛菩萨,宇宙无量时空之中的圣凡境界,有着种种苦乐的差别,每一苦报必有其对应的恶业之因,每一乐受必有其对应的善业之因,每一种业因必定恰如其分地显现它的果报,既不会颠倒也不会紊乱。比如行善不可能感苦,造恶不可能得乐,又同样是善业,布施不是相好的根本因,持戒不是增财的根本因。所以世间的一切万法都遵循着这个苦乐的法则,永远不可能有什么超越性的变异。

正因为它是世俗名言中一条永恒的法则,在这个宇宙无时无处不显现它的存在,所以一切真善美的道德行为便有了依据和保证,一切圣贤立教皆基于此,一切生命的求证圆满也必基于此,否则一切世间的美德、一切出世间的解脱都只会成为口中的立论,而变得毫无实义,义士舍身成仁、烈女坚贞守节也成了迂腐无义之行。如能对此生起坚

篇三:《近代名人因果报应》

《蜀中净土》编者按

妙观法师,湖南省人,于江西云居山出家,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研究天台教理、熟悉净土教义,曾在湖南佛学院任教多年。

法师不仅自修精进(不论常住寺庙或外出参学,法师每天必拜佛至少500拜),而且非常注重因果教育,身体力行于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仅在川渝两地参学 期间,他以个人来源,为两地的孤儿院等公益团体捐助粮食数十万斤。近来法师于各地参学之机,实地收集了非常多的“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案例;而且这些案 例,除了诸多古代名人外,还有不少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当今知名人物。比如朱熔基、何厚铧等等,详细记录他们的祖辈慈善德行。

以下内容分为三篇,叙述十二位古今名人,其祖德惠及后代之案例。(不少案例,妙观法师皆实地考察)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面对这类文章,不少初学佛人常问:“都说因果报应,自作自受、各人承当,为何却报及子孙后代?”这是因 为没有分清楚“余庆、正庆”之故,以下三文,皆记录“余庆”;而对于何为“正庆”,在第三篇文章中,作者将引用了印光大师的一段关于“余庆、正庆”的文字 来说明,相信大家看后对这个问题自然豁然明白。

之一

——当代朱熔基、何厚铧二位之祖上厚德,明代王稳 、晚清韩鸿翼二位之善行惠及后代。

《易经》的坤卦文言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名句。但是圣贤的智慧之语在世人的内心是很模糊的,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轮廓。对于我们每个人,抉择怎样的 人生观、追求怎样的人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我将从许许多多方面选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题目来谈一谈,以此作为对抉择我们的人生观的一种 思考。自古以来,为人父母的,都自然要为子孙着想。但是到底如何为后代着想、自己到底该如何做人之父辈祖辈、到底该给子孙后辈留下些什么?面对这些,却有 贤者和愚夫的差别做法。古人有句话叫做:“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中国近代的长沙安沙镇有一个叫堂坡的地方 。有一位义商叫朱雨田。根据长沙市志的记载。他为人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 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方志中评价,他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在棠坡,朱家因为扶危济困,到今天仍赢得乡亲的赞誉,六十七岁的村民 王玉龙告诉来采访的记者,那时每月逢三逢八,朱家就开仓济贫,而村里如果有孤寡老人死了,都由朱家提供棺材,以及两担石灰,用于埋葬。这位朱雨田就是后来 创造过中国的经济奇迹、清正廉明的原国务院总理朱熔基的曾伯祖父。

明朝有一位叫王稳的官员。稳字邦宁,号慎庵,二十二岁中举,历官涿 州学正、唐王

府长史、广平府同知、南康知府、汀州知府等职。他因为善于治理。很有政绩。在任广平同知时,知府因故缺任,当地百姓数千人至都城伏阙请以王稳 代任。在做汀州知府时,遇到不归他管辖的邻郡遭受大旱灾。百姓多受饥饿。王稳立即打开本府仓储,发粮食赈济灾民,但同知陈熙表示反对,王稳正色坦言:“ 《春秋》之义,救灾恤邻,彼民犹吾民也。”因而使得这些饥饿的百姓不致受饥荒之苦,渡过了难关。在王稳之后的几代。出了一位叫王宗沐的玄孙。大振家风。光 大其族。从王宗沐开始。在浙江的临海出现一个“父子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的盛极一时的明代王氏家族。“父子四进士”指王宗沐和他的三个儿子。王宗沐一共有 四个儿子,他们分别为士崧、士琦、士昌、士业。除士业贡生出身外,士崧、士琦、士昌都荣登进士。又因宗沐和他的次子士琦、三子士昌都官至都御史兼巡抚,所 以才又有了“一门三巡抚”的说法。除王宗沐父子以外。孙辈及族人中也有多人担任官职。这么多的子孙后代都能建功立业。福泽后人之前因。必推祖辈的王稳。

之二

——记陶澍、刘伯温、贺龙、唐英年四位之祖德

中国古代的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这天是灶神从天上回来的日子。因此民间都要祭灶神。灶神上天所要做的。是向天帝报告这户人家的 善恶功过。若是积德行善的人家。上天将会令其渐渐地兴隆。若是做恶的人家。上天将会使其渐渐的衰败。《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 奥,宁媚于灶,何谓也?”从这一章句上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民间就有了讨好灶神的风俗。但是对于王孙贾的所问。孔子给予了平直的回答。子曰:“不然,获 罪于天,无所祷也。” 如果是作恶的。就已经获罪于天。祈祷求福也是没有用处的。我曾读《老子》。读到“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 ”时。十分 的心悦诚服。上天并没有偏袒的心。只是爱护真心行善的人。行善之人。必将得到上天的赐与。所谓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而这个事实真相并非显而易见。也不是常 人所容易明了的。所以佛家提倡因果报应之说。不知因果的人。内心常空空荡荡。以为做恶不得祸。做善不得福。因此缘故。善不欲为。恶则时而为之。知道因果报 应的人。内心常充实。能够渐进地克己断恶及勤力修善。积善的人。来生后世将会得到福报。而做恶的人。来世将会得到灾殃。除此之外作善之人的福庆及作恶之人 的祸殃也会波及到他们各自的子孙后代。正如《易经》的〈文言〉所说的那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陶澍。湖南安 化县人。是清代受道光皇帝重用的封疆大吏。曾在京城任翰林院编修、及升监察御史。后在地方担任过川东兵备道、山西布政使、安徽布政使、安徽巡抚、江苏巡抚 等职。道光十年。诏加太子少保,任两江总督。陶澍在为官期间。理财办案,赈灾济民。疏通河运。开拓海运。整顿盐务、兴助教育等方面既严治务实且政绩卓越。 其在历史上的声名近似林则徐。清代梁恭辰在所编的《北东园笔录》里面记载了他阅览《闻见录》时所读到的关于陶澍祖上几代人积德行善的事迹。因此感叹“始知 其积累之厚,不可不详载之以劝后人云。”在《北东园笔录》中提到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积累过许多阴德。明朝时。乡里自卫很严。有人抓住盗匪将其淹死。正遇上陶澍的太高祖伯含公经过。贼哀求:“公救我,我誓不复为贼。”伯含公为了给众人有个交待。也担心贼将来不能自食其力又复做贼。就赠给贼一条小船以作为养家 糊口的资本。伯含公一生施舍过八条小船以帮助别人。他帮助的人都改行为善。伯含公出门常带一小筐。捡拾碎磁瓦砾以方便行路之人。陶澍的曾祖文衡公也

是一位 有道德的长者。曾经有趁着雪夜入他家里盗米的人。他跟随雪迹脚印走到贼家门前。发现贼是所认识的人。心里体谅贼家的贫苦。默默的回到自己家里。始终不提此 事。三十年后,文衡公的夫人偶然对子孙讲起这件事,但还是隐去了盗米人的姓名不令人知道。其家隐恶扬善之德可见不一般 。有一次陶家的邻里发生火灾。文衡 公的夫人以仓所存的粮食救济遭火灾者。陶澍的祖父寅亮公性情淡泊。少贪欲之心。因为没有经营。家道也不富裕。一天。偶然走到江边。捡到钱财。等了一整天看 见一个人慌张跑来。面如土色。低头在砂砾中寻找。非常悲戚的样子。问他。回答说:“在外做工几年没有回家。家有老母亲。今积累几年的钱财回来赡养母亲却全 部丢失了。所以悲伤”。问他钱财的数目。都能对上。就将钱财交还给其人。那人感激想分一半给寅亮公。寅亮公说:“我要是想分钱财。就不会等在这里了”。笑 着将那人送走。到陶澍的父亲陶必铨时。义举善事也很多。陶澍的祖上几代人行善。所以安化县才出了一个陶澍。岂不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吗?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所谓富不过三代的规律。正是对这种富而不仁的的报应吧。唐家的子孙后代之所以和荣家的子孙后代一样延续着辉煌。都能超越富不过三代的规律。与他们家族祖辈的“富而好施仁义”、“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许是分不开的吧。

古时候。穷乡僻壤的地方。若是突然出了一个衣锦还乡的大人物。邻里乡党就会说:“他家祖上积了大德,所以子孙后代兴旺显达起来。”行善的人。上天报酬他 的善。令他的来世得到尊贵安乐的果报。这是积善的本庆。他的善功还会波及他的后人。天意荣耀他的子孙后代以彰显他活在人世时的那些为人所知或为人所不知的 道义事迹。这是积善的余庆。所以孔子赞颂《周易》。最初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前些天偶然读了一段关于中兴晚清四大名臣之 一的左宗棠的身世的材料。发现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为县学生员,重孝义,而且“居贫好施”,“生平举止端严,所读经史皆手录”。我看完生起许多感叹。想起 印光大师曾说过的“历观古今来大圣大贤之生。皆其祖父积德所致。大富大贵亦然。其子孙生于富贵,止知享福造业,忘其祖父一番栽培。从兹丧祖德以荡祖业,任 其贫贱。此举世富贵人之通病。”若是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和为人子孙者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可能天下会趋向于更加秩序井然。这是我写的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为题的文章的第二篇。愿以此文赠给普天下的为人父母者及为人子孙者。愿人人贤善,世界大同。

之三

——记杨荣、施琅、曾国藩、荣毅仁四位之祖德

关于《易经》的坤卦文言的名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 善之家,必有余殃。”民国时期的高僧印光大师曾做这样的阐述“历观史籍,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 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 殃,当超过百千万亿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类似这样的道理。我在《尚书》里面也读到过。《尚书》中的《伊训》, 其内容是商王太甲继位之初。辅佐过汤王的贤相伊尹谏训太甲所说过的话。其中有一句“ 惟 上 帝 不 常 . 作 善 降 之 百 祥 . 作 不 善 降 之 百 殃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说天帝并没有固定的喜爱和厌憎。作善的人。则 降给吉祥。作不善的人。则降给祸殃。《伊训》中的上帝大约就是指“天上的王”。在古代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生活都受善、恶、道德、堕落等观念的 诸多影响。古代所盛行的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均有关于“天

上的王”的思想。认为对于人间作善或是作恶的。天上的王都会对其施加影响力。“积善余庆” 确是人世间的一个真理。而我所知道的“积善余庆”的事实就有许多。以下举例。以期共鉴。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今福建建瓯),建文元 年参与福建乡试中第一。次年礼部会试中第三,殿试中二甲第二,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少师等职 爵。死后受赠太师。是辅佐成祖、仁宗、宣宗三朝的重臣。也是明朝的黄金时代“仁宣之治”时期的重要人物。在今天的福建建瓯市西面的房道乡的境内。有一个万 木林。它原本是杨荣的祖父杨达卿逢灾年募民“植杉一株,偿粟一斗”营造的人工林。根据明朝的杨士奇的《万木图序》一文中我们也能够读到杨荣的祖辈积德行善 的感人事迹。元朝末年。老百姓受饥荒无法存活。乡绅杨达卿储藏谷物很富。准备打开粮仓赈灾。但担心接受施舍的人有愧耻之心。于是指着某山对众人说:“有能 够帮助我出力种树的人吗?种一棵树,付给一些粮食。能帮助我出力者先付给粮食。”于是饥民争相出力。受救济的人不计其数。过了一些年。当年种下的树木长得 茂盛。杨达卿指着树林对子孙说:“没想到今天这些树木如此茂盛。不要仅为了自利。将来以此树木拿来修学馆。修佛道教的寺观。修桥梁和舟船需要木材的人。可 以送给他。有贫穷而想建房子和死后想要造棺木而没有木材的人。也可以送给他们。”后来这片树林便被官方及杨氏宗族屡加扩大,并奏请朝廷下令封禁,历经 600多年的封禁保护。到当代,万木林是我国最早(1957)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世界护林和环保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的官员、教授誉为“先人留 下的宝贵的自然遗产”。1996年被南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福建林业学校特定为“教学基地”。万木林现已成为集生物多样性保 护、科研教学与森林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我十九岁时在福建建瓯剃度出家做沙弥。但那时还无知。关于万木林的故事。也是近年来才知道的。过去听师傅常 说起,那些尊贵显达的人,其祖辈都有异于常人的德行。所以子孙才昌盛起来。我刚才所讲关于杨荣的家世。岂不是“天道酬善”的典型事例吗?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受封靖海将军靖海侯,关于施琅的身世.其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先祖在南宋时期进入福建,到施琅时已历 经十六代。施琅的祖父是施一举,字玉溪,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名施大宣,是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字应敕,号达一,生有三子。次子即是施琅. 施琅的祖父施一 举在世时,家道较富足.一生乐善好施,远近皆闻其德。明朝时,福建沿海倭寇横行,匪患很严重.海边常有尸体漂浮,因浸泡而腐烂不堪。施一举时常出资财雇人 打捞及掩埋这些异乡的死难者。海边沙土松软,为防野狗把尸体拖出,他常加固修缮这些墓地。为此施德馨在《玉溪公特记》中赞叹施一举道:“其泽及枯骨如此, 则其生平行善,概可知矣。”明万历时,晋江灾荒,施家收入减少,但每逢有人前来借粮,仍一如既往的慷慨,甚至到了后来连自家都无粮可吃的地步。施一举的夫 人许氏,和丈夫一起行善事。有一年冬天,一个乞婆流落到施家门口,许氏为她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乞婆吃饱了想借宿一晚,许氏不但留她宿于家中,还让她和自 己睡在一起.施一举夫妇怜贫惜弱的义举,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当地县志和当时代人的著作中亦有所述。某年,施家所在的南浔乡衙口村常遭倭寇和土匪的抢劫,可 怜施一举在一次避难途中摔断了腿,一只眼也因伤失明。不久后夫妻俩相继去世,从此家道衰落。在这混乱不幸的岁月里.施琅出世了.施琅小时候有一些异相和奇 迹.使他的父亲施大宣相信由于自家祖辈行善积德,感动上天,将来这个儿子或许会出人头地.光大施家.这一观念在他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施大宣曾说:“吾家代 有隐德,今儿曹巍然头角,晋槐窦桂,固非所拟。然公侯将相芝醴,岂根源者。”并常常将这一观念灌输给施琅,施琅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于康熙二十二年率清军 收复台湾.为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康熙皇帝曾将自己的御用袍赐给施琅.康熙三十五年,逝于任职期间,寿七十六岁,赠太子少傅,受赐祭葬, 谥襄壮.施琅的祖父施一举积善

的余庆.报应在了孙辈施琅的身上.因果之事.岂无验证.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中兴晚清四大 名臣之一。担任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以捍卫“孔孟圣道”为由组建湘军与太平军为敌。以读书人为骨干的湘军迅速成长,使晚清 出现了“中兴”的局面。湘军将领及其幕僚成为当时中国军政的主角。位至总督、巡抚者多人,其他大小文武官员则更多。各地的优秀人才皆投奔曾国藩,还包括如 数学家李善兰、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从耶鲁大学留学归来的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容闳等一批进步人才。曾国藩祖上原本世代务农。没有显达之人。迁湖南湘 乡的曾孟学一支的六世孙出了曾元吉,即曾国藩的太高祖。曾元吉致富,积聚了数千金产业,在衡阳、湘乡等地置有土地、房产,但是同一般家庭一样,曾元吉将田 宅家产平均分给了六个儿子。仅留衡阳四十亩田留作养老。以后到曾元吉的儿子、孙子皆如平常。直到曾元吉的后人中出了一个叫曾玉屏的。常常“积德累仁”“救 难济急”。才开始改写了曾家的命运。曾玉屏年少时。喜欢游玩。性情懒惰。大白天还睡大觉。年长的人讥讽他浮薄。将成为败家子。后来曾玉屏觉悟改过。三十五 岁开始认真务农。家计也渐渐好起来。

我在《大界墓表》里面读到曾国藩的祖父自己说过的一些话。从中可以知道曾玉屏以“后世虽贫,礼不 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为理由。为了尊重和祭祀祖先。改变以往没有祠宇的状况。主动和宗族的长者商量。发起建立祠堂并每年定时致祭。曾玉屏认为自己 很早就没有读书。壮年以为耻。所以喜欢接待读书之人。常愿有学问的宿儒来自己家走访。对有品德的正人君子。尊重敬礼。不敢怠慢。对待乡邻族里“吉则贺,丧 则吊,有疾则问,人道之常也,吾必践焉,必躬焉 ,财不足以及物,吾以力助焉”。邻里争讼的。曾玉屏常出来主持公道。遇到无礼者则厉辞诘责。有时摆酒席请 人吃饭。使相争的人“一笑散去”。遇到桥梁道路废坏无人管的。或是孤寡残疾无助的人。曾玉屏都会及时出钱出力。还认为这些事如果要等到富有了以后再去 做,“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这位曾玉屏,号星冈公。是一位有德的长者。正是曾国藩的祖父。也是曾国藩一生最敬服的人之一。我在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曾 国藩给祖父的家书上读到这么一段文字“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 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可见曾国藩的祖父所做的。不仅仅是对 曾姓族人。就是非曾姓的乡邻。也多有救济帮助。而且做了很多善事。所以曾国藩才发出“孙所知者,已难指数”的感慨。也许是积德累仁的缘故。曾玉屏的儿子曾 麟书首先打破了其家几百年无秀才的局面。曾麟书首取湘乡曾氏家族中的第一个秀才后,生活在僻居穷乡的曾麟书家族子孙中,由此科名大开,产生了曾国藩、曾广 钧两个进士,秀才、贡生、举人更是多达20余人。而曾麟书的五个儿子中。显达扬名者,除曾国藩以外。还有一个曾国荃。曾国荃,字沅甫,号叔纯,他是曾麟书 的第四子。族中排行第九,故湘军中人称其为“九帅”。 曾受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 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曾玉屏的积善余庆所致。两位孙子曾国藩和曾国荃皆担任过两江总督。我从初学佛 时。师傅就常对我讲“因果之事绝不虚妄。可从现实中去找寻。若不信因果。则佛也不须学”。后来因为常凭读史以观察古今。所以深信因果报应之事。

荣智健,无锡人。一九四二年生于上海。一九五九年考入天津大学。“文革”期间被下放到四川凉山的水电站,接受“劳动教育”。这段经历磨练了荣智健的毅 志。后赴香港发展。现任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一九七八年。荣智健仅以父亲留在香港的一百万港元的股本

篇四:《很霸气的句子》

1、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信佛,信因果,在真正的因果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

3、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4、我摇晃着向前走,哪怕血与骨散落一地。很霸气的句子

5、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6、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7、多看书,看好书。

8、拿我不当回事的人,我也没必要把你放在眼里,我喜欢装傻,有些事自己明白就好,9、爱过我的人,有时候爱本来就是一种伤害,记住伤害都是来自于彼此,不是单方;

10、偶尔也要现实和虚伪一点,因为不那样做的话,很难混。

11、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爱情……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12、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

13、要乐观,要积极,多笑,多照镜子

14、做自己的决定。很霸气的句子。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15、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16、不要试图给自己找任何借口,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

17、这个世界最脆弱的是生命,身体健康,很重要。

18、朋友开心时候记得我,难过的时候记得还有我;

19、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报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欢的人,那就随便怎么样了,因为你的喜爱会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20、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限度。特别是信任。

21、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主张和个性,不要识途去改变他人,同样也不要被他人所改变。改了就不是自己了。

22、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

23、不要太过依赖除自己以外的人,因为只有自己不会抛弃自己。

24、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

25、骂过我的人,脏话代表不了你多大事,你还没资格让我为你破坏自己的形象。

26、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27、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算事。

28、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29、多交朋友,交好的朋友。女人一定要有闺密。

30、老娘选择的路,就是跪着也要走完。

31、人就是孤独的,缓解它带来的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平静的接受它。

32、对人性的弱点有清醒的认识,但要相信真诚的爱情,对爱情永远怀有单纯的向往。

33、有时要学会听取身边人的意见,更多时候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34、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着。

35、别低估任何人。

36、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对人要真诚。

37、老子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38、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

39、这个世界很不公平。

40、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41、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2、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3、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

44、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45、和对自己有恶意的人绝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

46、喜欢低调、不喜欢张扬、喜欢安静、不喜欢喧闹

47、凡事多长心眼。

48、不要太依赖朋友,人性基本都有恶的一面。

49、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51、关心我的人,你们的关心我统统记在心底,我什么都没有,但绝对的有良心;

52、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53、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54、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56、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赞美并享受它们所带来的美好。

57、任何真心话,我都愿意用心去听,对我真心的人,我会双倍回报,陷害我的人,我也会双倍奉还,别侮辱我的人格,有的就是脾气;

58、空虚无聊的时候就读书,但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计划。

59、出卖我的人,我向来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

60、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61、不要试图控制别人,不要要求别人理解你。

62、不要老在别人面前倾诉你的困境袒露你的脆弱。

63、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64、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65、尽量充实自己。不要停止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

66、社会是有等级的,很多事不公平。别抱怨,因为没有用。

67、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

68、即使心被炸得粉碎,血如井喷,我也依然安之若素,安之若素。

69、爱父母,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同时也是爱你爱的最无私的人。

70、平常心,看平常事,诚信待每个人,()没有心眼、没有阴谋、我会对这样的朋友深交。

71、活得轻松,任何事都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

72、不要忘本,任何时候,任何事情

73、耍心眼子的,没良心的,没有孝心同情心的,给我滚,不喜欢和畜生打交道;

74、所谓的弱,就是一种罪!

75、古龙说过,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76、如果有天我们湮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

77、伤害我的人,我会一直保持微笑,因为我不喜欢与狗计较;

78、不要自作聪明。

79、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真的没有谁离开谁就活不下去!

80、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81、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82、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83、老天爷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84、爱情很美好,相信爱情。如果连爱情都不相信那人生岂不太苦了?

85、可以不美丽,可以不可爱,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

86、学会思考,头脑清晰,明白自己的渺小,切忌自我陶醉。炮打出头鸟凡事不要强出头因为并没有想象中的强!

87、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88、人生在世就应该像柯南那样,有一种我走到哪就让别人死到哪的霸气。

89、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

90、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91、要学会忍耐与坚持!

92、不要哭,哭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个世界从来不曾对任何人温柔。

93、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94、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关键是清楚到底想要什么。得到想要的,肯定会失去另一份部分,如果什么都想要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95、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96、永远不要为已发生的和未发生的事忧虑。已经发生既成事实忧虑也于事无补,未发生的凭主观臆测,无法推断事情的走向,徒增烦恼而已。

97、真正了解无常的含义,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不是永恒的,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也不是永恒的。

98、少吃点,吃好的。

99、尽量不要讲同事朋友的八卦。

100、没有经历过的,永远不能理解这些道理,但听听也是好的。

101、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102、想得到一样一定会失去另一件东西。

103、爱家人,爱朋友,爱伴侣,爱孩子,然而,要真正为自己活。

104、抛弃我的人,我不会因此而恨你,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抛弃的人是最爱你的;

105、不要想着依靠别人,要有目标有追求,这与年龄无关。

106、我可以包容朋友犯下的任何错,但记住我的包容有底线;

107、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

108、要勇于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承担其带来的责任。

109、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上,因为人的心都是肉长的。

110、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111、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轮回!

112、当困难来临时,用微笑去面对,用智慧去解决。

113、学会忘记,善忘是一件好事

114、要诚恳,要坦然,要慷慨,要宽容,要有平常心。

115、懂得倾听别人的忠告。

116、别人说的记在脑袋里,而自己的,则放在心里。

117、痛苦让人成长,是你进步的一个机会,一个挑战。别害怕痛苦的事情,它有另一面积极的作用。

118、欺骗我的人,如果被我知道,轻者一笑而过,重者请自觉的滚出我的视线。

119、忘记过去才能有新的开始。

120、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2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23、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12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25、喜欢我的人,朋友之间的友情在我心里一直胜于爱情。

126、永远不要给背叛过自己的朋友第二次的背叛的机会。

127、收敛自己的脾气,偶尔要刻意沉默,因为冲动会做下让自己无法挽回的事情。

以上就是中国招生考试网http://www.chinazhaokao.com/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成考报名。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中国招生考试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成考报名内容哦! 中国招生考试网,因你而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因果报应的句子 因果报应李双江

最新推荐成考报名

更多
1、“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由中国招生考试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欢迎参与中国招生考试网投稿,获积分奖励,兑换精美礼品。
3、"关于因果报应的句子" 地址:http://www.chinazhaokao.com/zuowen/haocihaoju/312978.html,复制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
4、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